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3d列印機噴頭移動演算法

3d列印機噴頭移動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11-21 10:59:24

Ⅰ 3D列印機噴頭加熱頭工作原理

技術原理:噴頭加熱,上電就可加熱。3D列印機就是利用FDM熔融堆積的工作原理,一層層的堆積出來的。將絲狀(直徑約2 mm)的熱塑性材料通過噴頭加熱熔化,噴頭底部帶有微細噴嘴(直徑一般為0.2~0.6 mm)。噴頭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同時,列印材料被施加一定的壓力後擠噴而出,擠出的材料與前一個層面熔結在一起。一個層面沉積完成後,工作台垂直下降一個層的厚度,再繼續熔融沉積,直至完成整個實體造型。
斷絲原因分析:
(1)列印材料的問題
FDM快速成型機需要把材料加熱熔化後,再從噴頭擠出料絲粘結到工作檯面上。不同的材料耐溫強度是不一樣的,而不同的3D列印機噴頭加熱溫度也不同,所以要根據設備性能選擇合適的3D列印機耗材。如果使用的材料質量不好,也會出現斷絲的情況。
(2)噴頭的問題
3D列印機噴頭也會出現堵塞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就無法正常出料了。還有就是使用的噴頭質量不過關造成其損壞無法吐絲,或者是內部設計不合理不利於出絲

Ⅱ 3D列印機原理是什麼

目前市面較為主流的3D列印機原理有以下兩種:1、以FDM ( 熔融層積成型技術 ) 技術為核心技術的3D列印機。根據軟體預設的坐標擠出熱塑性塑料絲,只需要將長絲卷軸裝入3D列印機,然後送入擠出頭,在擠出頭位置配有加熱噴嘴,一旦噴嘴達到所需溫度,電機就會驅動3D列印材料使其熔化。再憑借3D列印機的設置自主移動擠出頭⌄將熔化的材料放置在精確的位置,等待冷卻和固化完成圖層後,構建平台就會向下移動並重復該過程,直到完成整個模型。2、以PolyJet 3D列印技術為核心技術的3D列印機。將光敏樹脂材料一層一層地噴射到列印托盤上,直至部件製作完成。與噴墨列印原理類似的UV固化技術,每一層材料在被噴射的同時用紫外線光進行固化,可以立即進行取出與使用,無需二次固化。3D列印機的原理遠不止這兩種,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3D列印機技術將不斷創新,更加貼合實際生活需求。

Ⅲ 3D列印機的技術原理是什麼

3D列印機又稱三維列印機(3DP),是一種累積製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列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製造三維的物體。現階段三維列印機被用來製造產品。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列印機的原理是把數據和原料放進3D列印機中,機器會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造出來。
3D列印機與傳統列印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堆疊薄層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可用於列印的介質種類多樣,從繁多的塑料到金屬、陶瓷以及橡膠類物質。有些列印機還能結合不同介質,令列印出來的物體一頭堅硬而另一頭柔軟。
1、有些3D列印機使用「噴墨」的方式。即使用列印機噴頭將一層極薄的液態塑料物質噴塗在鑄模托盤上,此塗層然後被置於紫外線下進行處理。之後鑄模托盤下降極小的距離,以供下一層堆疊上來。
2、還有的使用一種叫做「熔積成型」的技術,整個流程是在噴頭內熔化塑料,然後通過沉積塑料纖維的方式才形成薄層。
3、還有一些系統使用一種叫做「激光燒結」的技術,以粉末微粒作為列印介質。粉末微粒被噴撒在鑄模托盤上形成一層極薄的粉末層,熔鑄成指定形狀,然後由噴出的液態粘合劑進行固化。
4、有的則是利用真空中的電子流熔化粉末微粒,當遇到包含孔洞及懸臂這樣的復雜結構時,介質中就需要加入凝膠劑或其他物質以提供支撐或用來占據空間。這部分粉末不會被熔鑄,最後只需用水或氣流沖洗掉支撐物便可形成孔隙。

Ⅳ 3D列印技術的主要工藝流程

1. 熔融沉積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MD)

FMD可能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工藝,很多消費級的3D列印機都是採用的這種工藝,因為它實現起來相對容易。

流程簡單概括為

①FMD加熱頭把熱熔性材料(ABS,PA,POM)加熱到臨界狀態,使其呈現半流體狀態

②加熱頭會在軟體控制下沿CAD確認的二維幾何軌跡運動,同時噴頭將半流動狀態的材料擠壓出來

③材料瞬時凝固形成有輪廓形狀的薄層.

