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誤刪AVI視頻恢復
360的文件恢復我用著感覺不錯。。
直接掃描下找到就可以恢復了
Ⅱ 怎麼打開加密的avi文件
有些WMV視頻無法播放的原因是WMV視頻可能是加密的。(AVI視頻文件也會有加密的情況)
如圖,有的播放器會顯示加密視頻,有的播放器根本不顯示,只是出現一個音樂的圖標,恭喜,多半是中獎了。
網上有些稀缺資源WMV和AVI是加密的,只有獲得了「通行證」才能播放,而獲取「通行證」一般是要給某網站錢,人家才給。現在有些缺德的傢伙直接把加密的WMV和AVI當資源共享在網站上,讓人去下載,卻沒有解密辦法,讓人白忙,徒然增加對方網站的訪問量。請記住一般都是稀缺資源才會遇到這個情況。如果遇到的是加密的東西,只能丟棄,沒有選擇。
「許可證顯示 是受保護的內容」或者是「典型的加密視頻」或者「無法獲取視頻/音頻信息(不支持播放加密媒體)」,最好還是刪除視頻吧。另外到別處下載去(最好別下WMV類型的,基本上加密的有很多。AVI的也有加密的,rmvb的則不加密),碰到這個裝什麼都沒辦法。
Ⅲ 我有一個12個G的avi格式的視頻唄格式化了,用Easy recovery 恢復的時候為什麼看不到呢
視頻刪除基本沒有好的軟體可以恢復,特別是文件目錄結構也沒有了!可以通過WINHEX手工尋找文件碎片,然後合成提取
Ⅳ 急:AVI文件修復
越大的東西越容易破壞.這個有損失絕對正常,而且可能是重要的頭部信息.現在看看能不能救其它部分.先找同類素材,絕對一致的,比如同期處理的其他視頻段.用Winhex切個1M的頭,覆蓋到這個大文件的頭,這樣至少給解碼器(播放器,轉換器等)一個正常的"提示",也就是該如何匹配各種參數來播放,否則看都看不到.我估計弄完後至少可以播放絕大部分,假如此時轉換器不能用,再用工具修修,如果還不行,就直接用Kmplayer播放,同步捕捉視頻到新視頻.
注意做任何操作前提前備份好最原始的文件,就是你恢復出來的那個東西.
Ⅳ 錄像不小心被格式化後,進行了數據恢復,原來是3GP格式,恢復後成了SWF格式,無法播放
你找人恢復失敗。這種情況是因為掃描恢復的數據不正確引起的,雖然找到了文件的名字和大小,但是實際找到的數據並不是原數據文件的。這種情況找到的文件格式有所改變,無法打開。視頻文件本來就比較難恢復,一旦有一點缺損就整個視頻無法播放了,如果數據重要還可以求助於51Recovery這種專業機構。
Ⅵ 我把fate里的op提取出來格式是avi 可是卻不可播放 有什麼可以解決這個視頻編碼的問題
用winhex或者別的什麼軟體全文件按位元組異或0x36就可以了,KMP播放正常
提出來的文件依然是加密的
不解密是不可用的
不過據說用SUI(你懂的)提的是可以播放的,未實測,感覺也有點玄
Ⅶ 如何用winhex軟體識別一個word文檔
通常檢查文件頭是通過檢查前兩個位元組來判斷的(當然這樣精度不是太夠),一般來說也夠了,比如說判斷是不是doc或者xls,只要看前兩個位元組是不是D0 CF就可以了,這里還有一些
註:要真正識別文件,現在通常是調用一個叫做TrIDLib.dll的文件,它大約可以識別出3000多種文件格式。
PEG (jpg),文件頭:FFD8FF
PNG (png),文件頭:89504E47
GIF (gif),文件頭:47494638
TIFF (tif),文件頭:49492A00
Windows Bitmap (bmp),文件頭:424D
CAD (dwg),文件頭:41433130
Adobe Photoshop (psd),文件頭:38425053
Rich Text Format (rtf),文件頭:7B5C727466
XML (xml),文件頭:3C3F786D6C
HTML (html),文件頭:68746D6C3E
Email [thorough only] (eml),文件頭:44656C69766572792D646174653A
Outlook Express (dbx),文件頭:CFAD12FEC5FD746F
Outlook (pst),文件頭:2142444E
MS Word/Excel (xls.or.doc),文件頭:D0CF11E0
MS Access (mdb),文件頭:5374616E64617264204A
WordPerfect (wpd),文件頭:FF575043
Postscript (eps.or.ps),文件頭:252150532D41646F6265
Adobe Acrobat (pdf),文件頭:255044462D312E
Quicken (qdf),文件頭:AC9EBD8F
