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軍事模型演算法

軍事模型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11-03 04:12:16

❶ 如何製作開發一個軟體

1、需求分析

相關系統分析員向用戶初步了解需求,然後用相關的工具軟體列出要開發的系統的大功能模塊,每個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對於有些需求比較明確相關的界面時,在這一步裡面可以初步定義好少量的界面。

系統分析員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求用WORD或相關的工具再做出一份文檔系統的功能需求文檔。這次的文檔會清楚列出系統大致的大功能模塊,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並且還列出相關的界面和界面功能。

系統分析員向用戶再次確認需求。

2、概要設計

首先,開發者需要對軟體系統進行概要設計,即系統設計。概要設計需要對軟體系統的設計進行考慮,包括系統的基本處理流程、系統的組織結構、模塊劃分、功能分配、介面設計、運行設計、數據結構設計和出錯處理設計等,為軟體的詳細設計提供基礎。

3、詳細設計

在詳細設計中,描述實現具體模塊所涉及到的主要演算法、數據結構、類的層次結構及調用關系,需要說明軟體系統各個層次中的每一個程序(每個模塊或子程序)的設計考慮,以便進行編碼和測試。應當保證軟體的需求完全分配給整個軟體。

4、編碼

在軟體編碼階段,開發者根據《軟體系統詳細設計報告》中對數據結構、演算法分析和模塊實現等方面的設計要求,開始具體的編寫程序工作,分別實現各模塊的功能,從而實現對目標系統的功能、性能、介面、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5、測試

測試編寫好的系統。交給用戶使用,用戶使用後一個一個的確認每個功能。軟體測試有很多種:按照測試執行方,可以分為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按照測試范圍,可以分為模塊測試和整體聯調;按照測試條件,可以分為正常操作情況測試和異常情況測試;按照測試的輸入范圍,可以分為全覆蓋測試和抽樣測試。

6、軟體交付

在軟體測試證明軟體達到要求後,軟體開發者應向用戶提交開發的目標安裝程序、資料庫的數據字典、《用戶安裝手冊》、《用戶使用指南》、需求報告、設計報告、測試報告等雙方合同約定的產物。

7、驗收

用戶驗收。

8、維護

根據用戶需求的變化或環境的變化,對應用程序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



(1)軍事模型演算法擴展閱讀

軟體開發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計算機軟硬體維護、網路組建、維護管理的高級實用技術型人才。

通過專業的學習,能熟練掌握常用的計算機軟體的使用、維護與技巧;在硬體方面學生應了解計算機硬體的發展,熟練掌握計算機組裝的方法,能熟練運用應用軟體檢測計算機性能、故障的范圍所在,掌握硬體故障的一般處理方法。

在網路方面,學生應掌握如今流行網路的技術特點,掌握網路工程、網路維護、網路安全及應用方面的知識。能勝任一般網路工程方案的設計、組建、網路維護、及簡單網站的建設與維護。

❷ 人工智慧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人工智慧專業非常好就業。因為該專業是目前的熱門專業,也是在社會經濟,國計民生,應急救援,國防科技等領域應用十分廣泛,前景十分廣闊,生命力極其強大的專業。

工智能就是AI專業,是一門包含計算機控制理論,資訊理論,神經生物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綜合學科,人工智慧是從計算機應用系統角度出發,研究如何製造出人造的智能機器或者智能系統來模擬人類智能活動的能力,以及延生人類智能的科學。

目前,人工智慧專業已經應用於無人駕駛汽車,遠程醫學手術的實施,軍事領域的遠程無人機的打擊。在社會生活民生等方面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譬如抗震救災,礦山救護。森林防火等,都有人工智慧專業的身影。

人工智慧屬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它與計算機科學,信息學,數學,神經生理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眾多學科有著非常強大的關聯性。目前人工智慧在計算機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並在機器人經濟,政治決策,控制系統,模擬系統等方面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人工智慧目前與智能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大數據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聯系非常緊密,交叉的程度非常深厚,所以,人工智慧專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畢業生主要能從事產品的開發,系統的調試,技術支持與咨詢,產品銷售等工作,也可以在各類學校及科研院所。相關的軍事領域。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開發等工作。可以說,該專業在當前和今後幾十年的時間內,專業人才都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處於非常緊缺的狀態。

❸ 線性規劃模型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

優點:有統一演算法,任何線性規劃問題都能求解,解決多變數最優決策的方法。

缺點:對於數據的准確性要求高,只能對線性的問題進行規劃約束,而且計算量大,有由線性規劃演變的非線性規劃法等等後續的方法彌補,但是計算量增加許多。

線性規劃是決策系統的靜態最優化數學規劃方法之一.它作為經營管理決策中的數學手段,在現代決策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它可以用來解決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生產安排、軍事指揮、經濟規劃。

(3)軍事模型演算法擴展閱讀:

