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實時調度演算法介紹
對於什麼是實時系統,POSIX 1003.b作了這樣的定義:指系統能夠在限定的響應時間內提供所需水平的服務。而一個由Donald Gillies提出的更加為大家接受的定義是:一個實時系統是指計算的正確性不僅取決於程序的邏輯正確性,也取決於結果產生的時間,如果系統的時間約束條件得不到滿足,將會發生系統出錯。
實時系統根據其對於實時性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軟實時和硬實時兩種類型。硬實時系統指系統要有確保的最壞情況下的服務時間,即對於事件的響應時間的截止期限是無論如何都必須得到滿足。比如航天中的宇宙飛船的控制等就是現實中這樣的系統。其他的所有有實時特性的系統都可以稱之為軟實時系統。如果明確地來說,軟實時系統就是那些從統計的角度來說,一個任務(在下面的論述中,我們將對任務和進程不作區分)能夠得到有確保的處理時間,到達系統的事件也能夠在截止期限到來之前得到處理,但違反截止期限並不會帶來致命的錯誤,像實時多媒體系統就是一種軟實時系統。
一個計算機系統為了提供對於實時性的支持,它的操作系統必須對於CPU和其他資源進行有效的調度和管理。在多任務實時系統中,資源的調度和管理更加復雜。本文下面將先從分類的角度對各種實時任務調度演算法進行討論,然後研究普通的 Linux操作系統的進程調度以及各種實時Linux系統為了支持實時特性對普通Linux系統所做的改進。最後分析了將Linux操作系統應用於實時領域中時所出現的一些問題,並總結了各種實時Linux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1. 實時CPU調度演算法分類
各種實時操作系統的實時調度演算法可以分為如下三種類別[Wang99][Gopalan01]: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Priority-driven scheling-PD)、基於CPU使用比例的共享式的調度演算法(Share-driven scheling-SD)、以及基於時間的進程調度演算法(Time-driven scheling-TD),下面對這三種調度演算法逐一進行介紹。
1.1. 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
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給每個進程分配一個優先順序,在每次進程調度時,調度器總是調度那個具有最高優先順序的任務來執行。根據不同的優先順序分配方法,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可以分為如下兩種類型[Krishna01][Wang99]:
靜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
這種調度演算法給那些系統中得到運行的所有進程都靜態地分配一個優先順序。靜態優先順序的分配可以根據應用的屬性來進行,比如任務的周期,用戶優先順序,或者其它的預先確定的策略。RM(Rate-Monotonic)調度演算法是一種典型的靜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它根據任務的執行周期的長短來決定調度優先順序,那些具有小的執行周期的任務具有較高的優先順序。
動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
這種調度演算法根據任務的資源需求來動態地分配任務的優先順序,其目的就是在資源分配和調度時有更大的靈活性。非實時系統中就有很多這種調度演算法,比如短作業優先的調度演算法。在實時調度演算法中, EDF演算法是使用最多的一種動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該演算法給就緒隊列中的各個任務根據它們的截止期限(Deadline)來分配優先順序,具有最近的截止期限的任務具有最高的優先順序。
1.2. 基於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
雖然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簡單而有效,但這種調度演算法提供的是一種硬實時的調度,在很多情況下並不適合使用這種調度演算法:比如象實時多媒體會議系統這樣的軟實時應用。對於這種軟實時應用,使用一種比例共享式的資源調度演算法(SD演算法)更為適合。
