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qt交叉編譯要多久

qt交叉編譯要多久

發布時間:2022-12-19 02:15:48

『壹』 小白求助,如何在ubuntu的QT creator下完成交叉編譯

Qt是一個跨平台的庫,但是你要用不同平台的編譯器編譯才能出來不同的版本。用mingW編譯就出來windows下的Qt,G++就出來linux下的Qt,arm-linux-g++就出來用在arm板子上的Qt。然後你才能在自己的程序中用這些庫。即使一次編碼多平台使用,還是要在不同的平台下再編譯一邊的。

『貳』 如何進行Qt應用程序的交叉編譯

1.設置環境變數: PATH=添加為交叉環境下編譯後生成的qmake路徑,通常和主機的系統是一種架構,同時需要確保交叉gcc編譯器在在PATH定義 QMAKESOEC=交叉編譯的對象的的平台描述文件,例如makespec/qws/linux-arm-g++ QTDIR=Qt的安裝文件,存放這庫和頭文件 LD_LIBRARY_PATH=存放的是Qt的交叉編譯後的庫,准備為目標編譯鏈接的庫 2。執行環境變數 通常我們都會將以上的設置放置在一個bash腳本中,需要的時候就執行一下。開始編譯 1.使用qmake -project來生成項目文件****.pro 2使用qmake來生成Makefile文件 3使用make來編譯移植:使用readeif工具來分析目標系統的以來庫,然後相關的庫到目標文件系統內。通常我們也是採取腳本的方式來完成。 一般而言,凡是有規律的或者重復性的工作,我們都可以採取腳本的方式來解決。

『叄』 如何在ubuntu下搭建qt交叉編譯環境

第一步,你需要下載QT源代碼(4.8的編譯比較容易),然後通過 ./configure (參數自己定,不懂看readme)接下來就是在QT CREATE裡面配置了,如下:

工具-->選項--->構建和運行

1. 編譯器: 點擊添加: "名稱"隨意
"編譯器路徑" **/arm-none-linux-gnueabi-g++
找到你的編譯器,我這里是用ARM的
其他不填也行.

2.Qt Versions: 點擊添加:找到通過源碼編譯好的qmake文件. 例如:/usr/local/Qt-4.8.6/bin/qmake

3.構建套件: 點擊添加: "名稱"隨意, 重點是 "編譯器"跟"QT版本", 分別選擇剛剛添加的兩項.
調試器:如果是桌面環境那就選桌面的, 如果是在嵌入式中的,那不要也可以..

如果是交叉編譯,那隻能編譯,不能運行...

『肆』 Qt交叉編譯遇到的問題

QT相關的安裝軟體包:

(1) tmake-1.13.tar.gz (編譯工具,如progen與tmake)

(2) qt-embedded-2.3.7.tar.gz (提供了qte的庫)

(3) qt-x11-2.3.2.tar.gz (為了生成相應的QT工具,如designer和qvfb等)

(4) qtopia-free-1.7.0.tar.gz (QTE的桌面環境程序)

(5) cross-3.3.2.tar.bz2 (交叉編譯工具)

一、安裝工具

1 安裝 tmake

在 Linux 命令模式下運行以下命令:

tar xfz tmake-1.11.tar.gz

export TMAKEDIR=$PWD/tmake-1.11

export TMAKEPATH=$TMAKEDIR/lib/qws/linux-x86-g++

export PATH=$TMAKEDIR/bin:$PATH

2 安裝 Qt/Embedded 2.3.7

在 Linux 命令模式下運行以下命令:

tar xfz qt-embedded-2.3.7.tar.gz

cd qt-2.3.7

export QTDIR=$PWD

export QTEDIR=$QTDIR

export PATH=$QTDIR/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configure –qconfig local–qvfb -depths 4,8,16,32

make sub-src

cd ..

