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OSCache會自動清除過期的緩存對象嗎
會的 但是你都要要自己設置
Ⅱ java緩存技術有哪些
幾個著名Java開源緩存框架介紹(OSCache,JSC) OSCache是個一個廣泛採用的高性能的J2EE緩存框架,OSCache能用於任何Java應用程序的普通的緩存解決方案。 OSCache有以下特點: 緩存任何對象,你可以不受限制的緩存部分jsp頁面或HTTP請求,任何java.
Ⅲ java開發工程師必須要學的技術有哪些
學習內容:
初級部分
Java 程序設計基礎,包括 J2sdk基礎、Java面向對象基礎、Java API使用、數據結構及演算法基礎、Java AWT圖形界面程序開發;
J2SE平台Java程序設計,包括Swing圖形程序設計, Socket網路應用程序設計,對象序列化,Java 常用數據結構,Applet,流和文件,多線程程序設計;
Java桌面系統項目開發,4~5人組成一個項目組,項目大小為(15人*工作日);
Linux的基本操作,Linux下的Java程序開發,Linux系統的簡單管理;
Oracle資料庫,包括SQL/PLSQL;資料庫和資料庫設計;簡單掌握ORACLE9i 資料庫的管理;[2]
中級部分
Java Web應用編程,包括 Java Oracle 編程,即JDBC;JavaWeb編程,包括JSP、Servlet,JavaBean;Java應用編程,包括Weblogic、Websphere、Tomcat;以及利用Jbuilder開發Java程序;
MVC與Struts,學習業界通用的MVC設計模式和Struts架構;
Java B/S商務項目開發,4~5人一個項目組,項目大小為(25人*工作日左右)
高級部分
J2ME程序設計,包括J2EE程序、J2ME;Java高級程序設計(J2EE),包括J2EE體系結構和J2EE技術、EJB;Weblogic使用、 JBuilder開發;
Java和XML,包括Java Web Service,JavaXML, 業界主流XML解析器程序設計;
軟體企業規范和軟體工程,包括UML系統建模型和設計(Rational Rose 200x)軟體工程和業界開發規范;CVS版本控制、Java Code書寫規范;
J2EE商務應用系統項目開發,4~5人一個項目組,項目大小為(25人*工作日左右)。
………………………………………………………………………………………………
看你問的問題,應該是對java很感興趣,其實你可以自學java。關於如何學習java,我剛才看到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是一個農民工介紹自己如何自學java,並找到Java的工作,裡面介紹了他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工,生活在經濟落後的農村,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從小到大學習一直很好,從小學到高一都,成績在全級一直名列前茅,這樣我也順利了考上省的重點高中,然而,每個學期開學是家裡最為難的時候,每次交學費都讓父母發愁許久,家裡為了給我籌錢讀書,都借了不少錢,才讓我讀上高中。我知道我讀到高中家裡已經欠了好多債,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我選擇了退學。
2009年我高一退學,為了給家裡還債,干過建築工地的小工,搞過塑料製品加工,送水工等等。很工資都很低,一個月也就1000多,加上加班費一個月能拿2000多一點,我每個月都向家裡寄回800-1000元,到了2011年末,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了Java,聽說Java的前景挺不錯,工資相對於我一個農民工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於是我在新華書店買了幾本Java的書,盡管白天辛苦工作,晚上回來還是堅持看書,但有於基礎太差很多都很不明白,但還是堅持看,一有看1-2個小時Java的書,看著看著許多基礎都慢慢的學會了,但那些比較難的還是看不懂,後來還買了有些關於框架的書,還是看不懂,這樣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半年多,覺得自己Java的基礎都差不多懂了,但框架還是看不懂,還有最缺的項目經驗,看了很多招聘Java程序員的簡介都要項目經驗,相對我一個農民工來連框架都弄不明白,想找一份Java工作對我來說簡直是奢侈。我只想學Java,並不敢想以後能從事Java的工作。
