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CB怎麼編譯啊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全稱為印製電線板或印製線路板,俗稱硬板。
⑵ 哪個PCB畫板設計軟體好用
1.Protel,現在推Altium Designer。國內低端設計的主流,國外基本沒人用。簡單易學,適合初學者,容易上手;佔用系統資源較多,對電腦配置要求較高。
2、pads
PADS軟體用的人也是相當的多,好用,易上手,個人感覺比Protel好不知多少倍。適合於中低端設計,堪稱低端中的無冕之王。
3、EasyEDA(https://easyeda.com/)
可以直接在Web上使用,PCB Layout工具絕對一流,稍微熟悉一點後就不再想用其他工具了,布線超爽。模擬方面也是非常的牛,有自己的模擬工具。現在我做板子,不論簡單的還是復雜的,都用這個,小板兒一天搞定。用熟了,那是相當的爽。
⑶ 學PCB畫板,首先要先懂什麼基礎先從哪裡學起不懂原理圖,能學畫板嗎
學PCB畫板,首先要先懂什麼基礎?從哪裡學起?這要看你的期望水準是什麼,但有一點是不爭的事實,門檻越低的工作收入越少,這是因為老闆都不是傻子。
如果你只是想抄板,至少要有這樣的基礎:會一種PCB軟體及抄板輔助軟體,懂得層、焊盤、過孔這些概念及實物形態。有這個前提從哪學起就簡單了,實際也很簡單,就是照葫蘆畫瓢嘛。
如果你想真的自己畫板,除了上邊的,你還得懂得元件封裝等,但不懂原理圖就很困難了,因為你得別人指導你怎麼畫,那還不如人家自己做了。
如果你想自己設計PCB,不懂原理圖一點戲都沒有。
⑷ Altium designer怎麼進行原理圖查錯和編譯PCB啊急!求大神指點啊!
altium designer在進行原理圖編輯的時候,有錯的話軟體會自動報錯,例如兩個元件的編號重復的話,在器件旁邊有波浪線,pcb主要是看你制定的規則
⑸ PCB畫板有幾個步驟
每次設計一塊pcb時都應該按如下的順序進行,這樣可以節省時間,獲得最好效果。
1.選擇好SCH,PCB等文件的名字(用英文,數字),加上擴展名。
2.原理圖
先設計好刪格大小,圖紙大小,選擇公制,加好庫元件。按電路功能模塊畫好圖,元件,和線的畫法應讓人很容易看清楚原理。盡量均勻,美觀,元件裡面不要走線,注意不要在管腳中間走線,因為這樣是沒電器連接關系的。最好不要讓兩個元件管腳直接相連,畫完後可以自動編號(特殊要求例外),然後加上對
應標稱值,最好把標稱值改為紅色,粗體,這樣可以和標號區分開。最好把標號和標稱值放在合適位置,一般左邊為標號,右邊為標稱值,或上面為標號,下面沒標稱值。過程中習慣性保存!
