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選取的原則是

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選取的原則是

發布時間:2023-01-16 22:03:25

1. 作業調度演算法的選擇原則有哪幾個

批處理作業的調度演算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先來先服務演算法。原則上按照作業進入輸入井的次序調度,如果作業的資源得不到滿足,將會推遲調度,它的資源得到滿足的時候會優先被調度進來。
優點: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缺點:系統的吞吐率低,平均周轉時間長,有大作業到來的時,許多小作業推遲調度。
②計算時間短的作業優先.優先調度計算時間短的作業進行調度,資源不滿足的情況下推遲調度。在這種調度演算法下,要求用戶要對作業的計算時間預先有一個估計,調度以此為依據。
優點:由於被選中的作業計算時間,所以不能盡快地完成並退出系統,降低了作業的平均等待時間,提高了系統的吞吐率。
缺點:大作業會不滿意,而且極限情況下使得某些大作業始終得不到調度。
③響應比高者優先演算法。該演算法考慮了計算時間等待時間,既考慮了計算時間短的作業優先,又考慮了大作業長期等待的問題。所謂響應比是按照以下公式來定義的:
響應比R=等待時間/計算時間
這里的計算時間是估計的作業計算時間,從公式看,計算時間越短,響應比越高;而另一方面,大作業等待時間越長,響應比也會越大。一個作業完成以後,需要重新計算一下在輸入井中的各個作業的響應比,最高的將優先調度。
④優先數調度演算法。為每一個作業指定一個優先數,優先數高的作業先被調度。對於優先數相等的作業採用先來先服務的策略。優先數的制定原則是:作業的緩急程序,估計的計算時間,作業的等待時間,資源申請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
⑤均衡調度演算法。使用不同資源的進程同時執行,減少作業等待同類設備而耗費的時間,加快作業的執行。

2. 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和優先順序為基礎的非搶占式調度演算法

短進程優先演算法是一種非剝奪式演算法,總是選取預計作業時間最短的作業優先運行;最短剩餘時間優先演算法是非剝奪式的,但可以改造成剝奪式的調度演算法,稱搶占式最短作業優先演算法。

3. 第三章 進程調度的幾種方式

進程調度概念:操作系統必須為多個,嗎進程可能有競爭的請求分配計算機資源。對處理器而言,可分配的資源是在處理器上的執行時間,分配途徑是調度。調度功能必須設計成可以滿足多個目標,包括公平、任何進程都不會餓死、有效地使用處理器時間和低開銷。此外,調度功能可能需要為某些進程的啟動或結束考慮不同的優先順序和實時最後期限。

這些年以來,調度已經成為深入研究的焦點,並且已經實現了許多不同的演算法。如今,調度研究的重點是開發多處理系統,特別是用於多線程的。

下面簡介幾種調度演算法。

一、先來先服務和短作業(進程)優先調度演算法

1.先來先服務調度演算法

先來先服務(FCFS)調度演算法是一種最簡單的調度演算法,該演算法既可用於作業調度,也可用於進程調度。當在作業調度中採用該演算法時,每次調度都是從後備作業隊列中選擇一個或多個最先進入該隊列的作業,將它們調入內存,為它們分配資源、創建進程,然後放入就緒隊列。在進程調度中採用FCFS演算法時,則每次調度是從就緒隊列中選擇一個最先進入該隊列的進程,為之分配處理機,使之投入運行。該進程一直運行到完成或發生某事件而阻塞後才放棄處理機。

2.短作業(進程)優先調度演算法

短作業(進程)優先調度演算法SJ(P)F,是指對短作業或短進程優先調度的演算法。它們可以分別用於作業調度和進程調度。短作業優先(SJF)的調度演算法是從後備隊列中選擇一個或若干個估計運行時間最短的作業,將它們調入內存運行。而短進程優先(SPF)調度演算法則是從就緒隊列中選出一個估計運行時間最短的進程,將處理機分配給它,使它立即執行並一直執行到完成,或發生某事件而被阻塞放棄處理機時再重新調度。

二、高優先權優先調度演算法

1.優先權調度演算法的類型

為了照顧緊迫型作業,使之在進入系統後便獲得優先處理,引入了最高優先權優先(FPF)調度演算法。此演算法常被用於批處理系統中,作為作業調度演算法,也作為多種操作系統中的進程調度演算法,還可用於實時系統中。當把該演算法用於作業調度時,系統將從後備隊列中選擇若干個優先權最高的作業裝入內存。當用於進程調度時,該演算法是把處理機分配給就緒隊列中優先權最高的進程,這時,又可進一步把該演算法分成如下兩種。

