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Java演算法模板

Java演算法模板

發布時間:2022-12-08 19:26:40

1. 用java設計一個程序演算法,實現下列功能:輸入為一個字元串和位元組數,輸出為按位元組截取的字元串,但要保證

已經測試通過

public class SplitI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我ABC漢DEF";
int a = 6;
excute(str,a);
}
private static void excute(String str, int a) {
String temp = "";
int k = 0;
for (int i = 0; i < str.length(); i++) {
byte[] b = (str.charAt(i) + "").getBytes(); //每循環一次,將str里的值放入byte數組
k = k + b.length;
if (k > a) { //如果數組長度大於6,隨機跳出循環
break;
}
temp = temp + str.charAt(i); //拼接新字元串
}
System.out.println(temp);
}
}

2. java的演算法!比如是6/10=1,10/10=1,16/10=2,20/10=2,36/10=4,40/10=4....

圓整就可以了.這樣:

public static int result(int x,int y)
{
return Math.round( (float)x / (float)y );
}

3. java 演算法

//我自己寫的,核心演算法放在裡面,你在加一個主類調一下就行了
//兄弟,我親自測了,絕對可以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計算組合的演算法

public class CombinationClass {

public CombinationClass()
{

}
//對於任意n選m個元素,如果m==0,則此次排法結束,如果m不為0,那麼在n個元素中選擇m個元素就是要首先在n個元素中選出一個元素,然後
//在其他n-1個元素中選擇m-1個元素。因此,對於每一個n來講,它的任務就是,將當前傳入的集合中填充上自己的信息,然後比較是否有其他
//集合與自己所在集合相等如果這個集合長度為0,則重新建立一個集合,然後再把集合傳入到其他的數據中。

public ArrayList<HashSet> computeCombine(int cardinalNum, int ordinalNum,int[] numList, HashSet resultSet,ArrayList<HashSet> resultList)
{
//拷貝副本,而不能引用原來的HashSet
HashSet resultSetEnter = (HashSet)resultSet.clone();
//如果m==0則此次排法結束
if(ordinalNum == 0)
{ //完畢一種排法,把它添加到序列中
resultList.add(resultSetEnter);
return resultList;
}
if(numList.length != cardinalNum)
return null;
int newList[] = new int[numList.length - 1];
for(int i = 0; i < numList.length; i ++)
{
//每次隨便在cardinalNum中取出一個數,列印出來,然後在在其餘的cardinalNum-1個數中取ordinal-1次
//如果集合長度為0,則新建一個集合
HashSet resultSetCopy =(HashSet)resultSet.clone();
if(resultSetCopy.size() == 0)
resultSetCopy = new HashSet();

resultSetCopy.add(numList[i]);

//如果有其他集合與本集合相等,則返回
boolean result = false;
for(int k = 0; k < resultList.size(); k ++)
{
HashSet hashSet = resultList.get(k);
result = HashSetEqual(hashSet,resultSetCopy);
//如果有集合和該集合相等,則跳出循環
if(result == true)
break;
}
//如果有集合和該集合相等,則進行下一次循環
if(result == true)
continue;
//在該集合中添加入該元素

//刪掉numList[i]
for(int j = 0;j<i;j++)
{
newList[j] = numList[j];
}
for(int j = i + 1; j <= numList.length - 1; j ++)
{
newList[j - 1] = numList[j];
}

computeCombine(cardinalNum - 1,ordinalNum - 1, newList,resultSetCopy, resultList);
}

return null;
}

public static boolean HashSetEqual(HashSet hashSet, HashSet resultSetCopy)
{ int equal = 1;
Iterator it = hashSet.iterator();
if(resultSetCopy.size() == hashSet.size()){
while(it.hasNext())
{
if(equal == 0)
break;
if(equal == 1){
equal = 0;
int num = ((Integer)it.next()).intValue();
Iterator it2 = resultSetCopy.iterator();
while(it2.hasNext())
{
int num2 = ((Integer)it2.next()).intValue();
if(num == num2){
equal = 1;
break;
}
}
}
}
if(equal == 1)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return false;
}
}

4. java常見gc演算法有哪些

1:標記—清除
Mark-Sweep
過程:標記可回收對象,進行清除
缺點:標記和清除效率低,清除後會產生內存碎片
2:復制演算法
過程:將內存劃分為相等的兩塊,將存活的對象復制到另一塊內存,把已經使用的內存清理掉
缺點:使用的內存變為了原來的一半
進化:將一塊內存按8:1的比例分為一塊Eden區(80%)和兩塊Survivor區(10%)
每次使用Eden和一塊Survivor,回收時,將存活的對象一次性復制到另一塊Survivor上,如果另一塊Survivor空間不足,則使用分配擔保機制存入老年代
3:標記—整理
Mark—Compact
過程:所有存活的對象向一端移動,然後清除掉邊界以外的內存
4:分代收集演算法
過程:將堆分為新生代和老年代,根據區域特點選用不同的收集演算法,如果新生代朝生夕死,則採用復制演算法,老年代採用標記清除,或標記整理
面試的話說出來這四種足夠了

