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SwiftUI 界面大全之IOT物聯網復雜管理界面 (教程含源碼)
SwiftUI 界面大全之IOT物聯網復雜管理界面
1、輪播圖輪動主界面
2、see all查看全部組件
3、自動增長數字組件
4、設備管理組件
5、房間管理組件
❷ Spring Cloud開源可分布式物聯網(IOT)平台,完整物聯網解決方案
基於Spring Cloud的開源可分布式物聯網(IOT)平台,用於快速開發、部署物聯設備接入項目,是一整套物聯系統解決方案
模塊劃分,四層架構
IOT 平台架構
Demo
【源碼】獲取源碼地址關注後私信回復「iot平台」
❸ 阿里雲IoT雲產品交流會:物聯網痛點多,阿里能做什麼
經歷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人類正在邁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世界。5G、IoT、雲計算、人工智慧成為 社會 關注的對象,數字經濟成為政策宣傳的重點,各種概念和解釋產生,使得當下有很多話題可以討論。
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競爭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不同行業發展數據智能的潛力有何不同?
企業如何高效進行物聯網應用開發?
企業對雲平台的使用體驗如何
對於類似問題,阿里雲IoT、ICA聯盟一直希望與行業人士進行對話。上周,ICA聯盟物聯網萬億生態夥伴聚合沙龍在杭州舉辦,活動以「粘合行業碎片,共創IoT基石」為主題,以阿里雲IoT雲產品為話題,吸引近200名行業人士到場交流。
4位嘉賓依次上台分享
物聯網需要化繁為簡
物聯網產業鏈很長,覆蓋了感知層、網路層、應用層三大層次。它改變了傳統的商業運作方式,讓商業 社會 變得更加復雜。
首先,物聯網讓產品變得復雜。增加了感測器、模塊等部件,需要進行更多的開發管理。
其次,物聯網讓需求變得復雜。企業從生產產品變成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就是這兩個變化,讓產業體會到很多新的發展痛點。
1. 物聯網開發過程鏈路極長,從獲客到交付典型過程常常要經歷十幾個環節。
2. 將軟體研發、硬體研發、嵌入式研發,雲產品的購買,施工/安裝/維修費用計算在內,物聯網開發成本極高。
3. 調查表示目前78%的用戶需求為定製化需求,65%的物聯網軟體需要定製化開發,這導致軟體復用性較低。
4. 設備聯網、用戶交互產生海量數據,眾多場景亟需數據實時分析、可視化的能力,提升使用效率及用戶體驗。
新的形勢促進了變化的發生,計算力的進步預示著滿足更大的信息處理能力,更強的靈活性。
物聯網平台在整個產業鏈中地位,也從當年行業所關注的「要不要上雲」,隨著企業自身數據資源日漸豐富,應用數據意願的顯著增強,過渡到了「如何高效地上雲」。
物聯網雲平台,由此更直接地承擔起IoT產業「基礎設施」的角色,為物聯網項目的規模化落地減負降壓。
阿里雲IoT 產品結構
阿里雲 IoT 資深產品專家JASON CHEN從各個原子化產品角度,描繪了阿里雲IoT的全局樣貌。包含物聯網操作系統AliOS Things、邊緣計算Link Edge、網路管理平台Link WAN、開發平台IoT Studio、物聯網設備接入與管理、物聯網數據分析、物聯網市場Link Market、物聯網安全Link Security等功能在內,展現阿里雲為各類IoT場景和行業開發者賦能的能力。
將各個基礎產品分別闡述,體現出阿里雲IoT強化基礎設施角色,希望阿里雲的產品技術變成合作夥伴解決方案一部分的心態。再次印證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在3月阿里雲峰會上所提出的「被集成」口號,阿里雲的重要轉變已經發生。
以下,我們就將重新認識阿里雲IoT雲產品。
物模型
阿里雲 IoT 技術運營專家薛圓在交流中表示,ICA聯盟推出物模型,定義物聯網設備模型與屬性。通過對任意物聯網設備建模,合作夥伴共創設備數據標准模型,確保數據標準的准確性、合理性,實現設備間的互聯互通互懂。
類似將拼圖碎片整理成更完整的拼圖模塊,物模型將實現碎片數據結構化、差異模型統一化、煙囪場景聯動化、軟硬一體標准化的目標,幫助用戶縮短開發時間、標准化開發工具。
物聯網數據分析
在任何商業活動中,數據都是一種資本,數據分析是可以產生創新收益的手段。
阿里雲 IoT 高級產品經理騰春艷在對物聯網數據分析產品介紹時表示,阿里雲為物聯網開發者提供數據分析服務,覆蓋了數據存儲、清洗、分析及可視化等環節,有效降低數據分析門檻,助力物聯網開發。
在空間數據可視化方面,阿里雲IoT提供二維、三維空間數據的可視化功能,致力用數據連接真實世界。比如對智能停車場的車場現狀、排隊數據、收入進行分析;比如定義電子圍欄,當物品超出圍欄范圍時,配置報警;比如在物流追蹤、設備管理等物聯網低頻定位場景下,展示設備軌跡;比如在三維空間可視化需求下,基於阿里雲物聯網平台構建監控、展示、控制為重點的BIM可視化系統,實現園區、建築、樓層、房間、設備的逐級可視化。
圖:阿里雲IoT數據分析產品架構
IoT Studio 物聯網應用開發
