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驍龍888每秒運算多少次
智能手機推動了AI的普及,AI美顏、AI夜景、AI語音助手等功能也讓眾多消費者感受到了AI的樂趣,雷鋒網此前的文章《拯救拍照手殘黨,告別選擇困難!手機AI還有這么多新奇玩法》曾介紹過。
高性能的硬體和靈活易用的軟體都已經准備好,接下來AI創新的核心無疑是開發者。在AI生態的建設上,高通的態度也是開放,包括計劃與開源社區在TVM編譯器方面,以及在GitHub上開源AI模型增效工具包。
今年,高通也在中國舉辦了首屆AI創新挑戰賽。
隨著AI生態的發展和繁榮,會有哪些讓人意向不到的應用?5G+AI又會給哪些領域帶來革新?
㈡ 驍龍888影像實力詳解:ISP與AI的提升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近日,高通在驍龍技術峰會上發布了新一代旗艦級移動平台——驍龍888。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基礎規格。製程方面,驍龍888採用了三星的5nm工藝。它的CPU部分為8核Kryo 680架構,並採用了1+3+4的三叢集設計。
其中,它的超級內核首發了全新的ARM Cortex-X1架構,主頻為2.84GHz,L2緩存1MB;3個性能內核則採用了ARM Cortex-A78架構,主頻為2.42GHz,每核心L2配備512KB L2緩存;4個效率內核採用了ARM Cortex-A55架構,主頻為1.80GHz,每核心配備的L2緩存為128KB。它們整體共享4M L3緩存與3M系統緩存。
數據顯示,與驍龍865相比,驍龍888的CPU性能提升了25%,能效也提升了25%,並且可以更好地保持持續性能。
GPU部分,驍龍888集成了最新一代Adreno 660 GPU,高通表示,它的圖形渲染速度提升35%,能效提升20%。除此之外,它還大幅增強了顯示技術,並支持了可變解析度渲染(VRS)與Game Quick Touch等多種特性。
除了常規的性能升級之外,驍龍888的影像實力也大幅進步。也許有人會問了「拍照能力的不是和相機感測器有關嗎?SoC是如何影響成像水平的呢?這還要從數碼相機的成像過程說起。
我們在使用手機等數碼設備進行拍照時,成像流程基本是這樣:首先由光學鏡片將光聚焦到感測器上,感測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ISP將感測器得到的信號進行處理然後輸出可視圖像,最後由設備儲存圖像。
ISP,即圖像信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它是拍照過程中的運算處理單元,主要用於處理圖像信號感測器輸出的圖像信號,肩負著去馬賽克、伽馬校正、噪點去除、色彩矯正、動態范圍校正等多種主要任務,其地位相當於相機的「大腦「。如果ISP性能不夠,那麼相機的成像效果與成像速度都會大打折扣。
驍龍888首發了三ISP設計的Spectra 580,與上代產品相比,三ISP帶來的性能升級是顯著的,因為它支持攝像頭進行三重並發和三重並行處理。什麼是三重並發和三重並行?你可以這樣理解:並發是交替做不同事情的能力;並行則是同時做不同事情的能力。
眾所周知的是,如今的大多數旗艦智能手機,都至少配備了廣角鏡頭(主攝)、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以便用戶獲得完整的光學變焦體驗。而以往的手機採用的是雙ISP設計,這也就意味著,在相機啟動時,三顆攝像頭中有一個鏡頭是處在冷啟動(類似斷電)狀態的。對應到使用體驗上,就是變焦時的卡頓,這點在拍攝高清視頻時會變得尤為明顯。
三ISP設計可以使每個ISP對應一個鏡頭,也就是說在相機工作時,每個鏡頭都處於熱啟動(待機)狀態,這樣用戶就可以無延遲切換任意鏡頭,既可以獲得更加順滑的變焦體驗,又可以抓拍到更多精彩鏡頭,不會因相機的卡頓而留下遺憾。當然,在三重並發之下,三顆鏡頭並非同時運行,而是處於待機狀態,所有不用擔心日常拍照時的功耗問題。
