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國產編譯器企業

國產編譯器企業

發布時間:2022-12-18 14:10:40

⑴ 為什麼沒有國產的C/C++的編譯

首先:國產有編譯器,比如龍芯就用
其次:開發編譯器難度非常大,編譯器、操作系統、資料庫這三樣是程序界的三座大山,不是 所有牛奶都叫愚公。國產即使有編譯器我認為也不是完全從零開發的。龍芯雖然有了自己的編譯器也只是針對自己的平台編譯,不具備通用性。一句話,中國目前缺少大企業的眼光和決心以及實力

⑵ 什麼編譯器是首個中國公司開發出來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編譯器

是化為公司開發出來的方舟編譯器

⑶ 首個中國公司開發出來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編譯器是什麼

是華為公司的方舟編譯器。

⑷ windows的pc端編譯器有哪些

Windows的pc端編譯器有:

1) Visual Studio

Windows 下首先推薦大家使用微軟開發的 Visual Studio(簡稱 VS),它是 Windows 下的標准 IDE,實際開發中大家也都在使用。為了適應最新的 Windows 操作系統,微軟每隔一段時間(一般是一兩年)就會對 VS 進行升級。VS 的不同版本以發布年份命名,例如 VS2010 是微軟於 2010 年發布的,VS2017 是微軟於 2017 年發布的。

不過 VS 有點龐大,安裝包有 2~3G,下載不方便,而且會安裝很多暫時用不到的工具,安裝時間在半個小時左右。

對於初學者,我推薦使用 VS2015。最好不用使用 VS2017,有點坑初學者。

2) DevC++

如果你討厭 VS 的復雜性,那麼可以使用 Dev C++。Dev C++ 是一款免費開源的 C/C++ IDE,內嵌GCC編譯器(linux GCC 編譯器的 Windows 移植版),是 NOI、NOIP等比賽的指定工具。Dev C++ 的優點是體積小(只有幾十兆)、安裝卸載方便、學習成本低,缺點是調試功能弱。
NOI 是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的縮寫,譯為「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 是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的縮寫,譯為「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NOI、NOIP 都是奧林匹克競賽的一種,參加者多為高中生,獲獎者將被保送到名牌大學或者得到高考加分資格。

3) Visual C++ 6.0

Visual C++ 6.0(簡稱VC 6.0)是微軟開發的一款經典的 IDE,很多高校都以 VC 6.0 為教學工具來講解C和C++。但VC 6.0是1998年的產品,很古老了,在 Win7、Win8、Win10 下會有各種各樣的兼容性問題,甚至根本不能運行,所以不推薦使用。

VC 6.0 早就該扔進垃圾桶了,可是依然有很多大學把它作為教學工具,並且選用的教材也以 VC 6.0 為基礎來講解C語言和 C++,可見教學體制的極端落後,課程體系的更新遠遠跟不上技術的進步。

4) 其它 IDE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款 IDE,Windows 平台下還有很多其他的 IDE,它們各有特點,例如:

⑸ 企業用什麼C語言編譯器

linux-mips-一般都是嵌入式下red_hat下自帶的gcc編譯器,公司都會給你配置好的。你是不是問錯了,我覺得你是想問用什麼寫代碼吧?

⑹ 請問有人用XC8的嗎跟PICC的比有什麼區別

其實就是新版本PICC,MCHP大概是在2009年收購了HITECH公司,這家公司以前是一家專業編譯器公司,專門對各個企業的晶元提供C編譯器,PICC是其針對PIC推出的編譯器,被MCHP收購後,MCHP自己的編譯器部門和這個公司進行了合並,然後推出了的新版本編譯器XC8 。

⑺ 國內有做編譯器相關的公司么

Windows下開發C語言也有很多產品。包括Eclipse(使用CDT插件)、NetBeans(C++插件)。還有Borland公司的產品C++Bulider等等。很多免費和收費的IDE工具都可以使用。Visual C++6可以說是很老的產品了,不過現在還是有人在用。