1) 非搶占式優先權演算法

在這種方式下,系統一旦把處理機分配給就緒隊列中優先權最高的進程後,該進程便一直執行下去,直至完成;或因發生某事件使該進程放棄處理機時,系統方可再將處理機重新分配給另一優先權最高的進程。這種調度演算法主要用於批處理系統中;也可用於某些對實時性要求不嚴的實時系統中。

2) 搶占式優先權調度演算法

在這種方式下,系統同樣是把處理機分配給優先權最高的進程,使之執行。但在其執行期間,只要又出現了另一個其優先權更高的進程,進程調度程序就立即停止當前進程(原優先權最高的進程)的執行,重新將處理機分配給新到的優先權最高的進程。因此,在採用這種調度演算法時,是每當系統中出現一個新的就緒進程i 時,就將其優先權Pi與正在執行的進程j 的優先權Pj進行比較。如果Pi≤Pj,原進程Pj便繼續執行;但如果是Pi>Pj,則立即停止Pj的執行,做進程切換,使i 進程投入執行。顯然,這種搶占式的優先權調度演算法能更好地滿足緊迫作業的要求,故而常用於要求比較嚴格的實時系統中,以及對性能要求較高的批處理和分時系統中。

2.高響應比優先調度演算法

在批處理系統中,短作業優先演算法是一種比較好的演算法,其主要的不足之處是長作業的運行得不到保證。如果我們能為每個作業引入前面所述的動態優先權,並使作業的優先順序隨著等待時間的增加而以速率a 提高,則長作業在等待一定的時間後,必然有機會分配到處理機。該優先權的變化規律可描述為:

由於等待時間與服務時間之和就是系統對該作業的響應時間,故該優先權又相當於響應比RP。據此,又可表示為:

由上式可以看出:

(1) 如果作業的等待時間相同,則要求服務的時間愈短,其優先權愈高,因而該演算法有利於短作業。

(2) 當要求服務的時間相同時,作業的優先權決定於其等待時間,等待時間愈長,其優先權愈高,因而它實現的是先來先服務。

(3) 對於長作業,作業的優先順序可以隨等待時間的增加而提高,當其等待時間足夠長時,其優先順序便可升到很高,從而也可獲得處理機。簡言之,該演算法既照顧了短作業,又考慮了作業到達的先後次序,不會使長作業長期得不到服務。因此,該演算法實現了一種較好的折衷。當然,在利用該演算法時,每要進行調度之前,都須先做響應比的計算,這會增加系統開銷。

三、基於時間片的輪轉調度演算法

1.時間片輪轉法

1) 基本原理

在早期的時間片輪轉法中,系統將所有的就緒進程按先來先服務的原則排成一個隊列,每次調度時,把CPU 分配給隊首進程,並令其執行一個時間片。時間片的大小從幾ms 到幾百ms。當執行的時間片用完時,由一個計時器發出時鍾中斷請求,調度程序便據此信號來停止該進程的執行,並將它送往就緒隊列的末尾;然後,再把處理機分配給就緒隊列中新的隊首進程,同時也讓它執行一個時間片。這樣就可以保證就緒隊列中的所有進程在一給定的時間內均能獲得一時間片的處理機執行時間。換言之,系統能在給定的時間內響應所有用戶的請求。

2.多級反饋隊列調度演算法

前面介紹的各種用作進程調度的演算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短進程優先的調度演算法,僅照顧了短進程而忽略了長進程,而且如果並未指明進程的長度,則短進程優先和基於進程長度的搶占式調度演算法都將無法使用。而多級反饋隊列調度演算法則不必事先知道各種進程所需的執行時間,而且還可以滿足各種類型進程的需要,因而它是目前被公認的一種較好的進程調度演算法。在採用多級反饋隊列調度演算法的系統中,調度演算法的實施過程如下所述。

(1) 應設置多個就緒隊列,並為各個隊列賦予不同的優先順序。第一個隊列的優先順序最高,第二個隊列次之,其餘各隊列的優先權逐個降低。該演算法賦予各個隊列中進程執行時間片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在優先權愈高的隊列中,為每個進程所規定的執行時間片就愈小。例如,第二個隊列的時間片要比第一個隊列的時間片長一倍,……,第i+1個隊列的時間片要比第i個隊列的時間片長一倍。

