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語言編程
程序設計語言的預處理的概念:在編譯之前進行的處理。
C語言的預處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1.宏定義; 2.文件包含; 3.條件編譯。 預處理命令以符號「#」開頭。
1宏定義
1.不帶參數的宏定義:
宏定義又稱為宏代換、宏替換,簡稱「宏」。
格式:
#define標識符文本
其中的標識符就是所謂的符號常量,也稱為「宏名」。
預處理(預編譯)工作也叫做宏展開:將宏名替換為文本(這個文本可以是字元串、可以是代碼等)。
掌握"宏"概念的關鍵是「換」。一切以換為前提、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換,准確理解之前就要「換」。
即在對相關命令或語句的含義和功能作具體分析之前就要換:
例:
#define PI3.1415926
把程序中全部的標識符PI換成3.1415926
說明:
(1)宏名一般用大寫
(2)使用宏可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和易讀性,減少不一致性,減少輸入錯誤和便於修改。例如:數組大小常用宏定義
(3)可以用#undef命令終止宏定義的作用域
(4)宏定義可以嵌套
2.帶參數的宏:
除了一般的字元串替換,還要做參數代換
格式:
#define 宏名(參數表)文本
例如:#define S(a,b) a*b
area=S(3,2);第一步被換為area=a*b; ,第二步被換為area=3*2;
類似於函數調用,有一個啞實結合的過程:
(1)實參如果是表達式容易出問題
#define S(r) r*r
area=S(a+b);第一步換為area=r*r;,第二步被換為area=a+b*a+b;
正確的宏定義是#define S(r) ((r)*(r))
(2)宏名和參數的括弧間不能有空格
(3)宏替換只作替換,不做計算,不做表達式求解
(4)函數調用在編譯後程序運行時進行,並且分配內存。宏替換在編譯前進行,不分配內存
(5)宏的啞實結合不存在類型,也沒有類型轉換。
(6)宏展開使源程序變長,函數調用不會
(7)宏展開不佔運行時間,只佔編譯時間,函數調用占運行時間(分配內存、保留現場、值傳遞、返回值)
2文件包含
一個文件包含另一個文件的內容
格式:
#include "文件名"
或
#include <文件名>
編譯時以包含處理以後的文件為編譯單位,被包含的文件是源文件的一部分。
編譯以後只得到一個目標文件.obj
被包含的文件又被稱為「標題文件」或「頭部文件」、「頭文件」,並且常用.h作擴展名。
修改頭文件後所有包含該文件的文件都要重新編譯
頭文件的內容除了函數原型和宏定義外,還可以有結構體定義,全局變數定義:
(1)一個#include命令指定一個頭文件;
(2)文件1包含文件2,文件2用到文件3,則文件3的包含命令#include應放在文件1的頭部第一行;
(3)包含可以嵌套;
(4)<文件名>稱為標准方式,系統到頭文件目錄查找文件,
"文件名"則先在當前目錄查找,而後到頭文件目錄查找;
(5)被包含文件中的靜態全局變數不用在包含文件中聲明。
3條件編譯
有些語句希望在條件滿足時才編譯。
格式:(1)
#ifdef 標識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或
#ifdef
程序段1
#endif
當標識符已經定義時,程序段1才參加編譯。
格式:(2)
#ifndef 標識符
格式:(3)
#if 表達式1
程序段1
#elif 表達式2
程序段2
……
#elif 表達式n
程序段n
#else
程序段n+1
#endif
當表達式1成立時,編譯程序段1,當不成立時,編譯程序段2。
使用條件編譯可以使目標程序變小,運行時間變短。
預編譯使問題或演算法的解決方案增多,有助於我們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此外,還有布局控制:#pragma,這也是我們應用預處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功能是為編譯程序提供非常規的控制流信息。
⑵ C語言的演算法作用及表示方法
C語言的演算法主要就是把人類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用某種形式表示出來。表示方法有幾種,比如自然語言表示、流程圖表示、N-S流程圖表示、偽代碼表示。各有各好處,一般常用的是流程圖和N-S流程圖兩種表示方法
⑶ c語言常用演算法有哪些
0) 窮舉法
窮舉法簡單粗暴,沒有什麼問題是搞不定的,只要你肯花時間。同時對於小數據量,窮舉法就是最優秀的演算法。就像太祖長拳,簡單,人人都能會,能解決問題,但是與真正的高手過招,就頹了。
1) 貪婪演算法
貪婪演算法可以獲取到問題的局部最優解,不一定能獲取到全局最優解,同時獲取最優解的好壞要看貪婪策略的選擇。特點就是簡單,能獲取到局部最優解。就像打狗棍法,同一套棍法,洪七公和魯有腳的水平就差太多了,因此同樣是貪婪演算法,不同的貪婪策略會導致得到差異非常大的結果。
2) 動態規劃演算法
當最優化問題具有重復子問題和最優子結構的時候,就是動態規劃出場的時候了。動態規劃演算法的核心就是提供了一個memory來緩存重復子問題的結果,避免了遞歸的過程中的大量的重復計算。動態規劃演算法的難點在於怎麼將問題轉化為能夠利用動態規劃演算法來解決。當重復子問題的數目比較小時,動態規劃的效果也會很差。如果問題存在大量的重復子問題的話,那麼動態規劃對於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恐怖的。就像斗轉星移武功,對手強它也會比較強,對手若,他也會比較弱。
3)分治演算法
分治演算法的邏輯更簡單了,就是一個詞,分而治之。分治演算法就是把一個大的問題分為若干個子問題,然後在子問題繼續向下分,一直到base cases,通過base cases的解決,一步步向上,最終解決最初的大問題。分治演算法是遞歸的典型應用。
4) 回溯演算法
回溯演算法是深度優先策略的典型應用,回溯演算法就是沿著一條路向下走,如果此路不同了,則回溯到上一個
分岔路,在選一條路走,一直這樣遞歸下去,直到遍歷萬所有的路徑。八皇後問題是回溯演算法的一個經典問題,還有一個經典的應用場景就是迷宮問題。
5) 分支限界演算法
回溯演算法是深度優先,那麼分支限界法就是廣度優先的一個經典的例子。回溯法一般來說是遍歷整個解空間,獲取問題的所有解,而分支限界法則是獲取一個解(一般來說要獲取最優解)。
⑷ C語言基本演算法
1.輸入語句:scanf("控制格式",接受值列表),其中控制格式常用的有:%d,%c,%s,%f,分別
表示整型,字元型,字元串和浮點型.
例如int
a;char
c;scanf("%d
%c",&a,&c);表示向a和c輸入值
2.賦值語句:=號,如將b賦值為10,為b=10
3.條件:if(布爾表達式){程序}else{程序}(注:此結構可嵌套)
switch(離散量){case
常量:...;case
常量:...}
例:int
a;scanf("%d",&a);
if(a>10)
{printf("大於10");}
else
{printf("小於10")}
例:switch(months)
{
case
1:printf("1月有31天");break;
case
3:printf("3月有31天");break;
....
default:break;
}
4.循環:for結構,while結構,do-while結構
for(初始化;判斷;變化)
{
}
while(條件)
{
}
do
{
}while(條件)
⑸ C語言中的演算法是指什麼
演算法(Algorithm)是指完成一個任務所需要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也就是說給定初始狀態或輸入數據,能夠得出所要求或期望的終止狀態或輸出數據。
演算法常常含有重復的步驟和一些比較或邏輯判斷。不同的演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時間、空間或效率來完成同樣的任務。一個演算法的優劣可以用空間復雜度與時間復雜度來衡量。
筆者學過數據結構就會對演算法更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