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質工程學中溶解池和溶液池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W1=(0.2-0.3)W2
W2=24*100*a*Q/(1000*1000*b*n)
W1——溶劑池容積
W2——溶液池容積
Q——處理水量,m^3/h
a——葯劑最大投量,mg/L
b——溶液濃度,可採用5%-20%
n——每日投配次數,不宜超過3次
❷ 水處理中溶液池的容積如何計算
這個比較專業,回答不了
❸ 給水工程做絮凝池的設計,計算溶液池容積時,公式中溶液濃度c帶不帶百分號
不帶,課本上的公式後面都帶有單位,417是轉化後的
❹ 溶液池容積計算公式中的兩個1000是什麼意思
W1=(0.2-0.3)W2
W2=24*100*a*Q/(1000*1000*b*n)
W1——溶劑池容積
W2——溶液池容積
Q——處理水量,m^3/h
a——劑最大投量,mg/L
b——溶液濃度,可採用5%-20%
n——每日投配次數,不宜超過3次
❺ 溶液池設計要點有哪些
溶液池設計要點:
1.溶液池一般為高架式或放在加葯間的樓層,以便能重力投加葯劑。池周圍應有寬度為1.0~1.5m的工作台,池底坡度不小於0.02,底部應設置放空管。必要時設溢流裝置,將多餘溶液迴流到溶解池。
2.混凝劑溶液濃度低時易於水解,造成加葯管管壁結垢和堵塞,溶液濃度高時則投加量較難准確,一般以10%~15%(按商品固體質量計)較合適。
3.
溶液池的數量一般不少於兩個,以便交替使用,其容積可按下式計算:`W_1`
=`(24×100aQ)
/
(1000×1000cn)`
=
`(aQ)
/
(417cn)`式中
`W_1`
溶液池容積,`m^3`;Q
處理的水量,`m^3`/h;a
混凝劑量大投加量,mg/L;c
溶液濃度(按固體質量計),%;m
每日調制次數,一般為2-6次,手工一般不多於3次。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❻ 誰知道加PAC加葯間溶液池容積的計算公式謝謝!
PAC葯劑量=Q廢水流量/PAC制備濃度*PAC投配濃度/1000
PAC葯劑量----kg/d
Q----m3/d
PAC制備濃度----%
PAC投配濃度----mg/L
❼ 混凝劑投加溶液池大小計算
情況是這樣的,混凝劑加到污水中有一個適宜的劑量范圍,比方說你向池子中每小時注入污水1L,同時每小時加入混凝劑5~10 mg,那麼混凝劑最大投加量為10mg/L,這個量的確定是根據混凝劑的使用效果來定的,可以參考以往的使用經驗。若污水比較難處理,可能會增加混凝劑投加量,反之,則降低投加量,這當中就會產生一個最大投加量。
污水和混凝劑混合好後流入池子里,在池子里發生混凝。
❽ 混凝的技術和方法
1.1.1膠體的基本性質
膠體的表面電荷與膠體的穩定性
1.1.2混凝動力學
⑴異向絮凝:細小顆粒在水分子無規則熱運動的撞擊下做布朗運動所造成的顆粒間碰撞聚集
⑵同向絮凝:指由外力所造成的流體運動而產生的顆粒撞碰聚集,
外力有兩種方式:機械攪拌和水力攪拌。
⑶混凝過程的控制指標參數:
在水處理中,使膠體脫穩的過程稱為“凝聚”,脫穩膠體相互聚集的過程稱為“絮凝”,混凝是兩者的統稱。凝聚的設備為混合設備,絮凝的設備為絮凝池,要掌握其控制參數
混合池:速度梯度G=500~1000S-1,水力停留時間T=10~60S,GT=(1~3)×104
絮凝池: G=20~70S-1,水力停留時間T=15~20S,GT=104~105
1.1.3混凝工藝
⑴混凝機理:
①電性中和:
由於異號離子、異號電荷或高分子帶異號電荷部位與膠核表面的靜電吸附,中和了膠體原來所帶電荷,從而使膠體脫穩。
②吸附架橋:
利用高分子的長鏈結構來連接膠粒形成“膠粒-高分子-膠粒”的絮狀體。
③沉澱物的.卷掃(網捕):
以鋁鹽和鐵鹽為滋凝劑時,所產生的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鐵在沉澱過程中,能夠以卷掃(網捕)形成,使水中的膠體微粒隨其一起下沉。
關於混凝工藝今年考了一道題:題目是陰離子型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去除水中膠體粒子的主要作用機理:選項為a壓縮雙電層;b電性中和;c吸附架橋;d沉澱網捕,根據教材中29至31頁的內容可知應該選擇c吸附架橋,即投加的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某一基團與膠粒表面某一部位互相吸附後,該高分子的其餘部位則伸展在溶液中,可以與表面有空位的膠粒吸附,這樣形成了一個“膠粒-高分子-膠粒”的絮狀體,高分子起到了對膠粒進行架橋連接的作用。
⑵影響混凝的主要因素:
①水溫:水溫低影響混凝效果
②PH值:對於不同混凝劑的影響程度不同
③鹼度:應保證一定的鹼度
④水中雜質的性質、組成和濃度:大小不一的顆粒有利於凝聚
⑶混凝劑的配製與投加:
①混凝劑與助凝劑:
助凝劑是為了改善或強化混凝過程而投加的一些輔助葯劑。
②混凝劑的配製與投加
溶解池(儲液池)容積:W1=(0.2~0.3)W2
溶液池容積:W2= 計量設備:定量投葯泵、轉子流量計、電磁流量計、孔口計量設備等
葯劑投加:重力投加、壓力投加
1.1.4混合和絮凝的基本要求和方式
影響混合的因素:葯劑的品種、濃度、原水的溫度、水中顆粒的性質和大小等,混合方式基本上可分為水力混合和機械攪拌混合兩類。
完成絮凝的兩個主要條件:具有充分絮凝能力的顆粒和保證顆粒獲得適當的碰撞接觸而不致破碎的水力條件。
❾ 水質工程學中混凝溶液池容積計算裡面的100是什麼
b的百分數,若c為5%,等式中把c代為5,100調寫到分母。媽嗨,我也看了好久才明
❿ 水質工程學中溶解池和溶液池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序號C-1124-水質工程學視頻北京工業大學彭永臻68講》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HM9SBljHSAvCZTqznb5WSQ
序號C-1124-水質工程學視頻北京工業大學彭永臻68講|9沉澱4|8沉澱3|7沉澱2|68污泥的其它處理方法|67污泥的厭氧消化|66污泥濃縮|65污泥的分類、性質及計算2|64污泥的分類、性質及計算1|63污水土地處理系統|62穩定塘|61懸浮生長和固著生長厭氧生物處理法|60兩相厭氧生物處理|6沉澱1|59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