如前文所述,物聯網產業的痛點很多都落在了開發上。阿里雲 IoT 產品專家曲文政在演講中再次闡明IoT Studio作為物聯網開發者生產力工具的產品定位與功能。
1. 一站式完成雲端SaaS 搭建 :用戶可以通過IoT Studio輕松搭建出簡單IoT SaaS系統,或構建出部分功能集成在原有的SaaS系統中
2. 可視化搭建,降低定製化成本 :通過可視化搭建、服務編排的方式讓一般嵌入式開發者經過簡單培訓也可以快速搭建出各種物聯網應用;
3. 提供AI 等高階能力: 將高階能力輸出給開發者,增加營收,擴展業務邊界;
4. 後續提供更多解決方案模版: 通過模版的方式給用戶提供即刻可用的IoT SaaS解決方案(包含硬體、嵌入式代碼、頁面/APP、服務)。
整體而言,IoT Studio作為開發工具,向上承接業務需求幫助用戶快速搭建SaaS,向下匯聚能力將阿里體系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輸出給用戶,是阿里雲IoT產品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
圖:IoT Studio 產品架構
結語
在 汽車 行業,定製化需求增多,產品的敏捷規劃、全生命周期運維是廠商的關注焦點;在零售行業,企業追求著精準化營銷的目標;在農業,看天吃飯需要向精準化種植轉變……
未來的各行各業,在面對各種不確定的因素之時,都希望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
在這樣的產業願景之中,阿里雲IoT將繼續踐行技術和商業基礎設施的角色,覆蓋物聯網雲管邊端開發環節,提供滿足各類開發者需要的基礎產品,助力合作夥伴創新模式,發展商機。
❹ win10 iot系統怎麼安裝
一、硬體准備
(1)、樹莓派Pi2
(2)、8G 10速Micro SD卡
(3)、LCD顯示器(如果是VGA介面,需要加一個HDMI轉VGA模塊)
(4)、滑鼠
(5)、安裝Windows 10的PC(需要物理直接安裝,不能虛機機方式,本篇文章不是必須)
二、軟體准備
(1)、Windows 10 IoT 樹莓派固件(Windows_IoT_Core_RPI2_BUILD.zip)
固件下載鏈接:
https://connect.microsoft.com/windowsembeddedIoT/Downloads/DownloadDetails.aspx?DownloadID=57782
(2)、Windows ADK工具(部署工具)
安裝Visual Studio 2015 RC後就會有安裝相關工具(不強求系統為Windows 10)
也可以單獨下載安裝(安裝包很大,但是用到的大概50多兆)
https://go.microsoft.com/fwlink/p/?LinkId=526740
(3)、PowerShell (V4.0版本,Windows 8.1系統自帶)
(4)、Visual Studio 2015 RC安裝(開發程序用)
三、Windows 10 IoT固件燒寫
安裝Windows 10 IoT的過程,其實就是燒寫Micro SD卡的過程。考慮到目前Windows 10 預覽版並不穩定,所以我只在虛擬機中安裝了Windows 10,燒寫還是在Windows 8.1平台上完成。
(1)、打開Deployment and Imaging Tools Environmen命令對話框,查找SD卡磁碟序號
SD卡直接插入電腦(如果電腦支持),也可以通過USB轉介面模塊插入電腦。運行diskpart命令。
然後運行list disk命令,枚舉當前系統的物理磁碟。
我的筆記本系統共三個,一個是固態硬碟,一個是普通磁碟,一個就是我們剛剛插入的SD卡了。我們需要記住SD卡磁碟後的序號為「2」,以供下面的命令來用。(輸入Exit命令,退出當前命令對話框)
(2)、燒寫Windows IoT固件
解壓Windows_IoT_Core_RPI2_BUILD.zip文件,提取出一個Flash.ffu文件(802M),我們要把這文件燒寫到SD卡,我寫了一個批處理,來完成這個燒寫過程,如下圖所示:
PhysicalIDrive2(這個數字2就是我們用diskpart命令查到的),執行該命令完成後,就完成了Windows 10 IoT固件的燒寫工作。
四、Windows 10 IoT系統啟動
插入SD卡到樹莓派Pi2中,接上LCD顯示器,插入網線,然後上電。如果一切正常,網友應該可以看到Windows 10的logo(最上圖右上圖所示)。一會黑屏後,經過相當漫長的等待(幾分鍾之久),最終會呈現下圖(中間還會重啟一次)。
支持滑鼠,不過可操作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系統設置,一個是電源關閉或重啟。如下圖所示:
操作滑鼠的感覺總體還算流暢,就是感覺啟動系統有些太慢了,另外就是感覺系統不是太穩定,容易當機。
五、通信互聯
(1)、PowerShell操作
以管理員身份運行PowerShell,輸入如下命令,以啟動WinRM服務,及添加樹莓派為信任主機。
登錄Windows 10 IoT系統,輸入如下命令
用戶名:Administrator 密碼默認為:p@ssw0rd
登錄成功後,可以輸入命令查詢一些信息,詳情可以參見官方的PowerShell使用說明
(2)、FTP服務
系統默認支持FTP服務,可以通過FTP服務上傳或下載相關文件。