(2) 當一個新進程進入內存後,首先將它放入第一隊列的末尾,按FCFS原則排隊等待調度。當輪到該進程執行時,如它能在該時間片內完成,便可准備撤離系統;如果它在一個時間片結束時尚未完成,調度程序便將該進程轉入第二隊列的末尾,再同樣地按FCFS原則等待調度執行;如果它在第二隊列中運行一個時間片後仍未完成,再依次將它放入第三隊列,……,如此下去,當一個長作業(進程)從第一隊列依次降到第n隊列後,在第n 隊列便採取按時間片輪轉的方式運行。

(3) 僅當第一隊列空閑時,調度程序才調度第二隊列中的進程運行;僅當第1~(i-1)隊列均空時,才會調度第i隊列中的進程運行。如果處理機正在第i隊列中為某進程服務時,又有新進程進入優先權較高的隊列(第1~(i-1)中的任何一個隊列),則此時新進程將搶占正在運行進程的處理機,即由調度程序把正在運行的進程放回到第i隊列的末尾,把處理機分配給新到的高優先權進程。

4. 作業調度的短作業優先

短作業優先(SJF, Shortest Job First)又稱為「短進程優先」SPN(Shortest Process Next);這是對FCFS演算法的改進,其目標是減少平均周轉時間。 (1) 優點:
比FCFS改善平均周轉時間和平均帶權周轉時間,縮短作業的等待時間;
提高系統的吞吐量;
(2) 缺點:
對長作業非常不利,可能長時間得不到執行;
未能依據作業的緊迫程度來劃分執行的優先順序;
難以准確估計作業(進程)的執行時間,從而影響調度性能。 「最短剩餘時間優先」SRT(Shortest Remaining Time)(允許比當前進程剩餘時間更短的進程來搶占)
「最高響應比優先」HRRN(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響應比R = (等待時間 + 要求執行時間) / 要求執行時間,是FCFS和SJF的折衷)
最高響應比優先法(HRN,Highest Response_ratio Next)是對FCFS方式和SJF方式的一種綜合平衡。FCFS方式只考慮每個作業的等待時間而未考慮執行時間的長短,而SJF方式只考慮執行時間而未考慮等待時間的長短。因此,這兩種調度演算法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會帶來某些不便。HRN調度策略同時考慮每個作業的等待時間長短和估計需要的執行時間長短,從中選出響應比最高的作業投入執行。
響應比R定義如下: R =(W+T)/T = 1+W/T
其中T為該作業估計需要的執行時間,W為作業在後備狀態隊列中的等待時間。每當要進行作業調度時,系統計算每個作業的響應比,選擇其中R最大者投入執行。這樣,即使是長作業,隨著它等待時間的增加,W / T也就隨著增加,也就有機會獲得調度執行。這種演算法是介於FCFS和SJF之間的一種折中演算法。由於長作業也有機會投入運行,在同一時間內處理的作業數顯然要少於SJF法,從而採用HRN方式時其吞吐量將小於採用SJF 法時的吞吐量。另外,由於每次調度前要計算響應比,系統開銷也要相應增加。

5. 什麼是短作業優先的作業調度演算法

短作業優先(SJF, Shortest Job First)又稱為「短進程優先」SPN(Shortest Process Next);這是對FCFS演算法的改進,其目標是減少平均周轉時間.
定義
對預計執行時間短的作業(進程)優先分派處理機.通常後來的短作業不搶先正在執行的作業.

6. 最短作業優先演算法

以下是最短作業優先演算法

最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是對預計執行時間短的作業(進程)優先分派處理機,通常後來的短作業不搶先正在執行的作業。這種演算法稱為這種演算法會根據作業長短,也就是作業服務時間的多少來調度作業,服務時間短的會被優先調度執行。

通常情況下,對於簡單的時間觸發式調度器來說,待命任務列表的數據結構的設計要盡可能縮短最壞情況下,程序在調度器關鍵部分的執行時間,以防止其他任務一直在待命列表中,無法及時執行。