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指基於CPU使用比例的共享式的調度演算法,其基本思想就是按照一定的權重(比例)對一組需要調度的任務進行調度,讓它們的執行時間與它們的權重完全成正比。
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實現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Nieh01]:第一種方法是調節各個就緒進程出現在調度隊列隊首的頻率,並調度隊首的進程執行;第二種做法就是逐次調度就緒隊列中的各個進程投入運行,但根據分配的權重調節分配個每個進程的運行時間片。
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輪轉法、公平共享、公平隊列、彩票調度法(Lottery)等。
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的一個問題就是它沒有定義任何優先順序的概念;所有的任務都根據它們申請的比例共享CPU資源,當系統處於過載狀態時,所有的任務的執行都會按比例地變慢。所以為了保證系統中實時進程能夠獲得一定的CPU處理時間,一般採用一種動態調節進程權重的方法。
1.3. 基於時間的進程調度演算法
對於那些具有穩定、已知輸入的簡單系統,可以使用時間驅動(Time-driven:TD)的調度演算法,它能夠為數據處理提供很好的預測性。這種調度演算法本質上是一種設計時就確定下來的離線的靜態調度方法。在系統的設計階段,在明確系統中所有的處理情況下,對於各個任務的開始、切換、以及結束時間等就事先做出明確的安排和設計。這種調度演算法適合於那些很小的嵌入式系統、自控系統、感測器等應用環境。
這種調度演算法的優點是任務的執行有很好的可預測性,但最大的缺點是缺乏靈活性,並且會出現有任務需要被執行而CPU卻保持空閑的情況。
2. 通用Linux系統中的CPU調度
通用Linux系統支持實時和非實時兩種進程,實時進程相對於普通進程具有絕對的優先順序。對應地,實時進程採用SCHED_FIFO或者SCHED_RR調度策略,普通的進程採用SCHED_OTHER調度策略。
在調度演算法的實現上,Linux中的每個任務有四個與調度相關的參數,它們是rt_priority、policy、priority(nice)、counter。調度程序根據這四個參數進行進程調度。
在SCHED_OTHER 調度策略中,調度器總是選擇那個priority+counter值最大的進程來調度執行。從邏輯上分析,SCHED_OTHER調度策略存在著調度周期(epoch),在每一個調度周期中,一個進程的priority和counter值的大小影響了當前時刻應該調度哪一個進程來執行,其中 priority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值,在進程創建時就已經確定,它代表了該進程的優先順序,也代表這該進程在每一個調度周期中能夠得到的時間片的多少; counter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值,它反映了一個進程在當前的調度周期中還剩下的時間片。在每一個調度周期的開始,priority的值被賦給 counter,然後每次該進程被調度執行時,counter值都減少。當counter值為零時,該進程用完自己在本調度周期中的時間片,不再參與本調度周期的進程調度。當所有進程的時間片都用完時,一個調度周期結束,然後周而復始。另外可以看出Linux系統中的調度周期不是靜態的,它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量,比如處於可運行狀態的進程的多少和它們priority值都可以影響一個epoch的長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2.4以上的內核中, priority被nice所取代,但二者作用類似。
可見SCHED_OTHER調度策略本質上是一種比例共享的調度策略,它的這種設計方法能夠保證進程調度時的公平性--一個低優先順序的進程在每一個epoch中也會得到自己應得的那些CPU執行時間,另外它也提供了不同進程的優先順序區分,具有高priority值的進程能夠獲得更多的執行時間。
對於實時進程來說,它們使用的是基於實時優先順序rt_priority的優先順序調度策略,但根據不同的調度策略,同一實時優先順序的進程之間的調度方法有所不同:
