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什麼適合二年級小朋友看的數學課外讀物,是二年級哦
1.天哪!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簡介:一本讓孩子愛上數學的神奇魔法書
就連數學不好的父母也能教出100分的孩子!
特色1 邊做游戲邊學數學,樂在其中!
特色2 由淺入深,步步引導,孩子一學就開竅!
特色3 圖文混排,簡單直觀更有趣!
特色4 結合日常生活,實用長見識!內容簡介孩子開始上小學了,但他(她)偏偏討厭數學,老師怎麼教都不開竅,這是令不少家長頭痛的問題。也難怪他們會頭痛,因為在他們眼裡,數學的樣子是——
*都是數字和奇怪的符號,很枯燥,沒有樂趣!
*數學太難了,總是學不好!
*除了加減乘除,感覺數學沒什麼用處!
……
數學果真如此的面目可憎、不實用嗎?翻開這本書,你就會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原來數字里隱藏著這樣多的秘密,就像劉謙的魔術一樣,其妙無窮!
*原來掌握了運算的規律,算數就會變得如此簡單、神速!
*原來數學和我們的生活如此的密切相關,數學力直接決定了生存能力的高低!
*原來就算是數學不好的父母,也能教出100分的孩子!
《天哪!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讓父母可以在家庭這樣一個寬松的環境下,以做數學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學數學,讓數學不再枯燥乏味。書中還搭配了豐富直觀的圖表,讓孩子能更形象地思考、更快捷地運算,而眾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更是讓孩子明白,數學真是太有用了!
有了這樣一本數學入門書,你還會擔心孩子學不好數學嗎?2.越玩越聰明的印度數學內容簡介本書共分三章,一共介紹了一十五式印度數學簡演算法。第一至第六式被歸入第一章,這六種簡演算法應用不同思路,能夠非常有效地簡化五種類型的運算(其中有一種運算能用兩種方法簡算)。第二章包含第七至第十二式簡演算法,它們分別在加、減、乘、除運算中展現著「補數思想」的精髓。第三章是輕松愉快的一章,與其說它介紹了三種簡演算法,不如說它帶領大家做了三個思維游戲或者三套瑜伽放鬆操。在這一章,讀者將真切地體會到印度數學好玩、有趣的一面。 風靡日本、韓國、美國、中國港台地區的思維訓練法,被劍橋大學、孟買大學等世界著名學府納入培訓課程。
提升大腦靈活性,提升創造力,提升注意力。比魔術更神奇,比游戲更有趣,比計算器更迅速!全家人一起來共享吧,體驗玩數學、頭腦變聰明的樂趣!
本書適讀人群:9~99歲都適用的「頭腦瑜伽」。
孩子:促進右腦開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中小學生:快速提升計算速度和准確性,輕松提高學習成績;成年人:訓練超強思維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出類拔萃。
吠陀數學比一般計算方法快10至15倍,學習了吠陀數學的人能在幾秒鍾內完成三、四位數的復雜運算。
方法多樣:吠陀數學的計算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一道題通常可以有兩到三種演算法。它是幫助人們提高創意思維能力的有效工具。
簡單有趣:吠陀數學方法簡單,沒有數學基礎的人也能很快掌握它。此外,吠陀數學還非常有趣,運算過程就像游戲般令人著迷。 3.小學生數學思維階梯拓展60課內容簡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不能靠突擊速成,更不能脫離實際,拔苗助長。同樣,學生的數學方面能力的發展和提高也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期訓練、螺旋上升的過程。
為了配合小學數學課外活動的開展,為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能力訓練,編者組織了一批有豐富經驗的骨幹教師、特級教師編寫了此套叢書,通過獨特的一學一練、左右開弓的形式,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數學奧林匹克的全部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應試和參賽能力。
叢書的編寫力求體現以下特點:
內容全面,階梯上升。叢書把小學奧林匹克數學全部內容,按年級分解,每個年級設置60個專題,每個專題作為一個學與練單元。真題、名題、創新題……難易題目梯度分布,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系統訓練。
源於教材,高於教材.各年級按照通用教材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發展水平的實際出發設置專題,便於學生在掌握課本單元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拓展訓練。
