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聲樂教育家朱寶勇編譯外國民歌

聲樂教育家朱寶勇編譯外國民歌

發布時間:2022-12-09 20:51:57

⑴ 黃楊扁擔里的歌詞中是下柳州還是酉州 為何《一人之下》里的和歌唱家口中的民歌歌詞差距那麼大

歌曲歌詞

通俗版

黃楊扁擔呀么軟溜溜呀那麼(姐哥呀哈里耶)

挑一挑白米下柳州呀姐呀姐呀

下柳州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下柳州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人說柳州的姑娘好呀那麼

姐哥呀哈里耶

柳州的姑娘會梳頭呀

姐呀姐呀會梳頭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會梳頭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大姐梳一個盤龍髻呀

那麼姐哥呀哈里耶

二姐梳一個插花柳呀姐呀姐呀

插花柳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插花柳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只有三姐呀么梳的俏呀那麼

姐哥呀哈里耶

梳一個獅子滾綉球姐呀姐呀

滾綉球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滾綉球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哥呀哈里耶[3]

民歌版

黃楊扁擔么軟溜溜呀(姐哥呀哈里呀),

挑一挑白米下柳州喂,姐呀姐呀,下柳州呀(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下柳州呀(哥呀哈里呀)。

人說柳州的姑娘好呀(姐哥呀哈里呀),

柳州的姑娘會梳頭喂,姐呀姐呀,會梳頭呀(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會梳頭呀(哥呀哈里呀)。

大姐梳一個盤龍髻呀姐(哥呀哈里呀),

二姐梳一個茶花紐喂,姐呀姐呀,茶花紐呀(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茶花紐呀(哥呀哈里呀)。

只有三姐么梳得巧呀(姐哥呀哈里呀),

梳一個獅子滾綉球喂,姐呀姐呀,滾綉球呀(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滾綉球呀(哥呀哈里呀)。

哎~~~哎~~~~(哥呀哈里呀)!

⑵ 挑擔白米下揚州,姐呀哈呢啦,人說揚州姑娘會梳頭,姐呀哈呢啦,大姐會梳盤龍卷,姐呀哈呢啦,二姐會梳獅

中國民歌「黃楊扁擔」,是重慶市渝東南民歌,起源於重慶酉陽縣和秀山縣。是土家族寶貴的文化資源,1958年歌唱家朱寶勇首次演唱《黃楊扁擔》,從此,優美抒情的秀山花燈歌曲《黃楊扁擔》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國流傳。
歌詞:
5張
黃楊扁擔
語音播報,能聽的網路! 立即收聽
黃楊扁擔是重慶市渝東南民歌,起源於重慶酉陽縣和秀山縣。是土家族寶貴的文化資源,《黃楊扁擔》是重慶三千萬人民的驕傲。1958年歌唱家朱寶勇首次演唱《黃楊扁擔》,從此,優美抒情的秀山花燈歌曲《黃楊扁擔》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國流傳。
「黃楊扁擔軟溜溜,挑擔白米下酉州,人說酉州的姑娘好,酉州的姑娘會梳頭……」這首蜚聲海內外的重慶民歌,先後被李雙江、蔣大為等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過,幾乎每一本關於中國民歌的書,都會將其收入。《黃楊扁擔》起源於秀山玉屏鄉白粉牆村作為寶貴的文化資源,《黃楊扁擔》是重慶名歌的代表作品。
中文名
黃楊扁擔
歌曲類別
土家族民歌
重要傳唱者
朱寶勇
歌曲體裁
小調
演唱形式
合唱
創作背景

黃楊木硬扎柔韌,最適宜做成扁擔挑載重物。在渝東南鄉間的田埂或山道上,時常能夠碰見一些用黃楊扁擔挑著兩擔稻秧、白米或幾只豬崽的山民,沉重的擔子經由黃楊扁擔挑起來,一上一下地在肩上勻稱地閃悠,很有一些音樂或者舞蹈的韻律。
千百年來,土家、苗、漢各族人民在渝東南這塊土地上聚族而居,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文化,由此而生民歌《黃楊扁擔》,該曲經朱寶國、李雙江、蔣大為等著名歌唱家的演唱傳播,名聲大振,被收入《世界曲集》,現已在海內外廣泛流傳。
一位地方文化研究人士建議:可稱渝東南民歌
正當秀山、酉陽爭當《黃楊扁擔》故鄉的時候,一種新的觀點浮出:乾脆把《黃楊扁擔》既不叫秀山民歌,也不稱酉陽民歌,叫渝東南民歌。
一位曾在渝東南工作多年,對該地文化頗有研究的人士評價兩縣之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該人士認為,秀山、酉陽皆處渝東南,皆屬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民俗、文化相近,取名「渝東南民歌」首先免除了紛爭;其次有利於把秀山花燈、酉陽擺手舞甚至黔江土家擺手舞、彭水苗家踩山舞組合起來,形成統一的「民族文化」品牌。
該人士分析,酉、秀、黔、彭發展旅遊業各自為政難以做大,「民族文化」的聯合之路為旅遊業的聯合正好開辟道路。
歌曲歌詞

