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陌生人社交的系統分析
這里對社交的定義,是兩個個體,由於能夠互相滿足對方的某一部分需求,在某個特定的時機下進行連接,而共同進行某些活動。多人社交由多個雙人社交組成。
我們可以根據目的對社交活動進行分類,親密關系(包括愛情、性伴侶等強排他性的關系,強感性關系),朋友關系(非排他性或弱排他性的關系,感性關系)、其他關系(例如為了掌握資源而發展的所謂人脈,弱感性關系)。在互聯網陌生人社交這一領域內,這里只討論前兩種。
社交的最基礎元素,可以拆解為:供需關系,連接,活動。
先把公式拋出來
一、 人們在社交中的需求和供給
上述三個元素中,最核心的是供需關系,需求是一切社交的原動力。供需關系的達成這時社交的基礎。那麼第一個問題就是,在社交這個市場中,供需關系是什麼樣的。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社交市場中的商品開始,社交市場中有哪些商品,也就是人們想從社交活動中獲得什麼。
1.常見的供給和需求
這里將社交關系中的常見供需分為兩類:
1)社會認同&自我認同
外表被認同:顏值、身材
特質被認同:各種美好的特質,比如有趣、聰明、努力、有正義感
技能被認同:比如攝影、烘焙
掌握資源被認同:比如金錢、資源
…
我們可以把以上供給稱之為常見的社交貨幣
這些常見的社交貨幣可以看作是用戶畫像的一部分
2)情感共鳴
情感共鳴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瞬時的,因為某個話題或者某個觀點產生共鳴,這種關系的典型特徵是,一次對話結束後,不會有第二次對話,不建立好友關系,這里的一次對話,可以是幾秒鍾,也可以是幾十分鍾,當然隨著時間的延長,建立起非瞬時關系的可能性更大
情感共鳴:雙方對某個話題或者某個觀點產生共鳴,並且有一定的輸出表達的能力
第二種是,相對長期的,非瞬時性的關系的建立
性:性吸引力(外表、身材、其他幻想製造方式)
陪伴:對方擁有一定量你所想要的社交貨幣,以及時間
對其他社交貨幣的追求:其他社交貨幣
這里要說明的是,時間不能算一種社交貨幣,時間算是社交貨幣的一種系數或者計量單位,你的時間和吳彥祖的時間,價值能一樣嗎
2.社交市場中的供需關系
和現實世界資源分布情況相似,在社交市場中,資源和對應的人數是呈兩個金字塔分布的,資源是倒金字塔,對應的人數是正金字塔,所以社交市場是一個絕對的賣方市場。
用戶人數 :取決於推廣和運營
單位用戶持有貨幣數量 :即用戶的社交價值,這一點是最難提高的,人的自我價值提升何其難也
有效展示率 :這個比較有意思,需要提供工具或者設計有效的方式,幫助以及引導用戶展示其擁有的社交貨幣,有意思的點在於,人可能會展示自己並未擁有的東西,比如美顏相機,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稱之為社交市場的泡沫
可信度 :由於泡沫的存在,也就有了可信度這個概念,比如我po一張我和特朗普勾肩搭背的照片,我牛不牛逼,牛逼,你信不信,不信,這種時候即使我展示的社交貨幣數量大,但是由於可信度太低,有效社交貨幣數量還是很少
在具體的產品運營中,產品的投放推廣運營共同決定社交市場的有效貨幣數量以及用戶持有的有效貨幣的分布情況,如何基於用戶畫像和匹配策略來使社交貨幣達到資源最合理的配置,就看社交怎麼連接了。
這里還想討論一下的一個點是,為什麼顏值社交在陌生人社交中的地位如此重要。
無論是哪種社交貨幣,展示的難易程度和展示者的展示能力,決定了我們更容易看到哪種社交貨幣。這也是為什麼微信朋友圈,以圖片(視頻)為主,而不提倡文字,承載的信息量是一方面,但是表達難易程度和表達的效果是更主要的因素。這里圖片和視頻又有不同,視頻的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不一定表達效果就好,圖片和視頻的差異,正如文字和語音的差異,語音和視頻往往更真實,而人們喜不喜歡真實,是要看具體的場景的。所以對於陌生人視頻社交,我認為它只能作為一種提供給特定用戶的玩法,而無法推廣給普羅大眾。對社交產品來說,提高用戶的展示能力是不現實的,只能想辦法,如何降低用戶的展示門檻。
二、 社交的連接方式
社交中的連接,本質上可以看作社交市場中,供給方和需求方交易的達成。下面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陌生人社交中連接關系難以建立。
建立連接,可以理解為要同時解決兩個問題,劃重點, 同時,兩個問題。
1)你是什麼樣的人?
