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競爭性抑製作用中的Vmax不變Km增大
如果抑制劑濃度恆定,則在低底物濃度時抑製作用最為明顯,增大低底物濃度,抑製作用隨之降低,直到[s]增大至很濃時,抑製作用近於消失,達到未加抑制劑時的最大反應速度(Vmax)水平,其動力學特徵是:表觀反應常數(Km)增大、Vmax不變。抑製程度只與抑制劑濃度有關。
典型的例子如丙二酸和草醯乙酸對琥珀酸脫氫酶的抑制;磺胺葯與對氨基苯甲酸(合成二氫葉酸的原料)抑制細菌二氫葉酸合成酶等。
(1)競爭性抑制劑的速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酶的競爭性抑制劑作用原理:與被抑制的酶的底物通常有結構上的相似性,能與底物競相爭奪酶分子上的結合位點,從而產生酶活性的可逆的抑製作用。
例如磺胺葯與對氨基苯甲酸具有類似的結構,而對氨基苯甲酸、二氫喋呤及谷氨酸是某些細菌合成二氫葉酸的原料,後者能轉變為四氫葉酸,它是細菌合成核酸不可缺少的輔酶。由於磺胺葯是二氫葉酸合成酶的競爭性抑制劑,進而減少菌體內四氫葉酸的合成,使核酸合成障礙,導致細菌死亡。
B. 一個關於競爭性抑制的題目
1.競爭性抑制動力學方程為:V=Vmax[S]/{Km(1+[I]/Ki)+[S]}
酶促反應的活性分數為 a=Vi/V
抑制百分數為i=1-a
所以i=0.75=1-(Km+[S])/{Km(1+[I]/Ki)+[S]}
在此題中,Km,Ki已知,[S]=1.5×10-3mol/L
[I]=3.703×10-4mol/L
2.已知Km,Vmax,[S],[I],求V。你沒有寫完Ki=________
①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方程為V=Vmax[S]/{Km(1+[I]/Ki)+[S]}
帶入數據即得。
②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方程為:V=Vmax[S]/{(1+[I]/Ki)(Km+[S])}
代入數據即可。
③反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方程為:V=Vmax[S]/{Km+[S](1+[I]/Ki)}
帶入數據即可。
④酶促反應的活性分數為 a=Vi/V
抑制百分數為i=1-a
V為沒有添加抑制劑時的速度,V=Vmax[S]/(Km+[S])
帶入計算即可,可以約掉Vmax(第1題就是例子)
C. 某酶的Km為4.7×10-5 molL-1,Vmax為22μmolL-1 min-1,底物濃度為2×10-4 molL-1。試計算:(1)競爭性抑
解:(1)競爭性抑制劑的米氏方程為:V=Vmax[S]/(Km(1+[I]/Ki)+[S])
代入數據得:V=13.54μmolL-1 min-1
i%=(1-a)×100%=(1-Vi/Vo)×100%=24%
(2)非競爭性抑制劑的米氏方程為:V=Vmax[S]/((Km+[S])(1+[I]/Ki))
代入數據得:V=6.68μmolL-1 min-1
i%=(1-a)×100%=(1-Vi/Vo)×100%=62.5%
(3)反競爭性抑制劑的米氏方程:V=Vmax[S]/(Km+[S](1+[I]/Ki))
代入數據得:V=7.57μmolL-1 min-1
i%=(1-a)×100%=(1-Vi/Vo)×1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