Windows Password (pwl),文件頭:E3828596
ZIP Archive (zip),文件頭:504B0304
RAR Archive (rar),文件頭:7221
Wave (wav),文件頭:57415645
AVI (avi),文件頭:41564920
Real Audio (ram),文件頭:2E7261FD
Real Media (rm),文件頭:2E524D46
MPEG (mpg),文件頭:000001BA
MPEG (mpg),文件頭:000001B3
Quicktime (mov),文件頭:6D6F6F76
Windows Media (asf),文件頭:3026B2758E66CF11
MIDI (mid),文件頭:4D546864
Ⅷ 視頻文件傳輸到U盤時老是損壞,是怎麼回事
首先,判定U盤文件損壞屬於哪一類,U盤文件損壞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
1)U盤的存儲介質是有使用壽命的,劣質U盤的存儲介質壽命更短。當文件所使用的區域介質臨近或超過使用壽命時,這部分文件數據一般是無法正常讀取的,這種文件損壞是無法恢復的,這樣的U盤也沒有進一步使用的價值,最好換新的;
2)在讀寫或使用過程中,因為病毒、木馬、惡意軟體等原因,會造成U盤文件系統及文件數據錯誤;這種情況下數據時可讀寫的,但讀寫的數據邏輯存在致命錯誤,無法展現為可用的文件。一般在錯誤不嚴重時,對分區、對文件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相應的軟體工具打開及修復!
出現文件已損壞提示,最好用壞道檢測工具檢測一下,當有壞道涌現時,就進入了第一種情況;沒有任何壞道時,是第二種情況。
只有第二種情況,用數據恢復的方法可試試能否恢復:
最簡單的辦法可用Winhex,工具->打開磁碟,找到對應的移動設備,打開,目錄瀏覽,找到對應的文件夾,會看到,已刪除和未刪除的文件都列在其中,根據需要恢復相應版本的文件即可!
Ⅸ 這樣進行數據恢復、修復
數據恢復:找回硬碟丟失數據全攻略
隨著硬碟容量的日趨倍增,長時間使用硬碟,硬碟難免有時會出錯,輕則數據丟失,重則整個硬碟報廢,造成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本文就帶領大家深入淺出的了解硬碟相關知識,並對常見的幾種數據丟失情況採用特殊恢復軟體來進行數據恢復,通過文本的帶領,相信對丟失數據的恢復再也不是件難事。
硬碟分區方式
硬碟分區後一般形成3種形式的分區,即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非DOS分區。其中主分區又稱為主DOS分區(Primary DOS Partition),擴展分區又稱為擴展DOS分區(Extended DOS Partition)。非DOS分區(Non-DOS Partition)是一種特殊的分區形式,它是將硬碟中的一塊區域單獨劃分出來供另一個操作系統使用,如Windows NT、Linux和Unix等。對主分區的操作系統來講,非DOS分區是一塊被劃分出去的存儲空間。只有非DOS分區內的操作系統才能管理和使用這塊存儲區域,非DOS分區之外的系統一般不能對該分區內的數據進行訪問。
主分區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分區,通常位於硬碟的最前面一塊區域中,構成邏輯C磁碟。在主分區中,不允許再建立其他邏輯磁碟。
擴展分區的概念則比較復雜,也是造成分區和邏輯磁碟混淆的主要原因。由於微機操作系統僅僅為分區表保留了64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而每個分區的參數占據16個位元組,故主引導扇區中總計可以存儲4個分區的數據。由於操作系統只允許存儲4個分區的數據,如果說邏輯磁碟就是分區,則系統最多隻允許4個邏輯磁碟。對於具體的應用,4個邏輯磁碟往往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為了建立更多的邏輯磁碟供操作系統使用,系統引入了擴展分區的概念。
所謂擴展分區,嚴格地講它不是一個實際意義的分區,它僅僅是一個指向下一個分區的指針,這種指針結構將形成一個單向鏈表。這樣在主引導扇區中除了主分區外,僅需要存儲一個被稱為擴展分區的分區數據,通過這個擴展分區的數據可以找到下一個分區(實際上也就是下一個邏輯磁碟)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類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區。無論系統中建立多少個邏輯磁碟,在主引導扇區中通過一個擴展分區的參數就可以逐個找到每一個邏輯磁碟。
