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尼系數 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計算方法:
假設一個國家有100個人,計算這個國家的基尼系數分為下面四步:1.將這100人按收入從低往高排列,第一名是收入最低的,第一百名是收入最高的;2.畫一個邊長為一的正方形,並將左下角與右上角的對角線相連;3.依次計算前十名,前二十名,前三十名……一直到前九十名所擁有的收入占整個100人的收入的比值;4.以正方形的左下角為原點,用水平邊標記累計人口,垂直邊標記累積的收入比,將在上面計算出的累計收入比值,在正方形中標出。然後,將這些點同原點以及正方形的右上角連接,就可以得到一條曲線。這條曲線被稱為勞倫斯曲線(Lorenze Cruve)。基尼系數就是對角線與勞倫斯曲線之間的面積,與對角線以下的三角形的面積之比。如果收入是均勻分布的,勞倫斯曲線就和對角線重合,基尼系數就是零,如果收入是極端不平均的,比如前99人收入為零,勞倫斯曲線就和正方形的右邊線重合,基尼系數就是1。
B. 請問什麼是基尼系數,怎樣計算出來的
1、基尼系數,是1943年美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基尼系數是一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2、基尼系數的演算法:
(基尼系數示意圖)
(1)、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為A,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為B。並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個數值被稱為
基尼系數或稱洛倫茨系數。如果A為零,基尼系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為零則系數為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洛倫茨曲
線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數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大,那麼基尼系數也越大。
(2)、簡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數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順序排隊,分為人數相等的n組,從第1組到第i組人口累計收入佔全部人口總收入的比重為wi,則說明:該公式是利用定積分的定義將對洛倫茨曲線的積分(面積B)分成n個等高梯形的面積之和得到的。
(基尼系數簡便易用的公式)
C. 基尼系數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如下圖:
基尼系數(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
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系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國際上並沒有一個組織或教科書給出最適合的基尼系數標准。但有不少人認為基尼系數小於0.2時,居民收入過於平均,0.2-0.3之間時較為平均,0.3-0.4之間時比較合理,0.4-0.5時差距過大,大於0.5時差距懸殊。
相關信息:
赫希曼根據洛倫茨曲線提出的判斷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為 A,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為 B。並以 A 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個數值被稱為基尼系數或稱洛倫茨系數。如果 A 為零,基尼系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 B 為零則系數為 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數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大,那麼基尼系數也越大。另外,可以參看帕累托指數(是指對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