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go動態編譯腳本

go動態編譯腳本

發布時間:2023-03-04 21:32:53

⑴ Golang 的靜態編譯

Go 語言和 C 語言的一個很大的區別是, Go 語言只靜態編譯,做個測試:

一方面是 Go 語言編譯後的可執行文件大小比 C 語言的大很多,
另一方面是 C 語言的可執行文件需要依賴 glibc 動態庫,
用 ldd 命令可以看出來:

或者直接刪除 glibc 動態庫, C 可執行程序報錯,而 Go 的還能運行:

這時候只有內部命令可以運行,外部命令,包括 ln 甚至最常用的 ls 命令也不能運行了:

設置好 LD_PRELOAD 環境變數之後, ln 命令可以運行,但是 sudo 仍然不能運行

只能靠 root 用戶來重新創建軟連接了:

所以用 sudo 來 rm 文件要小心,還是用 root 比較好。如果沒有預先留一個打開的 root 終端,登錄都登不進去。

⑵ go語言可以做什麼

go語言在高性能分布式系統領域有很好的開發效率,可以主要用於伺服器端的開發,能夠進行處理日誌、數據打包、虛擬機處理、文件系統、分布式系統、資料庫代理等。

Go(又稱Golang)是Google的 Robert Griesemer,Rob Pike 及 Ken Thompson 開發的一種靜態強類型、編譯型語言。Go 語言語法與C相近,但功能上有:內存安全,GC(垃圾回收),結構形態及 CSP-style並發計算。

撰寫風格:

在Go中有幾項規定,當不匹配以下規定時編譯將會產生錯誤。

每行程序結束後不需要撰寫分號(;)。

大括弧({)不能夠換行放置。

if判斷式和for循環不需要以小括弧包覆起來。

Go亦有內置gofmt工具,能夠自動整理代碼多餘的空白、變數名稱對齊、並將對齊空格轉換成Tab。

⑶ go的簡介


Go語言於2009年11月正式宣布推出,成為開放源代碼項目,並在linux及Mac OS X平台上進行了實現,後追加Windows系統下的實現。
谷歌資深軟體工程師羅布·派克(Rob Pike)表示,「Go讓我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開發效率。」派克表示,和今天的C++或C一樣,Go是一種系統語言。他解釋道,「使用它可以進行快速開發,同時它還是一個真正的編譯語言,我們之所以現在將其開源,原因是我們認為它已經非常有用和強大。」
2007年,谷歌把Go作為一個20%項目開始研發,即讓員工抽出本職工作之外時間的20%,投入在該項目上。除了派克外,該項目的成員還有其它一些谷歌工程師。
派克表示,編譯後Go代碼的運行速度與C語言非常接近,而且編譯速度非常快,就像在使用一個互動式語言。
現有編程語言均未專門對多核處理器進行優化。派克表示,Go就是谷歌工程師為這類程序編寫的一種語言。它不是針對編程初學者設計的,但學習使用它也不是非常困難。Go支持面向對象,而且具有真正的封裝(closures)和反射(reflection)等功能。
在學習曲線方面,派克認為Go與Java類似,對於Java開發者來說,應該能夠輕松學會Go。
之所以將Go作為一個開源項目發布,目的是讓開源社區有機會創建更好的工具來使用該語言,例如Eclipse IDE中的插件。目前還沒有支持Go的IDE。
在目前谷歌公開發布的所有網路應用中,均沒有使用Go。但是谷歌已經使用該語言開發了幾個內部項目。
派克表示,Go是否會對谷歌即將推出的Chrome OS產生影響,現在還言之尚早,不過Go的確可以和Native Client配合使用。他表示,「Go可以讓應用完美的運行在瀏覽器內。」例如,使用Go可以更高效的實現Wave,無論是在前端還是後台。
Go語言是一種新的語言,一種並發的、帶垃圾回收的、快速編譯的語言。它具有以下特點:
1.它可以在一台計算機上用幾秒鍾的時間編譯一個大型的Go程序。
2.Go語言為軟體構造提供了一種模型,它使依賴分析更加容易,且避免了大部分C風格include文件與庫的開頭。
3.Go語言是靜態類型的語言,它的類型系統沒有層級。因此用戶不需要在定義類型之間的關繫上花費時間,這樣感覺起來比典型的面向對象語言更輕量級。
4.Go語言完全是垃圾回收型的語言,並為並發執行與通信提供了基本的支持。
按照其設計,Go打算為多核機器上系統軟體的構造提供一種方法。
Go語言是一種編譯型語言,它結合了解釋型語言的游刃有餘,動態類型語言的開發效率,以及靜態類型的安全性。它也打算成為現代的,支持網路與多核計算的語言。要滿足這些目標,需要解決一些語言上的問題:一個富有表達能力但輕量級的類型系統,並發與垃圾回收機制,嚴格的依賴規范等等。這些無法通過庫或工具解決好,因此Go也就應運而生了。