----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主分區之後的各個分區是通過一種單向鏈表的結構來實現鏈接的,因此,若單向鏈表發生問題,將導致邏輯磁碟的丟失。
硬碟分區結構
為了方便操作系統在啟動過程中訪問硬碟的分區參數,分區的相關數據存儲在一個被稱為主引導扇區(MBR)的特殊存儲空間中,也就是存儲在硬碟的0磁頭0柱面 1扇區。主引導扇區為分區數據保留了64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每個分區的數據佔用16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硬碟分區數據由於受主引導扇區中只能存儲4個分區數據的影響,因此採用的是一種混合的分區數據保存結構,這種混合的分區數據結構由以下3個部分組成:
1.主分區的分區數據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並且通常是分區表數據中的第一項。考慮到應用的廣泛性,主分區通常也是活動分區。
2.根據用戶需要,可以建立一個擴展分區。擴展分區的相關數據也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擴展分區實際上是一個指針,它指向系統下一個分區,也就是下一個邏輯磁碟的位置。
3.根據是否已經建立了擴展分區,系統允許建立2~3個非DOS分區,用於建立其他操作系統的存儲和管理區域。
根據分區的結構,我們知道在主引導扇區的分區表中存儲上述3種類型分區形式的參數,這些參數包括分區的起始磁頭、柱面、扇區和分區結束的磁頭、柱面、扇區參數,以及分區的類型和是否為活動分區等對分區至關重要的數據。對於主分區和非DOS分區來講,這些參數就是分區實際的參數。而對於擴展分區來講,其擴展分區的起始物理地址實際上是另一個分區表數據的存儲物理地址。根據擴展分區中所建立的邏輯磁碟的數量,將相應產生相同數量的分區數據。例如,假設一個物理磁碟的擴展分區中建立了3個邏輯磁碟,則在主引導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中可以找到第一個邏輯磁碟的起始分區地址;而在第一個邏輯磁碟的起始物理地址中將存儲兩項分區數據,一項是當前邏輯磁碟的分區數據,另一項是指向下一個邏輯磁碟的起始分區地址。也就是說,每一個邏輯磁碟
實際上均有一個分區引導扇區,該分區引導扇區存儲當前分區和下一個分區的引導扇區的物理地址。若分區引導扇區中僅存有當前分區的物理地址,沒有下一個分區的物理地址,則表示當前分區是最後一個邏輯磁碟。所以,我們稱這種逐項給出下一個分區地址的指針鏈表為一個分區結構的鏈表。
包括有4個邏輯磁碟的分區數據存儲結構如圖所示。
根據上圖所闡述的分區與邏輯磁碟結構關系,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邏輯磁碟實際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分區,只不過分區的參數不是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而是存儲在各個分區的第一個扇區中。通過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的擴展分區參數,按單向鏈表的方式可以逐個訪問到邏輯磁碟的分區參數。
用實際的分區數據來理解磁碟參數的存儲結構
下面我們用一組實際的數據對上述分區結構理論進行論證,有關的數據如圖所示。
根據圖提供的數據,主引導扇區(0磁頭0柱面1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數據表示物理硬碟分成兩個區,其中第1個分區為主分區(分區類型標志為06H),且為活動分區。而第2個分區為擴展分區(分區類型標志為05H),下一個分區表數據的存儲地址為0磁頭F4H柱面(即244柱面)1扇區。用匯編語言程序讀入0 磁頭F4H柱面1扇區的數據,發現其分區表的數據結構與主引導扇區完全相同,但沒有分區引導程序部分,除了分區表數據外,其餘數據均為0。第2個分區引導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數據表示該分區從1磁頭F4H柱面1扇區開始,這是該分區的邏輯0扇區的位置,而分區標志(06H)表示對應的分區為主分區,下一個分區從0磁頭1ABH(即427)柱面(柱面參數共10位二進制,其中第9和10位由前一個位元組的最高兩位提供)1扇區開始,為擴展分區。依次類推,可以通過第1個擴展分區的數據依序找到每一個分區或邏輯磁碟的數據。在0磁頭262H(即610)柱面1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數據表示該分區是最後一個分區。
