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索尼手機XZ2P 的後置雙攝像頭,拍攝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索尼XZ2 Premium也是索尼推出的首款雙攝像頭手機,它採用了黑白+彩色的雙攝方案,並且融合了來自索尼相機α和 Cyber-shot系列的專業技術,通過獨家的AUBE融合圖像信號處理器還實現了超感光能力,在拍照模式下,ISO最高可達51200,攝像模式下,ISO最高可達12800,索尼XZ2P可以說是在所有手機廠商中唯一可以實現如此高感光度的產品。這也讓這款雙攝手機在暗光下的拍攝能力有了進一步突破。
除了超高的ISO感光度,索尼XZ2 Premium雙攝的其他規格也算的上是業內領先水平,彩色攝像頭為1900萬像素,感測器尺寸1/2.3英寸,單個像素麵積為1.22μm,光圈為F1.8;黑白攝像頭為1200萬像素,感測器尺寸依舊1/2.3英寸,這讓它的單個像素麵積提升到了1.55μm,光圈也提升到了了F1.6。除了暗光表現突出,依託於黑白攝像頭大面積的單個像素以及大光圈,在進光量和細節表現上也給予了強大的支持硬體支持。
參數上索尼Xperia XZ2 Premium無可挑剔,那麼索尼Xperia XZ2 Premium的拍照表現究竟如何,我在這里使用目前暗光拍照最好的華為P20 Pro和索尼進行了對比,通過拍攝的對比樣張聊聊這款手機的成像效果到底如何。
▲開啟超感光模式之後 索尼XZ2P的樣張的整體亮度提升不少
在解析力方面,XZ2 Premium的表現的比較銳利,大場景下畫面中的細節保存完整,也是由於這次XZ2 Premium雙攝的加持,黑白攝像頭的大感光面積讓呈現細節得以很好的保留,至於索尼拍照的塗抹演算法在光線比較充足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的。這一點對比此前的索尼手機要改善不少,和拍照旗艦P20 Pro相比也有不錯的表現。
Ⅱ 解析大法黑科技 索尼Xperia XZ相機評測
【IT168 評測】在手機圈如果評選出最高冷的品牌,那肯定非索尼莫屬了。索尼手機不拘一格的設計風格,羨煞友商黑科技,居高不下的定價策略,均是消費者所津津樂道的。不過索尼最讓大家所熟悉的似乎不是手機,而是攝像頭。拍照能力飽受業界好評的蘋果、三星以及後來居上的華為,均採用了索尼定製的攝像頭,其它品牌的旗艦機也大多標配索尼CMOS圖像感測器。而索尼最新推出的Xperia XZ更是主打影像特性,它是業界首款支持三重影像感測技術以及五軸防抖錄制的手機,那麼如此動人的拍照黑科技最終能否帶來出色的成像表現呢?本篇文章將為你解答。
三重影像感測技術淺析
所謂的三重影像感測技術簡單來說就是索尼Xperia XZ同時內置了影像感測器、激光對焦感測器以及RGBC-IR感測器。其中影像感測器相比前代機型在技術上更加先進,激光對焦感測器用於快速的近景對焦,而RGBC-IR感測器在Xperia系列手機當中是首次出現,主要提升了白平衡以及曝光的准確度。
1、影像感測器:索尼Xperia XZ上使用的影像感測器全稱為Exmor RS感測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堆棧式感測器,與以往不同的是,索尼Xperia XZ所搭載的影像感測器支持預測對焦技術,它是PDAF相位對焦的升級版,能在起基礎上預測拍攝物體的下一個動作,以此提高成片率。
2、激光對焦感測器:至於激光對焦相比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它常見於旗艦手機當中,主要原理是通過激光裝置向拍攝物發射多束激光,通過接受反射回來的激光計算攝像頭與拍攝物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快速對焦。激光對焦的優勢不僅光線充足的條件下能夠實現快速對焦,而且在於暗光環境下也能實現快速對焦,不會像傳統反差對焦那樣不斷「拉風箱」。不過激光對焦也存在局限性,索尼官方稱它只能實現15cm - 100cm的快速對焦,因此在拍攝戶外大場景時,激光對焦是派不上用場的。
3、RGBC-IR感測器:
▲RGB-IR感測器實現原理