此外,三重並行的特性也為驍龍888帶來了更高的鏡頭利用率與更好的多攝協同體驗,它使三個鏡頭同時處於工作狀態,可以同時利用三個攝像頭拍攝3支4KHDR視頻或者實現2800萬像素30fps的零快門延時拍照。在實際拍攝中,三顆攝像頭可以在收集更多細節的同時,依靠鏡頭特性為我們帶來更多拍攝角度,從而實現另類的「多機位「拍攝。從而使視頻拍攝者收獲更多的素材,對於vlogger而言,這顯得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它的處理速度相比上一代ISP提升了35%,達到了27億像素每秒,用戶還可以利用這樣的速度實現驚人的幀捕獲——在短短1秒鍾內,我們可以捕獲120幀——而且每幀都是1200萬像素。這也就意味著單位時間內它可以處理更多的圖像數據,從而帶來更快的成片速度。
驍龍888還支持單幀逐行HDR圖像感測器和計算HDR,這個感測器可以同時輸出長、中、短三重曝光圖像,並且所有圖像都有明亮或黑暗場景中不同部分的細節,憑借Spectra 580更快的處理速度與三重並行特性,它可以在一幀時間內將來自感測器的多重曝光組合在一起,使最終輸出的圖像和視頻擁有充足的亮部&暗部細節,從而獲得更加生動的影像表現。
除了硬體上的升級之外,AI能力也是手機攝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點。
高通在Spectra 580上首次推出了他們的第十代3A演算法,結合其全新升級的第六代AI引擎,在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等方向取得了長足進步,並可以在視頻拍攝中對目標進行自動跟蹤與縮放,從而為用戶帶來更為智能化的拍攝體驗。
驍龍888的出現將為手機攝影帶來了新的玩法。在手機拍照愈發重要的今天,這顯得尤為重要。至於新平台能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還要等到具體產品的上市,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㈢ 什麼是3a演算法
「3A演算法理解 3A技術即自動對焦(AF)、自動曝光(AE)和自動白平衡(AWB)。3A數字成像技術利用了AF自動對焦演算法、AE自動曝光演算法及AWB 自動白平衡演算法來實現圖像對比度最大、改善主體拍攝物過曝光或曝光不足情況、使畫面在不同光線照射下的色差得到補償,從而呈現較高 畫質的圖像信息。」
㈣ 沒有放棄!小米在晶元上又有大動作
小米又要做晶元了?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小米正在與相關IP供應商進行授權談判,但公司已經開始在外面招募團隊,重新殺入手機晶元賽道。「小米的最終目的肯定是做手機晶元,但他們第一顆晶元也許不會是手機晶元,而是先從周邊晶元入手。」知情人士表示。
這意味著,接下來小米將可能在晶元設計方面有比較大的動作。
2017年2月,小米在北京正式發布了自主獨立晶元「澎湃S1」,這是一顆八核64位處理器,主頻2.2GHz,四核Mali T860圖形處理器,32位高性能語音DSP,支持VoLTE。而小米5C也成為首款搭載自研晶元的設備。
在推出了澎湃S1之後,小米並沒有推出後續的繼任產品。雖然一直都有關於澎湃S2的傳聞,但最終都無疾而終。
雷軍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強調過對晶元的重視:「因為晶元是手機 科技 的制高點,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
2019年4月,小米集團組織部發布組織架構調整郵件,披露小米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團隊進行重組,其中部分團隊分拆組建新公司南京大魚半導體,並開始獨立融資。南京大魚半導體將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AI和IoT晶元與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而松果將繼續專注手機SoC晶元和AI晶元研發。
和之前的澎湃S1不同的是,澎湃C1是一款專業影像晶元,具有高性能、低CPU和內存佔用特性,在3A演算法、暗光對焦能力和畫質上進行提升,帶來更准確的自動白平衡、自動對焦、自動曝光和成像質量。這款晶元由小米折疊屏MIX FOLD首發。
從傳聞來看,小米很有可能還是會從周邊晶元開始入手。
手機處理器這樣的晶元需要需要在前期進行大量的技術和資金投入,研發難度大,回報周期長。並且目前手機晶元領域已經有了高通、聯發科、三星這樣的國際巨頭,也有包括紫光展銳在內的國產品牌,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並不適宜新手生存。
