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滴滴打車被指大數據殺熟,殺熟什麼意思
滴滴打車大數據殺熟,是指針對不同的手機,在叫車的時候價格是不一樣的。
很多網友進行測試,不同的手機在叫車的時候價格是不一樣的,相同路程打車用兩部不同的手機進行叫車,實際付的價格相差很多,所以很多網友表示滴滴打車大數據殺熟,有些人經過實地調查使用越貴的手機打的車費可能就會越貴。
安卓手機叫車要比蘋果手機叫車便宜的多。
蘋果機用戶平均能夠獲得兩元左右的叫車優惠,然而安卓用戶的叫車優惠大概是4元左右,在網約車平台打車的時候,只要勾選多種車型,最後接單的往往都是高價車,其實大數據殺手已經不是新鮮事,同樣的酒店和房型或者同樣的航班,機票老用戶定的價格要比新用戶還貴得多,甚至同一個人不同的時間去查詢航班的價格,相差幾分鍾就會相差幾百塊錢。
㈡ 所謂的大數據殺熟是什麼
實際上而言無論是任何涉事「殺熟」平台及機構,當我們嘗試著判斷產品是否存在「殺熟」行為,數學中的「控制變數法」再適合不過了,當僅存在唯一變數的情況下再去比較,得出來的結論才有可信度,如果存在多個變數比如時間、地域等等因子其實也都是需要考慮在內的!
不過,在討論「殺熟」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大數據?再來討論什麼又是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是AI人工智慧的基石,目前的深度學習主要是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即對大數據進行訓練,並從中歸納出可以被計算機運用在類似數據上的知識或規律。
簡單而言何為大數據?
雖然很多人將其定義為「大數據就是大規模的數據」。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大規模」只是指數據的量而言。
數據量大,並不代表著數據一定有可以被深度學習演算法利用的價值。
大數據在應用層面:
大數據往往可以取代傳統意義上的抽樣調查、大數據都可以實時獲取、大數據往往混合了來自多個數據源的多維度信息、大數據的價值在於數據分析以及分析基礎上的數據挖掘和智能決策。
㈢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經常瀏覽一些資訊的人對於大數據三字應該並不陌生,大數據代表的就是巨量的資料,但是大部分人對於大數據殺熟不太懂。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1、使用多個帳戶進行交叉驗證。再找到幾個朋友,您甚至可以使用父母的手機進行搜索和比較,然後選擇最低價格下訂單。
2、掩蓋價格敏感的用戶。如果可以將您定義為對價格敏感的用戶,則平台向您推送的價格可能不會太高,否則第二次會有額外的優惠券和其他補貼。
3、反向操作,圖像模糊。當您要搜索礦泉水時,請同時搜索一些不相關的可樂,衣物,皮膚護理產品等,並使用不相關的數據來掩蓋您的真實意圖數據。需要說明的是,當用戶畫像的准確性下降時,您不太可能被「熟練」,但是平台提供的精緻和個性化服務的質量可能會下降。
4、注意您的隱私保護。盡量不要在網站,移動終端,APP,微信,QQ和其他社交網站上過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另外,集中精力吧!不要讓您的地理位置,地址簿,相冊等隱私得到盡可能多的保護。關閉所有不必要的位置許可權,照片閱讀許可權,地址簿閱讀許可權,並且不要連接到未知的WiFi甚至某些正式的WiFi。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它是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來比較用戶的消費行為,即使在相同的產品/相同的服務/相同的條件下,也要根據不同人群的消費潛力為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價格。
這樣一來,容易花錢的老用戶(「熟識」的客戶)就可以花更多的錢,不容易花錢的用戶應嘗試一下,讓他花一些錢,以使金額最大化。例如,美團外賣為老顧客提供1元的補貼,為新顧客提供6、5元的補貼。
被大數據殺熟應該如何申請賠償
大數據符合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條件:
首先,經營者客觀地實施了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其次,消費者的用心良心;
第三,消費者蒙受損失;
第四,經營者的欺詐行為與消費者遭受的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因此,除了補償消費者的損失外,實施大數據的運營商還應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對損失的補償。增加的賠償額是消費者購買貨物或獲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如果追加賠償額少於500元,則賠償500元。由於大數據的`價格差異有限,個人消費者不會遭受太多損失,因此懲罰性賠償是消費者獲得賠償的重要途徑。 《消費者保護法》第10條規定,消費者有權根據公平交易條件獲得公平交易結果,這主要體現在消費者以合理價格購買商品或獲得服務的權利。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所謂「大數據殺熟」,有人將其定義為互聯網廠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的行為。也就是說: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互聯網廠商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並依此獲得利潤最大化。
大數據殺熟案例
大數據殺熟現象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馬遜在2000年一個差別定價「實驗」。當年,有用戶發現《泰特斯》(Titus)的碟片對老顧客的報價為26、24美元,但是刪了cookie後發現報價變成了22、74美元。這件事情的曝光,讓亞馬遜面臨消費者如潮的譴責,最後CEO貝索斯親自道歉,稱一切只是為了「實驗」。這是否僅僅是個「實驗」不得而知,但調整價格來「追逐利潤」是毋容置疑的。
