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華為宣布方舟編譯器微博

華為宣布方舟編譯器微博

發布時間:2023-01-11 07:00:13

① 華為手機適配鴻蒙系統,會給用戶帶來什麼新的體驗

近期,華為備受關注,因谷歌將暫停與華為的合作,所以華為打算推出自主研發的國產系統鴻蒙。前不久華為余承東便表示,今年秋季或明年年初將會發布紅鴻蒙操作系統,不過根據最新消息,華為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發布鴻蒙系統,而且已經對鴻蒙系統開始測試,目前華為擁有18萬員工,但面對成千上萬的應用程序也是無能為力。因此華為鴻蒙系統上市後,需要吸引足夠多的開發者加入鴻蒙系統的開發,共建鴻蒙系統的生態,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應用,相比目前已經非常成熟的安卓系統,華為在建設鴻蒙系統生態上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最後,鴻蒙系統雖然與安卓系統基於相同的Linux系統開發,但是鴻蒙系統將會加入之前華為發布的方舟編譯器。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安卓App在經過重新編譯後,最高有60%的性能提升,而且華為方舟編譯器極影正式適配微博極速版,使軟體的開啟速度更快。此次華為的鴻蒙系統在運行效率上將會比安卓系統更高,給用戶帶來更佳的體驗。



所以,現在鴻蒙系統僅靠華為手機的出貨量遠遠不夠,華為需要拉入更多的其它手機廠商成立聯盟,從而使鴻蒙系統的用戶量上升。不過此次360已經宣布將會優化進行鴻蒙系統的適配,相信慢慢的會有更多企業支持華為。最後期待鴻蒙系統的問世,希望會給用戶帶來一個全新的體驗效果

② 華為的方舟編譯器是什麼

華為方舟編譯器是華為公司為了提升Android系統的編譯效率推出的一項系統及應用的編譯和運行機制。2019年4月,在華為P30系列國內發布會上,華為首次宣布了該技術。

③ 華為發布的方舟編譯器到底對安卓軟體生態會有多大影響

方舟編譯器是華為專門為軟體廠商開發的一款編譯器,能夠有效解決安卓程序「邊解釋邊執行」的低效率問題。華為方舟編譯器採用全程執行機器碼高效運行程序,架構進一步得到優化,性能也有明顯提升。相較與此前流暢度,通過華為方舟編譯器編譯後的程序系統,操作流暢度提升24%,系統響應速度提升44%,三方應用操作流暢度提升60%。

④ 華為發布的方舟編譯器,真的會給安卓系統性能帶來革命性提升嗎

答案是非常明顯的,華為方舟編譯器是架構級優化,從底層解決安卓卡頓的問題,解決安卓程序「邊解釋邊執行」的低效速度。

⑤ 鴻蒙系統手機來了,鴻蒙系統操作性究竟如何

在5月25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自己的微博賬號平台中發布了動態,稱將於6月2日的時候正式舉辦鴻蒙產品發布會。並且他們還發布了一則視頻,視頻的內容為鴻蒙操作系統的開機畫面。應該有非常多的人都已經知道鴻蒙系統即將到來,而且目前為止鴻蒙系統只能適用於華為手機。那麼問題來了,一定有非常多人比較關注鴻蒙系統的操作性到底如何會不會成為第三大操作系統?這一系統的出世讓很多的人都激動不已,也說明我們國家一直都在前進,從未止步過。

鴻蒙系統與蘋果系統的區別

可能有的人會認為鴻蒙系統跟蘋果系統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鴻蒙和蘋果最大的不同是,蘋果是封閉的,而鴻蒙是開放的。鴻蒙可以適用於所有產品,如果別的品牌的手機廠商想要使用鴻蒙系統的話也是會支持他們的。所以說目前是只能適用於華為,那麼以後將會有更多的品牌手機使用鴻蒙系統。

⑥ 華為方舟編譯器究竟是黑科技還是噱頭

這是面向開發者的應用,普通人用不上,而且現在還沒有公布代碼,不知道樓上怎麼用上的。

就事論事,只從技術層面講,就現在的宣傳方式做實現,這種技術費力不討好,

如果一個「嚇人「的技術在國內搜索引擎裡面能搜到大量報道 ,而在谷歌上只能搜到少數軟文,而在各大英文技術社交論壇基本沒人討論,難道不覺得很奇怪嗎

以下是搜到的一個帖子,就一個回復,看看就好了。

評論一家公司的技術都要如此小心翼翼,否則就會受到無數的謾罵,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⑦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開啟內測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開啟內測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開啟內測,華為2022年將推出自研的編程語言倉頡,將鴻蒙和歐拉在應用開發生態上進行打通,拓展系統的可能性。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開啟內測。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開啟內測1