邊學邊練,左右開弓。每個專題都配以「學一學」與「練一練」兩大部分。「學一學」部分結合典型題例的分析和解答,對相關的知識、方法和技巧進行歸納和總結。「練一練」部分設置若干具有梯度的練習題,可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幫助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適應各類考試的能力,以及滿足對知識運用的要求。
編者期待《小學生數學思維階梯拓展60課》能為廣大小學師生提供有益的幫助,能成為優秀小學生的良師益友。
本叢書既可適用於小學階段的各種奧賽班、思維班、培優班、實驗班,也可作為家庭自學強化的輔導教材。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評論不錯的,你還可以去當當網搜一下,搜數學,會出來很多,然後你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最好多看看大家的評價,
Ⅱ 五千年前的高等時空學
關於時間,希伯來的經典中將它視為神的代表:「神在各個時間段,在過去年代,以不同方式由先知傳話給父輩。」形而上學的理論也指出,時間不同於所有相對的事物,它是絕對而真實的,絕對的時間一直在流逝,不受物質事物的快慢影響。
天文學和數學藉助時間來計算速度、變化和某種物質存在的期限。時間提供的條件因素引至所有事物形成,決定其各自運作的期限。
時間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響,在一個瞬間,它不表現為真實的物體,而我們個人卻有相對的體會。因此,耆凡·哥斯伐彌的結論是:「時間和至尊主的外在能力(因和果)相互交融而運行,這便是大千世界(物質自然)看似眾多奇妙事物形成的原因所在。」
而高等的時空學理論,在五千年前已經存在。在《聖典薄伽瓦譚》第3篇第11章有述:原子時間是依據原子穿過一個特定空間來計算的。那麼,一個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微粒,稱之為「原子(anu)」,它們在未形成物件之前,保持原本單一的結構,而當原子和原子組合時,時間便開始計算了。
兩個這樣的原子組成一個「原子對」,三對這樣的「原子對」組成一個「六原子體(梵文trasarenus)」。當陽光從窗邊的一個小洞射進來的一刻,就是「六原子體」的具體感受。
那麼,三個「六原子體」形成的時間長度為一個「德盧帝( truti )」,一百個「德盧帝」形成一個「吠多(vedha)」,三個「吠陀」形成一個「羅伐( lava )」。這些數據還沒有感覺。
三個「羅伐」形成一個「尼美沙( nimesa )」,三個「尼美沙」形成一個「剎納( ksana )」,五個「剎納」形成一個「伽須達( kastha )」,十五個「伽須達」形成一個「羅怙( laghu )」。經過計算,一個「羅怙」等於兩分鍾,這樣,吠陀計算時間的數據就可以和現代時間單位進行轉換了,比如,一個「伽須達」等於8秒,一個「德盧帝」等於1687.5分之一秒。
接著,十五個「羅怙」形成一個「丹多( danda )」,兩個「丹多」形成一個「 牟呼栗多 ( muhurta )」,或者,六、七個「丹多」形成人類一個白天的四分之一時間。之後,可以繼續算出一天,一個月,一年的時間,這是地球的情況。
而太陽、月亮、行星都有各自的時間區以及時間計算的方式,相對於地球又存在時空的錯位,比如地球上的一個月,等於祖靈星宿上的一個白天,而對於因陀羅的星宿,卻是30年。因此,在同一時間內,因時間作用在星宿上的長短不一,造成時空中的感受不一。
以人類時間的計算,又分為四個年代,它們的時間分別為:薩迭年代1,728,000年,特利達年代1,296,000年,德伐波羅年代864,000年,喀利年代432,000年(目前為喀利年代,已經過去5000年)。當這個喀利年代結束,又會轉到另一個薩迭年代,這就像一個春夏秋冬又轉到另一個春夏秋冬。而這樣的四個年代循環一千次,才是第一層星宿——薩迭星宿的一個白天,即4,320,000,000地球年=薩迭星宿的12小時,這是那麼大的時空錯位(關於星宿分層,可瀏閱「一個宇宙具體比例圖」)。
沒有人知曉時間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因而時間表現為無始無終,也只有時間,能夠一直記錄物質展示的創生、維持、覆滅。時間是物質創造的起因,是至尊人格神首非人格特質的擴展表現。因此,《聖典薄伽瓦譚》第3篇第10章第11詩節有述:「彌勒耶(Maitreya)說:永恆的時間乃是物質自然三形態相互作用的根本原因,它從未變更,無限無量,作為至尊人格神首的工具,它為他在物質創造中展現逍遙而運作。」
這只是初步的時間、空間的探討,通過這可以得知,吠陀文明的人們不缺乏高等的數學,物理學,天文學,他們甚至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得到想得到的數據,誰可曾想到,這是來自五千前的學問呢?