RGBC-IR感測器是索尼Xperia XZ相機升級的重點,與傳統的RGB感測器不同,RGBC-IR感測器能額外記錄紅外圖像以及無色像素,接著通過演算法來調節白平衡、曝光度。也就是說通過這項技術,索尼Xperia XZ即使在環境復雜的場景當中仍能最大程度的還原拍攝物本身的色彩。
從三重影像感測器的原理來看,索尼Xperia XZ的相機主要優勢在於對焦能力、色彩表現以及白平衡的掌控三方面。
索尼Xperia XZ相機使用體驗
如今的手機廠商在拍照界面的設計都在模仿蘋果,試圖為用戶提供更快捷、簡單的拍照體驗。而索尼Xperia XZ依舊萬年不變,延續著類似自家單反相機的操作界面,即使是高級自動模式,在右下角的設置菜單中仍然可以見到各種復雜選項,例如自動瀏覽照片、網格線、觸摸拍照等等。而我們經常用到的濾鏡索尼依舊沒有提供,只能呼出菜單調節色溫或亮度。
▲索尼Xperia XZ拍照界面
索尼這樣的設計過於偏向小眾,它更討好極客用戶以及影響愛好者。但手機作為大眾消費品,筆者還是希望索尼能夠多多調研消費者普遍使用習慣,簡化繁雜的操作步驟,讓拍照更輕松。另外值得表揚的是,索尼Xperia XZ呼出相機的速度非常快,實際體驗與官方稱的0.6秒基本相當,鎖屏情況下直接重按一下拍照鍵即可打開相機,可以非常方便的用於生活中的搶拍。
索尼相機的另外一大優勢便是擁有非常豐富的相機應用,用戶可以用其拍出各種各樣富有創意的相片。不過這些相機應用往往都是耗電大戶,偶爾用一下還好,長時間使用容易出現發熱、掉電嚴重的問題。
我們將在下一頁進行索尼Xperia XZ與iPhone6s Plus的拍照樣張對比。
拍照樣張對比解析
在相機的體驗過程中,為了更直觀的反應索尼Xperia XZ成像如何,筆者使用手中的iPhone 6s Plus與之進行對比,放出的對比圖除了裁剪以外未進行任何後期處理,兩款手機均在自動模式下拍攝。如果你需要樣張原圖,可以微博私信@阿良dll。
在對比之前需要先交代兩件事情。
1、索尼Xperia XZ的樣張均採用2300萬像素模式拍攝,iPhone6s Plus的像素為1200萬,因此前者在解析度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而後者由於像素較低,所以圖像處理、演算法方面更加快速穩定。
2、從筆者自己的體驗來看,索尼Xperia XZ在對焦方面相比iPhone6s Plus有著明顯的優勢。在暗光環境或是微距拍攝時,iPhone6s Plus經常會出現「拉風箱」的現象,以至於拍照時略有抖動就會造成對焦不準或是成像模糊的現象。得益於三重影像感測器的應用,索尼Xperia XZ幾乎沒有出現過該現象。
樣張對比:
▲戶外樣張對比(一)
▲戶外樣張對比(二)
▲戶外樣張對比(三)
從上面兩張對比圖,我們能看出索尼Xperia XZ在拍攝戶外場景時,白平衡偏冷。這在第二張圖上展現的最為明顯。相比於現實場景,iPhone6s Plus的樣張更為接近當時本來的顏色。但Xperia XZ所拍出的照片色彩更加濃郁,飽和度高,更討好用戶的眼球。不過在戶外光線充足時,iPhone6s Plus出現了過曝現象,整個畫面變得十分蒼白。
▲微距樣張對比(一)
▲微距樣張對比(二)
▲微距樣張對比(三)
▲微距樣張對比(四)
微距方面,Xperia XZ與iPhone6s Plus的樣張表現不相上下。Xperia XZ的長處在於鏡頭所能拍攝的場景更廣,背景虛化能力更強,同時擁有更好的解析力。而iPhone6s Plus的優勢在於測光十分穩定。經過多張照片的對比,我們能發現蘋果對於相機各個參數間的調節和把控更加獨到老練一些。
▲逆光樣張對比
在逆光條件下,iPhone6s Plus表現的十分從容。拍照時會自動打開HDR模式,不但能清晰的拍到天空中的雲彩,而且亭子屋檐的色彩也能很好的展現出來。反觀Xperia XZ,相比於iPhone6s Plus要明顯差上一節。拍照時雖然相機會自動識別出目前正處於背光條件下,但成像效果還是不能令人滿意。
▲室內暗光樣張對比
在室內暗光下,Xperia XZ又出現了一開始我們所說的問題,它的色彩表現有些過於濃郁。顯然,索尼走的是藝術范兒,能加註重事物的色彩表現。如果不對比的話,你會覺得索尼Xperia拍出的照片非常出色。不過到底是還原事物的本來顏色好還是盡量討好用戶的眼球好,筆者也無法評定孰優孰劣,仍舊是因人而異罷了。
▲戶外夜景樣張(一)
▲戶外夜景樣張(二)
得益於單反相機遺傳的優良基因,索尼Xperia XZ的後置攝像頭的ISO最高能飆升到12800,不過從樣張來看,2500的ISO也已經不得了了,整個畫面相比於iPhone6s Plus要明亮很多。不過過高的ISO也會導致樣張噪點飆升。此外,Xperia XZ的樣張中出現了天空發紅的現象,希望索尼在未來軟體更新中對此進行改善。