備受關注的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又火上熱搜了。

這次是因為「倉頡」正式開啟了內測,目前已經有部分開發者拿到源代碼。

前不久,華為編程語言實驗室發布了一份「新語言試用報名-202203」問卷,正式徵集一小批開發者對「倉頡」編程語言進行小范圍測試。

從問卷內容來看,開發者們需要填寫Gitee主頁、職業和公司等信息,然後等待郵件通知。

現在,隨著更多細節被透露出來,之前對於「倉頡」猜測的一些傳言,也有了明確的答案。

英文名Cangjie,並非中文編程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華為官方就明確透露過「將發布自研鴻蒙編程語言」。

對此,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龔體表示,它將「為鴻蒙生態基礎設施建設補上最後一環」。

同時,華為也已經申請注冊了「華為倉頡」、「倉頡語言」等商標,分類包括科學儀器、設計研究等,而部分「倉頡」商標則還在駁回復審、注冊申請的階段。

這里看到華為還注冊了一個叫「倉傑」的商標,目前也已經通過申請(手動狗頭):

△圖源@企查查APP

時間來到今年3月份。

隨著內測的開啟,部分開發者在拿到「倉頡」的源代碼後,也對此前漫天飛的猜測和傳言進行了一些回應。

其一,「倉頡」的英文名就是Cangjie,而不是此前傳聞的「char」。

當時華為被曝研發「倉頡」後,知乎就傳出過這門編程語言英文名是「char」的消息:

目前這個傳聞已經被辟謠。

其二,「倉頡」不是中文編程,也不存在所謂的「套殼」。

據知乎一位匿名用戶表示,體驗後發現「倉頡」編程語言「跟中文半點關系沒有」,語法類似go+java

其實,現在隨手一搜還是能搜到一大堆關於「倉頡」是中文編程的假消息……

其三,之所以還在內測,是因為包括團隊和內測成員都還在改進代碼。

嗯,問就是還在修bug(手動狗頭)。

但其實,大家最好奇的還是「倉頡」這門編程語言究竟長啥樣。

事實上,此前華為編程語言實驗室主任、南京大學馮新宇教授,已經開設過一門關於《編程語言的設計和實現》的課程,目前華為官方已放出B站視頻。

華為官方開設過編程語言課程

在講座一開始,馮教授就透露了自己目前進行的一些工作。

具體來說,學術上的研究主要包括PL理論及應用等,而工業方面的研究,則主要是帶領華為編程語言實驗室進行工業編程語言的設計和實現:

在馮新宇教授給出的課件中可以看見,目前的編程語言類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其中著重提到了平台型語言:

像C#、Go、Swift這些開源編程語言,也都是由像谷歌、微軟和蘋果這樣的公司自己投入去做的`,以此掌控語言的技術演進策略和方向。

但華為「倉頡」究竟是一門怎樣的語言,目前還有待官方正式公開信息。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開啟內測2

16日,華為編程語言實驗室發布了一份「新語言試用報名-202203」問卷,面向部分開發者發布了華為新語言的試用報名問卷,開發者們需要填寫Gitee主頁、職業和公司等信息,然後等待郵件通知。

同時,在問卷填寫完成後,將通過郵件進行後續信息的通知。根據華為此前公布的內容來看,這款「新語言」,指的應該就是華為在2021年開發者大會上,公布的自研編程語言「倉頡」。

華為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曾2021年 9 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倉頡是華為根據HarmonyOS量身打造的編程語言,華為2022年將推出自研的編程語言倉頡,將鴻蒙和歐拉在應用開發生態上進行打通,拓展系統的可能性。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龔體表示,它將「為鴻蒙生態基礎設施建設補上最後一環」。

隨著內測的開啟,部分開發者在拿到「倉頡」的源代碼後,在網上對之前各種謠言進行了回應和澄清:

第一,不是中文編程;

第二,不存在所謂的「套殼」;

第三,內測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正在改進。

第四,「倉頡」的英文名是直譯「Cangjie」,不是「char」。

我們國家也應該有自己的編程語言了…

蘋果有Swift;

谷歌有Dart;

微軟有 TypeScript,它的作者安德斯·海爾斯伯格,是C#的首席架構師;

連小小捷克的JetBrian「噴氣腦」公司搞的Kotlin,這貨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是我目前知道的應用范圍最廣泛的語言……還有Julia近來也是掀起一股熱潮……我們國家也應該有自己的編程語言了…

9月初,微博博主「IT工程師」爆料華為正在研發自主編程語言「倉頡」,由南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士生導師——馮新宇領銜開發。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並非秘密,華為在編譯器與編程語言方面早有動作。

