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軟的IE(Internet Explorer)是一種什麼軟體
微軟的IE是微軟系統自帶的瀏覽器軟體,他主要用於網頁的瀏覽。1995年8月16日,微軟推出了第一代Internet Explore瀏覽器,它曾是全球使用最廣泛、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網路瀏覽器之一。
但是在2008年,谷歌的Chrome瀏覽器出現後逐漸取代IE,目前占據71%的市場份額,而微軟的IE瀏覽器市場份額只有4%左右。微軟也停止了對IE的開發,並且從2021年8月17日開始,微軟365辦公軟體應用和服務將全面停止對IE11瀏覽器的支持,這意味著在這之後,用戶將無法在IE11瀏覽器上使用微軟365辦公軟體。
(1)ie是一種編譯器嗎擴展閱讀:
IE開發計劃開始於1994年夏天,微軟為抵抗當時主流的網景瀏覽器,要在Windows中開發適合自己的瀏覽器。但微軟並沒有時間從零開始,因此微軟和Spyglass合作,於是IE從早期一款商業性的專利網頁瀏覽器Spyglass Mosaic派生出來;
雖然Spyglass Mosaic與NCSA Mosaic(首款應用得最廣泛的網頁瀏覽器)甚為相似,但Spyglass Mosaic則相對地較不出名並使用了NCSA Mosaic少量的源代碼。
2. IE究竟是什麼網路瀏覽器程序解釋器、編譯器
python,lua還有javascript這些腳本語言其實是通過編譯成中間碼,然後再解釋這個中間碼來執行的,所以並不是純解釋的腳本。如果要寫一個純解釋的腳本語言解釋器,這種解釋器的速度肯定不會很快,但是程序可以更簡單一些。這對於需要小型的腳本解釋器的情況比較適用,因為一個人只要幾天就可以完成。比如unix的shell,windows中的cmd等。當然,對於一般的程序員來說,主要是為了嵌入自己的程序。假設我們的腳本包含變數,基本表達式,順序,分支,循環語句,goto等。手工編寫,當然是採用遞歸下降方法。
變數用一個鏈表或數組就可以解決。解釋賦值語句時,將變數存在符號表中。
表達式已經有很成熟的解決方法,就是一個算符堆棧,一個操作數堆棧,然後按算符優先順序來做就可以了
然後我們討論基本語句的執行
statements==>if_statements,for_statements,goto_statements等
我們用c函數exec_if,exec_for,exec_goto來分別解釋它們,用exec_statements()函數來遞歸調用前面這些函數。
如果是如下順序執行的腳本,實現是比較容易的,就是順序執行。
COMMAND:statements;
就是前面是命令後面是語句,在c語言中可以用一個switch輕松搞定。但是如果出現了分支與循環,函數的時候,情況就變得復雜了。先看循環語句,比如如下腳本
for i= 1 to 100 do
statements;
end
假設現在我們已經將腳本都載入到內存中了,有一個char *指針current指向當前的腳本的位置。這個解釋執行並不難。先解釋for i=1 to 100 do這句,將自變數i保存到符號表中,這時候current已經指向statements了。循環解釋執行的c程序偽碼如下:
char *old=current;
for(i=自變數開始值;i++;i<自變數目標值)
{
current =old;
執行 statements;(這個過程中current會變化)
}
其中自變數開始值和自變數目標值都可以解釋獲得,每次執行完statements後在開始循環時恢復current指針即可。
但是分支語句可沒這么簡單,比如腳本
if exp1 then
statements1;
elseif exp2 then
statements2;
end
假設exp1為真則執行statements1,exp2為真則執行statement2。那麼解釋執行的時候問題就來了,當exp1為真時
執行完statements1後,我們要跳過statements2到end,然後再執行,同樣exp1為假,exp2為真的時候,問題也同樣存在,需要跳過statements1.問題是怎麼跳過?statements1,statements2均可能包含嵌套的分支或循環。在編譯型的腳本中,其實不管是statements1,statements2在編譯的時候都是需要編譯的,在編譯完這些語句後再進行代碼回填。這樣在執行中間碼的過程中exp1,exp2執行完後,就知道跳到哪裡執行了,實際上在執行中間碼的時候腳本編譯器已經進行了一次源碼的掃描了,執行的函數不關心這些。但是我們現在是純解釋執行,就是一次掃描了。除了編譯成中間碼這個方法外,我沒有想到更優雅的辦法,這個方法因為涉及到編譯,不是純解釋因此排除掉。對每種語句都有一個解釋執行該語句的函數,例如
for 語句我們用exec_for()函數來執行,if我們用exec_if來執行。一種方法是可以對應編寫一個pass函數,例如pass_for(),pass_if(),這樣對於statements我們只需要一個pass_statements()函數就可以了,pass_statements()遞歸調用pass_for,pass_if,這樣就可以過濾掉不需要執行的語句了。pass函數只改變current的值而並不執行被pass掉的那些語句。
顯然pass_statemts除了不修改符號表,不做其它動作外,其它邏輯流程與exec_statements函數相同。這顯然不夠優雅。
goto則需要先掃描行號,執行goto時跳到對應的行。
不知有沒有更好的coding技巧,探索中。
http://www.learn-it.cn/Info_9509.htm
3. 什麼是IE
IE就是工業工程,
1. 簡介:
IE英文為(instrial engineering),中文翻譯為工業工程.發展歷程為:起源於19世紀美國人泰勒,他最先提出了動作研究,被後人稱為工業工程之父.成功應用於福特汽車公司,使福特汽車公司迅速崛起.在七十年代流行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
IE是一門集技術與管理於一體的邊緣科學.
