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級加密標准,對稱演算法,是下一代的加密演算法標准,速度快,安全級別高,在21世紀AES 標準的一個實現是 Rijndael 演算法;
AES加密演算法是密碼學中的高級加密標准,該加密演算法採用對稱分組密碼體制,密鑰長度的最少支持為128、192、256,分組長度128位,演算法應易於各種硬體和軟體實現。這種加密演算法是美國聯邦政府採用的區塊加密標准,這個標准用來替代原先的DES,已經被多方分析且廣為全世界所使用。
它適用於敏感內容進行加密傳輸,防止被竊取。
Ⅱ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 加密演算法簡介
AES(The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用於加密電子數據的規范。它被預期能成為人們公認的加密包括金融、電信和政府數字信息的方法。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在2002年5月26日建立了新的高級數據加密標准(AES)規范。AES是一個新的可以用於保護電子數據的加密演算法。
1998年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開始AES第一輪分析、測試和徵集,共產生了15個候選演算法。其中包括CAST-256, CRYPTON, DEAL, DFC, E2, FROG, HPC, LOKI97, MAGENTA, MARS,RC6, Rijndael, SAFER+, Serpent, Twofish。 其中五個候選演算法進入第二輪: MARS, RC6, Rijndael, Serpent, andTwofish. 1999年3月完成了第二輪AES2的分析、測試,最終確認Rijndael演算法獲得勝利。NIST於2002年5月26日制定了新的高級加密標准(AES)規范。
AES是典型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應用廣泛。數據發信方將明文和加密密鑰一起經過特殊加密演算法處理後,使其變成復雜的加密密文發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後,若想解讀原文,則需要使用加密用過的密鑰及相同演算法的逆演算法對密文進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復成可讀明文。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使用的密鑰只有一個,發收信雙方都使用這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須知道加密密鑰。其優點是對稱加密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處是,雙方都使用同樣鑰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證。
在此扯一下題外話,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比如著名的RSA演算法,使用兩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對鑰匙----公鑰和私鑰。在使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文件時,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對公鑰和私鑰,才能完成對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過程。加密明文時採用公鑰加密,解密密文時使用私鑰才能完成,而且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鑰,只有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鑰的人。
AES演算法基於排列和置換運算。排列是對數據重新進行安排,置換是將一個數據單元替換為另一個。AES使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執行排列和置換運算。AES是一個迭代的、對稱密鑰分組的密碼,它可以使用128、192和256位密鑰,並且用128位(16位元組)分組加密和解密數據。與公共密鑰加密使用密鑰對不同,對稱密鑰密碼使用相同的密鑰加密和解密數據。通過分組密碼返回的加密數據的位數與輸入數據相同。迭代加密使用一個循環結構,在該循環中重復置換和替換輸入數據。密碼學簡介據記載,公元前400年,古希臘人發明了置換密碼。1881年世界上的第一個電話保密專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方啟用「恩尼格瑪」密碼機,密碼學在戰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AES加密過程是在一個4×4的位元組矩陣上運作,這個矩陣又稱為「state」,其初值就是一個明文區塊(矩陣中一個元素大小就是明文區塊中的一個Byte)。加密時,各輪AES加密循環(除最後一輪外)均包含4個步驟:
1.AddRoundKey — 矩陣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與該次round key做XOR運算;每個子密鑰由密鑰生成方案產生。
2.SubBytes — 通過一個非線性的替換函數,用查找表的方式把每個位元組替換成對應的位元組。
3.ShiftRows — 將矩陣中的每個橫列進行循環式移位。
4.MixColumns — 為了充分混合矩陣中各個直行的操作。這個步驟使用線性轉換來混合每內聯的四個位元組。
Ⅲ DES和AES演算法的比較,各自優缺點有哪些
一、數據加密標准不同
1、DES演算法的入口參數有三個:Key、Data、Mode。
其中Key為7個位元組共56位,是DES演算法的工作密鑰;Data為8個位元組64位,是要被加密或被解密的數據;Mode為DES的工作方式,有兩種:加密或解密。
2、AES的基本要求是,採用對稱分組密碼體制,密鑰的長度最少支持為128、192、256,分組長度128位,演算法應易於各種硬體和軟體實現。
因此AES的密鑰長度比DES大, 它也可設定為32比特的任意倍數,最小值為128比特,最大值為256 比特,所以用窮舉法是不可能破解的。
二、運行速度不同
1、作為分組密碼,DES的加密單位僅有64位二進制,這對於數據傳輸來說太小,因為每個分組僅含8個字元,而且其中某些位還要用於奇偶校驗或其他通訊開銷。處理速度慢、加密耗時
2、AES對內存的需求非常低,運算速度快,在有反饋模式、無反饋模式的軟硬體中,Rijndael都表現出非常好的性能。
三、適用范圍不同
1、數據加密標准,速度較快,適用於加密大量數據的場合。DES在安全上是脆弱的,但由於快速DES晶元的大量生產,使得DES仍能暫時繼續使用,為提高安全強度,通常使用獨立密鑰的三級DES
2、AES 適用於8位的小型單片機或者普通的32位微處理器,並且適合用專門的硬體實現,硬體實現能夠使其吞吐量(每秒可以到達的加密/解密bit數)達到十億量級。同樣,其也適用於RFID系統。
Ⅳ AES加密演算法原理
一般的加密通常都是塊加密,如果要加密超過塊大小的數據,就需要涉及填充和鏈加密模式,本文對對稱加密和分組加密中的幾種種模式進行一一分析(ECB、CBC、CFB、OFB,CTR)
這種模式是將整個明文分成若干段相同的小段,然後對每一小段進行加密。
優點:
這種模式是先將明文切分成若干小段,然後每一小段與初始塊或者上一段的密文段進行異或運算後,再與密鑰進行加密。
優點:
計算器模式不常見,在CTR模式中, 有一個自增的運算元,這個運算元用密鑰加密之後的輸出和明文異或的結果得到密文,相當於一次一密。這種加密方式簡單快速,安全可靠,而且可以並行加密,但是 在計算器不能維持很長的情況下,密鑰只能使用一次 。CTR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優點:
優點:
優點:
Ⅳ 密碼學基礎(二):對稱加密
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秘鑰稱為對稱加密。
DES:已經淘汰
3DES:相對於DES有所加強,但是仍然存在較大風險
AES:全新的對稱加密演算法。
特點決定使用場景,對稱加密擁有如下特點:
速度快,可用於頻率很高的加密場景。
使用同一個秘鑰進行加密和解密。
可選按照128、192、256位為一組的加密方式,加密後的輸出值為所選分組位數的倍數。密鑰的長度不同,推薦加密輪數也不同,加密強度也更強。
例如:
AES加密結果的長度由原字元串長度決定:一個字元為1byte=4bit,一個字元串為n+1byte,因為最後一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