黃楊扁擔呀么軟溜溜呀那麼
姐哥呀哈里耶
挑一挑白米下酉州呀姐呀姐呀
下酉州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下酉州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人說酉州的姑娘好呀那麼
姐哥呀哈里耶
酉州的姑娘會梳頭呀
姐呀姐呀會梳頭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會梳頭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大姐梳一個盤龍髻呀
那麼姐哥呀哈里耶
二姐梳一個插花柳呀姐呀姐呀
插花柳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插花柳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只有三姐呀么梳的俏呀那麼
姐哥呀哈里耶
梳一個獅子滾綉球姐呀姐呀
滾綉球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姐呀姐呀滾綉球呀那麼哥呀哈里耶
哥呀哈里耶

⑶ 重慶的民歌民謠

1.《太陽出來喜洋洋》:

《太陽出來喜洋洋》是一首渝東民歌,詞和曲均出自於音樂家金鼓先生之筆。歌曲誕生地為重慶沙坪壩,是金鼓先生於1942年在重慶從事地下黨工作期間創作完成的。歌曲形式簡單,情緒樂觀爽朗,表達了山民們熱愛勞動、熱愛山區生活的情感,廣泛傳唱於國內外。

2.《黃楊扁擔》:

黃楊扁擔是重慶民歌,起源於重慶市秀山縣白粉牆村(黃楊扁擔村),是土家族寶貴的文化資源,《黃楊扁擔》是重慶三千萬人民的驕傲。1958年歌唱家朱寶勇首次演唱《黃楊扁擔》,從此,優美抒情的秀山花燈歌曲《黃楊扁擔》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國流傳。

3.《古鎮轎夫歌》:

歌曲描述了兩位轎夫抬著轎子,翻山越嶺,風雨兼程,所到之處,他倆觸景生情,前者出口成章,後者隨口便答,用歌聲互通信息,了解情況,隨時隨地注意安全行路。這些歌詞情景交融,琅琅上口,展示了古鎮民族文化的魅力,道出了抬轎人心中的酸甜苦辣。

4.《懶龍號子》

是一首川江號子,用於拉船上灘之時。這時,領喊者在船上撐篙喊唱,拉纖者在岸上齊聲同和。領唱聲亦即指揮令,以便眾人齊心協力拉船上灘。其唱詞隨拉纖情況而變,曲亦隨詞而變,音樂宛轉悠揚而富於感情力量。

5.《出斑鳩》

是一首川江號子,用於所拉之船即將上完灘前的沖刺,直至船進入平水區,並靠岸休息之時。領者有腔無詞,節奏短、快而有力。其與和者之間的對應幾乎為「喊」與「吼」。氣氛和情緒均達到頂點,可謂之驚心動魄,盪氣回腸。

⑷ 經典的四川民歌有哪些

第一首:《太陽出來喜洋洋》是四川民歌,詞和曲均出自於音樂家金鼓先生之筆,歌曲誕生地為重慶沙坪壩,是1942年在重慶從事地下黨工作期間創作完成的。歌曲形式簡單,情緒樂觀爽朗,表達了山民們熱愛勞動、熱愛山區生活的情感,流傳於國內外。原唱者是著名歌唱家蔡紹序先生。

資料拓展:

某個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時期創作帶有自己民族風格的歌曲,是指每個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以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

今天我們所說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為伴奏樂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純朴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