五軸防抖對比測試:
其實除了拍照的三重影像感測器以外,索尼的五軸防抖也是其一大特點。它能夠通過演算法來調整水平、垂直、旋轉、水平旋轉、垂直偏轉的抖動,從而讓錄制的畫面變得更加穩定。
如下視頻,左為蘋果iPhone6s Plus,右為索尼Xperia XZ(兩款手機均在1080P,30fps模式下拍攝)。
不難看出,索尼Xperia XZ五軸防抖的變現十分驚人。在剛開始走路的情況下,兩者的差距並不明顯,但在跑動時,索尼Xperia XZ的畫面依舊相當穩定,而iPhone6s Plus早已晃動的十分厲害。但可惜的是,這項五軸技術只能在索尼自帶相機中使用,經測試在使用直播軟體時,不支持五軸防抖,當然也不排除索尼後期進行適配。但以索大法的一貫做法來看,這幾乎不可能。
拍照對比總結:
索尼Xperia XZ的優勢:
1、相機呼出速度快,對焦速度快。
2、成像銳利,解析力高。
3、樣張色彩飽和度高,尤其是紅、綠、藍三種顏色。
4、夜間樣張畫面明亮。
5、五軸防抖表現亮眼。
索尼Xperia XZ的不足(僅針對2300萬像素下):
1、相機界面選項復雜,易卡頓。
2、測光不夠准確,明暗程度飄忽不定。
3、夜間天空泛紅。
4、逆光表現較為一般。
經過這次體驗之後,索尼Xperia系列一直所保留的拍照鍵深得我心,有種使用卡片相機拍照的感覺。而索尼手機的拍照仍舊給我一種技術領先,優化滯後的感覺。自動模式下成像表現時好時壞,如果對於相機有所了解,懂得調節參數的話,你能很輕松的用索尼Xperia XZ拍出好看的照片。
Ⅲ 一英寸大底的影像旗艦 索尼微單手機Xperia PRO-I評測
索尼的黑卡RX100系列憑借專業的操控性以及小巧的便攜性深受攝影發燒友的推崇。即便是在當下手機攝影感測器和演算法上的迅猛發展的影響下,索尼黑卡依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近日,索尼把自己黑卡產品和Xperia系列進行了融合,推出了全新的影像旗艦Xperia PRO-I,在保留Xperia的產品特色的同時,更是通過影像方面硬體和技術的融合進一步將One SONY的這個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索尼中國推出的這款攝影旗艦微單手機Xperia PRO-I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1英寸影像感測器和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功能。除了實現更出色的拍攝畫質表現外,功能上實現了視頻拍攝中眼部自動對焦及物體追蹤。那麼這款產品的表現究竟如何,接下來我就為大家送上詳細的評測。
1英寸大底感測器
Xperia PRO-I最大的升級應該就是影像能力了,作為影像旗艦,此次Xperia PRO-I採用了全新的1英寸Exmor RS堆棧式影像感測器,這顆CMOS是基於索尼黑卡RX100 VII數碼相機的同款影像感測器開發而來的,2.4um單位像素間距,具備很高的影像傳輸速度和高寬容度、高解析度的特性。
如果單純從參數來看,Xperia PRO-I絕對堪稱目前智能手機品類中的夢幻拍照旗艦。不過在實際使用中我們發現這顆1英寸感測器總像素雖然為2000萬,但實際只能輸出1200萬像素的照片,也就是索尼並沒有完全使用到1英寸的大底,實際上鏡頭只覆蓋到了1/1.3英寸感測器的面積。限於機身厚度、鏡頭到感測器的位置考量,相比擴大光線入射角度而強行占滿一英寸大底,這種做法可以更能確保拍攝時畫面邊緣的成像質量。
在使用的鏡頭方面,索尼為這個24mm主攝像頭配備的是使用蔡司天塞光學結構和T*鍍膜的光學玻璃鏡片鏡頭。玻璃鏡頭相比目前手機使用的樹脂鏡頭透光效果更好,而且這個天塞光學結構設計的鏡頭還提供了F2/F4雙光圈切換功能,用戶可以環境光線選擇合適的光圈進行拍攝。
蔡司的天塞光學結構是一個結構簡單,而成像質量出色的設計,通常只有在相機鏡頭中才會看到。天塞結構最大的特點是鏡頭中心成像解析度很高,但鏡頭邊緣部分的解析度衰減比較明顯。為了降低這種中心向邊緣的解析度衰減,索尼還在鏡片組中使用了1枚非球面ED鏡片進行了校正,提升鏡頭邊緣的成像質量的同時,還改善了鏡頭的畸變和暗角問題。