上述命令 ./configure -qconfig -qvfb -depths 4,8,16,32 指定 Qt 嵌入式開發包生成虛擬緩沖幀工具qvfb,並支持 4,8,16,32 位的顯示顏色深度。另外我們也可以在 configure 的參數中添加-system-jpeg 和 gif,使 Qt/Embedded 平台能支持 jpeg、gif 格式的圖形。

上述命令 make sub-src 指定按精簡方式編譯開發包,也就是說有些 Qt 類未被編譯。Qt 嵌入式開發包有 5種編譯范圍的選項,使用這些選項,可控制 Qt 生成的庫文件的大小,但是您的應用所使用到的一些 Qt 類將可能因此在 Qt 的庫中找不到鏈接。編譯選項的具體用法可運行./configure -help 命令查看。

在這一過程的configure中出現了問題:有一個變數沒有聲明,發現是少了一個頭文件,加上即可,make順利通過,看到了enjoy!

3 安裝 Qt/X11 2.3.2

在 Linux 命令模式下運行以下命令:

tar xfz qt-x11-2.3.2.tar.gz

cd qt-2.3.2

export QTDIR=$PWD

export PATH=$QTDIR/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configure -no-opengl

make

make -C tools/qvfb

mv tools/qvfb/qvfb bin

cp bin/uic $QTEDIR/bin

cd ..

根據開發者本身的開發環境,也可以在 configure 的參數中添加別的參數, 比如-no-opengl 或-no-xfs,可以鍵入./configure -help 來獲得一些幫助信息。

在這個安裝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錯誤,典型的就是在make過程中:

/usr/local/qt-2.3.2/include/qvaluestack.h:57: error: cannot convert 'QValueListIterator<QMap<QString, QString> >' to 'const char*' for argument '1' to 'int remove(const char*)'

/usr/local/qt-2.3.2/include/qvaluestack.h: In member function 'T QValueStack<T>::pop() [with T = QString]':

xml/qxml.cpp:2502: instantiated from here

/usr/local/qt-2.3.2/include/qvaluestack.h:57: error: cannot convert 'QValueListIterator<QString>' to 'const char*' for argument '1' to 'int remove(const char*)'

make[2]: *** [xml/qxml.o] Error 1

make[2]: Leaving directory `/usr/local/qt-2.3.2/src'

make[1]: *** [sub-src] Error 2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usr/local/qt-2.3.2'

make: *** [init] Error 2

這個錯誤是說,在文件qvaluestack.h的57行出錯。改正方法是修改文件qt-2.3.2/ include/qvaluestack.h的 第57行,將remove( this->fromLast() );改為 this->remove( this->fromLast() );

修改時可能要更改文件許可權,變成可寫的,chmod 666 qvaluestack.h。然後make順利通過,看到了enjoy。

二、交叉編譯 Qt/Embedded 的庫

開發居於 Qt/Embedded 的應用程序要使用到 Qt/Embedded 的庫,編寫的 Qt 嵌入式應用程序最終是在YLE270開發板上運行的,因此在把 Qt 嵌入式應用程序編譯成支持 YLE270 的目標代碼之前,需要兩樣東西,一個是 arm9 的 linux 編譯器,另一個是經 arm9 的linux 編譯器編譯過的 Qt/Embedded 的庫。安裝交叉編譯工具 cross-3.3.2 前面已經安裝過了。

這一步主要是配置 Qt/Embedded2.3.7 的安裝,Qt/Embedded 的安裝選項有很多個,您可以在命令行下直接輸入「./configure」來運行配置,這時安裝程序會一步一步提示你輸入安裝選項。您也可以在「./configure」後輸入多個安裝選項直接完成安裝的配置。在這些選項中有一個選項決定了編譯 Qt/Embedded 庫的范圍,即可以指定以最小,小,中,大,完全 5 種方式編譯 Qt/Embedded 庫。另外 Qt/Embedded 的安裝選項還允許我們自己定製一個配置文件,來有選擇的編譯 Qt/Embedded 庫,這個安裝選項是「-qconfig local」 ;當我們指定這個選項時,Qt/Embedded庫在安裝過程中會尋找qt-2.3.7/src/tools/qconfig-local.h 這個文件,如找到這個文件,就會以該文件裡面定義的宏,來編譯鏈接 Qt/Embedded 庫。

具體過程如下:

cd qt-2.3.7

export QTDIR=$PWD

export QTEDIR=$QTDIR

make clean

./configure –xplatform linux-arm-g++ -shared –debug (接下行)

-qconfig local -qvfb -depths 4,8,16,32

make

cd ..

