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linux編譯數字時鍾

linux編譯數字時鍾

發布時間:2023-01-13 22:20:38

A. 用全局變數編程模擬顯示一個數字時鍾

為什麼一定要全局變數。。。。

給你一個使用線程在linux下利用ncurses寫的一個顯示本地時間的代碼

#include<ncurses.h>
#include<unistd.h>
#include<time.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include<pthread.h>
#include<errno.h>

time_tt;

voiderror_quit(char*msg)
{
perror(msg);
exit(1);
}

void*normal_quit(void*win)
{
while(getchar()!='q')
continue;

delwin((WINDOW*)win);
endwin();

echo();
printf("Exit... ");
printf(" ExitClockNow... ");

exit(0);
}

intmain(void)
{
intx,y;
//time_tt;
charbuf[30];
pthread_tthread;
WINDOW*win;

initscr();
curs_set(0);
noecho();
if(has_colors())
{
start_color();
use_default_colors();
init_pair(1,COLOR_CYAN,-1);
}

getmaxyx(stdscr,y,x);
if((win=newwin(5,40,y/2-5/2,x/2-40/2))==NULL)
error_quit("CreateNewWindowError!");
refresh();

box(win,0,0);
wrefresh(win);
getmaxyx(win,y,x);

if(pthread_create(&thread,NULL,normal_quit,win)==-1)
error_quit("CreatethreadError!");

wattron(win,COLOR_PAIR(1));
while(1)
{
t=time(NULL);
snprintf(buf,strlen(ctime(&t)),"%s",ctime(&t));
mvwprintw(win,y/2,x/2-(strlen(buf)+1)/2,buf/*ctime(&t)*/);
//mvwprintw(win,y/2,x-1,"%c",'|');
wrefresh(win);
sleep(1);

}
}

顯示的效果如圖

B. linux下的幾種時鍾和定時器機制

1. RTC(Real Time Clock)

所有PC都有RTC. 它和CPU和其他晶元獨立。它在電腦關機之後還可以正常運行。RTC可以在IRQ8上產生周期性中斷. 頻率在2Hz--8192HZ.

Linux只是把RTC用來獲取時間和日期. 當然它允許進程通過對/dev/rtc設備來對它進行編程。Kernel通過0x70和0x71 I/O埠來訪問RTC。

 

2. TSC(Time Stamp Counter)

80x86上的微處理器都有CLK輸入針腳. 從奔騰系列開始. 微處理器支持一個計數器. 每當一個時鍾信號來的時候. 計數器加1. 可以通過匯編指令rdtsc來得到計數器的值。通過calibrate_tsc可以獲得CPU的頻率. 它是通過計算大約5毫秒里tsc寄存器裡面的增加值來確認的。或者可以通過cat /proc/cpuinfo來獲取cpu頻率。tsc可以提供比PIT更精確的時間度量。

 

3. PIT(Programmable internval timer)

除了RTC和TSC. IBM兼容機提供了PIT。PIT類似微波爐的鬧鍾機制. 當時間到的時候. 提供鈴聲. PIT不是產生鈴聲. 而是產生一種特殊中斷. 叫定時器中斷或者時鍾中斷。它用來告訴內核一個間隔過去了。這個時間間隔也叫做一個滴答數。可以通過編譯內核是選擇內核頻率來確定。如內核頻率設為1000HZ,則時間間隔或滴答為1/1000=1微秒。滴答月短. 定時精度更高. 但是用戶模式的時間更短. 也就是說用戶模式下程序執行會越慢。滴答的長度以納秒形式存在tick_nsec變數裡面。PIT通過8254的0x40--0x43埠來訪問。它產生中斷號為IRQ 0.