從實拍的照片樣張和視頻樣片可以看到,通過修正鏡頭中心至邊緣的並沒有出現很明顯的解析度下降問題,而且鏡頭畸變也只是輕微地出現在一些近距離拍攝的特寫畫面中,並不會影響整體的觀感。
當然大底感測器配合f2.0的最大光圈還可以實現暗光環境下的照片拍攝,雖然攝影大師APP中雖然沒有專門的夜景模式,但通過AI會自動識別暗光的環境,拍照時可以通過檢測適當延長曝光時間。當然用戶也可以選擇手動進行設置拍攝,如果想要更豐富的細節,設置中還可以將格式存為RAW,方便後期修改。
出色的快速對焦體驗
Xperia PRO-I同樣還具備315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相比此前Xperia 1系列有了更廣的覆蓋,實現約90%的取景畫面焦點覆蓋率。當然除了一直優秀的對焦功能,索尼Xperia PRO-I還提供了20張/秒的高速連拍、60次/秒的AE/AF檢測、防失真快門、感測器位移光學防抖、多幀降噪、12bit的RAW格式照片、高動態范圍等功能。所有這些功能都能在攝影大師App中開啟,不論是拍攝照片還是拍攝視頻,用戶可以簡單地獲得准確、快速的自動對焦性能支持。
Xperia PRO-I的相機是到目前為止,整個Xperia系列中最先進的一套成像和自動對焦系統。進入到攝影大師APP中用戶通過界面可以感受到其操作過程、操控界面和性能表現均與索尼目前最新的Alpha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基本相同,對於熟悉索尼相機的朋友來說可以零門檻直接上手操作。
在本次實拍體驗的過程中,索尼Xperia PRO-I在對焦方面的表現依然非常出色,對象識別准確率、實時跟蹤成功率和焦點精準程度都非常高。
例如在拍攝人物時,拍攝距離在10米以內,Xperia PRO-I在各個角度都能准確地識別人物的面部或眼部(拍攝背影以及拍攝距離較遠時,只識別人體或頭部),並能在AF-C對焦模式下准確地進行焦點實時跟蹤。即便焦點目標短暫脫離取景畫面,在再次回到取景畫面時,焦點也能迅速識別並保持跟蹤對焦。
視頻拍攝方面,當3.5毫米標准音頻介面正確連接了外置定向麥克風(包括耳麥)後,視頻大師和電影大師App的系統會自動將音頻接收選項切換至「外置」(無法手動開啟和關閉),並強制使用外置定向麥克風進行視頻的音頻採集。
總結一下,Xperia PRO-I保持了索尼手機此前一貫優秀的對焦性能、大底鏡頭對於拍攝的畫面有著不錯的還原度,不過默認模式下拍攝的演算法方面還是有待提升,有時候過度的HDR修飾反讓畫面中的細節丟失,如果是攝影愛好者或者經常使用索尼微單相機的用戶建議通過手動模式來進行拍攝,通過攝影大師APP界面中的各項參數調節讓Xperia PRO-I變成更專業的相機,從而實現更出色的拍照性能。
規格和性能
與2021年的許多旗艦智能手機產品一樣,索尼Xperia PRO-I也搭載高通驍龍 888移動平台,其採用獨特的三叢集 CPU 架構設計和 5nm 的先進製程工藝。CPU 部分應用最新 Kryo 680 架構,加入了全新Cortex-X1 超級大核,主頻高達 2.84GHz,使高通驍龍 888 的 CPU 性能提升 25%;GPU 架構為 Adreno 660,圖形渲染性能提升 35%,使玩家在運行大型游戲的復雜場景時也能夠流暢不卡頓。
索尼也將大量顯示和音頻技術引入到了手機游戲這一方面。除了將屏幕刷新率提升到120Hz外,索尼也引入了最高240Hz的動作模糊消除技術,在運行兼容的游戲時讓屏幕上動態游戲畫面更加清晰。索尼甚至還專門對游戲過程中的充電場景進行了優化,當偵測到熱量過高時會自動停止為電池充電,而僅使用外部電源為手機系統供電。
系統方面Xperia PRO-I還是採用了原生安卓配合第三方應用合作的方案,整體非常簡潔,而且應用商店和天氣等軟體直接與魅族合作,將flyme系統中的這些應用進行了移植,不過依然每次安裝APP的時候還需要授權。雖然本地化有了明顯進步,不過對於索尼手機來說要提供更舒適的使用體驗依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刷4K手機屏幕
Xperia PRO-I的屏幕比例是21:9,和此前的Xperia 1系列的相同,並且採用了的OLED屏幕解析度為3840 x 1644,相當於每英寸643像素,並且擁有10bit HDR的顯示效果。同時這個屏幕屏幕依舊支持120Hz刷新率的加成。4K 120Hz也讓索尼成為了行業內的首款4K級別高刷新率屏幕。
