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佛家訓》主要寫什麼
《哈佛家訓》
作者:[美]貝納德
編著:張玉 譯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09月
❷ 《哈佛家訓》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哈佛家訓》(威廉・貝納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R7IBK4o1TRxjB0zOJo5D7Q
書名:哈佛家訓
作者:威廉・貝納德
譯者:張玉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5-1
頁數:248
內容簡介:
《美德書》之後又一部偉大的勵志經典。哈佛大學先後培養了7位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這些傑出的人物,曾經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在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哈佛靠什麼打造了這些巨人?他們的教育中有什麼深藏未露的秘密? 《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這是一部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許多望子成龍的人,總是認為孩子應該這樣做或那樣做,他們自己卻經常背道而馳。父母覺得自己比孩子高明,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們沒有比孩子們做得更好,我們至少應該和他們一起成長。 所有閱讀這本書的讀者——無論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還是經歷過世事風雨的成年人,但願這本書中的某一個故事或者某一句話能改變你的人生,從而使你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
❸ 哈佛家訓哪一個版本的最好
(美)威廉.貝納德國編著,張玉編譯的這個版本應該不錯, 我女兒老師推薦的. 我買了也看了,感覺還好,女兒喜歡. 裡面都是各種小哲理故事.
❹ 《哈佛家訓》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由威廉·貝納德編著,由張玉編譯,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總共有300千字,責任編輯是朱婷婷,經銷各地新華書店,定價29。80元,全冊有四本。
《哈佛家訓》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故事,和名言警句,共有246頁,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在第53頁的答案必須是零的數學題,裡面講了瑪麗的女兒在貴族學校里上學,因為一道數學題,瑪麗憤怒地把學校告上了法庭。題目的大意是:發生山難,登山者A獲救,碰到B和C。大家都餓了,B拿出4條麵包,C拿出5條麵包,三人平分。A從身上掏出100元錢,B和C應向他要多少錢?正解是:B應得200元,C應得400元。因為B只給了A一條麵包;而C自己吃了三條,拿出了兩條給A,所以比例是1:2,所以600元應該按照1:2的比例。
從數學角度來說,命題邏輯嚴密,解答正確。但瑪麗看了之後,很傷心,為什麼呢?竟然教小孩向發生山難的人索取麵包錢,瑪麗說:「那家麵包這么貴」。瑪麗向法庭提出,這道題必須給個強制性的答案,這個答案必須是:0!她要求這道題永遠從練習冊中刪除,且給做過這道題的每一個學生給予正確的解釋。瑪麗勝訴了,學校落實了瑪麗的要求,並在校園網上公開想所有家長學生致歉。不僅如此,還將這道數學題刻印在校門口的牆壁上,寫著一行字:這道題的答案永遠是0。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瑪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個善良的人。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叫《哈佛家訓》的書,這本書中有很多教你做人的道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故事叫《養獅人的悲劇》。一個人養了一條幼獅,漸漸地,獅子長大了,有一天,養獅人突發奇想——帶獅子去旅行,一路上,獅子都很聽話。路上有人問養獅人:「獅子不會吃你嗎?」他說:「怎麼可能呢?我從小把它養大,它不會吃我的!」路上有條狗問獅子:「你怎麼不吃他?」獅子說:「那怎麼可能呢?他是我的恩人。」他們穿過沙漠,食物和水都被狂風捲走了。過了幾天,獅子把他吃掉了。
致死他都不明白,獅子怎麼會吃了他呢?飽餐後的獅子也大惑不解,我怎麼會吃了他呢?
獅子現在不吃人,不代表它永遠不吃人,因為兇殘是它的本性。有的人現在對你忠心耿耿,但不代表他永遠對你忠誠,如果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忠誠的人,總有一天他會背叛你。獅子的忠誠和不忠誠都是有限度的,飢餓和危險會使它們露出本來面目。
跟人一樣,金錢或者威逼利誘也會使貪婪和膽小的人們致命!
古埃及諺語說:「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個好朋友。」閱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收獲了快樂和營養。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哪本書,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我5歲時媽媽特意去新華書店挑選的。買回家之後,媽媽堅持每天晚上為我讀一兩個故事。我雖然似懂非懂,但是仍然聽得津津有味。上小學以後,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開始和媽媽輪流讀故事。常常要睡覺了,我還鬧著媽媽:「再讀一個,再讀一個!」就這樣,我們把書讀了一遍又一遍,受益匪淺。
《哈佛家訓》收錄了大大小小370多篇蘊含著深刻道理的故事,每篇故事後面都配有哈佛箴言,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既有意味深長的人生哲理,又有優雅脫俗的藝術情趣。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正確的觀念,什麼才是聰明的做法,什麼時候應該克制自己,什麼應該堅守,什麼又應該舍棄……
書本里眾多故事中,對我啟發最大的是《分清輕重緩急》這個故事。它講述的是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總裁查爾斯·舒瓦普向效率專家艾維·利請教「如何更好地執行計劃」的方法,艾維·利讓舒瓦普在紙上寫下第二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舒瓦普用了5分鍾就寫完了。艾維·利接著叫舒瓦普用數字標明每件事對於自己和公司的重要性,又花了5分鍾。艾維·利最後說:「好了,把這張紙放進口袋,明早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拿出來,做第1項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著手辦第一件事,直至完成。然後以同樣的方法對待第2項、第3項……每天都這樣做,讓公司里的員工也這樣干。」5年後,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艾維·利提出的方法對小鋼鐵廠的崛起功不可沒。
我以前做事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東一錘子,西一榔頭,到頭來哪樣也做不好。看完這個故事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是我沒有訂下明確的目標,做事沒條理才導致了這樣的後果啊!現在我明白了:要想較好地完成計劃,就得把要做的事分好類,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情,直至做完才能做下一件事。否則,就會因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哈佛家訓》這部青少年家教寶典,使我更加樂觀、積極、妥善地面對人生,它是我的心靈夥伴!
