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余承東宣布方舟編譯器

余承東宣布方舟編譯器

發布時間:2022-10-30 16:35:51

『壹』 華為方舟系統上市了嗎

華為新系統是鴻蒙,方舟是編譯器。

2019年4月11日的華為P30系列國內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現場宣布推出華為方舟編譯器,號稱能夠解決安卓程序「邊解釋邊執行」的低效。據余承東表示,方舟編譯器可實現架構級優化,顯著提升性能。華為實驗數據顯示,方舟編譯器可讓操作系統流暢度提升24%,系統響應提升44%,第三方應用操作流暢度提升60%。

在前段時間甚至傳出華為將在6月24號發布自家鴻蒙系統的謠言,如今余承東已經是官方辟謠了,其鴻蒙系統最早將會在今年的秋季面世,這便是意味著今年華為的下半年的旗艦機型Mate30將回首先搭載鴻蒙系統,如今關於Mate30的消息越來越多,下面便跟隨小編來具體的看一下吧。

如今華為在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旗艦機型P30與榮耀20仍舊採用的麒麟980處理器可以說是一直是讓人們難以接受,必將如今大部分的旗艦機型採用的都是驍龍855處理器。在上一年麒麟980還是能夠完勝驍龍845,但是其高通更新了新一代的處理器以後,華為並沒直接拿出自家的的下一代處理器麒麟985。如今看來華為是相當的有遠見,其將會是麒麟985完全的達到中國創造,並且將會完全的適應自家的鴻蒙系統。華為的高瞻遠睹的確是讓人們驚嘆,也是更加期待在幾個月之後的Mate30。

『貳』 華為鴻蒙新系統版本怎麼強制關閉綁定了家長的健康使用手機

眾所周知華為發布鴻蒙系統已有大半年時間,根據該系統微內核升級計劃,再過幾個月,鴻蒙2.0版本就要正式發布,到時候部分安卓系統內核將全部被替換,鴻蒙系統的全部代碼就是華為全自主開發。余承東表示,由於基於微內核,鴻蒙不論是在流暢性和安全度方面比ios、安卓更有優勢,另外可以通過EMUI安裝包升級方式適配鴻蒙OS,因此現有華為手機用戶不用擔心用不了該系統,目前華為也已經將EMUI基於安卓改為emui兼容安卓,不排除鴻蒙部分技術已經應用在emui中。
隨著谷歌進一步堵住訪問GMS的第三方通道,華為手機將要被停用安卓11.0新系統,任正非說不出兩三年鴻蒙就能媲美ios,余承東表示加入方舟編譯器之後,應用程序載入性能比安卓提升90%等消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期待這款國產操作系統以最快速度用在華為手機上,正式切換掉安卓。
現在P40系列等在歐洲即將開售的華為手機,將要全面適配HMS,另外內置對標谷歌play的AppGallery,顯然華為正在去安卓化。既然手機適配HMS也內置了AppGallery,那麼鴻蒙何時適配呢,目前來看快了,因為安卓11.0很快發布,除了華為其它安卓機都能升級,如果華為手機不用鴻蒙也用不了安卓11,那麼消費者會認為安卓10.0已經過時,顯然這會對手機銷量帶來影響。華為今年提到「鴻蒙系統+自研晶元」結合,外媒預計鴻蒙最快將於今年年底使用。
毫無疑問地說鴻蒙os用在手機上,必然沒有安卓和ios好用,系統好不好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應用生態,其次是系統流暢度。由於谷歌GMS在國內是無效的,安卓用戶可以通過任何形式下載自己想要的客戶端,相信國產應用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加入AppGallery,鴻蒙系統的手機在國內不用擔心應用程序無法下載問題,這也就是為何華為現在只在國外努力推廣HMS和邀請國外知名APP加入AppGallery的原因。
流暢度方面,雖然華為暗示這款系統很流暢,但並沒有真機展示過,所以很多網友還是抱有質疑。不過也有很多花粉表示,雖然鴻蒙os相較於安卓和ios並不完善,但願意當小白鼠,畢竟安卓系統和ios當初也是不完善,正是因為多人使用了,不斷反饋問題,才有今天這個局面。當初麒麟晶元也是如此,支持的消費者多了,經過不斷升級改進,如今麒麟990?5G已經成為頂級的高端5G集成處理器。那麼如果鴻蒙沒有安卓和ios好用,你會選擇鴻蒙系統的手機嗎。