⑻ 低調的國產RISC-V晶元玩家

在這個巨大市場潛力的推動下,IP廠商、工具廠商、晶元廠商和系統廠商都爭先恐後地湧入這個賽道,其中不乏一些擁有深厚行業積累的廠商。如以ASIC晶元起家的嘉楠 科技 (以下簡稱「嘉楠」),就是當中一個重要的低調參與者。

從ASIC到RISC-V

眾所周知,納斯達克上市的嘉楠 科技 在ASIC晶元設計方面有深厚的積累,公司在晶元的前後端設計以及流片方面也有豐富的量產經驗。早在2016年,嘉楠就成為了國內前十實現10nm晶元量產的公司。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嘉楠開始了在邊緣端AI晶元的 探索 。

據嘉楠 科技 董事長兼CEO張楠賡先生介紹,因為ASIC晶元對於計算效率的要求趨近極致,這就需要嘉楠一直在ASIC晶元設計中尋求算力與功耗之間的最佳平衡。因為這個研發過程對技術要求比較高,這無疑間就磨煉了公司的研發團隊。與此同時,公司還發現,ASIC在計算效率上相比傳統架構有了數量級的提升,這就為嘉楠後續進軍RISC-V市場埋下了伏筆。同屬計算密集型應用場景的邊緣AI晶元就成為了嘉楠的目標。

經歷了一番綜合考量,嘉楠把目光投向了基於RISC-V的邊緣端AI晶元。

嘉楠 科技 董事長兼CEO張楠賡先生

首先,從成本角度看,RISC-V開源免費的特性對於晶元創業公司而言非常友好。選擇這一架構,意味著嘉楠可以在AI晶元研發過程中節省大量的IP授權成本,將資源投入到最核心的技術研發,幫助公司加快晶元的迭代速度,靈活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

其次,從技術趨勢角度看,RISC-V架構開源、精簡和模塊化的理念符合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計算體系結構宗師David Patterson(RISC-V的創始人之一)在ACM通訊上發表的論文中就指出了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兩個機遇,其中一個就是開源的指令集ISA,創建一個「面向處理器的Linux」。從目前來看,RISC-V無疑是開源指令集架構中最成功的一個。

第三,從開發角度看,RISC-V不需要像ARM一樣考慮向後兼容,沒有 歷史 包袱,基礎指令只有幾十條,學習門檻相對較低;另一方面,RISC-V支持開發者按需拓展指令,這為晶元研發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

第四,從性能角度看,RISC-V架構內核的性能可與ARM內核性能抗衡。

第五,從IP開發角度看,嘉楠從一開始就堅持IP核心自主研發的技術路線,RISC-V架構則提供了這一可能。嘉楠還能以SoC的形式將RISC-V CPU與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組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邊緣側的晶元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公司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IP核的迭代,而不用考慮可能面臨的授權風險。

從市場發展現狀看來,嘉楠打造端側RISC-V AI晶元的做法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熟悉行業的讀者應該知道,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AI晶元的可以粗略劃分為模型訓練和推理計算。其中模型訓練市場已出現巨頭壟斷的態勢,GPU巨頭英偉達不僅在硬體方面建立起技術領先優勢,而且結合圖形計算平台構建了強大的軟體生態壁壘,那就意味著這個市場給新晉者的機會並不多。反觀推理晶元組市場,則還處於發展早期,特別是邊緣側市場,不同場景對晶元的要求存在差異化,給AI晶元公司留下了更多空間,因此嘉楠一開始就專注於邊緣推理晶元的研發。

同時,在邊緣側市場,可穿戴設備、攝像頭和感測器等聯網設備越來越多。不同物聯設備對功耗和算力的要求不同,這就決定很難用單一架構適配所有場景。架構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生態之間的競爭。雖然ARM仍然是移動端市場的主流,但RISC-V開源和模塊化的特點允許像嘉楠這樣的晶元公司基於RISC-V進行定製化的設計,擁有更大的自由度。

