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iPhone 現在的拍照直出演算法到底有多強
實際上,主流手機廠商的攝像頭供貨商就是那麼幾家。而 Sony 就是 iPhone 的主要攝像頭供貨商的一家。(另外一家是 omnivision ,他也向三星供貨) 但是無可否認,近幾代 iPhone 實際使用中的拍照效果是超越同期的 Sony 和 三星 的手機的。類似甚至一樣的攝像頭,結果有差的原因如下: 1 低像素 市場有個極為腦殘的認識,就是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而事實是,至少 iPhone5 的時期, 1200 萬,無法超越 800 萬。 但是 Sony 和 三星 這樣的日韓廠家沒有對用戶說不的勇氣。你們想要高像素?我就給你。 而蘋果敢:蘋果在攝像頭的選擇上總是青睞低像素。還記得喬布斯在 iPhone4(?) 發布會上計算單個像素大小的 keynote 嗎?他就是想告訴用戶,高像素並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可惜強勢如喬布斯,其實也沒有扭轉市場的認識。只懂小學算數的消費者,還是熱衷於比較像素多少。今天這個腦殘認識仍然深入人心。好在, iPhone 出色的單個像素質量為一張優秀的照片提供了更多保障, 他的拍照效果慢慢得到了用戶的認可。(但是不可否認,一部分重視拍照的用戶可能因為像素少,去買了 Sony 。) 2 軟體優化 不同的廠家拿到攝像頭,會通過軟體調整各種功能和出片效果。這方面就見功力了。 蘋果在 Mac 上做了多年圖像處理軟體,這方面的水準是足夠的。(白平衡,銳度,噪點。。。) 而自己掌控的系統也應該讓他更容易優化相機的各種功能。(快門延遲,對焦速度。。。) Android 廠家一般是買第三方的軟體演算法和功能自己集成。各種調整上感覺沒有 iOS 細致用心。 (吃透一個攝像頭的特性是需要時間的,他們出機的頻率也不允許) 3 屏幕配合 蘋果的軟體調整再出色,比如他調整出了一流的白平衡,屏幕不給力也都白搭。 而 iPhone 搭載的是業界最高水準的屏幕。蘋果絕不會拿偏色嚴重的」未來」技術忽悠用戶。因為所有在攝像頭,軟體上下的功夫,都必須通過屏幕表現出來。 4 最後的話 所以,蘋果真的是良心企業。 他既不會利用消費者在像素多少上面的無知,也不會在消費者看不到的演算法調整上偷懶,也不會讓消費者為半成品的屏幕技術埋單。 他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個單純的結果,他的手機用戶對著家人按下快門的時候,可以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即使,為此犧牲營銷上的優勢,也在所不惜。 所以蘋果能贏得我的尊敬,因為作為業內人士,我知道抵禦銷量的誘惑為用戶做這種受累不討好的事情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