『叄』 華為鴻蒙是基於安卓嗎

不是。鴻蒙系統、安卓系統、ios系統是並列關系,都是操作系統。

鴻蒙OS是一款「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一款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現已適配智慧屏,未來它將適配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

鴻蒙OS有三大特點:

1、面向未來發展趨勢開發的系統,比谷歌微軟出發點高遠;

2、面向全場景,統籌了所有智能設備,所以未來所有設備是可以交互的,生態就非常廣泛;

3、分布式。類似模塊化,根據不同設備匹配不同架構組件,讓系統高效、簡單。

鴻蒙OS憑借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屏幕布局控制項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制項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

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android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可供開發者在開發環境中一次性將高級語言編譯為機器碼。此外,方舟編譯器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

『肆』 華為鴻蒙系統與安卓系統相比有什麼優勢

在經過多次曝光後,華為的鴻蒙系統終於走到前台。8月9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2019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推出鴻蒙OS,宣告華為自研操作系統的全面落地。余承東表示,基於與谷歌的合作夥伴關系,華為暫時不會將鴻蒙系統應用在智能手機業務上。不過,「如果安卓無法用於華為的手機,可以隨時使用鴻蒙系統」。


目前華為尚未在手機上使用鴻蒙主要是考慮谷歌的合作夥伴關系,但如果安卓系統無法使用,華為會隨時啟用鴻蒙。「如果要從安卓系統轉換為鴻蒙系統,工作量非常小,非常快。

『伍』 華為方舟編譯器究竟是黑科技還是噱頭

這是面向開發者的應用,普通人用不上,而且現在還沒有公布代碼,不知道樓上怎麼用上的。

就事論事,只從技術層面講,就現在的宣傳方式做實現,這種技術費力不討好,

如果一個「嚇人「的技術在國內搜索引擎裡面能搜到大量報道 ,而在谷歌上只能搜到少數軟文,而在各大英文技術社交論壇基本沒人討論,難道不覺得很奇怪嗎

以下是搜到的一個帖子,就一個回復,看看就好了。

評論一家公司的技術都要如此小心翼翼,否則就會受到無數的謾罵,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陸』 華為手機適配鴻蒙系統,會給用戶帶來什麼新的體驗

近期,華為備受關注,因谷歌將暫停與華為的合作,所以華為打算推出自主研發的國產系統鴻蒙。前不久華為余承東便表示,今年秋季或明年年初將會發布紅鴻蒙操作系統,不過根據最新消息,華為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發布鴻蒙系統,而且已經對鴻蒙系統開始測試,目前華為擁有18萬員工,但面對成千上萬的應用程序也是無能為力。因此華為鴻蒙系統上市後,需要吸引足夠多的開發者加入鴻蒙系統的開發,共建鴻蒙系統的生態,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應用,相比目前已經非常成熟的安卓系統,華為在建設鴻蒙系統生態上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最後,鴻蒙系統雖然與安卓系統基於相同的linux系統開發,但是鴻蒙系統將會加入之前華為發布的方舟編譯器。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安卓App在經過重新編譯後,最高有60%的性能提升,而且華為方舟編譯器極影正式適配微博極速版,使軟體的開啟速度更快。此次華為的鴻蒙系統在運行效率上將會比安卓系統更高,給用戶帶來更佳的體驗。



所以,現在鴻蒙系統僅靠華為手機的出貨量遠遠不夠,華為需要拉入更多的其它手機廠商成立聯盟,從而使鴻蒙系統的用戶量上升。不過此次360已經宣布將會優化進行鴻蒙系統的適配,相信慢慢的會有更多企業支持華為。最後期待鴻蒙系統的問世,希望會給用戶帶來一個全新的體驗效果