《哈佛家訓》是一本很不錯的書,裡面有很多有意義的小故事。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關於安徒生的,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安徒生14歲那年離家出走,到一座城市碰碰運氣,到了地方以後,他立刻到一個戲劇院求職,但是院長拒絕了他,安徒生並沒有灰心,他又來到一個歌劇演唱家找工作,這位演唱家接受了他,在此後的數年,他寫了一個又一個悲劇稿但都被戲院拒絕了也沒成功。但是院長很看中他,資助他去讀書,在學校里,他受到同學的嘲弄,挨老師的責罵,他就這樣一直持續了五年,23歲那一年,他開始了寫作生涯,直到38歲他終於成功了。
從這個故事裡我懂得了「勤能補拙」「天才出於勤奮」是千古不衰的治理名言,懂得任何努力都會回報的道理,更能助於我們長大成人,自立自強。
在我的努力之下,一本厚厚的《哈佛家訓》終於被我看完了。它富有教育意義!一個個故事伴隨著我的成長。
它總共分為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裡、智慧、創意、勇氣和覺悟共十個板塊。講了一個個與我們生活當中息息相關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藏著一個大道理,讓我學會了許許多多的也知道了一個個做人的准則。
比如說品性,就像站立的生命基石,它總會總結出許多經驗,讓你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也是你通往知識彼岸的一條船。
《哈佛家訓》真是一本好書。它像我的一個助手,為我指點迷津;又像我的一位老師,告訴我怎麼面對人生;又像我的第二個母親,告訴我怎樣當一個好人;又像我的一位同學,幫助我學習,讓我對學習有了興趣,有了動力,這樣我才會不斷地進步,知道成功。
《哈佛家訓》是一本為你指點人生道路的書。當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不妨看看這本書,它講了很多道理,為你指點迷津。
讀了這本書後,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又有太多太多的感動,然而,更讓人回味的,卻是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例如:那被納粹活活埋葬了的小女孩,但是納粹只能埋葬她的身體,卻無法掩埋她那天真無邪的聲音和活力;還有那可愛的兩兄弟,雖然說不能挖穿地球,但是中間畢竟有許多收獲——那些各種各樣的昆蟲;還有母金錢豹的故事,它盡管受了傷,也要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子去給自己的孩子餵奶,要讓孩子活下去……這些故事扣人心弦,生動有趣,寓意深刻。正如書中的「編者序」所說:「這種『故事教育』不僅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有很好的感化作用,而且對父母也具有啟發意義。」另外,《哈佛家訓》能使讀者深刻地理解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等等的意義。
我讀完這套書後受益匪淺,覺得相見恨晚。我讀的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共三本書的《哈佛家訓》,第一冊是借好朋友的,讀完後我就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趕快給我買第二冊、第三冊吧,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整套書都讀完!」當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就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了。要不是好書,我能這么如飢似渴、愛不釋手、反復閱讀嗎?
讀了這套書後,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讀完了這套書,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這些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腦海中縈繞盤旋著。最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對於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夠實施的親情的教育、處世的教育、自律的教育、感恩的教育,這是一套多麼有益於人的書啊!讀完這套書,我們會有多少感受和收獲啊!能從這套書中學到多少知識和道理,這是何等的榮譽與幸福啊!
如果說我是一條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小船,《哈佛家訓》便是照亮我的人生航程的一顆啟明星!
《哈佛家訓》擁有著眾多的讀者,包括著無窮的真理。它那麼純潔、高尚,像天堂的大門,向一切具有美德和渴求美德的人打開;它賦於人們人生的啟迪,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引導人們追求真理,是我們大家生命中的領航者、導航員。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時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在學校考試不理想,找工作時不會合格,每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大家都會想,下一次更加努力就可以了,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事情人們都在尋找下一次機會,可是下一次真的會更好嗎?」
在生活中,人們更應該引以為戒,千萬不要錯過任何一次機會,當你一旦錯過,就很難重來。即使是當代著名表演藝術家或知名學者,他們每一次上台表演或演講都是如履薄冰,在上台前不斷地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在觀眾面前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因為對他們而言,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觀眾,所以每一次表演或是演講,都應該當做是第一次也是最關鍵的一次來表現。
人生就像一場表演,沒有綵排,每一次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一次機會,便是對人生最好的珍惜。要知道生命有限,生命彌足珍貴,所以要把握住現在,珍惜眼前的幸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暢享人生。
我喜歡的一本書,就是《哈佛家訓》。這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這本書裡面的故事對我們非常有教育意義。