2) 你喜歡什麼樣的人?
第一個問題,就已經基本放倒目前所有的社交產品了,用產品的話來說,就是建立起豐富立體的用戶畫像。作為社交產品,目前收集用戶信息的渠道真的乏善可陳,用戶主動選擇的標簽、參與的話題,進一步的基於各種行為抽象出的標簽、基於發布內容語義分析抽象出的標簽,能收集到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其本質原因在於,有效地展示自己是一件高門檻的事情。在用戶畫像普遍缺失的情況下,是很難建立連接的,這又造成了用戶發出的訊號很難得到有效回應,用戶更沒有發出訊號的動力,正反饋很難建立起來。
用戶畫像的建立,通常依賴於信息的收集以及行為的分析,在社交軟體里,用戶缺少提供信息的動力,用戶行為也比較簡單(聊天、發帖、參與話題等),
針對這個問題,目前的社交軟體使用的解法我不太了解,我推測有通過對社區話題的運營收集信息,至於通過語義分析收集信息,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上不知道應用到了什麼地步。
第二個問題,在第一個問題沒什麼進展的時候,第二個問題更是無從談起。這里只談一下對理論上解法的一點想法。首先,你喜歡什麼樣的人,其實不是一個好的問題。更好一點的問題應該是,你會因為什麼原因,願意做出和對方建立連接的嘗試。但是,相較人的復雜性,已有的用戶畫像往往只是這個人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用戶的偏好需要在不斷地和其他用戶產生連接的過程中被發現,演算法應該是探索性較強的。
連接意願度 :這里借用從俞軍老師那裡學到的理論,一樣東西對你重不重要,不是問你想不想要,而是看你願意為它付出什麼,這里付出的東西可以是很多種,比如付費會員和道具,比如summer要求上傳你證明學歷的信息,比如Real如我要求你人臉掃描,這些不僅僅是商業變現方式,或者圈定目標用戶的手段,它其中的一個目的可以理解為鑒定並篩選連接意願度強的用戶,甚至我猜測,在Soul這種把匹配連接作為主要手段的產品中,用戶的動態數量、質量、連接的行為等數據,都會被量化,並產生相應的權重,進而在匹配中得到應用。同時在陌生人社交里,非常關鍵的一點在於,在這里,人們對於和陌生人建立連接的意願度是相當高的,只要雙方有可建立起連接的點。同時,連接的意願度是雙向的,匹配模式的優勢之一就是在此刻,雙方都是有較高的連接意願度的。社交產品的feed流分發策略,有時間序和個性化推薦,時間序跟情感強相關,通過此刻共情,產生強烈但不穩定的社交意願,個人化推薦跟用戶畫像強相關,注重的是興趣,產生不那麼強烈但更穩定的社交意願。兩種形態都存在,但由於目前社交產品的用戶畫像比較單薄,大多以時間序為主。
連接門檻 :觸發連接,用戶需要的操作。還是拿Soul舉例子,Soul之所以在陌生人社交中做的不錯,我認為可以總結為幾點:1)通過強調非顏值社交,對抗探探式的刷臉模式,嘗試勾勒出用戶之間更多可能產生連接的點,這一策略能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礎是,在社交市場中,掌握大量顏值社交貨幣的是極少數人,大部分人的需求在刷臉模式中無法得到滿足;2)主打匹配這一產品形式,將連接門檻幾乎降低為0,雖然我知道匹配到能跟我聊起來的人是小概率事件,但是點一點發起匹配實在是太簡單了啊,這和抖音的上下滑動本質上是一樣的,極大降低使用門檻;3)通過有力的推廣,獲得大量用戶,增加整個社交市場的有效貨幣數量。