根據上圖所提供的硬碟實際存儲的分區數據,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該硬碟共有兩個分區,其中主分區構成邏輯C磁碟,擴展分區構成D、E和F 3個邏輯磁碟。
至此,我們了解了硬碟分區及邏輯磁碟的構成原理,同時掌握了分區的數據存儲結構。通過掌握分區的數據存儲結構有助於我們了解數據恢復的意義。
常用數據恢復軟體介紹:
PCtools9.0(DOS)
改軟體具有初級的數據恢復功能,使用計算機時間較長時間的用戶對此軟體較為熟悉。由於只在DOS下使用改工具,目前此款軟體的應用范圍已經大大縮小,取代它的則是在操作系統下使用的數據恢復軟體。
工具軟體PCTOOLS是由美國Central Point軟體公司對PC機設計的一實用工具箱。自1985年第一版問世,已經歷多次版本更新。功能從初期的方便快速的磁碟/文件操作(彌補DOS功能的不足)到如今的集磁碟維護、桌面管理、支持網路通訊等多種強有力的功能於一體。操作極為方便、靈活,使一般用戶能做以前只有專家才能進行的一些工作,諸如編輯EXE文件、漢化軟體、恢復被刪除的數據。查看磁碟狀態:用PCTOOLS的MAP功能,可以獲知磁碟上是否有壞的扇區,磁碟上自由空間百分比、可用空間、文件分配表、已分配的文件、BOOT區、目錄、只讀、隱含等文件的分布狀況。排序(SORT):可將磁碟上的所有文件按文件名、擴展名、文件最後修改日期和文件大小進行的分布重新排列恢復已刪除文件(UNDELETE):只要被刪掉文件的存貯區域未被其他文件覆蓋,均可恢復。搬動文件(MOVE):可將文件
源盤上移到目標盤上。此外,PCTOOLS還提供了磁碟初始化、硬碟磁頭復位、查找字元串和列印文件清單等其它功能。
Easyrecovery
Easyrecovery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老牌數據恢復軟體。該軟體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強大。無論是誤刪除/格式化還是重新分區後的數據丟失,其都可以輕松解決,其甚至可以不依*分區表來按照簇來進行硬碟掃描。但要注意不通過分區表來進行數據掃描,很可能不能完全恢復數據,原因是通常一個大文件被存儲在很多不同的區域的簇內,即使我們找到了這個文件的一些簇上的數據,很可能恢復之後的文件是損壞的。所以這種方法並不是萬能的,但其提供給我們一個新的數據恢復方法,適合分區表嚴重損壞使用其他恢復軟體不能恢復的情況下使用。Easyrecovery最新版本加入了一整套檢測功能,包括驅動器測試、分區測試、磁碟空間管理以及製作安全啟動盤等。這些功能對
日常維護硬碟數據來說,非常實用,我們可以通過驅動器和分區檢測來發現文件關聯錯誤以及硬碟上的壞道。
Finaldata
Finaldata2.0 是目前Finaldata的最新版本。Finaldata是一個日本人開發的數據恢復軟體,Finaldata自身的優勢就是恢復速度快,可以免去搜索丟失數據漫長的時間等待。不僅恢復速度快,而且其在數據恢復方面功能也十分強大,不僅可以按照物理硬碟或者邏輯分區來進行掃描,還可以通過對硬碟的絕對扇區來掃描分區表,找到丟失的分區。Finaldata在對硬碟掃描之後會在其瀏覽器的左側顯示出文件的各種信息,並且把找到的文件狀態進行歸類,如果狀態是已經被破壞,那麼也就是說如果對數據進行恢復也不能完全找回數據。這樣方便我們了解恢復數據的可能性。同時此款軟體還可以通過擴展名來進行同類文件的搜索,這樣就方便我們對同一類型文件進行數據恢復。
Finaldata 的速度之快不僅表現在對硬碟掃描時迅速,把已經找到要恢復的文件進行保存的速度也非常迅速,Finaldata能充分利用IDE硬碟的ATA133、 ATA100等最大介面速度,對數據進行快速保存,在保存數據時間方面,Finaldata比其他同類型軟體要快一倍以上。
幾種常見情況下的數據恢復
·誤操作導致高級格式化分區後的數據恢復
