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語言編譯器沒有中文版的嗎
有, 我以前用過一款叫"win-c"的,但是一次我還原系統不小心破壞了。
❷ 為什麼在編譯器上編譯後顯示不了中文,是編譯器的緣故嗎 那什麼編譯器支持中文
要根本上了解怎麼顯示中文,你首先要 了解 字元集 這個概念
ascii 字元集共有256個字元 無漢字 unicode有各個國家的文字元號,包括幾乎所有漢字,
編譯器是否支持漢字取決於它採用什麼字元集。
當年沒有unicode時候,程序員大牛 用兩個ascii碼(從後128個取出)表示一個漢字代號。
才使漢字登上了計算機舞台
當年不能打漢字時候都是用漢字字型檔 以點陣方式從vga模式上畫出來的。。。
你上網查查 ascii 和unicode 能搜到所有你在這方面的疑惑
❸ 為什麼代碼要用英文,而不用中文
編程時的代碼用英文而不是中文,這是歷史因素決定的,從編程語言的起源,到編程語言的崛起,都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進行,這些國家使用的基本都是英語,可以說英語是編程語言的母語,中國的互聯網起步比較晚,當我們需要並大量使用編程語言的時候,所有的成熟的編程語言都是英文的了,我們作為一個使用者,而非創造者,代碼用的只能是英文的,而不用中文。
編程語言起源於美國,美國使用的語言是英語,這樣看來,代碼編程用的是英語也就不足為奇了,更重要的是,代碼編程運行需要依賴編譯器和操作系統,比大多數編程語言更早出現的操作系統用的就是英文,為了減少工作量,代碼用跟操作系統同樣使用英文,對程序員來說,工作量和代碼量會大大減少,這么多年發展下來,英文代碼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要建立這樣一個成熟的體系,對於中國年輕的互聯網發展來說,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易語言代碼
計算機編程是新時代能夠改變世界的產物,我們大學生作為中國新生力量,有義務更有能力發展中文代碼編程,讓未來計算機代碼編程世界,有中文一席之地!
❹ 為什麼沒有中文寫的編程語言
編程語言是一種程序員與機器溝通的工具,程序員的UI(用戶介面),用於定義業務邏輯與指揮計算機工作,作為工具首先就是上手效率要高,不要因為為了打幾個中文而中斷思路。無論你用拼音輸入法還是五筆或者是直接拼音字母,你告訴我要表達「如果」這個含義,哪個詞敲鍵盤次數少,次數少的效率就高:「if」「ruguo」。
其次,編程的瓶頸是在指令的語言嗎?在如今網路時代誰還不懂幾個英文,再則,計算機語言不是人類語言,它只是借用了人類語言中20-30個關鍵詞作為基礎指令,方便記憶而已,業務邏輯才是程序要考慮的,以滿足最終客戶需求完成任務。用「如果」或是「if」,只要約定好,計算機都會翻譯成二進制,那麼對於計算機它是無所謂你用什麼「語言」,編譯器能編譯就行,而為了視覺上親切一些,犧牲可讀性、輸入效率,源代碼長度,以及潛在的代碼安全問題,而得不償失。當你代碼量上千行後,看著滿屏中文你也許會突然忘了你接下來要干什麼。所以專業人員是不會考慮用中文的。
編程的核心是業務邏輯,其本質是演算法,其基礎是初中數學,當然有高數基礎最好,因為某些業務邏輯,如果有高數基礎,代碼量會大大降低,代碼會更簡潔明了。而中文還有個嚴重問題就是代碼安全性。中文輸入法中存在各種特殊字元,有些是不可顯字元,有些是視覺特徵不明顯容易造成歧義,比如你要隨時注意全形半形,因為計算機認為全形空格和半形空格是兩個不同的字元。試想你本來正被程序中嵌套循環或者各種邏輯錯誤而煩惱,又被中文帶來的字元不明確造成困惑,如果你還能堅持下去學習我是很敬佩你的。
當然作為行為藝術,玩玩是沒有問題的,寫個小程序給小夥伴展視一下娛樂娛樂完全沒問題,但正經程序員看到了會斜眼看你,當然你只是學著玩,可以考慮易語言,不過它只是VB的馬甲,語言規則遵循VB的語法。
❺ 很奇怪為什麼國內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開發最底層的中文編譯器呢