《哈佛家訓》這本書從孝道、操守、善意、謙卑、財富、世相、境界、至誠、視野、人生等幾個方面,編輯了一些獨立的短小故事,這些故事都能從一個側面給你以啟迪和教誨。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小故事叫《虛度的時光》。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埃斯特·卡西拉的人住進了一幢豪華別墅,從此以後,他每天下班回來,總看見有人從他花園里扛走一隻箱子,裝上卡車拉走。有一次,他走了過去問那人:「箱子里裝的是什麼?」那人回答:「這是您虛度的日子。」他順手打開了一隻箱子,那隻箱子里有他的未婚妻慢慢走在一條暮秋時節的道路上,看起來悠閑自在。他又打開一隻箱子,裡面是他的老房子,他那條忠實的狗杜克卧在柵欄門口等他。它等了他兩年,已骨瘦如柴。埃斯特·卡西拉想取回這些箱子,可那人卻說太遲了,已經無法挽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能浪費時光。在學習、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浪費的時間太多了。浪費的時間就是虛度的曰子。
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時間更珍貴。社會的發展繁榮,造就了這個五色雜陳的時代,我們的心可能被時代的洪流淹沒了,但我們不能迷失方向。手中的這本《哈佛家訓》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回方向,讓自己有了努力向前的力量和勇氣。我們只有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去學習,才能不斷地掌握新知識,不斷地茁壯成長。
23天的寒假,說快也不快,說慢也不慢,到現在也只剩下2天了。
寒假前,班主任讓我們讀書來提高自身修養,我沒有讀太多,就只讀了一本《哈佛家訓》,這本書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在序言中這樣寫道「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缺少正確的指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誤入歧途。青少年時期形成的觀念,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開始的時候,應該讓他們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哈佛家訓》通過一個一個的小故事教育了我們,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能流淚就微笑》。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患有「多重化學物質過敏症」的女孩——辛蒂。患病的前幾年,辛蒂一直流口水,尿液變成綠色,有毒的汗水刺激北部形成了一塊塊疤痕。她甚至不能睡在經過防火處理的床墊上,否則就會引起心悸和四肢抽搐——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後來,她只能躲在沒有任何事物的無毒房間里,飽受孤獨之苦。更可怕的是,無論怎樣難受,她都不能哭泣,因為她的眼淚和汗液一樣也是有毒的物質。但是,辛蒂並沒有自暴自棄,她一直在為自己,同時更為所有化學污染物的犧牲者爭取權益。她創建了「環境接觸研究網」和「化學物質傷害資訊網」,保證人們免受威脅。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改變了生活的態度,她說:「在這寂靜的世界裡,我感到很充實。因為我不能流淚,所以我選擇了微笑。」是啊,當災難降臨,人可以努力迴避;如果迴避不了,可以抗爭;如果抗爭不了,就得承受;要是承受不了,就哭泣流淚;如果連流淚也不行,可能就只有一種選擇:絕望和放棄。
可是,辛蒂不同,當她無法流淚時,她選擇了微笑!所以,生活並非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已由上帝安排定局,如果你不喜歡,一切都可以改變。
❺ 《哈佛家訓》一書,共有多少個字
作 者: (美)威廉·貝納德 編著,張玉 譯
出 版 社: 中國婦女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9
字 數: 300000
頁 數: 240
開 本: 32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2039759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定價:¥29.80
❻ 《哈佛家訓》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由威廉·貝納德編著,由張玉編譯,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總共有300千字,責任編輯是朱婷婷,經銷各地新華書店,定價29。80元,全冊有四本。
《哈佛家訓》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故事,和名言警句,共有246頁,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在第53頁的答案必須是零的數學題,裡面講了瑪麗的女兒在貴族學校里上學,因為一道數學題,瑪麗憤怒地把學校告上了法庭。題目的大意是:發生山難,登山者A獲救,碰到B和C。大家都餓了,B拿出4條麵包,C拿出5條麵包,三人平分。A從身上掏出100元錢,B和C應向他要多少錢?正解是:B應得200元,C應得400元。因為B只給了A一條麵包;而C自己吃了三條,拿出了兩條給A,所以比例是1:2,所以600元應該按照1:2的比例。從數學角度來說,命題邏輯嚴密,解答正確。但瑪麗看了之後,很傷心,為什麼呢?竟然教小孩向發生山難的人索取麵包錢,瑪麗說:「那家麵包這么貴」。瑪麗向法庭提出,這道題必須給個強制性的答案,這個答案必須是:0!她要求這道題永遠從練習冊中刪除,且給做過這道題的每一個學生給予正確的解釋。瑪麗勝訴了,學校落實了瑪麗的要求,並在校園網上公開想所有家長學生致歉。不僅如此,還將這道數學題刻印在校門口的牆壁上,寫著一行字:這道題的答案永遠是0。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瑪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個善良的人。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叫《哈佛家訓》的書,這本書中有很多教你做人的道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故事叫《養獅人的悲劇》。一個人養了一條幼獅,漸漸地,獅子長大了,有一天,養獅人突發奇想——帶獅子去旅行,一路上,獅子都很聽話。路上有人問養獅人:「獅子不會吃你嗎?」他說:「怎麼可能呢?我從小把它養大,它不會吃我的!」路上有條狗問獅子:「你怎麼不吃他?」獅子說:「那怎麼可能呢?他是我的恩人。」他們穿過沙漠,食物和水都被狂風捲走了。過了幾天,獅子把他吃掉了。
致死他都不明白,獅子怎麼會吃了他呢?飽餐後的獅子也大惑不解,我怎麼會吃了他呢?
獅子現在不吃人,不代表它永遠不吃人,因為兇殘是它的本性。有的人現在對你忠心耿耿,但不代表他永遠對你忠誠,如果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忠誠的人,總有一天他會背叛你。獅子的忠誠和不忠誠都是有限度的,飢餓和危險會使它們露出本來面目。
跟人一樣,金錢或者威逼利誘也會使貪婪和膽小的人們致命!