但如果是周邊晶元,尤其是IoT、物聯網相關領域的晶元,小米就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了。一方面,這類晶元的功能需求和使用場景相對簡單,在設計、工藝方面的難度較小。
另一方面,小米坐擁米家生態鏈,每年有數千萬的設備出貨量和數億的設備保有量,並且從長遠來看,AIoT生態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小米如果能夠在晶元方案上做到自主,不僅能夠降低這類設備的成本,而且還能依據自研晶元的能力做出獨占的差異化功能特性。
除了IoT領域,可以肯定的是小米也會在圖像處理器這類的手機周邊晶元上繼續發力。在這些方面小米的拓展空間也比較大。此前Redmi總經理盧偉冰曾經公開表示,一款5G手機中包含了100多種晶元。當前整個行業都對晶元有比較大的需求,缺芯問題幾乎就是整個2021年的行業主旋律。
作為頭部的手機品牌,小米手機每年在相關晶元上的成本其實也不小。如果能夠大規模應用自研晶元,對於小米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另外,根據最新的爆料信息,小米下半年的旗艦產品將會搭載UWB方案。
UWB又叫做超寬頻技術,是一種無線載波通訊技術,它所所佔的頻譜范圍很廣(利用納秒級的非正弦窄脈沖傳輸速率的方式),最大的優勢是對信道衰落不敏感,截獲能力低,使得擁有更高定位精確度等優點。
此前蘋果的iPhone12支持的室內精準定位,以及和AirTag等產品功能聯動,其實就是基於UWB技術。而要實現UWB技術,本身也需要專門的處理晶元。
小米的自研晶元會不會從這些方面入手呢?很值得期待。
㈤ 什麼是2A(3A)演算法
3A演算法主要包括3項:
AWB:自動白平衡;AF:自動聚焦; AE:自動曝光
㈥ 2022年旗艦大戲開幕 綜合體驗成關注焦點
自2021年12月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正式發布之後,各大手機廠商紛紛跟進驍龍8移動平台成為2022主流安卓旗艦手機的首選,隨著新春假期的結束,2022年旗艦手機的大幕也正式拉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Redmi K50電競版、紅魔7系列手機以及OPPO Find5系列新品相機發布,這些手機的亮相也為用戶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屏幕更快更清晰
從小米12 Pro到OPPO Find X5 Pro,2K解析度,120Hz刷新率以及10bit色彩就成了旗艦屏幕的標配,之所以旗艦手機有著相同的選擇,其實也與其所採用的平台有關,平台對於色彩的支持可以讓屏幕更好的為用戶呈現精緻的顯示效果。
小米12 Pro和OPPO Find X5 Pro均採用了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該平台從晶元層面就實現了10bit的色彩顯示和10bit HDR照片及視頻拍攝,這也是為何現在10bit成為了旗艦手機的標配。不僅僅是色彩上的幫助,平台對於屏幕升級帶來的改變還有刷新率以及觸控體驗的升級。
自驍龍865移動平台開始,高通就逐漸從晶元端完成對高刷屏幕的支持。此前高刷屏多為 游戲 手機採用,在Snapdragon Elite Gaming 游戲 技術的支持下, 游戲 手機最高可以實現144Hz的屏幕刷新率,帶來超流暢的 游戲 體驗。
隨著更多高通技術的不斷下放,除了驍龍8系平台外,包括7系甚至6系平台也開始支持高刷新率,這對於高刷新率屏幕在手機行業的普及起到了推動作用,現在只需千元就可以買到擁有高刷新率的手機,讓更多用戶可以體驗到高刷屏幕帶來的流暢體驗。
剛剛發布的紅魔7 游戲 手機的屏幕刷新率更是達到了165Hz,配合Snapdragon Elite Gaming加入的Game Quick Touch技術,可以擁有更流暢的視覺感官以及更快速的觸控體驗,Game Quick Touch負責對觸控響應時間進行毫秒級的優化,進行垂直同步和觸摸提交的幀延遲控制,還能降低全面屏手勢等操作的干擾,降低手機廠商和 游戲 開發商的優化難度。
高刷新率配合高快速的觸控體驗,這也將是未來旗艦手機的發展方向。