SCHED_FIFO:不同的進程根據靜態優先順序進行排隊,然後在同一優先順序的隊列中,誰先准備好運行就先調度誰,並且正在運行的進程不會被終止直到以下情況發生:1.被有更高優先順序的進程所強佔CPU;2.自己因為資源請求而阻塞;3.自己主動放棄CPU(調用sched_yield);
SCHED_RR:這種調度策略跟上面的SCHED_FIFO一模一樣,除了它給每個進程分配一個時間片,時間片到了正在執行的進程就放棄執行;時間片的長度可以通過sched_rr_get_interval調用得到;
由於Linux系統本身是一個面向桌面的系統,所以將它應用於實時應用中時存在如下的一些問題:
Linux系統中的調度單位為10ms,所以它不能夠提供精確的定時;
當一個進程調用系統調用進入內核態運行時,它是不可被搶占的;
Linux內核實現中使用了大量的封中斷操作會造成中斷的丟失;
由於使用虛擬內存技術,當發生頁出錯時,需要從硬碟中讀取交換數據,但硬碟讀寫由於存儲位置的隨機性會導致隨機的讀寫時間,這在某些情況下會影響一些實時任務的截止期限;
雖然Linux進程調度也支持實時優先順序,但缺乏有效的實時任務的調度機制和調度演算法;它的網路子系統的協議處理和其它設備的中斷處理都沒有與它對應的進程的調度關聯起來,並且它們自身也沒有明確的調度機制;
3. 各種實時Linux系統
3.1. RT-Linux和RTAI
RT -Linux是新墨西哥科技大學(New Mexic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成果[RTLinuxWeb][Barabanov97]。它的基本思想是,為了在Linux系統中提供對於硬實時的支持,它實現了一個微內核的小的實時操作系統(我們也稱之為RT-Linux的實時子系統),而將普通Linux系統作為一個該操作系統中的一個低優先順序的任務來運行。另外普通Linux系統中的任務可以通過FIFO和實時任務進行通信。RT-Linux的框架如圖 1所示:
圖 1 RT-Linux結構
RT -Linux的關鍵技術是通過軟體來模擬硬體的中斷控制器。當Linux系統要封鎖CPU的中斷時時,RT-Linux中的實時子系統會截取到這個請求,把它記錄下來,而實際上並不真正封鎖硬體中斷,這樣就避免了由於封中斷所造成的系統在一段時間沒有響應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實時性。當有硬體中斷到來時, RT-Linux截取該中斷,並判斷是否有實時子系統中的中斷常式來處理還是傳遞給普通的Linux內核進行處理。另外,普通Linux系統中的最小定時精度由系統中的實時時鍾的頻率決定,一般Linux系統將該時鍾設置為每秒來100個時鍾中斷,所以Linux系統中一般的定時精度為 10ms,即時鍾周期是10ms,而RT-Linux通過將系統的實時時鍾設置為單次觸發狀態,可以提供十幾個微秒級的調度粒度。
RT-Linux實時子系統中的任務調度可以採用RM、EDF等優先順序驅動的演算法,也可以採用其他調度演算法。
RT -Linux對於那些在重負荷下工作的專有系統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他僅僅提供了對於CPU資源的調度;並且實時系統和普通Linux系統關系不是十分密切,這樣的話,開發人員不能充分利用Linux系統中已經實現的功能,如協議棧等。所以RT-Linux適合與工業控制等實時任務功能簡單,並且有硬實時要求的環境中,但如果要應用與多媒體處理中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義大利的RTAI( Real-Time Application Interface )源於RT-Linux,它在設計思想上和RT-Linux完全相同。它當初設計目的是為了解決RT-Linux難於在不同Linux版本之間難於移植的問題,為此,RTAI在 Linux 上定義了一個實時硬體抽象層,實時任務通過這個抽象層提供的介面和Linux系統進行交互,這樣在給Linux內核中增加實時支持時可以盡可能少地修改 Linux的內核源代碼。
3.2. Kurt-Linux
Kurt -Linux由Kansas大學開發,它可以提供微秒級的實時精度[KurtWeb] [Srinivasan]。不同於RT-Linux單獨實現一個實時內核的做法,Kurt -Linux是在通用Linux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它也是第一個可以使用普通Linux系統調用的基於Linux的實時系統。