這個過程與二維列印機的列印過程很相似,只不過從列印頭出來的不是油墨,而是ABS樹脂等材料的熔融物,同時由於3D列印機的列印頭或底座能夠在垂直方向移動,所以它能讓材料逐層進行快速堆積,並每層都是CAD模型確定的軌跡列印出形狀,所以最終能夠列印出設計好的三維物體。

2.光固化立體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

這種工藝簡稱「光固化」,該工藝的基礎是能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聚合反應的光敏樹脂。

流程簡單概括為

①在電腦控制下,紫外激光會沿著零件各分層截面輪廓

②對液態樹脂進行逐點掃描

③被掃描到的樹脂薄層會產生聚合反應,由點逐漸形成線

④最終形成零件的一個薄層的固化截面,而未被掃描到的樹脂保持原來的液態。

當一層固化完畢,升降工作台移動一個層片厚度的距離,在上一層已經固化的樹脂表面再覆蓋一層新的液態樹脂,用以進行再一次的掃描固化。新固化的一層牢固地粘合在前一層上,如此循環往復,直到整個零件原型製造完畢。

3、選擇性激光燒結(SLS)

SLS 工藝與上面提到的SLA 光固化工藝還有相似之處。

即都需要藉助激光將物質固化為整體。不同的是,SLS工藝使用的是紅外激光束,材料則由光敏樹脂變成了塑料、蠟、陶瓷、金屬或其復合物的粉末。

流程簡單概括為

①先將一層很薄(亞毫米級)的原料粉未鋪在工作台上

②接著在電腦控制下的激光束通過掃描器以一定的速度和能量密度,按分層面的二維數據掃描

③激光掃描過的粉末就燒結成一定厚度的實體片層,未掃描的地方仍然保持鬆散的粉末狀

④ 一層掃描完畢,隨後對下一層進行掃描。先根據物體截層厚度升降工作台,鋪粉滾筒再次將粉末鋪平,然後再開始新一層的掃描。

如此反復,直至掃描完所有層面。去掉多餘粉末,再經過打磨、烘乾等適當的後處理,即可獲得零件。

4、三維印刷工藝(3D printing,3DP)3DP

這種3D列印技術的工作方式和傳統的二維噴墨列印最為接近。和上面提到的SLS工藝相同,3DP技術也是通過將粉末粘結成整體來製作零部件,但是它不是通過激光熔融的方式粘結,而是通過噴頭噴出的粘結劑來完成粘結工作。

流程簡單概括為

①噴頭在電腦控制下,按照模型截面的二維數據運行

②選擇性地在相應位置噴射粘結劑,最終構成層。

③在每一層粘結完畢後,成型缸下降一個等於層厚度的距離,供粉缸上升一段高度,推出多餘粉末,並由鋪粉輥推到成型缸,鋪平再被壓實。

如此循環,直至完成整個物體的粘結。

3DP技術作為3D列印技術之一,是繼SLS、FDM等應用最為廣泛的快速成型工藝技術後發展前景最為看好的一項快速成型技術。憑借快捷、適用范圍廣、精細度高等獨特的優勢,3DP技術得到很多優秀的3D列印行業公司的關注。

Ⅳ 3D列印機常見實現方法

3D列印機常見實現方法

3D列印是通過計算機建模軟體建模,再將建成的三維模型“分區”成逐層的截面,即切片,從而指導列印機逐層列印。列印機通過讀取文件中的橫截面信息,用液體狀、粉狀或片狀的材料將這些截面逐層地列印出來,再將各層截面以各種方式粘合起來從而製造出一個實體。這種技術的特點在於其幾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狀的物品。列印機打出的截面的厚度(即Z方向)以及平面方向即X-Y方向的解析度是以dpi(像素每英寸)或者微米來計算的。一般的厚度為100微米,即0.1毫米。列印出來的“墨水滴”的直徑通常為50到100個微米。 用傳統方法製造出一個模型通常需要數小時到數天,根據模型的尺寸以及復雜程度而定。而用三維列印的技術則可以將時間縮短為數個小時,當然其是由列印機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復雜程度而定的。傳統的製造技術如注塑法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大量製造聚合物產品,而三維列印技術則可以以更快,更有彈性以及更低成本的辦法生產數量相對較少的產品。一個桌面尺寸的三維列印機就可以滿足設計者或概念開發小組製造模型的需要。

