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程序語言中的編譯系統是什麼編譯環境又什麼什麼
C語言代碼是.C的文本文件。
需要用編譯程序把.C文件翻譯.OBJ,然後用連接程序再弄成.EXE文件。
編譯程序就是那個把.C變成.OBJ的程序
編譯環境就是把編譯程序、連接程序以及其他一些方便程序員寫程序的東西綜合在
一起形成的一套系統,程序編譯環境...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c語言編譯器是一種()
c語言編譯器是一種系統軟體。
C語言是一種結構化語言。它層次清晰,便於按模塊化方式組織程序,易於調試和維護。C語言的表現能力和處理能力極強。它不僅具有豐富的運算符和數據類型,便於實現各類復雜的數據結構。它還可以直接訪問內存的物理地址,進行位(bit)一級的操作。由於C語言實現了對硬體的編程操作,因此C語言集高級語言和低級語言的功能於一體。既可用於系統軟體的開發,也適合於應用軟體的開發。此外,C語言還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強等特點。
(2)c程序所用的編譯系統是擴展閱讀:
最流行的C語言編譯器有以下幾種:
1、GNU Compiler Collection 或稱GCC
2、Microsoft C 或稱 MS C
3、Borland Turbo C 或稱 Turbo C
這些C語言版本不僅實現了ANSI C標准,而且在此基礎上各自作了一些擴充,使之更加方便、完美。
⑶ c語言有哪幾種編譯環境
C語言的編譯環境可以使用VC 6.0,Turbo C,GCC,Visual Studio等。其中較好用的軟體為VC 6.0++。
Microsoft Visual C++ 6.0,簡稱VC6.0,是微軟推出的一款C++編譯器,將「高級語言」翻譯為「機器語言(低級語言)」的程序。Visual C++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可視化軟體開發工具。自1993年Microsoft公司推出Visual C++1.0後,隨著其新版本的不斷問世,Visual C++已成為專業程序員進行軟體開發的首選工具。雖然微軟公司推出了 Visual C++.NET(Visual C++7.0),但它的應用的很大的局限性,只適用於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Windows NT4.0。所以實際中,更多的是以Visual C++6.0為平台。Visual C++6.0不僅是一個C++ 編譯器,而且是一個基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可視化集成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Visual C++6.0由許多組件組成,包括編輯器、調試器以及程序向導AppWizard、類向導Class Wizard等開發工具。 這些組件通過一個名為Developer Studio的組件集成為和諧的開發環境。
⑷ linux操作系統中默認安裝的C語言編譯系統是
Linux操作系統中默認安裝的C語言編譯系統是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是Linux下最常用的C語言編譯器,是GNU項目中符合ANSI,C標準的編譯系統,能夠編譯用C、Object C等語言編寫的程序。
同時它可以通過不同的前端模塊來支持各種語言,如Java、Fortran、Pascal、Mola,3和Ada等。
C語言的標准
1.1 K,RC
1973年,Dennis M Ritchie設計和實現了C語言,從那以後使用者逐漸增加。
1978年,Kernighan 和 Ritchie 合著了《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這本書定義的C語言被稱為 K,RC 。
1.2 標准 C
隨著C語言使用日益廣泛,出現了許多新問題,人們迫切希望對C語言進行標准化。
第一個標准:C89
1983年,ANSI成立了一個委員會X3J11,對C語言進行標准化。
1989年,ANSI 批准了第一個C語言標准 X3,159-1989,並於1990年公布,被稱為 ANSIC、C89 或 C90。
1990年,這個標准又被批准為ISO標准:ISO,IEC 9899:1990 。
ANSIC標准被ISO採納,並且ISO發布的修訂版也被ANSI採納,因此ANSI標准和ISO標准實際上沒有技術區別。這些名稱的含義是相同的:ANSI C、ISO C、標准C。
1994年和1996年,ISO發布了兩個技術更正,更正了1990ISOC標准中的錯誤。
第二個標准:C94
1995年,ISO發布了1990ISOC標準的一個補充,稱為AMD1。擴充後的標准被稱為C94或C95。
第三個標准:C99
1999年,ISO發布了一個新版本的ISOC標准:ISO,IEC9899:1999,稱為C99。
2001年、2004年和2007年,ISO發布了三個技術更正,更正了1999ISOC標准中的錯誤。
第四個標准:C11
2011年,ISO發布了一個新版本的ISOC標准:ISO,IEC9899:2011,稱為C11。C11 是 C語言的最新標准。
1.3 GNUC
1984年,Richard Stallman 發起了GNU計劃,它的目標是開發一個完整且自由的Unix-like操作系統(GNU系統)。
GNU系統是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包括操作系統內核和各種工具軟體。各種GNU系統的變種(例如Redhat、Ubuntu等)已經被廣泛使用,它們使用的操作系統內核都是Linux。雖然這些系統經常被稱為Linux,但准確地說,它們是GNU/Linux系統。
GNU在編寫Linux時擴展了標准C,稱為GNUC。
GNU C的擴展詳見:Extensions to the C Language Family
GNU C也稱為Linux C,一般用於Linux上的開發,而標准C可以跨平台。
GNU C使用的編譯器是GCC。
⑸ 112、C語言編譯系統是_______。 A) 應用軟體 B) 系統軟體 C) 操作系統 D) 用戶文件 113、不屬於計算機數據