在DOS 時代有一個非常不錯工具稱為UnFormat,它可以恢復由Format命令清除的磁碟。如果用戶是在DOS下使用Format命令誤格式化了某個分區的話,那不防使用該命令試試。不過UnFormat只能恢復本地硬碟和軟體驅動器,它不能恢復網路驅動器。UnFormat命令除了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還能重新修復和建立硬碟驅動器上的損壞分區表。
但目前使用UnFormat來恢復格式化後分區的方法已經不那麼實用了,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恢復軟體來進行數據恢復,比如諾頓、Easyrecovery和Finaldata2.0等恢復軟體均可以方便的進行數據恢復工作。
·零磁軌損壞時的數據恢復
硬碟的主引導記錄區(MBR)在零磁軌上。MBR位於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其中存放著硬碟主引導程序和硬碟分區表。在總共512位元組的硬碟主引導記錄扇區中,446位元組屬於硬碟主引導程序,64位元組屬於硬碟分區表(DPT),兩個位元組(55 AA)屬於分區結束標志。零磁軌一旦受損,將使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和分區表信息將遭到嚴重破壞,從而導致硬碟無法引導。
0磁軌損壞判斷:系統自檢能通過,但啟動時,分區丟失或者C盤目錄丟失,硬碟出現有規律的「咯吱……咯吱」的尋道聲,運行SCANDISK掃描C盤,在第一簇出現一個紅色的「B」,或者Fdisk找不到硬碟、DM死在0磁軌上,此種情況即為零磁軌損壞!
零磁軌損壞屬於硬碟壞道之一,只不過由於它的位置太重要,因而一旦遭到破壞,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如果0磁軌損壞,按照目前的普通方法是無法使數據完整恢復的,通常0磁軌損壞的硬碟,可以通過PCTOOLS的DE磁碟編輯器(或者DiskMan)來使0磁軌偏轉一個扇區,使用1磁軌來作為0磁軌來進行使用。而數據可以通過Easyrecovery來按照簇進行恢復,但數據無法保證得到完全恢復。
·分區表損壞時的數據修復
硬碟主引導記錄(MBR)所在的扇區也是病毒重點攻擊的地方,通過破壞主引導扇區中的DPT(分區表),就可以輕易地損毀硬碟分區信息,達到對資料的破壞目的。分區表的損壞是分區數據被破壞記錄被破壞。所以,是可以用軟體來修復的。
通常情況下,硬碟分區之後,備份一份分區表至軟盤、光碟或者移動存儲活動盤上是極為明智的。這個方面,國內著名的殺毒軟體KV3000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沒有備份分區表的硬碟,雖然KV3000也提供了相應的修復方法,不過成功率相對較低。
在恢復分區上,大名鼎鼎的諾頓磁碟醫生NDD是絕對強勁的工具,可以自動修復分區丟失等情況,可以搶救軟盤壞區中的數據,強制讀出後搬移到其它空白扇區。這是純DOS下的工具。在硬碟崩潰或異常的情況下,它可能帶給用戶以希望。在出現問題後,用啟動盤啟動,運行NDD,選擇Diagnose進行診斷。NDD 會對硬碟進行全面掃描,如果有錯誤,它會向你提示,然後只要根據提示選擇修復,它就可以將這些問題輕松搞定。在操作系統下,還有NDD32圖形化界面讓你事半功倍。
另外,中文磁碟工具DiskMan在這方面也是行家裡手。重建分區表作為它的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非常適合用來修復分區表損壞。
對於硬碟分區表被分區調整軟體(或病毒)嚴重破壞,引起硬碟和系統癱瘓,DiskMan可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信息重新建立分區表。在菜單的工具欄中選擇「重建分區表」,DiskMan即開始搜索並重建分區。DiskMan將首先搜索0柱面0磁頭從2扇區開始的隱含扇區,尋找被病毒挪動過的分區表。接下來搜索每個磁頭的第一個扇區。搜索過程可以採用「自動」或「交互」兩種方式進行。自動方式保留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適用於大多數情況。交互方式對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都給出提示,由用戶選擇是否保留。當自動方式重建的分區表不正確時,可以採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重建分區表功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修復分區表。這也說明了天下並沒有免費的午餐,還是需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硬碟,盡量避免硬體損傷以及病毒的侵擾,所以就要求要備份分區表。