Ⅲ 周易與吠咜經的用處有哪些區別
吠陀經的成就有哪些
微夢雨 分享
2017-04-24 08:54:18
復制
全文
下載
全文
著作吠陀經的時代被稱為印度的吠陀時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語更為古老的語言,稱為吠陀梵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吠陀經的成就,一起來看看吧。
吠陀經的成就介紹
吠陀經諸經卷帙浩繁,可謂汗牛充棟,僅《梨俱韋陀》就有1017篇;《摩呵婆羅多》有110000個詩節;而《往世書》共有18部,規模比《摩呵婆羅多》還要大十幾倍!
吠陀(veda)的梵文本義是「知識之源」,其梵文字根vid,意思是「知道」或「知識」;德語wit意為「智慧」,希臘語「widea」意為「思想」,拉丁語video意為「看到真理」,最初都來自vid這個梵文字根。
吠陀之學體大思精,內容宏富,體系完備,幾乎涉及人類認知的各個領域,舉凡文學、邏輯、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軍事、音樂、藝術、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建築、心理、生物、醫葯、航海……各方面的知識無不囊括。
在這些眾多的知識領域里,吠陀理論體系幾乎都達到了令人驚嘆的高度。我們先列舉一些最主要的,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的,或者說能被現代科學所理解的吠陀科學發現。
數學:吠陀數學體系最早提出了零的概念,十進制、代數理論、幾何理論、平方根等數學基本原理,經過阿拉伯人、波斯人傳入歐洲。美國著名歷史學家Will Durant斷言吠陀數學是西方數學之母。
天文學:吠陀天文學已經提出地球是圓形的,並且確定了地球的圓周;能計算日食、月食的出現;發現地心引力;確定了太陽系行星的數量;確定了黃道十二宮及歲差運動。
物理學:對空間、時間、運動、速度、動力、聲音都有獨特的理解。計算時間單位微小到0.00666秒。甚至有了原子的概念。對吠陀物理體系中關於宇宙創生和宇宙構造的理論,現代科學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其中某些理論甚至與現代物理學的宇宙生成論不謀而合,而某些部分現代物理學還無法做出判斷。
生命科學:吠陀經籍里有對胎兒發育成長過程的詳細描述。瑜伽體系對生命的生理、心理及意識的探索和理解是無與倫比的。通過瑜伽的修煉過程,瑜伽士憑借精妙的瑜伽技巧以及對意識的微細認識,可以清除各種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礙,達到身心的高度和諧,進入深層的潛意識層面。
醫學:《啊闥婆吠陀》記載的啊育吠陀體系,以氣脈理論為基礎,顯示了非常復雜高超的醫學知識和技術,2500年前的外科醫生,已經能根據其原理實施白內障和腦部手術。
製造技術:已經擁有了遠洋航海的技術。根據今年發現的一本吠陀秘籍記載,吠陀時代已經擁有了製造降落傘、氣球、電池、溫度計、風扇、發動機、望遠鏡的技術。其中還分別對使用8中不同動力的機器做出了分類和描述。包括電力、自然動力(如風、水)、蒸汽、寶石、氣能、油(石油和柴油)、太陽能以及磁力驅動的機器。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吠陀經籍里竟然有對如何製造飛行器的詳細描述!這些飛行器被稱為Vimana,不但能在地球環境里飛行,甚至可以進入太空或潛入海底。1875年,在印度的一座古老寺廟里發現了一部經書,分8章,附有圖表,書中描述了3類Vimana及它們的31個主要部件,16種吸收光和熱的主要材料,各種能防火防震的儀器設備,其中還包括飛行指南即如何操縱,如何預備長途飛行,如何抵禦暴風和雷電,以及如何獲取能量。考古發現也表明,這類史前飛行器的可能確實存在。