這是一個技術問題,你如果沒讀過編譯原理(龍書)的話,你是看不懂下面的回答的。因為中國技術不足,沒人能寫出支持中文的lex和yacc。首先詞法分析生成器lex,就對中文不友好,它只支持ascii字母,不支持中文。這意味著你編譯器里的詞彙只能是英文單詞,不能是中文詞彙。其次就是語法分析生成器yacc了,也不支持中文,只支持用英文寫的語法規則,不能用中文書寫。這意味著最最基本的語法規則是全英文的,這算哪門子中文編程語言。非常遺憾,中國目前沒有牛人造出支持中文的lex和yacc來,否則全中文編譯器一定會滿天飛的,多到爛大街。為什麼說多到爛大街?一個全中文的編譯器其實僅僅需要修改編譯器的前端詞法分析器和語法分析器(語法分析器甚至無需大改動),後端直接對接開源代碼即可,開源英文編譯器已經爛大街了,把它們的後端移植過來就行了。但關鍵就是沒有支持中文的自動化工具lex和yacc。
自動化這條路走不通,純手寫總可以吧。我猜測易語言就是前端純手寫的全中文編譯器。你可以使用易語言,絕對可以達到你的要求。但是從技術的角度來講,lex和yacc的技術高度遠高於易語言,畢竟lex和yacc號稱編譯器的編譯器,編譯器之母。
❻ 為什麼不可以漢語編程
有漢語編程,目前最好的是「易語言」。
計算機根本不管你是英文還是中文,它只用高低脈沖來產生一些信息(還是高低脈沖),人類便把高低脈沖用1和0來表示,這就產生了機器語言。這里跟人類的自然語言根本就沒有關系,後來為了編程的需要,人類發明了匯編語言,因為這是外國人發明的,所以裡面的各種命令都是英文,再後來為了更好接近於人的自然語言,又發明了高級語言,當然也是英文。
易語言作為高級語言的一種,它採用的是中文,如果說它是漢化,可能並不嚴謹。漢化是對某個外文軟體進行本地化,並不改變該軟體的功能和結構,而易語言雖然是用英文編程軟體(據說是VC)開發的,但它不是任何其他編程軟體的漢化版,因為它的功能和結構是屬於它自己的。如果非要說易語言的編程界面和功能與VB等相似,那隻能說天下大部分編程工具的功能和結構都是相似的。
是直接從中文編譯到機器碼還是通過轉到英文再到機器碼,這要看有沒有完善的編譯器,如果沒有的話,只能通過別人的編譯器來編譯。現在的易語言解決了面向人的問題,但面向計算機的問題可能沒有徹底解決,不過這個問題並不輕松,只能一步步來。
所以這些東西只能根據需要慢慢來,先解決最迫切的,比如讓國人普遍用中文編程語言編寫軟體,然後才考慮底層的東西。只有解決了迫切的需要,你才知道後面的需要是什麼。不能搞大而全的東西,那樣只會讓自己不堪重負,最終什麼也做不成。
❼ 中國為什麼不做編譯器和編程語言
中文的也有,比如易語言。
不開發中文代碼編程原因很多,比如:
1、語言規范制定比較困難;
2、操作系統,編譯器大都是外國人基於英文做的;
3、因為英語是世界上用的最廣泛的語言,相對來說中文則不夠通用,不利於國際交流合作
❽ C++編譯器一定要按裝英文版本的嗎
編譯器的核心實際上是命令行的,無所謂英文版(命令行只認英文)。
如果是IDE,很多都有漢化版的。當然不一定要裝英文版。
不過VC++6的話,漢化質量實在太差(據說還有莫名其妙的BUG),還不如用英文版。
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中帶VC++,有官方中文版。LZ可以下個VS2008 Team Suite。不過文件相當大,對於新手來說不怎麼實用。
Dev-C++比較小,對標準的實現也比較好,不過調試功能很爛。
C-Free應該也可以用。
像Turbo C++就太老了,不推薦。
❾ 今天剛在mac上安裝了MacTex,編譯器studio,怎麼才能中文
目前來說,結合 xeCJK 宏包使用 XeLaTeX 編譯,應該是最方便的方式了。
XeLaTeX 要求 .tex 文檔保存為 UTF-8 編碼。所以要做的事情只有兩件:
配置一個 UTF-8 的編輯環境;
用 xeCJK 的語法選擇合適的字體。
1
印象中,TeXshop 的默認編碼不是 UTF-8(具體是什麼我不記得了),需要調整一下。
打開 TeXshop,按下 cmd + , 打開偏好設置。在「源代碼」標簽下找到編碼設置,調整為 UTF-8。
2
XeTeX 在 Mac OS X 下的行為和 Windows / Linux 下不大一樣。Mac 底下,XeTeX 並不使用 fontconfig 庫來搜索字體,所以我們沒法在終端里通過 fc-list 命令來查看可用的字體列表。不過 Mac 里提供了名為「字體冊」的程序,來列出系統中所有可用的字體信息。
