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安卓內核版本和編譯命令

安卓內核版本和編譯命令

發布時間:2022-12-31 18:27:07

① 如何編譯android kernel

1.准備工作: (ubuntu1110 32位)
ubuntu等linuxOS,下載好eclipse,安裝好JDK, 安裝好android的SDK, 在eclipse中成功打開android 手機模擬器即OK。

2.初始化編譯環境 :
關注該網頁上的「installing required packages」,其中有的軟體包因為版本問題而安裝不上,不用管它,之後遇到錯誤再單獨解決。

3.下載內核源碼
android 2.3 內核 下載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4.下載交叉編譯器:
該步驟有可能耗費大量時間,依據網速不同,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或許可以嘗試git clone 後面的地址只下載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

5.設置參數以及編譯:
$ export ARCH=arm
$ export SUBARCH=arm
$ export CROSS_COMPILE=arm-eabi-
$ cd goldfish // 進入下載的源代碼目錄
$ git checkout <commit_from_first_step> //這個步驟我沒有做,不知道幹嘛用的
$ make goldfish_defconfig
$ make

6.報錯信息:
若有報錯說找不到 (arm-eabi-gcc command not found)等等,嘗試使用http://blog.csdn.net/davidbeckham2901/article/details/7397447 中說到的解決方案即可(即採用另外一個交叉編譯器)。

7.測試:

最後,測試一下剛才編譯的內核:emulator -avd myavd -kernel ~/goldfish/arch/arm/boot/zImageemulator若系統找不到,可以去android SDK中某文件夾找到,加入系統PATH即可。 -avd後面的參數 myavd即為模擬器的名字,這個我是在eclipse中的模擬器管理中新建的一個模擬器,用那個模擬器的名字即可。 -kernel後面的參數就找到剛才編譯出的內核的路徑。
若啟動模擬器失敗,可嘗試關閉後再啟動。第一次啟動模擬器時可能需要等待比較長的時間,3分鍾到15分鍾不等。

② 怎麼修改Android 的Linux內核

Android 產品中,內核格式是Linux標準的zImage,根文件系統採用ramdisk格式。這兩者在Android下是直接合並在一起取名為boot.img,會放在一個獨立分區當中。這個分區格式是Android自行制定的格式。

Android開發時,最標準的做法是重新編譯於內核和根文件系統,然後調用Android給的命令行文件mkbootimg(out/host/linux-x86/bin/)來打包。

在製作手機ROM時,有時會單獨編譯內核或抽出根文件進行修改內容,比如我只編譯內核,其餘的地方不變。這樣重新安裝巨大的Android開發環境實在不劃算。因此很多boot.img解包工具被人開發出來,這一些工具都是把內核和根文件系統從一個現成的boot.img抽取出來,修發後再次打包還原。

一.常見的解包工具

因為boot.img的格式比較簡單,它主要分為三大塊(有的可能有四塊)

因此很多人開發分析工具,有是linux shell腳本,比如repack-zImage,也有人採用perl,還有C語言編寫的 unbootimg,

我使用的是在源碼位置system/core/mkbootimg/ 下的 mkbootimg。為了簡化,藍點工坊把與mkbootimg中打包工具和解包工具以及所包含的libmincrpty庫抽出來,並且重寫一個Makefile,作為開源項目。
使用者只需要在linux(需安裝gcc,make,一般是標配)或windows(需要安裝mingw)的命令行執行make,即可產生可執行文件mkbootimg ,unpackbootimg。

二.解/打包工具使用

解包工具:unpackbootimg

常見格式
unpackbootimg -i .\tmp\boot.img -o .\out

這一句命令行表示把boot.img解包,所有文件輸出到out目錄下

它會解壓出如下文件:
boot.img-zImage (內核文件)
boot.img-ramdisk.gz (根文件系統打包文件)
boot.img-cmdline (mkbootimg cmdline參數)
boot.img-pagesize (mkbootimg pagesize參數)

boot.img-base (mkbootimg base參數)

打包工具:mkbootimg (Android自帶)

常見的命令格式:
./mkbootimg --cmdline 'no_console_suspend=1 console=null' --kernel zImage --ramdisk boot/boot.img-ramdisk.gz -o boot.img --base 02e00000
這句含義是把內核文件zImage和boot目錄下的根文件壓縮包 boot.img-ramdisk.gz打包成boot.img.
其中cmdline和base的值均來源於unpackbootimg的結果