有一次,在網路上看到一篇讓我很鼓舞的文章,是一個Java高手介紹在沒有基礎的朋友怎麼自學入門Java,文章寫的很好,包含了如何學習,該怎麼學習,他提到一個方法就是看視頻,因為看書實在太枯燥和費解的,不少是我們也看不懂,這點我真的很認同,我自己看書都看了很久才學會基礎。曾經有想過參加培訓,但是上萬元的培訓費讓我望而卻步,我工資這么低,每個月還有向家裡匯錢,加上城市消費比較高,雖然每個月只有幾百剩下,但是相對於上萬萬學費和四個月的吃住費用逼我連想不敢想。 於是我決定看視頻,我就去搜索Java的視頻,雖然我零星的找到一些Java的視頻,但是都不系統。最重要連項目都沒有。後來我找到一份很好的視頻,是IT學習聯盟這個網站一套視頻叫<<零基礎Java就業班>>的教程還不錯,很完整。還贈送11個頂級企業項目。價格很合理,於是我買下來。
於是開始了我的自學Java的路,收到光碟後,我就開始學習,剛開始學習還不錯,是從零基礎教起,老師幽默風趣而又輕松的課堂教課,使我發現原來學習JAVA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我本來基礎還不錯,前面的基礎看一篇我就過去了,到了框架,我覺不又不是很難,可能老師太牛了,他能把復雜的問題講的比較通俗易懂,有些難點的地方我還是連續看了五六次,把他弄懂。每天下午6點下班後,吃了飯,馬上跑回家。看視頻,買了幾本筆記本。當時,為了編程還花幾百元了台二手的台式電腦,配置一般,但編程是足夠的。一邊看視頻,一邊記筆記,把重點都記下來,還一邊跟著老師敲代碼,為了能盡早學會Java。每天都堅持學5-6個小時。經常學到晚上一點多才睡覺。星期六,日不用上班,每天7點多起床,學到晚上11,12點。那段時間特別辛苦,特別累。在學習Java的三個多月里,除了吃飯睡覺工作,剩餘的時間都在學習,因為我知道自己的計算機基礎不是很好,也沒有學過什麼計算機,只是學了些Java基礎,相對於那些科班的人來說我要比他們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只能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我不能放棄,我要完成我的夢想,我要讓我的家人過上好日子。終於三個多月後我把Java教程里的內容和項目都學完了,在學項目的過程中我發現項目特別重要,他能把你學過的知識全部聯系起來,能更好的理解你所學的知識。還有學習過程中,動手很重要,要經常跟著老師動手敲,動手吧,跟著做,一行一行的跟著敲,再試著加一些自己的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敲一些代碼,收獲遠比干聽大的多。 如果遇到暫時對於一些思路不能理解的,動手寫,先寫代碼,慢慢你就會懂了。這套視頻還贈送了11個頂級企業項目,對於我沒有任何經驗的人來說,這個太重要了,還有在學習項目是提升能力最快的方法。項目能把所有的知識點全都連到一起了,不再是分散的,而是形成一個整體了。那種感覺是僅僅深入鑽研知識點而不寫真實項目的人所不能體會的。一個項目就是一根繩子可以把大片的知識串到一起。 就這樣,我用了兩個月也把項目給學完了。其實學完教程差不錯就達到就業水平,但是我可能覺得自己學歷低還是把那11個頂級企業項目才去找工作。
接著我就到51job瘋狂的投簡歷,因為我的學歷問題,初中畢業,說真的,大公司沒有人會要我。所以我頭的都是民營的小公司,我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沒有想過幾天後,就有面試了,但是第一次面試我失敗了,雖然我自認為筆試很好,因為我之前做了准備,但是他們的要求比價嚴格,需要有一年的項目經驗,所以我沒有被選中。 後來陸續面試了幾加公司,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面試上了一家民營的企業。公司規模比較小,我的職務是Java程序員。我想我比較幸運,經理看中我的努力,就決定呂勇我,開的工資是3500一個月,雖然我知道在北京3500隻能過溫飽的生化,但是我想我足夠了,比起以前的工資好了些,以後可以多寄些錢回家。我想只要我繼續努力。我工資一定會翻倍的。 把本文寫出來,希望能讓和我一樣的沒有基礎的朋友有信心,其實我們沒有自卑,我們不比別人笨,只有我們肯努力,我們一樣會成功。
Ⅳ java開發需要掌握哪些技術
Java環境搭建、Java流程式控制制語句-for循環、switch選擇判斷、循環嵌套、數組拷貝、多維數組、final關鍵字、構造函數的調用、類的訪問許可權和路徑、面向對象高級特性、Java異常處理、Set,Map,List介面及介面實現類、Java線程、同步阻塞、Java IO流、文件的操作,復制,讀寫,刪除等。