Kurt-Linux將系統分為三種狀態:正常態、實時態和混合態,在正常態時它採用普通的Linux的調度策略,在實時態只運行實時任務,在混合態實時和非實時任務都可以執行;實時態可以用於對於實時性要求比較嚴格的情況。
為了提高Linux系統的實時特性,必須提高系統所支持的時鍾精度。但如果僅僅簡單地提高時鍾頻率,會引起調度負載的增加,從而嚴重降低系統的性能。為了解決這個矛盾, Kurt-Linux採用UTIME所使用的提高Linux系統中的時鍾精度的方法[UTIMEWeb]:它將時鍾晶元設置為單次觸發狀態(One shot mode),即每次給時鍾晶元設置一個超時時間,然後到該超時事件發生時在時鍾中斷處理程序中再次根據需要給時鍾晶元設置一個超時時間。它的基本思想是一個精確的定時意味著我們需要時鍾中斷在我們需要的一個比較精確的時間發生,但並非一定需要系統時鍾頻率達到此精度。它利用CPU的時鍾計數器TSC (Time Stamp Counter)來提供精度可達CPU主頻的時間精度。
對於實時任務的調度,Kurt-Linux採用基於時間(TD)的靜態的實時CPU調度演算法。實時任務在設計階段就需要明確地說明它們實時事件要發生的時間。這種調度演算法對於那些循環執行的任務能夠取得較好的調度效果。
Kurt -Linux相對於RT-Linux的一個優點就是可以使用Linux系統自身的系統調用,它本來被設計用於提供對硬實時的支持,但由於它在實現上只是簡單的將Linux調度器用一個簡單的時間驅動的調度器所取代,所以它的實時進程的調度很容易受到其它非實時任務的影響,從而在有的情況下會發生實時任務的截止期限不能滿足的情況,所以也被稱作嚴格實時系統(Firm Real-time)。目前基於Kurt-Linux的應用有:ARTS(ATM Reference Traffic System)、多媒體播放軟體等。另外Kurt-Linux所採用的這種方法需要頻繁地對時鍾晶元進行編程設置。
3.3. RED-Linux
RED -Linux是加州大學Irvine分校開發的實時Linux系統[REDWeb][ Wang99],它將對實時調度的支持和Linux很好地實現在同一個操作系統內核中。它同時支持三種類型的調度演算法,即:Time-Driven、 Priority-Dirven、Share-Driven。
為了提高系統的調度粒度,RED-Linux從RT-Linux那兒借鑒了軟體模擬中斷管理器的機制,並且提高了時鍾中斷頻率。當有硬體中斷到來時,RED-Linux的中斷模擬程序僅僅是簡單地將到來的中斷放到一個隊列中進行排隊,並不執行真正的中斷處理程序。
另外為了解決Linux進程在內核態不能被搶占的問題, RED-Linux在Linux內核的很多函數中插入了搶占點原語,使得進程在內核態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搶占。通過這種方法提高了內核的實時特性。
RED-Linux的設計目標就是提供一個可以支持各種調度演算法的通用的調度框架,該系統給每個任務增加了如下幾項屬性,並將它們作為進程調度的依據:
Priority:作業的優先順序;
Start-Time:作業的開始時間;
Finish-Time:作業的結束時間;
Budget:作業在運行期間所要使用的資源的多少;
通過調整這些屬性的取值及調度程序按照什麼樣的優先順序來使用這些屬性值,幾乎可以實現所有的調度演算法。這樣的話,可以將三種不同的調度演算法無縫、統一地結合到了一起。
2. 什麼叫演算法軟體,邏輯軟體,系統軟體
前兩個無法回答,
邏輯:利用思考和判斷分析抽象客觀問題的過程
演算法:演算法可以理解為有基本運算及規定的運算順序所構成的完整的解題步驟。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設計好的有限的確切的計算序列,並且這樣的步驟和序列可以解決一類問題。
系統軟體:系統軟體是指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設備,支持應用軟體開發和運行的系統,是無需用戶干預的各種程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調度,監控和維護計算機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體,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系統軟體使得計算機使用者和其他軟體將計算機當作一個整體而不需要顧及到底層每個硬體是如何工作的。
3. 軟體架構中,負載均衡有哪些調度演算法
謝邀!