『柒』 鴻蒙系統代碼開源,不擔心友商「抄襲」嗎

最近手機圈最火的話題恐怕就是華為宣布最快今年秋季,最晚明年春季就要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了。這是續華為自研麒麟晶元之後又一重磅炸彈,而華為的操作系統很有可能命名為鴻蒙,目前鴻蒙已經通過了注冊商標,離發布已經越來越近了

老用戶無需購買新華為手機就能用上。而友商手機,比如小米魅族甚至三星手機,都可以通過編譯後刷入,就像之前刷其它非官方ROM一樣,當然前提是要解BL鎖和ROOT。所以等到鴻蒙系統發布之後,只要想用,我們手上的手機都能夠用上,就看華為官方會不會放出適配包了

『捌』 華為解決了手機端操作系統,PC端操作系統如何解決,會不會收編深度

美國針對華為的「禁售令」,我們都為華為捏了一把汗,一個全球最強的國家,傾全國之力封鎖一家中國的公司。

晶元斷供,華為海思「備胎」晶元補上;手機操作系統斷供,華為「鴻蒙」操作系統補上;那麼,微軟斷供windows系統,有備胎計劃嗎?下文具體說一說。

余承東透漏,在今年秋天或者明年春天,華為將發布自研的操作系統,「 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 」。華為的操作系統基於Linux核心進行了優化,因此可以兼容手機的ARM架構和PC端的x86架構。

手機、電腦、智能穿戴設備採用統一的操作系統是否有可能?答案是可以的,比如蘋果的iphone、Mac電腦、apple watch均採用了蘋果的系統,IOS、MAC OS等均是基於UNIX系統的BSD分支。那麼華為的自研操作系統基於Linux,同樣可以做的兼容x86架構和arm架構的處理器。

眾所周知, 操作系統是否能夠成功,關鍵是其「生態鏈」 ,即圍繞操作系統的相關應用。比如手機操作系統的微信、QQ、淘寶、支付寶;電腦操作系統的office、作圖、辦公軟體等。

手機操作系統「生態鏈」

根據余承東的說法, 華為的手機操作系統兼容所有的安卓應用 ,並且對安卓應用通過「方舟編譯器」編譯之後,運行性能提升超過60%,可以媲美蘋果的IOS系統。既然常用的應用軟體可以使用,手機流暢度比安卓更好,我個人是非常期待華為手機操作系統的。

電腦操作系統「生態鏈」

為了能夠統一安裝到手機、電腦、智能穿戴設備,那麼華為操作系統必然選擇了linux核心。根據我使用ubuntu的經歷, linux電腦桌面發展已經很成熟,常用的辦公軟體、影音播放軟體、作圖軟體、編程軟體可以完美支持 。伺服器端更是不用愁,伺服器端可以說是linux一統天下了,windows server占的份額比較少。

總之,我對華為的操作系統比較有信心,華為的操作系統可能不會基於開源的android系統二次開發,而是在linux核心的基礎上替換掉android的相關東西,打通了手機、電腦、智能穿戴設備,形成統一的操作系統,兼容arm架構和x86架構的處理器。

華為可以解決宇宙間的一切問題!宇宙沒有華為地球不會自轉,宇宙沒有華為太陽不會發光,宇宙沒有華為行星就會隕落,宇宙沒有華為天空一片漆黑…………

只可惜華為從內到外就只是一個三流品質一流價格的水軍產品!!!