1、每個模型都有若干個決策變數(x1,x2,x3……,xn),其中n為決策變數個數。決策變數的一組值表示一種方案,同時決策變數一般是非負的。

2、目標函數是決策變數的線性函數,根據具體問題可以是最大化(max)或最小化(min),二者統稱為最優化(opt)。

3、約束條件也是決策變數的線性函數。當得到的數學模型的目標函數為線性函數,約束條件為線性等式或不等式時稱此數學模型為線性規劃模型。

❹ 計算機專業是什麼 dn

一、計算機的發展
電子計算機是一種能夠自動、高速地進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電子設備。它是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是人類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取得的最輝煌成就。
1.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人類在同大自然斗爭中,創造並逐步發展了計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國人就發明了算籌和竹籌計數,唐末創造出算盤,南宋1274年已有算盤和歌訣的記載,算盤是同時具有「算」和「存」的計算工具。1633年,奧芙特德(Oughtred)發明了計算尺。1642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製成第一台齒輪加減法器,是世界最早的用於計算的機器。1671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了可以進行四則運算的機械計算機器。1822年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設計出差分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機械式計算機。1834年,巴貝奇又設計出分析機,這個由存儲數據的「倉庫」、數據運算的「工廠」和調度機器運算的「控制桶」構成的設計,已經奠基了計算機的基本結構框架,因此,巴貝奇被稱為「計算機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新武器研製中的彈道問題涉及許多復雜運算,急需一種能高速、自動計算的機器,因此,在美國陸軍部的資助下,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的物理學家約翰·莫齊利和工程師普雷斯伯·埃克特領導下,從1943年開始,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在1946年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取名為ENIAC。ENIAC約佔170m2,重約30 t,共使用了17456隻電子管,1500個繼電器,7000多個電阻,10000多個電容及其他多種電器元件,運行時耗電約150 kW。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僅能存儲20個字長10位的十進制數,運算速度也僅為每秒5000次加法運算。盡管如此,ENIAC卻開創了人類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新時代。
為了克服ENIAC的缺點,人們始終沒有停頓探索的腳步,許多專家、學者就此發表了研究論文。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美國數學家馮·諾依曼發表了題為《電子計算機邏輯結構初探》的報告,提出了程序存儲方式,即在計算機中設置存儲器,把符號化的計算過程放入其中,執行時依次將存儲內容取出並解碼,然後按解碼結果進行計算,從而實現計算機工作的自動化。馮·諾依曼在研製EDVAC計算機過程中,改進了內存部件,並將計算機內部的十進制編碼改為二進制編碼。「存儲程序」的設想確立為馮氏結構機的設計體系,從此,採用程序存儲方式的計算機統稱為馮·諾依曼式計算機。
2.計算機發展的重要階段
從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至今,它走過了50多年的發展歷程,開創了人類社會信息發展史的三個新紀元,即計算機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
(1)計算機發展的初級階段 這個階段大約以ENIAC誕生為標志到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之前。盡管那時計算機及其相關外圍設備的價格十分昂貴,其應用的領域基本局限於軍事、科學計算和大型工業企業的數據處理,但卻開創了人類開始用機器代替部分腦力勞動的新紀元。
這一階段,計算機取得了飛速發展,多次更新換代。計算機劃代一般是以計算機核心部件採用的邏輯元件的種類為依據的。
第一代(1946—1956),以電子管為主要邏輯元件,運算速度在5000~40000(次/秒)。體積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小、價格貴,僅限於軍事和科學計算的應用。
第二代(1957—1964),以晶體管為主要邏輯元件,並採用了監控程序,運算速度在幾十萬至上百萬(次/秒)。與第一代計算機相比,體積小、成本低、速度快、功能強、可靠性高,應用領域擴展到工程設計、數據處理和事務管理等方面。
第三代(1965—1970),以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邏輯元件,運算速度在百萬至幾百萬(次/秒)。這一代計算機以1964年4月IBM公司推出IBM360計算機為標志,具備了通用化、系列化、標准化的特點。
第四代(1971—20世紀80年代初),以大、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邏輯元件,運算速度在幾百萬至幾億(次/秒)。採用了集成度更高的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發展了並行處理技術、分布式系統和計算機網路。在軟體方面,發展了分布式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高級語言及軟體工程標准化等,並逐漸形成軟體產業。
(2)計算機廣泛普及應用階段 微型計算機的開發應該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1975年,美國MITS公司利用Intel8080處理器開發了Altair8800微電腦,得到電子愛好者的推崇,推動了個人計算機軟硬體的發展。1976年,美國蘋果公司推出Apple個人計算機並得到極大發展。1980年,IBM公司涉足個人計算機領域,為與蘋果公司競爭市場,將PC計算機的結構框架公諸於世,並與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合作推出PC-DOS操作系統,使眾多廉價的兼容機問世。微型機以DOS為操作系統,以其低廉的價格使之迅速普及並得到廣泛應用。從此,計算機不再為少數專業人員所擁有和使用,計算機的發展走向了普及化的新紀元,並為向計算機文化階段發展奠定了基礎。
(3)計算機文化階段 計算機文化階段是計算機普及應用到一定程度才出現的。計算機硬體功能不斷提高,價格更加低廉;信息壓縮與全數字化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技術;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虛擬現實技術、3S(GIS,GPS,RS)技術實現的電子地圖系統、衛星遙感定位跟蹤監控系統等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造福於人類;無處不在的Internet拉近了世界各國的距離,依靠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的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診斷系統、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智能小區已經向我們走來;無線接入技術(藍牙技術、WAP)實現了手機上網、無線區域網(WLAN);電腦卡已由早期的光電卡、條碼卡、磁卡發展到今天的IC卡、射頻卡,帶給人們便捷。這一切不斷拓展了計算機的應用空間,計算機已經成為一種個人的信息機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當計算機的應用覆蓋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時,必然導致人們在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重大變革,這種因具有人腦部分功能的計算機的普遍使用帶來的文化變遷形成了計算機文化。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多媒體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信息高速公路」的誕生標志著計算機的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開創了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共享的新紀元。
3.我國計算機的發展概況
新中國誕生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發展道路。
1952年,在清華大學成立了以電機系教授閔大可為組長的中國第一個計算機三人研究小組,1954年,小組經擴充和調整,並入以物理學家錢三強為領導的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了我國計算機研究的起步。1956年,國家制定科學技術12年遠景規劃時,把計算機技術列為四大技術之首,成立了計算機技術工作小組,開始進行實質性研發。1958年,我國研製成功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103機);1959年,研製成功每秒1萬次的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4機),從而填補了我國計算機技術領域的空白。華羅庚教授是我國計算機技術的奠基人和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60年,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通用電子計算機(107機)研製成功並投入運行。1964年,我國開始推出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如「108」機、「109」機等。1971年,我國研製成功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50機」,到1973年形成了DJS-100系列國產機。1974~1982年實現了從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到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跨越。1983年,我國研製成功每秒向量運算1000萬次的757大型向量計算機。
巨型機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標志。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開始進行巨型機的研製。1983年,向量運算億次的巨型電子計算機「銀河」誕生;1992年,10億次的「銀河」Ⅱ號投入使用;1996年,投入運行的「銀河」Ⅲ號機速度為每秒百億次。1995年曙光1000研製成功,1998年「曙光」2000-I誕生,其峰值運算速度達每秒200億次浮點運算,打破了國外在大規模並行機技術方面的封鎖和壟斷;1999年「曙光」2000Ⅱ問世,其峰值運算速度達每秒1117億次浮點運算,內存高達50GB,成為國家863計劃的重大成果。1999年「神威」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其峰值運算速度高達每秒3840億次浮點運算。「銀河」、「曙光」、「神威」計算機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具備獨立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少數國家之一。
微型機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普及應用水平的標志。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微機方面也取得迅速發展。2001年10月13日,我國第一款通用CPU晶元——「龍芯」誕生,使我國成為能夠研究製造計算機晶元的少數國家之一。
在計算機應用領域,我國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北京大學王選教授的激光照排技術開創了出版印刷的新時代,這一發明獲得了歐洲專利和8項中國專利。王選率領他的團隊推出了處於國內外領先地位的「華光」、「方正」電子出版系統,取得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我國的印刷業告別了「鉛與火」的歷史,進入了「電與光」的時代,王選也被譽為「激光照排之父」。多種漢字鍵盤輸入方法以及漢字掃描輸入、手寫輸入和語音識別輸入軟體使漢字可以輕松地進入計算機;眾多國產多媒體軟體的開發,推動了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取得突出進展,「金」字工程,如「三金」工程包括國家公用信息網(金橋)、外貿企業間信息系統(金關)、金融業電子貨幣(金卡)的完成,加快了社會信息化進程。據2002年7月23日CNNIC公布,平均每周至少上網1小時的中國公民人數已超過4580萬,排世界第三位。
4.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計算機已經實現了從「數字計算」到「信息處理」的轉變。目前,電子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巨型」、「微型」、「網路」、「智能」四個方面。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對未來計算機的發展提出十分確切的時間表,但其發展趨勢已經很明朗,即發展高性能計算和提高計算性能。
發展高性能計算可以有兩條途徑,一是基於現有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和微處理機技術,通過提高並行處理能力來實現;二是突破硅半導體器件的物理限制,發展非傳統的新技術,包括超導計算、量子計算、生物計算與光計算等。
提高計算性能也可以有兩條途徑,一是硬體方面,即研製超高性能器件或部件,如量子器件、超導晶元、光互連和光存儲部件、生物分子部件等;二是計算模型和演算法設計方面,從根本上突破馮·諾依曼計算機和電子技術的局限,如量子計算和DNA計算模型,都為求解復雜問題開辟了嶄新的思路。
5.計算機科學的研究領域
計算機科學注重理論和抽象,計算機工程注重抽象和設計,實際上兩者之間本質上沒有區別。從研究的范疇,統稱為計算機學科。目前,研究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計算機系統結構、程序設計科學與方法論、軟體工程理論、人工智慧與知識處理、網路和資料庫、計算機輔助技術、理論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科學史的研究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超過數學作為基本文化基礎給人類文化帶來的影響和物理學對近代工業革命產生的人類文明帶來的影響。可以預見,計算機的發展必然給人類社會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二、計算機的分類
計算機種類繁多,可以按處理數據的形態、使用范圍、規模和功能等不同角度分類。
1.按處理數據的形態分類
(1)數字計算機 數字計算機以二進制數據0和1作為處理對象,是不連續的數字量,處理結果也是以數字形式輸出。優點是精度高、存儲量大、通用性強。我們通常使用的計算機大多是數字計算機。
(2)模擬計算機 模擬計算機以連續的數據作為處理對象,是以電信號幅值來模擬數值或物理量的大小,如電壓、電流、溫度等,處理結果也是以連續的數據輸出。模擬計算機解題速度快,但不如數字計算機精度高、且通用性差。模擬計算機通常以繪圖或量表形式輸出結果。
(3)混合計算機 混合計算機是集數字計算機模擬計算機功能優點為一身的計算機。
2.按使用范圍分類
(1)通用計算機
(2)專用計算機
3.按規模和功能分類
(1)超級計算機(Supercomputer)
(2)大型計算機(Mainframe)
(3)小型計算機(Minicomputer)
(4)微型計算機(Microcomputer)
三、計算機的特點
(1)運算速度快
(2)計算精度高
(3)存儲容量大
(4)自動化程度高
(5)邏輯判斷能力強
(6)具有廣泛的通用性
四、計算機的主要用途
計算機的用途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數值計算 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等進行的科學計算。
(2)數據處理 實現對數值、文字、圖表等信息數據及時地加以記錄、整理、檢索、分類、統計、綜合和傳遞。適用於事務處理、辦公自動化、電子數據交換、信息管理、決策支持中的數據處理。
(3)過程式控制制 包括工業自動監測、自動控制、智能控制等實時控制。
(4)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包括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等,可提高設計質量和自動化程度,縮短設計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5)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用於復雜系統的模擬模擬,實現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定理機器證明、自動程序設計、自動翻譯、圖像識別、聲音識別、疾病診斷,以及各種專家系統和機器人構造等。近年來人工智慧的研究開始走向實用化,成為計算機應用研究的前沿學科。
(6)計算機網路及網路通信 提供地區間、國際間的通信與各種數據的傳遞與處理,實現軟體、硬體信息資源共享。
(7)多媒體技術 實現集聲、文、圖、像一體化,更接近人類習慣的信息交流方式,廣泛應用於文化、教育、娛樂、家庭應用等領域。