此外,從目前的市場環境看,Arm正成為巨頭公司爭相收購的目標,這對於IP授權的獨立性造成了很大威脅。而如果很多組織使用RISC-V設計處理器,就可以在更大層面上推動晶元的創新。所以長期來看,RISC-V的價值在未來會更加凸顯,從而為嘉楠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

奔跑在這條全新的賽道上,自主研發的IP成為了嘉楠最重要的底氣之一。

從K210到K510

在拍板進軍RISC-V之後,嘉楠就一直堅持依託RISC-V架構,自主研發IP核心的技術路線。

張楠賡表示,公司這樣做有三方面板的優勢:一方面是為了把核心技術握在自己手裡,避免可能面臨的授權風險;另一方面,自主開發核心從長期來看可以降低研發成本,並加快晶元的迭代速度;第三,自研可以形成嘉楠自身的晶元設計方法體系,確保核心技術和研發理念的傳承。

本著這樣的研發思路,嘉楠迄今已經推出了兩代自主研發的IP核心,分別為KPU(Knowledge Process Unit)和KPU2.0。這是專門為機器視覺任務設計的神經網路加速器。因為異構計算是目前針對深度學習的主流硬體方案,為此在結合CPU與KPU加速器後,嘉楠能更好地提升晶元在視覺演算法模型上的性能表現。

落實到晶元方面,嘉楠在2018年就推出了公司的第一代產品勘智K210。這款產品在過去幾年裡也在包括智能園區、智能家居、智能能耗和智能農業在內的多個場景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公司也與一些行業頭部公司開發了智能產品。今年,嘉楠就作為全國大學生OS設計大賽唯一的技術支持方,也為大賽提供勘智K210和開發板作為評估工具。與勘智K210甚至還在美國和日本等國際市場上率先打開局面。

但張楠賡指出,即使K210在不少領域表現搶眼,但由於該晶元的研發時間較早,在算力規劃上沒有考慮到後來才出現的演算法模型,導致產品在應用場景的拓展上受到限制。為此,嘉楠在日前又順勢推出了新一代的中端晶元K510。

據介紹,在全新的勘智K510晶元,繼續沿用了雙核RISC-V CPU架構中,但嘉楠圍繞RISC-V CPU子系統進行了優化。例如該CPU集成了64位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配合自主研發的KPU2.0核心為AI應用加速。

此外,DSP內部還設計了專用的本地存儲,進一步提升DSP的實際運算性能。研發團隊還在雙核CPU和DSP之間設計了專用的mailbox模塊用於通信,方便軟體靈活掌控整個系統。

K510同時還在匯流排架構、IP核心與視頻子系統等多個方面也推出了全新設計。這使其算力相比一代晶元提升了3倍,經典視覺演算法mobilenetv1幀率大幅提升,自研高速PHY介面理論帶寬也做到了10GB/s,8位數據壓縮率更是高達50%以上,極大優化了勘智AI系列在機器視覺場景的應用性能。

為了進一步解決大功耗和大面積的問題,嘉楠在K510晶元上更是採用了NoC匯流排架構,讓每個IP工作在特定的時鍾域,解決龐大時鍾樹的困擾。

在K510的視覺硬體配置上,嘉楠也進行了大幅優化,使其能夠支持MIPI CSI2 和DVP介面,可同時支持最多3個攝像頭輸入。晶元內部還集成了3個圖像處理單元ISP, 其中一個ISP支持3D 功能,無需軟體參與,硬體完成深度數據的提取和加工,相比軟體處理深度信息方式不但節省了巨大的CPU開銷,性能上也會有很大提升。