常見的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快速成型技術分為3DP技術、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SLS選區激光燒結、DLP激光成型技術和UV紫外線成型技術等。其中,採用FDM熔融層積成形技術的3D列印機花費的成本較低,且佔用的成本最小,大部分面向普通消費者的3D列印機都採用此技術。

1.3DP技術:

採用3DP技術的.3D列印機使用標准噴墨列印技術,通過將液態連結體鋪放在粉末薄層上,以列印橫截面數據的方式逐層創建各部件,創建三維實體模型,採用這種技術列印成型的樣品模型與實際產品具有同樣的色彩,還可以將彩色分析結果直接描繪在模型上,模型樣品所傳遞的信息較大。3DP技術工作原理是,先鋪一層粉末,然後使用噴嘴將粘合劑噴在需要成型的區域,讓材料粉末粘接,形成零件截面,然後不斷重復鋪粉、噴塗、粘接的過程,層層疊加,獲得最終列印出來的零件。

3DP技術的優勢在於成型速度快、無需支撐結構,而且能夠輸出彩色列印產品,這是其他技術都比較難以實現的。3DP技術的典型設備,是3DS旗下zcorp的zprinter系列,也是3D照相館使用的設備,zprinter的z650列印出來的產品最大可以輸出39萬色,色彩方面非常豐富,也是在色彩外觀方面,列印產品最接近於成品的3D列印技術。

但是3DP技術也有不足,首先粉末粘接的直接成品強度並不高,只能作為測試原型,其次由於粉末粘接的工作原理,成品表面不如SLA光潔,精細度也有劣勢,所以一般為了產生擁有足夠強度的產品,還需要一系列的後續處理工序。此外,由於製造相關材料粉末的技術比較復雜,成本較高,所以3DP技術主要應用在專業領域,桌面級別僅有一個PWDR項目在啟動,但仍然處於0.1狀態,尚需觀察後續進展。

2.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

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後,機器工作台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其成型材料種類多,成型件強度高、精度較高,主要適用於成型小塑料件。

FDM技術的優勢在於製造簡單,成本低廉,但是桌面級的FDM列印機,由於出料結構簡單,難以精確控制出料形態與成型效果,同時溫度對於FDM成型效果影響非常大,而桌面級FDM 3D列印機通常都缺乏恆溫設備,因此基於FDM的桌面級3D列印機的成品精度通常為0.3mm-0.2mm,少數高端機型能夠支持0.1mm層厚,但是受溫度影響非常大,成品效果依然不夠穩定。此外,大部分FDM機型製作的產品邊緣都有分層沉積產生的“台階效應”,較難達到所見即所得的3D列印效果,所以在對精度要求較高的快速成型領域較少採用FDM。

3.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

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以光敏樹脂為原料,通過計算機控制激光按零件的各分層截面信息在液態的光敏樹脂表面進行逐點掃描,被掃描區域的樹脂薄層產生光聚合反應而固化,形成零件的一個薄層。一層固化完成後,工作台下移一個層厚的距離,然後在原先固化好的樹脂表面再敷上一層新的液態樹脂,直至得到三維實體模型。該方法成型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可成形任意復雜形狀,尺寸精度高,主要應用於復雜、高精度的精細工件快速成型。

4.SLS選區激光燒結技術:

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是通過預先在工作台上鋪一層粉末材料(金屬粉末或非金屬粉末),然後讓激光在計算機控制下按照界面輪廓信息對實心部分粉末進行燒結,然後不斷循環,層層堆積成型。該方法製造工藝簡單,材料選擇范圍廣,成本較低,成型速度快,主要應用於鑄造業直接製作快速模具。 激光燒結技術雖然優勢非常明顯,但是也同樣存在缺陷,首先粉末燒結的表面粗糙,需要後期處理,其次使用大功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設備成本,還需要很多輔助保護工藝,整體技術難度較大,製造和維護成本非常高,普通用戶無法承受,所以應用范圍主要集中在高端製造領域,而尚未有桌面級SLS 3D列印機開發的消息,要進入普通民用領域,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5.LOM分層實體製造法:

LOM分層實體製造法以片材(如紙片、塑料薄膜或復合材料)為原材料,激光切割系統按照計算機提取的橫截面輪廓線數據,將背面塗有熱熔膠的紙用激光切割出工件的內外輪廓。切割完一層後,送料機構將新的一層紙疊加上去,利用熱粘壓裝置將已切割層粘合在一起,然後再進行切割,這樣一層層地切割、粘合,最終成為三維工件。LOM 常用材料是紙、金屬箔、塑料膜、陶瓷膜等,此方法除了可以製造模具、模型外,還可以直接製造結構件或功能件。

6.DLP激光成型技術:

DLP激光成型技術和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比較相似,不過它是使用高解析度的數字光處理器(DLP)投影儀來固化液態光聚合物,逐層的進行光固化,由於每層固化時通過幻燈片似的片狀固化,因此速度比同類型的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速度更快。該技術成型精度高,在材料屬性、細節和表面光潔度方面可匹敵注塑成型的耐用塑料部件。

7.UV紫外線成型技術:

UV紫外線成型技術和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比較相似類似,不同的是它利用UV紫外線照射液態光敏樹脂,一層一層由下而上堆棧成型,成型的過程中沒有噪音產生,在同類技術中成型的精度最高,通常應用於精度要求高的珠寶和手機外殼等行業。

;

Ⅵ 求教3d列印機運動原理

原理就是通過電機帶動擠出頭在XYZ空間方向的移動

Ⅶ 使用3D列印機有哪些小技巧

購買列印機後,會發現很多新鮮的詞彙、知識需要去學習。下面展現一些新手在擺弄3D列印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和一些能讓你更好進行3D列印的小技巧。
1、列印平台不平會給列印過程帶來很多麻煩,所以要常常調試確保列印平台的水平。有些3D列印機帶有「自動校準」功能,在新機開始列印前可以使用此功能自動校準。沒有此功能的,或是不放心的可以用一張A4紙來進行檢測:將你的列印噴頭Z軸設置在列印第一層的高度,把紙插到列印平台和噴頭中間,前後左右移動噴頭,如果噴頭能自由移動而不碰到紙,那麼你的列印平台基本上就調平了。
2、要經常進行清理,使用擦拭酒精(70%酒精或者70%異丙醇)清潔你的列印平台,因為你手上的油脂可能弄臟列印平台使得列印的物品不能很好粘到列印平台上。
3、記得在列印前在平台上貼上一層美紋膠帶,因為貼美紋膠帶能夠使模型更加貼合列印平台,也可以幫助我們在列印完成後更好地將模型移除。
4、當你列印一個新東西,可以先用列印機的最低設置先快速實驗一下。因為你肯定不願意花了n個小時列印完成之後發現物品的大小或者什麼地方不對!
5、記得一定不要在列印機工作時,或者剛剛停止工作後觸摸噴嘴。因為在列印時噴頭需要加熱融化耗材,這是噴嘴的溫度極高,觸摸後極有可能造成燙傷。
6、耗材一旦拆封,盡量短時間用完,長時間放置會導致耗材更脆,影響列印效果。如果拆封後長時間內不使用,一定要密封保存並儲存在乾燥、無塵環境中。
7、多了解你選擇的列印材料的屬性。在個人3D列印中使用的兩種主流塑料是ABS和PLA。每種都有它自己的特性,比如融化溫度和出料速度。確保你設置的列印機各項數據能支持你所使用的列印材料。

Ⅷ 請問3D列印機的列印速度具體是指什麼速度

  1. 3d列印機列印速度是材料絲的進料速度。

  2. 3D列印就是融化材料,進行堆疊,所以列印速度和模型造型、大小有關。用來衡量列印速度的常量是列印材料進料速度,通過材料絲粗細,擠壓頭孔徑和實際列印模型體積,共同計算列印速度.