❺ 地球的模型 供教學和軍事上使用

模型
編輯
通過主觀意識藉助實體或者虛擬表現、構成客觀闡述形態、結構的一種表達目的的物件(物件並不等於物體,不局限於實體與虛擬、不限於平面與立體)。
模型構成形式分為實體模型(擁有體積及重量的物理形態概念實體物件)及虛擬模型(用電子數據通過數字表現形式構成的形體以及其他實效性表現)。
模型展示形式分為平面展示和立體展示(標識是平面展示的一種例如圖冊示例圖)。
實體模型從表現形式分為靜模(物理相對靜態,本身不具有能量轉換的動力系統,不在外部作用力下表現結構及形體構成的完整性)、助力模型(以靜模為基礎,可藉助外界動能的作用,不改變自身表現結構,通過物理運動檢測的一種物件結構連接關系)以及動模(可通過能量轉換方式產生動能,在自身結構中具有動力轉換系統,在能量轉換過程中表現出的相對連續物理運動形式)。
虛擬模型分為虛擬靜態模型、虛擬動態模型、虛擬幻想模型。
模型≠商品。任何物件定義為商品之前的研發過程中形態均為模型,當定義型號、規格並匹配相應價格的時候,模型將會以商品形式呈現出來。
事物能隨著概念(人的思維)的改變而改變(人的行為),那麼該事物就是該概念的模型。模型的根本就是構成與表現。概念可以使很多模型發生改變,例如改變模型的功能、美觀、應用、時效等不同目的。通過依據不同的概念從而改變下一階段產物的性質與形式,這就是人類文明(精神與物質形式)進化的根本。
模型是人的思維構成的意識形態,通過表達從而形成的物件。
中文名
模型
外文名
MODEL
模型簡要定義
意識藉助實體虛擬表達目的的物件
模型的連續性
可挖掘、可創造、可延伸、可提升
目錄
1 詞語概念
▪ 基本信息
▪ 基本解釋
▪ 引證解釋
2 分類
▪ 按用途分類
▪ 按表現形式分類
▪ 按產品屬性分類
▪ 按技術分類
▪ 按材料分類
3 物理模型
4 數學模型
5 結構模型
6 工業模型
7 模擬模型
8 其他模型
▪ 足彩模型
▪ 3D模型
▪ 人力資源模型
▪ 思維模型
9 模型品牌
▪ 中國
▪ 韓國
▪ 日本
▪ 歐洲

詞語概念
編輯

基本信息
詞目:模型
拼音: mó xíng
注音: ㄇㄛˊ ㄒㄧㄥˊ
英文:model[1]

基本解釋
(1) [model;pattern]
(2) 模式,樣式.
兩種模型不同的女。
(3) 照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按比例製成的物體。
展覽會里有飛機模型。
(4) [mold;mould]
(5) 制砂型用的模子。
(6) 用壓制或澆灌方法使材料成為一定形狀的工具。通稱「模子」。[1]
(7)人們依據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再現原型(antetype)客體的結構、功能、屬性、關系、過程等本質特徵的物質形式或思維形式;
(8)系統建模:對研究的實體進行必要的簡化,並用適當的變現形式或規則把它的主要特徵描述出來。所得到的系統模仿品稱之為模型。

引證解釋
1.猶模式,樣式。
黃人 《<清文匯>序》:「句梳字櫛,書眉乙尾,引繩墨,立橅型。」魯迅《集外集拾遺·<比亞茲萊畫選>小引》:「他把世上一切不一致的事物聚在一堆,以他自己的模型來使他們織成一致。」柔石《二月》五:「一個上午,一個下午,我接觸了兩種模型不同的女性底感情的飛沫,我幾乎將自己拿來麻痹了!」
2.照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按比例製成的物體,多用於展覽或實驗。
丁玲《壓碎的心》:「 平平 聽過火車的故事,在畫上也見過火車, 太原 的商務印書館的窗子里,就陳設過一個模型。」沙汀《防空》:「然而,除了模型,他是沒有見過真實貨的。」
3.鑄造用的模子。
4.鑄造時,製作砂型用的工具。多以木製。[1]

分類
編輯

按用途分類
房地產模型(可分為住宅模型、商業模型、戶型模型、別墅模型、地標)、城市規劃模型、區域模型、數字模型、環境景觀模型、方案模型、工業模型(可分為軍事模型、機械模型、車輛模型)、橋梁模型等;

按表現形式分類
現代建築模型、模型;

按產品屬性分類
商業性質模型、公共建築設施模型;

按技術分類
傳統模型、數字化沙盤、多媒體模型、虛擬漫遊、半境畫模型、互動投影沙盤等;

按材料分類
木質模型、水晶模型、ABS樹脂模型、金屬模型等。
模型可以取各種不同的形式,不存在統一的分類原則。按照模型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物理模型、數學模型、結構模型和模擬模型。

物理模型
編輯
也稱實體模型[2] ,又可分為實物模型和類比模型。

航空模型(9張)

①實物模型:根據相似性理論製造的按原系統比例縮小(也可以是放大或與原系統尺寸一樣)的實物,例如風洞實驗中的飛機模型,水力系統實驗模型,建築模型,船舶模型等。
②類比模型:在不同的物理學領域(力學的、電學的、熱學的、流體力學的等)的系統中各自的變數有時服從相同的規律,根據這個共同規律可以制出物理意義完全不同的比擬和類推的模型。例如在一定條件下由節流閥和氣容構成的氣動系統的壓力響應與一個由電阻和電容所構成的電路的輸出電壓特性具有相似的規律,因此可以用比較容易進行實驗的電路來模擬氣動系統。

航天模型(7張)

數學模型
編輯
用數學語言描述的一類模型。數學模型[3] 可以是一個或一組代數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積分方程或統計學方程,也可以是它們的某種適當的組合,通過這些方程定量地或定性地描述系統各變數之間的相互關系或因果關系。除了用方程描述的數學模型外,還有用其他數學工具,如代數、幾何、拓撲、數理邏輯等描述的模型。需要指出的是,數學模型描述的是系統的行為和特徵而不是系統的實際結構。

結構模型
編輯
主要反映系統的結構特點和因果關系的模型[4] 。結構模型中的一類重要模型是圖模型。此外生物系統分析中常用的房室模型(見房室模型辨識)等也屬於結構模型。結構模型是研究復雜系統的有效手段。

工業模型
編輯
定義:工業模型[5] ,俗稱手板、首板模型和快速成型,主要製作方法有CNC加工、激光快速成型和硅膠模小批量生產。工業模型廣泛應用於工業新產品設計研發階段,在最短的時間內加工出和設計一致的實物模型。設計師進行產品外觀確認和功能測試等,從而完善設計方案 ,達到降低開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迅速獲得客戶認可的目的。

電腦模型(4張)