連接次數 :這是陌生人社交比較特別的一個參數,在其他具有陌生人社交功能的產品中,例如豆瓣,是沒有關於連接次數的設計的,只有在陌生人社交的語境下,人們明確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某個「人」,而不是某本書,某個話題等等。為了追求整體的連接效率,個體的連接次數並不是越多越好,對於某種連接方式,它取決於用戶的數量、總體的連接次數、總體的連接質量等各種因素,還是拿Soul舉例,為什麼普通匹配對普通用戶不限制次數,而語音匹配是需要付費增加次數的。因為參與普通匹配的用戶基數夠大、交流門檻更低、用戶期待更低,而語音匹配,參與人數本就不多,交流門檻更高,用戶期待更高,需要更好地通過用戶甄別來控制語音匹配的質量,避免高期待與差反饋對參與匹配的用戶造成體驗傷害。你願意付費,那麼就說明相比於不付費的用戶,你願意為這次匹配付出更多,匹配的質量也就會更高,普通用戶每天限定的次數,也是為了讓普通用戶更加珍惜每一次匹配的機會。這絕不僅僅是商業變現的手段,任何一個產品,如果無法達到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平衡,是一定會撲街的。
除了匹配這一連接方式,廣場、推薦、發現、話題、社區都是對匹配這一連接方式的補充,因為受限於用戶畫像和演算法能力,再加上人本身行為的復雜性,可預見階段的所謂智能匹配不可能幫你找到真命天子(女),或者說,在各種現實約束條件下,你們雙方能夠接受彼此的那個比較合適的人。
單次連接的質量 :取決於社交貨幣與需求達成連接的契合度,連接後活動的有效性。
社交貨幣與需求達成連接的契合度,也就是根據兩個人的畫像,兩個人的匹配程度。匹配策略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這里舉幾個例子:1)要盡量使全局的匹配質量達到最優,舉個例子,有6個人,2個交流能力很強,2個交流能力一般,2個交流能力很弱,是強強、中中、弱弱,這種匹配方式的全局匹配質量高,還是強中、強弱、中弱,這種匹配方式的全局匹配質量高;2)考慮匹配度的同時,要探索用戶的其他標簽;3)要考慮用戶的生命周期,例如新用戶和老用戶,不同的活躍程度所採取的匹配策略應該是有差異的;4)兩個人的匹配中, 匹配的策略,除了同一事物的感興趣程度(潛在連接點),聊天的意願(連接的可能性)、輸出的能力(連接的能力)、雙方整體畫像的匹配度,都要考慮,畢竟在陌生人社交的語境下,潛在連接點只是最基礎的,最終還是要看,彼此對這個「人」感不感興趣。
三、社交的活動內容
陌生人社交,在前期,由於缺乏信任,基本只能是線上活動,社交產品又決定了,內部只能是模式很輕的活動,比如小游戲,但是小游戲無法有效展示更多的社交貨幣,這就決定了,小游戲無法作為產品的核心點,而只能作為一種無關緊要的輔助工具。
陌生人社交的活動,在社交產品本身,基本就是聊天。然而語言只是一種信息媒介,它有著明確的使命,就是信息的表達和交換:1)展示社交貨幣;2)展示需求;3)用戶畫像信息的收集
人們在實際的聊天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是只表達需求,而疏於展示自己的社交貨幣。
舉個例子,你匹配到一個人,她主頁第一張照片是看起來很好吃的火鍋,你打了一句話「哇這個串串看起來很好吃」,請問,你讓人怎麼回?這就是典型的只展示需求。那麼什麼叫展示社交貨幣,你接著說,「我們家附近有一家火鍋,超好吃的」,這就叫展示社交貨幣。
對於產品來說,嘗試去改變用戶是愚蠢的,人是很難改變的,提升就更難了。能做的事情是幫助用戶提升動機,並且降低門檻。
提升動機方面,例如對潛在的連接點、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對方的標簽進行展示,其根本還是用戶畫像的豐富程度。