⑷ 關於GO 語言的入門學習 求解答

已經有好多程序員都把Go語言描述為是一種所見即所得(WYSIWYG)的編程語言。這是說,代碼要做的事和它在字面上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 在這些新語言中,包含D,Go,Rust和Vala語言,Go曾一度出現在TIOBE的排行榜上面。與其他新語言相比,Go的魅力明顯要大很多。Go的成熟特徵會得到許多開發者的欣賞,而不僅僅是因為其誇大其詞的曝光度。下面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谷歌開發的Go語言以及談談Go為什麼會吸引眾多開發者: 快速簡單的編譯 Go編譯速度很快,如此快速的編譯使它很容易作為腳本語言使用。關於編譯速度快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Go不使用頭文件;其次如果一個模塊是依賴A的,這反過來又取決於B,在A裡面的需求改變只需重新編譯原始模塊和與A相依賴的地方;最後,對象模塊裡麵包含了足夠的依賴關系信息,所以編譯器不需要重新創建文件。你只需要簡單地編譯主模塊,項目中需要的其他部分就會自動編譯,很酷,是不是? 通過返回數值列表來處理錯誤信息 目前,在本地語言裡面處理錯誤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直接返回代碼或者拋異常。這兩種都不是最理想的處理方式。其中返回代碼是非常令人沮喪的,因為返回的錯誤代碼經常與從函數中返回的數據相沖突。Go允許函數返回多個值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從函數裡面返回的值,可以用來檢查定義的類型是否正確並且可以隨時隨地對函數的返回值進行檢查。如果你對錯誤值不關心,你可以不必檢查。在這兩種情況下,常規的返回值都是可用的。 簡化的成分(優先於繼承) 通過使用介面,類型是有資格成為對象中一員的,就像Java指定行為一樣。例如在標准庫裡面的IO包,定義一個Writer來指定一個方法,一個Writer函數,其中輸入參數是位元組數組並且返回整數類型值或者錯誤類型。任何類型實現一個帶有相同簽名的Writer方法是對IO的完全實現,Writer介面。這種是解耦代碼而不是優雅。它還簡化了模擬對象來進行單元測試。例如你想在資料庫對象中測試一個方法,在標准語言中,你通常需要創建一個資料庫對象,並且需要進行大量的初始化和協議來模擬對象。在Go裡面,如果該方法需要實現一個介面,你可以創建任何對該介面有用的對象,所以,你創建了MockDatabase,這是很小的對象,只實現了幾個需要運行和模擬的介面——沒有構造函數,沒有附件功能,只是一些方法。 簡化的並發性 相對於其他語言,並發性在Go裡面顯得更加容易。把『go』關鍵字放在任意函數前面然後那個函數就會在其go-routine自動運行(一個很輕的線程)。go-routines是通過通道進行交流並且基本上封鎖了所有的隊列消息。普通工具對相互排斥是有用,但是Go通過使用通道來踢掉並發性任務和坐標更加容易。 優秀的錯誤消息 所有與Go相似的語言,自身作出的診斷都是無法與Go相媲美的。例如,一個死鎖程序,在Go運行時會通知你目前哪個線程導致了這種死鎖。編譯的錯誤信息是非常詳細全面和有用的。 其他 這里還有許多其他吸引人的地方,下面就一概而過的介紹一下,比如高階函數、垃圾回收、哈希映射和可擴展的數組內置語言(部分語言語法,而不是作為一個庫)等等。 當然,Go並不是完美無瑕。在工具方面還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和用戶社區較小等,但是隨著谷歌語言的不斷發展,肯定會有整治措施出來。盡管許多語言,尤其是D、Rust和Vala旨在簡化C++並且對其進行簡化,但它們給人的感覺仍是「C++看上去要更好」。