應用范圍:
數碼產品(手機、電話機、USB.耳機、攝像頭)。
家電醫療產品(電視機、電腦、空調、吸塵器、列印機、復印機、洗衣機、熱水壺、按摩器、B超儀)。
3.汽車配件(汽車儀錶板、車門、汽車空調、汽車DVD 車燈、反向盤、保險杠)。
如今的工業模型並非手板那麼簡單,它已經從數碼產品、家用醫療產品和汽車配件等轉化為大型的機械模型和工程模型。它甚至比建築模型規模還龐大,工藝難度系數進一步提高。

模擬模型
編輯
通過數字計算機、模擬計算機或混合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表達的模型。採用適當的模擬語言或程序,

航海模型(6張)
物理模型、數學模型和結構模型一般能轉變為模擬模型[6] 。關於不同控制策略或設計變數對系統的影響,或是系統受到某些擾動後可能產生的影響,最好是在系統本身上進行實驗,但這並非永遠可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實驗費用可能是昂貴的;系統可能是不穩定的,實驗可能破壞系統的平衡,造成危險;系統的時間常數很大,實驗需要很長時間;待設計的系統尚不存在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立系統的模擬模型是有效的。例如,生物的甲烷化過程是一個絕氧發酵過程,由於細菌的作用分解而產生甲烷。根據生物化學的知識可以建立過程的模擬模型,通過計算機尋求過程的最優穩態值並且可以研究各種起動方法。這些研究幾乎不可能在系統自身上完成,因為從技術上很難保持過程處於穩態,而且生物甲烷化反應的起動過程很慢,需要幾周的時間。但如果利用(模擬)模型在計算機上模擬,則甲烷化反應的起動過程只需要幾分鍾的時間。

數字模型又稱數字沙盤,多媒體沙盤、數字沙盤系統等,它是以三維的手法進行建模,模擬出一個三維的建築、場景、效果,可以在數字場景中任意遊走、馳騁、飛行、縮放,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無所限制。用三維數字技術搭建的三維數字城市、虛擬樣板間,交通橋梁模擬、園林規劃三維可視化、古建三維模擬、機械工業設備模擬演示藉助 pc機、顯示系統等起到展示、解說、指揮、講解等作用。 多媒體沙盤是利用投影設備結合物理規劃模型,通過精確對位,製作動態平面動畫,並投射到物理沙盤,從而產生動態變化的新的物理模型表現形式。
數字模型通過聲、光、電、圖像、三維動畫以及計算機程式控制技術與實體模型相融合,可以充分體現展示內容的特點,達到一種惟妙惟肖、變化多姿的動態視覺效果。對參觀者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並能產生強烈的共鳴。數字模型是由國內最大、最早的模型設計製作公司深圳賽野模型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其自主開發的數字模擬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並在其韶關規劃廳、韶關城市整體規劃項目上得到具體體現。數字模型這一新名詞將在不遠的未來取代傳統建築模型,躍身成為展示內容的另一個新亮點。數字模型超越了單調的實體模型沙盤展示方式,在傳統的沙盤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自動化程序,充分表現出區位特點,四季變化等豐富的動態視效。對客戶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震撼感。客戶還可通過觸摸屏選擇觀看相應的展示內容,簡單便捷,大大提高了整個展示的互動效果。

其他模型
編輯

足彩模型
既然足球彩票的結果並不是隨機的,而是與球隊各個方面的因素相關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球隊的實
走勢曲線
力。因此,彩民競猜的結果會出現一定的規律,我們正是利用這些規律,再結合基本的數學原理和方法,提出並實現了一種與銷售額無關的足球彩票獎金的預測方法。該方法可以作為足球彩票投注的過濾方法,以幫助彩民減小投入。
足彩投資的概率模型[7] 是通過對海量歷史競彩數據分析,按照特殊演算法得出的競彩足球2串1投注組合模型,每個模型圖形化後都可直觀看到其走勢規律。根據模型的趨勢圖結合模型的參數判斷,便能抓住最有價值的投資區間,規避風險提高投資回報。
通過一定的理論和演算法,對海量歷史競彩數據和參數分析計算能夠得出競彩足球2串1投注組合模型。可以直接對模型而不是比賽來進行投注,即可達到降低投注風險提高回報率的效果。每個模型的投注內容、回報率均不相同,並具備自己的走勢規律(類似於股票期貨的走勢曲線)。
根據走勢和參數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型進行投注,能夠控制風險,提高投資回報;在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對規律的尋找和分析,制定計劃來選擇模型和投注策略,能夠幫助彩民將足彩的玩法從將盲目下注轉變為理性投資。

3D模型
在3DMAX,MAYA等軟體中,可以製作出3D模型,可用於室內設計,三維影視,三維游戲等領域。
3D模型由頂點(vertex)組成,頂點之間連成三角形和四邊形,並最終由無數個多邊形構成復雜的立體模型.

人力資源模型
企業所使用的資源有多種,但「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過人的因素才能加以開發利用」,因此,「人」才是其中最寶貴的資源,這一點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基於這樣的共識,人們已經認識到,「管理的本質就是管人」,從而,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成為現代管理的共同發展趨勢,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企業管理最核心的內容。
第一種是內力,就是工自身具備更好的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和內驅力。
第二種是拉力,就是牽拉和引導員工有方向、有目標地努力工作、提升能力,相當於有人在前面牽引他前進。拉力的實施,主要靠牽引機制,核心是企業文化體系和培訓開發體系,另外還有崗位說明書、任職資格標准、職業生涯體系等。
第三種是控制力,就是監督和檢查員工努力的程度、工作的效果,約束前進的路徑,修正員工前進的方向。相當於有人在旁邊督促和導正他前進。控制力的實施,主要靠約束機制,核心是績效考核體系,另外還有員工行為規范,任職資格體系等。
第四種是壓力。就是施壓和鞭策員工,淘汰工作成績不佳、難以提高能力或主觀上工作不努力的員工。壓力的實施,主要靠競爭淘汰機制,核心是末位淘汰制度和競爭上崗制度,另外還有人員退出制度、能力素質測評等。
第五種是推力,就是推動和激勵員工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持續努力地工作,相當於有人在後面推動他前進。推力的實施,主要靠激勵機制,核心是薪酬激勵體系的設置,另外還有授權設置、職業生涯管理等。

思維模型
用簡單易懂的圖形、符號、結構化語言等表達人們思考和解決問題形式,統稱為思維模型。

模型品牌
編輯

中國
創元模型(天津創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1:1高模擬模型加工企業,居行業領先的創新型、國家技術型企業。
敦雅(DONART)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精度合金模型,軍事模型的開發及製造生產的企業。
無限模型(HSP):香港高速模型有限公司及其大陸總經銷-無限模型。國內領先的遙控模型品牌。主要銷售產品有引擎車、車用燃油、升級配件,並代理日本INFINITY引擎、台灣SH引擎及VX引擎。
小號手(TRUMPETER)位於廣東代表作品是解放軍軍事模型。HOBBY BOSS是號手的外貿品牌。
百萬城:百萬城中國有限公司(上海靜瑞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電動模擬火車。
威龍/港龍(DRAGON):位於中國香港,35戰車是威龍的看家題材,威龍模型特點是開模細致復雜,全拼塑料履帶,蝕刻片,金屬炮管,價格合理,性價比高,但組合復雜,不推薦初級模型玩家選擇。威龍在1/35兵人界也有絕對優勢地位。
威駿(BRONCO):中國寧波的模型品牌,以生產35比例的戰車、兵人和履帶等配件為主,細節普遍較好,但是組裝較為繁瑣。
戰鷹(AFV)台灣模型品牌,代表作是台軍和美軍軍事模型。
環球(火柴盒、MATCHBOX):英國/中國,Matchbox。
正德福(Kitech):其題材范圍廣泛,而且有一些模型在很長一段時間為其獨有,如北洋水師題材。
福萬(FUWAN):其實,福萬FUMAN,可以看作日本萬代BANDAI在中國的分支,創建於1985年5月,是我國玩具領域第一家中日港合資企業,由中國福建方與日本萬代模型公司,福萬(香港)有限公司共同經營。
中亞博奧(BOAO):北京品牌模型之一。
華野模型(EGM):中國模型行業第一家跨國公司。
賽野模型(SHINE):中國模型行業先鋒開創者,國內最具影響力、最具創意性的模型製作企業。

