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告訴我食物交換份算出來後,具體是怎麼分配到三餐里的
你是自己在做營養餐嗎?如果不是,你就照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食物金字塔」以及3:4:3安排就行了。
如果是的話,你先搞懂幾下問題。
第一,為什麼吃營養餐決定了營養餐怎麼安排,至少要考慮每天的熱量是盈餘的還是減損的。比如每天最後一餐是不是需要適當減少熱量。
第二,進餐是要配合運動訓練和作息時間進行的。比如力量訓練之後,一般是要快速補充蛋白質和能量的。
2. 食品營養成分如何計算,用食物交換份方法怎麼算,請高手指點!
食物交換份是指將常用食物按營養成分的特點將食物分類,然後在每一類食品中按常用量定為一份,並計算出每一份食物粗略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糖類、能量),再將每一類食品的其他食品計算出等值營養成分的食品量。例如,將瘦豬肉作為肉魚蛋類的標准份,一份瘦豬肉50克可提供能量90千卡(378千焦)、蛋白質9克、脂肪4克,那麼,可提供同等營養的食品為:瘦牛肉50克、帶骨排骨70克、雞蛋60克、草魚80克、豆腐200克等等。我們把這些食物的計算值分別稱為一份,在食譜選擇時,它們可以以一份為單位直接交換使用。
食物交換份給糖尿病和希望減輕體重的人提供一種理想的飲食控制模式,通過食物交換可以得到多樣化的食譜而不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
膳食指南按常用食物所含營養素的特點劃分為六大類食物:食物交換只能在同類食物中進行,如在肉類之間,或者是在蔬菜水果之間,而不能將肉類與蔬菜進行等量交換,也不能用主食類同肉類交換。
第一類:主食類,包括米、面、雜糧和薯類(馬鈴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
第二類:魚肉類(含豆類及其製品),包括肉、禽、魚、奶、蛋、大豆及其他干豆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
第三類:乳類,包括牛奶、羊奶等及其製品。主要提供部分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礦物質
第四類:蔬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菜等,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
第五類:水果類,包括西瓜、蘋果、梨、橙、桃、棗等,提供礦物質、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
第六類:油脂類,包括動植物油、動物油脂,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K、A和必需脂肪酸。
3. 計演算法食譜編制的基本步驟
食譜編制的基本原則是必須根據對象的生理條件和主要營養素的需要來編制食譜,特別是應遵循營養平衡、食物多樣、飯菜適口和經濟合理的原則。
1.兒童食譜的制定要考慮其生長發育的特點;
2.乳母食譜的制定要考慮其哺乳的特點;
3.老年人食譜的制定要考慮其生理功能衰退的特點等等。
4.幼兒園的集體用餐食譜應考慮其群體的年齡及餐次特點;
5.成人集體用餐食譜的類型的確定依據就餐方式,如桌餐,自助等。
無論什麼樣的方式,以下六條基本原則有普遍意義:
1.保證營養充足和平衡。
2.滿足食物多樣和比例適當(食物多樣,粗細搭配,適量選用動物性食物,充足的蔬菜 油類)。
3.照顧飲食習慣和適口性、(油 鹽 烹飪和其他)。
4.考慮食物價格和定量。
5.合理分配三餐,保持能量均衡(早餐 午餐和晚餐 進餐量化)。
6.注意安全衛生。
4. 制定幼兒園一周帶量食譜的計算步驟
幼兒園膳食營養工作非常重要,是衡量辦園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制定合理的「幼兒園帶量食譜」,為幼兒提供「全面、平衡、適量」的膳食,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措施。所謂帶量食譜是指根據我國居民每日膳食中各種營養素和熱量供給量標准,推算出提供給幼兒各種事物的用量,標記在食譜中,這種先「算了吃」 是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幼兒營養過剩或營養缺乏的重要舉措。 所謂「全面」,指食物中各種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等全面供應;「平衡」指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之間以及營養素相互之間比例合適;「適量」是各種營養素的數量既不欠缺又不過量,且幼兒能接受。「幼兒園帶量食譜」是一份能滿足幼兒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需要而制定的每周平衡膳食的科學配方,包括食物種類、數量、用餐時間及烹調方法,通過平衡膳食能供給幼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保證幼兒每日營養按比例攝入。 