古埃及諺語說:「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個好朋友。」閱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收獲了快樂和營養。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哪本書,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我5歲時媽媽特意去新華書店挑選的。買回家之後,媽媽堅持每天晚上為我讀一兩個故事。我雖然似懂非懂,但是仍然聽得津津有味。上小學以後,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開始和媽媽輪流讀故事。常常要睡覺了,我還鬧著媽媽:「再讀一個,再讀一個!」就這樣,我們把書讀了一遍又一遍,受益匪淺。
《哈佛家訓》收錄了大大小小370多篇蘊含著深刻道理的故事,每篇故事後面都配有哈佛箴言,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既有意味深長的.人生哲理,又有優雅脫俗的藝術情趣。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正確的觀念,什麼才是聰明的做法,什麼時候應該克制自己,什麼應該堅守,什麼又應該舍棄……
書本里眾多故事中,對我啟發最大的是《分清輕重緩急》這個故事。它講述的是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總裁查爾斯·舒瓦普向效率專家艾維·利請教「如何更好地執行計劃」的方法,艾維·利讓舒瓦普在紙上寫下第二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舒瓦普用了5分鍾就寫完了。艾維·利接著叫舒瓦普用數字標明每件事對於自己和公司的重要性,又花了5分鍾。艾維·利最後說:「好了,把這張紙放進口袋,明早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拿出來,做第1項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著手辦第一件事,直至完成。然後以同樣的方法對待第2項、第3項……每天都這樣做,讓公司里的員工也這樣干。」5年後,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艾維·利提出的方法對小鋼鐵廠的崛起功不可沒。
我以前做事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東一錘子,西一榔頭,到頭來哪樣也做不好。看完這個故事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是我沒有訂下明確的目標,做事沒條理才導致了這樣的後果啊!現在我明白了:要想較好地完成計劃,就得把要做的事分好類,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情,直至做完才能做下一件事。否則,就會因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哈佛家訓》這部青少年家教寶典,使我更加樂觀、積極、妥善地面對人生,它是我的心靈夥伴!
《哈佛家訓》是一本很不錯的書,裡面有很多有意義的小故事。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關於安徒生的,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安徒生14歲那年離家出走,到一座城市碰碰運氣,到了地方以後,他立刻到一個戲劇院求職,但是院長拒絕了他,安徒生並沒有灰心,他又來到一個歌劇演唱家找工作,這位演唱家接受了他,在此後的數年,他寫了一個又一個悲劇稿但都被戲院拒絕了也沒成功。但是院長很看中他,資助他去讀書,在學校里,他受到同學的嘲弄,挨老師的責罵,他就這樣一直持續了五年,23歲那一年,他開始了寫作生涯,直到38歲他終於成功了。
從這個故事裡我懂得了「勤能補拙」「天才出於勤奮」是千古不衰的治理名言,懂得任何努力都會回報的道理,更能助於我們長大成人,自立自強。
在我的努力之下,一本厚厚的《哈佛家訓》終於被我看完了。它富有教育意義!一個個故事伴隨著我的成長。
它總共分為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裡、智慧、創意、勇氣和覺悟共十個板塊。講了一個個與我們生活當中息息相關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藏著一個大道理,讓我學會了許許多多的也知道了一個個做人的准則。
比如說品性,就像站立的生命基石,它總會總結出許多經驗,讓你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也是你通往知識彼岸的一條船。
《哈佛家訓》真是一本好書。它像我的一個助手,為我指點迷津;又像我的一位老師,告訴我怎麼面對人生;又像我的第二個母親,告訴我怎樣當一個好人;又像我的一位同學,幫助我學習,讓我對學習有了興趣,有了動力,這樣我才會不斷地進步,知道成功。
❼ 《哈佛家訓》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哈佛家訓》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近讀到一本很棒的書——《哈佛家訓》,它由一篇篇耐人尋味、精彩紛呈的小故事組成,沒有枯燥的說教,讓人在會心一笑中,領悟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增益心智。這不僅是一本親子讀物,更是一本老少皆宜的好書。
有一篇《神奇的快樂》讓我感受尤為深刻:小女孩莎朗在父母的陪陪同下挑選美麗而昂貴的芭比娃娃時,碰到一位窮人家的小男孩也在挑玩具,每當小男孩選到中意的玩具,他的父親總是搖頭說不可以,最後小男孩沮喪地放棄了。小女孩放下娃娃,買了小男孩喜歡的「口袋怪獸」,請收銀小姐以「中獎」的方式把它送給了小男孩。小男孩很歡喜,小女孩也非常高興,她告訴詫異的父母自己剛才買的就是讓自己快樂的東西。原來「讓自己高興的最好辦法就是先讓別人高興。」不只是「擁有」能讓我們快樂,有時「舍」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快樂,施比受更有福。「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也正是這個道理。如果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愛心與善行一定隨處可見,世界也會更加美好。
《每天抽出一小時》則告訴我們只要堅持「每天抽出一小時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只要抓住這一點時間,就能使我們的夢想成真,使我們的心靈更美麗,生活更有情趣,生命更有意義」。它舉了很多實例,其中既有了不起的大人物也有平凡的小人物。其實成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堅持,我們一定能夠到達自己理想的殿堂。
在《哈佛家訓》中,這樣睿智、有趣的文章比比皆是,它帶給我們對生活、學習和教育更廣闊的視角和思維,閱讀的同時也是自我修煉、明心見性的過程,讀而思之,必有所獲,但更重要的是思而行之。
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生,在這個美好的世界已度過了十個春夏秋冬。這一路走來,給予我力量的人,事,物太多太多,有一本書,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為我排憂解難,為我出謀劃策,為我指引方向,它就是美國作家威廉?貝納德的著作——《哈佛家訓》。