韓國
愛德美(ACADEMY):韓國第一大模型品牌,題材廣泛,以1:72戰機,1:35戰車為主。
傳奇(LEGEND)

日本
田宮(TAMIYA)模型界第一大廠商,題材極為廣泛,包括飛機,AFV(裝甲車輛),艦船,各種民用車輛,以及所有模型相關產品,包括塗料,工具等等。田宮模型特點開模合理,製作簡單,組合度好。製作田宮模型的過程絕對是一種享受。
萬代(BANDAI)全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娛樂公司之一,主要涉及娛樂、網路、動漫產品及其周邊等。其生產的各種科幻、動漫模型的數量之多,品種之全是世界第一的。而最著名的則非GUNDAM高達系列莫屬。
長谷川(HASEGAWA)以其出品的飛機模型聞名於世。該品牌的飛機產品型號豐富、做工精細,水貼精美。
青島文化教材社(AOSHIMA)簡稱青島社,主要作品二戰1:350戰艦,1:700戰艦,民用車模。
富士美(FUJIMI)代表品,日本名城,民用車模,1:700軍艦。
TASCA(ASUKA):以生產1/35比例謝爾曼為主的廠商,其謝爾曼系列產品堪稱決定版,但是價格較高,普遍在300人民幣左右。但是田宮重新貼牌包裝了其一些產品,價格有所下降。
P社(PIT-ROAD)非常日本本土化的一個模型品牌,主要題材是現代日本軍事模型。
F社(FINE MOLDS)也是一個非常日本本土化的模型品牌,題材主要是二戰日本陸軍戰車,二戰日本和德國戰機。想做日本帝國陸軍題材F社是首選,但價格較貴。一般1:35坦克模型要200多人民幣。
童有社(DOYUSHA)主要作品日本名城,日本戰國武將鎧甲模型,二戰軍艦,在日本代理號手的外貿品牌HOBBY BOSS。
有井社(ARII)以日本鐵道模型為主,鐵道模型在日本是非常有人氣的模型題材。
壽屋(KOTOBUKIYA)非常著名的手辦模型廠商。
橫堀(YOKOMO)日本D1錦標賽贊助商,著名遙控模型生產廠家,產品多為遙控車輛模型。
馬路易日本槍械模型及軍事模型的製造商。

歐洲
伊達雷利(ITALERI):義大利模型品牌,中國模型玩家習慣稱其為義大利,ITALERI的產品內容非常廣泛,海陸空模型、人物模型、民用車輛模型,以及各類模型工具都有所涉足,義大利的產品水平也因此參差不齊,有些產品甚至會令人對義大利的模型產生畏懼心理。天使和魔鬼結合得如此緊密的模型品牌,恐怕義大利要屬第一了。
威望/利華(REVELL):德國模型品牌,,Revell的產品種類實在是太多了,各種類型的玩具都有所生產,塑料模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紅星:俄羅斯模型品牌,以軍事題材為主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2)

航空模型(9)

航海模型(6)

傳統弦論-模型圖冊(6)

超弦理論模型圖冊(9)

原子核-內部結...(2)

二甲胺的幾種模型(10)

大爆炸理論-模...(6)

26弦論-模型圖冊(6)

閉弦-內部結構...(2)

玻色子-內部結...(5)

原子模型(10)

航天模型(7)

電腦模型(4)

望採納

❻ 請系統全面地講講軍事運籌學

軍事運籌學是應用數學工具和現代計算技術,對軍事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為決策提供數量依據的一種科學方法。它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是現代軍事科學的組成部分。

解決現代條件下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中一系列復雜的指揮控制問題,不但要有高度的指揮藝術,還必須有一整套進行高速計算分析的現代科學方法,軍事運籌學就是這種科學方法。

軍事運籌學發展簡史

運籌一詞出自中國古代史書《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雖然軍事運籌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形成的,不過軍事運籌思想在古代就已經產生了。中國春秋末期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形篇》中,就有許多關於軍事運籌的論述,他把度、量、數、稱等數學概念引入軍事領域,通過雙方對比計算,進行戰爭勝負的預測分析。他在《孫子兵法·計篇》中還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這里的「算」就是計算籌劃之意。此外,《孫臏兵法》、《尉繚子》、《百戰奇法》等歷代軍事名著及有關史籍,都有不少關於運籌思想的記載。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戰國齊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二人各擁有上、中、下三個等級的馬,但齊王各等級的馬均略優於田忌同等級的馬,如依次按同等級的馬對賽,田忌必連負三局。田忌根據孫臏的運籌,以自己的下、上、中馬分別與齊王的上、中、下馬對賽,結果是二勝一負。這反映了在總的劣勢條件下,以己之長擊敵之短,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勝利的古典運籌思想,也是對策論的最早淵源。

成功地應用運籌思想而取勝的戰例很多,如齊魯長勺之戰中曹劌對反攻時機的運籌,齊魏馬陵之戰中孫臏對出兵時間、決戰時機、決戰地點的運籌等。此外,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不少善於運用運籌思想的人物,如張良、曹操、諸葛亮、李靖、劉基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英國工程師蘭徹斯特發表了有關用數學研究戰爭的大量論述,建立了描述作戰雙方兵力變化過程的數學方程,被稱為蘭徹斯特方程。和蘭徹斯特同時代的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在研究反潛斗爭中也應用了數學方法,他主要是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研究水面艦艇躲避和擊沉潛艇的最優戰術。但當時這些方法尚處探索階段,未能直接用於軍事斗爭。後來,英國國防部成立以生理學教授希爾為首的研究雷達配置和高炮效率的防空試驗小組(後改名為作戰研究部),這是最早的運籌組織。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空、海、陸軍都建立了運籌組織,主要研究如何提高防禦和進攻作戰的效果。美國軍隊也陸續成立了運籌小組,其中海軍設立最早,是由莫爾斯博士發起和組織的,主要研究反潛戰。加拿大皇家空軍也在1942年建立了運籌學小組。而運籌學作為一個獨立的新學科,是於20世紀50年代初 才開始形成的。

軍事運籌學的基本內容

軍事運籌學的基本理論,是依據戰略、戰役、戰術的基本原則,運用現代數學理論和方法來研究軍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以求對目標的衡量准則達到極值的擇優化理論。它通過描述問題——提出假設——評估假設——使假設最優化,反映出假設條件下軍事問題本質過程的規律。

模型方法是指運用模型對實際系統進行描述和試驗研究的方法。反映實際系統的模型方法很多,有邏輯模型、數學模型、物理模型、混合模型等,軍事模擬活動中應用最多的是數學模型。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研究對象活動規律並反映其數量特性的一套公式或演算法,其復雜程度隨實際問題的復雜程度而定,一般簡單的問題可用單一的數學方法解決。如蘭徹斯特方程,就是確定性數學模型,可宏觀地描述雙方戰斗的毀傷過程。

對復雜的軍事問題,必須根據問題的需要,選擇各數學分支方法,構成一個整體的混合模型或組合模型,此項工作稱之為構模。運用模型方法研究軍事問題,以協助指揮員分析判斷,是軍事運籌學發展的重要途徑。

作戰模擬是研究作戰對抗過程的模擬實驗,即對一個在特定態勢下的作戰過程,根據預定的規則、步驟和數據加以模仿復現,取得統計結果,為決策者提供數量依據。過去運用沙盤對陣、圖上作業和實兵演習等進行模仿戰爭全部或部分活動的過程,都是作戰模擬。

由於現代戰爭的規模增大,復雜程度日益增加,上述傳統的作戰模擬方法已難於進行較精確的定量描述。在新的數學方法及電子計算機出現後,開始有可能對較大規模的復雜戰斗過程作近似描述,現代作戰模擬開始得到廣泛應用。

現代作戰模擬可以看成是一種「作戰實驗」技術。它可部分地解決軍事科學研究中難以通過直接實驗的手段進行反復檢驗的難題,還可節省時間和人力、物力,因而是軍事科學研究方法上的一個重大進步。通過現代作戰模擬,能對有關兵力、裝備使用的復雜關系,從數量上獲得深刻了解。