我園定期進行對全園幼兒膳食營養進行調查與營養分析,採用稱重法,計算幼兒每人每天各類食物平均攝入量,通過查閱《食物成分表》,計算幼兒各種營養素攝入量與推薦量標准比較,進行評價,及時對食譜進行調整,保證幼兒營養全面、平衡。 我園食譜要求每周一換,每周至少一個新品種, 一周食譜中葷素的使用盡量不重復,主食盡可能多地換花樣,每周至少安排兩餐雜糧飯。肉類、谷類、豆類等,各種瓜果蔬菜輪換供給。這樣,不但營養齊全,而且適合幼兒的生理需要,增強了孩子們進餐的興趣,使食物中的營養能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合理分配各餐食物。 由於幼兒肝臟中貯存的糖原不多,體內碳水化合物較少,再加上活潑好動,容易出現飢餓。我園安排每日兩餐之外另增加了課間奶、午點,將全天食物量恰當地分配到兩餐兩點中去。早餐保證有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以滿足幼兒上午學習和活動的需要;午餐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食物。全日能量分配比例為:早餐佔30%~35%,中餐45%,點心為15%~20%。三餐葷素搭配,早餐安排谷薯類、奶豆類,中餐均為兩菜一湯模式,橙綠色蔬菜安排占每日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每周規律安排海帶、紫菜、黑木耳等菌藻類食物。動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每周規律安排少量豬肝、豬血。禽蛋類全日安排量約 50g。豆類每天約25g。用鮮豆、豆製品輪換使用。上午課間點安排課間奶150g,下午起床後午點安排糕點或粗雜糧類加奶類,,糕點雜糧20g。夏季多安排水果、清火開胃食物。我們在食譜制定時,已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特點。 幼兒的胃容量小,消化液量 較少,單調的食物容易產生厭食和偏食。同時,幼兒好奇心大,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食譜制訂和製作時,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及食物的外觀形象,並充分考慮幼兒消化功能以及對食物的可接受性,要適應幼兒的消化能力和進食心理,避免食物過酸、過咸、油膩。在烹調和製作過程中,盡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多採用清蒸、紅燒、高溫急炒等烹調方法,少採用油炸的方法,使幼兒能從定量的食物中獲取盡可能多的營養素。食物搭配時,盡量做到米面搭配、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經常調換花樣品種,粗糧細作,細糧巧作,以促進幼兒良好的食慾。結合時令供應食物。我們經常了解市場的食品供應及價格情況,總結供應規律,做到制定食譜材料豐富充足,價格合理,易於選擇,使我們制定的食譜既經濟,又新鮮,營養價值又高。 嚴格執行《幼兒帶量食譜》。我園園領導十分重視幼兒膳食營養工作,全園員工給予了積極配合。並有可行的制度規范執行幼兒園膳食工作。幼兒伙食費專款專用。食譜在園內顯眼位置張貼公示執行。合理的一周食譜,一般不隨意更改,有什麼樣的食譜,就有什麼樣的飯菜。每天准確掌握幼兒出勤人數,每餐稱量下鍋食物量。帶量食譜中所給出的量均為下鍋量,對教職工加強幼兒營養知識的宣傳,要求按量完成配送的食物。使大家充分認識「幼兒帶量食譜」,配合完成定量送到各班的食物。並積極教育孩子們養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的良好飲食習慣;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進餐時不催食,每餐保證20~30分鍾的進餐時間。保健醫生和炊事班師傅要求經常下到班級觀察了解孩子進餐情況,記錄孩子們最喜愛的食物及製作形式,持續改進工作質量。 近年來,我園不斷加大對幼兒營養膳食管理的投入,辦園條件持續改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相信在園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家園共同努力下,我園的膳食管理工作一定會更加規范、更加完善。在這里,我們也誠懇的邀請家長們對我們的食譜提出改進意見,提供好的食譜,使我園的食譜更加豐富多彩,滿足幼兒的口味。精挑細選 精工細做 眾口「易」調 。人們都說,眾口難調。為了確保全園幼兒的營養均衡有效攝入,幼兒吃得開心,家長放心,我們幼兒園狠抓飲食管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幼兒和家長都交口稱贊,眾口不再難調了。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合理飲食顯得格外重要。幼兒園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幼兒帶量食譜的制定和食譜的營養分析,根據制定的帶量食譜,精心選購食品,督促廚房精工細作。由於現在的生活條件較好,幼兒口味更刁。廚房在製作幼兒菜餚時,精心製作,力爭做到色香、味、俱佳。確保幼兒進食量、營養攝入量。以一日食譜為例:玉米炒青豆、海帶絲炒紅蘿卜、香菇肉片湯。外觀上色彩紅、黃、綠、黑,十分漂亮。海帶絲切得又短又小,紅蘿卜絲又細又勻,香菇肉片又薄又軟,幼兒進食容易,保障了每餐的進食量。縣直幼兒園還斥資四十多萬元改造了廚房,配置了消毒房,使食品加工操作更加現代化、衛生化、專業化。為幼兒的生長發育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讓幼兒吃得開心,家長歡心,社會放心幼兒飲食營養問題。
