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1、企業的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
2、費用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3、損失是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
4、准予扣除項目包括利息支出;計稅工資;捐贈;業務招待費;職工養老基金和待業保險基金;殘疾人保障基金;財產、運輸保險費;固定資產租賃費;壞賬准備金和商品削價准備金;轉讓固定資產支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凈損失;總機構管理費;國債利息收入;虧損彌補。
5、收入總額是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貨幣形式包括現金、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及債務的豁免等;非貨幣形式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存貨、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勞務及有關權益等。
(1)企業即演算法解讀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的征稅對象及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包括6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Ⅱ 企業所得稅公式演算法
一、正面回答
企業所得稅公式演算法是,應納稅所得額等於收入總額減准予扣除項目金額應納稅所得額等於利潤總額加減稅收調整項目金額利潤總額等於收入總額減成本、費用、損失。
二、詳細分析
分月或分季預繳所得稅額=月、季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年終匯算清繳時,應退補所得稅應退補所得稅額=全年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本年累計已繳所得稅額。
三、企業所得稅是什麼?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企業的各項收入所得徵收的稅。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Ⅲ 企業(年)增加值怎麼計算企業增加值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計算方法:
一是正演算法,即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中屬於中間投入的部分分別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財務費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業中間投入合計。
二是倒演算法,即分別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合計減去其中屬於增加值的項目(大體包括工資、福利費、折舊、勞動保險費、職工待業保險費等),倒算出三項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業中間投入合計。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
(3)企業即演算法解讀擴展閱讀:
計算工業總產值要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1、工業生產的原則:即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均應包括在內,反之,凡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均不計入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中。
2、最終產品的原則:即凡是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半成品)對外銷售,那對外銷售的中間產品也應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
3、工廠法原則:即工業總產值是以工業企業作為基本計算(核算)單位,即按企業的最終產品計算工業總產值,按這種方法計算的工業總產值,不允許同一產品價值在企業內部重復計算,但允許企業間的重復計算。
Ⅳ 企業所得稅怎麼演算法
Ⅳ 公司估值的各種計算方法
公司估值,又名企業估值、企業價值評估等。公司估值是指著眼於上市或非上市公司本身,對其內在價值進行評估。一般來講,公司的資產及獲利能力決定於其內在價值。進行公司估值的邏輯在於「價值決定價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非上市公司估值方法可分為三類:市場法(包括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收益法(現金流折現);資產法。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2-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公式)
企業所得稅四步計演算法:
第一步,計算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費用(會計-稅法)-收入(會計-稅法)]×現行稅率
第二步,計算暫時性差異(公式符號性質)
暫時性差異=(資產類)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暫時性差異=(負債類)(賬面價值-計稅基礎)×(-1)+X=應納稅X;-X=可抵扣X
第三步,計算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增長額
=期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預計轉回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
第四步,做分錄(根據四科目平衡計算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的簡演算法
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永久性差異)×現行稅率
永久性差異=費用(會計-稅法)-收入(會計-稅法)
成立條件:預計轉回稅率=現行稅率
特殊情況:預計轉回稅率≠現行稅率,則公式不成立。
【例】A公司2013年度利潤表中利潤總額為3000萬元,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與所得稅核算有關的情況如下:
2013年發生的有關交易和事項中,會計處理與稅收處理存在差別的有:
(1)2013年1月開始計提折舊的一項固定資產,成本為15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0。會計處理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稅收處理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假定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及凈殘值與會計規定相同。
(2)向關聯企業捐贈現金500萬元。假定按照稅法規定,企業向關聯方的捐贈不允許稅前扣除。
(3)當期取得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股票投資成本為800萬元,2013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稅法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市價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4)違反環保法規定應支付罰款250萬元。
(5)期末對持有的存貨計提了75萬元的存貨跌價准備。
要求:完成A公司2013年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注會
Ⅶ 企業所得稅的演算法公式
企業所得稅的演算法公式:
1、計算應交所得稅: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費用會計稅法_收入會計稅法乘現行稅率;
2、計算暫時性差異公式符號性質:暫時性差異=資產類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負債類賬面價值_計稅基礎乘1+x=應納稅x;x=可抵扣x;
3、計算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增長額=期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乘預計轉回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
4、做分錄根據四科目平衡計算所得稅費用所得稅費用的簡演算法: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永久性差異乘現行稅率、永久性差異=費用會計稅法收入會計稅法成立條件:預計轉回稅率=現行稅率、特殊情況:預計轉回稅率不等於現行稅率,則公式不成立。
企業所得稅採取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相結合的雙管轄權,把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分別確定不同納稅義務。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十四條 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Ⅷ 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一.按照演算法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
二.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三。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Ⅸ 企業所得稅的演算法
你們是小規模納稅人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率是3%,如果你說的額銷售額不含增值稅,那麼你們產生銷項增值稅30*0.03=0.9萬元,即9000元
企業所得稅是按公司利潤總額的25%提取,你說稅率20%說明你們是小型微利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