  3. 3D列印機列印過程中,也有技術問題引起的吐絲慢的情況,樂彩3d列印機指出,比如3D列印機吐絲不暢的時候,是否是對3D列印機加熱的溫度不夠高或者是使用的材料不夠好的原因。關於3d列印機速度變慢的原因解析,解決的方法是調節3D列印機的加熱溫度,更換適合的用材或者3D列印機頭。

  4. 3D列印機在列印模型是根據模型寬窄的不同和實際列印的情況,關於3d列印機速度變慢的原因解析,自動調整速度和吐絲的多少。3D列印機是屬於增物製造,精度越高,速度越慢。

  5. 3D列印機可以列印列印汽車 、飛機和其它產品的配件。,以目前的速度和精度,只適合做樣品或緊急配件,不適合大量生產。通常在工藝設計,製造領域,材料工程等精密的復雜領域,3D列印機在這種情況下列印就相對很慢。

Ⅸ 3d列印機斷電續打找不到文件

1、首先把列印機噴頭移動到斷打的模型位置,在噴頭低和模型中間放一張A4紙。
2、其次先1mm後0.1mm移動噴頭下降,夾住A4紙像調平一樣,使A4紙能夾住但又能來回移動但又有一點摩擦力即可。
3、最後找到屏幕所對應的高度並記錄下來,把文件上傳到你的列印機即可接著列印。

Ⅹ 怎麼解決3D列印錯位的問題#3D列印

3d列印過程中出現層錯位的原因有很多,今天為大家總結了導致出現這種問題的內外原因。
一、外在原因
1、列印機皮帶和頂板沒有緊固
解決:檢查皮帶,根據需要進行加固;檢查頂板,根據需要進行加固
2、Z軸有一根桿不夠直
解決:檢查Z軸桿,更換不直的桿
3、電壓不穩
解決:列印錯位時觀察是否為大功率電器比如空調啊下班了一部分電器的電閘一起關閉時列印錯位了,如果有,列印電源加上穩壓設備。如果沒有,觀察列印 錯位是否每次噴嘴走到同一點出現行程受阻,噴嘴卡位後出現錯位,一般是X、Y、Z軸電壓不均,調整主板上X、Y、Z軸電流使其通過三軸電流基本均勻。
4、列印中途噴嘴被強行阻止路徑
解決:列印過程中不能用手觸碰正在移動的噴嘴。其次如果模型圖列印最上層有積削瘤,則下次列印將會重復增大積削,一定程度堅硬的積削瘤會阻擋噴嘴正常移動,使電機丟步導致錯位。
5、主板問題
解決:如果出現最多的是列印任何模型都同一高度錯位,更換主板試試看。
二、模型自身的原因
1、檢查模型切片是否有誤
解決:在用的最常見的軟體是Cura、Repetier這兩種。大多都是開源的,所以說軟體的穩定性專業性我們不能保證,還有每個設計模型圖出 來不一定就是完美適合軟體,所以列印錯位首先模型圖不換,把模型圖重新切片,模型移動個位置也好,讓軟體重新生成GCode列印。
2、檢查模型圖紙設計是否有誤
解決:如果出現錯位換切片後模型還是一直錯位,換以前列印成功的模型圖實驗,如果無誤,重新作圖紙。
多數3D列印機使用的都是開環控制系統,直白說,它們沒有關於噴頭實際位置的信息反饋,列印機只是簡單嘗試移動噴頭到某個位置,然後希望它能到達那兒。多數時候,這樣是可行的,因為驅動列印機的步進電機是非常有力的,不會有巨大負載來阻止噴頭移動。如果出現問題,3D列印機也沒有辦法發現它。例如,在列印的時候,你突然撞擊列印機,可能導致噴頭移動到一個新的位置,機器沒有反饋來識別這種情況,所以,它會繼續列印,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如果你發現列印機的層錯位了,它可能是因為下面列出的原因之一導致的。不幸的是,一旦這些錯誤發生,列印機則沒有辦法發現問題並處理問題,所以我們將探討一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噴頭移動太快:如果你設置的是高速列印,3D列印機的電機會盡力支持。如果你嘗試以更快的速度列印,以至於超過了電機能承受的范圍,就通常會聽到咔咔的聲音,電機沒法轉動到預期的位置。這種情況下,接下來列印的層,會與之前列印的所有層錯位。如果你覺得列印機列印太快,可以試著降低50%的列印速度,看是否有幫助。在列印過程中如果你還想讓模型繼續列印的話,可以旋轉旋鈕來調整模型的列印速度,把速率(FR100%)適當降低。