華為解決了手機端操作系統,PC端操作系統如何解決,會不會收編深度?從目前透露的鴻蒙系統信息來看,鴻蒙系統是可以在電腦端運行的,收編深度對其沒有太多意義,像現在一樣作為合作夥伴也是不錯的。

Deepin目前是國產Linux定製化做得不錯的PC端系統,圖形界面漂亮簡潔、對新手友好、最大程度符合了國人操作習慣,已經有一大批軟體可以在系統中使用。可以滿足個人或辦公通常的應用,比如系統中帶有微信、QQ、WPS、搜狗輸入法、網易雲音樂、網路雲等等,當然還有可以再深度商店中下載各種應用。當同樣也有硬體效能不足、CPU管控及顯示驅動支持不完善、很多驅動也沒有等等問題。

而作為華為花費了7年時間打造的被迫轉正的鴻蒙系統,是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 汽車 、智能穿戴的統一操作系統,均可以在這些設備上運行。並且兼容所有安卓應用和WEB應用,目前正在進行百萬台手機端的測試,並據測試數據表明比目前安卓要快體驗要好,而在PC端並沒有更多的消息。所以鴻蒙系統在電腦上也是可以使用的,如果Windows系統不被使用,那麼華為也可以使用自家鴻蒙系統。

PC端鴻蒙系統與深度系統應該是有所區別,對於華為來說兩個PC系統也沒有太多意義。專一打造好鴻蒙系統,在中國市場獲得桌面操作系統的部分份額。而在伺服器操作系統方面,華為已經與深度建立了合作關系,專門針對華為的TaiShan系列企業級伺服器定製打造操作系統產品。這種合作關系對於深度系統的發展會有更多促進。

華為本身也有系統研發體系,對Linux應該不陌生,至於收編深度,可能並沒有多大意義。而且深度公司也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未必就一定會賣掉自己。雖然目前的盈利點也並不多,產品及技術難度也並不會給華為帶來多少助益,反而保持這樣的合作雙方都可以收益,卻也並不會限制深度的發展。

我為什麼覺得華為系統和深度肯定有關系呢?

一方面,因為華為鴻蒙系統是基於Linux內核;而且余承東明確說了,將打通PC、手機、智能設備等等,形成一體化;而深度操作系統也是基於Linux內核,桌面應用為主的開源GNU/Linux操作系統。似乎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所以,我們似乎覺得華為和深度有關聯的可能性很大。

去年的時候,就有消息傳出,華為與深度達成合作,打造國產應用新平台。關鍵大家找到的點是:合作的taishan2280伺服器入選中央政府采購網信息類產品名錄。

其實,深度系統作為我國自己的操作系統,雖然沒有Windows強大,可是使用深度操作系統,你能感覺到桌面是非常「干凈」,能夠滿足日常辦公、家用需求。

而華為和深度的合作雖然是在伺服器上的合作,可是我們不能忽略華為和深度會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可能有的人說,華為的PC系統是華為雲方向,我並不認同。

其實,從華為目前的被美國制約來看,如果華為和深度合作,可以為它打通PC一體化很有幫助,畢竟深度的 歷史 也不短,技術也不俗。

當然,我們現在只是猜測,華為系統都沒有出現,我們也不能有太大的奢望,希望華為的系統可以有不一樣的發展,這才是我們期待看到的!

其實華為目前還有解決手機端的操作系統。

雖然華為發布了一款基於微內核的操作系統——鴻蒙OS,但是這款操作系統更多的是應用在物聯網之上而非用於手機端的操作系統,華為手機仍然是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統,但是由於谷歌不再授權華為GMS服務,因此在海外市場多少會受到一些沖擊,國內由於谷歌退出了大陸市場,因此影響不大。

從長遠來看,鴻蒙系統或許未來會成為一個可以替代目前Android系統的新移動系統,但是這個系統的發展過程是非常深遠的。它必須要能超越目前的Android,帶來前所未有的新交互體驗,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是支持一個系統持續發展下去的根本,不過好在華為的鴻蒙OS現在已經在面向開發者推出了軟體開發獎勵了。

至於PC端的系統,目前Mac OS僅支持蘋果適用於自家的Macbook,Windows仍然是全球覆蓋面最廣的PC操作系統,Linux是伺服器領域和Android軟體開發有著非常不錯的發揮,市場上基本都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局面,華為如果想推出自家的操作系統,讓然需要走非常長遠的路。

華為目前還沒有解決手機端操作系統!