③ 編譯Android源碼和內核源碼的區別

Android源碼編譯之後生成的是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而內核源碼編譯完成之後生成的是ZImage。在一般情況下Android源碼是不帶有內核源碼的,但是帶有一個鏡像,這樣在編譯完Android源碼之後就可以模擬器啟動了,如果要更換系統的內核,此時將高版本的內核源碼進行編譯生成ZImage然後替換Android系統的的鏡像。這樣使用模擬器啟動之後就可以查看內核是否已經被刷新。
請注意,android源碼和kernel源碼是分開下載的

編譯android源碼
進入source目錄下,執行make 即可。
編譯完成後,可以在源碼目錄的out/target/proct/generic/目錄下看到編譯好的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了。

編譯內核源碼
新建Kernel/goldfish,在這個目錄下進行編譯

④ 怎樣編譯安卓內核

把ROM解壓出來,然後有很多文件夾,然後再進行編輯就可以了,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自己定製ROM

⑤ 如何在32位ubuntu11.10 下編譯android 4.0.1源碼和goldfish內核

一準備工作

1安裝javasdk6
(1)從jdk官方網站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dk-6u29-download-513648.html下載jdk-6u29-linux-i586.bin文件。
(2)執行jdk安裝文件

[html] view plain
$chmod a+x jdk-6u29-linux-i586.bin
$jdk-6u29-linux-i586.bin

(3)配置jdk環境變數

[html] view plain
$sudo vim /etc/profile
[html] view plain
#JAVAEVIRENMENT
exportJAVA_HOME=/usr/lib/java/jdk1.6.0_29
export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PATH

保存後退出編輯,並重啟系統。
2安裝依賴包

[html] view plain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gnupg flex bison gperf build-essential\
zipcurlzlib1g-devlibc6-devlib32ncurses5-devia32-libs\
x11proto-core-devlibx11-devlib32readline5-devlib32z-dev\
libgl1-mesa-devg++-multilibmingw32tofrodospython-markdown\
libxml2-utils

3用repo工具下載源碼
(1)初始化repo

[html] view plain
$cd ~
$mkdir bin
$curlhttps://dl-ssl.google.com/dl/googlesource/git-repo/repo>~/bin/repo
$chmod a+x ~/bin/repo
$exportPATH=$PATH:~/bin(導出環境變數)

(2)下載android最新源碼

[html] view plain
$mkdir android
$cd android
$ repo init -u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platform/manifest -bandroid-4.0.1_r1
...(輸入用戶名和郵箱名)
$repo sync -j5
...(此處用5個線程開始下載源碼,下載過程及其漫長,需要耐心等待)

二 編譯源碼
1開始編譯

[html] view plain
$source build/envsetup.sh
includingdevice/samsung/maguro/vendorsetup.sh

includingdevice/samsung/tuna/vendorsetup.sh

includingdevice/ti/panda/vendorsetup.sh

includingsdk/bash_completion/adb.bash

$make-j4(此處用4個線程編譯)

編譯完成後,會看到類似的輸出:

[html] view plain
Targetramdisk:out/target/proct/generic/ramdisk.img
Targetuserdatafsimage:out/target/proct/generic/userdata.img
Installedfilelist:out/target/proct/generic/installed-files.txt

2編譯遇到的問題
編譯錯誤:

[html] view plain
<命令行>:0:0:錯誤:「_FORTIFY_SOURCE」重定義[-Werror]

<built-in>:0:0:附註: 這是先前定義的位置

cc1plus:所有的警告都被當作是錯誤

make:*** [out/host/linux-x86/obj/EXECUTABLES/obbtool_intermediates/Main.o]錯誤 1

原因:
因機器上的gcc版本過高,需替換成4.4.6重新進行編譯。
解決方法:
1)安裝4.4版本的gcc和g++

[html] view plain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4.4
$ sudo apt-get install g++-4.4

2)設置gcc版本,使gcc鏈接到gcc-4.4

[html] view plain
$ ls -l /usr/bin/gcc*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2011-11-01 23:56 /usr/bin/gcc -> gcc-4.6

-rwxr-xr-x 1 root root 224544 2011-10-06 05:47 /usr/bin/gcc-4.4

-rwxr-xr-x 1 root root 302104 2011-09-17 05:43 /usr/bin/gcc-4.6

$ cd /usr/bin
$ sudo mv gcc gcc.bak
$ sudo ln -s gcc-4.4 gcc

3)設置g++版本,使g++鏈接到g++-4.4

[html] view plain
$ sudo mv g++ g++.bak
$ sudo ln -s g++-4.4 g++

4)設置完畢後,重新進行編譯即可

3從模擬器啟動編譯後的鏡像文件
1)設置環境變數:

[html] view plain
export PATH=~/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PATH

export ANDROID_PRODUCT_OUT=~/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

其中linux-x86/bin存放模擬器emulator工具,proct/generic存在編譯後的鏡像文件。

2)啟動模擬器

[html] view plain
$emulator

emulator:WARNING: system partition size adjusted to match image file (162 MB >66 MB)

啟動後的截圖:

三 編譯androidgoldfish內核
1)進入android4.0.1源碼目錄,下載goldfish內核源碼

[html] view plain
$ mkdir kernel
$ cd kernel
$ git clone http://android.googlesource.com/kernel/goldfish.git
$ cd goldfish
$ git branch -a
* (no branch)

master

remotes/origin/HEAD -> origin/master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remotes/origin/master

$ git checkout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2)修改Makefile

[html] view plain
goldfish$ gedit Makefile

修改

[html] view plain
ARCH ?=$(SUBARCH)
CROSS_COMPILE ?=



[html] view plain
ARCH ?=arm
CROSS_COMPILE ?=arm-eabi-

3)導出交叉編譯器目錄為環境變數
$ export PATH=$PATH:~/android/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arm-eabi-4.4.3/bin

4)編譯內核

[html] view plain
goldfish$ make goldfish_armv7_defconfig

goldfish$ make

編譯完成後,可看到類似如下的輸出:

[html] view plain
OBJCOPY arch/arm/boot/zImage
Kernel: arch/arm/boot/zImage is ready

5)從模擬器中啟動內核鏡像

[html] view plain
$emulator -kernel ~/android/kernel/goldfish/arch/arm/boot/zImage &

啟動模擬器後,可從Settings->System->AboutPhone中查看內核版本信息。

⑥ 安卓手機的,系統版本和內核版本是指什麼

系統版本:安卓的版本,稱為軟體

定義如果對象集S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S中至少包含兩個不同元素

2、S中的元素按一定方式相互聯系

則稱S為一個系統,S的元素為系統的組分。

而版本就是一個序列號

內核版本:手機的硬體,稱為硬體

如主板,GPS,攝像頭,WiFi,藍牙等,驅動集合體的版本號。

(6)安卓內核版本和編譯命令擴展閱讀

系統內核

Android 是運行於Linux kernel之上,但並不是GNU/Linux。因為在一般GNU/Linux 里支持的功能,Android 大都沒有支持,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

Android又以Bionic 取代Glibc、以Skia 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取代FFmpeg等等。

Android 為了達到商業應用,必須移除被GNU GPL授權證所約束的,例如Android將驅動程序移Userspace,使得Linux driver 與 Linux kernel徹底分開。

Bionic/Libc/Kernel/ 並非標準的Kernel header files。

Android 的 Kernel header 是利用工具由 Linux Kernel header 所產生的,這樣做是為了保留常數、數據結構與宏。

Android 的 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Security),存儲器管理(Memory Managemen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網路堆棧(Network Stack),驅動程序模(DriverModel)等。

⑦ 為了能從sd卡啟動android系統,內核應該怎麼編譯

本人使用mini6410開發了一個sqlite資料庫的程序,在mini6410的linux系統下已經能夠成功運行了。因為Android使用的也是linux內核,所以我想當然的認為按照同樣的方法將程序移植到mini6410的android系統中也可以成功運行,但是當我運行程序的時候卻提示我不能找到可執行文件(xlisten-arm是交叉編譯出來的可執行文件):

/ # ./xlisten-arm
/system/bin/sh: ./xlisten-arm: not found

1.探索:

在網上搜索起初認為可能是庫文件的不全導致的,於是在查看可執行文件xlisten-arm所需要的動態鏈接庫:

執行語句:

# arm-linux-readelf -a ./xlisten-arm | grep "Shared"
0x00000001 (NEEDED) Shared library: [libsqlite3.so.0]
0x00000001 (NEEDED) Shared library: [libm.so.6]
0x00000001 (NEEDED) Shared library: [libcrypt.so.1]
0x00000001 (NEEDED) Shared library: [libpthread.so.0]
0x00000001 (NEEDED) Shared library: [libdl.so.2]
0x00000001 (NEEDED) Shared library: [libc.so.6]

知道所需的動態鏈接庫後,到android文件系統中去照著寫庫文件,在目錄/system/lib 中,果然缺少相應的庫文件,於是認為找到了我問題的根源所在,在復制相應庫文件的時候為了保留原來的屬性,還特意用了

#cp -a filename dir

誰知將這些庫都添加進去以後,仍然無濟於事!