MySQL安裝、管理、創建資料庫、MySQL UPDATE 查詢、Mysql高級操作、JDBC、JDBC資料庫連接操作,JDBC動態Sql處理、Servlet3.0 網頁重定向、Servlet3.0 新增的註解支持、AJAX、responseText屬性詳解等。
Struts2 異常處理、Struts2+Log4j集成、Struts2和JSON實例、Hibernate5、Hibernate集合映射、Hibernate組件映射、Spring4.0、Spring AOP + AspectJ框架、Spring 與其它Web框架集成、Spring Hibernate支持等。
SpringMVC、Spring MVC生成JSON數據、MyBatis、MyBatis 環境配置及入門、Mybatis set標簽、Mybatis trim標簽、Shiro、Shiro快速入門教程、Shiro Web應用等。
SpringBoot、全局異常處理、過濾器監聽器、EHCache緩存、SpringBoot Quartz定時任務、Vue、Vue.js 安裝、模板語法、計算屬性、事件處理器、Vue.js 自定義指令、Vue.js 路由等
ActiveM環境搭建、生產者和消費者、消息持久化操作、RSA數字加密演算法、Codebar條形碼生成器、zxing二維碼生成器、HighCharts統計圖、Echarts統計圖、網路播放器ckplayer、嵌入式網路播放器,可以瀏覽器和移動端隨意使用
分布式服務框架的理解,Dubbo架構設計詳解及其核心要點,框架運行原理分析、SpringData數據訪問、Lucene搜索引擎、Lucene的全文搜索伺服器介紹、索引建立方式、Solr海量數據搜索引擎、Socket網路通信、實現RMI遠程對象通訊、使用JMS消息服務、Kafka分布式消息系統、Web Service與Restful WS等
Spring Security安全框架、實現Web應用安全控制、緩存應用與EhCache框架、OSCache與JBossCache框架、MyBatis與Hibernate緩存機制、NoSQL應用與SQL調優、MongoDB NoSQL資料庫、Redis內存資料庫、實現Redis Session共享、SQL語句的優化、實現資料庫讀寫分離、WEB應用集群及性能優化、Maven項目管理工具、Web伺服器負載均衡、實現Nginx與Tomcat集群、使用LoadRunner測試工具、性能優化之內存調優、代碼優化與重構的方法等。
Ⅳ android上的socket通信的開源框架有哪些
請去360手機助手下載android學習手冊裡面有例子、源碼和文檔
Apache MINA(Multipurpose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Applications) 是 Apache 組織一個較新的項目,它為開發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網路應用程序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框架。當前發行的 MINA 版本支持基於 Java NIO 技術的 TCP/UDP 應用程序開發、串口通訊程序(只在最新的預覽版中提供),MINA 所支持的功能也在進一步的擴展中。目前正在使用 MINA 的軟體包括有:Apache Directory Project、AsyncWeb、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RED5 Server(Macromedia Flash Media RTMP)、ObjectRADIUS、Openfire 等等。
以上是從網上找到的mina框架簡單介紹。
由於正在開發的項目中要求加入及時通信功能(游戲方面),所以在網上找了好幾種框架,像openfire、tigase等都是基於Xmpp協議開發的優秀框架。但這些側重於消息的推送,不適合游戲上的簡單交互。所以後來找到了mina這個框架,順手搭建起來。接下來就是這幾天學習的總結了,文章裡面沒有涉及到邏輯層的方面,只是簡單的實現即時通信功能。資源下載我會放在文章的最後面。
一、相關資源下載
(1)Apache官方網站:http://mina.apache.org/downloads.html
(2) Android用jar包(包括官網的資源,我會一律放在網路網盤下)
二、Mina簡單配置
伺服器端一共要用到四個jar包,包括一個日誌包。將他們放在lib中,並載入進去