哲學:吠陀哲學精神博大,其范疇幾乎涵蓋一切精神現象和物質表象,是後來古印度六派哲學以及佛教哲學產生的土壤。《奧義書》在19世紀進入歐洲,震驚西方學術界,德國大哲學家叔本華讀後,大加嘆賞,「謂舉全世界之學,無有如此有益且使人感發興起者,此為餘生之安慰,亦為余死之安慰。」19世紀美國思想界的領軍人物像愛默森、梭羅、惠特曼等都在吠陀哲學體系裡找到了構成其核心思想的靈感。
易經的本質就是占卜,如果扯什麼國學或者智慧,那是有點捨本逐末了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曾有過茫然、疑惑的時候,因為看不清發展方向,因為在遇到各種問題、壓力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怎麼做選擇,佔一卦也是指明方向的一種,雖然說這個東西沒有什麼道理,但是流傳千年,自然有他的根據和存在,很多古代的這些皇帝重臣都是這方面的專家,比如朱熹 ,雍正,劉伯溫,諸葛亮等等,這些人都是頂頂的聰明人,你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說:「潔凈精微,易教也」。
易經教會我們四個字"潔凈精微」,「潔凈」兩個字是說做人的道理,意思是一個人學習了易經以後,他的思想便可以篤定,那麼不會雜亂,不會骯臟。「精微」兩個字說是做事的道理,意思是學易經的人,有非常精密的邏輯,會很精心的去做事。
就像孔子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沒有見到商瞿之前,孔子一心想要求官,想要發達 ,然而在見到商瞿之後,得到了火山旅的卦象,商渠告訴他:聖人有聖智而無聖位,便感慨河圖不致,鳳鳥不來 ,於是一門心思研究學問,不再去追求名利
所以認識自己的命運,接納自己的命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會讓自己減少很多的折騰
這個世界的變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未知的,但在生活中,那些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那些面對變化,面對不確定的事情,能夠理性思考,能夠看清事情發展的方向,懂點易經會給我們另一條看待問題的方式,茫然時有盞燈,生活會更有希望
Ⅳ 吠陀數學是什麼
《神奇的吠陀數學》視頻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碼:1234
課程簡介:
吠陀數學是一個完善的數學系統。吠陀數學(英文︰Vedic Math)來自古印度,是一個完善的數學系統。
之所以說它神奇,是因為吠陀數學比一般的計算方法快10~15倍,其結構連貫、完美、准確且容易計算。
吠陀數學比一般的計算方法快10~15倍,學習了吠陀數學的人,面對復雜的三位數、四位數的乘除運算,也能夠「一望算式,呼出答案」
吠陀數學運算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充分展示了智慧的無限性;
本套課程介紹了印度數學在加減乘除運算中的妙用,尤其是乘除運算。
Ⅳ 寒假書單:6本書提升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讓你成為解題高手!