(其實這樣的設計挺討厭的,TeX Live 自帶了許多開源字體,因此沒有辦法很好地使用。必須用字體名而不是字族名來調用這些字體,實在是不太方便。)
打開字體冊程序,找到需要的字體信息:
這里的 PostScript 名稱就是我們需要的信息,我們記下華文宋體的名字:「STSong」。你還可以按需找到其他字體的名字,比如華文中宋、華文楷體、華文黑體等字體的名字。
3
使用下列代碼,配置中文字體。
\usepackage{xeCJK}
\setCJKmainfont[BoldFont=STZhongsong, ItalicFont=STKaiti]{STSong}
\setCJKsansfont[BoldFont=STHeiti]{STXihei}
\setCJKmonofont{STFangsong}
這里,
文檔中文主字體是華文宋體,對應的 bfseries 字體是華文中宋,對應的 itshape 字體是華文楷體;
文檔的「無襯線」中文字體是華文新黑,對應的 bfseries 是華文黑體;
文檔的「等寬」中文字體是華文仿宋。
完整代碼的編譯效果截圖如下:
4
xeCJK 之解決了中文支持問題,以及一些關於標點的處理,並沒有提供和中文版式相關的解決方案。ctex 宏包和文檔類封裝了 xeCJK,同時提供了中文版式的相關支持。新版的 ctex 宏包和文檔類能夠自動檢測用戶使用的操作系統,自動選擇合適的字體配置,十分方便。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begin{document}
中文
\end{document}
測試截圖如下:
如果希望 ctex 只提供中文支持的功能不對版式做任何修改,也可以這樣使用: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UTF8, heading = false, scheme = plain]{ctex}
\begin{document}
中文
\end{document}
❿ 為什麼java編譯器輸入法不能切換到中文
將EN那個(下面可能還有其他什麼輸入法)整個刪除,再在默認輸入語音下面選擇中文(中國)-簡中-美式,然後建議你只安一個輸入法,就安搜狗吧,這樣中英切換就方便許多了,另外,如果你不想只安一個輸入法,你只要在用搜狗輸入法時,如果想換英文的,只要安shift就行了.
2.在任務欄前多出了CH和EN兩個字母:
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中文版並不表示只能進行中文語言的錄入(中文版是指用戶界面是面向中文用戶的)。
所以你打開 控制面板->區域和語言選項->「語言」選項卡->「詳細信息」按鈕,在「文字輸入和輸入語言」窗口中點「添加」按鈕,彈出「添加輸入語言」對話框中第一欄就是「輸入語言」,它表示選錄入時的背景語言(第二欄「鍵盤布局\輸入法」是在此錄入背景語言下選輸入法),其下拉列表中可看到什麼 希臘語 匈牙利語 等。任務欄的EN表示背景語言為英語。
一般用戶用不上這個。在前面「文字輸入和輸入語言」窗口中「已安裝的服務(I)」區域中「EN
英語(X國)」下的輸入法一個一個選中然後點「刪除」,最後確定就是了。
後面你說的是Ctrl加Shift應該是各輸入法間切換的快捷鍵,而不是搜狗拼音的中英文狀態間的切換。進入搜狗拼音輸入法「設置屬性」->按鍵設置 可見其中英文狀態切換要麼不用快捷鍵要麼單用ctrl或shift。
、首先任務欄上的輸入法圖標上點右鍵選擇設置。
2、然後選擇「高級鍵設置」,選中第一個「在輸入語言之間」,然後點擊下面的「更改按鍵順序」,先
勾選「切換輸入語言」下面選擇左手ALT。取消右邊「切換鍵盤布局」前的勾(即選擇「未分配」),點
擊確定。
然後選中「中文(簡體)輸入法 - 輸入法/非輸入法切換」,點擊「更改按鍵順序」,取消「啟用按鍵順
序」前的勾,再確定。
3、再次進入步驟2的設置,選中「在輸入語言之間」,點擊「更改按鍵順序」,把右邊「切換鍵盤布局」
的「Ctrl+Shift」打上勾,確定後退出。
4、搞定!
解決了無法使用ctrl+shift以及ctrl+space切換輸入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