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功能點估演算法

功能點估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1-31 13:56:51

❶ 功能點估演算法 ilf為什麼是7,10,15

下載作業幫試試

❷ 估算一個軟體項目工作量多少時如何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一般看項目復雜性,功能點多少,開發人員水平這些因素吧。有明確的項目架構,產品功能版本規劃的,開發人員齊全穩定的,就估算得准確些。項目做什麼做哪些都不清楚,怎麼算,人員技術都不齊全的,遇到不會做的也很難說要多久。軟體開發流程一般都是需求-設計-開發-測試-發布,流程走得順利,不頻繁更改需求,打亂流程,就沒那麼多誤差。知道做什麼了,才按每人每天能做多少事了安排計劃,大概就能算出進度表了。

❸ 怎樣估算

樓主需要說清楚是什麼估算呀。如果是項目管理中的估算方法,則有很多啦,比如:
工作量、進度方面:
1)專家估演算法,也就是DELPHI估算方法。
2)類比法,也就是用過去積累下來的經驗,對同類的任務或功能採用相近的值
3)PERT方法,通過樂觀值、悲觀值和可能值以及相關的公式計算得出估算結果
4)敏捷撲克估算:通過整個團隊的參與,利用撲克進行估算。其實與專家法類似。

產品規模方面:
1)功能點估演算法FPA,就是通過將產品需求通過輸入文件、輸出文件數量以及對文件的操作來計算功能點數量,最終算出產品的規模(即產品的大小)

以上全是個人實踐經驗總結哦,具體的每個估算的方法可以度娘之~~~~

❹ 軟體規模估算有哪些方法

現實中常見的軟體成本估算方法包括經驗法(專家法)、類推法,類比法、方程法,交叉驗證法。除估算方法外,還需要估算資料庫的支持才能繼續度量分析,從而得出估算目標。估算數據基礎可以是企業歷史資料庫,也可以是行業基準資料庫。
《軟體研發成本度量規范》中軟體成本估算的思路分三步驟: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

❺ 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1.四舍五 入
2. 【進一法】
3.【去尾法】
4.數量單位估計法

❻ 哪些軟體適合使用功能點方法進行度量

軟體規模度量分為:代碼行技術和功能點技術等
代碼行技術優點和缺點分別是:
優點:用軟體代碼行數估算軟體規模簡單易行。
缺點:代碼行數的估算依賴於程序設計語言的功能和表達能力;
採用代碼行估算方法會對設計精巧的軟體項目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軟體項目開發前或開發初期估算它的代碼行數十分困難;
代碼行估算只適用於過程式程序設計語言,對非過程式的程序設計語言不太適用等等。
功能點技術的優點和缺點是:
優點:比代碼行更為合理。
缺點:在某些計算上,主觀意識較為強烈!