降低門檻方面,幫助不知道開啟什麼話題的用戶找到話題,幫助不知道如何開啟話題的用戶開啟話題。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設計玩法,玩法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開啟話題,二是收集用戶信息。舉個例子,如果雙方都沒有照片,可以在徵求雙方同意的情況下,開啟一個小游戲,雙方共同完成之後,交換照片。即可以創造話題並滿足雙方的好奇心,又可以收集到用戶的顏值信息。考慮到這種玩法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可以要求提前各自上傳一張照片,系統監測是不是人的照片,在照片交換完成後,也可以針對使用虛假照片的行為進行舉報。第二個方向是智能的系統幫助,這又依賴於豐富的用戶畫像,在這個基礎上,系統可以針對雙方的社交貨幣和需求,提供一些好的話題。
說是系統分析,也只是嘗試抽象出自己的思維框架,識淺言拙,請多指教。
㈡ 陌生人社交分析:陌陌、探探、覓伊、Soul,誰主沉浮
從現階段來看,社交大概分為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產品以騰訊的微信、QQ為代表,陌生人社交產品就比較多了,諸如陌陌、Soul、覓伊、探探等。
社交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關系鏈+信息傳遞+互動!
陌生人社交相對於熟人社交是建立在弱關系鏈上的信息傳遞行為,在額外經過篩選、匹配、破冰、關系建立等環節後,才能進入正常的社交路徑。
一般來說,玩陌生人社交app的用戶主要有四點需求:
1、認識更多的人,交朋友,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2、純粹地想找人聊天傾訴,抒解一下內心的郁悶;
4、結識陌生異性,發展短期或者長期關系(這個是大多數人的最終目的)。
陌生人社交App面臨的問題是,以某種策略將兩個互不相識的人連接起來形成關系鏈。比如陌陌、探探,選擇了荷爾蒙配對的策略;Soul選擇了靈魂配對的策略;覓伊則是選擇了視頻匹配的策略。
這其中體現出了對不同用戶需求的側重,也奠定了這幾類平台的產品基調,體現出了差異性。
根據艾媒咨詢提供的數據,自2015年起,中國陌生人社交用戶規模持續上漲,預計2020年中國陌生人社交用戶規模將達6.49億人。
但年增速逐漸放緩,按照這種趨勢,預計7-8億的用戶規模會是陌生人社交行業的天花板。隨著陌生人社交市場的被逐步探明,早期入場的產品不僅需要留住自身用戶,還要抵抗新生產品的猛烈沖擊。
雖然陌生人社交由來已久,但是一直沒有形成具有壟斷地位的產品,對於新產品來說仍有發揮空間。在該背景下,打造錯位競爭、用戶黏性強的產品,便成為了各個社交app的頭號目標。
陌陌於2011年8月推出,是一款基於地理位置的社交app。上線僅一個月,ios的用戶就已經達到了10萬。上線一年,用戶就突破了1000萬,日活躍用戶220多萬,周活躍用戶接近500萬。
這組數據能非常直觀地反映出,陌陌在當時有多受人歡迎。隨後更是得到了多輪資本融資,登陸納斯達克。
2018年2月23日下午,陌陌正式宣布收購探探。以530萬股陌陌A類股票和6.009億美元現金收購探探100%股權,交易預計在二季度完成,總金額約為7.6億美元,這也是目前國內陌生社交領域最大的並購。
探探是在2014年上線的,其產品最大的特色是「左滑右滑、互相喜歡才能聊天」。作為陌生人社交領域的頭兩名,他們的「二合一」,讓許多人認為,陌生人社交市場要被陌陌、探探「一統江湖」了,陌生人社交領域從此再無變數。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上面我們有提到,陌陌和探探,都屬於採取利用照片、語音等荷爾蒙配對計策,加之禁錮難度大,用戶很容易在平台中流傳淫穢色情內容,可能打擦邊球,存在性體現等不良行為,遊走在法令邊沿。
比如2019年,國家網信辦啟動的小眾即時通信工具專項整治榜單中,就有探探的身影。也正是在這一年,探探遭到安卓應用市場和app store的下架。
