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計算兩個經緯度之間的距離 百度百科
地球赤道上環繞地球一周走一圈共 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每1°(度)有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長度計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 1855.3m/60=30.92m,任意兩點距離計算公式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 cosΦAcosΦBcos(λB-λA)]}(A點經度,緯度分別為λA和ΦA,B點的經度、緯度分別為λB和ΦB,d為距離)。
地球上所有地方的緯度一分的距離都是約等於1.86公里,也就是一度等於1.86*60=111公里。不同緯度處的經度線上的一分的實際長度是不同的,219國道基本在東經29-38度之間,29度處的一分經線長約1.63公里,38度處的一分經線長約1.47公里。
在地球儀上,由經線和緯線就組成了經緯網;如果把經緯網地球儀展開,就形成了一幅平面的地圖。確定位置,在航空、航天、航海以及氣象等方面都有作用。「船在海上遇到危險時,如何去營救」等等,都要用到經緯網地圖。
經度 :為了區分地球上的每一條經線,人們給經線標注了度數,這就是經度。經度每15度1個時區。 實際上經度是兩條經線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首都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條經線定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東經180°和西經的180°重合在一條經線上,那就是東西180°經線。緯度:從赤道向北量度為「北緯」(N);向南量度為「南緯」(S)。
在地圖上判讀經度時應注意:從西向東,經度的度數由小到大為東經度;從西向東,經度的度數由大到小,為西經度;除0°和180°經線外,其餘經線都能准確區分是東經度還是西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