這塊屏幕的規格無疑是目前智能機旗艦中最高的,針對用戶拍攝4K視頻和觀看高清電影的場景能提供更優秀的畫面表現。加上正面雙揚聲器、杜比全景聲的支持,21:9整屏的畫面讓觀看電影的體驗更加優秀。屏幕的色彩提供了大師模式與視頻圖像增強功能,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手機會自動開啟,屏幕還可以適應專業創作和娛樂對於屏幕色彩的不同需求。不過這個屏幕在最大亮度表現方面稍有些欠缺,亮度不足的問題對於一塊OLED屏幕來講還是略顯遺憾的。
索尼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一個完美的手機屏幕來觀看視頻內容,並沒有使用目前流行的挖孔設計提升屏佔比。更加對稱的邊框讓橫握觀看視頻達到了更好的效果。在實際體驗中,21:9的屏幕比例還給手機的使用帶來了更有趣的玩法,其中21:9多窗口模式,直接在首頁就有對應選項,通過默認搭配或者手動調整,讓多任務開啟更快速。同時側邊側感功能也能讓我們更快速的找到常用APP與設置,讓單手握持使用更加簡單。
做工、設計與操控體驗
Xperia PRO-I在外觀以及設計方面都保留了很多索尼產品的特性,其機身做工也是相當精細,保持了索尼產品一向的出眾品質。
Xperia PRO-I機身邊框採金屬材質製造,外形依然是方正的設計風格,與現在主流的挖孔全面屏設計有著很大的區別。獨特的金屬框架結構與之前的Xperia 1系列做出了區分,機身邊框,邊角均進行了斜邊和圓角處理,並有菱形齒紋,增加了握持手感,並且在拍照橫握的時候提供穩固的抓握反饋。
邊框的的斜邊紋理更是從視覺上縮小了整機的一個厚度。這個邊框上,Xperia PRO-I還添加了多個按鈕、插孔和開口,包括常見的電源開關、音量增減按鈕、免卡針手機卡/存儲卡槽、USB-C(USB3.2 Gen 2標准)介面、還提供了現在並不常見的3.5mm耳機接孔和掛機繩穿孔。所有按鈕、插孔開口與邊框的接縫處均配備有防水防塵的密封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Xperia PRO-I的3.5毫米標准音頻介面採用的是「4極」插孔標准,可連接耳機或耳麥這種日常使用需求外,還可以連接同樣使用4極插孔標準的外置定向麥克風為視頻錄制提供更好的音頻採集。
按鍵方面,索尼依然保留了實體快門按鍵,並且還新增了視頻錄制的按鈕,長按之後可以分別對應打開攝影大師和視頻大師的app,呼出操作簡單快速。
總結
索尼Xperia PRO-I整體的硬體配置絕對可以達到一款優秀的旗艦手機的標准,旗艦的性能配置一個不缺,方正的外觀以及舒適的握持手感有著獨樹一幟的風格,索尼堅持的工業設計也讓這款產品與目前挖孔曲面屏做出了很大的差異化。
最為讓用戶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影像系統方面的優化,一英寸的大底感測器以及天塞鏡頭的加入配合索尼獨有的攝影大師和視頻大師APP給用戶帶來了更大的創作空間。以影像產品聞名的索尼在國內有著較高的美譽度,索尼Xperia PRO-I的突破也給用戶心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手機相機配置和體驗。如果你想追求與眾不同的外觀和使用體驗,而且又是一名喜愛攝影精通各項設置的專業人士,那麼這款產品的絕對符合你的需要。
Ⅳ 索尼拍照手機Xperia 5的拍攝功能怎麼樣
索尼Xperia 5拍照手機有智能拍攝提醒,當出現手指遮擋鏡頭、對焦失敗以及照片模糊時會有一個震動提醒,同時在屏幕上進行顯示。Xperia 5支持2倍光學變焦和OIS光學防抖,沿用了索尼的α™可互換鏡頭相機的演算法,還支持每秒10張的連拍等功能。
Ⅳ 低調改進+趨於完美 索尼Xperia Z2評測
【IT168 評測】2014年上,得益於硬體性能的過盛,中低端的電商手機迎來了自己的狂歡;然而對於習慣了一年一款或兩款旗艦的國際大廠來說,卻相對尷尬。以三星S5為例,發售價5299元雖然聽起來高大上,但是從反饋來看,「提升不大、外形相似」令其成了旗艦機的反面典型。而索尼Xperia Z2(以下簡稱Z2)作為今年率先上市的一款國際旗艦,評測室中的表現又能否打破這種局面呢,我們慢慢談。
相關鏈接:4999元現貨出售 索尼Z2京東購買鏈接【點擊查看】