用戶名:Administrator 密碼:p@ssw0rd,和系統登錄用戶和密碼一樣。
六、程序編寫
下一篇博文將介紹Windows 10 IoT系統程序編寫相關內容,敬請期待。
七、參考資料
(1)、官方部署說明
http://ms-iot.github.io/content/win10/SetupRPI.htm
(2)、PowerShell操作說明
http://ms-iot.github.io/content/win10/samples/PowerShell.htm
(3)、網友文章
http://bbs.ickey.cn/group-topic-id-48099.html
❺ IOT設備開發系統簡介
下圖為一個較為通用的IoT系統的開發技術域圖譜。
我們用華為的HiLink進行舉例說明。
• 華為HiLink智能家居開發者平台是以HUAWEI HiLink為核心的技術開放平台。 • 為開發者提供基於雲到端的整套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服務。 • 開發者能基於雲到端的整套HiLink智能家居解方案,快速構建智能硬體,縮短產品上市周期,還可以與 HiLink生態圈內的硬體互聯互通,形成開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態。
• 華為HiLink智能家居開放者平台提供整套解決方案,並建設開發者社區,為開發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幫 助開發者從開發環境搭建到集成、測試、提供一站式的開發服務。
• HiLink生態中的開發者可以在HiLink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平台中進行開發。我們將開放 HiLink SDK、 LiteOS、物聯網晶元、安全、和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能力:
• 1. HiLink智能設備
• 平台提供HiLink SDK。支持Wi-Fi、BLE、Zigbee等方式聯網,幫助智能硬體廠商快速集成HUAWEI HiLink協議。
• 2. 智能家居APP
• 平台提供標準的HTML5的設備控制頁面,開發者也可以基於JSAPI介面,進行智能設備控制界面開發。
• 3. HiLink 智能家居雲
• 雲端通過開放API,實現和第三方雲的協議對接和數據共享。
• 4. 智能路由開放平台
• 開放智能路由平台,可以支持主流智能家居協議的轉換,實現第三方設備的控制。
最早其的HiLink並沒有如此宏大的藍圖,僅僅是為了增強智能路由器的配套工程,即主要是支撐智能路由 產品族,為其配套盡可能多的智能家居產品。 • 最強大的功能就是其自組網能力,是從企業級路由器自組網協議中衍生出來的,從誕生之初,一直是國內 家用路由器中,最好的自組網協議,沒有之一。特色就是其自組網鍵「HiLink」鍵,它長這樣:
• 1 組播/廣播配網
通過華為智能家居APP或HiLink路由器下發路由器SSID 和密碼參數,智能設備連接無線路由器網路。設備配網需 要藉助智能家居APP來實現,根據家庭組網路由器的不同。
• 2 SoftAP配網
周圍有待配網的智能設備,設備處於SoftAP模式,通過 操作智能家居APP接入設備熱點並向設備下發路由器 SSID和密碼參數,設備切換為STA模式並回連路由器網 絡,智能家居APP切換重連路由器網路。
由於組播/廣播配網往往有路由器兼容性問題(主要是廣播擁塞),所以WiFi接入的IoT設備必須要支持SoftAP配網 。
• Device
HiLink智能家居平台中的設備節點,例如家庭娛樂,家庭照明,家庭安防,家庭健康以及穿戴式等IoT領域的智能硬體。
• 網關
物聯網解決方案中的網關,包括路由器、家庭網關等。
• APP
物聯網解決方案中的手機/iPad控制端。
• 雲
物聯網運營管理平台,實現海量連接、設備管理和運營管理。
a) 統一華為賬號
b) 設備管理
c) 場景聯動控制
d) 安全連接
e) 外部數據共享功能
• Profile
定義了Device設備側的應用場景,這些行為包括如何與網關、雲平台進行信息的查詢和控制等。Profile是服務的集合。
• 服務
服務是指定義智能設備執行查詢和控制的命令的集合。比如一盞智能燈,可以對外提供開關服務,外界可以通過這個服務來控 制燈的開關狀態以及獲取燈的開關狀態。
❻ 物聯網項目怎麼做
1: 學習他人經驗
企業決策者都聽到過有關物聯網的炒作,但很多人不知道物聯網如何能對業務帶來實際影響。因此,企業在考慮部署物聯網設備時,應該先花些時間與實際應用物聯網的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如何利用物聯網。
2: 制定戰略
每個企業都有獨特的需求,並沒有適合所有人的物聯網項目。在你試驗物聯網或提交項目申請書之前,應該與企業關鍵決策者共同制定戰略。這有助於確保用戶認同物聯網項目,還可以確保物聯網項目為企業提供最高價值。
3:先實現較容易的目標
你引進的新技術需要快速的高度可見的成功。如果你的企業IoT戰略與其他公司已經有著良好記錄的IoT項目一致,應該先專注這些項目,因為這些項目相對容易實現和產生結果。此外,如果有的IoT項目可展示「項目部署之前和之後」的數據對比指標,這可以為新的IoT項目奠定基礎。
4: 清理你的數據