看來不僅僅事庫文件缺失的問題了,而且一般來說,如果真的是因為缺少庫文件而導致的問題,終端會提示我們鏈接某庫文件時沒有找到該庫文件。

2.正確的解決方法:

將程序編譯的時候選擇靜態編譯,即使用選項 -static

我是對Makefile文件中的CFLAG變數進行修改

CFLAGS = -Wall

改為;

CFLAGS = -Wall -static

然而此時又出現問題了:

undefined reference to `pthread_mutex_*'

undefined reference to `dl*'

提示沒有定義這些函數,於是在包含的庫文件中添加了這兩個庫文件

在Makefile中,修改LIBS變數;

LIBS = -lsqlite3 -lm -lcrypt

改為:

LIBS = -lsqlite3 -lm -lcrypt -lpthread -ldl

然後進行交叉編譯,成功了!

編譯出來的可執行文件比較大,因為事靜態編譯的,我的有2M多,

拷貝到開發板的andriod系統中,

修改許可權:

#chmod 777 xlisten-arm

執行:

/ # ./xlisten-arm

OK!能夠正確的執行了!

⑧ 自己可以編譯安卓源碼嗎

用最新的Ubuntu 16.04,請首先確保自己已經安裝了Git.沒安裝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命令進行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test」

其中[email protected]為你自己的郵箱.

簡要說明

android源碼編譯的四個流程:1.源碼下載;2.構建編譯環境;3.編譯源碼;4運行.下文也將按照該流程講述.

源碼下載

由於某牆的原因,這里我們採用國內的鏡像源進行下載.
目前,可用的鏡像源一般是科大和清華的,具體使用差不多,這里我選擇清華大學鏡像進行說明.(參考:科大源,清華源)

repo工具下載及安裝

通過執行以下命令實現repo工具的下載和安裝

mkdir ~/binPATH=~/bin:$PATHcurl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it-repo-downloads/repo > ~/bin/repochmod a+x ~/bin/repo

補充說明
這里,我來簡單的介紹下repo工具,我們知道AOSP項目由不同的子項目組成,為了方便進行管理,Google採用Git對AOSP項目進行多倉庫管理.在聊repo工具之前,我先帶你來聊聊多倉庫項目:

我們有個非常龐大的項目Pre,該項目由很多個子項目R1,R2,...Rn等組成,為了方便管理和協同開發,我們為每個子項目創立自己的倉庫,整個項目的結構如下:


這里寫圖片描述

執行完該命令後,再使用make命令繼續編譯.某些情況下,當你執行jack-admin kill-server時可能提示你命令不存在,此時去你去out/host/linux-x86/bin/目錄下會發現不存在jack-admin文件.如果我是你,我就會重新repo sync下,然後從頭來過.

錯誤三:使用emulator時,虛擬機停在黑屏界面,點擊無任何響應.此時,可能是kerner內核問題,解決方法如下:
執行如下命令:

  • ./out/host/linux-x86/bin/emulator -partition-size 1024 -kernel ./prebuilts/qemu-kernel/arm/kernel-qemu-armv7

  • 通過使用kernel-qemu-armv7內核 解決模擬器等待黑屏問題.而-partition-size 1024 則是解決警告: system partion siez adjusted to match image file (163 MB >66 MB)

    如果你一開始編譯的版本是aosp_arm-eng,使用上述命令仍然不能解決等待黑屏問題時,不妨編譯aosp_arm64-eng試試.

    結束吧

    到現在為止,你已經了解了整個android編譯的流程.除此之外,我也簡單的說明android源碼的多倉庫管理機制.下面,不妨自己動手嘗試一下.