負載均衡調度演算法也叫負載均衡方法有很多種,下面以使用比較廣的nginx為例說說軟體負載均衡的調度演算法:
nginx默認的調度演算法,按照時間順序逐一分配後台伺服器
在server後加weigth,weight值越高,後台伺服器分配概率越大,下圖是說ip為102的後台服務分配概率是ip為101後台服務的兩倍
按照訪問ip的hash分配,增加ip_hash關鍵字,同一ip訪問相同的後台服務
按照訪問url的hash分配,增加url_hash關鍵字,同一url訪問相同的後台服務
按照最少連接數方式分配,增加least_conn關鍵字,哪個後台服務連接數少就分配哪個
按照最短響應時間分配,增加fair關鍵字,響應時間短的後台服務優先分配
4. 哪個生產計劃排程軟體APS好用是B/S架構並且可視化業務流程BPM
ERP:企業資源計劃,核心是要把計劃做好,然後把執行做好。精益生產排程就是把計劃做好,精益生產流程就是把執行做好。其中精益生產排程和上一代MRP不同,基於有限能力排程,帶工序可視化BOM,實現訂單分解工序級別的自動智能高級計劃排程,甘特圖排程展現,可視化計劃調整。
萬紫千紅wonderful wzqh精益生產平台ERP是行業領先市場佔有率最高的B/S架構的軟體。基於精益生產排程APS:人的大腦指揮中心。基於精益生產流程BPM:人的神經順暢匯聚。實現精益生產平台ERP:人的身體各個部分。
強大的工作流程引擎,可視化監控,高靈活結合:1.支持串列、並行、分支、合支、循環復雜流程。2.提供流程的催辦、撤回、跳轉、退回等審批處理功能。3.提供所見即所得的圖形化流程自定義功能,不用更改程序就可以實現流程的更改。
精確掌握整個生產過程,對每道工序、每個設備、每種物料進行精確管理。可以個性化考慮約束條件,減少模具切換次數,在滿足交期下,排程相同模具相同產品連續生產。繼承優良生產經驗,幫助企業不斷改進生產,逐步實現精益生產。
萬紫千紅wonderful wzqh精益生產排程APS實現生產計劃自動排程,把人從復雜排程工作中解放出來,讓計劃員騰出更多時間處理非排程工作,優化工序,收集數據,優化數據准確度,協調人員資源,統籌計劃等工作。就像計算器代替人工計數一樣,就像汽車代替人工步行一樣。把排程要求,排程規則輸入電腦,由軟體運算得出排程結果,並做評估分析,為決策提供有效支持,讓計劃員騰出時間優化排程規則,規則優化越好,資源調配越好,生產效率越高,不斷向精益生產靠近。
APS排程演算法要求高,既要技術高手,又是演算法高手,又是業務流程高手,這樣的人才很難,智商情商要求高,在實現演算法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需要很耐心,很有毅力。支持並行工序 模具工人人數這些約束,減少模具切換次數,可視化插單,調整。可以演示,錄入樣例數據,真正看到實現演算法效果。
5. 生產計劃自動排程用EXCEL實現
請參看
http://club.excelhome.net/thread-751186-1-1.html
[原創] Excel自動生產排程(至柔Ⅱ) [復制鏈接]
[註: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兼備「excel生產計劃4-至柔排程」功能,比其更有建設性的改進,思路整合多線別:更簡潔直觀、柔性更強、結構更嚴謹!