【編者按】真的很羨慕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多難的數學思維題對於他們都能眯著眼睛瞬間寫出答案來。一直覺得這是天生的能力,但後來接觸的多了發現,他們的確有天賦的一面,但後天學習也很關鍵。比如,他們幾乎都對邏輯思維類的書很感興趣,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研究。正因為如此,天賦加後天的努力學習,讓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異於常人。現在寒假開始了,我整理了6本這方面的書,有興趣的同學趕緊收藏閱讀吧。
《越算越聰明的印度數學》
本書分四章循序漸進地介紹了印度數學在加減乘除運算中的妙用,尤其是乘除運算,更是印度數學大顯神威的舞台。第一章是入門篇,介紹加減運算中從左向右的逆向速演算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屬進階篇,介紹印度數學的核心思想之一——補數思想,以及數種針對特殊算式的特別方法;第四章介紹了三種游戲式的簡演算法,帶學習者認識印度數學輕松有趣的一面:這一章用格子演算法、三角魔方等頓悟式的簡算方法,告訴學習者數學並不單單是枯燥煩瑣的邏輯運算,也可以是手腦並用的數字游戲或趣味十足的腦筋急轉彎。
【推薦理由】高速秒算:吠陀數學比一般的計算方法快10~15倍,學習了吠陀數學的人,面對復雜的三位數、四位數的乘除運算,也能夠「一望算式,呼出答案」,如魔術般不可思議。
《300個經典數獨游戲》
這是一本面向數獨愛好者的絕佳指導書,書中全面系統地講解了數獨解題的兩大類共30餘種常用原則及推理方法,這些方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掌握該技巧體系後,絕大多數數獨題目都可以迎刃而解。本書包含精心選取的200個難度遞進的常規數獨游戲和100個變型數獨游戲,可以幫助讀者將各種推理方法應用於實戰當中,切實提高數獨解題水平。通過破解這些變化無窮的數獨謎題,讀者不僅可以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能全面提升觀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反應力、思考力和專注力,練就超強大腦。
【推薦理由】本書囊括了「直觀法」「候選數法」兩大類共30餘種數獨解題技巧,還包含數百個常規數獨游戲和變型數獨游戲,是廣大數獨愛好者理想的解題指導用書。
《玩轉魔方》
本書從6個章節和2個附錄來介紹與魔方有關的知識、人物、技巧等。首先對魔方進行大概的介紹,包括魔方的發展歷程、種類、術語等。然後近距離介紹魔方,包括魔方的結構、拆裝、打磨等。之後對三階魔方的入門玩法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力求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學會魔方的復原。在介紹了入門方法之後還介紹了魔方的高級玩法(CFOP)、二階/四階/五階以及SQ-1魔方的復原方法、魔方的花式玩法。*後介紹了魔方的傳播、測速以及常用的魔方網站,讓大家在學會各種魔方復原方法的同時,拓展自己的視野,讓魔方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在附錄中還提供了WCA各個項目的世界紀錄,讓大家了解*高手們的水平,同時還介紹其他手部極限運動,大家在玩魔方的同時也可以嘗試這些新奇有趣的運動項目。
【推薦理由】書中的各種知識點作者都盡量以淺顯易懂的敘述方式來展現。而且針對三階從入門方法到高級方法,作者特意添加了一個「提高篇」來進行過渡,裡面針對入門方法中的步驟,介紹了一些新技巧,對於後面繼續學習打下基礎,使得高級方法的學習更加順利。
《500個經典邏輯思維游戲》
這是一本精選了500個邏輯思維游戲的實用性書籍,書中分別按照「遞推法」「倒推法」「歸納法」「演繹法」「假設法」「排除法」「分析法」「發散法」「綜合法」等9種主要思維方法來編排題目。這些題目難度適中,花樣繁多,包羅萬象,力圖從不同角度來考察和提升讀者的邏輯思維能力。題目答案講解精到,讓人豁然開朗。讀者通過對書中各個思維方法的掌握和實戰訓練,不僅能夠獲得解題快感,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切實提高邏輯思維水平,練就超強大腦。