【Go語言的優勢】
可直接編譯成機器碼,不依賴其他庫,glibc的版本有一定要求,部署就是扔一個文件上去就完成了。
靜態類型語言,但是有動態語言的感覺,靜態類型的語言就是可以在編譯的時候檢查出來隱藏的大多數問題,動態語言的感覺就是有很多的包可以使用,寫起來的效率很高。
語言層面支持並發,這個就是Go最大的特色,天生的支持並發,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天生的基因和整容是有區別的,大家一樣美麗,但是你喜歡整容的還是天生基因的美麗呢?Go就是基因裡面支持的並發,可以充分的利用多核,很容易的使用並發。
內置runtime,支持垃圾回收,這屬於動態語言的特性之一吧,雖然目前來說GC不算完美,但是足以應付我們所能遇到的大多數情況,特別是Go1.1之後的GC。
簡單易學,Go語言的作者都有C的基因,那麼Go自然而然就有了C的基因,那麼Go關鍵字是25個,但是表達能力很強大,幾乎支持大多數你在其他語言見過的特性:繼承、重載、對象等。
豐富的標准庫,Go目前已經內置了大量的庫,特別是網路庫非常強大,我最愛的也是這部分。
內置強大的工具,Go語言裡面內置了很多工具鏈,最好的應該是gofmt工具,自動化格式化代碼,能夠讓團隊review變得如此的簡單,代碼格式一模一樣,想不一樣都很困難。
跨編譯,如果你寫的Go代碼不包含cgo,那麼就可以做到window系統編譯linux的應用,如何做到的呢?Go引用了plan9的代碼,這就是不依賴系統的信息。
內嵌C支持,前面說了作者是C的作者,所以Go裡面也可以直接包含c代碼,利用現有的豐富的C庫。

⑸ 如何用Go語言開發android應用

Go 語言是一個試圖結合動態類型和靜態類型,編譯效率和安全性以及語言的易用性等眾多特性與一體的一種嘗試。他的另一個目標是支持現代的基於網路的、基於多核的計算。最後,Go 還是非常快的,他可以在單個計算機上僅僅花費幾秒時間構建一個龐大的應用程序。使用GO語言開發android語言步驟如下:

1. 下載安裝Go語言(版本1.5+)
Golang鏈接
回到頂部
2. 下載安裝 gomobile
下載
$ go get golang.org/x/mobile/cmd/gomobile
安裝(需要等待幾分鍾)
gomobile init
回到頂部
3. Golang開發手機應用有兩種方式
a. 原生應用開發
$ go get -d golang.org/x/mobile/example/basic
主要應用領域:
應用控制管理與配置
OpenGL ES 2 綁定
Asset 管理
Event 管理
試驗中的包,含有OpenAL 綁定、音頻、字體、圖形以及運動感測器
Android開發
$ gomobile build -target=android golang.org/x/mobile/example/basic
此命令會生成名為basic的apk安裝包
$ gomobile install golang.org/x/mobile/example/basic
此命令將安裝apk包到已連接的android設備

⑹ 如何看待go語言泛型的最新設計

Go 由於不支持泛型而臭名昭著,但最近,泛型已接近成為現實。Go 團隊實施了一個看起來比較穩定的設計草案,並且正以源到源翻譯器原型的形式獲得關注。本文講述的是泛型的最新設計,以及如何自己嘗試泛型。

例子

FIFO Stack

假設你要創建一個先進先出堆棧。沒有泛型,你可能會這樣實現:

type Stack []interface{}func (s Stack) Peek() interface{} {

 

return s[len(s)-1]

}

func (s *Stack) Pop() {

 *s = (*s)[:

len(*s)-1]

}

func (s *Stack) Push(value interface{}) {

 *s = 

append(*s, value)

