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文迪許扭秤實驗中的金屬絲的力矩怎麼算
在卡文迪許扭秤實驗中的金屬片發生的是橫截面扭轉,如果剛體在力矩Mz的作用下繞固定軸從角度Q1轉到Q2, 那麼在此過程中力矩所作的功應由下式求得A=MQ
而力F=MQ
2. 汽車發動機的扭矩怎麼計算
扭矩扭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發動機的扭矩就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百系,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 發動機通過飛輪對外輸出的扭矩稱為有效扭矩,用Te表示,單位為N·m。有效扭矩與外度界施加於發動機曲軸上的阻力矩相平衡。發動機通過飛輪對外輸出的功率稱為有效率,用Pe表示,單位為kW。它等於有效轉矩與曲軸角問速度的乘積。 發動機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試驗方法測定,即用測功器測定有效轉矩和曲軸角速度,然後運用以下的公式便可計算出發動機的有效功率。 Pe=Te·(2∏·n/60)/1000=Te·n/9550(kW) 其中:Te——答有效轉矩,N·m n——發動機轉速,r/min 有效扭矩的最大回值稱為最大轉矩,有效功率的最大值稱為最大功率。 報刊上在介紹某一車型時,其技術參數中的扭矩和功率通常就是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而發動機銘牌上標明的功率及相應轉速則稱為額定功率和額定轉速,額定功率一般要小於最大功率,按照汽車發動機可靠性試驗方法的規定,汽車發動機應能在額定工況下能連續運行答300—1000h。
3. 發動機扭矩計算公式
發動機扭矩:
1、發動機扭矩其實就是發動機加速能力的具體指標,那麼發動機扭矩是什麼。它的准確定義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復運動,往復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單位是牛米NM。在每個單位距離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即力F乘以距離S;
2、功率P=功W÷時間t P=F×s/t=F×速度v(曲軸的線速度V=曲軸的角速度ω×曲軸半徑r);
3、所以:功率P=力F×半徑r×角速度ω 即: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所以引擎的功率能從扭矩和轉速中算出來;
4、結論:在角速度不變的情況下,扭矩越大,功率越大,單位時間內走的距離越大,也就是發動機的爆發力。所以說,發動機扭矩是發動機加速能力的具體指標。
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公式
驅動力=扭矩×變速箱齒比×最終齒輪比×機械效率÷輪胎半徑(單位:米)
小結:1kgm=9.8Nm1lb-ft=0.13826kgm1lb-ft=1.355Nm
在排量一定的情況下,缸徑小,行程長的汽缸較注重扭矩的發揮,轉速都不會太高,適用於需要大載荷的車輛。而缸徑大,行程短的汽缸較注重功率的輸出,轉速通常較高,適用於快跑的車輛。簡單來說:功率正比於扭矩×轉速。
計算
為什麼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計算出來?
功率P=功W÷時間t功W=力F×距離s所以,P=F×s/t=F×速度v
這里的v是線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軸的線速度=曲軸的角速度ω×曲軸半徑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徑r×角速度ω;而力F×半徑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所以引擎的功率能從扭矩和轉速中算出來
角速度的單位是弧度/秒,在弧度制中一個π代表180度。
4. 扭矩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5. 如何確定前後輪制動器的制動力矩
A:不清楚樓主問的重點在哪裡,是怎麼計算,還是設計要求,還是工程試驗?那我就隨便說一下吧。
制動力矩就是指摩擦片在制動盤上產生的摩擦力矩,我只說在前後輪行車制動系均為盤式制動器的情況下:
1.制動過程最希望發生的情況,前後輪制動力擬合I曲線,即制動時前後輪均同時抱死。故而前後輪制動力關系越接近I曲線,制動效果越好。
2.實際工程中,擬合I曲線太難了,所以制動系統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就經歷了從前後輪制動力矩固定比例到各種比例閥的利用,完成了直線擬合I曲線到折線擬合I曲線的過程,讓制動系統的控制從無到有。隨著abs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比例閥漸漸離開了乘用車市場,abs的使用讓制動力分配變得從繁到簡。
3.安裝了abs,車輪抱死後,輪缸內油壓會在abs的調節下,完成每秒20-30次的循環,不斷調節使車輪不會出現長時間抱死。即全力制動時,車輪不產生大側滑和跑偏。
4.那麼在全力制動abs工作之前,為了保障車輛行駛安全。前後輪制動力要符合,前輪制動力大於後輪制動力。符合法規要求。
5.回到如何確定前後輪制動力矩,一維計算可以計算出某種形式的制動器制動力,不知道可以看看汽車原理書,現在主機廠里對制動器力分配的一部分原則如前面所訴。
6.實際測試制動力矩,上台架檢測啊!輸入實際參數,模擬制動過程,你想要的某種形式制動器力矩就出來了。
不說了,說的沒有針對性,題目太大。
6. 汽車發動機有效轉矩的單位
