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蘋果id郵箱nclai怎麼是這樣打
1、可直接拷貝至AI中 2、可導出eps文件用AI打開 因為ID和AI主打功能不同,軟體支持的東東也不同,所以不會有完美轉換這一說,比如ID中的表格拷貝到AI中就會被打散
② mac下安裝ncl怎麼進行環境配置
需要時間開發,先蘋果,再安卓,然後估計就windows了,再說本機操作也需要windows授權才行吧,微軟現在野心也不小,總想做自己的產品,也許就不想給呢,個人意見,非喜勿噴。
/
③ mac電腦怎麼創建.ncl文件
terminal
vim filename.ncl
④ 用記事本能編寫ncl 文件嗎
「記事本」最常用來查看或編輯文本 (txt) 文件,不能編寫NCL文件。
Windows、 Mac和 Linux支持文件擴展名 NCL。 這些類型的文件主要可以在桌面設備上和某些移動設備上找到。 NCL 主文件類型的普及性為「低」。
NCL有兩種運行模式:第一種是命令行互動式運行,用戶每輸入一個命令或表達式就會立即得到執行。第二種是批處理模式,通過編寫NCL腳本,一次性完成所有操作。
⑤ m1晶元下Mac安裝NCL
NCL運行需要老版本gfortran: gcc@7,此版本mac下只有x86版本。
NCL運行時只需要幾個dylib的庫,這些x86的庫可以通過rosetta轉譯運行。
具體步驟如下
1) 總體上安裝可以參考 https://zhuanlan.hu.com/p/396013231
2)gcc@7無法安裝在M1晶元下。此時尋找一台intel的mac,在其上用
homebrew安裝gcc@7
4)運行ncl,系統會提示這些庫文件不安全,到系統設置安全裡面批准這些文件,這個步驟可能要重復多次,最後所有文件都授權後,運行ncl就可以了。
⑥ 什麼是ARP 舉例說WWW伺服器是主機,NCL B 是分支網路:具體解釋下ARP是怎麼運作的
ARP,即地址解析協議,實現通過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在TCP/IP網路環境下,每個主機都分配了一個32位的IP地址,這種互聯網地址是在網際范圍標識主機的一種邏輯地址。為了讓報文在物理網路上傳送,必須知道對方目的主機的物理地址。這樣就存在把IP地址變換成物理地址的地址轉換問題。以乙太網環境為例,為了正確地向目的主機傳送報文,必須把目的主機的32位IP地址轉換成為48位乙太網的地址。這就需要在互連層有一組服務將IP地址轉換為相應物理地址,這組協議就是ARP協議。另有電子防翻滾系統也稱為ARP
ARP基本功能 在乙太網協議中規定,同一區域網中的一台主機要和另一台主機進行直接通信,必須要知道目標主機的MAC地址。而在TCP/IP協議棧中,網路層和傳輸層只關心目標主機的IP地址。這就導致在乙太網中使用IP協議時,數據鏈路層的乙太網協議接到上層IP協議提供的數據中,只包含目的主機的IP地址。於是需要一種方法,根據目的主機的IP地址,獲得其MAC地址。這就是ARP協議要做的事情。所謂地址解析(address resolution)就是主機在發送幀前將目標IP地址轉換成目標MAC地址的過程
ARP 工作原理 在每台安裝有TCP/IP協議的電腦里都有一個ARP緩存表,表裡的IP地址與MAC地址是一一對應的。 ARP工作原理
以主機A(192.168.1.5)向主機B(192.168.1.1)發送數據為例。當發送數據時,主機A會在自己的ARP緩存表中尋找是否有目標IP地址。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標MAC地址,直接把目標MAC地址寫入幀裡面發送就可以了;如果在ARP緩存表中沒有找到目標IP地址,主機A就會在網路上發送一個廣播,A主機MAC地址是「主機A的MAC地址」,這表示向同一網段內的所有主機發出這樣的詢問:「我是192.168.1.5,我的硬體地址是"主機A的MAC地址".請問IP地址為192.168.1.1的MAC地址是什麼?」網路上其他主機並不響應ARP詢問,只有主機B接收到這個幀時,才向主機A做出這樣的回應:「192.168.1.1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這樣,主機A就知道了主機B的MAC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機B發送信息了。同時A和B還同時都更新了自己的ARP緩存表(因為A在詢問的時候把自己的IP和MAC地址一起告訴了B),下次A再向主機B或者B向A發送信息時,直接從各自的ARP緩存表裡查找就可以了。ARP緩存表採用了老化機制(即設置了生存時間TTL),在一段時間內(一般15到20分鍾)如果表中的某一行沒有使用,就會被刪除,這樣可以大大減少ARP緩存表的長度,加快查詢速度。
⑦ ncl的問題
有沒有source .bash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