·誤刪除之後的數據恢復
此種情況是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數據恢復,通常不要再向誤刪除文件的分區內寫入其他文件,這樣數據才有可能100%進行還原。
當你執行了刪除命令後,計算機只是將該文件目錄項第0個位元組改為E5,並將文件所佔簇號在文件分區表中的登記項清零,表示釋放空間。格式化時,計算機也只是將根目錄區清零。由於刪除與格式化操作只是在文件名或根目錄名上做了一些手腳,對於文件的數據部分絲毫未動,這樣,就給文件恢復提供了可能。利用一些反刪除軟體,即使初學者也可以輕松地進行文件恢復工作。一般反刪除軟體工作原理是通過對照分區表恢復文件,誤格式化同誤刪除的恢復方法基本一樣,只要沒有用 Fdisk命令打亂分區的硬碟,要恢復的文件所佔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佔用,這樣,格式化前的大部分數據仍是可以被恢復的。
如果你的Windows系統可正常使用,則最簡單的恢復方法就是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軟體,它恢復硬碟數據的功能十分強大,不僅能恢復被從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還能恢復被格式化的FAT16、FAT32或NTFS分區中的文件。
該軟體的使用方法十分簡單,解壓縮安裝以後,運行EasyRecovery,出現主界面。
左側包括4個功能按鈕以及2個軟體支持按鈕,磁碟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測試潛在硬體故障、監視並報告潛在驅動器故障、查看驅動器空間使用詳細資料、IDE硬碟跳線設置、以及分析文件結構和創建可引導的診斷磁碟。
這6個功能按鈕,對於硬碟資料恢復來說,數據恢復選項提供的功能是我們最需要的。
我們可以看出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了多種數據恢復選項。其中包括:使用高級選項自定義數據恢復功能、查找並恢復已刪除文件、從一個已格式化的卷中恢復文件、不以來任何文件系統結構信息進行恢復此軟體還可以保存恢復數據進度以及創建可引導的緊急引導軟盤。
現在我們選擇高級選項自定義數據恢復功能來進行數據恢復操作,經過掃描系統
會顯示磁碟驅動器信息
我們在這里選擇恢復資料的硬碟分區C盤
此時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將自動掃描分區,之後會把所有詳細文件信息顯示出來,其中包括目前還存在的和已經被刪除的文件。
EasyRecovery成功找回了丟失的文件。
使用Finaldata 2.0恢復數據也非常的簡單,下面是使用Finaldata 2.0來恢復誤刪除的1111111111111.txt文檔。
原數據文件存在於O盤根目錄下。
雙擊Finaldata 2.0圖標,打開主界面。
點擊文件選擇打開選項,然後選擇O盤為目標盤符。
開始搜索,因為Finaldata 2.0特殊的設計,使得搜索數據非常快速。
搜索完之後,左側有許多選項,分別對分區中數據進行了歸類,在根目錄下,我們可以看到系統搜索出來1111111111111.txt文件,只要在該文件上點擊右鍵選擇恢復即可完成對數據的恢復,其實恢復數據就這么簡單。
選擇丟失的文件,我們可以看到Finaldata 2.0對丟失文件進行了歸類,並標明了其在那個簇上,方便我們對丟失數據的查找。
比如我們選擇AVI文件,在右側界面上顯示出兩個AVI文件,並且其已經被標識為損壞文件,這說明此數據文件不能夠進行恢復。
Finaldata 2.0提供了特殊的目標文件夾保護功能。
其提供了類似諾頓UnErase Wizard的功能,可以為指定文件夾分配一定空間來保存刪除文件的信息,這樣我們就可以方便快速的進行數據恢復,而不用在意是否要經過磁碟掃描來進行數據恢復了。
如果用戶丟失資料之前已經安裝過Norton Utilities或者Norton UnErase Wizard工具的話,資料的恢復將易如翻掌。