至柔Ⅱ做到的:
◎兼備「Excel生產計劃表4-至柔排程」功能
◎容錯處理:未輸入訂單數據行,排程區域公式錯誤值容錯處理
◎簡化至柔排程公式結構,一個公式整合多線別同時排產
◎增加3個微調項目
1.線別(調線別排程自動調整);
2.首次任務開始時間(與排程列時間關聯);
3.每日計劃工時(依計劃工時產能自動調整排程;可同時調整,也可分線別調整)
◎整合多線別負荷率,可更直觀看出整體負荷狀況
◎選中排程數量自動在P6顯示負荷工時
◎A-I列為數據輸入區;5個可微調項目(高亮);其他為自動產生數據(勿動)
6. 王萬良的主持完成的主要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070043):移動自組織網路中實時流媒體傳輸的控制與調度協同方法(在研)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874074):面向節能減排的流程工業生產過程不確定動態調度方法及其應用(在研)
3. 國家863計劃項目(2007AA04Z155):流程工業企業生產過程的智能計劃與動態優化調度技術(在研)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573123):網路控制系統智能調度與控制協同方法及其模擬平台研究(結題評價結果:優秀)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374056):基於自治與協作機制的不確定生產過程動態調度方法及其應用(結題評價結果:優秀)
6. 國家863計劃項目(863-511-945-002):面向流程工業生產調度與過程式控制制的集成建模技術
7. 國家863計劃項目(2002AA412610 ):流程工業企業生產計劃與實時調度技術及軟體
8. 浙江省科技計劃重大項目(2004C13034):旅遊景區網路化綜合管理與服務平台研究及應用示範
9. 浙江省科技計劃重大項目(2004C11011):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創新設計平台和企業應用集成系統研究及其在電聲零件行業中的應用
10. 浙江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3C21005):小水電站遠動監控系統與優化運行軟體開發
11. 浙江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5C21090):全自動大功率LED分光分色機研製
12. 浙江省留學回國基金:數據通信網路自適應擁塞控制方法
13. 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 (012047):生產計劃與調度的智能演算法軟體包研製
14. 教育部:基於模糊邏輯網路的生產調度與過程優化集成建模方法研究
15. 浙江省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綜合自動化研究生實驗室建設
16. 杭州市科技創新重點項目(20051321B20)大功率照明LED自動分揀機研製
17.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698073):設施農業生態環境分布參數系統建模、預測與控制
18. 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931161900):高級羽絨被服電腦充絨機研製
19. 浙江省教委重大項目(94001):電腦提花羊毛衫大圓機控制及分色系統研製
20. 教育部: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數字媒體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在研)
7. 計劃軟體要怎麼選
1、工作計劃軟體都有哪些。現在推行無紙化辦公,同時因為紙質文件辦公需要更多的流程和財務成本所以工作計劃軟體在辦公商務領域越來越大。常見的辦公計劃軟體有:記事本、有道雲、雲之家、日事清等。
2、為什麼要選擇日事清。
做工作計劃就是為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作量。所以,選擇簡單、流暢的工具是首要目標。其次就是日事清多端同步,覆蓋了WEB端、PC端和移動端,同一賬號可以多設備登錄,方便快捷。
3、團隊合作,高效溝通。企業工作基本上不會是一個人完全承擔一項工作,基本上都是需要合作進行。日事清的「看板」功能,類似於公司裡面的小白板,將線下的溝通直接在線上對接,信息公開,非常方便。
4、工作計劃的制定。制定工作計劃能夠明確目標;在日事清的「日程」界面下,做工作計劃分成兩個步驟。首先將當日任務收集到收納箱中,在將收納箱中收集好的任務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分配到對應的四象限表中。