首先保證原理圖是完全正確的,進行ERC檢查無錯,然後列印核對。其次最好能搞清楚電路原理,對高低壓;大小電流;模擬,數字;大小信號;大小功率分塊,以便在後面布局時方便。
3.製作PCB元件庫
對於標准庫和自己的常用庫裡面沒有的元件封裝進行製作,要注意畫俯視圖,注意尺寸,焊盤大小,位置,號,內孔大小,方向,(印法好量尺寸)。名字用英文,容易看為好,最好有標明對應的尺寸,以便下次用時查找(可以使用名字和對應尺寸對應的表格形式保存)。
對於常用的二極體,三極體應該注意標號的表示方法,最好在自己庫裡面有常用系列的二極體,三極體封裝,如9011-9018,1815,D880等。對發光二極體LED,RAD0.1,RB.1/.2,等常用而標准庫沒有的元件封裝應該都在自己庫裡面有。應該很熟悉常用元件(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的封狀形式。
4.生成網路表
在原理圖裡面加好封裝,保存,ERC檢查,生成元件清單檢查。生成網路表。
5.建立PCB
選擇好公制,捕獲和可見刪格大小,按要求設計好外框(向導或自己畫),然後放好固定孔的位置,大小(3.0mm的螺絲可以用3.5mm的內孔焊盤,2.5的可以用3的內孔),邊緣的先改好焊盤,孔大小,位置固定。
添加好需要用到的庫。
6.布局
調用網路表,調入元件,修改部分焊盤大小,設置好布線規則,可以改變標號的大小,粗細,隱藏標稱值。然後先把需要特殊位置的元件放好並瑣定。然後根據功能模塊布局,(可以用SCH裡面選擇過度到PCB裡面選擇的方式),一般不用X,Y進行元件的翻轉,而是用空格旋轉,或L鍵,(因為有些元件是不能翻轉的,如集成塊,繼電器等)。對於一個功能模塊先放中心元件,或大元件,然後放旁邊的小元件,(比如集成塊先放,然後放直接和集成塊兩管腳直接相連的元件,再放和集成塊一個管腳相連的元件,而且類似的元件盡量放在一起,比較美觀也要考慮後面連線的方便性)。當然一些特殊關系的元件先放,比如一些濾波電容和晶振等需要靠近某些元件的先放好。還有會干擾的元件先整體考慮要離遠點。高低壓模塊要間隔6.4mm以上。要注意留出散熱片,接插件,固定架的位置。一些不能布線的地方可以用FILL。還要考慮散熱,熱敏元件。電阻,二極體的放置方式:分為平放與豎放兩種:
(1)平放:當電路元件數量不多,而且電路板尺寸較大的情況下,一般是採用平
放較好;對於1/4W以下的電阻平放時,兩個焊盤間的距離一般取4/10英寸,1/2W的電阻平
放時,兩焊盤的間距一般取5/10英寸;二極體平放時,1N400X系列整流管,一般取3/10英
寸;1N540X系列整流管,一般取4~5/10英寸。
(2)豎放:當電路元件數較多,而且電路板尺寸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是採用豎放
,豎放時兩個焊盤的間距一般取1~2/10英寸。
7.布線:
先設置好規則裡面的內容,VCC,GND 大功率等大電流的線可以設置的寬點(0.5mm-1.5mm),一般1mm可以通過1A的電流。對於大電壓的線間距可以設置大點,一般1mm為 1000V。設置好了,先布VCC,GND 等一些比較重要的線。注意各個模塊的區分。對單面板最好可以加一些條線。加過孔,不一定橫平豎直,集成塊的焊盤間一般不走線,大電流的寬線可以在 solder層畫上線,以便後面上錫;走線用45度角
8.手工修改線:
修改一些線的寬度,轉角,補淚地或包焊盤(單面板必須做),鋪銅,處理地線。
9.檢查
DRC,EMC 等檢查,然後可以列印檢查,網路表對比。元件清單檢查。
10。加型號(一般在絲網成)。
11。電位器的調節一般是順時針為加大(電壓,電流等)
12。高頻(>20MHz)一般是多點接地。<10MHz 還是<1MHz
單點接地。其間為混合接地。
13.根據需要,不是所有器件都要按標准封裝,可以是跨接或立的焊接。
14.在印製板布線時,應先確定元器件在板上的位置,然後布地線,電源線。在安排高速信號線,最好考慮低速信號線。元氣件的位置按電源電壓,數字模擬,速度快慢,電流大小等分組。安全的條件下,電源線應盡量靠近地。減小差摸輻射的環面積,也有助於減小電路的交擾。