四川民歌,人們最為贊賞它的抒情、婉轉、爽朗、詼諧、潑辣。這也很能代表它的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不過社會生活的無比豐富,制約著一個民族和地區的民間歌曲必然多姿多態。我國音樂學者對民間歌曲的分類尚無定論,我傾向於分為:「山歌」、「小調」、和「勞動號子」三大類。在四川民歌中,其中「山歌」佔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山歌,顧名思義即山野之歌,是活動於山野,田間的勞動者所演唱之歌。是活動在山野田間的勞動者所演唱的歌(如青海的「花兒」、湖北的「趕五句」、陝西的「信天游」、山西的「小曲」、內蒙「的爬山調」等都是我國有名的山歌歌種。)山歌,是廣大勞動人民在勞動或勞動之餘,自發抒情懷和進行社交活動的一種手段。它的形式十分簡煉,體裁比較自由,它既便於廣大勞動群眾直接掌握和運用,又使有才能的歌手進行創造發揮充分餘地。
四川山歌,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大體包括各地「晨歌」、「放牛歌」、「放羊歌」、「薅秧歌」。「薅草歌」、「羅兒歌」等。由於過去人們在農業生產和背挑運輸及畜力勞動中,大多是個體作業,當然集體勞動形式也有(如薅秧、薅草、集體運輸),但這些集體勞動仍保持獨立方式。因此,四川山歌不像勞動號子那樣直接具體與勞動相配合,在形式上就更不受具體勞動的限制和約束。在旋律節奏上,有的山歌節奏很自由,有的結構嚴謹、節奏較規整。在調式上多以五聲徽、羽調式常見,也有少數商調式和徽調式交替的山歌。在唱法上四川山歌有高腔和平腔之分,拖腔委婉動聽,很有特色。演唱形式上有:獨唱、對咨唱、綴句聯唱、穿唱、幫腔等。
四川山歌在表現內容上也很廣。有贊美勞動場面,表現生活情趣,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如《清早起來大太陽》、《太陽出來喜洋洋》、《摘葡萄》、《下田薅秧排對排》等這類山歌。)還有更多的是揭露封建腐舊的婚姻制度和歌智唱青年男女之間純真愛情的情歌如:《槐花幾時開》、《跑馬溜溜的山上》、《妹兒爰的勤快人》等就屬這類山歌。
四川山歌,一般為二、四、六句(也有少數三、五句的)短小精悍,每句五字七字不等。許多山歌雖是人們即興創作,但構思巧妙,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含意深刻。唱後讓人細細尋味。四川山歌具有濃郁的四川特色。在歌調上常常帶有濃郁的四川方言土語(如《槐花幾時開》中的「望啥子」和《摘葡萄》中的「麻魯兒」、「麻魯兒」就是典型的四川方言土語)。
四川山歌在襯詞上特別有風味。許多山歌中襯詞有規律的出現形成一種新鮮的格調,使曲情顯得分外活潑親切,更富有濃郁的四川鄉土氣味。如《槐花幾時開》這首川南山歌,情景交融。有聲色有色,感人心脾而回味。它的節奏也較自由,曲調悠長。尤以襯詞拖腔的婉轉配合,更真切的描繪出一位少女對情郎的一片痴心。又如《跑馬溜溜的山上》中的襯詞「溜溜的」、「月亮彎彎」悅耳動聽、很有興味。在詞意上補充描繪了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色,有助於渲染這首情歌的抒情氣氛。再如
《太陽出來喜洋洋》的襯詞「羅兒」、「郎郎扯哐扯」、《黃楊扁擔》中的襯詞「姐哥呀哈里呀」,《妹兒愛的勤快人》通過很長的襯詞「唉嗚溜溜溜溜」、喂、唉的渲染,很好的烘托出了火熱的勞動情緒和表達真摯的情懷。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傳統民歌中,誕生在「天府之國」四川的民間漢族山歌,只是中國民歌海洋中的一朵小小山花。隨著時代的前進各地民間歌曲己浸入了新的血液,深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的發展,四川山歌定會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閱讀全文

與聲樂教育家朱寶勇編譯外國民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ndroid獲得當前activity 瀏覽:829
python入門迷宮 瀏覽:69
Python打折代碼不含商品 瀏覽:220
把多個Word合成一個pdf 瀏覽:356
aes演算法描述 瀏覽:899
新手機壓縮包在哪 瀏覽:781
java抽獎程序源碼 瀏覽:700
汽車壓縮機又叫 瀏覽:95
android讀取data文件 瀏覽:874
紅旗智聯app怎麼跟h5車子連接 瀏覽:139
材料化學pdf 瀏覽:114
伺服器機房都有什麼東西 瀏覽:370
最近長陰短柱量能副圖指標源碼 瀏覽:647
python字元串去除後四位 瀏覽:167
捷速pdf編輯器破解版 瀏覽:725
大帶寬伺服器怎麼租 瀏覽:299
籃球程序員單身難嗎 瀏覽:877
一接到命令就 瀏覽:488
挖幣伺服器是什麼 瀏覽:524
攜帶型u盤加密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