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預演算法》有幾部,分別在什麼時候頒布並實行的
1、中國預演算法有一部,是1995年11月2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95年11月22日發布實施的。
2、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預演算法的決定,修改後的預演算法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賦予地方政府有限發債權、實行預算公開制度等成為亮點。法律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3、重點修改內容:
(1)將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增加一條,作為第二條:「預算、決算的編制、審查、批准、監督,以及預算的執行和調整,依照本法規定執行。」
(3)將第二條改為第三條,刪去第二款。
將第五條第一款、第二款改為第三條第二款、第三款,修改為:「全國預算由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組成。地方預算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預算組成。
「地方各級總預算由本級預算和匯總的下一級總預算組成;下一級只有本級預算的,下一級總預算即指下一級的本級預算。沒有下一級預算的,總預算即指本級預算。」
(4)將第三條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各級預算應當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
「各級政府應當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5)增加一條,作為第四條:「預算由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組成。
「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
(6)增加一條,作為第五條:「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http://www.kuaiji.com/news/1751900_4
4、新預演算法的修訂,給我國政府的啟示:
(1)堅持對人們負責,依法行政。
(2)健全和完善行政內部監督體系 。
2. 我國會計 頒布和取消過的條例 法規 法律
您好!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於1999年10月31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公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93年10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等五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為了強化預算的分配和監督職能,健全國家對預算的管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保障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自1995年1月1日施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的決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2014年8月31日通過,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二號予以公布。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修正。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已經2010年2月2日國務院第100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公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希望能幫到您
3. 財政預算由誰發布,向誰報告求詳細解答,謝謝。
政府各個部門單獨自己做,在一個財政年度開始的時候進行。
我國的財政預算是在財政年度的開始做,就是一邊做,一邊花錢的。
下級單位向上級單位報告,逐級進行,最後政府向人大報告匯報,審批和通過。鑒於我們人大的弱效應和非專業人士,這個預算肯定會過的,無論怎麼寫,所以一般預算也就是蜻蜓點水的,說說大概。
美國是在上一個財政年度的後半期做,而且是事無巨細的。因為如果做得不夠好,議會是通不過的,就是說到時政府就得借錢化了。他們的議員都是專業的,精的猴一樣,糊弄不過去的。
4. 新預演算法的修法背景
1995年以來預算制度的改革與成效
1994年,我國啟動了影響深遠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間財政關系、稅收制度等財稅重大改革相繼推開。幾乎與此同步,1994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制定了預演算法,形成了預算制度的基本框架。預演算法的頒布實施,對規范政府預算管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逐步確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在2000年前後轉向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機制不斷改革完善,預算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明顯強化。
一是預算管理范圍不斷拓展。過去,除了納入預算管理的預算內收支,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大量的預算外收支,主要指的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其他機構為履行或代行政府職能,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各種未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財政性資金,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企業和主管部門收入等。
在財政體制改革不到位的背景下,我國預算外收支規模不斷膨脹,到2007年最高時達到6820億元。但由於對預算外資金缺乏有效地監督管理,也帶來了一系列突出問題,比如一些單位擅自將財政預算資金通過各種非法手段轉為預算外資金等。同時,預算外資金的使用脫離財政管理和各級人大監督,亂支濫用現象較為突出,助長了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成為各方詬病的焦點問題。
1996年,國務院制定《關於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開始逐步將各類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進行管理。2002年財政部等部門發布了《關於將部分行政事業型收費納入預算管理的通知》,逐步將有關部門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納入預算管理。2004年,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逐步將政府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2006年,國務院制定了《關於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逐步將土地出讓收入納入地方預算管理。到2011年,我國實現了將預算外收入全部納入了預算管理的目標。
二是政府預算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在預算編制領域,2000年啟動了以部門為預算管理和績效評價為重點的部門預算改革,實現「一個部門一本預算」。在預算執行領域,2001年啟動了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進行集中的資金收繳和支付。在支出管理上,1999年啟動了政府采購改革,將分散式的政府采購模式改為政府采購機構集中采購。
在績效評價上,2005年在試點基礎上啟動了中央部門績效評價工作,由財政部統一領導,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在預算管理科目上,2007年起啟動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建立了收入分類和支出分別按功能分類、經濟分類的收支分類科目。
隨著各類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各級政府財政部門開始編制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四本預算」。其中,政府性基金預算從2010年起正式報送全國人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於2007年開始試點,從2010年起開始正式報送全國人大;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從2010年起開始試編,2014年起首次編入預算草案並報全國人大。
三是人大預算審查監督不斷加強。在預演算法基礎上,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關於加強中央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對加強中央預算的初步審查、預算調整等作了明確規定。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監督法對各級人大常委會審查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的審查重點等作了具體規定。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實施條例的基本信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簡稱預演算法)制定。
1995年11月2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95年11月22日發布實施,共計八章七十九條。
6. 什麼是國家預演算法
國家預演算法是國家預算管理的法律規范, 是組織和管理國家預算的法律依據.它的主要任務是規定國家立法機關和政府執行機關、中央與地方、總預算和單位預算之間的權責關系和收支分配關系。
7. 《預演算法實施條例》什麼時候頒布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制定,1995年11月2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95年11月22日發布實施。
8. 什麼是預演算法律制度
預演算法律制度是指國家經過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預算關系的法律、行政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我國預演算法律制度由《預演算法》、《預演算法實施條例》以及有關國家預算管理的其他法規制度構成。
該法共十一章七十九條,對預算管理許可權、預算收支范圍、預算編制、預算審查和批准、預算執行、預算調整、決算、監督和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該法是我國第一部財政基本法律,是我國國家預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預演算法規的基本依據。
它的頒布實施,對於強化預算的分配和監督職能,健全財政預算制度,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保障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預演算法是誰發布的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是為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1994年3月2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歷經四次審議,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在2014年8月31日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預演算法〉的決定》,並決議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預演算法在出台20年後,終於完成了首次修改。
最新版本是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修正,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9. 零基預演算法是誰提出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零基預演算法(Zero-base budgeting,ZBB) 又稱零底預算,其全稱為「以零為基礎編制計劃和預算的方法」,簡稱零基預算,最初是由德州儀器公司開發的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對於所有的預算支出,均以零為基底,不考慮以往情況如何,從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項預算有否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數額的大小。這種預算不以歷史為基礎作修修補補,在年初重新審查每項活動對實現組織目標的意義和效果,並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礎上,重新排出各項管理活動的優先次序,並據此決定資金和其他資源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