5. 如何利用食物交換表進行食物交換
1.計算每天所需的總熱量以及食物的交換份數:根據身高、體重、體型和勞動(活動)強度確定每天所需的總熱量(表一)。需要根據標准體重來計算,並根據實際體重與標准體重的差值判斷患者體型,標准體重=身高(cm)-105。
2.計算食物交換份數:全天所需總熱量÷90千卡(kcal)=所需食物交換份數。
3.將交換份的食物分配至一天三餐,制訂食譜。根據食物的營養特點主要分為谷薯類、蔬菜水果類、肉蛋豆類、漿乳類、油脂類。每類食物交換份的營養價值可參考表二。
表二 不同能量級別的食物交換份數
舉例說明:
男性糖尿病患者,身高175厘米,體重70kg,輕體力活動者。
患者標准體重為70kg,實際體重為70kg,屬正常體型,日需總熱量=25~30(kcal/kg)x70(kg)=1750~2100(Kcal)。大約23.3個食物交換份數。
參照上表,患者一天可以總計攝入6-7兩谷薯類食物,1斤蔬果類食物,3兩肉蛋豆類食物,250g牛奶以及2湯匙油脂。根據患者飲食習慣,把這些食物分配到3餐,並且可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同類食品進行自由搭配。
運用注意事項:
1.同類食品可以互換,不同類食品當營養素結構相似時,也可以互換。
2.水果與主食的互換:當血糖控制比較穩定時,可食用水果,這時需減去部分主食。需強調的是,因為水果與主食的成分不同,主食中碳水化合物佔75%左右,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之一;水果中碳水化合物約含5~20%,主要為機體提供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因此不能以水果替換全部主食,否則會影響膳食結構的平衡。
3.水果與蔬菜不互換:因為蔬菜和水果的營養價值不同,兩者一般不交換。
6. 膳食寶塔法的步驟是怎樣的呀
一、確定你自己的食物需要
寶塔建議的每人每日各類食物適宜攝入量范圍適用於一般健康成人,應用時要根據個人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勞動強度、季節等情況適當調整。年青人、勞動強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應適當多吃些主食;年老、活動少的人需要能量少,可少吃些主食。表1列出了三個能量水平各類食物的參考攝入量。
從事輕微體力勞動的成年男子如辦公室職員等,可參照中等能量(2 400千卡)膳食來安排自己的進食量;從事中等強度體力勞動者如鉗工、卡車司機和一般農田勞動者可參照高能量(2 800千卡)膳食進行安排;不參加勞動的老年人可參照低能量(1 800千卡)膳食來安排。
女性一般比男性的食量小,因為女性體重較低及身體構成與男性不同。女性需要的能量往往比從事同等勞動的男性低200千卡或更多些。一般說來人們的進食量可自動調節,當一個人的食慾得到滿足時,他對能量的需要也就會得到滿足。
平衡膳食寶塔建議的各種食物攝入量是一個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應當包含寶塔中的各類食物,各類食物的比例也應基本與膳食寶塔一致。
日常生活無需每天都樣樣照著「寶塔」推薦量吃。例如燒魚比較麻煩就不一定每天都吃50克魚,可以改成每周吃2~3次魚、每次150~200克較為切實可行。實際上平日喜吃魚的多吃些魚、願吃雞的多吃些雞都無妨礙,重要的是一定要經常遵循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
二、同類互換,調配豐富多彩的膳食
人們吃多種多樣的食物不僅是為了獲得均衡的營養,也是為了使飲食更加豐富多彩以滿足人們的口味享受。假如人們每天都吃同樣的50克肉、40克豆,難免久食生厭,那麼合理營養也就無從談起了。
寶塔包含的每一類食物中都有許多的品種,雖然每種食物都與另一種不完全相同,但同一類中各種食物所含營養成分往往大體上近似,在膳食中可以互相替換。
應用平衡膳食寶塔應當把報導營養與美味結合起來,按照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調配一日三餐。同類互換就是以糧換糧、以豆換豆、以肉換肉。
例如大米可與麵粉或雜糧互換,饅頭可以和相應的面條、烙餅、麵包等互換;大豆可與相當量的豆製品或雜豆類互換;瘦豬肉可與等量的雞、鴨、牛、羊、兔肉互換;魚可與蝦、蟹等水產品互換;牛奶可與羊奶、酸奶、奶粉和乳酪等互換。
多種多樣就是選用品種、形態、顏色、口感多樣的食物,變換烹調方法。例如每日吃50克豆類及豆製品,掌握了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就可以變換出數十種吃法。
