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空調熱力負荷計演算法

空調熱力負荷計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11-02 20:09:40

① 空調房間的熱負荷的計算

空調房間熱負荷可由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房間熱損失Q1 (需要查表,房間建築圍護結構熱負荷表)
2、電動設備散熱量 Q2 = 860N千卡/小時
3、電熱設備散熱量 Q3 = 860N千卡/小時
4、照明設備散熱量 Q4 = 860N 千卡/小時
N:用電設備電功率
5、人體散熱量與散濕量
人體的總散熱量 Q5=nq(千卡/小時)
人體的總散濕量 W=nw (克/小時)
n –空調室內人數 q---每個人散出的熱量 w------每個人散出的濕量
Qn = Q1+Q2+Q3+Q4+Q5

② 家用空調的計算公式

方法:

Qt=Q1+Q2

Qt 總製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 環境熱負荷(=0.14~0.18KW/㎡x機房面積)

製冷量2300W的空調是小一匹空調,適合12平米以下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2500W的空調是一匹空調,適合12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2600-2800W的空調是大一匹的空調,適合14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3200W的空調是1.25匹的,也叫小1.5匹空調,適合16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卧室

15平方米:130*15=1950(W),因沒有相應製冷量的空調,就近選22型。

20平方米:130*20=2600(W),選26型。

25平方米:130*25=3250(W),選32型。

28平方米:130*28=3640(W),選35型。

客廳

30平方米:160*30=4800(W),選50型。

40平方米:160*40=6400(W),選60型。

45平方米:160*45=7200(W),選72型。

③ 空調的熱負荷計算公式

冷量為 150至200W/平米。200平米如果為使用面積的話,應用30000W以上的空調比較好些。6P冷量為6*2200=13200W,好象太小了點吧。最小也不能低於20000W冷量的。

④ 空調負荷計算

常見空調負荷計算方式有:諧波反應法、冷負荷系數法和冷負荷指標估演算法

諧波反應法:在負荷計算中,得熱量形成冷負荷的關鍵是得熱中輻射部分變成冷負荷的比例,應為對流部分直接變成了冷負荷,諧波反應中輻射擾熱量轉化為冷負荷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輻射擾熱量投到板壁上,相當於引起板壁表面空氣邊界層溫度升高,板壁吸熱後溫度升高會以對流的形式向房間放熱,所放出的熱量即為冷負荷。

冷負荷系數法:冷負荷系數法是建立在Z傳遞函數基礎上的一種簡化計算方法。該方法把得熱計算和負荷計算兩步合並成一步,通過冷負荷系數直接從各種擾量源求得分項逐時冷負荷。

1、冷負荷系數法確定空調房間各項冷負荷。

(1)維護結構瞬變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外牆和屋頂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內牆、樓板等室內維護結構傳熱形成的冷負荷。

(2)透過玻璃進入室內的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3)室內熱源散熱形成的冷負荷。

照明散熱形成的冷負荷;人體散熱形成的冷負荷;ƒ設備和用具的散熱量引起的冷負荷;空調房間的夏季冷負荷,應按各項逐時冷負荷的綜合最大值確定。如果空調系統中新風直接送入房間處理(新風不承擔室內空氣負荷時),則空調房間冷負荷還應包括新風負荷。

(4)空調熱力負荷計演算法擴展閱讀:

冷負荷指為了維持室內設定的溫度,在某一時刻必須由空調系統從房間帶走的熱量,或者某一時刻需要向房間供應的冷量。房間的得熱量是指通過維護結構進入房間的,以及房間內部散出的各種熱量。

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於太陽輻射進入房間的熱量和室內外空氣溫差經維護結構傳人房間的熱量;另一部分是人體、照明、各種工藝設備和電器設備散入房間的熱量。根據性質的不同,房間得熱量可以分為潛熱和顯熱兩類,而顯熱又包括對流熱和輻射熱兩種成分。

空調系統依靠送風帶走室內的熱量,只能是對流熱。這就是負荷。而上述得熱量含有輻射成分不能被送風所吸收。這部分輻射通過被輻射的圍護結構的蓄熱一放熱效應才能轉化為對流成分。