在make中出現了錯誤,有變數沒有聲明,原來是優龍公司為了避免初學者在一開始就直接接觸到 Qt/Embedde 的復雜的宏編譯選項,把這些宏定義到一個名為 qconfig-local.h的安裝配置文件中,在安裝 Qt/Embedded 的時候,需要把這個文件復制到 Qt/Embedded 的安裝路徑的/src/tools 子路徑下,

cp /配置文件所在路徑/qconfig-local.h ./src/tools

make順利通過,看到了enjoy。

最後就可以在命令行下輸入make 命令對整個工程進行編譯鏈接了,在這里,要把過程中產生的文件放在同一個文件夾裡面,方便應用。

在最後make完畢以後我還是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不能運行,運行時提示:./hello cannot execute binary file,當然不能直接在自己的主機上運行了,因為生成的二進制文件要下到板子上運行的。接上液晶屏,板子上電,把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下載到板子上,要chmod一下,不然許可權不夠,終於在液晶屏上看到了自己弄的小程序,好開心!

三、添加一個 Qt/Embedded 應用到 QPE

以hello,world!為例

1 在工作的機器上解包 qtopia

tar zxvf qtopia-free-1.7.x.tar.gz

cd qtopia-free-1.7.x

export QTDIR=$QTEDIR

export QPEDIR=$PWD

export PATH=$QPEDIR/bin:$PATH

注意在上面已經設定環境變數 QPEDIR 為 QPE 的安裝(解包)路徑。

2 建立 Hello,World 的例子程序的圖標文件

方法是:製作一個 32 X 32 大小的 PNG 格式的圖標文件,將該文件存放在$QPEDIR/pics/inline 目錄下,然後使用以下命令將$QPEDIR/pics/inline 目錄下的所有圖形文件轉換成為一個 c 語言的頭文件,這個頭文件包含了該目錄下的圖形文件的 rgb 信息。

qembed --images $QPEDIR/pics/inline/*.*

> $QPEDIR/src/libraries/qtopia/inlinepics_p.h

3 交叉編譯 qtopia

在$QPEDIR 路徑下,運行以下命令

cd src

./configure –platform linux-arm-g++

make

cd ..

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比較大的錯誤,在make的時候又出現了error,是resource.cpp的174行的變數qembed_findImage沒有聲明,考慮到以前遇到的情況,推斷可能是少了某個頭文件,但是又不知道是哪一個,google了很久都沒有找到解決辦法,沒辦法只好點開src/libraries/qtopia下面的每一個頭文件看了一遍,還是沒有發現有含有這個變數的文件,繼續google,然後發現了inlinepics_p.h中包含qembed_findImage,於是vi /usr/local/qtopia-free-1.7.0/src/libraries/qtopia/inlinepics_p.h,發現inlinepics_p.h是空白的,原來是

qembed --images $QPEDIR/pics/inline/*.*

> $QPEDIR/src/libraries/qtopia/inlinepics_p.h

出了錯誤,重新操作一遍這一步,再查看inlinepics_p.h,發現正常了,要繼續交叉編譯qtopia:

make clean

./configure –platform linux-arm-g++

『伍』 Qt的交叉編譯問題

修改QtCreator的配置。
tools-->Options--->Build && Run --->Qt Versions
把你的開發板的編譯工具鏈扔進去。再到你發的那個圖里設置。

『陸』 QT交叉編譯環境

將安裝全套的Qt開發環境,可以在PC端進行qt開發。

Ubuntu14.04的Qt版本為5.2.1,16.04的Qt版本為5.5.1,高版本Qt庫可以向下兼容運行低版本工具鏈編譯的程序,因此這里選用5.2.1版本作為編譯工具鏈。