作戰模擬可用於作戰訓練、武器裝備論證、後勤保障以及軍事學術研究等各個方面。其分類因角度不同而異。按軍種、兵種分:有合成軍作戰模擬,陸軍、空軍海軍作戰模擬;按規模分:有戰役模擬、戰術模擬;按現代化程度分:有手工作戰模擬、計算機輔助作戰模擬和計算機化作戰模擬。

決策論是研究如何選擇最佳有效決策方案的理論和方法。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指揮員的重要職責就是分析判斷情況,選擇可行的或滿意的決策方案,定下決心進而組織實施,以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決策論可以引導指揮人員根據所獲得的各種信息,按照一定的衡量標准進行綜合研究,從而使指揮員的思維條理化,決策科學化。

搜索論是研究如何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資金及時間,以取得最佳效果的一種理論和方法。搜索論用在軍事方面,主要是研究提高對某一區域內的目標進行偵察搜索的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為研究提高飛機對德國潛艇的搜索效率,首先運用並發展了這種理論。由於現代戰爭中搜索問題比較復雜,涉及的因素 比較多,所以搜索理論尚在發展中,還難於建立統一的通用模式。

規劃論是研究在軍事行動中,如何適當地組織由人員武器裝備、物資、資金和時間等要素構成的系統,以便有效地實現預定的軍事目的。規劃論分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和動態規劃。

線性規劃是當約束條件及目標函數均為線性函數時的規劃,可用於解決對目標或作戰地域分配同類兵力、兵器問題等。非線性規劃是當約束條件或目標函數為非線性方程的規劃,可用來解決向目標或作戰地域分配不同類型的兵力、兵器等問題。人們在實際應用中為計算方便,常把非線性問題近似地處理成多級線性規劃問題。

整數規劃是規劃論的特殊問題,要求變數和目標函數採用整數進行運算。因為有時人員、武器裝備等只有整數才有意義。動態規劃是解決多級決策過程員優化的一種數學方法,可把多級決策過程作為總體決策,構成決策空間,並對每個決策找出其定量評估優劣的准則函數,選出准則函數為員優值的決策方案。這即是決策過程的最優化。動態規劃多用於多級指揮控制、計算使目標遭受最大損失的火力分配問題等。

排隊論亦稱「等待理論」、「公用服務系統理論」或「隨機服務系統理論」。是研究系統的排隊現象而使顧客獲得最佳流通的一種科學方法。在軍事系統中出現的排隊現象很多,如指揮系統收發軍事情報信息,反坦克武器對敵坦克的射擊,防空系統對空中目標的射擊,以及飛機的批次偵察轟炸,武器裝備的修理等。

這些軍事活動在排隊論中被稱為「服務」,而服務系統則為指揮控制系統、反坦克系統、防空系統、偵察轟炸系統、修理系統等。其中「顧客」是被指揮的部隊,被射擊的坦克和飛機,被偵察轟炸的目標,以及需要修理的武器裝備等。當顧客要求服務的數量超過服務系統的能力時,就會出現排隊現象。排隊論即由此得名。

排隊論可以用來解決指揮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及反坦克武器射擊效率的估計分析;對空中偵察及防空武器提出相應的要求,估計不同設施的防空系統效率;武器裝備維修及後勤保障的合理安排;人員、物資、裝備等按時間序列流動的組織安排等。

對策論是研究沖突局勢下局中人如何選擇最優策略的一種數學方法。由於這門學問最初是從賭博和弈棋中提出的,因此亦稱「博奕論」。

對策論的基本思想是立足於最壞的情況,爭取最好的結果。在軍事斗爭中,通常並不掌握對方如何打算和行動的充足情報,在這種不確定情況下應用對策論最為合宜。如在對方採用一系列不同戰術條件下,選擇己方的有效戰術問題;受對方攻擊情況下設置假情報和實施偽裝的問題;以及選擇與對方對抗的各種武器裝備的合理配置問題等。

隨著科學技術和軍事斗爭的發展,航天技術中出現了機動追擊的對策問題,原來的對策論就難以適應,於是美國蘭德公司等在20世紀60年代開創了新的「微分對策」理論,從而使對策論的軍事應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存儲論亦稱「庫存論」,是研究在何時何地從什麼來源保證必需的軍用物資儲備,並使庫存物資及補充采購所需的總費用最少的理論和方法,它主要用於軍隊的後勤保障和物資管理方面。採用這種方法,可以確定維持軍事系統的組織活動或經營管理正常運轉所需的武器裝備、備品備件、材料,及其他物資的最佳經濟儲備量。最佳經濟儲備量是由最佳經濟采購量決定的,而采購量又與消耗量有關。

除上述各論外,軍事運籌學常用的理論和方法還有網路法、火力運用理論、指揮控制理論、最優化理論、概率論和數理統計、資訊理論、控制論等。

應用軍事運籌學需要特別注意其局限性。主要是運籌分析系統的簡化和本質抽象中人的主觀性,以及對軍事問題中一些非定量因素,諸如人的水平、能力、愛好個性、士氣、心理因子等,只能在假定條件下作近似的分析。

軍事運籌學作為軍事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定量研究其他軍事學科的有關問題的手段和工具,其他軍事學科是軍事運籌學的應用領域。隨著現代戰爭日趨復雜多變,且有大量隨機現象出現,以及數學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成果,並且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大量使用,使得在軍事上廣泛應用運籌學方法日益有效,並且費用也越來越低。不過,現代戰爭仍然需要指揮人員的經驗和創造性思維,需要科學方法和指揮藝術的有機結合。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軍事運籌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也將進一步發展。其發展方向主要是,如何提高描述精度,如何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數學方法以及其他科學方法,對目前難於用數量表示的那部分軍事問題予以量化。以及如何通過人機聯系的最新途徑——人工智慧等進行作戰模擬。軍事運籌學的應用范圍將更加廣泛,對研究解決作戰、訓練、武器裝備、後勤管理等軍事問題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其它軍事學分支學科

軍事學概述、射擊學、彈道學、內彈道學、外彈道學、中間彈道學、終點彈道學、導彈彈道學、軍事地理學、軍事地形學、軍事工程學、軍事氣象學、軍事醫學、軍事運籌學、戰役學、密碼學、化學戰