當需要在電路板上布置快速,中速,低速邏輯電路時,高速的應放在靠近邊緣連接器范圍內,而低速邏輯和存儲器,應放在遠離連接器范圍內。這樣對共阻抗偶合,輻射和交擾的減小都是有利的。
接地最重要的了。
差不多的時候要有備份一下,或有些步驟容易死機,破壞文件的時候要備份
⑹ 電子工程師的八大技能
電子工程師必備的八大技能
每一個工程師應該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向高手學習工作經驗,勤奮練習,掌握技能,提升經驗。下面來了解下電子工程師必備的八大技能吧。
一、抄板技能
此技能是尋求經典設計元素的來源,不得不學。學精不易,建議升到二級以上,根據工作情況再轉移到別的技能上。
1級:能夠畫出電源電路等電路圖。
2級:能看懂電路圖,快速理解其設計意圖。
3級:能從中學習電路設計的智慧,評價其設計方案的好壞。
4級:基本不用一點點的抄就能知道電路原理圖,能吸取高深的走線設計技巧。
二、焊板技能
此技能是電子工程師的看家本領,必備武器,且技能等級要訓練到最高級。
1級:明白焊接原理,能應付簡單的焊接,且懂基礎理論知識。
2級:能熟練的焊接貼片元件,非常熟練的焊接插件元件,且能保證質量。能夠獨立完成貼片的MCU焊接。
3級:焊接技術更上一層,焊點美觀達標。無連焊虛焊,不能有拉尖、白錫等不合格焊點。對器件的彎曲能夠細心把握,對線頭的焊接處理合適。
4級:焊接技術純熟,基本一次搞定,不能用蠻勁、硬杵的現象,溫度把握精準,元件分布合理美觀。布線能夠藉助畫圖工具初步設計後再進行焊接。基本掌握一個成熟的設計流程,設計階段要細心,有大局觀。為後續的工作帶來很大方便。
三、PCB畫板技能
PCB畫板軟體首選Protel99se,Altiun designer9等,電子工程師的必備技能。
1級:知道PCB設計的基本流程,掌握創建庫文件、封裝庫等一整套步驟,能夠畫好單片機最小系統板。
2級:建立好自己常用的封裝庫文件,這是一個成熟電子工程師的積累。
3級:能迅速畫好多層板,布線要合理。
4級:對高頻信號等其他高級理論充分理解,並且善於實踐於設計PCB之中。
四、電子電路模擬技能
為你成為電子工程師必須掌握的軟體工具,不得不學。熟練掌握後可以用一台電腦當做一個虛擬實驗室,性價比也不錯。
1級:會使用常見的EDA軟體,PSPICE,PROTEUS,MATLAB,MLUTISIM等,我們推薦PROTEUS7.8和MLUTISIM11這2款電子電路模擬軟體,重要要明白這些模擬軟體的各個側重點。
2級:能結合實例,運用軟體工具對其分析,尋求最優的參數,確定最終方案。
3級:軟體不在是主流,只是輔助,已經有了豐富的電子電路調試經驗,因為有時軟體也不準確,當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否定軟體模擬的價值。
五、編程技能
要想成為電子工程師中的高手,編程是不得不跨越的龍門。編程技巧很多,但是編程思想更重要。
1級:C語言要熟練,能編寫實現基本功能的項目。編譯工具要上手快,熟悉具體的編譯環境,當然環境只是個工具,C才是內功,自己沒事多看看C,會收獲更多。
2級:流程圖不能不畫,這是打開思維的鑰匙。是把思路理清的工具。各種流程圖靈活運用,能把復雜的程序分的有模有樣。要具備分時操作的思想。狀態機的思想是滲入到程序的每個毛孔的.。這是一種犧牲靈活,獲得清晰的一種方法,推薦一款流程圖繪制軟體:Inspiration v8.0,非常好用。
3級:傳說中的大神。基本能夠處理常見事務,like 鍵盤、顯示、LCD、 測頻、數據傳輸、PWM、超級定時、穩壓、AD采樣、數字濾波等等,都已經爛熟於心。該階段提升是在程序獨立性和模塊化上做文章了。每一個模塊雖然有現成的實例,但是要想好好的理解,非要自己去做一遍才行,值得深入研究。其實做的多了,就感覺單片機只是個工具,要想升級自己,還要多多觀察編程思路,數學模型一類的東西,那些才是干貨。這其實就是從經驗知識到專業理論知識的轉化,再有專業理論知識向基本理論的質變。一些工具可以用上,如matlab…等。
4級:更高的層次,多總結,多思考,能成為行業內的標桿。
六、調試技能