這種轉化必然產生峰值的削減和時間的延遲,其結果使的得熱曲線變成負荷曲線時被延遲被削平。負荷峰值小於得熱峰值。也就是說得熱和負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得熱含有輻射成分。

⑤ 中央空調的冷量計算方法

中央空調的冷量計算方法

中央空調的冷量計算方法,每個家庭應該一般都會有安裝空調,因為空調的作用就是能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但是想要選購到合適自己家庭的中央空調,你要清楚中央空調的技術參數。下面是中央空調的冷量計算方法。

中央空調的冷量計算方法1

實際受冷麵積=房屋建築面積×房屋實用率×65%(除去廚房、洗手間等非製冷麵積)

實際所需冷量=實際受冷麵積×單位面積製冷量

中央空調製冷量計算分為三步:

1、計算實際需要的製冷量:按照用房間實用面積(地毯面積,家有到頂落地大櫥可以扣除相應佔地面積)計算;每平方米150瓦特;如果頂層或者有西曬西,按照每平方米200瓦特計算;如果有西窗或者既頂層又西曬,每平方米至少250瓦特;既有西窗而且又是頂層,每平方米至少300瓦特;只能多不能少;

2、計算好實際製冷量後,換算成為空調商品上的名義製冷量,一般來說,家庭中央空調1匹的製冷量大致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故1匹之製冷量應是2000大卡x1。

162=2324(W-表示製冷量)以此類推。根據這種演算法可大致判定空調的匹數和製冷量,一般情況下,2200W—2600W都可稱為1匹,4500(W)—5100(W)可稱為2匹,3200W—3600W可稱為1。5匹。

3、製冷量確定後,即可根據實際情況估算製冷量,選擇合適的空調機。其中家用電器要消耗製冷量的較大部分,電視、電燈、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製冷量1(W)。

門窗的方向、大小,家居人數等都會消耗一定的製冷量,如:東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果是樓頂可考慮適當增加製冷量。

通常情況下,1匹空調適用面積10~15平方米,1。25匹適用10~19平方米,1。5匹適用16~26平方米,1。7匹適用15~30平方米,兩匹適用20~37平方米,3匹適用30~58平方米。

中央空調冷/熱負荷的計算方法:

1、空調負荷計算及室內、外機的選定:

選擇合適的室內外機,不僅能保證製冷制熱效果與空調價格的最優比,同時更有利於節能省電及延長空調使用壽命等。

2、確定室內的冷/熱負荷值:

選擇安裝家用中央空調,首先要計算出室內的冷/熱負荷值,大致了解房間製冷/熱一般需要多少的熱量。建議寧可多估算,也不要少算,因為少計算了會影響室內空調製冷/熱效果。

3、建議按照房間中央空調功能可參考如下負荷標准:

客廳: 200~280W/㎡

餐廳: 200~240W/㎡

主卧室:200~220W/㎡

次卧室:180~220W/㎡

註:不同地區空調負荷選擇差異較大。

4、根據建築面積估算室內外機容量,以面積為85平方米的2房2廳為例:

A、各房間中央空調室內機容量的確定:

客廳(24㎡)——24㎡*240W/㎡=5760W≈2HP

餐廳(15㎡)——15㎡*240W/㎡=3600W≈1.5HP

主卧室(15㎡)——15㎡*220W/㎡=3300W≈1.2HP

次卧室(14㎡)——14㎡*220W/m㎡=3080W≈1HP

B、室外機容量的確定:

室內機總容量=2HP+1.5HP+1.2HP+1HP=5.7P

考慮到家用中央空調室內機一般很少同時全部開啟,因此中央空調室內機與室外機可以按照1.0~1.2:1進行超配。

所以中央空調室外機容量為5.7/1.2=4.75HP,即室外機容量選擇140左右為宜。

中央空調的冷量計算方法2

第一步、中央空調冷量計算方法

實際受冷麵積=房屋建築面積×房屋實用率×65%(除去廚房、洗手間等非製冷麵積)

實際所需冷量=實際受冷麵積×單位面積製冷量

注意:單位面積製冷量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變化,家用通常為100 ——150瓦/平方米。如果房間朝南、樓層較高,或者有大面積玻璃牆,可適當提高到170 ——200瓦/平方米左右。