進入Qt工程目錄中,目錄下會有個<工程名>.pro文件,如果目錄中存在<工程名>.pro.user文件,是之前qtcreator生成的配置文件,請先刪除。然後運行:

即可完成編譯,編譯好的程序可以放到樹莓派上直接運行。

另外,工程的配置可以通過修改 工程名.pro文件,例如添加鏈接庫,只需要在文件中添加如下選項:

添加c99支持:QMAKE_CFLAGS += -std=c99

『柒』 qt應用程序編譯時的問題

圖形庫又是建軍在FRAMBUFFER上的,FRAMBUFFER是linux內核的圖形庫,X11系統資源需求大,不能用於嵌入式,所以qt-embedded產生了,它不是建立在X11圖形庫上的,它是直接建立在FRAMBUFFER上的,占系統資源極少,可以在嵌入式上使用。qtopia-core這個概念是相對於qtopia提出的。它就是qt-embedded。而qtopia是QT公司的一個嵌入式桌面系統,目前已停止開發了。
2、如果arm上沒有qt庫,不能運行QT程序,必須把相應的QT庫按裝到ARM板上。
3、qmake產生makefile,make根據makefile調用gcc進行編譯。
4、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3.tar.gz是用在嵌入式上的QT開發庫。用法與qt-4.4.3-x11版的用法一樣。
5、沒有辦法模擬,只能先進行qt-embedded的移植工作。但是開發qt-embedded程序時,到是可以在PC機上先用qvfb模擬調試的。
6、qt-embedded庫先交叉編譯,完成後下載到開發板上,以後開發應用程序時,qt庫不用再下載的。
7、寫qt程序需要4.0版以上的交叉編譯器。網上可以下載現成。
8、這是三個不同版本的gcc交叉編譯器,都老了。目前至少應該使用gcc 4.0以上的。
9、肯定是不行的。
10、呵呵,我也是從新手過來的。也問過類似的小白問題。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捌』 編譯qt4.8.6需要多長時間

認真核對操作步驟:
1、修改環境變數工具推薦:Rapid Environment Editor。
修改前請先備份當前的環境變數。然後:
(1)檢查系統變數path,刪除有關mingw其他版本等信息,以免與後續的mingw32-make沖突。
(2)檢查用戶變數INCLUDE、LIB、PATH、MSDevDir和MSVCDir,刪除有關\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的信息,因為它們會與後續的mingw32-make沖突,導致編譯出錯。
2、在電腦上安裝mingw編譯器,假設路徑安裝在C:\Qt\mingw32。將C:\Qt\mingw32\bin添加進環境變數path,打開DOS命令行輸入gcc --version和g++ --version和mingw32-make --version驗證編譯器安裝成功。我用的MinGW版本是V4.8.2,
3、解壓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4.8.6.zip並進入目錄。例如:D:\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4.8.6\
4、依次執行以下DOS命令:
(1)configure -debug-and-release -opensource -prefix "D:\Qt4.8.6" -platform win32-g++ -nomake demos -nomake examples
常見的使用選項說明:
-debug-and-release 編譯debug和release版
-opensource 選擇開源協議並確認
-platform win32-g++ 使用mingw編譯
-prefix "D:\Qt4.8.6" 指定編譯結果目錄,如果未指定則默認當前
-shared 創建和使用共享Qt庫
-static 創建和使用靜態Qt庫
-nomake demos -nomake examples 不編譯常式
-nomake tests 不編譯tests