    ⑨ 如何在安卓系統上使用arm-linux-gdb調試內核

    1,先下載最新版本的gdb源代碼包,我使用的是gdb-7.6.tar.gz,使用tar命令進行解包(tar -xvzf gdb-7.6.tar.gz),cd進gdb-7.6/gdb目錄,使用vi找到remote.c中的如下代碼:
    if(buf_len > 2 * rsa->sizeof_g_packet)
    error(_("Remote 'g' packet reply is too long: %s"),rs->buf);
    將上面兩行注釋掉,添加如下代碼
    if(buf_len > 2 * rsa->sizeof_g_packet)
    {
    rsa->sizeof_g_packet = buf_len;
    for(i = 0; i < gdbarch_num_regs(gdbarch); i++)
    {
    if(rsa->regs[i].pnum == -1)
    continue;
    if(rsa->regs[i].offset >= rsa->sizeof_g_packet)
    rsa->regs[i].in_g_packet = 0;
    else
    rsa->regs[i].in_g_packet = 1;
    }
    }
    使用如下命令對代碼進行配置、編譯和安裝
    ./configure --target=arm-linux --prefix=/usr/local/arm-gdb -v
    make
    make install
    2,gdbserver使用android4.2模擬器中自帶的版本(v7.1)
    3,將NDK編譯好的C/C++可執行程序,上傳到模擬器中/data/test目錄下,假設可執行程序的名稱為testHello。
    4,使用命令:gdbserver :7000 /data/test/testHello 啟動模擬器端的調試。
    5,啟動arm-linux-gdb之前,使用vi打開~/.bash_profile文件,在其中添加: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gdb/bin,以便在程序的其他目錄可以直接啟動arm-linux-gdb程序
    6,cd至ndk編譯好的testHello文件所在目錄
    7,使用如下命令進行埠映射:adb forward tcp:7000 tcp:7000,將模擬器的7000埠和本機的7000埠進行映射
    8,使用命令:arm-linux-gdb testHello啟動gdb調試
    9,使用target remote :7000 鏈接模擬器中gdbserver啟動的服務。
    10,自此,我們就可以使用gdb命令進行代碼調試了。

    ⑩ android 怎樣編譯kernel 命令 make

    方法如下:
    在Linux的環境下:
    建立目錄:

    mkdir ~/android-kernel cd android-kernel

    下載源代碼, 大概有280MB, 慢慢等哈~~~ (當然你要先安裝git) git clone git://git.linuxtogo.org/home/groups/mobile-linux/kernel.git
    類似的屏幕信息:
    Initialized empty Git repository in /home/user/android-kernel/kernel/.git/ remote: Counting objects: 908251, done.
    remote: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153970/153970), done.
    remote: Total 908251 (delta 755115), reused 906063 (delta 753016) Receiving objects: 100% (908251/908251), 281.86 MiB | 292 KiB/s, done. Resolving deltas: 100% (755115/755115), done. Checking out files: 100% (22584/22584), done.
    然後去到htc-msm branch: cd kernel
    git checkout -b htc-msm origin/htc-msm
    屏幕信息:
    Branch htc-msm set up to track remote branch refs/remotes/origin/htc-msm. Switched to a new branch "htc-msm"

    下載ARM的toolchain, 大概64MB左右, 下到~/android-kernel: 下

    :
    http://www.codesourcery.com/gnu_toolchains/arm/portal/package2549/public/arm-none-linux-gnueabi/arm-2008q1-126-arm-none-linux-gnueabi-i686-pc-linux-gnu.tar.bz2

    cd ~/android-kernel
    tar xjf arm-2008q1-126-arm-none-linux-gnueabi-i686-pc-linux-gnu.tar.bz2
    編譯kernel

    准備預設的Kaiser 配置文件.config
    cd ~/android-kernel/kernel

    make htckaiser_defconfig ARCH=arm
    然後編譯zImage:
    export PATH=~/android-kernel/arm-2008q1/bin:$PATH
    make zImag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none-linux-gnueabi-
    編譯好的在: ~/android-kernel/kernel/arch/arm/boot/zImage

    如果你的機器是多核的, 可以編譯的時候用-j <cores/cpus_number>來加速:
    比如, 雙核的可以:
    make -j 2 zImag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none-linux-gnueabi
    滿意請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安卓內核版本和編譯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怎麼找到雲伺服器 瀏覽:871
    微信怎麼發應用app 瀏覽:776
    花生殼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648
    squad伺服器一般什麼時候人多 瀏覽:479
    程序員戰門課 瀏覽:474
    config保存伺服器地址 瀏覽:317
    預訂網吧座位的app叫什麼 瀏覽:416
    香港伺服器主機地址 瀏覽:640
    網店美工pdf 瀏覽:447
    一堆文件夾怎麼弄出來 瀏覽:743
    博途如何編譯硬體 瀏覽:418
    fortran程序pdf 瀏覽:504
    電池消耗演算法 瀏覽:394
    伺服器中斷連接怎麼處理 瀏覽:222
    上世紀互聯網不發達程序員很難 瀏覽:841
    語音識別android開源 瀏覽:762
    地埋式垃圾壓縮中轉站 瀏覽:902
    apachehttpdlinux 瀏覽:944
    快遞員中通app預付款是什麼 瀏覽:843
    java路徑轉義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