是N/m,扭矩在物理學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於力和力臂的乘積,國際單位是牛米Nm,此外我們還可以看見kgm、lb-ft這樣的扭矩單位,由於G=mg,當g=9.8的時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則是英制的扭矩單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們日常表達里,扭矩常常被稱為扭力(在物理學中這是2個不同的概念)。現在我們舉個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轉/分時的輸出扭矩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麼能使1噸多的汽車跑起來呢?其實引擎發出的扭矩要經過放大(代價就是同時將轉速降低)這就要靠變速箱、終傳和輪胎了。引擎釋放出的扭力先經過變速箱作「可調」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擋時縮小)再傳到終傳(尾牙)里作進一步的放大(同時轉速進一步降低),最後通過輪胎將驅動力釋放出來。如某車的1擋齒比(齒輪的齒數比,本質就是齒輪的半徑比)是3,尾牙為4,輪胎半徑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話,最後在輪軸的扭力就變成200×3×4=2400Nm(設傳動效率為100%)在除以輪胎半徑0.3米後,輪胎與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驅動力,這就足以驅動汽車了。 若論及機械效率,每經過一個齒輪傳輸,都會產生一次動力損耗,手動變速箱的機械效率約在95%左右,自排變速箱較慘,約剩88%左右,而傳動軸的萬向節效率約為98%。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扭矩×變速箱齒比×最終齒輪比×機械效率 驅動力= ———————————————————— 輪胎半徑(單位:米) 小結: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來說,在排量一定的情況下,缸徑小,行程長的汽缸較注重扭矩的發揮,轉速都不會太高,適用於需要大載荷的車輛。而缸徑大,行程短的汽缸較注重功率的輸出,轉速通常較高,適用於快跑的車輛。簡單來說:功率 正比於 扭矩×轉速 補充一點:為什麼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計算出來呢? 我們知道,功率P=功W÷時間t 功W=力F×距離s 所以,P=F×s/t=F×速度v 這里的v是線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軸的線速度=曲軸的角速度ω×曲軸半徑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徑r×角速度ω ; 而 力F×半徑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所以引擎的功率能從扭矩和轉速中算出來 角速度的單位是弧度/秒,在弧度制中一個派代表180度 、「扭矩」和「功率」是表徵發動機動力性能的重要指標 發動機通過飛輪對外輸出的扭矩稱為有效扭矩,用Te表示,單位為N·m。有效扭矩與外界施加於發動機曲軸上的阻力矩相平衡。發動機通過飛輪對外輸出的功率稱為有效率,用Pe表示,單位為kW。它等於有效轉矩與曲軸角速度的乘積。 發動機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試驗方法測定,即用測功器測定有效轉矩和曲軸角速度,然後運用以下的公式便可計算出發動機的有效功率。 Pe=Te·(2∏·n/60)/1000=Te·n/9550(kW) 其中:Te——有效轉矩,N·m n——發動機轉速,r/min 有效扭矩的最大值稱為最大轉矩,有效功率的最大值稱為最大功率。 報刊上在介紹某一車型時,其技術參數中的扭矩和功率通常就是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而發動機銘牌上標明的功率及相應轉速則稱為額定功率和額定轉速,額定功率一般要小於最大功率,按照汽車發動機可靠性試驗方法的規定,汽車發動機應能在額定工況下能連續運行300—1000h。 關於扭矩和功率的含義,通俗一點講,扭矩好比百米賽跑選手在起跑點蹲撐,蓄勢待發,准備沖向前那一剎那的沖勁;而功率就是維持這股勁可以越跑越快,一直跑到終點的能力。增大發動機的排量,就能提高Te和Pe。為了增大發動機排量,可增加氣缸數(如3缸變4缸),或者增加單位氣缸的容積(如增大氣缸內徑)。
7. 扭矩~介紹一下
扭矩,指的就是發動機產生的轉動力矩,單位 牛.米,N.M
初中物理里有
http://ke..com/view/36869.html?wtp=tt
發動機在不同的轉速下,扭矩都不同
在發動機台架實驗里,就將發動機在各個轉速下的扭矩記錄下來,得到發動機的最大扭矩時的轉速
所以,發動機扭矩的表達,一般還要帶上轉速
如:200N.M/3500rpm
指的就是,發動機轉速在3500轉/分鍾時,達到最大扭矩為200N.M
8. 為什麼變速器的台架試驗中有定轉速和定扭矩兩種方式
功能不同,一個是用於定速,試驗品的轉矩可以變,例如試驗品速度增加,試驗台會提高轉矩來降低速度,來保證速度不變。另一個是定轉矩,例如當試驗品轉矩變大,為了保證轉矩不變,試驗台會讓試驗品的轉速會變小。
9. 靜態扭矩
這是測轉動力矩的兩種不同的方式
靜態扭矩,就是指在檢測轉動360度以內的力矩
比如,扭力扳手,來檢測螺母的緊固程度
動態扭矩,就是指在檢測轉動時產生的力矩
比如,發動機台架實驗的測功機,來測發動機輸出軸的轉動力矩,經過計算,來測發動機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