IE定義: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及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
簡而言之, 就是運用人,機,料做最有效的組合, 以達到最有效的產出(OUT PUT)
IE目標:是設計一個生產系統及該系統的控制方法.使之成本最低,具有特定的質量水平,並且這種生產必須是在保證工人和最終用戶的健康和安全的條件下進行.
IE的特點:(1)以人為中心進行設計,注重人的因素.
(2)面向微觀管理:關注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2. 基礎IE:
IE專業入門課.基礎IE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動作研究,時間測定及現場管理優化.
基礎IE的全過程為:利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動作分析研究獲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後再利用作業測定將所有作業制定出標准時間.
日本對工業工程(IE)的新定義
日本IE協會(JIIE)成立於1959年。當時對IE的定義是在美國AIIE於1955年的定義的基礎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定義如下:
「IE是對人、材料、設備所集成的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實施。為了對系統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在利用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的專門知識和技術的同時,還採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設計的原理和方法。」
此後,根據AIIE的修改和補充,又在「人、材料、設備」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
JIIE根據IE長期(特別戰後)在日本應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廣泛的應用,IE不論在理論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JIIE深感過去的定義已不適於現代的要求,故對IE重新定義。其定義如下:
「IE是這樣一種活動,它以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財、物、信息、時間等經營資源,優質、廉價並及時地提供市場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同時探求各種方法給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們帶來滿足和幸福。」
這個定義簡明、通俗、易懂,不僅清楚地說明了IE的性質、目的和方法,而且還特別對人的關懷也寫入定義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這也正是IE與其它工程學科不同之處。這個定義可供我們了解IE的參考。
IE工業工程是改善效率、成本、品質的方法科學,是對人、物料、設備、能源和住處進行規劃、設計、管
IE工業工程包含的內容理、改進和創新等活動,使其達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益的目的的一項活動。IE(工業工程)在日本也被稱為"生產技術"或"管理工學"。IE的基礎是最早來自於"工作研究"。現階段的IE(工業工程)的主要工作范圍大致是: 工程分析、工作標准、動作研究、時間研究、時間標准、時間價值、價值分析 (V.A)、工廠布置、搬運設計等。
4. 什麼是IE瀏覽器,作用是什麼
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簡稱ie瀏覽器)是一種可視化圖形界面的瀏覽軟體。其主要作用是接受用戶的請求,到相應的網站獲取網頁並顯示出來。
ie可以顯示傳統的文本文件和超文本文件,可以播放cd、vcd和mp3等格式的多媒體播放器組件,還可以直接接收網上的電台廣播、欣賞音樂和電影。ie安裝和使用都很簡單,是目前最為常用的瀏覽器。
windows98系統中集成了ie瀏覽器,即當安裝了windows操作系統後,便可以直接使用ie,而不需另外安裝ie。
5. ie是一種網頁設計語言
ie是瀏覽器,不是網頁設計語言。但網頁設計,一般要考慮瀏覽器兼容,就需要編寫的代碼能夠被瀏覽器支持。一些低版本的IE瀏覽器不能很好地支持css3的某些特性,做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兼容效果。
6. 什麼是IE
Internet Explorer簡介
Internet Explorer,簡稱IE或MSIE,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是使用最廣泛的網頁瀏覽器,雖然自2004年以來它丟失了一部分市場佔有率。在2005年4月,它的市場佔有率約為85%。
Internet Explorer是微軟的新版本Windows操作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舊版的操作系統上,它是獨立、免費的。從Windows 95 OSR2開始,它被捆綁作為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默認瀏覽器。然而,今年的重大更新只適用於Windows Vista、Windows XP SP2 及Windows Server 2003 SP1。目前Internet Explorer 7已捆綁入Vista,並通過在線更新提供給XP SP2。2008年12月中旬,Internet Explorer 8的最新版本RC1推出,用戶可自行下載獨立安裝包安裝。
由於最初是靠和Windows捆綁獲得市場份額,且不斷爆出重大安全漏洞,本身執行效率不高,不支持W3C標准,Internet Explorer一直被人詬病,但不得不承認它為互聯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2003年微軟宣布將不會繼續開發Internet Explorer在蘋果電腦的版本。而對Mac OS版本Internet Explorer的支援也在2005年終止,並在2006年停止下載。
維護者: 微軟
最新發布: 8.0預覽第一版 / 2008年12月16日
最新測試: IE8 RC1
操作系統: Windows
軟體類別: 網頁瀏覽器
許可協議: 專有
進程名: iexplore.exe
特點
Internet Exploer提供了最寬廣的網頁瀏覽和建立在操作系統里的一些特性,例如:Microsoft Update而設計.在最著盛名的瀏覽器大戰中,微軟用提供了最具改革新的特性取代了Netscape.