安裝完Norton UnErase Wizard之後,回收站上會出現一個蘭色盾牌圖標。例如我們刪除一個文本文件bbbbbbbbbb.txt並且清空回收站,此時在操作系統下使用 Norton UnErase Wizard就可以使該文件輕松的恢復。雙擊回收站圖標,就可以對已經刪除的文件進行搜索
我們可以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已經刪除了的bbbbbbbbbb.txt文件,通過點擊Recover就可以恢復了。上面介紹的是簡易恢復方法,通過打開 Norton Utilities主界面的Find and Fix Problems中的UnErase Wizard選項
我們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恢復方法
分別為尋找已刪除文件,在特定分區中尋找所有被保護文件,以及搜索通過文件打開類型要恢復的文件。
一般用戶找到所丟失的文件,大部分都可以通過上面的方法恢復,但有時候你會發現,使用上面介紹的工具仍然不能找到丟失的文件,這是什麼原因呢?這要從磁碟的原理來說明,磁碟空間是以簇為單位進行分配的。由於磁碟簇是文件系統進行分配、釋放、讀出的最小空間單位,即使只有一個位元組的文件也要佔用整整一個簇的磁碟存儲空間。通常當我們把文件寫人磁碟時,文件即在磁碟上佔用一定數量的簇,當從磁碟上把文件刪除後,磁碟就釋放出一定數量的簇,此時若使用軟體來恢復被刪除的文件,則文件被恢復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在刪除文件之後又對磁碟進行了寫操作,那麼新文件有可能會覆蓋被刪除文件原先所佔據的簇,那麼該文件就不能成功地被恢復了。
數據恢復注意事項:
1、文件丟失後,不要再向該分區或者磁碟寫入信息,即剛被刪除的文件被恢復的可能性最大。
2、小文件比大文件更容易恢復。
3、恢復之前千萬千萬別用磁碟整理功能,否則數據恢復的成功幾率將大大減小。同時也盡量不要使用Fdisk程序,否則將會給你的恢復造成很大的困難。
4、有足夠的空餘磁碟空間或者外接新硬碟以備寫入恢復資料。
硬碟數據的硬體保護
1.硬碟保護卡:
硬碟保護卡又稱為硬碟還原卡,是徹底解決計算機數據保護問題的最佳方案。它作為一個板卡安裝於計算機的擴展槽中,從硬體的層面上實現對硬碟中的數據進行保護和恢復。其優點是可以瞬間恢復各種有意或無意操作而導致的數據丟失。
硬碟保護卡的特點:
不佔用硬碟空間、被破壞的數據瞬間復原、簡便易用、全面保護電腦參數/設置安全。
2.數據保護軟體:
一些主板都提供了硬碟數據的保護功能,例如捷波的「數據恢復精靈」和聯想QDI的「宙斯盾保護系統」,在此我們以後這為例介紹一下通過軟體對硬碟數據的保護方法。
宙斯盾(RecoveryEasy)是聯想QDI主板最新保護硬碟數據的技術。使用該技術的主板可以備份、保護並且立即恢復硬碟資料,防止重要資料丟失。此外,宙斯盾還能保護和恢復CMOS中的數據。因為宙斯盾是建在BIOS中的,只要計算機進入BIOS啟動步驟後,就可以立即進入宙斯盾界面,用戶可以選擇是否是否備份。宙斯盾比目前傳統的救援卡更為先進。
傳統的救援卡一般放在一個 PCI 槽上或數據機上,它有可能同主板不兼容。當安裝了救援卡後,相應的參數設置必須工作,如果升級 ROM必須升級軟體。此外,硬體的質量和維護將變得復雜。但宙斯盾是建在 Bios 中的,不但它百分之百兼容,而且不用安裝任何軟體或硬體,還可以通過升級 Bios 自動升級。而且不會造成硬體的額外質量和維護的問題。
由於傳統的救援卡程序和參數有部分存在硬碟中,因此如果硬碟被病毒或其他原因毀壞,救援卡也就失去了作用。但宙斯盾卻有很強的防病毒功能,它可以把任何病毒都關在備份區外。再加上聯想 QDI 的無敵鎖功能,宙斯盾完全可以防止病毒襲擊。而且不像一般的救援卡只能保護一個硬碟,宙斯盾(RecoveryEasy)可以保護最多四個硬碟。
捷波主板的恢復精靈也是使用了類似的技術,同樣也是非常受到電腦愛好者的喜歡。宙斯盾同恢復精靈的唯一缺點是,它需要佔用一些硬碟空間。
RecoveryEasy II比RecoveryEasy精簡了界面,熱鍵進入,備份與恢復只需簡單的幾個選擇,一目瞭然,更方便使用,更適合普通用戶。它採用了ATA-5及其以後規范中的"Host Protected Area"功能,在硬碟高端劃分出保護區域存放備份數據,從硬體一級保證了數據的安全。不需要用戶劃定備份區域大小,備份時根據當前硬碟中數據實際佔用的空間的大小,自動在硬碟高端劃分出相應大小的區域作為備份區域,自動更改硬碟的分區,更經濟地使用硬碟空間,是RecoveryEasy II明顯的改進之處。
寫在數據恢復之後——日常硬碟軟硬體維護!