有網友自述,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特定酒店,朋友的賬號顯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賬號則要380元。相同的房間,不同的價格,這算得上演算法的「功勞」。通過深挖消費者過往消費甚至瀏覽記錄,讓演算法洞悉消費者偏好,不少互聯網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費者的「底牌」,於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大數據殺熟的原因
部分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會把用戶進行分類。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就是把用戶分為價格敏感性用戶和非價格敏感性用戶,由於使用習慣老客戶多為非價格敏感性用戶,而新用戶則對價格比較敏感。企業則針對不同類別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價格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怎樣理解大數據殺熟
與其稱這種現象為「殺熟」,不若說是「殺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一罐可樂,在超市只賣2元,在五星級酒店能賣30元。這不能叫價格歧視,而是因為人們能住得起五星級酒店,那麼就是要被「殺」,這個理論套用在「大數據殺熟」上卻並不恰當。一個關鍵問題是,一罐可樂的正常價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級酒店的溢價是公開的。但「大數據殺熟」卻處於隱蔽狀態,多數消費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溢價」了。此外,將老顧客等同於「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也有偷換概念之嫌。
大數據殺熟相關法規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實際體驗調查結論與網友的反饋大相徑庭。實際調查顯示,大數據「殺熟」問題並不明顯,只有個別價格不同行為涉嫌大數據「殺熟」,調查點名了去哪兒和飛豬旅行等網站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數據殺熟情況。但消費者發現被大數據「殺熟」後,由於其存在復雜性和隱蔽性,維權舉證確實存在困難。
2019年10月9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2]
針對最受關注的「大數據殺熟」問題,《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旅遊者,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2]
大數據殺熟還將面臨最高五十萬元的處罰。《暫行規定》第三十五條規定,違反該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處罰。具體來說,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大數據殺熟的幾種方式
「殺熟」,看字面的意思,就是同一個平台的同一款產品,每個賬戶看到的價格是不一樣的,老用戶的購買價格比剛注冊的新用戶價格貴。
大數據殺熟,其技術基礎是大數據,也就是海量的用戶數據,通過你的基礎屬性數據判斷你所在用戶群體、人群特徵(如消費能力等)、通過你的行為判斷數據,判斷你的偏好、消費水平和消費意願強烈程度。然後通過精準的用戶畫像,推送不同的商品價格。
一般來說,有幾種情況:
1、根據地理位置定位,如果你附近商場或商店少,顯示給你看的商品就會加價,幾年前,美國就有「如果附近沒有肯德基,就給用戶顯示更高的披薩價格」的案例。還有,如果你在「富人區」,賣給你的東西價格不加個三成五成的,好像也對不起大數據。
2、根據你的消費記錄,如果你是屬於花得起錢的那種,也會給你加價。
3、根據你搜索的詞彙、時間、頻率,判斷你是「隨便看看」還是「心裡長草」甚至是「心急如焚」,從而給你調整報價。
4、我還聽說,用不同的手機看到的價格不一樣,如,蘋果手機看到的價格可能高於其他的普通手機。
5、如果你是新用戶,商家可能會給你較高的優惠券,或者新人體驗券,最終購買的價格可能會低於老用戶。
怎樣應對大數據殺熟
在現階段,作為消費者,我們還無法保證商家自覺不「殺熟」,那該怎麼做才會盡量避免「被溢價」呢?
1、多用幾個賬號交叉驗證。多找幾個朋友,甚至可以用父母的手機搜索對比,然後選擇最低價的那個下單。
2、偽裝價格敏感用戶。如果你能夠被定義為價格敏感用戶,可能平台給你推送的價格就不會太高,或者二回有另外的優惠券之類的補貼。
3、反向操作,畫像模糊。當你要搜索礦泉水時,再同時搜索一些不相關的可樂、服裝、護膚品等,用無關數據掩蓋你的真實意圖數據。這個需要說明的是,當你的用戶畫像准確度降低時,你被「熟殺」的可能性降低,但平台給你提供的精細化個性化服務的質量可能會降低。
4、注意自己的隱私保護。盡量不讓自身信息在網站、手機終端、APP、微信、QQ及其他社交網站暴露得太多。另外,劃重點!盡可能地不要讓你的地理位置、通訊錄、相冊等等隱私被獲取。關閉掉一切非必須的定位許可,照片讀取許可、通訊錄讀取許可,不要連接來來路不明的WiFi,甚至一些看起來官方的WiFi。
㈣ 所謂的「大數據殺熟」具體怎麼回事,什麼叫「殺熟」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殺熟“吧,簡單來說就是坑熟人,中國一貫都是熟人社會,辦事喜歡找熟人,就哪怕是出去打工也喜歡找老鄉,因為在我們長久以來的觀念中,熟人知根知底值得信賴,但是有些人就是利用了這種信賴的心理,利用對熟人的了解來坑熟人,往往因為了解一坑一個准。