可以全量互換,全換成相當量的豆漿或薰干,今天喝豆漿、明天吃薰干;也可以分量互換如1/3換豆漿,1/3換腐竹、1/3換豆腐,早餐喝豆漿、中餐吃涼拌腐竹、晚餐再喝碗酸辣豆腐湯。
三、要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我國多數地區居民習慣於一天吃三餐。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間隔時間應與作息時間和勞動狀況相匹配,一般早、晚餐各佔30%,午餐佔40%為宜,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
通常上午的工作學習都比較緊張,營養不足會影響學習工作效率,所以早餐應當是正正經經的一頓飯。早餐除主食外至少應包括奶、豆、蛋、肉中的一種,並搭配適量蔬菜或水果。
四、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飲食習慣及物產不盡相同,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才能有效地應用平衡膳食寶塔。例如牧區奶類資源豐富,可適當提高奶類攝取量;漁區可適當提高魚及其他水產品攝取量;農村山區則可利用山羊奶以及花生、瓜子、核桃、榛子等資源。
在某些情況下,由於地域、經濟或物產所限無法採用同類互換時,也可以暫用豆類替代乳類、肉類;或用蛋類替代魚、肉;不得已時也可用花生、瓜子、榛子、核桃等干堅果替代肉、魚、奶等動物性食物。
五、要養成習慣,長期堅持
膳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結果。應用平衡膳食寶塔需要自幼養成習慣,並堅持不懈,才能充分體現其對健康的重大促進作用。
粗細搭配度身體更好:一是要適當多吃一些傳統上的粗糧,即相對於大米、白面這些細糧以外的谷類及雜豆,包括小米、糙米、高粱、玉米、蕎麥、燕麥、薏米、紅小豆、綠豆、芸豆等;二是要適當增加一些加工環節少、精度低的米面。
當前城市人口主食弊端:
主食的種類過於單一,基本是精米、白面。
在市場上基本買不到加工精度低的大米、白面。
主食中雜糧所佔的比重太小、太少,不利於主食均衡攝取營養素。
食用雜糧品種有限。
(6)食物分配演算法流程擴展閱讀
攝入比例
寶塔建議的各類食物的攝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各類食物的組成是根據全國營養調查中居民膳食的實際情況計算的,所以每一類食物的重量不是指某一種具體食物的重量。
1、谷類和薯類及雜豆
谷類包括小麥麵粉、大米、玉米、高粱、等及其製品,如米飯、饅頭、玉米面餅、餅干、麵包、麥片。薯類包括馬鈴薯和紅薯等,可替代部分糧食。雜豆包括大豆以外的其他干豆類,如紅小豆,綠豆等。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在農村中也往往是膳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多種谷類摻著吃比單吃一種好,特別是以玉米或高粱為主要食物時,應當更重視搭配一些其他的谷類或豆類食物。加工的谷類食品如麵包、烙餅、切面等應摺合成相當的麵粉量來計算。主要補充糖類。
2、蔬果類
蔬菜和水果經常放在一起,因為它們有許多共性。但蔬菜和水果終究是兩類食物,各有優勢,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尤其是兒童,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蔬菜、水果的重量按市售鮮重計算。主要補充無機鹽、維生素。
一般說來,紅、綠、黃色較深的蔬菜和深黃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所以應多選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3、魚肉蛋類
魚、肉、蛋歸為一類,主要提供動物性蛋白質和一些重要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但它們彼此間也有明顯區別。
魚、蝦及其他水產品含脂肪很低,有條件可以多吃一些。這類食物的重量是按購買時的鮮重計算。肉類包含畜肉、禽肉及內臟,重量是按屠宰清洗後的重量來計算。這類食物尤其是豬肉含脂肪較高。所以生活富裕時也不應該吃過多肉類。蛋類含膽固醇相當高,一般每天不超過一個為好。主要補充蛋白質。
4、奶豆品
奶類及奶製品當前主要包含鮮牛奶和奶粉。寶塔建議的100克按蛋白質和鈣的含量來摺合約相當於鮮奶200克或奶粉28克。中國居民膳食中普遍缺鈣,奶類應是首選補鈣食物,很難用其他類食物代替。有些人飲奶後有不同程度的腸胃道不適,可以試用酸奶或其他奶製品。
豆類及豆製品包括許多品種,寶塔建議的50克是個平均值,根據其提供的蛋白質可摺合為大豆40克或豆腐乾80克等。主要補充蛋白質和少量脂肪。
5、油脂類
包括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主要補充脂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衡膳食寶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膳食寶塔