5、實時記錄,加深記憶。工作事物繁多,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記錄體系的話就會隨學隨忘。在日事清的四象限裡面打開要進行備注的任務,直接進行記錄即可。
6、溫故知新。每天寫工作總結,從總結中發現問題。日事清提供的總結功能叫做「筆記」,筆記能夠自動收集計劃內容、完成情況和備注信息,自動生成工作總結。
8. 調度管理系統平台OMS——調度計劃版塊
1
OMS調度系統平台
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OMS)系統是調度專業使用頻率最高的系統平台。它是集成調度所有專業的系統平台,包括有調度運行、系統運行、調度計劃、自動化、繼電保護等各專業模塊。
其中調度計劃模塊分為:日前停電檢修計劃管理、設備異動管理、月度檢修停電計劃管理、電網運行風險預警管理、檢修管理成效指標。基本上調度計劃重要的工作都已經系統化。
1.月度檢修停電計劃和日前檢修停電計劃工作是最重要的80%工作量所在。
2.設備異動管理歸屬在調度計劃處,因此這個部分的工作是和設備新投管理劃分開。
3.電網運行風險預警管理是針對檢修停電計劃的風險預警,也是調度計劃專業的重點工作。
2
模塊使得工作流程化標准化
系統平台中沒有「年度檢修停電計劃」。只能通過線外收資的方式讓各個工程管理部門按照設置好的表格進行填寫。雖然靈活性較大,但是對於後期的年度檢修停電計劃平衡工作是耗時,且效率不高。
由於沒有系統平台的統一標准約束,各個部門上報的年度計劃內容五花八門。很多部門甚至簡化了計劃工作的內容和停電范圍。使得平衡工作的最大效用「一停多用」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
月度停電計劃和日前停電計劃模塊是平時工作使用最大的兩個模塊,也是磨合的最多的兩個模塊。由於各供電分公司工作習慣不一致,使得這兩塊流程的填寫事項匯集了所有分公司的需求,特別臃腫冗餘。我倒是覺得有了系統平台,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讓各分公司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標准化。這是系統本身可以帶來的最大的好處。
3
系統平台是數據集散地
系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市調OMS系統(包括檢修公司OMS系統)與各個地調OMS系統沒有集成統一。月度計劃和日前檢修申請票需要在兩個平台進行切換上報處理。兩個平台的模塊也不一致,在推送的過程中會導致很多重要信息的缺失,需要重新錄入。一是工作效率會降低,二是容易出現不一致,導致安全風險。
電網運行風險預警管理是最近新添加的模塊,需要將風險預警單上傳至系統中。這個模塊與安監部電網運行風險預警管理平台有重復工作部分。導致需要在兩個平台上傳風險預警單,增加了工作量。其實更佳的方式是從月度計劃關聯出來的風險預警單,將預警單中的各部分細化出來,可以從系統中導出完整的一份預警單內容。
系統平台是一個數據集成的地方,對於數據的查閱和統計是系統平台可以發揮的最大重要。如何提升數據的利用率是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對於月度檢修停電計劃最為重要的是重復停電的梳理,目前由於設備台賬沒有覆蓋全部調度管轄設備,因此重復停電的梳理還是在於人工手動統計。若今後系統可以自動梳理,就可以在辦理月度檢修停電計劃時,可以自動提示此設備已在最近三個月停電次數多少。
4
系統平台可以整合工作流程
系統平台可以讓工作流程更加順利,更加規范。比如現在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在辦理日前檢修申請票時,新投異動手續沒有辦理完畢,導致工作取消。很多情況是因為工程管理部門人員沒有及時發起新投異動流程,有時是在流程過程中有人員沒有及時辦理。如果系統平台可以自動檢索需要辦理新投異動手續的工作,在適當的時候推送辦理通知,就可以讓工作更加流暢。
在月度檢修停電計劃辦理過程中設置選項「是否需要新投異動手續」,選擇「是」選項,系統可以自動在工作開始前的某個日期自動推送辦理通知提醒。讓運行單位人員獲悉需要辦理新投異動的內容,從而可以推送至施工單位,讓其提交相關新投異動手續辦理材料。在整個辦理過程中系統平台可以適時的發出工作提醒,讓相關人員及時辦理。
5
系統平台發現並消除瓶頸
工作是一系列的流程的鏈條,每個鏈條都是由不同大小的環所組成。在這個工作流中處於最小環位置就是工作中的瓶頸。如何讓工作更加舒暢,必須讓系統首先找出工作流的瓶頸,然後找到對應的解決措施。將瓶頸消除或者縮小,這是需要由系統的數據來告訴我們答案,並且需要系統來解決工作鏈中的瓶頸。善用系統以及系統背後告訴我們的數據和信息非常重要。
6
推薦文章
線路參數測試,簡約不簡單
哪些專變用戶需要簽訂調度協議
月度檢修停電計劃受到的驚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