物聯網設備產生的數據或通過互聯網傳輸的數據可能堵塞網路,IoT項目應該確定你想要的IoT數據,還應該確定你想要清除的IoT數據,你可以自己進行數據清理過程,或者外包給供應商
5: 想想你的客戶
最佳IoT項目通常專注於客戶的需求。這里很好的例子是市政電車系統,該系統現在使用IoT感測器來預測系統設備和跟蹤故障,讓維修人員可以主動地解決這些問題。這些IoT系統甚至可以在系統故障時發送消息到客戶的手機,建議客戶改變路線。
6:不要忘記故障轉移
對於依賴於穩定IoT數據流的系統,通常都可能面臨機器或互聯網故障的威脅,導致數據流停止。如果你在使用IoT數據驅動的自動化工作流,特別重要的是,你的故障轉移系統需要可以將這些工作流的控制轉移到手動模式。
7: 加強安全防範
如果你使用來自互聯網的原始物聯網數據,這些數據可能給你帶來惡意軟體、病毒和其他安全威脅。對於考慮使用互聯網IoT數據的企業,應該重新評估其安全做法,以確保本地和廣域網的安全。
8: 結合IoT數據與現有數據
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聯網的最佳方式是結合內部系統記錄中的數據。例如,如果你在收集你網站客戶行為的數據,你可以將這些數據結合已有的客戶信息,例如客戶住在哪裡以及其他關鍵數據。這讓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客戶及其購買行為和喜好。
9: 設置基線和指標
你的IoT項目應該可以與過去公司業績基準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很容易地展示物聯網項目的成效,這可能是收入提高、更好的客戶服務、更快的內部操作完成時間、成本節約等。
10: 定義你的下一代IoT應用程序
當你的IoT項目取得階段性成功時,你應該開始考慮如何應對更多的IoT應用程序。與參與制定戰略的業務決策者商討這個問題可以幫助你的IoT項目向前推進。
最後,你還要有一個符合項目的域名,用於平台的搭建,市場上域名的選擇比較多,有com、cn、top,看實際情況選擇
❼ 物聯網操作系統LiteOS內核教程01——IoT-Studio介紹及安裝
IoT Studio 是支持 LiteOS 嵌入式系統軟體開發的工具,提供了代碼編輯、編譯、燒錄 及調試等一站式開發體驗,支持 C、C++、匯編等多種開發語言,讓您快速,高效地進 行物聯網開發。
IoT Studio 目前支持 Cortex-M0,Cortex-M4,Cortex-M7,Cortex-A7,ARM926EJ-S,RISC-V 等晶元架構。
IoT Studio 目前已經適配了多種開發板,主流支持小熊派IoT開發條件,另外還包括 GD、ST、HiSilicon、FudanMicroelectronics 等主流廠商的開發板。
IoT Studio 支持新增 MCU 列表,以滿足用戶其他開發板的業務需求。
IoT Studio下載地址如下:
下載會得到一份壓縮包,其中包含一份安裝指南,詳細的安裝教程可以參考該文檔。
使用一鍵安裝方式,無須再手動安裝其他工具,安裝步驟如下:
雙擊運行IoT-Studio_0.3.5.exe文件開始安裝。
選擇我同意此協議:
選擇安裝路徑,可以改動,不要有中文和空格,這里我保持默認:
確認設置,開始安裝:
安裝完成,選擇是否安裝ST-Link和Jlink驅動和工具,推薦全選:
IoT Studio安裝成功之後會自動運行,在首次運行時檢測到沒有開發工具包,選擇「是」,軟體會調用瀏覽器開始下載,下載好之後雙擊運行developTools.exe。
軟體會自動將需要用到的開發工具解壓到C:目錄:
之後軟體會自動開始安裝ST-Link和J-link,根據提示安裝即可。
打開工具目錄,裡面有兩個路徑需要我們在IoT Studio中配置:
安裝完develop Tools之後,再次啟動IoT Studio,無提示說明開發工具安裝成功,IoT Studio的主界面如下:
在IoT Studio啟動頁面,選擇用戶指導文檔,即可打開 IoT Studio 完整的使用指南,在以後使用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在此文檔中找到答案:
小熊派開源社區,專注於前沿技術分享,關注「小熊派開源社區」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資料教程。
❽ IoT第三層:平台層企業
平台層:物聯網架構中連接設備和應用場景的橋梁,承上啟下,提供數據處理及分析服務。
平台層主要以PaaS平台為主,向下通過網路層和感知層,對終端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和優化等,向上服務於應用層,為應用服務商提供應用開發的基礎平台。
按照廠商類型區分:運營商、ICT企業、互聯網、工業製造廠商和第三方物聯網平台;
按照平台功能區分:設備管理平台(DMP)、應用使能平台(AEP)、連接管理平台(CMP)、業務分析平台(BAP)
涉及企業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全面整合了自身的雲、網和生態等優勢資源,打造了智能物聯網開放平台(CTWing)。CTWing 由連接管理、應用使能和垂直服務三大板塊構成,全球化、安全可信的端到端服務貫穿始終。