因此,在這種調度器中,應盡可能避免搶占式任務,甚至應該關閉調度器之外的所有中斷。當然,待命任務列表的數據結構也應根據這個系統需要的最大任務數量做進一步的優化。

7. 什麼是短作業優先的作業調度演算法

1.先來先服務調度演算法(FCFS):就是按照各個作業進入系統的自然次序來調度作業。這種調度演算法的優點是實現簡單,公平。其缺點是沒有考慮到系統中各種資源的綜合使用情況,往往使短作業的用戶不滿意,因為短作業等待處理的時間可能比實際運行時間長得多。
2.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SPF): 就是優先調度並處理短作業,所謂短是指作業的運行時間短。而在作業未投入運行時,並不能知道它實際的運行時間的長短,因此需要用戶在提交作業時同時提交作業運行時間的估計值。
3.最高響應比優先演算法(HRN):FCFS可能造成短作業用戶不滿,SPF可能使得長作業用戶不滿,於是提出HRN,選擇響應比最高的作業運行。響應比=1+作業等待時間/作業處理時間。
4. 基於優先數調度演算法(HPF):每一個作業規定一個表示該作業優先順序別的整數,當需要將新的作業由輸入井調入內存處理時,優先選擇優先數最高的作業。
5.均衡調度演算法,即多級隊列調度演算法
基本概念:
作業周轉時間(Ti)=完成時間(Tei)-提交時間(Tsi)
作業平均周轉時間(T)=周轉時間/作業個數
作業帶權周轉時間(Wi)=周轉時間/運行時間
響應比=(等待時間+運行時間)/運行時間

8. Linux - 進程調度

進程調度演算法也稱 CPU 調度演算法,畢竟進程是由 CPU 調度的。

當 CPU 空閑時,操作系統就選擇內存中的某個「就緒狀態」的進程,並給其分配 CPU。

什麼時候會發生 CPU 調度呢?通常有以下情況:

其中發生在 1 和 4 兩種情況下的調度稱為「非搶占式調度」,2 和 3 兩種情況下發生的調度稱為「搶占式調度」。

非搶占式的意思就是,當進程正在運行時,它就會一直運行,直到該進程完成或發生某個事件而被阻塞時,才會把 CPU 讓給其他進程。

而搶占式調度,顧名思義就是進程正在運行的時候,可以被打斷,使其把 CPU 讓給其他進程。那搶占的原則一般有三種,分別是時間片原則、優先權原則、短作業優先原則。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第 3 種情況也會發生 CPU 調度呢?假設有一個進程是處於等待狀態的,但是它的優先順序比較高,如果該進程等待的事件發生了,它就會轉到就緒狀態,一旦它轉到就緒狀態,如果我們的調度演算法是以優先順序來進行調度的,那麼它就會立馬搶占正在運行的進程,所以這個時候就會發生 CPU 調度。

那第 2 種狀態通常是時間片到的情況,因為時間片到了就會發生中斷,於是就會搶占正在運行的進程,從而佔用 CPU。

調度演算法影響的是等待時間(進程在就緒隊列中等待調度的時間總和),而不能影響進程真在使用 CPU 的時間和 I/O 時間。

最簡單的一個調度演算法,就是非搶占式的先來先服務(First Come First Severd, FCFS)演算法了。

顧名思義,先來後到,每次從就緒隊列選擇最先進入隊列的進程,然後一直運行,直到進程退出或被阻塞,才會繼續從隊列中選擇第一個進程接著運行。

這似乎很公平,但是當一個長作業先運行了,那麼後面的短作業等待的時間就會很長,不利於短作業。

FCFS 對長作業有利,適用於 CPU 繁忙型作業的系統,而不適用於 I/O 繁忙型作業的系統。

最短作業優先(Shortest Job First, SJF)調度演算法同樣也是顧名思義,它會優先選擇運行時間最短的進程來運行,這有助於提高系統的吞吐量。

這顯然對長作業不利,很容易造成一種極端現象。

比如,一個長作業在就緒隊列等待運行,而這個就緒隊列有非常多的短作業,那麼就會使得長作業不斷的往後推,周轉時間變長,致使長作業長期不會被運行。

前面的「先來先服務調度演算法」和「最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都沒有很好的權衡短作業和長作業。

那麼,高響應比優先 (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 HRRN)調度演算法主要是權衡了短作業和長作業。

每次進行進程調度時,先計算「響應比優先順序」,然後把「響應比優先順序」最高的進程投入運行,「響應比優先順序」的計算公式: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發現:

最古老、最簡單、最公平且使用最廣的演算法就是時間片輪轉(Round Robin, RR)調度演算法。

每個進程被分配一個時間段,稱為時間片(Quantum),即允許該進程在該時間段中運行。

另外,時間片的長度就是一個很關鍵的點:

通常時間片設為 20ms~50ms 通常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折中值。

前面的「時間片輪轉演算法」做了個假設,即讓所有的進程同等重要,也不偏袒誰,大家的運行時間都一樣。

但是,對於多用戶計算機系統就有不同的看法了,它們希望調度是有優先順序的,即希望調度程序能從就緒隊列中選擇最高優先順序的進程進行運行,這稱為最高優先順序(Highest Priority First,HPF)調度演算法。

進程的優先順序可以分為,靜態優先順序或動態優先順序:

該演算法也有兩種處理優先順序高的方法,非搶占式和搶占式:

但是依然有缺點,可能會導致低優先順序的進程永遠不會運行。

多級反饋隊列(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調度演算法是「時間片輪轉演算法」和「最高優先順序演算法」的綜合和發展。

顧名思義:

工作原理:

設置了多個隊列,賦予每個隊列不同的優先順序,每個隊列優先順序從高到低,同時優先順序越高時間片越短;

新的進程會被放入到第一級隊列的末尾,按先來先服務的原則排隊等待被調度,如果在第一級隊列規定的時間片沒運行完成,則將其轉入到第二級隊列的末尾,以此類推,直至完成;

當較高優先順序的隊列為空,才調度較低優先順序的隊列中的進程運行。如果進程運行時,有新進程進入較高優先順序的隊列,則停止當前運行的進程並將其移入到原隊列末尾,接著讓較高優先順序的進程運行;

可以發現,對於短作業可能可以在第一級隊列很快被處理完。對於長作業,如果在第一級隊列處理不完,可以移入下次隊列等待被執行,雖然等待的時間變長了,但是運行時間也會更長了,所以該演算法很好的兼顧了長短作業,同時有較好的響應時間。

整體架構如下,即調度策略是模塊化設計的,調度器根據不同的進程依次遍歷不同的調度策略,找到進程對應的調度策略,調度的結果即為選出一個可運行的進程指針,並將其加入到進程可運行隊列中。

以一棵紅黑樹管理所有需要調度的進程,
紅黑樹,左邊節點小於右邊節點的值,運行到目前為止vruntime最小的進程,同時考慮了CPU/IO和nice,總是找vruntime最小的線程調度。
vruntime = pruntime/weight × 1024;
vruntime是虛擬運行時間,pruntime是物理運行時間,weight權重由nice值決定(nice越低權重越高),則運行時間少、nice值低的的線程vruntime小,將得到優先調度。這是一個隨運行而動態變化的過程。

9. SJF調度演算法

SJF調度演算法:最短作業優先演算法SJF(Shortest Job First ),SJF演算法以進入系統的作業所要求的CPU時間為標准,總選取估計計算時間最短的作業投入運行。

SJF 調度演算法優缺點:演算法易於實現。但效率不高,主要弱點是忽視了作業等待時間;會出現飢餓現象。SJF 調度演算法可證明為最佳的,這是因為對於給定的一組進程, SJF 演算法的平均等待時間最小。雖然 SJF 演算法最佳,但是它不能在短期CPU 調度層次上加以實現。因為沒有辦法知道下一個 CPU 區間的長度。

SJF演算法Gantt圖:

進程 區間時間


PI 6


P2 8


P3 7


P4 3

進程 P1 的等待時間是 3 ms,進程P2的等待時間為 16 ms,進程P3的等待時間為 9ms,進程P4的等待時間為 0ms。因此,平均等待時間為(3 + 16 + 9 +0) / 4 = 7 ms。

10. 進程調度演算法

FCFS調度演算法屬於不可剝奪演算法。從表面上看,它對所有作業都是公平的,但若一個長作業先到達系統,就會使後面許多短作業等待很長時間,因此它不能作為分時系統和實時系統的主要調度策略。但它常被結合在其他調度策略中使用。例如,在使用優先順序作為調度策略的系統中,往往對多個具有相同優先順序的進程按FCFS原則處理。

FCFS調度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簡單,但效率低; 對長作業比較有利,但對短作業不利(相對SJF和高響應比);

FCFS調度演算法有利於CPU繁忙型作業,而不利於I/O繁忙型作業。

​ 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是一個非搶占策略,他的原則是下一次選擇預計處理時間最短的進程,因此短進程將會越過長作業,跳至隊列頭。該演算法即可用於作業調度,也可用於進程調度。 但是他對長作業不利,不能保證緊迫性作業(進程)被及時處理,作業的長短只是被估算出來的。

缺點:

該演算法對長作業不利,SJF調度演算法中長作業的周轉時間會增加。更嚴重的是,如果有一長作業進入系統的後備隊列,由於調度程序總是優先調度那些 (即使是後進來的)短作業,將導致長作業長期不被調度(「飢餓」現象,注意區分「死鎖」。後者是系統環形等待,前者是調度策略問題)。