人人都可以成為影像大師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照,那麼更推薦選擇以拍照作為賣點的OPPO Find X5系列,其中OPPO Find X5 Pro後置為5000萬主攝(1/1.56英寸,f/1.7光圈)+5000萬超廣角(1/1.56英寸,自由曲面鏡頭,微距拍攝)+1300萬長焦(2倍光學變焦)三攝組合,帶來全場景的拍攝能力。
同時,OPPO Find X5 Pro還配備13通道多光譜感測器,能夠獲取到准確的環境光源信息,結合自研3A演算法、哈蘇自然色彩加持,各種場景下都能呈現更加真實自然的色彩。
OPPO Find X5 Pro不僅在影像系統部分有了大幅升級,同時也獲得了驍龍平台在晶元端的拍照優化。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繼續對ISP進行了提升,新的ISP已經可以實現18-bit圖像的拍攝,這也是移動設備首個支持18-bit圖像的ISP,圖像動態范圍的捕捉能力比上一代提升了4000多倍,支持更極致的動態范圍、色彩和清晰度。
全新的ISP能夠實現每秒32億像素的處理能力,每秒可以拍攝240張1200萬像素的照片,最高支持2億像素的照片拍攝,讓未來的旗艦手機在拍照上可以有更多的功能可以實現。
在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的加持下,手機可以拍攝30張照片進行多幀合成,從而提升畫面的通透度和動態范圍,特別是在暗光和高光環境下,這讓手機在暗光下的拍照能力得以提升。
高通對於手機攝影的幫助不僅僅停留在底層優化上,也逐漸開始為驍龍旗艦平台賦予更多的拍照新功能。目前高通已經與徠卡Leitz Lab進行合作,探尋更具個性的照片拍攝風格,同時也與索尼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可以針對索尼感測器進行專項的優化,未來基於驍龍平台的設備,在拍照方面也將會有更好的表現。
不僅是拍照,在視頻錄制方面驍龍8也進行了提前的布局,目前以OPPO Find X5系列為主的主打拍照的手機已經實現了4K視頻的拍攝,而新一代驍龍8已經具備了8K 30 fps HDR10+視頻的拍攝能力,達到了專業設備的水平,視頻的畫質以及色彩表現都能夠得到保障。如果是拍攝4K視頻,則可以達到120fps,視頻畫面的流暢度將會達到讓人驚喜的地步。
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為手機奠定了一個非常出色的拍照基礎,配色各大廠商自行研發的演算法以及旗艦級的感測器,讓更多人可以輕松的拍出好看的照片。
更強性能 將電競提升到新高度
對於喜歡玩 游戲 的用戶來說, 游戲 手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在新一代驍龍8平台的加持下,旗艦手機也可以具備不錯的 游戲 體驗,如果是非極客玩家,那麼旗艦手機也能滿足你的 娛樂 需求。
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基於4nm工藝,採用ARM V9指令集,CPU有一個3GHz的Cortex-X2超大核+三個2.5GHz的Cortex-A710大核+四個1.8GHz 的Cortex-A510小核。在CPU性能上相較於驍龍888提升20%,而同樣性能表現下,功耗則降低30%。
出色的性能是 游戲 流暢的前提,但如果想要出色的 游戲 體驗,也離不開 游戲 的優化。說到 游戲 優化,這是驍龍平台的強項,自第一款 游戲 手機推出之後,所有的 游戲 手機均是基於驍龍平台,這也為驍龍平台的 游戲 優化奠定了基礎。
高通也為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帶來了端游級立體渲染技術,在該技術的幫助下,可以提升粒子圖形的渲染效果,諸如煙霧這樣的畫面將會獲得更加逼真的效果,同樣起到提升 游戲 畫質的作用。
不僅如此,驍龍8還加入了GPU控制面板,手機廠商也可以自行對界面及功能進行定製,可以讓 游戲 手機實現對GPU性能的單獨調節,包括幀率、解析度等設置均可以針對特定的 游戲 來設定,可以更有針對性的調整GPU的性能輸出,從而讓 游戲 畫面流暢穩定,帶來端游級別的 游戲 體驗。