華為雲:華為雲是華為的雲服務品牌,將華為 30 多年在 ICT 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開放給客戶,致力於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創新的雲服務,賦能應用、使能數據、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推進實現「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 AI。
中國聯通:網路通信能力開放業務,旨在將智能化終端、運營商定製化網路資源、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業務進行整合,為用戶帶來雲化部署、一點受理、服務全國、靈活定義的網路能力服務。依託中國聯通匠心網路,基於通信服務、網路策略、安全認證、大數據分析、5G 和物聯網六大核心能力,其將圍繞「物聯網平台+」生態戰略,打造以物聯網平台為核心的業務體系,構建一個覆蓋物聯網產業鏈「雲管端芯」的生態系統。主要產品包括平台能力、連接服務、物聯網解決方案。
諾基亞: IMPACT 提供了一個安全、基於標準的簡化 IoT 平台,可在此基礎上構建和擴展新的 IoT。IMPACT 平台定位於水平化的物聯網基礎通用平台,具有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數據採集和分析、應用開放使能以及基於感知的安全保障等功能。諾基亞 IMPACT 物聯網平台是全球首個與晶元級深度合作並開放源碼的物聯網硬體平台,目前諾基亞 IMPACT 平台共管理著全球超過 15 億部終端。
中國移動:ONEnet 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基於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特點打造的開放平台和生態環境。中國移動物聯網開放平台始終秉承開放合作的態度,為智能硬體創客和創業企業提供硬體社區服務,為中小企業客戶物聯網應用需求提供數據展現、數據分析和應用生成服務,為重點行業領域/大客戶提供行業 PaaS 服務和定製化開發服務。
阿里雲link平台:阿里雲 link 物聯網平台為阿里雲 IoT 提供的雲服務平台。物聯網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設備連接通信能力,支持設備數據採集上雲,規則引擎流轉數據和雲端數據下發設備端。此外,也提供方便快捷的設備管理能力,支持物模型定義,數據結構化存儲,和遠程調試、監控、運維。
網路智能天工:網路智能雲天工物聯網平台是網路打造的物聯網生態環境。網路天工提供通用的物聯網設備連接、設備管理、IoT 邊緣及數據流轉能力,賦能產業應用。以雲-邊-端及時空數據管理能力為核心優勢,提供完善易用的物聯網基礎設施,為重點行業提供端到端物聯網解決方案。京東小京魚:京東小京魚面向智能行業全面開放,全面覆蓋智能生活場景,賦能智能硬體、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領域,提供「技術+服務+渠道」的一站式智能解決方案。可以通過集成小京魚讓智能產品獲得聽覺、視覺、學習能力以及音樂、新聞、購物等海量服務,並獲得千萬級設備控制能力。用戶可以通過創新化的交互方式,隨時隨地獲取服務。
小米 IoT 平台:小米麵向消費類智能硬體領域的開放合作平台,面向智能家居、智能家電、健康可穿戴、出行車載等領域,開發者藉助小米 IoT 平台開放的資源、能力和產品智能化解決方案,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快速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滿足不同用戶對智能產品的使用需求和體驗要求,與加入小米 IoT 的其他開發者共同打造極致的智能生活體驗。
IBM Watson Iot:全球領先的物聯網平台供應商。IBM Watson Iot 提供全面管理的雲託管服務,旨在簡化並從 IoT 設備中獲得價值。其提供對 IoT 設備和數據的強大應用程序訪問;執行強大的設備管理操作,同時存儲和訪問設備數據,連接各種設備和網關設備;使應用程序與已連接的設備、感測器和網關進行通信並收集數據。ThingWorx 平台是專為工業物聯網(IIoT)設計的完整端到端技術平台。ThingWorx 平台是通過平台以及基於平台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以研發工藝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為主的工業互聯和應用。同時,它提供工具和技術,使企業能夠快速開發和部署強大的應用程序和增強現實(AR)體驗。