分別為mina-core-2.0.7.jar slf4j-log4j12-1.7.6.jar slf4j-api-1.7.6.jar log4j-1.2.14.jar(日誌管理包)
如果要使用日誌的jar包,則要在項目的src目錄下新建一個log4j.properties,添加內容如下:
log4j.rootCategory=INFO, stdout , R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QC] %p [%t] %C.%M(%L) | %m%n
log4j.appender.R=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R.File=D:\Tomcat 5.5\logs\qc.log
log4j.appender.R.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1log4j.appender.R.layout.ConversionPattern=%d-[TS] %p %t %c - %m%n
log4j.logger.com.neusoft=DEBUG
log4j.logger.com.opensymphony.oscache=ERROR
log4j.logger.net.sf.navigator=ERROR
log4j.logger.org.apache.commons=ERROR
log4j.logger.org.apache.struts=WARN
log4j.logger.org.displaytag=ERROR
log4j.logger.org.springframework=DEBUG
log4j.logger.com.ibatis.db=WARN
log4j.logger.org.apache.velocity=FATAL
log4j.logger.com.canoo.webtest=WARN
log4j.logger.org.hibernate.ps.PreparedStatementCache=WARN
log4j.logger.org.hibernate=DEBUG
log4j.logger.org.logicalcobwebs=WARN
log4j.rootCategory=INFO, stdout , R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QC] %p [%t] %C.%M(%L) | %m%n
log4j.appender.R=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R.File=D:\Tomcat 5.5\logs\qc.log
log4j.appender.R.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1log4j.appender.R.layout.ConversionPattern=%d-[TS] %p %t %c - %m%n
log4j.logger.com.neusoft=DEBUG
log4j.logger.com.opensymphony.oscache=ERROR
log4j.logger.net.sf.navigator=ERROR
log4j.logger.org.apache.commons=ERROR
log4j.logger.org.apache.struts=WARN
log4j.logger.org.displaytag=ERROR
log4j.logger.org.springframework=DEBUG
log4j.logger.com.ibatis.db=WARN
log4j.logger.org.apache.velocity=FATAL
log4j.logger.com.canoo.webtest=WARN
log4j.logger.org.hibernate.ps.PreparedStatementCache=WARN
log4j.logger.org.hibernate=DEBUG
log4j.logger.org.logicalcobwebs=WARN
Android客戶端要加入的jar包:mina-core-2.0.7.jar slf4j-android-1.6.1-RC1.jar兩個jar包(可能直接使用上面的jar包也會行,我沒試過~)
二、Mina服務端
我這邊使用的是mina2.0版本,所以可能與mina1.0的版本有所不同。那麼首先在伺服器端創建開始
新建一個Demo1Server.class文件,裡麵包含著程序的入口,埠號,Acceptor連接.