有緣見到這本書,是因為班主任的推薦。說實話當初我只是想應付一下老師,它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一看到「家訓」兩個字,猜想肯定是一些枯燥無味的說教,結果卻出人意料,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先見之明,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哈佛家訓》中編選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點燃我們內心深處的智慧,還使我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書中《籬笆上的鐵釘》最讓我記憶深刻:一個小男孩脾氣十分壞,每天都要和別人吵架。他爸爸為了控制住他的脾氣,就讓他每次吵架都在花園的籬笆上釘上一顆釘子。一個月過去了,父親見兒子的脾氣漸漸好了,就讓他哪一天沒發脾氣,那一天就拔掉一顆釘子。當所有的釘子都拔掉時,父親對兒子說:「你做得很好,但你看看籬笆吧!籬笆和人的心靈一樣,你一旦傷害了它,傷口總在那兒,永遠不會癒合。」
是啊,「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你對別人發脾氣時,不要認為他們不會介意,你會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永遠的痕跡。這個故事只是這本書的萬分之一,裡面精彩的故事數不勝數。有寫夢想的,有寫成功的,有寫智慧的,有寫勇氣的……在這本書中,我感受了父愛的偉大,領悟了成長需要勤奮,光是成績好還不夠,品性也很重要……所有閱讀這本書的人——無論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還是經歷過世事風雨的成年人,只要認真讀這本書,就會從平庸走向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
無論我前進的道路多麼坎坷,它給予我的`力量都足以讓我化荊棘為平坦。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哈佛家訓》,在我成長中扮演的角色,亦師,亦友,亦階梯。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由威廉·貝納德編著,由張玉編譯,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總共有300千字,責任編輯是朱婷婷,經銷各地新華書店,定價29.80元,全冊有四本。
《哈佛家訓》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故事,和名言警句,共有246頁,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在第53頁的答案必須是零的數學題,裡面講了瑪麗的女兒在貴族學校里上學,因為一道數學題,瑪麗憤怒地把學校告上了法庭。題目的大意是:發生山難,登山者A獲救,碰到B和C。大家都餓了,B拿出4條麵包,C拿出5條麵包,三人平分。A從身上掏出100元錢,B和C應向他要多少錢?正解是:B應得200元,C應得400元。因為B只給了A一條麵包;而C自己吃了三條,拿出了兩條給A,所以比例是1:2,所以600元應該按照1:2的比例。從數學角度來說,命題邏輯嚴密,解答正確。但瑪麗看了之後,很傷心,為什麼呢?竟然教小孩向發生山難的人索取麵包錢,瑪麗說:「那家麵包這么貴」。 瑪麗向法庭提出,這道題必須給個強制性的答案,這個答案必須是:0!她要求這道題永遠從練習冊中刪除,且給做過這道題的每一個學生給予正確的解釋。瑪麗勝訴了,學校落實了瑪麗的要求,並在校園網上公開想所有家長學生致歉。不僅如此,還將這道數學題刻印在校門口的牆壁上,寫著一行字:這道題的答案永遠是0。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瑪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個善良的人。
❽ 200918期讀者目錄
……我終於找到了……
文苑
難演的角色 -------------------------------------------林青霞 花之名摘自《南方周末》
戰爭 辛獻雲 編譯 焦錚摘自《新東方英語》
空山流水 陳德文 譯 錢英摘自《德富蘆花散文》
想念父親 ----------------------------------------------陳奉生 唐笑笑摘自《北京文學》
村口 高凱 可唯摘自《詩歌月刊》
此生的寂靜與漫長 郭敬明 KIKI摘自《最小說映刻》
青春如酒 ---------------------------------------------- 方文山 杉梓摘自《作者素顏押韻詩》
穿過生命的眼睛 -------------------------------------簡默 辛麥摘自《高中生之友》
桑利斯的奧古斯汀 黃全彥 原創
人物
清涼透亮的溪流 李淺予 譙戈摘自《作者博客》
一名女工的學術夢想 從玉華 秦嗣斌摘自《中國青年報》
斯大林與莫扎特 趙健偉 江葦摘自《聯誼報》
社會
給18歲以下的你 陳文茜 辛麥摘自《課外閱讀》
中國人真的總是不高興 巫昂 陳震摘自《東方早報》
溫柔的生活革命 韓良露 葉偉民摘自《講義》
不被重視的忠告 朱棣文 戚巍摘自《環球企業家》
頸椎病的非醫學因素 孫道榮 施淑瑛摘自《蕭山日報》
是是非非房地產 郎咸平 喬峰摘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
國家越清廉,交通越安全 徐英 譯 江楓摘自《開車經濟學》
威客生活 林特特 心怡摘自《中國青年報》
人生
★天使在人間的最後時光 孫源、張勤 譯 每天摘自《天使在人間》
唯有親情不能隱藏 清風慕竹 王燦海摘自《作者博客》
門外青山 吳念真 柳依依摘自《聯合報》
當火車開走之後 張玉 譯 蔡莉摘自《哈佛家訓》
請你叫出我的名字 郭凱冰 海泉摘自《小小說選刊》
★最動人的遺忘 魯小莫 桃之妖妖摘自《婚姻與家庭》
等紅燈時誰在微笑 潘向黎 文慧摘自《名作欣賞文學鑒賞》
今年父親節不要再給我送領帶 陳榮生 譯 百合花摘自《作者博客》
你是主角,你很重要 馬俏 巧巧摘自《我的美利堅本科歲月》
生活
向日葵族群的18個典型特徵 文禕 俊傑摘自《東方文化周刊》
致命的懷疑 李愚 張曉飛摘自《甘肅經濟日報》
你可以做菩薩嗎 滿蓮法師 杜松摘自《大公報》
如何拯救你,我的飛機 蘇椰 溫蘭摘自《看天下》
一元錢建起大銀行 曙光 小麥摘自《金融經濟》
十年創業一封信 譚創 思樂摘自《商界》
三卡組合:教你用好銀行卡 吳亞明 田原摘自《大眾理財顧問》
文明
美國歷屆卸任總統們 浦泓毅 小強摘自《新民周刊》
「超人」誕生 徐少傑 凌函摘自《八小時以外》
8個詞我們常說。其實不太明白 薛巍 瑞克摘自《時尚先生先生讀本》
小機智 黃春一 曾倩摘自《中國空軍》
軍服誕生背後的故事 吳志榮 高若飛摘自《科學24小時》
朋友也有「七年之癢」 惜君摘自《新華月報》
京城三末帝 李國文 李莉摘自《正說中國歷代末帝》
大地的翅膀 汪建中 泰山摘自《百坡》
悅讀
★女人、金錢和美 星新一 梁衍軍摘自《女士》
美妙的夜晚 照日格圖 雷茜摘自《諷刺與幽默》
好運源於信念 龐啟帆 編譯 施祥雲摘自《諷刺與幽默》
言論
★趙世英、董會敏、小寶貝、李樹人、anan、洪耀、紫藤花等摘
漫畫與幽默
山裡人、施祥雲、閉蔚臻、雷茜、李莉 薦稿
老課本新閱讀 鄧康延
反季節兒童 鄭淵潔 旒秀摘自《作者博客》
點滴
無印良品 林夕 趙琳摘自《曾經》
「安慰劑」 李碧華 青曉摘自《青黛》
酒吧金融危機 馮國川 編譯 趙海亮摘自《環球時報》
愛與惡 南懷瑾 孔靜摘自《南懷瑾談生活與生存》