浪潮雲洲工業互聯網平台基於自身在智能製造及 ICT 融合能力的基礎上,構建以產業互聯為核心,以標識解析為抓手,以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 等新興技術為支撐的工業大數據服務體系。浪潮雲洲是中國最有客戶價值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其面向企業、政府、園區三大主體,提供工業雲、QID、工業 PaaS、工業大數據、應用服務五層架構服務,實現對設備、產品、業務系統,以及開發者、供應商、客戶、員工的七類連接,形成「雲、QID、雲 ERP」全堆棧能力,致力於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基建下的工業新大陸。
新華三物聯網擁有感知層、網路層、平台層、應用層端到端全棧式架構。其中,平台層的新華三綠洲物聯網平台,定位為應用使能平台 AEP(Application Enablement Platform),採用基於容器技術的微服務架構,具備大規模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能夠提供物聯網泛在連接技術、多協議定位服務、邊緣計算和 SDK(軟體開發工具包)等模塊。
中國通服是中國信息化領域的領先服務提供商,提供電信基礎設施服務、業務流程外包服務、通用設施管等服務。2006 年 12 月 8 日,公司發行的 H 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通服物聯是由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集團級產品,定位「新一代數字世界基礎設施服務商」,聚焦 IoT 服務,使能 IoT 創新。產品包含開發服務平台、設備運營服務平台、服務雲和維護雲。通服物聯提供在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智慧家庭、智慧園區等眾多領域一系優質產品及解決方案。
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司立於 2017 年 4 月,主要運營和工業互聯平台,其業務涵蓋工業互網平建設和營,工業智能技術究和應用,智能廠建設及軟體集成服務(精密模、智能裝備和智能控制)、能源理業務板塊,助力中企業實大規模製造大規模定製開級快速型,始終秉承國家工業互聯平的命,為用戶、企業和資源創造和分享價值,創引全球工業互聯網態品牌。
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也是連續兩年、唯一入選 Gartner IIoT 魔力象限的中國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樹根互聯旗下的根雲平台可以面向機器製造商、設備使用者、政府監管部門等社會組織,在智能製造透明工廠管理,機器在線管理(服務、智造、研發、能源)、產業鏈平台、工業 AI、設備融資等方面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
xIn3Plat(寶信軟體):2020 年 12 月 22 日,中國寶武及寶信軟體推出中國寶武工業互聯網平台 xIn3Plat。xIn3Plat 由寶信軟體自主研發,依託於寶信軟體 40 余年的發展積淀,從鋼鐵起步騰飛,並持續賦能非鋼行業,在促進中國製造企業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xIn3Plat 包含面向工業領域的工業互聯平台 iPlat 和面向產業領域的產業生態平台 ePlat。
航天雲網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所屬單位共同出資成立的高科技互聯網企業,成立於 2015 年 6 月 15 日。基於 INDICS 平檯面向航天科工打造了專有雲,面向國內市場打造了航天雲網,面向國際市場打造了國際雲,為政府、行業組織、企業等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智能製造」的二十類服務。
Predix(GE 通用電氣):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 Predix 正在為數字工業企業提供強大助力,進而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通過連接工業設備、分析數據和提供實時見解,Predix 在工業應用的構建、部署與運營方面向客戶提供所需項目。基於 Predix 的應用程序,GE 和非 GE 資產的性能正在不斷提升至全新的水平。
MindSphere 是西門子推出的一種基於雲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它可將產品、工廠、系統和機器設備連接在一起,使您能夠通過高級分析功能來駕馭物聯網(IoT)產生的海量數據。
研華科技:創立於 1983 年,是全球領先、值得信賴的創新型嵌入式、自動化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包括完整的系統集成、硬體、軟體、以客戶為中心的設計服務和全球物流支持等。研華 WISE-PaaS 工業物聯網雲平台,是一個集成的物聯網服務平台,旨在從邊緣到雲端提供可操作的洞察力。用戶能夠輕松安全地連接,管理和吸收大規模的物聯網數據,實時處理和分析/可視化數據。