軍事運籌學
系統研究軍事問題的定量分析及決策優化的理論和方法的學科。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以軍事運籌的實踐活動為研究對象。研究領域涉及作戰指揮、軍事訓練、武器裝備研製與發展、軍隊體制編制、軍隊管理、後勤保障等各個方面。主要任務是為各類軍事運籌分析活動提供理論和方法,用以揭示各類軍事系統的功能、結構和運行規律,科學地輔助軍事決策和軍事實踐,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軍事效能,啟發新的作戰思想。詞源 「運籌」一詞,出自中國《史記·高祖本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最早有「軍事運籌學」含義的英文詞operationalresearch出現於1938年,是由當時英國的鮑德西雷達站負責人A.P.羅威就整個防空作戰系統的運行研究工作而提出的,原意為「作戰研究」。在美國稱為operationsresearch。英文縮寫均為OR。自50年代起,雖然歐美一些國家將這種用於作戰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廣泛用於社會經濟各領域,但仍沿用原詞,使OR的含義有了擴展。OR傳入中國後,曾一度譯為「作業研究」、「運用研究」。1956年,中國有關專家共同商定將OR譯為「運籌學」。其譯意恰當地反映了該詞源於軍事謀劃又軍民通用的特點,並賦予其作為一門學科的含義。隨著適用於軍事領域的這些理論和方法應用的不斷擴展,軍事運籌理論研究工作得到深入與發展,軍事運籌理論逐漸形成為一門獨立的軍事學科,在中國稱之為「軍事運籌學」。簡史 軍事運籌學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早期的軍事運籌思想可追溯到古代軍事計劃與實際作戰運算活動中的選優求勝思想。如公元前6世紀孫武在《孫子》一書中,就有關於作戰力量的運用與籌劃的論述(見《孫子》中的運籌思想)。又如《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的春秋戰國時期孫臏輔助齊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田忌採用孫臏建議的取勝策略,就體現了對策論中的最優策略思想。再如11世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根據軍隊的數量和出征距離,籌算所需糧草的數量,將人背和各種牲畜馱運的幾種方案與在戰場上「因糧於敵」的方案進行了比較,得出了取糧於敵是最佳方案的結論,反映了當時後勤供應中多方案選優的思想。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利用幾何知識研究防禦羅馬人圍攻敘拉古城的策略,也是體現軍事運籌思想最早的典型事例之一。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中,繼承和發展了古今中外的軍事運籌思想。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三個月總結》、《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著作,均有關於軍事運籌方面的論述。例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科學地分析戰略形勢,確定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斗爭道路;抗日戰爭時期,分析敵我力量對比,確定以持久戰勝敵的思想;解放戰爭時期,計算戰爭進程,確定在3~5年內從根本上消滅國民黨軍隊,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等,都科學地運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此外,他還利用作戰經驗及大量統計數據,提出作戰理論原則,並把一些重要的數量依據,直接納入原則體系,指導作戰。十大軍事原則中「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麵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毛澤東選集》,第二版,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第1247頁)的原則,就是一例。隨著近代工業的興起,大量新的科學技術開始應用於軍事運籌活動,軍事運籌學的理論與方法逐步成熟,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萌芽階段 1909年,丹麥工程師A.K.埃爾朗首次提出了排隊模型,用於研究排隊系統運行效率和提高服務質量問題。1914年,英國工程師F.W.蘭徹斯特提出了描述作戰雙方兵力變化關系的微分方程組,該方程組被稱為蘭徹斯特方程。1915年,俄國人M.奧西波夫獨立推導出類似於蘭徹斯特方程的奧西波夫方程,並用歷史上的戰例數據作了驗證;同年,美國學者F.W.哈里斯首創庫存論模型,用於確定平均庫存與經濟進貨量,提高了庫存系統的綜合經濟效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人T.A.愛迪生應用「戰術對策板」研究商船運行策略,減少了敵方潛艇對商船的毀傷;1921~1927年,法國數學家E.波萊爾發表的一系列論文,為對策論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其中證明了極小極大定理的特殊情形。這些均是為適應不同的軍事需要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早期運籌理論和方法。形成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為研究雷達在實戰中的有效使用,英國皇家空軍於1939年吸收多個學科的專家建立了最早的運籌學研究小組。1940年成立由著名物理學家P.M.S.布萊克特領導的英國防空指揮研究小組,對機載雷達發現船隻、潛艇等作戰問題進行研究。通過改變深水炸彈的爆炸深度,使皇家海軍、皇家空軍摧毀敵方潛艇的成功率分別增加了3倍、6倍。此後,英國的陸軍、海軍也都相繼設立了運籌分析機構,專門從事軍事運籌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美國的運籌分析工作開始於1940年。1942年成立了由P.M.莫爾斯領導的美國海軍反潛戰運籌小組,主要研究反潛作戰效果等問題。如1943年的研究表明,使用B-29飛機夜間單機布雷效果最好,飛機損失率由10%~15%降低到1%~1.5%。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軍隊中也建立了運籌組織。至戰爭結束時,英、美、加三國的軍事運籌人員總數已超過700人。1945年,蘇聯學者A.H.柯爾莫哥洛夫提出了多發齊射毀傷目標的火力運用理論。1947年,美國學者G.B.丹齊克等創立了線性規劃解法——單純形法。1948年,美國組建了蘭德公司。1951年,莫爾斯教授等在總結戰時經驗基礎上公開出版了《運籌學方法》一書;同年,美國為培養高級軍事運籌分析人員,在美國海軍研究生院設置了運籌分析課程。1952年成立了美國運籌學會。此後,搜索論、決策分析等新的理論和方法相繼產生。這些均標志著軍事運籌學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已基本形成。發展階段 由於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現代戰爭的日益復雜,指揮決策問題對科學理論方法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計算機技術與現代數學方法的適時出現,有力地推進了軍事運籌學的發展。50年代中期以來,許多國家廣泛推廣應用了軍事運籌學的理論和方法。美國自1960年R.S.麥克納馬拉任國防部長後,軍事運籌學在國防管理等領域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如相繼發展了計劃評審技術、圖示評審技術、風險評審技術等網路分析方法,規劃計劃預算系統,以及在武器裝備研製過程中發展的費用一效果分析方法等。同時,國防系統有關部門還建立了數百個軍事模型。這些模型除了用於武器裝備論證外,還用於國際局勢分析、戰爭預測、作戰指揮、軍事訓練、後勤保障等方面的輔助決策。取得成功的事例有:確保美國對蘇聯具有核反擊能力所需的最少彈頭數的計算分析、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制訂、B一1轟炸機的研製等。特別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戰場管理、軍隊指揮、後勤保障等方面,成功地應用了軍事運籌學的理論與方法。在中國,軍事運籌學的研究始於50年代初期軍隊院校有關火力運用理論的教學工作。1956年,在錢學森、許國志教授的倡導下,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第一個運籌學專業研究機構,對軍事運籌學的發展,起了積極促進作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華羅庚教授提出的優選法和統籌法,在軍事領域中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1978年5月,中國航空學會在北京召開了軍事運籌學座談會,與會人員向有關部門提出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開展軍事運籌與系統工程研究試點工作的建議。1978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了第一個由多個學科的專家組成的「反坦克武器系統工程試點小組」,開展了反坦克武器系統工程試點工作。1979年10月,中國第一個軍事運籌學研究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運籌分析研究所正式成立。1981年5月,成立了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軍事系統工程委員會。1984年12月,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運籌學會。許多機關、部隊也先後建立了各種專業性論證分析機構,在軍內有組織地開展軍事運籌學的研究與推廣應用,並逐步擴大到軍隊工作的各個方面。1990年,中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把軍事運籌學列為軍事學的二級學科。此後,大多數軍事院校陸續招收和培養了一批軍事運籌學碩士研究生。1994年,開始招收第一批軍事運籌學博士研究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研究隊伍的規模越來越大,研究問題的層次不斷提高,應用范圍已由戰術規模逐步發展到戰役規模和戰略規模,研究的內容不斷拓寬。基本理論 軍事運籌學的基本理論主要有:概率論與統計學 概率論與統計學是軍事運籌學中最基本的數學工具,在軍事運籌分析中廣泛應用。概率論是從數量角度研究大量隨機現象,並從中獲得規律的理論。統計學則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搜集、整理隨機數據,找出隨機現象數量指標分布規律及其數字特徵的理論。很多軍事問題和基礎數據均可運用上述理論進行描述或獲取。數學規劃理論 研究如何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資金等資源進行最適當最有效的分配和利用的理論,即研究可控變數X=(x1,x2,···,xn)在某些約束條件下求其目標函數在X�處取極大(或極小)值的理論。根據問題的性質與處理方法的不同,它又可分為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多目標規劃等不同的理論。在軍事資源分配等方面的運籌分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決策論 研究決策者如何有效地進行決策的理論和方法。決策論指導軍事決策人員根據所獲得的各種系統的狀態信息,按照一定的目標和衡量標准進行綜合分析,使決策者的決策既符合科學原則又能滿足決策者的需求,從而促進決策的科學化。通常在軍事決策問題的運籌分析中有廣泛的應用。排隊論 研究關於公用服務系統的排隊和擁擠現象的隨機特性和規律的理論。軍事上常用於作戰、通信、後勤保障、C�I系統的運行管理等領域的運籌分析。庫存論 研究合理、經濟地進行物資儲備的控制策略的理論。軍事上主要用於後勤管理領域的運籌分析。網路分析 通過對系統的網路描述,應用網路理論,研究系統並尋求系統優化方案的方法。廣泛應用於作戰指揮、訓練演習、武器裝備研製、後勤管理等軍事活動的組織計劃、控制協調等方面的運籌分析。對策論 研究沖突現象和選擇最優策略的一種理論。適用於軍事對抗和沖突條件下的決策策略等方面的運籌分析。搜索論 研究在探測手段和資源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如何以最短時間和最大可能、最有效地找到某個特定目標的理論和方法。通常用於軍事目標搜索、邊防巡邏、搜捕逃犯以及軍事情報檢索等方面的運籌分析。武器射擊運籌理論 關於武器系統射擊效率及火力最佳運用的理論。主要用於武器系統的設計、研製與使用過程中的毀傷效果計算、精度分析、靶場試驗及綜合評價等方面的運籌分析。蘭徹斯特方程 描述敵對雙方交戰過程中兵力變化關系的微分方程組。包括第一線性律、第二線性律與平方律。用以揭示在特定的初始兵力兵器條件下,敵對雙方戰斗結果變化的數量關系。主要用於作戰指揮、軍事訓練、武器裝備論證等方面的運籌分析。軍事模型與模擬 對軍事問題的抽象描述與模擬。軍事模型是現實世界軍事活動本質特徵的近似描述,而不是全部屬性的復制。模擬是指運用模型進行實驗的過程。作戰模擬是作戰對抗過程的模擬實驗。廣泛應用於各類軍事問題的運籌分析。相關的理論與方法 在研究解決軍事運籌問題中,還經常用到一些相關理論和方法,如模糊數學、系統動力學、決策支持系統等。應用理論 隨著自然科學與軍事科學的不斷發展,軍事運籌學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日益廣泛和深入,在各專門領域運籌分析實踐的基礎上,已經或正在形成一系列面向專門領域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有:軍事戰略運籌分析 對與軍事戰略有關的全局性問題進行定量研究和方案選優的理論和方法。它涉及的問題包括:戰略環境、戰略目標、常備力量與後備力量建設、國防動員體制、戰略後勤、國防經濟、軍事外交、軍備控制和裁軍、軍事威懾與軍事沖突、局部戰爭與全面戰爭、常規戰爭與核戰爭等方面的分析、預測和評估。由於戰略問題不確定因素多,有些問題難於單純用定量方法解決,因此需要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計算機與人的判斷結合。國防科技發展運籌分析 對國防科技發展的方針、政策、目標、規劃等有關問題進行定量分析和方案選優的理論和方法。可用於解決諸如重大項目評價、國防科技投資方向以及新技術在國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等問題。作戰運籌分析 對作戰的有關問題進行定量分析和方案選優的理論和方法。內容主要包括:綜合分析判斷敵情、評估交戰雙方作戰能力、優化兵力編成、部署和協調作戰及各種保障計劃等。主要用於作戰輔助決策等。軍事訓練運籌分析 對軍事訓練的組織與實施進行定量分析和方案選優的理論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訓練體制和訓練內容、訓練的組織實施、訓練效果評估等方面的論證分析。後勤保障運籌分析 對後勤保障進行定量分析和方案選優的理論和方法。內容主要包括:後勤指揮、軍費需求與分配、武器裝備保管與維修、衛生勤務保障、軍隊運輸方面的優化分析等。武器系統運籌分析 對武器系統的發展、部署和使用進行定量分析與方案選優的理論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武器系統作戰效能、武器系統全壽命費用、武器系統費用效能、武器系統可靠性、易損性與生存能力等方面的分析、預測與評估等。軍隊組織結構與幹部管理運籌分析 對軍隊組織的各部分或要素的組合方式與幹部隊伍結構、需求和規劃控制等進行定量分析與方案選優的理論和方法。涉及的問題包括:軍隊整體的宏觀分析與具體單位的微觀分析;軍隊結構的控制幅度、指揮層次、職權區分、單位編制、相互關系以及幹部編制結構、培養任用、流動規律、考核評估、進退升流等管理方面的分析。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軍事運籌學是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軍事科學的相關理論,在研究分析軍事問題的運籌實踐活動中產生的邊緣學科。它與數學、物理學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等有著密切聯系,在軍事科學領域中與相關學科也有著密切的關系。與軍事系統工程的關系 軍事運籌學與軍事系統工程,都是在早期作戰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們都強調定量分析和整體效益,注重優化決策等。但軍事運籌學側重於定量分析現有系統的作業情況,而軍事系統工程則是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解決工程技術及其他方面的組織管理技術問題。有的學者認為軍事運籌學是軍事系統工程的基礎理論,也有的學者認為兩者同多