可用性和瀏覽親和性
近期的版本亦增加了彈出式視窗的封鎖和分頁瀏覽、RSS等的主流功能,較舊的版本可透過安裝MSN搜尋工具列來達到分頁瀏覽的效果。
組件對象模型
組件對象模型 (COM) 技術在Internet Explorer里被廣為使用。它允許第三方廠商通過瀏覽器幫助對象 (BHO)添加功能;並且允許網站通過ActiveX提供豐富的內容。由於這些對象能擁有與瀏覽器本身一樣的許可權(在某種情形之下),對於安全就有很大的擔心。最新版的Internet Explorer提供了一個載入項管理器以控制ActiveX控制項和瀏覽器幫助對象,以及一個「無載入項」版本(在所有程序/附件/系統工具之下)。
安全架構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一個基於區域的安全架構,意思是說網站按特寫的條件組織在一起。它允許對大量的功能進行限制,也允許只對指定功能進行限制。
對瀏覽器的補丁和更新通過Windows更新服務以及自動更新定期發布以供使用。雖然對一定范圍的平台的安全補丁繼續被發表,但最新的功能增強和安全改進只對Windows XP發表。
最新版的Internet Explorer提供了一個下載監視器和安裝監視器,允許用戶分兩步選擇是否下載和安裝可執行程序。這可以防止惡意軟體被安裝。用Internet Explorer下載的可執行文件被操作系統標為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每次都會要求用戶確認他們是否想執行該程序,直到用戶確認該文件為「安全」為止。
群組原則
Internet Explorer可通過組策略進行完全配置。Windows伺服器域管理員可以應用並強制一系列設定以改變用戶界面(例如禁止某些菜單項和獨立的配置選項),以及限制安全功能(例如下載文件),零配置,按站點設置,ActiveX控制項行為,等等。策略設置可以按每用戶和每機器為基礎進行設置。
網頁標準的支持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了Trident排版引擎,幾乎完整支持HTML 4.01,CSS Level 1,XML 1.0和DOM Level 1,只是有一些排版錯誤。它亦部分支持CSS Level 2 和DOM Level 2。它自帶的XML解釋器支持XHTML,但是微軟從IE 5.0以後取消了這一支持,使它變得難以訪問。如其它瀏覽器一樣,當MIME類型標識為「text/html」,它能解釋為XHTML。當MIME類型標識為「application/xml」和「text/xml」時,它也能解釋把XHTML解釋為XML,但需要一個小的XSLT度量[9]來重新啟用XML對XHTML的支持。當把它定義為偏好類型如「application/xhtml+xml」時,它假裝不理解XHTML,相反把它當成一種不了解的供下載的文件類型來對待。
Internet Explorer依靠DOCTYPE判斷一個網頁應該按老版本渲染還是按W3C標准渲染。(在列印中,Internet Explorer總使用W3C標准。)根據MSXML的版本不同,它可以完全支持XSLT 1.0或1998年12月的XSL草案。Internet Explorer有一個自己的ECMAScript變體,名為JScript。
專利的延展元件
Internet Explorer引進了一系列專利的網頁標准延伸,包括HTML,CSS和DOM。這令到一些網站只可被Internet Explorer正常顯示。
批評
Internet Explorer是一款招致非常多批評的網頁瀏覽器,大部分批評都集中在其安全架構以及對開放標準的支持程度上。
安全性
Internet Explorer 最主要都是被批評其安全性。很多間諜軟體,廣告軟體及電腦病毒橫行網路是因為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及安全結構有裂縫。有時瀏覽一些惡意網站會被惡意自動安裝。這被名為「強制安裝」:在 ActiveX 的安全描述中填寫虛假的描述以遮蓋軟體的實際用途,誤導使用者安裝一些惡意軟體。
當然,Internet Explorer 不只有一個用戶有問題,而使大部份的使用者。它們影響很多電腦顯示安全問題無處不在。微軟沒有責任去修補安全漏同及發布修補檔[10]除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外,微軟使用很長的時間去修補漏洞。在一些例子中,惡意網站製作者在微軟發布修正檔前利用漏洞去攻擊使用者。
網頁標準的支持