【推薦理由】囊括9大邏輯思維方法和500個國內外經典邏輯思維游戲,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有助讀者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邏輯性,幫助讀者拓展思維空間。
《哈佛牛津學生最愛玩的300個創意思維游戲》
本書總結和歸納了各界成功人士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整理了哈佛和牛津這些世界名校都在做的創意思維游戲,希望能給每個渴望提升自己思維能力的讀者以幫助。書中的題目分為培養觀察力、訓練邏輯力、拓展想像力、激發創新力、增強應變力、鍛煉判斷力等板塊,內容各有千秋,從多角度,全方位地對思維進行提升。希望本書能系統化提高讀者的思維能力;豐富讀者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溝通的能力;甚至是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
【推薦理由】全套書題量龐大,精選了300個創意思維游戲,200個偵探推理游戲,200個數獨游戲及1000個腦筋急轉彎,且游戲內容難易結合,形式活波,將想像力發揮到極致。
《400個經典偵探推理游戲》
這是一本包含了400多個偵探推理謎題的實用性書籍, 分為「巧破懸疑案」「 慧眼識謊言」 「 金睛辨是非」「機智巧應對」「不可能案件」「明察小細節」「智慧大推理」七篇。謎題包羅萬象,涵蓋古今中外,每個謎題均附有答案,是所有邏輯愛好者、偵探推理愛好者的絕佳讀本。本書對提高讀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等具有明顯作用,讀者不僅可以徜徉於精彩的故事情節中,還能在解題中釋放壓力,獲得解題快感。它讓你越做越聰明,練就超強大腦。
【推薦理由】破解偵探謎題涉及各個領域的知識,既包括生活常識,也包括物理學、生物學、數學、化學、地理學、傳統國學,等等,將有助於讀者擴展知識視野,加深對各門知識的理解應用,增益智慧。
多思考,開發智力和大腦!破奇案,挑戰思維的極限!
一個人的智慧需要不斷培養,才會增長;一個人的思維需要不斷鍛煉,才會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強通常是智商高的表現,因為一個人思維的邏輯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關繫到這個人的判斷、推理以及綜合分析的能力。總之,培養一個人思維的邏輯性是促進其智慧發展的關鍵。
善推理,成功終將屬於你!
Ⅵ 《讓頭腦變聰明的印度數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讓頭腦變聰明的印度數學》(印度吠陀數學研究會)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civxUFL6x9045GBxb3_g
書名:讓頭腦變聰明的印度數學
作者:印度吠陀數學研究會
譯者:韋靜靜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出版年份:2011-7
頁數:95
內容簡介:
《讓頭腦變聰明的印度數學》內容簡介:朋友們,85×85=?你能瞬間算出這道數學題的答案嗎?學習了本書所教授的印度吠陀數學的計算方法,2秒鍾就可以給出答案。也許你會驚訝,「這是數學還是魔術?」但是,真的就有這么神奇!
印度吠陀數學的創始人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在1911~1918年期間潛心研究印度古代吠陀經文,在此基礎上重構了數學計算體系,並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吠陀數學比一般的計算方法快10~15倍,其結構連貫、完美、准確且容易計算。理解了吠陀數學法則,便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解題方法,也可將其運用於現代數學——代數、幾何、三角函數、微積分等科目中。本書是以兩位數的運算為例來闡述的,可謂是吠陀數學的入門篇。每天花十分鍾做練習題,並把這些簡單又神奇的法則熟記於心,這會成為以後進行熟練運算的基礎。也會使你成為最酷的數學達人!