5. java的演算法!比如是6/10=1,16/10=2,26/10=3,36/10=4.....

public void method()
{
int a = 6;
int b = 10;
int value;
if(a%b > 0)
value = a/b + 1;
}

6. java中的演算法,一共有多少種,哪幾種,怎麼分類。

就好比問,漢語中常用寫作方法有多少種,怎麼分類。

演算法按用途分,體現設計目的、有什麼特點
演算法按實現方式分,有遞歸、迭代、平行、序列、過程、確定、不確定等等
演算法按設計范型分,有分治、動態、貪心、線性、圖論、簡化等等

作為圖靈完備的語言,理論上」Java語言「可以實現所有演算法。
「Java的標准庫'中用了一些常用數據結構和相關演算法.

像apache common這樣的java庫中又提供了一些通用的演算法

7. java 演算法數組(4,6,8,9,10,12,14,15,16,18,20,21,22,24,

importjava.util.Arrays;
import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classTest
{
publicstaticvoidrecursionSub(LinkedList<String[]>list,intcount,String[]array,intind,
intstart,int...indexs)
{
start++;
if(start>count-1)
{
return;
}
if(start==0)
{
indexs=newint[array.length];
}
for(indexs[start]=ind;indexs[start]<array.length;indexs[start]++)
{
recursionSub(list,count,array,indexs[start]+1,start,indexs);
if(start==count-1)
{
String[]temp=newString[count];
for(inti=count-1;i>=0;i--)
{
temp[start-i]=array[indexs[start-i]];
}
list.add(temp);
}
}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
Stringstring="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6,27,28,30,32,33";
String[]A=string.split(",");
LinkedList<String[]>list=newLinkedList<String[]>();
recursionSub(list,4,A,0,-1);
for(String[]strings:list)
{
intsum=0;
for(inti=0;i<strings.length;i++)
{
inta=Integer.parseInt(strings[i]);
sum+=a;
}
if(sum>=80&&sum<90)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trings).replaceAll(",\s","+")+"="+sum);
}
}
}
}

8. java中遞歸演算法是什麼怎麼算的

一、遞歸演算法基本思路:

Java遞歸演算法是基於Java語言實現的遞歸演算法。遞歸演算法是一種直接或者間接調用自身函數或者方法的演算法。遞歸演算法實質是把問題分解成規模縮小的同類問題的子問題,然後遞歸調用方法表示問題的解。遞歸往往能給我們帶來非常簡潔非常直觀的代碼形式,從而使我們的編碼大大簡化,然而遞歸的思維確實跟我們的常規思維相逆的,通常都是從上而下的思維問題,而遞歸趨勢從下往上的進行思維。

二、遞歸演算法解決問題的特點:

【1】遞歸就是方法里調用自身。

【2】在使用遞歸策略時,必須有一個明確的遞歸結束條件,稱為遞歸出口。

【3】遞歸演算法代碼顯得很簡潔,但遞歸演算法解題的運行效率較低。所以不提倡用遞歸設計程序。

【4】在遞歸調用的過程中系統為每一層的返回點、局部量等開辟了棧來存儲。遞歸次數過多容易造成棧溢出等,所以一般不提倡用遞歸演算法設計程序。

【5】在做遞歸演算法的時候,一定把握出口,也就是做遞歸演算法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遞歸結束條件。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這個出口就是一個條件,當滿足了這個條件的時候我們就不再遞歸了。

三、代碼示例:

publicclassFactorial{

//thisisarecursivefunction

intfact(intn){

if(n==1)return1;

returnfact(n-1)*n;

}}
publicclassTestFactorial{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TODOAuto-generatedmethodstub

Factorialfactorial=newFactorial();

System.out.println("factorial(5)="+factorial.fact(5));

}
}

代碼執行流程圖如下:

此程序中n=5就是程序的出口。

9. java最常用的幾種加密演算法

簡單的Java加密演算法有:
第一種. BASE
Base是網路上最常見的用於傳輸Bit位元組代碼的編碼方式之一,大家可以查看RFC~RFC,上面有MIME的詳細規范。Base編碼可用於在HTTP環境下傳遞較長的標識信息。例如,在Java Persistence系統Hibernate中,就採用了Base來將一個較長的唯一標識符(一般為-bit的UUID)編碼為一個字元串,用作HTTP表單和HTTP GET URL中的參數。在其他應用程序中,也常常需要把二進制數據編碼為適合放在URL(包括隱藏表單域)中的形式。此時,採用Base編碼具有不可讀性,即所編碼的數據不會被人用肉眼所直接看到。
第二種. MD
MD即Message-Digest Algorithm (信息-摘要演算法),用於確保信息傳輸完整一致。是計算機廣泛使用的雜湊演算法之一(又譯摘要演算法、哈希演算法),主流編程語言普遍已有MD實現。將數據(如漢字)運算為另一固定長度值,是雜湊演算法的基礎原理,MD的前身有MD、MD和MD。
MD演算法具有以下特點:
壓縮性:任意長度的數據,算出的MD值長度都是固定的。
容易計算:從原數據計算出MD值很容易。
抗修改性:對原數據進行任何改動,哪怕只修改個位元組,所得到的MD值都有很大區別。
弱抗碰撞:已知原數據和其MD值,想找到一個具有相同MD值的數據(即偽造數據)是非常困難的。
強抗碰撞:想找到兩個不同的數據,使它們具有相同的MD值,是非常困難的。
MD的作用是讓大容量信息在用數字簽名軟體簽署私人密鑰前被」壓縮」成一種保密的格式(就是把一個任意長度的位元組串變換成一定長的十六進制數字串)。除了MD以外,其中比較有名的還有sha-、RIPEMD以及Haval等。
第三種.SHA
安全哈希演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主要適用於數字簽名標准(Digital Signature Standard DSS)裡面定義的數字簽名演算法(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DSA)。對於長度小於^位的消息,SHA會產生一個位的消息摘要。該演算法經過加密專家多年來的發展和改進已日益完善,並被廣泛使用。該演算法的思想是接收一段明文,然後以一種不可逆的方式將它轉換成一段(通常更小)密文,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取一串輸入碼(稱為預映射或信息),並把它們轉化為長度較短、位數固定的輸出序列即散列值(也稱為信息摘要或信息認證代碼)的過程。散列函數值可以說是對明文的一種「指紋」或是「摘要」所以對散列值的數字簽名就可以視為對此明文的數字簽名。
SHA-與MD的比較
因為二者均由MD導出,SHA-和MD彼此很相似。相應的,他們的強度和其他特性也是相似,但還有以下幾點不同:
對強行攻擊的安全性:最顯著和最重要的區別是SHA-摘要比MD摘要長 位。使用強行技術,產生任何一個報文使其摘要等於給定報摘要的難度對MD是^數量級的操作,而對SHA-則是^數量級的操作。這樣,SHA-對強行攻擊有更大的強度。
對密碼分析的安全性:由於MD的設計,易受密碼分析的攻擊,SHA-顯得不易受這樣的攻擊。
速度:在相同的硬體上,SHA-的運行速度比MD慢。
第四種.HMAC
HMAC(Hash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散列消息鑒別碼,基於密鑰的Hash演算法的認證協議。消息鑒別碼實現鑒別的原理是,用公開函數和密鑰產生一個固定長度的值作為認證標識,用這個標識鑒別消息的完整性。使用一個密鑰生成一個固定大小的小數據塊,即MAC,並將其加入到消息中,然後傳輸。接收方利用與發送方共享的密鑰進行鑒別認證等。

10. Java的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排序: 插入,冒泡,選擇,Shell,快速排序

閱讀全文

與Java演算法模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堵車如何緩解壓力 瀏覽:15
喜鵲快貸app怎麼了 瀏覽:263
海龜編輯器積木編程怎麼安裝 瀏覽:185
程序員理發店生意怎麼樣 瀏覽:603
程序員羅技 瀏覽:180
軟考初級程序員課程2021下載 瀏覽:491
杭州程序員奶奶 瀏覽:880
不聽命令造成錯誤 瀏覽:981
kool系統源碼 瀏覽:610
流氓app在哪裡看 瀏覽:98
域名購買了怎麼指向伺服器 瀏覽:121
安卓手機如何讓照片顏色反轉 瀏覽:859
怎麼下載卓睿安手機版 瀏覽:514
h3crange命令 瀏覽:468
php前景和python 瀏覽:338
php壓縮圖片內存大小 瀏覽:495
在哪裡可以查看雲伺服器的信息 瀏覽:70
python讀取非txt文件 瀏覽:799
艾莫迅用什麼編程軟體好 瀏覽:227
android文件存儲讀取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