❼ 常見的成本估算方法不包括哪一項.a.代碼行 b.功能點 c.類比法 d.關鍵路徑

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進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選擇的技術方法(也稱數量分析方法)很多,企業應根據分析的目的,分析對象的特點,掌握的資料等情況確定應採用那種方法進行成本分析。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採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有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關分析法等三種。
1、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是根據實際成本指標與不同時期的指標進行對比,來揭示差異,分析差異產生原因的一種方法。在對比分析中,可採取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本期實際與上期(或上年同期,歷史最好水平)實際指標對比,本期實際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型企業的先進指標對比等形式。通過對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業成本的升降情況及其發展趨勢,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進一步改進的措施。在採用對比分析時,應注意本期實際指標與對比指標的可比性,以使比較的結果更能說明問題,揭示的差異才能符合實際。若不可比,則可能使分析的結果不準確,甚至可能得出與實際情況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結論。在採用對比分析法時,可採取絕對數對比,增減差額對比或相對數對比等多種形式。
比較分析法按比較內容(比什麼)分為:
(1)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
(2)比較結構百分比
(3)比較財務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將某一綜合性指標分解為各個相互關聯的因素,通過測定這些因素對綜合性指標差異額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採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將構成成本的各種因素進行分解,測定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並據此對企業的成本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並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
採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將要分析的某項經濟指標分解為若干個因素的乘積。在分解時應注意經濟指標的組成因素應能夠反映形成該項指標差異的內在構成原因,否則,計算的結果就不準確。如材料費用指標可分解為產品產量,單位消耗量與單價的乘積。但它不能分解為生產該產品的天數,每天用料量與產品產量的乘積。因為這種構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產品材料費用的構成情況。
(2)計算經濟指標的實際數與基期數(如計劃數,上期數等),從而形成了兩個指標體系。這兩個指標的差額,即實際指標減基期指標的差額,就是所要分析的對象。各因素變動對所要分析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影響合計數,應與該分析對象相等。
(3)確定各因素的替代順序。在確定經濟指標因素的組成時,其先後順序就是分析時的替代順序。在確定替代順序時,應從各個因素相互依存的關系出發,使分析的結果有助於分清經濟責任。替代的順序一般是先替代數量指標,後替代質量指標;先替代實物量指標,後替代貨幣量指標;先替代主要指標,後替代次要指標。
(4)計算替代指標。其方法是以基期數為基礎,用實際指標體系中的各個因素,逐步順序地替換。每次用實際數替換基數指標中的一個因素,就可以計算出一個指標。每次替換後,實際數保留下來,有幾個因素就替換幾次,就可以得出幾個指標。在替換時要注意替換順序,應採取連環的方式,不能間斷,否則,計算出來的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就不能與經濟指標實際數與基期數的差異額(即分析對象)相等。
(5)計算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其方法是將每次替代所得到的結果與這一因素替代前的結果進行比較,其差額就是這一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
(6)將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影響程度的數額相加,應與該項經濟指標實際數與基期數的差額(即分析對象)相等。
上述因素分析法的計算過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設某項經濟指標N是由A,B,C三個因素組成的。在分析時,若是用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進行對比,則計劃指標與實際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指標N0=A0×B0×C0
實際指標N1=A1×B1×C1
分析對象為N1-N0的差額。
採用因素分析法測定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程度時,各項計劃指標,實際指標及替代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指標 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實際指標 N1=A1×B1×C1-----------(4)
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數額按下式計算:
由於A因素變動的影響=(2)-(1)=N2-N0
由於B因素變動的影響=(3)-(2)=N3-N2
由於C因素變動的影響=(4)-(3)=N1-N3
將上述三個項目相加,即為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程度,它與分析對象應相等。
根據因素分析法的替代原則,材料費用三個因素的替代順序為產量,單耗,單價。各因素變動對甲產品材料費用實際比計劃降低8 000的測定結果如下:
計劃材料費用=250×48×9=108 000(元)-----(1)
第一次替代=200×48×9=86 400(元)------(2)
第二次替代=200×50×9=90 000(元)------(3)
實際材料費用=200×50×10=100 000(元)------(4)
各因素變動對材料費用降低8 000元的影響程度如下:
由於產量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1)=86400-108000=-21600(元)
由於材料單耗變動對材料費的影響=(3)-(2)=90000-86400=3600(元)
由於材料單價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4)-(3)=100000-90000=10000(元)
三個因素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程度=-21600+3600+10000=-8000(元)
上述分析計算時,還可以採用另外一種簡化的形式,即差額計演算法。差額計演算法是利用各個因素的實際數與基期數的差額,直接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以上述經濟指標N為例,採用差額計演算法時的計算公式如下:
由於A因素變動對指標的影響=(A1-A0)×B0×C0
由於B因素變動對指標的影響=A1×(B1-B0)×C0
由於C因素變動對指標的影響=A1×B1×(C1-C0)
〖例3〗以例2材料費用的分析資料為基礎,採用差額計演算法的結果如下:
由於產量增加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00-250)×48×9=-21600(元)
由於材料單耗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00×(50-48)×9=3600(元)
由於材料單價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00×50×(10-9)=10000(元)
各因素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1600+3600+10000=-8000(元)
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相同,但採用差額計演算法顯然要比第一種方法簡化多了。
3、相關分析法
相關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個指標時,將與該指標相關但又不同的指標加以對比,分析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方法。企業的經濟指標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的依存關系, 在這些指標體系中,一個指標發生了變化,受其影響的相關指標也會發生變化。如將利潤指標與產品銷售成本相比較,計算出成本利潤率指標,可以分析企業成本收益水平的高低。再如,產品產量的變化,會引起成本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利用相關分析法找出相關指標之間規律性的聯系,從而為企業成本管理服務。
4、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5、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幾種。
● 相關比率法 由於項目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的,因而可以將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求出比率,並以此來考察經營成果的好壞。例如:產值和工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的關系又是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資支出完成最大的產值。因此,用產值工資率指標來考核人工費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說明問題。
● 構成比率法 又稱比重分析法或結構對比分析法。通過構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總量的構成情況及各成本項目占成本總量的比重,同時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關系(即預算成本、實際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關系),從而為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指明方向。
● 動態比率法 動態比率法,就是將同類指標不同時期的數值進行對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該項指標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動態比率的計算,通常採用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