Ⅶ 吠陀數學是什麼
什麼是吠陀數學
吠陀數學是從印度地區發展而來的印度傳統數學,也叫印度數學。
吠陀數學是建立在印度由梵文著成的古代吠陀經基礎之上的數學。
16行的經句是吠陀經的基礎,格式與詩相同,易背誦,都是口頭傳誦下來的。隨著歲月的流逝,一直以來被看成是蘊藏著古代人智慧的詩,但其數學意義卻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
直到20
世紀1911
年~1918年),人們已經遺忘的吠陀數學被印度學者、數學家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重新構建,並公布於世。
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經過數年潛心研究,在梵文著成的吠陀經的基礎上,重新構造了計算體系。並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
20
世紀60年代,他把吠陀數學介紹到了英國。
在當時,這套計算體系作為一種非主流數學體系備受矚目。
因此,吠陀數學被稱為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的吠陀數學。
吠陀數學比一般的計算方法快10~15倍,其結構連貫、完美、准確且容易計算。理解了吠陀數學法則,便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解題方法,也可將其運用於現代數學——代數、幾何、三角函數、微積分等科目中。
Ⅷ 誰能給我印度吠陀數學的詳細資料------一定要詳細!謝了
印度吠陀占星的介紹 所謂「吠陀占星學」(Vedic 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 Hin 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
「吠陀」(Veda)二字,原意指「神的啟示」或「神秘的知識」,是印歐語系中最古的聖典文獻。而吠陀經書之成書時期為公元前十世紀至前六世紀,為印度宗教萌生之依始。雖說吠陀經成書於此時,但吠陀時期則可追溯至公元前二千年或更早。
「吠陀經」的知識可分為六個部份,統稱「吠陀六支分」(Vedangas),此六個部份為科學(Shiksha)、音韻(Chhanda)、授記(Vyakarana)、語釋(Nirukta)、祭禮(Kalpa)及周諦示(Jyotisha or Astrology)。而「周諦示」者,時間科學也,包括了天文學和占星學兩種。其中「占星學」更代表了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觀察能力,故被認為是「吠陀六支分」中的最重要部份。
「吠陀星學」雖然有遙遠流長的歷史,但卻比之其它家占星學(即西洋及中國兩家),保存得更為完整。幾千年以來,從未因為遭受到任何政治因素,而令其淪落失傳,也沒有受到外來的西洋思想影響,受到社會人士的鄙視。在印度的民族裡,「吠陀星學」更一直被認為是高深的知識,政府高層及學術機構素來均設法保存它的完整,所以印度的占星學家一向擁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而研究「吠陀星學」的人士,許多均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博士者流,亦大不乏人。
與現今的「西洋占星學」比較起來,「吠陀星學」會顯得遠為實用。蓋「西洋占星學」主要探究個人的脾氣性格及天賦才能,即使在流運的各種技巧上,亦不擅長推斷事件之發生時間。這是因為在西洋的文化思想上,一向均強調個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個人的天賦能有多大的發揮,一生能有多大成就,是完全視乎個人的意願而定,這種思想已在西洋哲學及宗教上存有根深柢固的影響。反觀印度人,他們的預測體系已經歷幾千年的磨練,在研究方面,主要強調個人命運里的事態,「宿命」思想比之我國有過之而無不及。說明白一點,我們可以說在「吠陀星學」里發現,百分之九十五的研究是與個人的名譽、運氣和財富等有關,而只有百分之五會提及個性和心理。一個人的人生中何故會發生若幹事情,又或者是甚麼因素影響個人,而令他遭遇到某些事情,如此種種的「西洋占星學」概念,在「吠陀星學」中並不存在。所以說「吠陀星學」是較為實體化,而「西洋占星學」則較為抽象化。然而「占星學」又在今日的印度人眼中扮演著甚麼角色呢?