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為實體名單,也就是說美國商務部正式開始封禁華為。盡管經過協調美國給出了90天的延期,很明顯這只是美國給出的一個「緩刑期」,這也是我們在沒有掌握絕對核心技術必須面對的挑戰。

在華為被禁之後,海思總裁何庭波給海思員工發出了一封公開郵件,何庭波在郵件中講述了海思成立的原因。

海思成立是當時的華為高層做了一個大家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現在回頭看看你可以說是高瞻遠矚,更多是深處在這樣的行業領域,隨時都存在的危機感讓華為被迫從最壞的假設出發,做出了一個很多人覺得匪夷所思的假設「假設某一天美國的晶元和先進技術不可得」。

因為這個看似不可能發生的假設,讓華為走上了自主創新的道路,華為開始自己研發晶元,包括通信晶元、手機處理器晶元。華為的處理器晶元已經被應用到了手機上,可是通信晶元一直是華為的備胎,只不過現在美國商務部真正應驗了,當然幸運的是華為的備胎足以成為應對方案。

美國商務部禁令出了以後,谷歌公司、微軟公司先後終止了與華為的部分合作,華為又只好被迫提前讓自研的鴻蒙操作系統提前曝光,並且最早在今年秋就會亮相。華為本來沒准備這么早亮劍,只不過沒想到華為不得不提前被迫出鞘亮劍。

中興被美國封禁以後,最終在我商務部的斡旋下,最終完成和解,過程是艱難的,最重要的是和解的代價是慘痛的、甚至可以說是極為慘重的。

作為和解的條件,中興必須向美方支付10億美金,並且額外拿出4億美元在第三方託管。而在此之前的2017年,中興已經向美國方面支付了超過8.92億美元的和解費,中興前後總共給美國支付了22.92億美元,這也是中國企業海外所支出的最大的罰款。

更大的代價是,中興兩家公司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全部撤換,美國商務部哈講選派合規的協調員入住中興,工資還由中興支付,這些人直接向美國商務部和中興新董事會主席匯報工作,如果發現中興後期經營活動違反了協議,那麼美國方面有權隨時再次制裁中興。

總之,目前華為面臨的挑戰還很大,更大的挑戰還是中國整個技術行業面臨的挑戰,我們不知道在哪些領域我們還會受到一些技術上的限制,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咱也不是好欺負的,咱現在腰桿兒也開始硬了。

華為解決了手機端操作系統, PC 端操作系統如何解決,會不會收編深度?

你好樓主!我看了一下贊數和評論比較高的回答,發現他們由於回答時間較早,獲得的信息有限,現在我來補充一下答案。

在2019年8月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總裁余承東正式提出了鴻蒙系統,並且大篇幅詳細地介紹了鴻蒙系統的全場景分布式特性以及未來的應用場景。
根據這張圖看來,在2020年時,搭載鴻蒙OS2.0的創新國產PC會正式落地,可見華為可能會使用鴻蒙系統代windows操作
系統。
而根據早前網傳的余承東言論
,鴻蒙OS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 汽車 ,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華為電腦會使用鴻蒙系統,而非深度。
而且微博上有博主稱華為電腦會在明年初
發布。

不管怎麼樣,我們對華為鴻蒙系統不要抱有很快就能完善的想法,鴻蒙系統很可能在初期非常不完善,就如同當初的K2V3,在體驗上無法做到差強人意,畢竟華為當初沒有預料到美國竟然會制裁一家民營企業。

吾個人對華為操作系統相對悲觀,甚至絕望的給其判了死刑! 如果迫於強勢壓力,吾等非得自研操作系統,那麼操作系統出於阿里、騰訊和網路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互聯網是開源、共享的代名詞,這也是開源操作系統賴以布局開花的前提條件!!!如若華為出此系統,小米OV等自避而遠之,開源之說則無從談起!然若華為東施效顰,欲學蘋果軟硬兼施、閉合生態,多半也只黃粱一夢;只因喬布斯腦門爆裂,前無古人、後無來著,開創iPhone時代,智能手機風潮雲涌之前,iOS早已泰山永固,而成世界獨一無二之閉合生態,再無他者插足之地!!!故此華為系統欲成其事,唯有擊破時代!撥弄起下一巨浪滔天,開創時代新品,賦能以系統生態,如此方能於江濤狂涌之前,完其大業!