第二步、確定室內機與風口

根據實際所需冷量大小決定型號,每個房間或廳只需要一台室內機或者風口,如果客廳的面積較大,或者呈長方形,可以多加一台室內機或風口。以每12平方米需要一匹左右為准。

第三步、確定空調布局:

1、主機的位置要講究通風散熱良好,便於檢修維護,同時位置要盡量隱蔽,避免影響房子外觀和噪音影響室內;

2、室內機的位置要和室內裝修布局配合,一般是暗藏在吊頂內,也可以隱藏在高櫃的頂部。一般室內機都是超薄型的,只需要大約25厘米的.高度就可以放置。安裝時要注意回風良好,使室內空氣形成循環,以保證空調效果和空氣質量;

3、管路的布置:冷水機組的冷媒管路都比較細,即使外麵包上保溫層,也可以方便地暗藏起來;管路需要全程保溫,管件、閥件以及與管路接觸的金屬配件都要保溫包裹起來,以防冷凝水滴漏;管路材料一般選用PP R管、PVC U管或鋁塑復合管,可以保證50年不損壞;全部的冷凝水集中或就近隱蔽排放;

4、室內機可根據用戶要求增加負離子發生器、凈化除塵裝置,以進一步提高室內空氣質量。

第四步、選擇適合價格的產品

家用中央空調的價格大約在300 ——350元/平方米左右。品牌、機型、用戶自己的需求,如選擇變頻與非變頻空調,冷暖或單冷,都會導致價格差異。

第五步、選擇服務

同普通分體空調相比,家用中央空調實際上是一個「半成品」,因為它要同室內裝修相配合。家用中央空調的服務,不僅包括售後服務,還包括銷售前的咨詢、方案設計、安裝施工。可以說,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調系統能夠正常運行,設計、安裝、施工的重要性不亞於主機設備。

所以用戶在購買家用中央空調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服務佳、信譽好的企業,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中央空調的冷量計算方法3

一、 先看製冷量計算公式

計算方法:

1、體積(升)×降溫度數÷降溫時間(分)×60÷0.86(系數)=(W)

2、體積(噸或立方米)×降溫度數÷降溫時間(時)÷0.86(系數)=(KW)

備註:把數據帶進去計算就可以了;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

中央空調製冷麵積—製冷量定義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中央空調製冷麵積—根據製冷量如何選擇空調

如果空調器製冷量小的話,它就會來不及把房間內的熱量排出,當然也不能降低溫度了。為自己選擇空調器,當然要在市場上眾多型號的空調器中選出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先要進行的,就是計算好自己所需要的製冷量。

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所以20平米左右的客廳或主卧可以選擇3500W左右製冷量的空調,而其他10平米左右的卧室可以選擇2000W左右製冷量的空調,具體情況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房屋的面積來計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空調。

只要你清楚了房間需要的製冷量,那麼選擇的空調也是會很合適的。一般而言,普通的家庭所需製冷量為115-145W,但若是在客廳、餐廳等大型的房間,那麼製冷量就要多一些了。其實購買的空調要多方合適才能既節能,又不會影響家居美觀。而空調製冷麵積是要根據多方因素而定如房間高度、大小、朝向、保溫與封閉性能等,南北差異大,同一款的空調可並不適合不同的氣候地區。

⑥ 空調設計,冬天的熱負荷如何計算

建築物的供暖熱負荷,主要取決於通過垂直圍護結構(牆、門、窗等)向外傳遞熱量,它與建築物的平面尺寸和層高有關,因而不是直接取決於建築平面面積。
空氣調節系統的冬季熱負荷,宜按《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第4.2節的規定計算;室外計算溫度,應按《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第3.2.5條的規定計算。
sh 惠馳(huichi-china)