而陌陌也陷入了「涉黃風波」,戴上了「約炮軟體」的帽子,可謂是「名聲在外」。再後來,陌陌就開始轉型直播,甚至改名。如今,陌陌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直播了,多次占據整體營收的80%以上。
與陌陌、探探不同,2016年底上線的Soul,以「靈魂交友」為切入點並迅速打入市場。讓用戶參與一些測試來給用戶打上屬性標簽,再以標簽為基準經過一定的演算法計算與其他用戶間的匹配度,以此為依據為用戶推薦適合成為好友的人。注重內涵、弱化顏值,期望打造一款具有深度的社交軟體。
2018年,Soul引來大量新時代年輕人的追捧。從2018年3月至今,一直穩定保持在App store社交類app排行榜的top10,月活躍用戶量突破1000萬,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同樣是在2019年,除了探探、陌陌,Soul也受到了波及。2019年6月28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路音頻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的相關情況,包括Soul 在內的多款應用牽涉其中。當天,SoulApp在各大應用商店下架。
直到兩個月後,Soul才重新上架。但經歷安卓應用市場下架風波不久,Soul在app store又再遇下架風波。對此,Soul做出回應:為提升用戶體驗,針對iOS端正在更新升級系統。
2021年1月,Soul月活躍用戶量突破3000萬。
Soul是一個內容+聊天為主的社交類app,主要分為match、內容(他人+自己)、聊天、個人設置四項。
在內容運營的策略上,Soul將廣場板塊營造成一個樹洞和精神園地,在其精細化運營下產生了不少較高質量UGC內容和活躍的用戶氛圍,同時以內容質量為支點給與資源,官方也會發布每日話題提高用戶活躍度。
比如前兩年,Soul開啟了「SSR計劃」,開始鼓勵用戶創作更多優質內容,並准備扶持和打造kol,意圖將作為樹洞功能的社區轉變成高質量的UGC內容社區。
在商業化方面,陌陌、探探、Soul都將會員功能以及符合其產品定位的增值服務,如「誰看過我」等付費功能作為最初變現手段。
除此之外,陌陌和Soul還開通了平台的虛擬幣功能,需要充值獲取,用於平台里的道具和服務消費。探探和soul因為業務范圍較小,因此商業化進程也就暫時止步於此了。
而陌陌的版圖非常大,在直播、短視頻和 游戲 這些業務中推出了對應的打賞和增值服務。如今,直播是陌陌的主要營收來源。
而看似大火的Soul,隨著產品業務的不斷擴張、服務功能的越來越多樣化,也開始面臨產品定位逐漸模糊、發展方向偏離初衷,陷入同質化發展等問題。
Soul的定位是「靈魂社交」,這裡面透露著一股濃厚的文藝風,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偏文青人群的社交軟體,受眾范圍已被縮小一圈。再者使用Soul的用戶更喜歡作為匿名樹洞,整個社區充斥著大量的文字,無法給人足夠的感官刺激,都不太願意直接暴露自己真實長相,從結果上來看「心靈社交」是一個小眾需求。
而陌陌和探探的定位始於顏值,顏值直接觸動著荷爾蒙,性是社交的第一生產力,在馬洛斯需求層次中處於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因此無論陌陌和探探本身想要對自己如何定義,都無法跳出「約炮」的這個強需求場景。
當然,陌陌經過幾次的轉型,如今已經是一個泛 娛樂 的社交平台,其目標用戶更多,受眾更廣。
有人問了,有了陌陌、探探和Soul這些社交平台,那其餘的陌生人社交產品還有機會嗎?