華為對於操作系統其實早已經有了自有方案,余大嘴最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提出過已經有B計劃,准備好了手機系統和電腦系統。而在美國封殺令後,余大嘴則持續爆料稱自研操作系統最快今秋面世,最晚明年春天,並且新系統是跨平台的系統!

由於是跨平台的系統, 也就等於華為自研的系統已經全面解決了手機和電腦這兩大終端,並且向外延伸至了平板、電視、智能穿戴以及 汽車 等設備,新系統採用了微內核結構。如果真是如此的話,華為的新系統絕對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統,已經並非是我們當前理解上的操作系統了。

系統現狀: 現有的系統格局其實移動端和PC端是完全分開,Windows霸佔桌面領域,安卓和iOS占據手機系統,當然iOS其實也算是一個跨平台的系統,不僅被用於手機,也被用於平板、MAC電腦,以及智能穿戴設備上。

對於這種現狀,谷歌是不滿意的(包括對安卓系統的問題),因此其已經在打造下一代的新系統Fuchsia,也是跨平台的系統,基於微內核架構。去年外媒曾報道華為在榮耀 Play上測試該新系統。

華為系統: 如果將這些消息合並起來看,那華為顯然已經針對系統這塊做足的功夫,布好了局。此外,還需要注意一點事,華為在5G領域上的領先優勢,任正非在近期的采訪時已經說了,5G上至少領先2-3年。在面對5G這種能給整個信息產業帶來大變化的時刻,絕對是一個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所以華為的新系統一定是搭配著5G的技術和設備一起來打造的。也只有這樣,華為才可能繞過現有系統打造起來的壁壘,實現真正的超越,或者是使自己的成功更加事半功倍。

現在美國又封殺了華為,在我看來算是人為的創造出了一個較好的切換系統的時機,如果沒有封殺,華為單獨上線這個系統推廣時受到的阻力可能更大,不光是國內用戶,也包括谷歌這些巨頭,畢竟人家也是在搞類似的東西。現在被封堵後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推系統,國內用戶的支持力度也會更好,即便在國際上也能多少獲得部分用戶的同情和認可。

所以,綜合現有信息來說,華為已經解決了手機和PC端的系統,也不會簡單的收購深度這類linux桌面系統。

首先華為是否真正解決了手機端操作系統,這還是個問號。需要等時間來驗證。因為建立在手機系統上的app生態鏈是最主要的。

對於電腦系統,首先假設微軟不給用windows了,這個只能是假設。早期電腦出廠多數都不預裝windows的,DOS,Linux這些免費都先裝上,你買回家自己裝就是了。

深度是基於linux的。很多應用軟體都是不支持的,只能應付下日常基本使用。對於很多專業領域的工作,其相應工程軟體僅支持windows,連蘋果的MAC OS都不支持。

所以對於電腦端操作系統來說,生態也是一道要命題。在這個別人已經深耕占據統治地位的地盤里,要插入一腳其艱難可以預見。

閱讀全文

與余承東宣布方舟編譯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dr軟體解壓和別人不一樣 瀏覽:884
單片機串列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320
游戲開發程序員書籍 瀏覽:843
pdf中圖片修改 瀏覽:269
匯編編譯後 瀏覽:474
php和java整合 瀏覽:829
js中執行php代碼 瀏覽:440
國產單片機廠商 瀏覽:57
蘋果手機怎麼設置不更新app軟體 瀏覽:284
轉行當程序員如何 瀏覽:492
蘋果id怎麼驗證app 瀏覽:864
查看手機命令 瀏覽:953
抖音反編譯地址 瀏覽:226
如何加密軟體oppoa5 瀏覽:233
java從入門到精通明日科技 瀏覽:96
拆解汽車解壓視頻 瀏覽:598
新版百度雲解壓縮 瀏覽:593
android上下拉刷新 瀏覽:880
centos可執行文件反編譯 瀏覽:839
林清玄pdf 瀏覽: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