目前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針對 游戲 的優化已經超過50項,專為 游戲 打造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將會更加充分的發揮出新一代驍龍8在 游戲 領域的優勢。
總結
從去年底首款新一代驍龍8機型亮相,到剛剛發布的OPPO Find X5,旗艦手機的功能不再是聚焦性能,而更看重綜合的體驗,包括屏幕、性能、 游戲 、拍照等方面,均要具備旗艦的水平,旗艦手機越來越內卷,但是卻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使用體驗。
以往依靠性能就可以站穩市場的情況已經不再,旗艦手機除了要具備頂級的性能外,在功耗、 游戲 、拍照等方面也需要具備更出色的體驗,而全新一代驍龍8則將為旗艦手機帶來綜合體驗的升級。
㈦ 綜合表現無短板,驍龍7gen1手機成中端市場又一不錯選擇
2022年的手機市場,似乎比去年更熱鬧一些,不僅各大廠家在高端旗艦市場大放異彩,同時在中端市場也給消費者帶來了許多驚喜。而作為一款手機,影響用戶體驗的不僅與外觀設計有關,一款處理器的綜合表現直接決定了用戶綜合體驗水平的高低。而作為手機上游產業鏈的高通,在全球SOC市場份額領先的情況下,高通還選擇繼續發力,進一步開闊中端市場,並帶來了定位中端的4nm工藝晶元驍龍7gen1。如今安卓陣營也出現了許多搭載驍龍7gen1的手機,比如OPPO的Reno8 Pro。
首先來說硬體規格,驍龍7gen1採用4nm工藝、ARMV9架構、Adreno 662 GPU,雖然定位中端,但激進的設計理念卻給用戶帶來了出色的性能與能效表現,並且驍龍7gen1還支持部分關鍵的Elite Gaming特性,為用戶的 游戲 、續航等體驗帶來了又一次的升級。
實測數據顯示,在《原神》30分鍾後,23 室溫環境下,手機正面最高溫度僅為40 ,背部最高38.6 ,而且耗電量僅為12%,平均功耗4.2W。《王者榮耀》開啟高畫質90幀模式,11分鍾一局後的耗電量僅為5%,機身正面最高38 ,背部最高37 ,平均幀率81,平均功耗2.3W。
極限性能或許不及驍龍8,但對於大多數非重度 游戲 用戶或非 游戲 用戶而言,出色的功耗表現,確實能為用戶帶來更持久的續航。而實測顯示,在對OPPO Reno8 Pro不間斷續航測試5個小時後,依然還有30%的剩餘電量,4500mAh的大電池,完全能滿足用戶一天的重度使用需求。
拍照方面,驍龍7gen1採用的是3個14bit ISP,可以同時支持3個攝像頭進行拍攝,或者可以拍攝高達2億像素的照片。而且在Reno8 Pro身上,OPPO還引入了自主研發的馬里亞納X晶元,實現了「一機雙芯」這種高端手機才有的旗艦配置,3A演算法與驍龍7gen1協同工作,配備上5000萬像素大底主攝,3200萬像素前置超感光鏡頭等全新影像硬體,不管是暗光還是高光抑制都能輕松應對,而且還能為用戶帶來細節清晰、色彩真實的拍照效果,還支持4K超級夜景視頻,晶元級4K HDR視頻。
驍龍7gen1的表現非常完善,尤其是在高通擅長的通訊領域,即便驍龍7gen1定位中端,但網路能力卻完全沒有縮水,比如基帶方面集成了高通的驍龍X62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支持3GPP R16標准,優勢就在於不再是以前的「能用」,而是「好用」,支持4.4Gbps下行峰值,5G雙連接。
此外還引入了FastConnect 6900連接系統,讓搭載驍龍7gen1的手機在WiFi連接方面實現了更高的帶寬、更低的時延,支持藍牙5.3晶元組,外加上Snapdragon Sound驍龍暢聽技術,這對有真無線藍牙耳機的用戶而言,不僅能帶來音樂盛宴,還能為用戶帶來更沉浸式的 游戲 、觀影體驗。
市面上確實有不少定位中端的晶元,但驍龍7gen1多方面同時發力,相較於上一代的驍龍778G各方面都有明顯的升級,綜合表現沒有任何短板,而搭載驍龍7gen1的手機,也是中端市場上又一非常不錯的選擇。
關於驍龍7gen1,您怎麼看?
㈧ 【Camera專題】Camera驅動源碼全解析_下
1、手把手擼一份驅動 到 點亮 Camera
2、Camera dtsi 完全解析
3、Camera驅動源碼全解析上
4、Camera驅動源碼全解析下
上篇文章分析了C文件函數的實現,本文繼續分析h文件的配置信息。
推薦文章:
MIPI CSI2學習(一):說一說MIPI CSI2
高通camera驅動分析
參照sensor規格書或者咨詢fae,配置:
2.1 sensor幀的輸出和關閉
sensor以流的方式 輸出幀.