硬體調試和軟體調試。都是分塊化思想,按部就班有條有理的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排查出bug來。硬體上,熟練使用儀器,其實沒什麼,最重要的就是萬用表和示波器。兩大神器!軟體就是下載器和開發板,無盡的嘗試換來豐收的碩果。但是嘗試切不可盲目亂撞,否則只會越挫越沒士氣。別小看調試,對於一個初級硬體工程師,沒有這個基礎什麼工作也做不下去。電子行業的基礎是測量,好好研究吧。
七、創意
不要以為創意就是發明創造,其實創意只是在前人的肩上更高了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有價值的。所以想要創意之前,我們要學會模仿,模仿是創意的前期學習過程,這樣一個過程有很快的提高,因為方向明確。
八、堅持
堅持就是勝利,每條道路上都有勝利果實。要堅持,堅持不斷積累,就會有收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奮斗才剛剛開始,困難剛剛來臨,讓困難來的更猛烈些吧,這樣我才能長出健壯的翅膀。
;⑺ AD10原理圖生成pcb版圖時如何編譯部分原理圖
我的印象中是畫一個邊框,但是用什麼線畫我忘了。還有AD10好多版本安裝上(w7)都是有問題的。
⑻ 簡述製作一個PCB板的流程。
在當今社會,電子技術高度發達,無處不存在電子產品,電子產品中都有電路板的身影,他是電子產品的載體或者核心部分,今天就和大家談談,電路板的製作流程。
首先根據項目的要求設計原理圖,也就是線路該怎麼走,電子元器件用哪些等。
接著就是使用電路圖軟體,比如protel或者PADS等軟體,按照原理圖來畫PCB板子,畫板其實就是把這些元器件的封裝排放好,連上線。
下一步把圖紙給PCB廠家,他們首先根據電路板大小開料,把一大塊板材裁剪成符合要求的小塊。
打孔,就是一些螺絲孔、一些固定安裝孔等。
沉銅、電鍍、退膜、蝕刻、綠油、絲印字元、成型、測試等這些工藝後,就可以得到一塊PCB板了。
收到板子按照原理圖焊接上各種元器件,這樣最終的電路板就完成了。
⑼ altium designer 編譯PCB之後message 面板 怎麼沒信息
如果你的操作是正常的話,那麼應該恭喜你,你的設計完全正確。
如果這個message 面板沒找到,可以在左正角的「system」中找到它。
當然,這里編譯說完全正確,只是根據你的原理圖和你的PCB規則編譯的,如果原理圖有問題,或者PCB規則不對,結果還是有問題的。
⑽ STM32F103C8T6埠
本項目使用主流單片機STM32F103搭建最小系統板,該電路板實用性極強,是單片機入門的好幫手。同時由於電路簡單,對於學習PCB Layout來說也是入門學習畫板的好途徑。
我們的視頻課程包括三部分內容,一個是電路原理圖設計的講解,一個是PCB Layout的講解,另一個是單片機示例代碼的講解。通過原理圖的講解,大家可以知曉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的工作原理。PCB Layout視頻,則教會大家手把手把我們的原理圖用印刷電路板的形式呈現出來,從原理圖庫文件、畫原理圖、PCB庫到PCB畫板,每一步都很細致。
知識點
1. 視頻概括及學習方法介紹
2. 新建原理圖及原理圖封裝庫
3. 原理圖封裝庫製作
4. 原理圖詳細講解
5. 原理圖編譯
6. 新建PCB以及PCB封裝庫
7. PCB封裝庫製作
8. PCB板外框製作
9. 原理圖導入PCB
10. 導入PCB報錯的解決辦法
11. PCB布局宏觀把控
12. 布局前規則設置
13. 元器件分功能模塊布局擺放
14. PCB走線以及線寬線距講解
15. 元器件絲印調整
16. PCB敷銅
17. PCB檢查
18. DRC檢測
19. 輸出生產Gerber圖
20. 輸出坐標文件
21. PCB製作工藝講解
22. KEIL軟體的下載和安裝
23. 新建代碼工程文件
24. 單片機驅動硬體原理講解
25. 單片機外設結構以及相關寄存器講解
26. 代碼編寫示例講解
27. 燒錄器及工程配置
28. 模擬調試講解
29. 程序下載講解
30. 代碼結果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