7. 食物交換份法是怎麼個概念
食物交換份是將食物按照來源、性質分成幾類,同類食物在一定重量內所含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近,不同類食物間所提供的能量也是相同的,每份食物可進行等值交換。所有食物均指可食部分,即去除皮、籽、核、骨頭等後的凈重。
食物交換份法將食物分為四大組八大類,谷薯組(谷薯類)、蔬菜組(蔬菜類、水果類)、肉蛋組(大豆類、乳類、肉蛋類)、油脂組(堅果類、油脂類)。每個食物交換份可產生90kcal(約376千焦)能量。只要每日飲食中包括這四大組食物,即可構成平衡膳食。
(7)食物分配演算法流程擴展閱讀
食物交換份的應用:
凡能產生90kCal(376.2kJ)熱量的食物即為一份,相當於米面25g,綠葉蔬菜500g,牛奶125ml,瘦肉50g等,將食物按照來源、性質分為5大類、8小類,不同類食物所提供的能量相同;同類食物提供相同的能量,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相近。
患者通過食物交換份表可以變化食譜,保證飲食的多樣化;基於GL(血糖生成指數)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應用於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教育中,在控制血糖、HBA1c、血脂和BMI均優於傳統的食物交換份法。
8. 膳食寶塔法的步驟是怎樣的呀
1、確定適合自己的能量水平
膳食寶塔中建議的每人每日各類食物適宜攝入量范圍適用於一般健康成人,在實際應用時要根據個人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勞動強度、季節等情況適當調整。年輕人、身體活動強度大的人需要的能量高,應適當多吃些主食;年老、活動少的人需要的能量少,可少吃些主食。
2、根據自己的能量水平確定食物需要
膳食寶塔建議的每人每日各類食物適宜攝入量范圍適用於一般健康成年人,按照7個能量水平分別建議了10類食物的攝入量,應用時要根據自身的能量需要進行選擇。
3、食物同類互換,調配豐富多彩的膳食。
應用膳食寶塔可把營養與美味結合起來,按照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調配一日三餐。
4、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飲食習慣及物產不盡相同,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才能有效地應用膳食寶塔。
5、要養成習慣,長期堅持膳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結果。
膳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結果。應用於平衡膳食膳食寶塔需要自幼養成習慣,並堅持不懈,才能充分體現其對健康的重大促進作用。
設計特點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結合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則轉化成各類食物的重量,並以直觀的寶塔形式表現出來,便於群眾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實行。
平衡膳食寶塔提出了一個營養上比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議的食物量,特別是奶類和豆類食物的量可能與大多數人當前的實際膳食還有一定距離,對某些貧困地區來講可能距離還很遠,但為了改善中國居民的膳食營養狀況,這是不可缺的。應把它看作是一個奮斗目標,努力爭取,逐步達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平衡膳食寶塔、網路-膳食寶塔
9. 如何利用營養學中的食品交換份法來配置一天的食譜啊
每份統一90kcal,則對應谷薯雜糧類是25克,水果200克,蔬菜500克,大豆25克,奶類100克,肉類50克,堅果類15克,油脂10克,糖類20克。
然後確定要求的總能量,比如輕體力勞動者男性需要2200kcal,算出總共多少份,一般果蔬總共兩份,肉類3份左右,高熱能食物2份到3份之間,最後算出谷類份數。
比如1份蔬菜是500克,就可以選不同的蔬菜湊成500克,考試的時候會發食物成分表,自己選什麼都行,其他種類食物也是這樣,就算是你喜歡芹菜吃一天芹菜都行,但是那樣分數不會高;
根據三餐分配比例比如3:4:3,則可以把選擇的食按照比例物分配到三餐中,再確定做什麼菜,是要芹菜炒肉合適肉炒芹菜還是其他什麼,油大概也是這個比例。
最後定完三餐的菜譜之後根據各種食物的用量反過來計算總熱量,這個一定要寫上,然後算出來在95%-105%之間就行,要是差太多還得調整一下,因為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都是不同的。
交換份法比較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