⑦ 大家家用中央空調負荷怎麼計算

1、計算房間面積

2、住宅空調的負荷j經驗值

3、大金熱力負荷估算:面積*負荷經驗值

------------永樂樓宇舒適管家

⑧ 挑高空間空調熱負荷計算

對熱負荷的數值要求比較精確的時候,應該採用前述的方法或利用一些軟體去精確計算,但如果要求的精確度不太高的時候,空調房間熱負荷可由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房間熱損失Q1 (需要查表,房間建築圍護結構熱負荷表) 2、電動設備散熱量 Q2 = 860N千卡/小時 3、電熱設備散熱量 Q3 = 860N千卡/小時 4、照明設備散熱量 Q4 = 860N 千卡/小時 N:用電設備電功率 5、人體散熱量與散濕量 人體的總散熱量 Q5=nq(千卡/小時) 人體的總散濕量 W=nw (克/小時) n _空調室內人數 q---每個人散出的熱量 w------每個人散出的濕量 Qn = Q1+Q2+Q3+Q4+Q5。
空調房間所需冷量與房間用途、房間朝向、所處樓層以及房間面積等因素有關。一般用單位面積負荷乘以房間面積進行計算。單位面積耗冷量我們可以取以下經驗值150—220W。加熱時所需能量為冷卻時的1.2—1.4倍,故選擇冷暖機時,請以制熱量為主計算。建議選擇能力稍大於計算值。