嘉楠同時還提高了K510在攝像頭輸入介面設計的靈活性,讓其既可以硬體流水線方式將攝像頭輸入送至ISP硬體,也可以把輸入圖像寫入DDR,ISP再通過線下方式讀取DDR內的圖像完成後續處理。滿足用戶可以在中間加入定製化的處理需求,或者對定製化的數據進行ISP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融合公司在演算法、軟硬體和編譯器的最新設計,嘉楠推出全新的KPU2.0,集中突破AI晶元設計中廣泛存在的「存儲牆」和「性能牆」的問題。為了提升計算效率,KPU2.0採用了動態3D PE陣列,第三個維度支持多種方式共享傳遞數據,並實現多個維度上的計算映射,提高PE陣列的利用率。同時也可以動態開啟或關閉每一個2D陣列,並根據不同層級對帶寬和計算資源的需求進行調整。

據了解,通過動態3D PE陣列,K510支持多種方式共享傳遞數據,靈活支持多個維度的計算映射,提高PE陣列利用率。採用GLB(Global Local Buffer)設計,通過可配置的SRAM陣列實現,靈活配置以滿足不同數據類型在不同層上的帶寬和存儲需求,並提升內部RAM的利用率。結合動態3D PE陣列和GLB設計,嘉楠還獨創了計算數據流技術,在計算卷積時不需要進行數據重排;通過多級存儲設計提升卷積計算的數據復用率。

此外,KPU2.0還搭載了可重構的SIMD加速單元,通過創新的meshnet網路可以靈活配置支持各種激活函數、pooling和resize等運算元。

作為一款定位於中高端邊緣推理晶元市場,K510無論在核心架構還是外部設備介面方面,都對晶元的視覺處理能力進行了大幅優化。這就使得這個晶元能夠在高清航拍、高清視頻會議、智能家居、各類機器人以及車載後裝智能終端等市場發揮其功用,並佔領一席之地。根據公司的規劃,未來幾年會有多款勘智晶元亮相,助力多個不同的應用和市場。

與全球開發者共同推進RISC-V

雖然在包括嘉楠在內的多個廠商的推動下,RISC-V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從過往的 歷史 看來,任何一款架構的普及都需要時間。如PC時代的x86架構統治了指令集架構市場幾十年,後PC時代才迎來Arm架構的崛起,Arm也用了幾十年,才走上了巔峰。換而言之,計算負載的變遷需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雖然已經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給RISC-V創造了機會,但這個新興指令集來說,也只是邁出了第一步。

再者,現在的指令的發展趨勢是開放度越來越高。如Arm崛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引入了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同樣地,我們也將看到RISC-V作為開源架構標桿對於新一代晶元設計廠商的吸引力,也許未來的英偉達、英特爾就會從這個生態中誕生。為此嘉楠也會持之以恆地投入其中。

張楠賡同時還強調,RISC-V生態還在持續壯大,特別在邊緣側場景中,因為很多業內通行的設計標准和協議標准尚未統一,所以在百家爭鳴的現階段中, 探索 自己獨特的技術路線更有意義,這也是作為RISC-V的堅定支持者嘉楠所踐行的。

「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將晶元轉化為智能產品需要一個過程。與軟體不一樣,硬體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很花時間。需要先完成原型,然後客戶進行測試,可能還要進行一些反復開發,所有這些事情都會比在Linux上debug花更久時間,也需要在生態上花費更多心思」,張楠賡補充說。

基於以上考慮,嘉楠會堅持依託RISC-V架構進行自主IP核研發的技術路線,為市場帶來性能表現更優的晶元。同時,公司也會在軟體方面發力,給客戶帶來更方面的研發體驗。

據介紹,通過公司採用統一的AI編譯器,勘智系列KPU能支持 TensorFlow、PyTorch和ONNX 模型導入。支持運算元融合、稀疏壓縮和量化等優化手段,對模型的延遲和帶寬進行深度優化。K510同時還支持豐富的網路模型運算元,當中包括常見的 CNN、RNN 運算元和各類向量計算和數據處理操作。