❼ 求叨叨馮聊音樂:音樂博士帶你從零開始學樂理

AI 科技評論按:作為中國音樂學習最高學府之一,中央音樂學院今日發布了一則音樂人工智慧博士招生啟事。該專業全名為「音樂人工智慧與音樂信息科技」,為中央音樂學院首次開設,導師陣容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人工智慧教授,聯合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共同組成雙導師培養制 (音樂導師+科技導師),著力培養「音樂與理工科交叉融合的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據官網資料顯示,「音樂人工智慧與音樂信息科技」專業學制一共是 3 年,要求報考者必須是出身計算機、智能和電子信息類的考生。

建議閱讀書目方面,除了《音樂理論基礎》1 本與音樂理論掛鉤外,其餘 4 本推薦書目都跟人工智慧理論相關,它們分別為《數據結構與演算法》、《信號與系統引論》、《人工智慧:一種現代的方法》以及《神經網路與機器學習》

由於「音樂人工智慧與音樂信息科技」為跨學科專業,面試環節除了將考核本學科的專業能力之外,還會考核考生的音樂能力——演奏某種樂器或者單純進行演唱。

目前該專業已敲定的 3 名聯合培養導師分別為:


❽ 同濟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在交通學院學習的幾年間,感受到了很多老師的風采,只好先說說我院的一些老師的課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楊曉光教授。楊曉光教授,「於我國恢復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濟大學道路與橋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畢業並留校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後在職攻讀同濟大學交通工程方向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1994年應國家教育部選考派遣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留學日本京都大學交通工學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9月學成回國繼續任教」。

前面是他的簡歷,那麼就說說具體的感受,聽了楊曉光教授的課,會讓人對整個智能交通系統有一個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讓人對整個科學問題怎麼思考、提煉和解決有更深的理解,總之,楊老師的課會讓你站在宏觀的高度來理解問題,不會局限於細枝末節。

❾ 演算法的概念是什麼

演算法是指解題方案的准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演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對一定規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

演算法中的指令描述的是一個計算,當其運行時能從一個初始狀態和(可能為空的)初始輸入開始,經過一系列有限而清晰定義的狀態,最終產生輸出並停止於一個終態。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的轉移不一定是確定的。隨機化演算法在內的一些演算法,包含了一些隨機輸入。

(9)軍事模型演算法擴展閱讀

演算法優勢介紹

提升學習能力,以「阿爾法狗」為代表的自主學習技術,已在某些領域展現超出人類的學習能力,而其根本技術就來源於深度學習演算法領域上的飛躍式突破。要進一步實現戰場上的人工智慧腦力,必然要發展更接近於人腦的自主學習演算法模型和以此為基礎的軍事應用。

實現智能決策,戰場博弈的制勝關鍵之一,就在於全面掌握並應對各種可能性。在智能化作戰多域一體的戰場空間內,利用演算法模型全方位分析態勢,進而輔助人腦決策,必然會在戰場上展示出強大的「智力集中」優勢。

在模式識別和分析方面,可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模型,提供敵方目標自動化識別方案,集成戰場態勢信息數據,在己方火控、防空系統部署前,對敵方行動進行充分預測。

閱讀全文

與軍事模型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方式解壓比較好 瀏覽:264
erp是什麼伺服器 瀏覽:184
python中tmp 瀏覽:21
說明wpf加密過程 瀏覽:142
java讀取list 瀏覽:702
iis7gzip壓縮 瀏覽:39
有什麼安卓機打吃雞好 瀏覽:597
三星u盤加密狗 瀏覽:473
php函數的返回值嗎 瀏覽:586
國企穩定程序員 瀏覽:328
編程貓如何使用教程視頻 瀏覽:218
安卓遠端網頁如何打日誌 瀏覽:218
壓縮flash大小 瀏覽:993
解壓的玩具教程可愛版 瀏覽:366
哪個求職app比較靠譜 瀏覽:888
java的讀法 瀏覽:61
nod32區域網伺服器地址 瀏覽:1003
數碼科技解壓 瀏覽:236
新網的雲伺服器管理界面復雜嗎 瀏覽:367
無人聲解壓強迫症視頻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