印度科學部長穆利馬諾哈爾喬希(Murali Manohar Joshi)去年曾宣布該國二百間大學中,有三十五間必須設立「占星學」科學士課程。喬希其人不但是一名物理學家,而且在政治領導層中亦擁有頗高地位,他認為「伏陀經」和「奧義書」一類的古代梵文經書,蘊藏了所有科學知識的要領。
縱使喬希這項政策惹來印度國內眾多科學權威的非議,但卻反而受到「印度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大力支持,而且公開發表言論,認為「占星學可被認定為一種科學,理由是它有值得探究的需要及價值。」
就占星學的本身價值而論,在大學內設立課程,可有以下三個理由:
(一)觀今所有大學均名正言順地設有經濟學課程,而且各國政府每年均支付顧問公司龐大的開支,以獲得管理和經濟上的咨詢,方才實行諸項政策。在經濟學家及管理專才的工作范圍中,最重要的部份是「預言」,然而天曉得他們是否會比占星學家的預言更准確。
(二)在印度,已有好幾位政治領導人公然咨詢占星學家,在美國的列根年代,占星學家奎克利(Joan Quigley)也曾成功擔任相同的角色。在「政治科學」中,強調要研究政治領導人的行為,在印度似乎未能完全了解當政者的決策方針,故此,有必要從占星學上著手。
(三)若說占星學本身充斥著迷信,所以要否定它。可是,反對占星學的人不是也一樣迷信一般人對占星學的理解,對占星學缺乏正確的了解嗎?所以,占星學並無任何足夠理由因「迷信」二字而被大學拒之門外。
由此可見,印度的「吠陀星學」既實用而又富有學術性,是十分值得探究的一門學問。
加分
Ⅸ 印度人的數學能力比中國人普遍強嗎
不一定吧。
印度數學的起源和其它古老民族的數學起源一樣,是在生產實際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但是在婆羅門祭禮的影響下得以充分發展。再加上佛教的交流和貿易的往來,印度數學和中國的數學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進中前進。在某一時期或某一數學領域,確有先進的一面。例如:用9個符號和一個圓圈來表達所有數字(十進制和阿拉伯數字)就是印度人的發明。又如:85×85=? 你能瞬間算出答案嗎?學習了印度吠陀數學的計算方法,2秒鍾就可以給出答案。但是到了現代,中國人在國際奧數競賽中總是領先,英國人引入中國的乘法口訣總是行不通,不得已聘請許多中國數學教師來提高英國學生的數學水平,說明中國人的數學能力仍為世界的佼佼者!
Ⅹ 兩位數相乘:19×11=209,18×12=216,25×25=625,34×36=1224,4
規律是這樣子的
一個數的十位數是n,個位數是m
那麼這個數可以表示為 n×10+m
上面所列寫的所有數字相乘都是有規律的:
即: (n×10+m)×(n×10+(10-m))
比如 11×19,47×43等 十位數相等 個位數相加為 10
這種兩位數相乘可以快速運算,
對(n×10+m)×(n×10+(10-m))這個式子進行整理
其結果=(n×(n+1))×100+m×(10-m)
簡單的說就是:
將 這兩個兩位數的十位數n與(n+1)相乘,寫在前面
:比如 11×19----------1×(1+1)=2
:比如43×47----------4×(4+1)=20
然後再將其個位數m與(10-m)相乘,寫在剛才已經計算的數的後面:
(☆:注意要佔兩個數位,原因是,
之前 這兩個兩位數的十位數n與(n+1)相乘,寫在前面的數,其實是應該×100的
,那麼後面兩位就是在十位和個位的數了)
:比如 11×19-----------1×9=09 所以應得: 2 09
:比如43×47------------3×7=21 所以應得: 2021
---------------------------------
那麼可以試試其它的幾個
18×12 其前面的數字為 1×(1+1)=2 寫在前面;
後面兩個數8×2=16,寫在2的後面即可:得 216
25×25 其前面的數字為 2×(2+1)=6 寫在前面;
後面兩個數5×5=25,寫在2的後面即可:得 625
------------------------------------
另:這種演算法源自印度,是一種快速運算兩位數的乘法。
有興趣的話可以搜下下《吠陀數學》
------------------------------------
祝: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