BDBDB
CCDDB
⑹ C語言編譯程序屬於什麼軟體
是GCC。
GCC幾乎是unix及linux系統中最通用的編譯器套件,幾乎所有的linux發行版都預裝了GCC作為C語言的默認編譯器。除了對C語言的支持,GCC還支持C++、Objective-C等多種語言。GCC早在1987就由 Richard Stallman作為GNU計劃的一部分發布。
但其對C/C++標準的支持不亞於GCC等老牌編譯器,並且外部介面和GCC完全兼容,並且因其模塊化、錯誤提示完善等優點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一些如FreeBSD等項目已將clang作為默認編譯器。
基本用法
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具體可參考GCC Manual。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c,只編譯,不鏈接成為可執行文件,編譯器只是由輸入的.c等源代碼文件生成.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通常用於編譯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gcc
⑺ 適合win10系統的c語言編譯器
桌面操作系統
對於當前主流桌面操作系統而言,可使用 VisualC++、GCC以及 LLVM Clang 這三大編譯器。
Visual C++(簡稱 MSVC)只能用於 Windows 操作系統;GCC 和 LLVM Clang除了可用於Windows操作系統之外,主要用於 Unix/Linux操作系統。
像現在很多版本的 Linux 都默認使用 GCC 作為C語言編譯器,而像 FreeBSD、macOS 等系統默認使用 LLVM Clang 編譯器。由於當前 LLVM 項目主要在 Apple 的主推下發展的,所以在 macOS中,Clang 編譯器又被稱為 Apple LLVM 編譯器。
MSVC 編譯器主要用於 Windows 操作系統平台下的應用程序開發,它不開源。用戶可以使用 Visual Studio Community 版本來免費使用它,但是如果要把通過 Visual Studio Community 工具生成出來的應用進行商用,那麼就得好好閱讀一下微軟的許可證和說明書了。
而使用 GCC 與 Clang 編譯器構建出來的應用一般沒有任何限制,程序員可以將應用程序隨意發布和進行商用。
MSVC 編譯器對 C99 標準的支持就十分有限,加之它壓根不支持任何 C11 標准,所以本教程中設計 C11 的代碼例子不會針對 MSVC 進行描述。所幸的是,Visual Studio Community 2017 加入了對 Clang 編譯器的支持,官方稱之為——Clang with Microsoft CodeGen,當前版本基於的是 Clang 3.8。
也就是說,應用於 Visual Studio 集成開發環境中的 Clang 編譯器前端可支持 Clang 編譯器的所有語法特性,而後端生成的代碼則與 MSVC 效果一樣,包括像 long 整數類型在 64 位編譯模式下長度仍然為 4 個位元組,所以各位使用的時候也需要注意。
為了方便描述,本教程後面涉及 Visual Studio 集成開發環境下的 Clang 編譯器簡稱為 VS-Clang 編譯器。
嵌入式系統
而在嵌入式系統方面,可用的C語言編譯器就非常豐富了,比如:
用於 Keil 公司 51 系列單片機的 Keil C51 編譯器;
當前大紅大紫的 Arino 板搭載的開發套件,可用針對 AVR 微控制器的 AVRGCC 編譯器;
ARM 自己出的 ADS(ARM Development Suite)、RVDS(RealView Development Suite)和當前最新的 DS-5 Studio;
DSP 設計商 TI(Texas Instruments)的 CCS(Code Composer Studio);
DSP 設計商 ADI(Analog Devices,Inc.)的 Visual DSP++ 編譯器,等等。
⑻ 編寫windows的c語言用的是哪種編譯器
首先更正一下LS幾位的一個錯誤概念。不論是C-Free還是Visual C++,它們都是IDE的名稱,即,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開發環境。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它們是把編譯器封裝在了IDE裡面。但是IDE並不是編譯器。
這就好比說在Windows下面進行文字編輯,有人問用什麼「字體」比較好,結果回答是「Microsoft Office Word」一樣。
至於LZ說的編譯器,我個人比較推薦Cygwin,首先是它的擴展性很強,也許我應該說「極強」。再者它是將Linux環境下的C/C++編譯器移植到的Windows下面,眾所周之,在C/C++開發方面Linux要比Windows強很多。
不過如果LZ不太習慣Cygwin的使用的話,這里推薦用MinGW。
⑼ c程序語言中的編譯系統是什麼編譯環境又什麼什麼編譯程序又是什麼,之間有什麼關系
編譯環境:也就是你程序編譯時的環境,如windows環境、linux環境等
編譯系統:一般包括編譯程序,連接程序,調試程序等
編譯程序:一般指把源程序編譯成目標代碼的程序
⑽ C語言誕生的時候,是在什麼操作系統下運行的
C語言誕生於UNIX操作系統,但C語言誕生後,又重寫了UNIX系統,現在通行的UNIX版本絕大部分代碼都是C語言編寫的,這使得系統易讀,易修改,易移植。作為一個多用戶,多任務的分時操作系統。UNIX的系統結構可分為三部分:操作系統內核(是UNIX系統核心管理和控制中心,在系統啟動或常駐內存),系統調用(供程序開發者開發應用程序時調用系統組件,包括進程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狀態等),應用程序(包括各種開發工具,編譯器,網路通訊處理程序等,所有應用程序都在Shell的管理和控制下為用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