·硬碟在工作時不能突然關機
當硬碟開始工作時,一般都處於高速旋轉之中,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因此要避免突然關機。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在其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結束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防止灰塵進入
灰塵對硬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這是因為在灰塵嚴重的環境下,硬碟很容易吸引空氣中的灰塵顆粒,使其長期積累在硬碟的內部電路元器件上,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熱量散發,使得電路元器件的溫度上升,產生漏電或燒壞元件。
另外灰塵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蝕硬碟內部的電子線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所以灰塵體積雖小,但對硬碟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必須保持環境衛生,減少空氣中的潮濕度和含塵量。切記:一般計算機用戶不能自行拆開硬碟蓋,否則空氣中的灰塵進入硬碟內,在磁頭進行讀、寫操作時劃傷碟片或磁頭。
·要防止溫度過高
溫度對硬碟的壽命也是有影響的。硬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溫度以20~25℃為宜,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鍾主頻發生改變。溫度還會造成硬碟電路元器件失靈,磁介質也會因熱脹效應而造成記錄錯誤。溫度過低,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凝結在集成電路元器件上,造成短路;濕度過高時,電子元器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以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還會使磁介質的磁力發生變化,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從而燒壞CMOS電路,吸附灰塵而損壞磁頭、劃傷磁碟片。另外,盡量不要使硬碟*近強磁場,以免硬碟所記錄的數據因磁化而損壞。
·定期整理硬碟上的信息
在硬碟中,頻繁地建立、刪除文件會產生許多碎片,碎片積累多了,日後在訪問某個文件時,硬碟可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不但訪問效率下降,而且還有可能損壞磁軌。為此,我們應該經常使用操作系統中的磁碟碎片整理程序或者第三方磁碟整理工具對硬碟進行整理,整理完後最好再使用硬碟修復程序來修補那些有問題的磁軌。
·定期對硬碟進行殺毒
現在的病毒攻擊范圍越來越廣泛,而硬碟作為計算機的信息存儲基地,通常是其攻擊的首選目標。
·用手拿硬碟時要小心
在日常的電腦維護工作中,用手拿硬碟是再頻繁不過的事了。也許這最常見的事情,最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其實,用手拿硬碟還是有學問的,稍有不慎也會使硬碟「報廢」的,因此我們在用手拿硬碟時一定要小心注意。
·在工作中不能移動硬碟
硬碟是一種高精設備,工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當硬碟處於讀寫狀態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碟片的撞擊,導致損壞。所以不要搬動運行中的微機。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碟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綿包裝保護一下,盡量減少震動。
下面提供的easy recover 版本可以設置自定義過濾式恢復,如果你想恢復部分文件,就可以使用這種模式;如果要完全恢復文件夾、甚至分區,那麼就要看清界面的選項再操作。
你可能不小心只選擇了其中一個文件。
硬碟用第1,2兩個軟體試試,u盤用第3個恢復,其他數碼設備的快閃記憶體檔可以用第4個
================
Ⅹ AVI視頻恢復
用慧龍視頻恢復軟體試試,恢復時選中選項, 僅掃描未分配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