下面是關於pIT裡面的一些宏定義:

HZ:每秒中斷數。

CLOCK_TICK_RATE:值是1,193,182. 它是8254晶元內部振盪器頻率。

LATCH:代表CLOCK_TICK_RATE和HZ的比率. 被用來編程PIT。

setup_pit_timer()如下:

spin_lock_irqsave(&i8253_lock, flags);

outb_p(0x34,0x43);

udelay(10);

outb_p(LATCH & 0xff, 0x40);

udelay(10);

outb (LATCH >> 8, 0x40);

spin_unlock_irqrestore(&i8253_lock, flags);

 

 

4. CPU Local Timer

最近的80x86架構的微處理器上的local apic提供了cpu local timer.他和pit區別在於它提供了one-shot和periodic中斷。它可以使中斷發送到特定cpu。one-shot中斷常用在實時系統裡面。

C. 如何修改linux tsc時鍾源

編譯linux內核步驟:1、安裝內核
如果內核已經安裝(/usr/src/目錄有linux子目錄),跳過。如果沒有安裝,在光碟機中放入linux安裝光碟,找到kernel-source-2.xx.xx.rpm文件(xx代表數字,表示內核的版本號),比如RedHat linux的RPMS目錄是/RedHat/RPMS/目錄,然後使用命令rpm -ivh kernel-source-2.xx.xx.rpm安裝內核。如果沒有安裝盤
2、清除從前編譯內核時殘留的.o 文件和不必要的關聯 cd /usr/src/linux
make mrproper
3、配置內核,修改相關參數,請參考其他資料
在圖形界面下,make xconfig;字元界面下,make menuconfig。在內核配置菜單中正確設置個內核選項,保存退出
4、正確設置關聯文件
make dep
5、編譯內核
對於大內核(比如需要SCSI支持),make bzImage
對於小內核,make zImage
6、編譯模塊
make moles
7、安裝模塊
make moles_install
8、使用新內核
把/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錄內新生成的內核文件bzImage/zImage拷貝到/boot目錄,然後修改/etc/lilo.conf文件,加一個啟動選項,使用新內核bzImage/zImage啟動。格式如下:

D. 如何armlinux輸出時鍾信息

1、相關數據結構
include/linux/notifier.h
struct notifier_block {
int (*notifier_call)(struct notifier_block *, unsigned long, void *);
struct notifier_block *next;
int priority;
};
通知鏈中的元素,記錄了當發出通知時,應該執行的操作(即回調函數)
鏈頭中保存著指向元素鏈表的指針。通知鏈元素結構則保存著回調函數的類型以及優先順序

2、時鍾初始化
2.1 內核初始化部分( start_kernel 函數)和時鍾相關的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
tick_init()
init_timers()
hrtimers_init()
time_init()
其中函數 hrtimers_init() 和高精度時鍾相關,下面將詳細介紹這幾個函數。
2.2.1 tick_init 函數
kernel/time/tick-common.c
void __init tick_init(void)
{
clockevents_register_notifier(&tick_notifier);
}
static struct notifier_block tick_notifier = {
.notifier_call = tick_notify,
};
函數 tick_init() 很簡單,調用 clockevents_register_notifier 函數向 clockevents_chain 通知鏈注冊元素: tick_notifier。這個元素的回調函數指明了當時鍾事件設備信息發生變化(例如新加入一個時鍾事件設備等等)時,應該執行的操作,該回調函數為 tick_notify
kernel/time/tick-common.c
static int tick_notify(struct notifier_block *nb, unsigned long reason,
void *dev)
{
switch (reason) {
case CLOCK_EVT_NOTIFY_ADD:
return tick_check_new_device(dev);
case CLOCK_EVT_NOTIFY_BROADCAST_ON:
case CLOCK_EVT_NOTIFY_BROADCAST_OFF:
case CLOCK_EVT_NOTIFY_BROADCAST_FORCE:
tick_broadcast_on_off(reason, dev);
break;
case CLOCK_EVT_NOTIFY_BROADCAST_ENTER:
case CLOCK_EVT_NOTIFY_BROADCAST_EXIT:
tick_broadcast_oneshot_control(reason);
break;
case CLOCK_EVT_NOTIFY_CPU_DYING:
tick_handover_do_timer(dev);
break;
case CLOCK_EVT_NOTIFY_CPU_DEAD:
tick_shutdown_broadcast_oneshot(dev);
tick_shutdown_broadcast(dev);
tick_shutdown(dev);
break;
case CLOCK_EVT_NOTIFY_SUSPEND:
tick_suspend();
tick_suspend_broadcast();
break;
case CLOCK_EVT_NOTIFY_RESUME:
tick_resume();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NOTIFY_OK;
}