真的有出息 陳祖芬 鄭大煒摘自《老年日報》
智趣 田若琳摘自《都市心情》
❾ 《哈佛家訓》讀後感
《哈佛家訓》是一本為你指點人生道路的書。當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不妨看看這本書,它講了很多道理,為你指點迷津。
讀了這本書後,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又有太多太多的感動,然而,更讓人回味的,卻是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例如:那被納粹活活埋葬了的小女孩,但是納粹只能埋葬她的身體,卻無法掩埋她那天真無邪的聲音和活力;還有那可愛的兩兄弟,雖然說不能挖穿地球,但是中間畢竟有許多收獲——那些各種各樣的昆蟲;還有母金錢豹的故事,它盡管受了傷,也要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子去給自己的孩子餵奶,要讓孩子活下去……這些故事扣人心弦,生動有趣,寓意深刻。正如書中的「編者序」所說:「這種『故事教育』不僅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有很好的感化作用,而且對父母也具有啟發意義。」另外,《哈佛家訓》能使讀者深刻地理解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等等的意義。
我讀完這套書後受益匪淺,覺得相見恨晚。我讀的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共三本書的《哈佛家訓》,第一冊是借好朋友的,讀完後我就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趕快給我買第二冊、第三冊吧,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整套書都讀完!」當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就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了。要不是好書,我能這么如飢似渴、愛不釋手、反復閱讀嗎?
讀了這套書後,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讀完了這套書,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這些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腦海中縈繞盤旋著。最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對於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夠實施的親情的教育、處世的教育、自律的教育、感恩的教育,這是一套多麼有益於人的書啊!讀完這套書,我們會有多少感受和收獲啊!能從這套書中學到多少知識和道理,這是何等的榮譽與幸福啊!
如果說我是一條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小船,《哈佛家訓》便是照亮我的人生航程的一顆啟明星!
《哈佛家訓》擁有著眾多的讀者,包括著無窮的真理。它那麼純潔、高尚,像天堂的大門,向一切具有美德和渴求美德的人打開;它賦於人們人生的啟迪,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引導人們追求真理,是我們大家生命中的領航者、導航員。
最近在班級讀書會上,同桌的一本書引起了我的興趣,並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它是《哈弗家訓》。這本書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寫成的。當讀第一篇時就被那生動有趣富於哲理性的情節吸引,極具啟發性,不愧是一部經典之作,作者是威廉貝納德。
《哈弗家訓》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生活意義,其中有兩則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故事是《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住。有一天,父親覺得院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將他拆去,福克斯對如何拆亭子很有興趣,父親答應他從寄宿制學校回來以後再拆亭子。但等兒子走後,工人很快就將亭子拆掉了。福克斯回來以後,發現亭子不見了,很是悶悶不樂。父親詫異的看著兒子,知道是自己錯了。為了兌換自己的謊言,他找來工人,按照亭子的原樣又修建了一座。修好後,當著福克斯的面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建一個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是威廉滿足孩子的願望,在院子重建並拆掉就是給孩子樹立了信念,對誠信的信念。這正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更是每一個人所需要的。
另一個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答》。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人都已捕魚為業。為了應付突發的海難,村裡人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又一次海難發生了,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撥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於是又要去緊急救援一次。16歲的漢斯自願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為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海了。一直沒有消息,母親不願再失去他。看著母親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漢斯義無反顧的登上了救援隊的船隻。然而這次漢斯救回來的正是他的哥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他好像很偶然,出乎意料。但是無,數的事實證明,無論是好的回報還是壞的回報。一定有深刻的原因,這原因就是:我們一定為這個世界做過什麼,我們的為人習慣一定一定是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
沒有哪一本書會像《哈弗家訓》那樣震撼人心,如果你希望過上成功快樂的生活,我相信這本書能告訴你其中的奧秘。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由威廉·貝納德編著,由張玉編譯,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總共有300千字,責任編輯是朱婷婷,經銷各地新華書店,定價29.80元,全冊有四本。