在評測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款移動4G定製版手機的參數。本次評測的索尼Z2移動4G定製版本Xperia Z2(L50t),採用高通801四核處理器(4G版本型號為MSM8974AB),3GB RAM,16GB ROM支持擴展,5.2英寸全高清IPS屏幕,支持IP58級別防塵防水;後置2070萬像素相機,前置200萬像素相機,電池為3200毫安;支持TD-LTE移動4G網路,同時在國外開啟漫遊的情況下支持FDD-LTE網路,向下兼容TD-SCDMA以及GSM網路制式。
僅以目前的參數來看,索尼Z2在硬體性能方面絕對稱得上年度旗艦,目前在京東上移動4G版售價4999元,部分電商團購活動的價格甚至低到了4500元的水準,絕對是熱銷旗艦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款。那麼拋開價格因素,除了繼承於索尼雙面玻璃的經典外觀和不錯的價格外,時隔半年,索尼推出的這款產品,在綜合表現上又有哪些改進呢?我們「外觀+性能」,分開來聊。
▲左側為Z2 右側為Z1 乍一看兩款很難區分
▲白色為Z2 紫色為Z1
其實拿到或者看過索尼Z2的朋友都會不自覺的把這款手機與去年索尼的L39t進行一番對比。的確,從去年年初的L36h開始,索尼就一直在旗艦產品上沿用經典的雙面玻璃材質設計。而將最新的Z2與去年9月發布的Z1放在一起,也很難將兩者區分開來,是否如此,咱們先來看看真機圖。
▲頂部的揚聲器處理略有不同 聽筒Z2移到了左上方
秉承了"Oon Sony"的戰略部署,索尼Z系列機型在細節設計上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而這一特性在Z1與Z2的外觀設計上體現的也非常極致。兩機正面相似度極高,只是Z2的頂部聽筒更為細長一些。
同樣的相似還出現在了機身的側面上,索尼Z2的邊框布局與Z1幾乎完全一致。左側是USB介面、SD卡插槽和座充介面;右側分別放置了SIM卡插槽、靈感源自鍾表的解鎖鍵和一體式音量鍵,同時右下的二段式對焦拍照鍵也被保留。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國行版的邊框部分位置選用了塑料材質,不過這樣的改變並不會對該機IP58級別的防水和防塵級別有所影響。
▲經典的解鎖按鍵設計 靈感源自手錶
▲左側的金屬凸點為底座的接點
提到部分,就不得不提到索尼慣有的防水特性了。就如同韓國手機必帶天線、中國手機必是雙卡一般,防水應該算是日本手機廠商的一種情懷。所以此次索尼Z2的IP58級別的防水性能也遠比三星S5的IP67好一些。至於防水的實用性,小編其實不太認同所謂「僅僅是個心理安慰」的說法。事實上配合三防功能,我們可以在更多的場景放心的使用手機,比如您去個海邊,居家炒菜或是在洗浴間里使用手機,這種手機沾水的情況會變得更為普遍。
▲金屬條的部分依然是金屬材質 只是白色部分變為塑料
其實說到外觀上最大的變化,主要還是體現在「點亮屏幕的一瞬間」。作為索尼的頂級旗艦,Z2採用了窄邊框的1080P級別的IPS屏。一方面窄邊框在提升屏佔比和正面視覺沖擊力共功不可沒,同時還變相降低了該機的機身寬度,兼顧了視覺和握感兩個方面。另外該機最大的升級點則是在屏幕材質上,此次索尼Z2配備了5.2英寸的IPS屏幕,顯示效果有所提升。
▲左右邊框更窄 下面也安排了揚聲器和聽筒
提及IPS其實筆者覺得有必要再次做一下科普,事實上包括IPS在內的LCD顯示屏,都需要一層發光的背景等,而控制光源的開關驅動就是所謂的TFT。推而廣之,事實上IPS也只是TFT的一個變種。也因此此前索尼系列手機的屏幕上,大部分採用的是S-PVA面板而不是所謂的TFT。同時翻閱資料,這類S-PVA在造價和一定的顯示效果上是強於H-IPS的,也是索尼盡管標稱「One Sony」技術卻仍舊堅持多年屏幕材質不變的原因。
▲所謂的TFT僅僅是背光板的一個驅動開關
然而淮生南為桔,生北為枳。盡管S-PVA在色域顯示效果上擁有優勢,但是對於手機這種經常不能90度直角視覺顯示的產品,較差的可視角度讓其流行程度遠不如所謂的IPS。基於這一原因,索尼在近期的Z1 炫彩版和Z2上都採用了IPS材質的屏幕,可視角度也有著大幅提高。小編不多說了,直接上圖。
▲正面的色彩上索尼Z1的S-PVA不差分毫
▲但是在側視的情況下Z2效果要優秀不少
▲目前Z2和Z1炫彩版均已經更換了屏幕
說完屏幕,索尼Z2的正面外觀介紹也就告一段。鑒於該機在背面和Z1的高度一致,小編不在這里贅述。不過關於這顆頂級G鏡頭的表現效果,我們還是要後面進行詳細評測的,在此就先按下不表了。