2.2.2 init_timers 函數

函數 init_timers() 的實現如清單2-1(省略了部分和
主要功能無關的內容,以後代碼同樣方式處理)

E. 如何在Linux下調整系統時鍾

#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修改時區 //f刪除現有的目標文件 //s 做象徵性的鏈接,而不是硬鏈接
# date -s 『2016-12-14 11:45:00』 //設置時間
# clock -w //將時間寫入CMOS
# cat /etc/sysconfig/clock //查看所屬時區和是否使用UTC時間
備註: 時區需要修改 並且 需要修改CMOS
然後只是用date -s 修改時間的話重啟系統後時間會還原

F. linux下怎樣用c語言編寫一個時鍾

我希望你只是需要如何知道時間,而不是寫你一個時鍾程序,那個太復雜了,如果只是想如何知道時間-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t main(void)
{
struct tm *tm_ptr;
time_t the_time;

(void)time(&the_time);
tm_ptr=localtime(&the_time);

printf("Date: %04d/%02d/%02d\n",
1900+tm_ptr->tm_year,tm_ptr->tm_mon+1,tm_ptr->tm_mday);
printf("Time: %02d:%02d:%02d\n",
tm_ptr->tm_hour,tm_ptr->tm_min,tm_ptr->tm_sec);

return(0);
}

G. linux 怎麼設置硬體時鍾 UTC

一、首先要弄清幾個概念:
1. 「系統時間」與「硬體時間」
系統時間: 一般說來就是我們執行 date 命令看到的時間,linux系統下所有的時間調用(除了直接訪問硬體時間的命令)都是使用的這個時間。
硬體時間: 主板上BIOS中的時間,由主板電池供電來維持運行,系統開機時要讀取這個時間,並根據它來設定系統時間(注意:系統啟動時根據硬體時間設定系統時間的過程可能存在時區換算,這要視具體的系統及相關設置而定)。

2. 「UTC時間」與「本地時間」
UTC時間:Coordinated Universal 8 e2 i( H7 t0 ^/ ^Time 世界協調時間(又稱世界標准時間、世界統一時間),在一般精度要求下,它與GMT(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威治標准時間)是一樣的,其實也就是說 GMT≈UTC,但 UTC 是以原子鍾校準的,更精確。
本地時間:由於處在不同的時區,本地時間一般與UTC是不同的,換算方法就是

本地時間 = UTC + 時區 或 UTC = 本地時間 - 時區
時區東為正,西為負,例如在中國,本地時間都使用北京時間,在linux上顯示就是 CST(China Standard Time,中國標准時,注意美國的中部標准時Central Standard Time也縮寫為CST,與這里的CST不是一回事!),時區為東八區,也就是 +8 區,所以 CST=UTC+(+8小時) 或 UTC=CST-(+8小時)。
二、設置硬體時鍾 UTC
硬體時間 /sbin/hwclock
直接調用 /sbin/hwclock 顯示的時間就是 BIOS 中的時間嗎?未必!這要看 /etc/sysconfig/clock 中是否啟用了UTC,如果啟用了UTC(UTC=true),顯示的其實是經過時區換算的時間而不是BIOS中真正的時間,如果加上 --localtime 選項,則得到的總是 BIOS 中實際的時間.
[12-01 19:07> ~]# hwclock

2009年12月07日 星期一 14時28分43秒 -0.611463 seconds
[12-01 19:07> ~]# hwclock --utc
2009年12月07日 星期一 14時28分46秒 -0.594189 seconds
[12-01 19:07> ~]# hwclock --localtime
2009年12月07日 星期一 06時28分50秒 -0.063875 seconds
三、最後總結
1)/etc/sysconfig/clock 文件,只對 hwclock 命令有效,且只在系統啟動和關閉的時候才有用(修改了其中的 UTC=true 到 UTC=false 的前後,執行 hwclock (--utc, 或 --localtime) 都沒有變化,要重啟系統後才生效);