❽ 項目成本估算方法的面向功能點(FP)的度量

面向功能點法是由Albrecht最先提出的,並且在1983年由Albrecht和Gaffney進行了改進。功能點可由以下4個參數計算出來:
● 外部輸入和輸出數
● 外部介面數
● 用戶交互數
● 系統要用的文件數
每個參數都可以根據復雜性進行評估,一般它們的權理為3~15.功能點是通過完成如圖所示的功能點度量計算出來的。其中,FP計數等於數量與加權因子之積,加權因子根據功能點的復雜程度取不同的值。
功能點法是通過建立一個標准來確定某個特定的測量參數(簡單、平均或復雜)的功能點數,但權重的確定多少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一般,可以採用下面的方工計算功能點:
FP = 總計數值*[0.65+0.01*SUM(Fi)]
其中總計數值是上表中所得到的所有條目的總和。Fi(i=1,2,3,...14)是對以下14個問題回答的結果而得出的權重調整值(0~5)。等式中的常數和參數的加權因子是根據經驗確定的。
序號 問題
1 系統是否需要可靠的備份和恢復
2 是否需要數據通信
3 是否有分布處理功能
4 系統是否很關鍵
5 系統是否在一個已有的、很實用的操作環境中運行
6 系統是否需要聯機處理
7 聯機數據項是否需要在多屏幕或多操作之間切換以完成操作
8 是否需要聯機更新主文件
9 輸入、輸出及文件查詢是否很復雜
10 內部處理是否復雜
11 代碼是否需要設計成可復用的
12 設計中是否需要包括轉換及安裝
13 系統的設計是否支持不同組織的多次安裝
14 應用的設計是否方便用戶修改及使用
問題的答案及相應權重如下表所示 Fi的取值 0 1 2 3 4 5 沒有影響 偶有影響 輕微影響 平均影響 較大影響 嚴重影響 一旦計算出功能點,就可以採用類似面向規模的方法來使用,以便規范軟體生產率、質量及其他屬性的測量:
● 每個功能點(FP)的錯誤數。
● 每個功能點(FP)的缺陷數。
● 每個功能點(FP)的成本。
● 每個功能點(FP)的文檔頁數。
● 每人月完成的功能點(FP)數。
面向功能點(FP)和面向規模(LOC)兩種度量方法之間的關系為:LOC=AVC*功能點的數量,其中AVC是指該語言在實現一個功能點時所要用的平均代碼行數。

❾ 估演算法有幾種

如果是
中的估算方法 例如是工作量、進度方面:
1)專家估演算法,也就是DELPHI估算方法。
2)
,也就是用過去積累下來的經驗,對同類的任務或功能採用相近的值
3)PERT方法,通過樂觀值、悲觀值和可能值以及相關的公式計算得出估算結果
4)敏捷撲克估算:通過整個團隊的參與,利用撲克進行估算。其實與專家法類似。

產品規模方面:
1)功能點估演算法FPA,就是通過將產品需求通過輸入文件、輸出文件數量以及對文件的操作來計算功能點數量,最終算出產品的規模(即產品的大小)

閱讀全文

與功能點估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作三年的大專程序員 瀏覽:728
java畢業設計文獻 瀏覽:143
籌碼集中度指標源碼 瀏覽:482
listsortjava 瀏覽:186
plc閃光電路編程實例 瀏覽:299
socket編程試題 瀏覽:206
華為的伺服器怎麼設置從光碟機啟動 瀏覽:871
程序員真的累嗎 瀏覽:328
學信網app為什麼刷臉不了 瀏覽:874
天蠍vs程序員 瀏覽:996
單片機下載口叫什麼 瀏覽:190
程序員的道 瀏覽:926
雲伺服器不實名違法嗎 瀏覽:558
怎樣查看文件夾圖片是否重復 瀏覽:995
文件怎麼導成pdf文件 瀏覽:808
打開sql表的命令 瀏覽:103
安卓手機如何面部支付 瀏覽:38
天元數學app為什麼登錄不上去 瀏覽:825
明日之後為什麼有些伺服器是四個字 瀏覽:104
安卓系統l1是什麼意思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