該演算法完全未考慮作業的緊迫程度,因而不能保證緊迫性作業會被及時處理。

由於作業的長短只是根據用戶所提供的估計執行時間而定的,而用戶又可能會有意或無意地縮短其作業的估計運行時間,致使該演算法不一定能真正做到短作業優先調度。

SJF調度演算法的平均等待時間、平均周轉時間最少。

高響應比優先調度演算法既考慮作業的執行時間也考慮作業的等待時間,綜合了先來先服務和最短作業優先兩種演算法的特點。

該演算法中的響應比是指作業等待時間與運行比值,響應比公式定義如下:

響應比 =(等待時間+要求服務時間)/ 要求服務時間,即RR=(w+s)/s=1+w/s,因此 響應比一定是大於等於1的。

短作業與先後次序的兼顧,且不會使長作業長期得不到服務。

響應比計算系統開銷,增加系統開銷。

高響應比優先調度演算法適合批處理系統,主要用於作業調度。

為了實現 RR 調度,我們將就緒隊列視為進程的 FIFO 隊列。新進程添加到就緒隊列的尾部。CPU 調度程序從就緒隊列中選擇第一個進程,將定時器設置在一個時間片後中斷,最後分派這個進程。

接下來,有兩種情況可能發生。進程可能只需少於時間片的 CPU 執行。對於這種情況,進程本身會自動釋放 CPU。調度程序接著處理就緒隊列的下一個進程。否則,如果當前運行進程的 CPU 執行大於一個時間片,那麼定時器會中斷,進而中斷操作系統。然後,進行上下文切換,再將進程加到就緒隊列的尾部,接著 CPU 調度程序會選擇就緒隊列內的下一個進程。

採用 RR 策略的平均等待時間通常較長。

在 RR 調度演算法中,沒有進程被連續分配超過一個時間片的 CPU(除非它是唯一可運行的進程)。如果進程的 CPU 執行超過一個時間片,那麼該進程會被搶占,並被放回到就緒隊列。因此, RR調度演算法是搶占的。

演算法描述

1、進程在進入待調度的隊列等待時,首先進入優先順序最高的Q1等待。

2、首先調度優先順序高的隊列中的進程。若高優先順序中隊列中已沒有調度的進程,則調度次優先順序隊列中的進程。例如:Q1,Q2,Q3三個隊列,當且僅當在Q1中沒有進程等待時才去調度Q2,同理,只有Q1,Q2都為空時才會去調度Q3。

3、對於同一個隊列中的各個進程,按照FCFS分配時間片調度。比如Q1隊列的時間片為N,那麼Q1中的作業在經歷了N個時間片後若還沒有完成,則進入Q2隊列等待,若Q2的時間片用完後作業還不能完成,一直進入下一級隊列,直至完成。

4、在最後一個隊列QN中的各個進程,按照時間片輪轉分配時間片調度。

5、在低優先順序的隊列中的進程在運行時,又有新到達的作業,此時須立即把正在運行的進程放回當前隊列的隊尾,然後把處理機分給高優先順序進程。換而言之,任何時刻,只有當第1~i-1隊列全部為空時,才會去執行第i隊列的進程(搶占式)。特別說明,當再度運行到當前隊列的該進程時,僅分配上次還未完成的時間片,不再分配該隊列對應的完整時間片。

閱讀全文

與短作業優先調度演算法選取的原則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玩哪個app好賣 瀏覽:146
u盤內容全部顯示為壓縮包 瀏覽:517
編譯固件時使用00優化 瀏覽:356
速借白條app怎麼樣 瀏覽:756
用紙張做的解壓東西教程 瀏覽:12
求圓的周長最快演算法 瀏覽:190
安卓熱點怎麼減少流量 瀏覽:270
北京代交社保用什麼app 瀏覽:855
第一眼解壓視頻 瀏覽:726
文件夾err是什麼 瀏覽:97
qt4編程pdf 瀏覽:572
區域網伺服器下如何連續看照片 瀏覽:254
經過加密的數字摘要 瀏覽:646
加密鎖9000變列印機 瀏覽:694
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前途 瀏覽:639
安卓是世界上多少個程序員開發 瀏覽:45
解壓器官方免費 瀏覽:85
單片機p10開發 瀏覽:487
做什麼app賺錢 瀏覽:85
博途編譯失敗聯系客戶支持部門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