雖然在最初我們曾經有講過,在如今這個硬體性能過剩的時代,手機的性能遠不如綜合素質來得重要。因為要想日常的操作流暢,2000元的主流中端機可以,一千元價位的性價比神機問題也不大。但是性能之於旗艦,更多體現在大型3D游戲等方面。而鑒於目前旗艦機型已經普遍1080P級別,坐看2K級別的時候,CPU性能對於旗艦機還是很有意義的。
▲Z2和Z1 在一部分參數上幾乎看不出太大的分別
此次索尼Z2採用「高通驍龍801四核處理器+3GB RAM」的組合搭配,作為首批搭載這一頂級四核晶元產品的手機,該機的性能表現自然值得人們期待。但是除了與Z1的「高通800+2GB RAM」在數值上存在差異以外,究竟性能上又有多大的不同,相信不少人也都非常好奇。
▲實際上從800到801提升是內在的
上一張關於高通驍龍800與801的參數圖,最為直觀的數據應該就是CPU與GPU的主頻的提升了。這兩項數據的改變很直觀的改變了手機在極限情況下的性能表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napdragon 801支持eMMC5.0標准,它能夠大幅度提高快閃記憶體的讀寫速度,從之前4.5標準的200MB/s提升到400MB/s對於手機這類「重數據吞吐,輕量運算」的設備來說在日常數據交換時意義重大。而ISP主頻的提升則另手機產品能更好的處理相片、視頻的拍攝錄制,這也是此次索尼Z2支持4K視屏錄制的基礎。
▲跑分成績依然處於最強的第一梯隊
具體到Z1與Z2的差異部分,我們還是先來放一下對比跑分。先來進行的是安兔兔的跑分環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此次評測的版本僅為工程樣機並非正式發售的版本。所以最終的測試結果Z2也僅僅是高出了一線,並沒有更大的提升。
▲相比較Z1 Z2還是稍微高出了一線
Vellamo是一款著名的瀏覽器測試軟體,測試的主要方麵包括JavaScript、HTML5等性能,這些性能對於手機瀏覽器等體驗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非常考研處理器的運算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軟硬體的綜合能力。而在Vellamo的HTML5測試項中可以看到,在HTML5測試中,索尼Z2得到了1606和1223的分數,表現的中規中矩。
▲GPU已經拿到了滿分
NenaMark2則是一款用於Android設備的硬體加速基準測試程序,通過演示一款實時渲染的畫面來對手機的圖形能力進行測試,包括反射、動態陰影、曲面參數、復雜光線模式等內容。通過測試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由於CPU架構和主頻的提升,同樣帶動GPU成績提高,索尼Z2在Nenamark2上的得分為59.9FPS,基本達到了60FPS的滿分成績。
所以綜上所述,作為一款最新推出的旗艦機型,索尼Z2除了在常規的應用性能上出於頂尖水準,同時還提升了包括數據存儲和視頻拍攝的讀存儲效果。提升不是很顯山露水,但是體驗感的提升會很明顯。
之前有提到,索尼Z2通過硬體提升了視頻以及拍照處理上的能力;同時雖然同樣採用索尼目前最為頂級的G鏡頭,但是Z2在演算法上也進行了更多的優化。那麼實際表現如何,我們從功能和樣張兩個角度說。
▲多種拍照模式 散焦、濾鏡、智能拍照 都非常實用
索尼Z2搭載了2070萬像素索尼G攝像頭,採用1/2.3英寸Exmor RS積層型感測器,支持4K視頻錄制,整體配置在手機領域中堪稱奢華。而且Z2還延續了Z1的多重拍攝模式、高級手動模式以及各種拍照特效,趣味性十足。
▲時光平移幫助您抓住最想要的那個瞬間
得益於後期演算法的優化調整,此次索尼Z2手機在整體的拍照水平上也有所提。而為了證實這一說法的可信度,小編還特意將iPhone 5S這款「手機拍照方面的行業標桿」拿出來進行了一番對比。老樣子,我們先上圖後評論。不過由於是對比樣張,所以小編在拼接時還是對圖片尺寸進行了裁切。詳細的高清圖片,我們會安排在下一頁,各位可以直接跳轉【點擊查看】。
從實際的樣張結果來看,Z2的表現極其令人滿意。無論是色彩的准確性和照片水平的穩定性都非常不錯。同時畫面的銳度控制良好,噪點抑制也不錯,整體來講是一款在拍照功能上與iPhone 5S媲美的產品。