小匠物聯平台是智能家居品牌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小匠物聯可助力傳統企業快速接入物聯網,提供全球化基於雲端的設備遠程式控制制和管理,可靠安全地將您的產品連接到物聯網。致力於為智能家電企業和企業健身器材廠商提供完整的產品智能化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小匠物聯的模式,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 SAAS,另一個是其自主研發的 QUMIOS。
雲智易智慧物聯作為全國領先的智慧空間物聯網科技企業,屬於物聯網平台層的平台服務提供商,為泛不動產行業提供智慧家居、智慧社區和產業園區/商業、智慧辦公、智慧公寓等多場景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包括物聯網平台、應用中台、物聯網 SaaS 服務、X-Brain AI盒子和物聯網咨詢服務等。
廣雲物聯是一家專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商,致力於為企業提供物聯網軟硬體開發服務。 包括行業主流物聯網平台接入服務,企業私有物聯網平台開發服務,物聯網硬體二次開發、技術支持、銷售供應等服務。產品包含消費物聯網、商業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的平台和解決方案以及物聯網硬體。機智雲是國內領先物聯網廠商,公司 2005 年創立,主營業務為物聯網開發和雲服務平台服務。聚焦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產業,採用微服務架構,為需要 IoT 需求的企業提供 IoT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營系統,涵蓋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應用開發、數據分析、BI 系統、智能決策、金融計費與第三方系統互聯等功能,同時平台開放 API 介面,幫助企業打通內外部經營管理系統(CRM、ERP 等),已服務交通物流、新能源、工業互聯、醫療健康、消費電子等眾多行業,並在多個行業實現市場覆蓋率領先。主要有兩條產品服務線,分別為終端產品智能化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服務。
Walle物聯網平台(深圳宏電)
KySCADA(東土科技)
HanClounds工業互聯網平台(瀚雲科技)
H-IIP(忽米網)
寄雲科技
科遠智慧
蘑菇物聯
浙江藍卓
Tn工業互聯網平台(中之傑)
達闥科技(全球首家雲端機器人運營商)
第四範式(人工平台與技術服務提供商)
曠視科技(深度學習,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
明略科技(全球企業級數據分析和組織智能服務平台)
深蘭科技(快速成長的人工智慧領先企業)
思必馳(對話式人工智慧平台公司)
搜狗
騰訊優圖(騰訊旗下頂級的機器學習研發團隊)
依圖科技(人工智慧創新型研究)
雲從科技(更高效的人機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
❾ 國內通信巨頭的物聯網平台建設如何
眾所周知。國內的通訊巨頭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在通訊基站建設製造這方面有華為,中興等 科技 公司。國內的互聯網 科技 公司有,阿里巴巴,騰訊,網路,美團,京東等。
這些公司中具體有哪些搭建了物聯網平台?他們搭建的物聯網平台又是怎麼樣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物聯網平台,物聯網平台全稱物聯網管理系統平台。即IOT管理系統平台, 那麼,什麼是IoT管理系統平台呢?
要了解什麼是物聯網平台,首先您需要了解一個完整的IoT系統的組件。
那麼「物聯網系統如何工作?」。
完整的IoT系統需要硬體,如感測器或設備。 這些感測器和設備從環境(例如水分感測器)收集數據或在環境中執行動作(例如澆水作物)。
完整的IoT系統需要連接。 硬體需要一種將所有數據傳輸到雲端的方法(例如發送濕度數據)或需要一種從雲接收命令的方法(例如,現在對作物播種)。對於一些IoT系統,可以在硬體和連接到雲之間的中間步驟,例如網關或路由器。
完整的IoT系統需要軟體。 該軟體託管在雲端(什麼是雲端),並且負責分析從感測器收集的數據並作出決定(例如,從濕度數據知道剛剛下雨,然後告訴灌溉系統今天不打開) 。
最後,完整的IoT系統需要用戶界面。 為了使所有這些都有用,需要一種方式讓用戶與IoT系統進行交互(例如,具有顯示濕度趨勢的儀錶板的Web應用程序,並允許用戶手動打開或關閉灌溉系統)。
IoT平台是連接IoT系統中的所有內容的支持軟體。IoT平台有助於通信,數據流,設備管理和應用功能。
IoT平台存在於第3部分中,通常是上述內容的第4部分。隨著所有不同種類的硬體和不同的連接選項,需要一種使所有工作在一起的方式,這就是IoT平台所做的工作。
IoT管理系統平台幫助:連接硬體,處理不同的通訊協議,為設備和用戶提供安全和身份驗證和收集,可視化和分析數據與其他Web服務集成。您的業務何時應用物聯網管理系統平台?