2)/etc/rc.d/rc.sysinit 文件,run once at boot time,其中有從硬體時鍾同步時間到系統時間的操作;
3)hwclock --localtime 的輸出,才是硬體時鍾真正的時間。如果輸出結果帶時區(比如CST),還要看/etc/sysconfig/clock里的UTC參數,如果 UTC=false,那時區有意義;如果 UTC=true,那時區沒意義,實際上是UTC時間。
4)在 /etc/sysconfig/clock 中 UTC=false 時,date、hwclock、hwclcok --localtime 輸出的時間應該都一致,且此時 hwclock --utc是沒有意義的;
5)在 /etc/sysconfig/clock 中 UTC=ture 時,date、hwclock 的輸出是一致的,hwclock --localtime 的輸出則是UTC時間;
6)如果不想在輸出中帶時區,則 export LANG=C ,然後再運行 hwclock 就沒有什麼CST了,免得時區誤導你;
7)hwclock --utc 容易理解出錯
8)系統關閉時會同步系統時間到硬體時鍾,系統啟動時會從硬體時鍾讀取時間更新到系統,這2個步驟都要根據 /etc/sysconfig/clock 文件中UTC的參數來設置時區轉換。

H. linux配置ntp時鍾源

(一)確認ntp的安裝
1)確認是否已安裝ntp

【命令】rpm –qa | grep ntp
若只有ntpdate而未見ntp,則需刪除原有ntpdate。如:
ntpdate-4.2.6p5-22.el7_0.x86_64
fontpackages-filesystem-1.44-8.el7.noarch
python-ntplib-0.3.2-1.el7.noarch

2)刪除已安裝ntp

【命令】yum –y remove ntpdate-4.2.6p5-22.el7.x86_64

3)重新安裝ntp

【命令】yum –y install ntp

(二)配置ntp服務
1)修改所有節點的/etc/ntp.conf

【命令】vi /etc/ntp.conf
【內容】

restrict 192.168.6.3 nomodify notrap nopeer noquery //當前節點IP地址
restrict 192.168.6.2 mask 255.255.255.0 nomodify notrap //集群所在網段的網關(Gateway),子網掩碼(Genmask)

2)選擇一個主節點,修改其/etc/ntp.conf

【命令】vi /etc/ntp.conf
【內容】在server部分添加一下部分,並注釋掉server 0 ~ n
server 127.127.1.0
Fudge 127.127.1.0 stratum 10

3)主節點以外,繼續修改/etc/ntp.conf

【命令】vi /etc/ntp.conf
【內容】在server部分添加如下語句,將server指向主節點。
server 192.168.6.3
Fudge 192.168.6.3 stratum 10

===修改前===

image
===修改後===
節點1(192.168.6.3):

image
節點2(192.168.6.4):

image
節點3(192.168.6.5):

image
(三)啟動ntp服務、查看狀態
1)啟動ntp服務

【命令】service ntpd start

2)查看ntp伺服器有無和上層ntp連通

【命令】ntpstat

image
查看ntp狀態時,可能會出現如下所示情況
① unsynchronised time server re-starting polling server every 8 s

image
② unsynchronised polling server every 8 s

image
這種情況屬於正常,ntp伺服器配置完畢後,需要等待5-10分鍾才能與/etc/ntp.conf中配置的標准時間進行同步。
等一段時間之後,再次使用ntpstat命令查看狀態,就會變成如下正常結果:

image
3)查看ntp伺服器與上層ntp的狀態

【命令】ntpq -p

image
remote:本機和上層ntp的ip或主機名,「+」表示優先,「*」表示次優先
refid:參考上一層ntp主機地址
st:stratum階層
when:多少秒前曾經同步過時間
poll:下次更新在多少秒後
reach:已經向上層ntp伺服器要求更新的次數
delay:網路延遲
offset:時間補償
jitter:系統時間與bios時間差
4)查看ntpd進程的狀態
【命令】watch "ntpq -p"
【終止】按 Ctrl+C 停止查看進程。