我們可以先看看這幾款產品,2019年下半年,騰訊上線了多款陌生人社交產品,有主打婚戀交友的「歡遇」和「輕聊」,還有語音社交產品「迴音」,以及匿名社交產品「燈遇交友」。
同一年,網路則上線了「聽筒」App,功能包括匿名社區、地圖社交以及線上匹配好友,基於網路地圖的技術,用戶可在「學校位置」和「實際位置」間進行自由切換,查看周邊好友。
而後,網易也相繼推出社交產品「心遇」,主打三大功能,分別為「同城附近的人」,可以快速發現周邊的用戶,系統會為用戶智能推薦有緣人。還有「在線列表」,提供24小時為用戶展現當前在線的TA。最後就是「即時聊天」,支持多種聊天方式。
從這些互聯網大廠對於社交市場的布局來看,陌生人社交市場還是非常大的。只是怎麼做出自己獨有的風格,在社交市場上分得一杯羹,是當前社交行業需要考慮的。
Soul是從不看臉不看顏值,以靈魂交友為切入口,而覓伊則剛好相反,覓伊主打真人社交,以」視頻匹配」為突破口。
2020年1月9日,覓伊正式上線。不到一個月,以「視頻匹配」真人交友的定位,首次迎來了百萬用戶。
2021年7月,覓伊用戶人數超過6000萬。同年8月,登上App Store中國免費榜(婚戀交友)下載量榜top10。
根據最新報道顯示,覓伊目前月活已突破1500萬。雖然這組數據無法與陌陌、探探、Soul等社交大佬相匹敵,但在這4款社交類產品中,作為最年輕的覓伊,依舊在社交類榜單占據一席之地。
我們在上面有提到過,與Soul最大的不同,就是覓伊走的是真人社交路線。
首先是認證,覓伊有真人認證和身份認證兩種,雖然不是強迫認證,但是認證前和認證後,所享受的權益是不同的。
當然,真人認證和身份認證選其一,也是可以的。真人認證這塊,覓伊除了系統人臉識別+人工雙重審核之外,還在3.8版本後新增了「活體檢測」功能。根據相關資料報道,平台目前有超過90%的用戶已經通過真人認證(頭像有真人標識,說明經過了真人認證)。
其次是緣分速配功能,也就是視頻匹配。社交軟體都有基於一個維度的用戶匹配:
比如陌陌和探探,基於LBS(即地理位置)的顏值社交;比如Soul,基於靈魂匹配的匿名社交。
而覓伊的視頻匹配,則是基於用戶畫像、興趣愛好、交友標簽、交友資料等信息,幫助符合調性的同類用戶進行快速匹配,以一對一視頻的形式建立 情感 互動。
這種緣分匹配功能,可以幫助用戶快速打破社交堅冰,搭起與異性溝通的橋梁。
和Soul有一個相同點的就是,覓伊也是一個內容+聊天為主的社交類app,主要分為交友、直播、廣場、消息、個人設置五項。
除了對應的聊天功能,比如文字私信、語音電話、視頻通話等之外,覓伊也有自己的內容動態廣場,這一點和Soul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我們在熟人社交中,去分享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就很有可能會被放大情緒。假若有一千個好友,那可能就有五百種誤讀。
但在陌生人社交,不管是Soul還是覓伊,這些動態廣場就給了我們一個「肆無忌憚」的放鬆空間。發布生活日常和感受,及時收到有質量的共鳴 ,恰好也完美貼合了當代年輕人社交模式的真實需求與時代變化。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覓伊 30%的月活用戶,會進行內容創作,也就是在廣場發布動態,每個創造內容的人月均發布3.9個新帖子。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大眾內容,還是小眾文化,都能在此得以聚集、交流,讓愛好者有了美好的棲息之所。
總體來說,這4款社交類產品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以顏值社交的陌陌、探探,還是以靈魂匹配的Soul,亦或者是以視頻匹配的覓伊,只有能夠真正滿足用戶的歸屬需求與愛的產品,才能稱得上是有效的社交產品。
要問在社交行業上,誰能真的主宰這個市場,恐怕也是一個未知數!
