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提所得稅分錄怎麼寫
計提所得稅會計分錄寫法,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繳納稅金,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貸:銀行存款。結轉時,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是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交納給稅務部門的所得稅金額,即當期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
是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交納給稅務部門的所得稅金額,即當期應交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應納稅所得額是在企業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的基礎上調整確定的。
企業當期應交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
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4)聯營企業;(5)股份制企業;(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計提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所得稅費用分為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
計提當期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當期所得稅費用計算公式: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當期適用所得稅稅率
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計提遞延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費用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費用=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期末將所得稅費用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會計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