image
第一列中的字元指示源的質量。星號 ( * ) 表示該源是當前引用。
remote:列出源的 IP 地址或主機名。
when:指出從輪詢源開始已過去的時間(秒)。
poll:指出輪詢間隔時間。該值會根據本地時鍾的精度相應增加。
reach:是一個八進制數字,指出源的可存取性。值 377 表示源已應答了前八個連續輪詢。
offset:是源時鍾與本地時鍾的時間差(毫秒)。
(四)設置開機啟動
【命令】chkconfig ntpd on
(五)從其他博客的一些參考摘錄
===/etc/ntp.conf 配置內容===

[

復制代碼
](javascript:void(0); "復制代碼")
<pr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font-family: "Courier New" !important; font-size: 12px !important;"># 1. 先處理許可權方面的問題,包括放行上層伺服器以及開放區域網用戶來源:
restrict default kod nomodify notrap nopeer noquery <==拒絕 IPv4 的用戶
restrict -6 default kod nomodify notrap nopeer noquery <==拒絕 IPv6 的用戶
restrict 220.130.158.71 <==放行 tock.stdtime.gov.tw 進入本 NTP 的伺服器
restrict 59.124.196.83 <==放行 tick.stdtime.gov.tw 進入本 NTP 的伺服器
restrict 59.124.196.84 <==放行 time.stdtime.gov.tw 進入本 NTP 的伺服器
restrict 127.0.0.1 <==底下兩個是默認值,放行本機來源
restrict -6 ::1 restrict 192.168.100.0 mask 255.255.255.0 nomodify <==放行區域網用戶來源,或者列出單獨IP
2. 設定主機來源,請先將原本的 [0|1|2].centos.pool.ntp.org 的設定批註掉:
server 220.130.158.71 prefer <==以這部主機為最優先的server
server 59.124.196.83 server 59.124.196.84 # 3.默認的一個內部時鍾數據,用在沒有外部 NTP 伺服器時,使用它為區域網用戶提供服務:
server 127.127.1.0 # local clock
fudge 127.127.1.0 stratum 10 # 4.預設時間差異分析檔案與暫不用到的 keys 等,不需要更動它:
driftfile /var/lib/ntp/drift
keys /etc/ntp/keys </pre>

[

復制代碼
](javascript:void(0); "復制代碼")
===restrict選項格式===
restrict [ 客戶端IP ] mask [ IP掩碼 ] [參數]
「客戶端IP」 和 「IP掩碼」 指定了對網路中哪些范圍的計算機進行控制,如果使用default關鍵字,則表示對所有的計算機進行控制,參數指定了具體的限制內容,常見的參數如下:
◆ ignore:拒絕連接到NTP伺服器
◆ nomodiy: 客戶端不能更改服務端的時間參數,但是客戶端可以通過服務端進行網路校時。
◆ noquery: 不提供客戶端的時間查詢
◆ notrap: 不提供trap遠程登錄功能,trap服務是一種遠程時間日誌服務。
◆ notrust: 客戶端除非通過認證,否則該客戶端來源將被視為不信任子網 。
◆ nopeer: 提供時間服務,但不作為對等體。
◆ kod: 向不安全的訪問者發送Kiss-Of-Death報文。
===server選項格式===
server host [ key n ] [ version n ] [ prefer ] [ mode n ] [ minpoll n ] [ maxpoll n ] [ iburst ]
其中host是上層NTP伺服器的IP地址或域名,隨後所跟的參數解釋如下所示:
◆ key: 表示所有發往伺服器的報文包含有秘鑰加密的認證信息,n是32位的整數,表示秘鑰號。
◆ version: 表示發往上層伺服器的報文使用的版本號,n默認是3,可以是1或者2。
◆ prefer: 如果有多個server選項,具有該參數的伺服器有限使用。
◆ mode: 指定數據報文mode欄位的值。
◆ minpoll: 指定與查詢該伺服器的最小時間間隔為2的n次方秒,n默認為6,范圍為4-14。
◆ maxpoll: 指定與查詢該伺服器的最大時間間隔為2的n次方秒,n默認為10,范圍為4-14。
◆ iburst: 當初始同步請求時,採用突發方式接連發送8個報文,時間間隔為2秒。
===查看網關方法===
【命令1】route -n
【命令2】ip route show
【命令3】netstat -r
===層次(stratum)===
stratum根據上層server的層次而設定(+1)。
對於提供network time service provider的主機來說,stratum的設定要盡可能准確。
而作為區域網的time service provider,通常將stratum設置為10

