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除數,被除數,商的關系是什麼
1、被除數÷除數=商
2、被除數÷商=除數
3、除數×商=被除數
4、商=被除數÷除數
比如:25÷7=3中,被除數25,除數7,商3。
(1)生意上什麼叫大小除演算法擴展閱讀:
整數a除以整數b ( b≠0 ) ,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餘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除盡的意義甲數除以乙數,所得的商是整數或有限小數而余數也為0時,我們就說甲數能被乙數除盡, (或者說乙數能除盡甲數)這里的甲數、乙數可以是自然數,也可以是小數(乙數不能為0)。
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和商的大小關系是除數的大小決定的。
1、當除數大於1時,商小於被除數
2、當除數等於1時,商=被除數
3、當除數小於1時,商大於被除數。
⑵ 除法的簡便演算法怎麼算
除法簡算有三種:
1、連除可以交換除數位置,但被除數不能動,商不變:
2、連除可以把除數先乘起來再用被除數去除,商不變:
3、有除號和+/-可合並被除數。
給個好評呦!
⑶ 商品利潤不能低於30%比如進貨價是100元有人說除以0.7 有人說是乘以1.3..為什麼這兩種演算法結果不一樣呢
售價不能低於:100×1.3=130(元)
①商品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②利潤=成本×利潤率
③售價=成本+利潤
=成本×(利潤率+100%)
商品利潤不能低於30%,即至少利潤率為30%。
如進貨價是100元,
利潤=成本×利潤率
=100×30%
=100×0.3
=30 (元)
售價=成本×(利潤率+100%)
=100×(30%+100%)
=100×130%
=100×1.3
=130 (元)
或 售價=成本+利潤
=100+30
=130 (元)
(3)生意上什麼叫大小除演算法擴展閱讀: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
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
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
益。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利潤率-網路
⑷ 做生意利潤是按什麼來計算的
利潤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利潤率=(收入-成本)/收入
收入
收入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銷售貨物收入;
2)提供勞務收入;
3)轉讓財產收入;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8)接受捐贈收入;
9)其他收入。
成本
成本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生產成本(製造成本):主要是指為生產產品所使用的原輔物料、煤水電、機器折舊、工人工資、生產期間產生的廢品損失;
2)企業費用:指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⑸ 供貨價的10個點怎演算法,除和乘為啥不一樣 比如零售價是200元,供貨價:200÷1.1=181.82;200×0.9=180;
因為你所求的東西不一樣,作為比例的對象不同。
零售價200元,比供貨價多10個點(10%),也就是供貨價作為100%,
200÷(1+10%)=200÷1.1≈181.82。
供貨價200元,比零售價少10個點(10%),也就是零售價作為100%,
200×(1-10%)=200×0.9=180。
⑹ 什麼是短除法
短除法是算術中除法的演算法,將除法轉換成一連串的運算。短除法是由長除法簡化而來,當中會用到心算,因此除數較小的除法比較適用短除法。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若除以12或12以下的數,可以用記憶中乘法表的內容,用心算來進行短除法。也有些人可以處理除數更大的短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