方舟編譯器,就是華為在編譯器方向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9年8月31日,華為在開源平台上放出了方舟編譯器的源代碼,這是華為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編譯器平台。

早前,在谷歌對華為封鎖GMS的時候,華為以「先見之明」在制裁不久後就發布了HMS,如今HMS全球開發者已經達到180萬,華為應用市場APP Galley全球活躍用戶也達到了4.9億,應用分發量達到2610億,成為全球第三的應用商店。

讓我們一起期待正式公布的那一天吧!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倉頡」開啟內測3

華為編程語言實驗室,面向部分開發者發布了心得語言試用報名的問卷。在完成問卷的填寫後,會根據郵件進行後續信息的通知。

早在2020年9月的時候,有微博博主就曝光了,華為正在研發自主編程語「倉頡」,帶領整個團隊的是南京大學的博士導師馮新宇。在20年的時候就網傳「倉頡」是為了鴻蒙來的。

如今消息已經證實,確實「倉頡」是根據鴻蒙HarmonyOS量身打造的編程語言,通過「倉頡」鴻蒙和歐拉在應用開發生態上進行打通。

基於上面消息網友展開了廣泛討論,其中有一個網友說中文編程語言如果推廣開,可以降低編程的門檻,這是好事。但是其他網友炸鍋了:

也就是有網友認為我國編程語言是中文的,中文編程語言可以降低編程門檻。持反對意見的網友覺得「你學好中文了,你會寫書寫作文?」。

但是有一些表示自己是倉頡內測成員的網友來辟謠了。已經簽訂保密條款限制,目前只允許辟謠。首先非中文編程,從掌握的代碼的來看也不存在網傳的「套殼」。內側的根本原因就是還在改進。所謂內側人員不能泄露任何文檔、代碼風格,內側群聊等等相關消息。

而且倉頡的英文直譯是Cangjie;

⑧ 華為方舟編輯器開源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在支撐

8月29日20:40分,華為EMUI在微博發布一條消息:#方舟編輯器#開源准備就緒,8月31日show you the code!此次方舟編輯器的正式開源,似乎也代表著鴻蒙操作系統推向市場的重要一步。

對於受到他國的打壓,華為也考慮到了這個巨大的風險,這個供應風險也被華為列入了2018年的供應業務連續性計劃。梁華表示:「在業務連續性管理上,我們是按照這套機制來管理的,包括從采購、製造、服務、供應、服務和市場等各個環節來講。」

之前,任正非也有表示過:「我們在最先進的產品上都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在九腦匯學院小編看來,正是華為的這種管理制度,才會支撐起華為一輪又一輪的發展。

⑨ 華為手機4月將升級鴻蒙引發熱議,鴻蒙系統與安卓有何區別

在Android手機的整個開發過程中,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已經形成了非常完整的軟體生態系統,盡管在系統設計和流暢性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弊端,但Google聲稱自己是正常使用,而且Android系統也是直接開發的,並且採用了開源方法。此舉也吸引了主要手機製造商的贊譽,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操作系統,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移動操作系統。實際上,深入研究Android系統之後,你會發現Android系統實際上是基於Linux操作系統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

最後,華為“鴻蒙系統”還將支持手機,計算機,平板電腦,電視,汽車和智能穿戴設備。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可以打開所有設備,而Google的Android系統僅支持手機,電視,平板。這也很難與Android系統匹配。但是谷歌還在開發類似於華為“鴻蒙”系統的下一代操作系統,該系統還將開放所有平台。不得不說,“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的出現確實將改變目前Android系統與蘋果iOS系統之間的競爭格局,開啟操作系統“三大支柱”的時代。

閱讀全文

與華為宣布方舟編譯器微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權主義pdf 瀏覽:458
阿里雲伺服器低價續費 瀏覽:337
python監控日誌腳本 瀏覽:134
雲伺服器實例是什麼意思 瀏覽:710
小尋app是做什麼的 瀏覽:649
c語言中編譯和運行 瀏覽:1000
畫流圖找循環編譯原理 瀏覽:149
oppo手機西瓜視頻的文件夾 瀏覽:867
騎手一般用哪個app 瀏覽:610
程序員老闆用什麼手機 瀏覽:848
比心app頭像不通過為什麼 瀏覽:105
加密幣市值前十走勢 瀏覽:190
單片機學習推薦課程 瀏覽:473
對數ln的運演算法則圖片 瀏覽:735
仿微博app源碼 瀏覽:781
怎麼取消調用app 瀏覽:545
程序員去哪裡求助 瀏覽:834
伺服器里的埠是什麼 瀏覽:975
aspnetjavaphp 瀏覽:399
程序員畢業時間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