image
0層的伺服器採用的是原子鍾、GPS鍾等物理設備,stratum 1與stratum 0 是直接相連的,
往後的stratum與上一層stratum通過網路相連,同一層的server也可以交互。
ntpd對下層client來說是service server,對於上層server來說它是client。
ntpd根據配置文件的參數決定是要為其他伺服器提供時鍾服務或者是從其他伺服器同步時鍾。所有的配置都在/etc/ntp.conf文件中。
[圖片上傳失敗...(image-f2dcb9-1561634142658)]
===注意防火牆屏蔽ntp埠===
ntp伺服器默認埠是123,如果防火牆是開啟狀態,在一些操作可能會出現錯誤,所以要記住關閉防火牆。ntp採用的時udp協議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123/udp --permanent

===同步硬體時鍾===
ntp服務,默認只會同步系統時間。
如果想要讓ntp同時同步硬體時間,可以設置/etc/sysconfig/ntpd文件,
在/etc/sysconfig/ntpd文件中,添加【SYNC_HWCLOCK=yes】這樣,就可以讓硬體時間與系統時間一起同步。
允許BIOS與系統時間同步,也可以通過hwclock -w 命令。
===ntpd、ntpdate的區別===
下面是網上關於ntpd與ntpdate區別的相關資料。如下所示所示:
使用之前得弄清楚一個問題,ntpd與ntpdate在更新時間時有什麼區別。
ntpd不僅僅是時間同步伺服器,它還可以做客戶端與標准時間伺服器進行同步時間,而且是平滑同步,
並非ntpdate立即同步,在生產環境中慎用ntpdate,也正如此兩者不可同時運行。
時鍾的躍變,對於某些程序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
許多應用程序依賴連續的時鍾——畢竟,這是一項常見的假定,即,取得的時間是線性的,
一些操作,例如資料庫事務,通常會地依賴這樣的事實:時間不會往回跳躍。
不幸的是,ntpdate調整時間的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躍變「:在獲得一個時間之後,ntpdate使用settimeofday(2)設置系統時間,
這有幾個非常明顯的問題:
【一】這樣做不安全。
ntpdate的設置依賴於ntp伺服器的安全性,攻擊者可以利用一些軟體設計上的缺陷,拿下ntp伺服器並令與其同步的伺服器執行某些消耗性的任務。
由於ntpdate採用的方式是跳變,跟隨它的伺服器無法知道是否發生了異常(時間不一樣的時候,唯一的辦法是以伺服器為准)。
【二】這樣做不精確。
一旦ntp伺服器宕機,跟隨它的伺服器也就會無法同步時間。
與此不同,ntpd不僅能夠校準計算機的時間,而且能夠校準計算機的時鍾。
【三】這樣做不夠優雅。
由於是跳變,而不是使時間變快或變慢,依賴時序的程序會出錯
(例如,如果ntpdate發現你的時間快了,則可能會經歷兩個相同的時刻,對某些應用而言,這是致命的)。
因而,唯一一個可以令時間發生跳變的點,是計算機剛剛啟動,但還沒有啟動很多服務的那個時候。
其餘的時候,理想的做法是使用ntpd來校準時鍾,而不是調整計算機時鍾上的時間。
NTPD在和時間伺服器的同步過程中,會把BIOS計時器的振盪頻率偏差——或者說Local Clock的自然漂移(drift)——記錄下來。
這樣即使網路有問題,本機仍然能維持一個相當精確的走時。
===國內常用NTP伺服器地址及IP===
210.72.145.44 (國家授時中心伺服器IP地址)
133.100.11.8 日本 福岡大學
time-a.nist.gov 129.6.15.28 NIST, Gaithersburg, Maryland
time-b.nist.gov 129.6.15.29 NIST, Gaithersburg, Maryland
time-a.timefreq.bldrdoc.gov 132.163.4.101 NIST, Boulder, Colorado
time-b.timefreq.bldrdoc.gov 132.163.4.102 NIST, Boulder, Colorado
time-c.timefreq.bldrdoc.gov 132.163.4.103 NIST, Boulder, Colorado
utcnist.colorado.e 128.138.140.44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time.nist.gov 192.43.244.18 NCAR, Boulder, Colorado
time-nw.nist.gov 131.107.1.10 Microsoft, Redmond, Washington
nist1.symmetricom.com 69.25.96.13 Symmetricom, San Jose, California
nist1-dc.glassey.com 216.200.93.8 Abovenet, Virginia
nist1-ny.glassey.com 208.184.49.9 Abovenet, New York City
nist1-sj.glassey.com 207.126.98.204 Abovenet, San Jose, California
nist1.aol-ca.truetime.com 207.200.81.113 TrueTime, AOL facility, Sunnyvale, California
nist1.aol-va.truetime.com 64.236.96.53 TrueTime, AOL facility, Virginia
————————————————————————————————————
ntp.sjtu.e.cn 202.120.2.101 (上海交通大學網路中心NTP伺服器地址)
s1a.time.e.cn 北京郵電大學
s1b.time.e.cn 清華大學
s1c.time.e.cn 北京大學
s1d.time.e.cn 東南大學
s1e.time.e.cn 清華大學
s2a.time.e.cn 清華大學
s2b.time.e.cn 清華大學
s2c.time.e.cn 北京郵電大學
s2d.time.e.cn 西南地區網路中心
s2e.time.e.cn 西北地區網路中心
s2f.time.e.cn 東北地區網路中心
s2g.time.e.cn 華東南地區網路中心
s2h.time.e.cn 四川大學網路管理中心
s2j.time.e.cn 大連理工大學網路中心
s2k.time.e.cn CERNET桂林主節點
s2m.time.e.cn 北京大學</pre>