現在大數據殺熟還挺普遍的,而且大數據殺熟具有隱蔽性,而且十分動態,所以每次那些電商平台被曝光利用大數據殺熟,他們總是能找到理由解釋。但是不用懷疑,大數據殺熟是確實存在的,早在2000年的時候亞馬遜就被發現將同一款DVD為新老客戶制定不同的價格,引起了消費者的憤怒,隨後亞馬遜就道歉了並且承諾再也不價格歧視了。
㈤ 所謂的「大數據殺熟」具體怎麼回事,什麼叫「殺熟」
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經營者運用大數據收集消費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收入水平等信息,將同一商品或服務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消費者從而獲取更多消費者剩餘的行為。
2020年8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了,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
2021年1月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京召開「網路消費領域演算法規制與消費者保護座談會」。中消協指出,部分互聯網平台利用演算法技術進行大數據殺熟,損害了網路領域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此應加強演算法應用的有效規制。
(5)演算法殺熟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殺熟」的形式多樣,主要有四種表現:
一是老用戶比新用戶的價格高,比如一個旅遊網站常客看到的價格比新用戶看到的價格貴了百元以上;
二是手機配置不同收費不同,比如某視頻網站開通一個月VIP會員,蘋果用戶購買比安卓用戶購買價格5元;
三是多次瀏覽不購買價格會更貴,比如查詢某個航線的機票,幾分鍾前的機票價格是1500元,過幾分鍾再查,這個價格就可能變成了1700元;
四是下單時默認捆綁上次的服務,比如購買機票時,一旦勾選過一次貴賓休息室、接送機服務等附加服務後,那麼在下一次下單時,系統就會默認勾選之前選擇過的服務。
㈥ 殺熟是什麼意思
意思見下面:
「殺熟」的意思是:做生意時,利用熟人對自己的信任,採取不正當手段賺取熟人錢財。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種熟人社會。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理性對熟人關系的侵蝕,社會上出現一些專門拿熟人下手謀取利益的行為,即為「殺熟」。
㈦ 「殺熟」是什麼意思
大數據殺熟指的就是針對某一件商品,或者針對某一個服務的時候,老客戶所看到的價格反而要比新客戶更高。
很多經營者會利用大數據對消費者的信息進行分析以及收集,對消費者的消費偏好以及收入水平進行了解,然後將某一件商品用不同的價格售賣給不同的消費者。
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就是針對同一件商品時,老客戶購買的價格會更高一些。其次就是常見的捆綁服務,比如我們上一次因特殊情況購買飛機票時,勾選了貴賓休息室或其他的服務,下一次購買時就會默認勾選。對某件商品或者服務,多次瀏覽,但是並沒有購買,價格反而會越來越貴。
㈧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如何維權
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
大數據殺熟現象主要是應用在互聯網以及電商平台上面,而這樣的現象已經破壞了整個游戲規則,甚至讓很多老用戶付出比新用戶更高的成本來享受服務,或者購買商品,這樣不僅僅損害更多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平台從中賺取了非常多的利潤和價值。
總結:當我們遭遇到大數據殺熟的行為時,自己一定要多去進行維權,要麼拿起法律武器,要麼直接進行舉報,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否則自己也會被各種各樣的先進演算法所計算,這樣不僅會嚴重影響自己的消費,更重要的是還會讓平台對自己更加了解,甚至讓自己沒有辦法脫離平台。我們這樣的生活也將會變得非常依賴網路,甚至依賴手機。
㈨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大數據殺熟即“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的行為”。例如同一趟航班,高級會員是一個價格,普通用戶是一個價格;同樣叫車,起始點和距離一樣,有的人顯示52.1元,有的人顯示46元…
大數據殺熟的本質是價格歧視。“價格歧視”本身並不稀奇,曾經在傳統商業社會中,“歧視”的對象有“生人”,也有“熟人”,比如在旅遊景區內商家會將商品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外鄉人”,比如憑借穿著打扮和談吐,商家會將商品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看起來更有錢的人。
只是在傳統商業中,“生”“熟”都可能受到歧視,而在數據等的參與下,互聯網商業中存在更多的是“殺熟”。甚至在“殺熟”的過程中,大數據成為了必備工具——每個平台都會搜集很多的用戶信息,然後根據這些用戶信息,加上千人千面的技術,針對不同用戶給出不同的價格和優惠。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都是基於標簽的,現有的商品和服務搜索結果是基於消費者的興趣、消費習慣和其他特徵。消費者每次在網上操作,都會被經濟平台拿去分析、挖掘。客戶與APP的互連動次數越多,APP的粘性越強,經濟平台就越了解用戶的行為。並在此基礎上給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的服務與報價。
㈩ "殺熟「是什麼意思啊
"殺熟"顧名思義,就是專殺熟人
比如,你去飯館吃飯,飯館是你朋友開的,可是飯菜質量不怎麼樣,但你一樣會掏錢,一樣不好意思說不好,不好意思講價錢,反而還會百般稱贊做得好吃,其實你被殺了,"殺熟"了。
象買保險,傳銷,裝修房屋,都要防止"殺熟「,最好多調研,多比較一下價格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