1 public class Demo1Server {
2 //日誌類的實現
3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Demo1Server.class);
4 //埠號,要求客戶端與伺服器端一致
5 private static int PORT = 4444;
6
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8 IoAcceptor acceptor = null;
9 try{
10 //創建一個非阻塞的server端的Socket
11 acceptor = new NioSocketAcceptor();
12 //設置過濾器(使用mina提供的文本換行符編解碼器)
13 acceptor.getFilterChain().addLast("codec", 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TextLineCodecFactory(Charset.forName("UTF-8"),LineDelimiter.WINDOWS.getValue(),LineDelimiter.WINDOWS.getValue())));
14 //自定義的編解碼器
15 //acceptor.getFilterChain().addLast("codec", 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CharsetCodecFactory()));
16 //設置讀取數據的換從區大小
17 acceptor.getSessionConfig().setReadBufferSize(2048);
18 //讀寫通道10秒內無操作進入空閑狀態
19 acceptor.getSessionConfig().setIdleTime(IdleStatus.BOTH_IDLE, 10);
20 //為接收器設置管理服務
21 acceptor.setHandler(new Demo1ServerHandler());
22 //綁定埠
23 acceptor.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PORT));
24
25 logger.info("伺服器啟動成功... 埠號未:"+PORT);
26
27 }catch(Exception e){
28 logger.error("伺服器啟動異常...",e);
29 e.printStackTrace();
30 }
31 }
32
33 }
一個很簡單的程序入口吧,簡單的說就是在伺服器上設置一個消息接收器,讓它監聽從埠傳過來的消息並進行處理。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怎麼進行消息處理。
新建一個消息處理類,或者說是是業務邏輯處理器——Demo1ServerHandler,它繼承了IoHandlerAdapter類,它默認覆蓋了七個方法,而我們主要使用messageReceived()。
public class Demo1ServerHandler extends IoHandlerAdapter {
public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Demo1ServerHandler.class);
//從埠接受消息,會響應此方法來對消息進行處理
@Override
public void messageReceived(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msg = message.toString();
if("exit".equals(msg)){
//如果客戶端發來exit,則關閉該連接
session.close(true);
}
//向客戶端發送消息
Date date = new Date();
session.write(date);
logger.info("伺服器接受消息成功...");
super.messageReceived(session, message);
}
//向客服端發送消息後會調用此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messageSent(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logger.info("伺服器發送消息成功...");
super.messageSent(session, message);
}
//關閉與客戶端的連接時會調用此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sessionClos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logger.info("伺服器與客戶端斷開連接...");
super.sessionClosed(session);
}
//伺服器與客戶端創建連接
@Override
public void sessionCreat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logger.info("伺服器與客戶端創建連接...");
super.sessionCreated(session);
}
//伺服器與客戶端連接打開
@Override
public void sessionOpen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logger.info("伺服器與客戶端連接打開...");
super.sessionOpened(sess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ssionIdle(IoSession session, IdleStatus status)
throws Exception {
logger.info("伺服器進入空閑狀態...");
super.sessionIdle(session, status);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ceptionCaught(IoSession session, Throwable cause)
throws Exception {
logger.info("伺服器發送異常...");
super.exceptionCaught(session, cause);
}
}
很直白的一段程序,相當於將伺服器分成了七個狀態,而每個狀態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處理方案。
至此,一個最簡單的Mina伺服器框架就搭好了,我們可以使用電腦上的telnet命令來測試一下伺服器能否使用
cmd控制台—>telnet <ip地址> <埠號> 如我的伺服器ip地為192.168.1.10 那我就寫telnet 192.168.1.10 4444 .此時我們可以看到輸出日誌為
此時連接已經創建,我們在輸入信息伺服器就會對信息進行處理,並給出相應的應答。
(telnet的用法不知道的可以自行網路)
三、Mina客戶端(Android端)
伺服器簡單搭建完畢,那麼開始在Android端是配置伺服器吧。同樣的不要忘記載入jar包, 由於Android自帶了Logout,所以就不使用Mina的日誌包了。