畢竟都是陌生人社交應用,各個應用獲取流量和用戶的方式完全不同,各自沉澱下來的用戶關系也完全不同。大家都是獨立的App,並且沒有統一的入口,誰都沒有絕對的控制權,最多隻能通過頭部效應吸引用戶轉移。
㈢ 社交網路的核心推薦演算法有哪些
對好友推薦演算法非常熟悉,有些積累。好友推薦演算法一般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1、基於關系的推薦
基於關系的推薦,最近寫了一個專欄文章,具體介紹了常用演算法,可以看下有沒有幫助,傳送門:http://zhuanlan.hu.com/gongwenjia/20533434
簡介:
a.社會網路中,三元閉包理論,以及常用推薦演算法
b.Facebook中的推薦演算法是如何做的
2、基於用戶資料的推薦
3、基於興趣的推薦
剩下兩個方面有時間再寫。
近來學習聚類,發現聚類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向—社交網路分析,分享一下我的大致了解。這篇只是一篇概況,並沒有太多的公式推導和代碼,基本是用人話解釋社交網路分析中的常用的幾種演算法。詳細到每個演算法的以後有空再把詳細的公式和代碼補上。
社區發現演算法,GN演算法,Louvain演算法,LPA與SLPA
Louvain演算法思想
1.不斷遍歷網路中的節點,嘗試把單個節點加入能使模塊度提升最大的社區,直到所有節點不再改變
2.將第一階段形成的一個個小的社區並為一個節點,重新構造網路。這時邊的權重為兩個節點內所有原始節點的邊權重之和。
3.重復以上兩步
LPA演算法思想:
1.初始化每個節點,並賦予唯一標簽
2.根據鄰居節點最常見的標簽更新每個節點的標簽
3.最終收斂後標簽一致的節點屬於同一社區
SLPA演算法思想:
SLPA是LPA的擴展。
1.給每個節點設置一個list存儲歷史標簽
2.每個speaker節點帶概率選擇自己標簽列表中標簽傳播給listener節點。(兩個節點互為鄰居節點)
3.節點將最熱門的標簽更新到標簽列表中
4.使用閥值去除低頻標簽,產出標簽一致的節點為社區。
㈣ 陌生人社交,一對一交友源碼必不可少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交市場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市面上跟社交相關的軟體也越來越多,相比於熟人之間的社交,陌生人社交更受歡迎。相比於過去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較快,現實生活中社交的比例較少。
現實生活中唯唯諾諾,網上重拳出擊這句話大家應該聽過吧,這也反應了一個現象,人們更傾向於網路社交,在網路上進行社交活動。一對一交友源碼作為主打陌生人社交的軟體當然是大眾的首選,無論是多樣化的匹配玩法,還是趣味性十足的趣味功能通通擁有。
社交互動性
速配:一對一交友源碼里的匹配玩法多種,但速配是最常見的,它是利用軟體的演算法機制匹配,當然也需要用戶完善個人資料,這樣匹配的對象更符合要求。
短視頻:短視頻利用的是用戶日常碎片化時間,而一對一交友源碼里接入這個功能就是為了增加用戶的黏性,提高用戶的留存率。
覆蓋性廣
一對一交友源碼之所以能在社交市場站穩腳步,與它極強的包容性相關,與其他社交軟體相比,一對一交友的應用場景覆蓋性廣,投資者也擁有了更多的選擇,無論是交友、相親還是教育都與它適配,這也足以說明一對一交友源碼的潛力,畢竟只擁有單一玩法是無法長久留存下來的。
用戶需求
當然用戶的喜好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市場的趨勢是跟著用戶來的,而現在用戶對社交有了需求,所以一對一交友源碼就出現在了大眾的面前。一對一交友軟體最吸引用戶的莫過於其私密性強的特徵,有了私密性雙方溝通就沒有了顧忌,近距離接觸也更容易了解對方。
而且一對一交友源碼里包含的多種趣味玩法也是保障平台用戶留存率的關鍵,用戶可以使用這些趣味功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語音通話、趣味小 游戲 以及禮物打賞這些功能通通都有。
以上就是一對一交友源碼為何在社交市場屹立不倒的原因,種種原因都足以說明為何其他產品勉強支撐而它卻一直備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