列印過程中噴嘴刮到模型:列印過程中有時候噴嘴會刮到模型,特別是從一個點平移到另一個點,到達位置後,噴嘴沒有任何抬升過程,直接就粘上去,這是很容易刮到模型的,但是機器本身是不能感應到的,所以噴嘴會繼續工作。此時,列印出來的模型可能已經錯位了,這時你需要在切片里找到工具,打開裡面的專家設置,設置一下回退時Z軸抬起的高度,適當的Z軸抬起高度可以避免噴嘴刮到模型而造成錯位,設置在0.3mm即可。

模型問題:模型的來源渠道很多,可以網上下載,可以自己建模,也可以通過掃描儀來逆向建模。網上下載的模型很容易出問題,下載的時候看著正常,但是切片之後列印出來就會出現各種奇怪的問題,錯層也在其中,在切片完成後有一個層預覽,你可以切完之後預覽一下,檢查是否每一層都正常,如果哪一層突然出去了一根線條,那麼這個模型肯定有問題,正常的模型預覽每一層的噴頭移動軌跡都是圍著模型在轉的,所以你可以在每層切完之後檢查一下,確保模型本身沒有問題。

受外力影響:機器本身是由電機帶動皮帶傳動的,很小的外力都可能會影響噴嘴的移動,造成電機丟步,或者切片時模型超出成型平台的尺寸,造成噴嘴在平台最邊緣丟步也會造成錯層,所以列印機旁盡量不要有其他不相關的人或物品干擾。

機械問題:如果降低了速度,錯位問題仍一直出現,那就有可能是列印機存在機械問題。例如,多數3D列印機使用同步帶來做電機傳動,以控制噴頭的位置。同步帶一般是橡膠製成,再加某種纖維來增強。使用時間一長,同步帶可能會鬆弛,進而影響噴頭的張力。如果張力不夠,同步帶可能會在同步輪上打滑,這意味著同步輪轉動了,但同步帶沒有動。如果同步帶原本安裝得太緊,也會導致同樣的問題。過度綳緊的同步帶,會使軸承間產生過大的摩擦力,從而阻礙電機轉動。理想的情況是,皮帶足夠緊,防止打滑,但又不太緊,以致阻礙系統運行。如果你在處理錯位問題,就需要確認所有同步帶的張力是合適的,沒有太松或太緊。如果你覺得有問題,可以通過調整皮帶被動輪來調節同步帶的松緊度。

檢查電機上面的同步輪是否鎖緊,因為同步輪是由兩顆頂絲固定在電機軸上的,如果同步輪頂絲松動則會造成電機空走,造成丟步,然後模型錯位。這個解決方法很簡單,把頂絲鎖緊之後列印一個簡單的模型驗證一下就好了。

閱讀全文

與3d列印機噴頭移動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磁場基礎pdf 瀏覽:668
java布局實例 瀏覽:628
51單片機頻率計的 瀏覽:27
帶伺服器的電腦怎麼用 瀏覽:999
什麼app可以調整手機幀率 瀏覽:315
說苑pdf 瀏覽:874
安裝包加密有什麼用 瀏覽:584
舍利子靈力演算法 瀏覽:501
javacalendar天數 瀏覽:567
anyview閱讀器java 瀏覽:361
怎麼降為安卓10 瀏覽:996
javaweb程序設計郭 瀏覽:249
gm聲望命令 瀏覽:486
pdf轉換器電腦版免費 瀏覽:43
解壓歌曲什麼歌最好 瀏覽:153
諾貝爾pdf 瀏覽:969
雲伺服器快速安裝系統原理 瀏覽:792
蘋果騰訊管家如何恢復加密相冊 瀏覽:118
手機軟體反編譯教程 瀏覽:862
sqlserver編程語言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