2.2 開啟sensor 端的group 功能
開啟sensor 端的group 功能,將曝光(line),gain等打包,保證在同一幀進去生效
2.3 sensor嵌入式數據
2.4 sensor初始化相關寄存器
2.5 sensor解析度相關寄存器
以上的sensor寄存器配置一般有fae廠商提供,驅動工程師盡可能的掌握相關寄存器代表的含義。
如控制寬高、幀率、曝光等等寄存器
我們只用到16位,因此
sensor_id_reg_addr = 0x300b,
sensor_id = 0x0D42,
曝光時間以行長為單位; PCLK以Hz為單位;
行長以周期數為單位,幀長以行長數為單位;其中周期數就是頻率
T 周期以ms為單位;
f 頻率以Hz為單位;
f = 1 / T;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camera曝光和幀率_songqiangzmt的博客
比如這里又3個寄存器,每個寄存器是8bit:
max_linecount = 0x ff ff -8
暫時沒弄清楚
這里指的是暗電流值,
一般來說 raw8 都是 16, raw10為 16x4=64, raw12 =16x4x4
感測器可以流式傳輸許多不同的 數據類型(DT) 。
該數據被包裝在不同的流中。 在一個流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不同的DT。 一種 虛擬通道(VC) 分配給每個流。 DT和VC的組合應為唯一,並分配了一個通道ID(CID)。
有關如何指定CID的要求/限制。 當前的MIPI CSI_Rx支持四個VC,每個VC最多可以有四個CID,如下表所示。
感測器可能具有內置的pattern generator。 通過設置專用寄存器,感測器可以將生成的圖案輸出。
當出現圖像異常時,可以使用此功能看看sensor本身輸出是否有問題。
binning_factor主要是用來控制拍照亮度跟預覽亮度一致的,當然也可以解決預覽噪點過大的問題!
3A演算法里,曝光時間 snap_exp_time *= (float)(binning_multiplier);
3A源碼
賦值源碼
關鍵日誌:
CSI :Camera Serial Interface 定義了一個位於處理器和攝像模組之間的高速串列介面
為使CSI_Tx(感測器)和CRI_Rx(設備)正常工作,需要一段時間它們之間需要同步。
此時間在此處設置為計時器時鍾滴答數。 它必須介於公式計算的MIN和MAX值之間
MIN [Settle count * T(Timer clock)] > T(HS_SETTLE)_MIN
MAX [Settle count * T(Timer clock)] < T(HS-PREPARE)+T(HS_ZERO) - 4*T(Timer clock)
settle_cnt(即穩定計數)– 必須根據感測器輸出特性配置該值,以確保感測器的 PHY
發送器與 MSM 的 PHY 接收器無障礙同步。
對於 28 nm 以及更小的 MSM 晶元,使用以下公式計算穩定計數:
settle_cnt = T(HS_SETTLE)_avg /T(TIMER_CLK),
其中 T(HS_SETTLE)_avg = (T(HS_SETTLE)_min + T(HS_SETTLE)_max) / 2,如傳
感器數據表所指示
如果sensor可以直接流式傳輸HDR幀,該函數才有用。
這里的 rolloff compensations = Lens Shading Correction (LSC)
有些sensor可以自己內部做lsc補償。rolloff_config就是用了配置sensor的這些信息。
注意:如果你使用了sensor LSC補償,平台端 lsc補償就要關閉,否則雙倍補償,可能會造成圖片失真。
typedef enum {
SENSOR_DELAY_EXPOSURE, /* delay for exposure /
SENSOR_DELAY_ANALOG_SENSOR_GAIN, / delay for sensor analog gain /
SENSOR_DELAY_DIGITAL_SENSOR_GAIN, / delay for sensor digital gain /
SENSOR_DELAY_ISP_GAIN, / delay for sensor ISP (error) gain*/
SENSOR_DELAY_MAX,
} sensor_delay_type_t;
SENSOR_DELAY_EXPOSURE – Sets the exposure of frame N at frame N + delay
SENSOR_DELAY_ANALOG_SENSOR_GAIN – Sets the analog gain register at frame N + delay
SENSOR_DELAY_DIGITAL_SENSOR_GAIN – Sets the digital gain register at frame N + delay
SENSOR_DELAY_ISP_GAIN – Passes the isp digital gain to the isp mole at frame N + delay
如果出現ae閃爍問題,可以嘗試修改延遲,讓gain和expose同步。
This is the readout time (in nanoseconds) of the sensor』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Usually it is
the minimum line time when the sensor is running at the maximum pixel clock.
NOTE: This is the sensor mole』s own information. Refer to the sensor vendor for more information
noise_coeff 小波里用來定義雜訊的模板
雜訊系數模型: N(x) = sqrt(Sx + O)
這些參數一般由tunning團隊修改。
關於角度
注意:
如果 <MountAngle>360</MountAngle>; 這個值配置成360度,那麼以dtsi配置的角度為准。
源碼:
關於幀率
https://www.cnblogs.com/ZHJEE/p/10351155.html
繼續當一名咸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