《哈佛家訓》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故事,和名言警句,共有246頁,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在第53頁的答案必須是零的數學題,裡面講了瑪麗的女兒在貴族學校里上學,因為一道數學題,瑪麗憤怒地把學校告上了法庭。題目的大意是:發生山難,登山者A獲救,碰到B和C。大家都餓了,B拿出4條麵包,C拿出5條麵包,三人平分。A從身上掏出100元錢,B和C應向他要多少錢?正解是:B應得200元,C應得400元。因為B只給了A一條麵包;而C自己吃了三條,拿出了兩條給A,所以比例是1:2,所以600元應該按照1:2的比例。從數學角度來說,命題邏輯嚴密,解答正確。但瑪麗看了之後,很傷心,為什麼呢?竟然教小孩向發生山難的人索取麵包錢,瑪麗說:「那家麵包這么貴」。 瑪麗向法庭提出,這道題必須給個強制性的答案,這個答案必須是:0!她要求這道題永遠從練習冊中刪除,且給做過這道題的每一個學生給予正確的解釋。瑪麗勝訴了,學校落實了瑪麗的要求,並在校園網上公開想所有家長學生致歉。不僅如此,還將這道數學題刻印在校門口的牆壁上,寫著一行字:這道題的答案永遠是0。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瑪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個善良的人。
4月初,媽媽給我買了一套《哈佛家訓》,共有三本,我津津有味的看完了第一本。
這套書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裡面有很多故事,十分富有哲理,意義簡潔又明了,令人很震驚。其中有一篇《生活永遠有兩個選擇》讓我最難忘。故事描述了傑里是一個永遠充滿了快樂的人,十分的樂觀。一次,傑里受傷進了醫院,很難醫治好,他卻康復了。因為他想到他要麼生,要麼死,但他選擇了生。樂觀地住進醫院病卻很快地好了。他每天早上都想要麼有個好心情,要麼有個壞心情,而且他選了好心情。他說過,生活永遠由兩個選擇構成的,你要永遠選擇好的那一個。這個故事對我感觸很深。我很少樂觀,看待事情總是比較消極或悲觀。故事中的傑里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代表人物,生活看起來沉重而復雜,但他將簡化為「兩種選擇」後,一切都變得輕松明了。我一定要樂觀起來,可能有些事情就變得好解決多了。
《哈佛家訓》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讀起來非常輕松,但卻蘊含著大道理,令人感覺出現了另外一片天空。
最近,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它叫《哈佛家訓》。它不同於眾多說教式的書籍,《哈佛家訓》從頭到尾都是生動的,引人入勝的。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
其中有一篇,《上帝偏愛她,讓她洗廁所》,讓我感觸很深。故事是關於日本政府的一名官員——郵政官員野田聖子小姐年輕時的一件事情。許多年前,她去一家酒店當服務員,並下定決心好好乾,想不到她的任務是洗廁所。正當她猶豫是否洗時,同單位的一位前輩給她示範了一次:先把馬桶抹乾凈,然後從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竟一點也不勉強。看完這些,她恍然大悟。而我也明白了:無論什麼樣的職業,什麼樣的官職,都有一個共同的內涵和要求——一流的敬業精神。
還有這兩篇《神父的懺悔》、《仁慈的謊言》這兩篇故事的主人公,同一類的事情,不一樣的做法,不一樣的結局。
《神父的懺悔》講的是:一個男人跟神父坦白自己是殺人犯,而警察局卻抓了一個無辜的人,已經判了死刑。神父本應該向警察局說出真相,可是他的教規嚴禁將懺悔者的秘密泄露於他人。他陷入了兩難,於是他又將這件事告訴了另一位神父,另一位神父也沒辦法,又告訴了另外一個神父……結果那個無辜的人死了。
《仁慈的.謊言》講的是:一個人自殺了,而在那個小鎮上,自殺便是在上帝面前犯罪,他的靈魂將在地獄飽受烈焰焚燒,村民們也會視他們全家為異教徒,從此不會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約會他們的兒女們,也不會有良家女子接受這個家族男子的求婚。可徹查這件事的警察局長非常可憐這個人,便從那個自殺的人身上偷偷地取下一塊銀表,騙那些居民,這個人是因為財物被謀殺。這個警長打破了這保守的風氣。卻讓更多人過得更好。
這幾個故事讓我感觸很深,這本書讓我感觸更深。
寒假中,在張老師的推薦下,媽媽幫我買了《哈佛家訓》,看到厚厚的三大本書,我本能的拒絕閱讀。但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打開了一本以後,我發現自己錯了,這本書可以說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其內容比它的書名更有含金量。這是一本讓我們終生受益的書,它教會我們一些怎樣做人的道理。
首先,要有一顆謙讓而又感恩的心,這點很重要,因為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
《一條小麵包》里的那位小姑娘,從不與別人爭搶麵包,每次都等別人搶完了才撿起籃子里剩下的最小一塊麵包,而且從來不會忘記親吻麵包師的手以示感激。在現在一些人看來,這個小姑娘太傻了,什麼也不爭,豈不是很吃虧?其實,真正吃虧的是那些喜歡爭搶的人,他們爭得了眼前的小利,卻把自己不好的品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自己一生的發展大大不利。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那位麵包師說地好:「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你幸福。願你永遠保持一顆寧靜,感恩的心。」
其次,誠實守信的品德會使你贏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被拆掉兩次得亭子》里的父親,為了履行他對兒子的諾言,把一個亭子拆建了兩次,盡管他並不富有。將一個亭子拆建兩次,絕不僅僅為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更是為了滿足一個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在社會生活中,失信會增大交際成本,會使許多簡單的事變得艱難甚至不肯能。所以,一個希望得到社會尊重和支持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誠心品德。
第三,一個人要有夢想,更要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努力。
鄉村郵遞員希瓦勒,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以後,就萌生出一個念頭:「如果用這些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是多麼美妙啊!」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在以後二十年裡,他沒過上一天安閑的日子。白天他是一個郵差和一個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他又是個建築師。他按照自己天馬行空得想像來構造自己的城堡。終於,西瓦勒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憑著他堅持不懈地努力,建成了他的夢想城堡。現在,這個城堡已成為法國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它的名字叫「郵遞員希瓦勒之理想宮。」當一塊石頭有了夢想,它就不再是石頭,也不再靜卧在泥土之中。因此,有夢想就會有奇跡!