-skip qtwebkit 忽略qtwebkit,因為編譯它特別消耗時間

-mp 使用多核優化編譯

(2)mingw32-make
(3)mingw32-make install
5、編譯完成後,把C:\Qt\mingw32\bin\路徑下的三個文件libgcc_s_dw2-1.dll、libstdc++-6.dll和libwinpthread-1.dll拷貝到D:\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4.8.6\bin\。另外,也請把步驟1備份的環境變數還原。
6、修改Qt安裝路徑
最初編譯時選擇的路徑是D:\Qt4.8.6\。如果想將它復制到其他盤符,並且改名,例如:C:\Qt\4.8.6_MinGW。這樣一來會有問題嗎?是的,會有問題,因為Qt有絕對路徑依賴症。改名後C:\Qt\4.8.6_MinGW\bin\的exe執行程序都會出問題,要麼程序打不開,要麼多國語言發生異常。用記事本打開C:\Qt\4.8.6_MinGW\bin\qmake.exe,查找關鍵字「qt_prfxpath」,可以看到裡面含有原始的安裝路徑。我們不可以手動去修改qmake.exe,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法是:
在C:\Qt\4.8.6_MinGW\bin\路徑下創建一個qt.conf文件,內容為
[paths]
Prefix = C:/Qt/4.8.6_MinGW

請注意:qt.conf文件必須是ANSI格式,並且Prefix的斜杠風格採取的是Linux的,而非Windows,否則會失效。或者使用"Prefix = .. ",如此一來,任意路徑有效。

『玖』 如何進行Qt應用程序的交叉編譯

首先得把我們在X86機上調好的程序進行交叉編譯,如果在X86上都沒有通過的話。。那就不用交叉編譯了,(肯定是通不過的),還是到正題吧,設置好環境變數,我們用以用echo 來查看環境變數,echo $TMAKEPATH ,如果返回的不是.../qws/linux-arm-g++ 的字元的話,我們一定得從新設置,

export TMAKEPATH=/tmake 的安裝路徑/qws/linux-arm-g++ ,同時QTDIR一定得要指定QTE的安裝路徑,設置過程如下:

export QTDIR=...../qt-2.3.7

以上環境設置好後,我們可以使用tmake來生成Makefile,注意這里我們是用tmake,而不是用qmake(注意),tmake工具在tmake包裡面。 具體做法,我們可以在命令行下打:

tmake -o Makefile 工程名.pro

這樣我們就新生成了一個Makefile文件,下一步,我們要打開這個文件,做一些小的修改

1: 將LINK=arm-linux-gcc 改為:LINK=arm-linux-g++

2:將LIBS=$(SUBLIBS) -L$(QTDIR)/lib -lm -lqte這句話改為:

LIBS=$(SUBLIBS) -L/opt/gcc-2.3.2-glibc-3.3.2/lib -L$(QTDIR)/lib -lm -lqte

加上你的交叉編譯的庫。

最後我們可以make了,一個可以在您的板子上可以運行的二進制文件產生了。linux

『拾』 有關QT CREATOR 交叉編譯的問題

請先把QtE成功移植到板子上.
然後把QtE的qmake和交叉編譯的工具鏈添加到QtCreator中.
在PC上寫完界面後,把項目的編譯環境改成QTE再編譯一下.把生成的的可執行程序和QTE的lib, nfs或tftp到板子上.然後還要改變環境變數,有幾個必須改的環境變數.
export QTDIR=
export QTDEDIR=
export 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HT=
全部添加指向你的lib.如果你怕麻煩可以把QTE的lib考到/lib目錄中.
然後就可以./你的可執行程序了.

閱讀全文

與qt交叉編譯要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ad表達式命令 瀏覽:198
程序員去一個小公司值不值得 瀏覽:846
程序員做個程序多少錢 瀏覽:495
win10原始解壓軟體 瀏覽:319
阿里程序員的老家 瀏覽:258
量子加密銀行 瀏覽:193
命令方塊獲得指令手機 瀏覽:499
學習結束感言簡短程序員 瀏覽:398
android關機鬧鍾實現 瀏覽:968
滑鼠一鍵打開文件夾設置 瀏覽:161
程序員看過來我想靜靜搞笑視頻 瀏覽:370
curlphp爬蟲 瀏覽:874
python按日期循環 瀏覽:110
php三個等號 瀏覽:760
培訓班出來的程序員解決問題很差 瀏覽:963
程序員那麼可愛25集 瀏覽:753
伺服器地址和ip地址一樣不 瀏覽:664
php中括弧定義數組 瀏覽:602
php列印堆棧 瀏覽:516
華為adb命令行刷機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