另外極其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同為G鏡頭,但是索尼Z2在夜景拍照的效果上遠好於同門師兄Z1,這一點從上面這張對比圖中也很容易被發現。可見,索尼Z2雖然在鏡頭硬體上和Z1相同,但是拍照的整體水平卻提升明顯。
除此以外,此次索尼Z2還支持4K視頻的錄制,筆者還特地拍攝了一段測試視頻。一段長為44s的MP4格式視頻共計內存95MB,其中拍攝時防抖效果不錯,還能實時拍照。而在拍攝之後,索尼還支持簡單的加速和剪切等視頻編輯功能。不過相對遺憾的是,在拍攝視頻中雖然可以進行數碼變焦,但是並不能手動調節畫面的對焦點。
如您所想,這里我們放上索尼Z2的實際樣張,點擊照片還可以直接看大圖。畢竟照片色調風格等等一些問題其實還是見仁見智的,筆者就不在這里進行贅述了。而圖片下面的部分,則是本篇文章最後的總結,想聽聽購買指導意見的,可以選擇留下了解一下。
▲頂級鏡頭+雙面玻璃+旗艦配置的Z2
關於這款手機的幾點小問題:
1:為什麼沒有講系統
▲調整了主題顏色下拉菜單形式 但僅僅是微調
作為索尼最新款的旗艦機型,索尼Z2當然搭載了基於最新的安卓4.4.2的操作系統。不過同樣由於One Sony的考慮,手機平板全系列的操作風格也高度統一化。所以Z2的UI與此前的界面操作模式並沒有太大差異,因此就不在這里佔用大家的時間了。
2:移動4G版Z2邊框是不是塑料的
▲白色的移動定製版在揚聲器和掛飾孔上也有所區別
移動4G定製版在外觀上與國際板存在一定差異,主要的問題則集中在邊框材質上。雖然我們說移動4G版Z2的邊框採用了塑料元素,但實際上的塑料部分也僅僅只出現在了與屏幕銜接的位置,經典的邊框裝飾條依然是金屬材質。另外此次Z2移動定製版還取消了機身的掛鏈位置,應該算是本土化的一種體現。
3:到底會不會「跳屏」
目前在論壇里有一部分用戶反應索尼Z2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跳屏,即無操作的情況下手機會進行自動控制。其實這種情況是因為在開啟手套模式的時候屏幕感應過於敏感,包括指紋和浮塵都會對其進行影響。筆者在關閉這一模式前也出現過相似問題,但是在關閉這一選項之後就沒在遇到相似問題。
評測最後的總結:
關於評測的最後一部分,筆者想從兩方面來談,一個是使用體驗一個則是購買意見,而從第一部分講起的話其實筆者本身就有一個觀念上的轉變。在拿到這款手機之前,筆者認為相似的外觀,差距不要大的硬體表現,索尼Z2的存在是相對尷尬的。但是在用機的過程當中:視覺效果的提升、拍照水平的大幅進步都給人一種「這款手機「趨近完美」的感覺。同時4K視頻的錄制功能也讓硬體的提升有的放矢,所以僅從升級的角度講,這款手機至少在體驗上是能夠超過三星S5的。
而從購買方面出發,一般旗艦級別手機在上市之初的價格都有著一定的水分,所以無論是三星、索尼、HTC現在都不是最為合適的購買時間。但是僅在這三款旗艦產品當中,索尼Z2無論是外觀表現還是拍照屏幕的綜合體驗都趨近完美,並且毫無短板;而從價格上分析這款產品的上市定價又比另兩款低了300元。所以如果真的想在旗艦級別中選擇一款,那麼索尼Z2移動4G定製版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Ⅵ 為啥說索尼手機拍照不行
其實索尼在自家手機上使用的攝像頭在行業內是非常出色,說索尼手機沒有用上自家最好的CMOS並不正確。索尼的Xperia
XZ
Premium就採用了索尼最新的CMOS技術,最高支持960幀慢鏡,這是目前市面上其他手機都不具備的,座椅說索尼手機在拍照方面比不上其他廠商並不對。
除了硬體之外,決定拍照成像質量的另一個重點是軟體演算法。索尼在受夠了美能達之後,相機方面還是有一定積累的,所以在軟體調校和演算法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最起碼與其他廠商的差距不會大。國內手機廠商的演算法調校均來自第三方而且國內用戶喜歡用美顏的效果,所以對手機拍照的還原度,也不會像國外那樣真實。
Ⅶ SONY手機如何自己進行相機演算法優化
具體的算的很復雜,大致步驟:
1、手機相機一般是採用CMOS或者CCD硬體進行數模轉換將圖像轉換為數字信號;
2、轉換的數字信號還有經過優化演算法、壓縮演算法等;
3、將優化完成的數據緩沖區寫入SD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