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數碼相機演算法

數碼相機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3-01-20 09:30:57

⑴ 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會偏色嗎手機拍照軟體的演算法不好就會偏色,或者暖或冷數碼相機也是需要演算法嗎

會偏色的,我的數碼相機偏黃色

⑵ 像數怎麼算高、算低、多少算標准、一般相機呢像數是

標准:
1、像素。高一點的最好,現在有1000萬,1200或1500萬的。
2、CCD尺寸。這事對於單反機很重要。大的好,成像清晰。
3、焦距。變焦越大越好。焦距最小值越小,說明視野越大;最大值越大,說明望遠效果越好。
4、連拍速度,這個越快越好,傻瓜機一般在2~3張左右,單反可達8張。
5、感光度(ISO)值范圍越大越好,快門范圍越大越好。
我建議去商場。那樣可以向售貨員問更多問題,對相機了解更透徹,有助於選擇,而且售後有保障,風險還小。

1,是不是像素越高圖像質量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什麼是像素?簡單的說我們通常所說的像素就是CCD/CMOS上光電感應元件的數量,一個感光元件經過感光,光電信號轉換,A/D轉換等步驟以後,在輸出的照片上就形成一個點,我們如果把影像放大數倍,會發現這些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所組成,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位「像素」 (Pixel)。

那麼是不是數碼相機的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就會越清晰呢?不是,像素跟照片質量並不成正比,像素高只能表達能夠沖印輸出的尺寸會更大,僅此而已,像素並不會影響圖片的清晰度。

原理來說相同像素的情況下數碼相機的CCD尺寸越大成像會越好,目前普通家用機型的CCD尺寸大部分為1/2.5或者1/1.8,那麼擁有1/2.5英寸CCD的800萬像素機型的成像質量可能比同為1/2.5英才CCD的1000萬像素的機型要好。現在,由於消費者的趨之若鶩導致越來越多的數碼相機品牌製造商在不增加CCD尺寸的情況下拚命提高像素,這樣感測器不得不承擔越來越多的工作任務,超負荷運轉的感測器也因此達不到最佳狀態,在弱光的環境下出現斑點或者多餘的雜色等等也在情理之中了。

決定數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像素絕不是決定性因素,選購相機時關心像素的高低還不如關注一下CCD的尺寸更為實際。

數碼相機像素跟沖印輸出的對照表,不難看出其實普通家用的數碼相機其實五百萬至八百萬像素已經足夠,像素再高意義已經不大。我們在購買數碼相機前不妨仔細想想,平時拍攝出來的照片主要存儲在電腦上或者發布在網路上共享,還是沖印出來,如果不經常大幅輸出,像素應該不是購機時考慮的因素,因為目前的新款數碼相機像素至少在八百萬以上了。

所謂插值是一種為數碼相機在計算像素時可以增加有效像素(實際像素)的成像方法。從廣州南方數碼相機維修中心了解到這種方法是將數碼相機中的感光器件所形成的實際像素,通過相機中內置的軟體,根據實際感光影像的像素,按照一定的運算方法進行計算,產生出新的像素點,並將其插入到原來像素附近的空隙處,從而實現增加了像素總量和增大了像素密度的目的。其實,不但是數碼攝像會用到插值,數碼變焦的基本原理也是採用插值演算法的,它是一種由電子線路實時實現圖像空間變換的效果。

知道什麼是插值了我們不難發現插值的像素並不是數碼相機本身有效像素,它只是通用優化處理後提升的像素值,因此插值的效果跟實際像素還是有區別的,特別是在列印輸出時能較為明顯的感覺到。

了解上面內容後可以得出結論,對普通家庭用戶來說八百萬像素已經足夠了,如果在CCD尺寸一樣的情況下像素越高反而可能影響相機性能;不要把像素作為衡量一款機型好壞的重要標准;插值像素並不是相機有效像素,不要盲目選擇低價的插值高像素產品。

⑶ 關於數碼相機感測器尺寸的焦距轉換系數演算法。

嗯,無意中看到這個問題。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個問題提的挺好的,平時我也想當然的以為自己知道,沒有認真計算過。真正研究後發現還真長進了不少知識(shawbobo)
計算方法大致如下:
1.平時我們所說的等效焦距都是相對於135膠片而言,所以,135膠片的尺寸我想大家都應該很清楚了,就是長高24mm,寬36mm,對角線大約43.2666mm;
2.因為G12的ccd尺寸是1/1.7英吋(注意:此處是英吋,等下會講到)
所以其對角線尺寸(暫沒考慮長寬比問題)為1/1.7*16=9.412mm。
3.焦距倍率=43.2666/9.412=4.597倍;
4.由於G12實際焦距是:f=6.1-30.5mm,所以等效焦距應該是(6.1x4.597)-(30.5x4.597);即28.04mm~140.21mm,大致就是28-140mm了。
以上就是計算過程。

我猜想樓主可能一直一算不出來,不是因為方法不對,而是缺少一個概念:即「業界通用的規范就是 1英吋 CCD Size = 長 12.8mm X 寬 9.6mm = 對角線為 16mm 之對應面積。」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1英寸=25.4mm概念。
至於為什麼是一英寸要用16mm計算,剛才提到過「英吋」。那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CRT在實驗室里的技術了,相關資料可以去找找學習一下。

閱讀全文

與數碼相機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闡述郵件加密解密過程 瀏覽:399
敲沙子聲控解壓 瀏覽:53
計算機教室用什麼伺服器 瀏覽:800
華為暢享9怎麼設置簡訊加密 瀏覽:285
中國現代編譯器 瀏覽:850
如何得到app專欄 瀏覽:451
魔獸世界日本伺服器什麼職業多 瀏覽:729
表格加密怎麼設置只讀模式打開 瀏覽:883
哪個app可以不用花唄分期 瀏覽:859
SSL是對稱加密嗎 瀏覽:46
捷途app鑰匙怎麼用 瀏覽:960
享省油app怎麼在加油站使用 瀏覽:250
crc演算法的實現c語言 瀏覽:187
風光攝影pdf 瀏覽:938
頭部按摩器可以緩解壓力嗎 瀏覽:651
格式工廠壓縮圖片大小 瀏覽:892
程序員的黑科技視頻 瀏覽:297
加密欄位表格顯示 瀏覽:404
pdf列印缺字 瀏覽:517
安卓手機鎖住圖標用什麼app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