由於接受消息會阻塞Android的進程,所以我把它開在子線程中(同時將其放在Service中,讓其在後台運行)
1 public class MinaThread extends Thread {
2
3 private IoSession session = null;
4
5 @Override
6 public void run() {
7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8 Log.d("TEST","客戶端鏈接開始...");
9 IoConnector connector = new NioSocketConnector();
10 //設置鏈接超時時間
11 connector.setConnectTimeoutMillis(30000);
12 //添加過濾器
13 //connector.getFilterChain().addLast("codec", 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CharsetCodecFactory()));
14 connector.getFilterChain().addLast("codec", 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TextLineCodecFactory(Charset.forName("UTF-8"),LineDelimiter.WINDOWS.getValue(),LineDelimiter.WINDOWS.getValue())));
15 connector.setHandler(new MinaClientHandler(minaService));
16
17 try{
18 ConnectFuture future = connector.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ConstantUtil.WEB_MATCH_PATH,ConstantUtil.WEB_MATCH_PORT));//創建鏈接
19 future.awaitUninterruptibly();// 等待連接創建完成
20 session = future.getSession();//獲得session
21 session.write("start");
22 }catch (Exception e){
23 Log.d("TEST","客戶端鏈接異常...");
24 }
25 session.getCloseFuture().awaitUninterruptibly();//等待連接斷開
26 Log.d("TEST","客戶端斷開...");
27 connector.dispose();
28 super.run();
29 }
30
31 }
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客戶端的代碼與伺服器端的極其相似,不同的是伺服器是創建NioSocketAcceptor對象,而客戶端是創建NioSocketConnect對象。當然同樣需要添加編碼解碼過濾器和業務邏輯過濾器。
業務邏輯過濾器代碼:
1 public class MinaClientHandler extends IoHandlerAdapter{
2
3
4 @Override
5 public void exceptionCaught(IoSession session, Throwable cause)
6 throws Exception {
7 Log.d("TEST","客戶端發生異常");
8 super.exceptionCaught(session, cause);
9 }
10
11 @Override
12 public void messageReceived(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13 throws Exception {
14 String msg = message.toString();
15 Log.d("TEST","客戶端接收到的信息為:" + msg);
16 super.messageReceived(session, message);
17 }
18
19 @Override
20 public void messageSent(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21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22 super.messageSent(session, message);
23 }
24 }
方法功能與伺服器端一樣。測試這里就不做了。可以的話自己寫個Demo效果更好
四、Mina的更多功能
拿到所有客戶端Session
Collection<IoSession> sessions = session.getService().getManagedSessions().values();
自定義編碼解碼器,可以對消息進行預處理。要繼承ProtocolEncoder和ProtocolDecode類。
數據對象的傳遞
這些功能不便放在這里講了,可能我會以後再找機會另開一篇來講述這些功能~,大家可以瀏覽結尾處的參考文章來加深對mina的理解。
在我認為,熟悉和快速使用一個新的的框架可以看出一個程序員的水平,同樣及時總結和歸納自己學到的新知識也是一個好的程序員該具有的習慣。那麼Mina的簡單搭建就到這里為止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Ⅵ 怎麼寫好Java(或者Java web)代碼
作為一個Java開發攻城獅(lao si ji),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多看多寫~
首先,鑒於題主你說你是剛接觸地階段,我並不推薦你你上來就要寫工業級或者企業級的代碼,當下的話應該是迅速積累項目經驗,快速掌握java web的開發流程為主,可以網上看看什麼視頻教程,有些還是能學到規范的。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
讀大學的時候我接一些外包【朋友介紹】,一開始也很虛啊,覺得這里不對,那裡不對的。寫得多了,慢慢理解整個開發流程後,就覺得也就是增刪改查嘛,沒什麼的。每次都要寫,好麻煩啊,既然這樣,不如自己造一些輪子,後來就是項目多了,又造了一些輪子,然後做了系列的封裝。期間穿插讀了 重構和effective java兩本書,代碼方法保持整潔,但一些代碼上還是不規范。
再後來,學習了java的一些高級特性,反射、自省【提高了寫代碼250%的效率】以及參考了部分阿里的規范,感覺逐漸能寫出比以前看上去優雅的代碼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因為興趣的原因,研究了一下三大框架,自己強行擼了三個閹割版。回去看源碼的時候,發現spring寫得真的太優雅了,然後又小小改了一下風格。
最後,出來工作了,哦謝特~ 大家寫得什麼鬼啊~ 什麼規范都不參照~ 簡直內心爆炸,一萬點傷害~ 好吧,我還是照著我原先的思路,搞一搞~
所以說,工業級、企業級代碼不是每個公司都有,但是對自身有要求是好事啊~ 你也別急,慢慢寫,也能逐漸規范起來~ 只是現在,不合適~ 加油~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