⑨ 求空調冷熱負荷計算公式

1、冷負荷計算
(一)外牆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牆體、天棚的得熱量形成的冷負荷,可按下式計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 K——圍護結構傳熱系數,W/m2•K;
F——牆體的面積,m2;
β——衰減系數;
ν——圍護結構外側綜合溫度的波幅與內表面溫度波幅的比值為該牆體的傳熱衰減度;
τ——計算時間,h;
ε——圍護結構表面受到周期為24小時諧性溫度波作用,溫度波傳到內表面的時間延遲,h;
τ-ε——溫度波的作用時間,即溫度波作用於圍護結構內表面的時間,h;
⊿tε-τ——作用時刻下,圍護結構的冷負荷計算溫差,簡稱負荷溫差。
(二)窗戶的冷負荷計算
通過窗戶進入室內的得熱量有瞬變傳熱得熱和日射得熱量兩部分,日射得熱量又分成兩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內的太陽輻射熱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陽輻射熱傳向室內的熱量qα。
(a)窗戶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本次工程窗戶為一個框二層3.0mm厚玻璃,主要計算參數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計算:
CLQτ=KF⊿tτ W
式中 K——窗戶傳熱系數,W/m2•K;
F——窗戶的面積,m2;
⊿tτ——計算時刻的負荷溫差,℃。
(b)窗戶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日射得熱取決於很多因素,從太陽輻射方面來說,輻射強度、入射角均依緯度、月份、日期、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從窗戶本身來說,它隨玻璃的光學性能,是否有遮陽裝置以及窗戶結構(鋼、木窗,單、雙層玻璃)而異。此外,還與內外放熱系數有關。工程中用下式計算:
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 xg——窗戶的有效面積系數;
xd——地點修正系數;
Jj•τ——計算時刻時,透過單位窗口面積的太陽總輻射熱形成的冷負荷,簡稱負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擋系數;
Cn——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
(三)外門的冷負荷計算
當房間送風兩大於回風量而保持相當的正壓時,如形成正壓的風量大於無正壓時滲入室內的空氣量,則可不計算由於門、窗縫隙滲入空氣的熱、濕量。如正壓風量較小,則應計算一部分滲入空氣帶來的熱、濕量或提高正壓風量的數值。
(a)外門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計算方法同窗戶瞬變傳熱得形成的冷負荷。
(b)外門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
計算方法同窗戶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但一層大門一般有遮陽。
(c)熱風侵入形成的冷負荷
由於外門開啟而滲入的空氣量G按下式計算:
G=nVmγw kg/h
式中 Vm——外門開啟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氣滲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選用;
n——每小時的人流量(人次/h);
γw——室外空氣比重(kg/m2)。
表3—9 Vm值(m2/人次•h)
每小時通過
的人數 普通門 帶門斗的門 轉門
單扇 一扇以上 單扇 一扇以上 單扇 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1400~2100 2.75 4.0 2.25 3.25 0.30 0.30
因室外空氣進入室內而獲得的熱量,可按下式計算:
Q=G•0.24(tw-tn) kcal/h
(四)地面的冷負荷計算
舒適性空氣調節區,夏季可不計算通過地面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工藝性空氣調節區,有外牆時,宜計算距外牆2m范圍內的地面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地面冷計算採用地帶法(同採暖)。
(五)內牆、內窗、樓板、地面的冷負荷
內牆、內窗、樓板等圍護結構,當鄰室為非空氣調節房間時,其室溫基數大於3℃時,鄰室溫度採用平均溫度,其冷負荷按下式計算:
Q=KF(twp+⊿tls-tn) W
式中 Q——內牆或樓板的冷負荷,W;
K——內牆或樓板的傳熱系數,W/m2•℃;
F——內牆或樓板的傳熱面積,m2;
tls——鄰室計算平均溫度與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的差值,℃。
內牆、內窗、樓板等其鄰室為空氣調節房間時,其室溫基數小於3℃時,不計算。
(六)室內得熱冷負荷計算
(a)電子設備的冷負荷
電子設備發熱量按下式計算:
Q=1000n1n2n3N W
式中 Q——電子設備散熱量,W;
N——電子設備的安裝功率,kW;
n1——安裝系數。電子設備設計軸功率與安裝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
n2——負荷功率。電子設備小時的平均實耗功率與設計軸功率之比,根據設備運轉的實際情況而定。
n3——同時使用系數。房間內電子設備同時使用的安裝功率與總功率之比。根據工藝過程的設備使用情況而定。
對於電子計算機,國外產品一般都給出設備發熱,可按其給出的數字計算。本次設計每台計算機Qs=150W。
(b)照明設備
照明設備散熱量屬於穩定得熱,一般得熱量是不隨時間變化的。
根據照明燈具的類型和安裝方式的不同,其得熱量為:
白熾燈 Q=1000N W
熒光燈 Q=1000 n1n2N W
式中 N——照明燈具所需功率,kW;
n1——鎮流器消耗功率系數,當明裝熒光燈的鎮流器裝在空調房間內時,取n1=1.2;當暗裝熒光燈鎮流器設在頂棚內時,可取n1=1.0;
n2——燈罩隔熱系數,當熒光燈罩上部有小孔(下部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風散熱與熒光燈頂棚內時,取n2=0.5~0.6;而熒光燈罩無通風孔者,則視頂棚內通風情況,n2=0.6~0.8。
(c)人體散熱
人體散熱與性別、年齡、衣著、勞動強度及周圍環境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人體散發的潛熱量和對流熱直接形成瞬時冷負荷,而輻射散發的熱量將會形成滯後的冷負荷。實際計算中,人體散熱可以以成年男子為基礎,成以考慮了各類人員組成比例的系數,稱群集系數。對於不同功能的建築物中的各類人員(成年男子、女子、兒童等)不同的組成進行修正,下表給出了一些建築物中的群集系數,作為參考。於是人體散熱量為:
Q=qnn′ W
式中 q——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時成年男子散熱量,W;
n——室內全部人數;
n′——群集系數。
表3—11 某些空調建築物內的群集系數
工作場所 影劇院 百貨商店 旅店 體育館 圖書閱覽室 工廠輕勞動
群集系數 0.89 0.89 0.93 0.92 0.96 0.90
設備、照明和人體散熱得熱形成的冷負荷,在工程上可用下式簡化計算:
CLQτ=QJXε-T W
式中 Q——設備、照明和人體的得熱,W;
T——設備投入使用時刻或開燈時刻或人員進入房間時刻,h;
τ-T——從設備投入使用時刻或開燈時刻或人員進入房間時刻到計算時間的時間,h;
JXε-T(JEε-T、JLε-T、JPε-T)——τ-T時間的設備負荷強度系數,照明負荷強度系數、人體強度負荷系數。
表3—12 設備器具散熱的負荷系數JE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7 0.81 0.84 0.86 0.32 0.18 0.15 0.12 0.10 0.09 0.07 0.06 0.06 0.05
0.78 0.81 0.84 0.86 0.88 0.90 0.36 0.21 0.17 0.14 0.12 0.10 0.09 0.08
0.80 0.83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40 0.25 0.20 0.17
0.83 0.86 0.88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6 0.97 0.97 0.98
表3—13 照明散熱的負荷系數JL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3
4
6
8
12
16 0.42 0.60 0.65 0.29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04 0.04 0.03
0.42 0.61 0.66 0.70 0.33 0.18 0.15 0.13 0.12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5
0.43 0.61 0.67 0.71 0.74 0.78 0.39 0.24 0.20 0.18 0.16 0.14 0.12 0.10 0.09 0.08
0.45 0.63 0.68 0.72 0.75 0.78 0.81 0.83 0.45 0.28 0.24 0.21 0.19 0.16 0.14 0.12
0.49 0.66 0.71 0.74 0.77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1 0.51 0.34 0.29 0.26
0.55 0.72 0.76 0.79 0.81 0.84 0.86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表3—14 人體顯熱散熱的負荷系數JPτ-T
房間類 型 連續使用總時數 投入使用後的小時數τ-T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 6
8
12
16 0.73 0.77 0.80 0.83 0.34 0.20 0.17 0.14 0.12 0.11 0.09 0.08 0.07 0.06
0.74 0.78 0.81 0.83 0.85 0.87 0.38 0.23 0.20 0.17 0.15 0.13 0.11 0.10
0.76 0.80 0.82 0.85 0.87 0.88 0.90 0.91 0.92 0.93 0.43 0.28 0.24 0.20
0.80 0.83 0.85 0.87 0.89 0.90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0.96 0.97
(d)食物散熱量形成冷負荷
計算餐廳負荷時,食物散熱量形成的顯熱冷負荷,可按每位就餐人員9W考慮。計算過程如下:
已確定餐廳人數為200人。則Q=9×200=1800W
(八)濕負荷計算
(a)人體散濕量
人體散濕量應同人體散熱量一樣考慮。計算過程如下:
查資料得,成年男子散熱散濕量為:顯熱61W/人,潛熱73W/人,109g/h•人;房間人數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
(b)水面散濕量
W=β(Pq•b-Pq)F kg/s
式中 Pq•b——相應於水表面溫度下的飽和空氣的水蒸汽分壓力,Pa;
Pq——空氣中水蒸汽分壓力Pa;
F——蒸發水槽表面積,m2;
β——蒸發系數,kg/(N•s),β按下式確定:
β=(α+0.00363v)10-5;
B——標准大氣壓力,其值為101325Pa;
B′——當地實際大氣壓力,Pa;
α——周圍空氣溫度為15~30℃,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數,kg/(N•s);
v——水面上周圍空氣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數α
水溫(℃)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 0.0125
(c)食品的散濕量
餐廳的食品的散濕量可按就餐總人數每人10g/h考慮。
以207餐廳為例,計算過程如下:
已確定餐廳人數為200人。則Q=10×200=2000g/h=0.00056kg/s
熱負荷的計算和供熱基本相同 只是採用了平均溫度的計算方法

⑩ 空調的熱負荷怎麼計算

總的熱負荷=空間熱負荷+人員熱負荷+設備及環境散發的熱量+建築物的熱負荷

閱讀全文

與空調熱力負荷計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匯編編譯後 瀏覽:472
php和java整合 瀏覽:827
js中執行php代碼 瀏覽:439
國產單片機廠商 瀏覽:56
蘋果手機怎麼設置不更新app軟體 瀏覽:283
轉行當程序員如何 瀏覽:491
蘋果id怎麼驗證app 瀏覽:863
查看手機命令 瀏覽:952
抖音反編譯地址 瀏覽:224
如何加密軟體oppoa5 瀏覽:232
java從入門到精通明日科技 瀏覽:93
拆解汽車解壓視頻 瀏覽:596
新版百度雲解壓縮 瀏覽:591
android上下拉刷新 瀏覽:879
centos可執行文件反編譯 瀏覽:836
林清玄pdf 瀏覽:270
黑馬程序員java基礎 瀏覽:283
awss3命令 瀏覽:358
百度店鋪客戶訂單手機加密 瀏覽:501
釘釘班群文件夾怎麼上傳文件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