哈佛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學,一位哈佛博士寫了這本《哈佛家訓》,作為送給兒女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禮物,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們的靈魂。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
我很喜歡這本書,下面談談我讀了「被拆掉兩次的亭子」後的感想。墨西哥前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位農場主,想拆掉花園中的一座舊亭子,福克斯對拆亭子很感興趣,希望父親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後再拆,父親答應了。福克斯放假回家,發現亭子已經拆掉了,他對父親說:「你對我撒謊了!」父親想起了自己的承諾,承認自己做錯了,父親召來工人,在原址按原樣重建了亭子,當著福克斯的面,讓工人又把亭子拆掉。
父親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將一座亭子拆建兩次,在福克斯的心裡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對誠信的信念,福克斯以誠實守信的品德受到墨西哥人的尊重。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用,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福克斯靠誠信從一個普通的推銷員成為墨西哥的總統。我是一個小學生,也要樹立誠信的信念,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學生,在家裡做一個誠信的孩子,將來踏入社會做一個誠信的公民。
當前,我要從三個方面努力:一是不撒謊,對老師不說謊,對家人不說謊,對同學不說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說真話。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勇於改正錯誤;二是不做假,尊重事實,靠自己的力量做事,不抄別人的作業,不冒充家長簽字,考試時不作弊;三是兌現諾言,答應了的事就要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說了不做,既騙自己也騙別人,言而無信,將無法立足於社會。「中小學生守則」要求我們「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依靠誠信,就會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
我們要沿著誠信的大道,從平庸走向有為,從平凡走向成功。
我十分喜歡讀《哈佛家訓》,這本書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生動有趣又有意義。最近,我讀了《愛心從身邊開始》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介紹了幾則身體力行的愛心小故事:殘疾青年幫鄰居老太太買食品;一位婦女幫一位喪夫的年輕媽媽看孩子;一位大學生做義工幫卧床病人做清洗工作。他們都是從身邊開始,長期堅持,真正幫助了別人。
我家的車房上方住著一戶人家,他們有一個腦癱的兒子。這個兒子有二十歲了,很胖,不會走路,不會說話,只會發出「嗚嗚嗚」的叫喊聲。後來,我知道他的名字叫阿海。阿海的房間的窗戶正好在我家車房正上方,我天天跟媽媽去取車上學。一來二去,阿海認得我們了。他一大早就趴在窗檯,瞧著來來往往的行人。一旦發現認識的人,就興奮地叫喊「嗚嗚嗚……」
這時,如果你回應他,他就安靜了,而且很高興。媽媽每次聽到他的叫喊,就立即高興地說:「早上好!阿海,吃早餐了沒?」阿海要不點頭,要不搖頭,然後就安靜下來了。媽媽也要求我這樣做。有時,時間很緊或是心情不好,我就不想搭理阿海了。媽媽批評我:「阿海不能走,不能說,沒有朋友跟他玩,他多可憐啊!所以我們不能不搭理他。」我想了想,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我如果不跟小夥伴玩,一天都受不了。阿海一步也不能離開家,我又怎能剝奪他小小的樂趣呢?自此,我每天早上都和阿海打招呼。
善意只有表達出來才是善行,否則,它只是太陽的影子,永遠不能給別人帶來溫暖。釋放你的善意吧!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叫《哈佛家訓》的書,這本書中有很多教你做人的道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故事叫《養獅人的悲劇》。一個人養了一條幼獅,漸漸地,獅子長大了,有一天,養獅人突發奇想——帶獅子去旅行,一路上,獅子都很聽話。路上有人問養獅人:「獅子不會吃你嗎?」他說:「怎麼可能呢?我從小把它養大,它不會吃我的!」路上有條狗問獅子:「你怎麼不吃他?」獅子說:「那怎麼可能呢?他是我的恩人。」他們穿過沙漠,食物和水都被狂風捲走了。過了幾天,獅子把他吃掉了。
致死他都不明白,獅子怎麼會吃了他呢?飽餐後的獅子也大惑不解,我怎麼會吃了他呢?
獅子現在不吃人,不代表它永遠不吃人,因為兇殘是它的本性。有的人現在對你忠心耿耿,但不代表他永遠對你忠誠,如果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忠誠的人,總有一天他會背叛你。獅子的忠誠和不忠誠都是有限度的,飢餓和危險會使它們露出本來面目。
跟人一樣,金錢或者威逼利誘也會使貪婪和膽小的人們致命!
❿ 請問你讀的《哈佛家訓》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誰翻譯的,共幾本
有很多啊
EG:
出 版 社: 中國婦女出版社
作者: (美)威廉·貝納德編著 ,張玉譯
有一本的,也有六本的,上面那個是一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