其他的批評大多是來自技術專家用戶、網站開發者和建基於Internet Explorer而開發的軟體應用程序的開發者,他們十分擔心Internet Explorer對開放標準的支持,因為Internet Explorer通常使用專利的網頁標准延伸元件來達至相似的功能。
Internet Explorer對一些標准化技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但亦有很多執行上的差距和兼容性的故障 — 一些較為輕微,一些沒有 — 這導致技術開發者的批評日益增加。批評增加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歸因於Internet Explorer的競爭對手相對地已提供完全的技術支持,標准規格(Standards-compliant)的應用亦越來越廣泛起來。
正因為Internet Explorer在全球廣為應用,網路開發者們在尋求跨平台且功能強大的代碼時常常會發現Internet Explorer的漏洞、私有的功能集合和對標准支持的不完善成為了他們最大的絆腳石。
通常來說,網路開發者們在編寫代碼時應該具有跨平台性,因此能在所有主要瀏覽器上運行的�胱蓯潛夭豢繕俚摹�nternet Explorer的技術很封閉,且只支持少數的CSS、HTML和 DOM特性(而且很多實現都有問題)。競爭對手Firefox和Opera不僅在這方面領先於Internet Explorer,且它們也具備原生的XHTML支持。正因如此,Internet Explorer始終未能通過驗證CSS標准支持程度的Acid2測試。另一個Internet Explorer的巨大缺點源自PNG格式,這一問題僅在Internet Explorer 7中得到了解決。盡管如此,Internet Explorer 7在訪問含有透明PNG的網頁時性能將大大降低。
7. JavaScript用什麼編譯器
位於系統目錄中的 cscript.exe
它就是腳本的解釋器。
8. 微軟的IE(Internet Explorer)是一種什麼軟體
nternet Explorer,簡稱IE,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是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網頁瀏覽器是個顯示網站伺服器或檔案系統內的文件,並讓用戶與此些文件互動的一種應用軟體。它用來顯示在萬維網或區域網路等內的文字、影像及其他資訊。這些文字或影像,可以是連接其他網址的超連結,用戶可迅速及輕易地瀏覽各種資訊。大部分網頁為HTML格式,有些網頁需特定瀏覽器才能正確顯示。
9. 網路瀏覽器 (IE,firefox等)是用什麼 語言開發的
IE使用VC++寫的,FireFox大部分是C++,有一些是用C語言。
Internet Explorer,是美國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網頁瀏覽器。原稱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6版本以前)和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7、8、9、10、11版本),簡稱IE。在IE7以前,中文直譯為「網路探路者」,但在IE7以後官方便直接俗稱"IE瀏覽器"。
Mozilla Firefox,中文俗稱「火狐」(正式縮寫為Fx或fx ,非正式縮寫為FF),是一個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網頁瀏覽器,使用Gecko排版引擎,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如Windows、Mac OS X及GNU/Linux 等。該瀏覽器提供了兩種版本,普通版和ESR(Extended Support Release,延長支持)版,ESR版本是 Mozilla 專門為那些無法或不願每隔六周就升級一次的企業打造。Firefox ESR 版的升級周期為 42 周,而普通 Firefox 的升級周期為 6 周。
據2013年8月瀏覽器統計數據,Firefox在全球網頁瀏覽器市佔率76%至81%,用戶數在各網頁瀏覽器中排名第三,全球估計有6450萬位用戶。在印度尼西亞、德國和波蘭的佔有率最高,分別為97.84%、86.41%和84.31%。
自Firefox 29起,瀏覽器界面有很大程度改變 。由於該瀏覽器開放了源代碼,因此還有一些第三方編譯版供使用。如pcxFirefox,蒼月瀏覽器,tele009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