「嘉楠的成長受惠於開源,公司也將全面擁抱軟硬體開源戰略。嘉楠已經決定把公司在硬體模塊、軟體演算法的積累,以及晶元手冊等基本資料去阿奴共享出來給開發者使用,與全球的開發者共同推進RISC-V生態的繁榮。」張楠賡說。在他看來,推動RISC-V產業的發展,除了有利於公司本身以外。這於中國晶元產業來說,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過去,晶元設計有時需要上億研發費用,投入上百人,但這是中小企業不易承擔,而且也不一定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但開源的RISC-V晶元設計能將晶元設計門檻大大降低,讓3到5人的小團隊在3到4個月內,只需花幾萬元便能研製出一款有市場競爭力的晶元,從而將促進晶元產業的繁榮,能更好地支持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張楠賡認為,晶元產業最關鍵的是人才。在晶元設計門檻降低之後,將會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投入這個行業,這有助於奠定本土晶元產業長遠發展的人才基礎;另一方面,因為x86和Arm架構自身比較封閉,不容易進行創新。

「有了RISC-V之後,本土的一些架構創新的成果也容易以開源的形式進行推廣,有助於打造中國在開源晶元領域的話語權。」張楠賡強調。

晶圓 集成電路 設備 汽車 晶元 存儲 MLCC 英偉達 模擬晶元

java的編譯器是不是都由sun公司(現在是甲骨文)獨家生產

JAVA源碼授權是屬於Sun所開發的
(目前Sun已經被Oracle收購了)

Sun當初在JAVA的授權是屬於開放的(免付費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無版權問題
微軟自己也曾經推出過msjavx86(Windows Java VM)
但推出一年後,就不再提供下載了

目前所有的編輯環境Jbuilder、netbeans或Eclipse等等都是基於Sun的JDK為基礎
所以嚴格來說...java的編譯器確實是Sun獨家生產的(所有相關的專利都屬於Sun)
但java的編輯器卻是百家爭鳴

⑽ 主流C51單片機編譯器比對

int short 的大小是因機器而異嘛(准確點應該是編譯器)。你都說了人家規定的是「最小」為16位,又不是只能是16位,也沒有說兩者應該相等(事實上是short不超過int就OK啦)。所以當然可以short類型為半個機器字長,而int類型則為一個機器字長的啦。

「C++標准規定了每個算術類型的最小存儲空間,但他並不自知編譯器使用更大的存儲空間 」

說簡單點就是C++規定了個最小的值,但是將你的代碼編譯成機器碼的編譯器則確定了你這個長度值為多少。因為C++是一種語言,一個規范,或者說只是一種規定,然後要將你按這種規范寫的代碼編譯成能在機器上運行的代碼的是編譯器。而在不同的機器上運行的程序的實際結構是不一樣的,比如單片機與PC相差就很大。要將按相同規范寫的程序在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機器上運行,就需要相應的編譯器了。所以實際的大小是由你編譯代碼的編譯器確定的。

PS:當然當前一般的PC上int都是32位,short16位的。因為現在32位的機子是主流嘛。如果你不寫什麼單片機的程序可以不用太在意這個問題。但是寫單片機程序時就要注意了,因為一般一個單片機的編譯器可以編譯很多種型號晶元的代碼,而這些型號有可能從8位到32位都有……

閱讀全文

與國產編譯器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10原始解壓軟體 瀏覽:319
阿里程序員的老家 瀏覽:258
量子加密銀行 瀏覽:193
命令方塊獲得指令手機 瀏覽:499
學習結束感言簡短程序員 瀏覽:398
android關機鬧鍾實現 瀏覽:968
滑鼠一鍵打開文件夾設置 瀏覽:161
程序員看過來我想靜靜搞笑視頻 瀏覽:370
curlphp爬蟲 瀏覽:874
python按日期循環 瀏覽:110
php三個等號 瀏覽:760
培訓班出來的程序員解決問題很差 瀏覽:963
程序員那麼可愛25集 瀏覽:753
伺服器地址和ip地址一樣不 瀏覽:664
php中括弧定義數組 瀏覽:602
php列印堆棧 瀏覽:516
華為adb命令行刷機 瀏覽:965
人像攝影pdf 瀏覽:761
解壓文件密碼怎樣重新設置手機 瀏覽:1002
高考指南pdf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