I. Linux系統下C語言編譯,顯示時間(800分!)

/*
*
可以任意復制修改,scenbuffalo不負任何責任!
*
中文下的話,把nian換成年,yue換成月,ri換成日就行
*
我的linux不支持中文,只好用拼音代替。:)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time.h>
int
main()
{
while
(1)
{
char
timebuf[100];
time_t
t;
time
(&t);
strftime(timebuf,
sizeof(timebuf),
"%Y
nian
%m
yue
%d
ri
%H:%M:%S",
localtime(&t));
printf
("%s\r",
timebuf);
fflush(stdout);
sleep(1);
}
return
0;
}

閱讀全文

與linux編譯數字時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設置異地伺服器 瀏覽:882
為什麼安卓手機藍牙耳機不會彈窗 瀏覽:546
linuxf77編譯器安裝教程 瀏覽:949
android本地錄音許可權 瀏覽:446
加密u盤內容怎麼拷貝 瀏覽:283
安卓手機為什麼看不到iso文件 瀏覽:582
用圖片做文件夾圖標 瀏覽:693
java正則表達式語法 瀏覽:865
美圖秀在線壓縮圖片 瀏覽:184
蘋果自帶控制app是什麼 瀏覽:907
孩子學編程怎麼樣 瀏覽:589
網路編程經典書籍 瀏覽:612
曲靖創建網站java程序員 瀏覽:690
256位加密中是什麼意思 瀏覽:97
php多維數組去重 瀏覽:308
做程序員這一行儲備人才怎麼看 瀏覽:461
參加密逃文 瀏覽:328
蘋果編程語言ios 瀏覽:764
求解病態系統常用的演算法 瀏覽:994
駕校用的app叫什麼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