由於IoT是一個系統系統,因此在所有相關領域擁有專長的組織很少見。存在物聯網平台,可幫助企業克服技術挑戰,而無需將其全部歸咎於內部。
物聯網作為未來發展重要方向,承載了世界夢想,面對新一輪信息 科技 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加大部署或者 探索 物聯網,以此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各界積極入局跑馬圈地,以此搶奪時代制高點。
谷歌希望安卓操作系統能能廣泛應用在各種智能設備當中去,發布了Android Things物聯網系統,同時,谷歌希望把強大AI能力擴展到各種物聯網智能設備上,至此在今年面向智能終端首款AI晶元Edge TPU,核心用於邊緣計算,讓本地就具有AI處理能力。
美國另一 科技 巨頭微軟,希望win10無處不在,推出Win 10 IoT為全球各行各業智能設備提供服務,幫助他們邁向物聯網時代。另外,Win10 IoT可以在邊緣做更多工作,包括機器學習、事件處理、圖像識別和人工智慧,並與Azure物聯網再到邊緣無縫集成為Win 10 IoT設備帶來了雲智能和安全分析。與此同時,微軟也將投入50億美元支持物聯網創新。
亞馬遜則在多年前就發布了AWS IoT平台,以此搶占物聯網應用市場,例如幫助工業企業提高運營效率,使用AWS IOT構建的機器學習模型可以在雲中或直接在工業設備上運行,從而設備可以響應本地事件並採取智能動作。
物聯網連接規模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以LoRa和NB-IoT等低功耗廣域網LPWAN通信技術發展迅猛,連接復合年增長率為109%,在城市井蓋、水、電、燃氣表等得到了大量應用。
隨著5G通信技術的發展,萬物互聯得以實現,在國內,BAT以及華為等廠商戰略紛紛向物聯網轉變,華為以大連接謀劃,去撬開這個千億級連接市場。
網路以ABC+IoT+智能邊緣促進物聯網在各垂直領域展開大規模應用,並賦能各行各業,促進物聯網時代到來。
騰訊在今年迎來重大戰略轉型,被視為變革開啟之年,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是騰訊戰略大調整核心部門,寄託未來變革命運,擁抱產業互聯網,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
中國移動:成立物聯網公司、車聯網公司,搭建物聯網專網、提供專號、建設物聯網設備接入管理平台和物聯網應用開發平台,大力推動物聯網業務展。
可以說基本上在國內有名的公司全部入局了物聯網平台建設。物聯網的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必將有大大小小的 科技 企業受益於國家政策扶持,進入 科技 產業化的過程中。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物聯網主要涉及的行業包括電子、軟體和通信,通過電子產品標識感知識別相關信息,通過通信設備和服務傳導傳輸信息,最後通過計算機處理存儲信息。
而這些產業鏈的任何環節都會開成相應的市場,加總在一起的市場規模就相當大,可以說,物聯網產業鏈的細化將帶來市場進一步細分,造就一個龐大的物聯網產業市場。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全面的改變。
自己在電信上班,這個問題很不錯。就現在成都電信物聯網建設來說,已經很完善了。
❿ 最近低代碼開發火了,低代碼平台真的對程序員友好嗎
非常友好啊!
傳統的系統開發採用的模式是敲擊大量代碼進行開發,並且需要一個團隊花費至少兩三個月才能完成,有的系統復雜甚至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寫完。這種模式對於任何一個程序員來說都是非常累且很傷腦經的。
而低代碼開發平台採用是少量甚至不要代碼就能開發出企業需要的管理系統,就拿百數低代碼開發平台來說,這款低代碼開發平台採用的是Python腳本語言+功能模塊+可視化拖拽的模式進行快速開發,任何一個公司的程序員既可以用Python腳本語言進行開發,也可以通過安裝功能模塊進行開發,整個過程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完成系統的開發,所用的開發時間也從傳統系統開發至少3個月時長縮短到了1個月甚至幾天,相比於傳統開發而言開發時長縮短了三分之二,效率提高了80%。
最後低代碼開發平台搭建出來的系統跟傳統方式搭建出來的系統是一樣的,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節約了成本。因此低代碼平台對於程序員來說是非常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