}

但是,這里存在一個問題:每當你 Peek 項時,都必須使用類型斷言將其從 interface{} 轉換為你需要的類型。如果你的堆棧是 *MyObject 的堆棧,則意味著很多 s.Peek().(*MyObject)這樣的代碼。這不僅讓人眼花繚亂,而且還可能引發錯誤。比如忘記 * 怎麼辦?或者如果您輸入錯誤的類型怎麼辦?s.Push(MyObject{})` 可以順利編譯,而且你可能不會發現到自己的錯誤,直到它影響到你的整個服務為止。

通常,使用 interface{} 是相對危險的。使用更多受限制的類型總是更安全,因為可以在編譯時而不是運行時發現問題。

泛型通過允許類型具有類型參數來解決此問題:

type Stack(type T) []Tfunc (s Stack(T)) Peek() T {

 

return s[len(s)-1]

}

func (s *Stack(T)) Pop() {

 *s = (*s)[:

len(*s)-1]

}

func (s *Stack(T)) Push(value T) {

 *s = 

append(*s, value)

}

這會向 Stack 添加一個類型參數,從而完全不需要 interface{}。現在,當你使用 Peek() 時,返回的值已經是原始類型,並且沒有機會返回錯誤的值類型。這種方式更安全,更容易使用。(譯註:就是看起來更醜陋,^-^)

此外,泛型代碼通常更易於編譯器優化,從而獲得更好的性能(以二進制大小為代價)。如果我們對上面的非泛型代碼和泛型代碼進行基準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區別:

type MyObject struct {

    X 

int

}

var sink MyObjectfunc BenchmarkGo1(b *testing.B) {

 

for i := 0; i < b.N; i++ {

  

var s Stack

  s.Push(MyObject{})

  s.Push(MyObject{})

  s.Pop()

  sink = s.Peek().(MyObject)

 }

}

func BenchmarkGo2(b *testing.B) {

 

for i := 0; i < b.N; i++ {

  

var s Stack(MyObject)

  s.Push(MyObject{})

  s.Push(MyObject{})

  s.Pop()

  sink = s.Peek()

 }

}

結果:

BenchmarkGo1BenchmarkGo1-16     12837528         87.0 ns/op       48 B/op        2 allocs/opBenchmarkGo2BenchmarkGo2-16     28406479         41.9 ns/op       24 B/op        2 allocs/op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分配更少的內存,同時泛型的速度是非泛型的兩倍。

合約(Contracts)

上面的堆棧示例適用於任何類型。但是,在許多情況下,你需要編寫僅適用於具有某些特徵的類型的代碼。例如,你可能希望堆棧要求類型實現 String() 函數

⑺ Go 語言前景怎麼樣,有木有需要 Go 程序員的

Go語言專門針對多處理器系統應用程序的編程進行優化,使用GO編譯的程序可以媲美C或者C++代碼的速度,而且更加安全、支持並行進程。不僅可以開發Web,還可以開發底層,知乎就是golang開發的。區塊鏈的首選語言就是Go,以太坊,超級賬本都是基於Go語言。
Go的目標是希望提升現有編程語言對程序庫等依賴性的管理,這些軟體元素會被應用程序反復調用。由於存在並行編程模式,因此這一語言也被設計用來解決多處理器的任務。
Google對Go寄予厚望,其設計是讓軟體充分發揮多核心處理器同步多工的優點,並可解決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麻煩,它具有現代的程序語言特色,如垃圾回收,幫助程序設計師處理瑣碎但重要的內存管理問題。Go的速度非常快,幾乎和C或C++程序一樣快,且能夠快速製作程序。
目前,Go語言主要用於伺服器端開發,其定位是用來開發大型軟體的,適合於很多程序員一起開發大型軟體,並且開發周期長,支持雲計算的網路服務。Go語言能夠讓程序員快速開發,並且在軟體不斷的增長過程中,它能讓程序員更容易地進行維護和修改。它融合了傳統編譯型語言的高效性和腳本語言的易用性和富於表達性。
Go語言作為伺服器編程語言,很適合處理日誌、數據打包、虛擬機處理、文件系統、分布式系統、資料庫代理等;網路編程方面,Go語言廣泛應用於Web應用、API應用、下載應用等,除此之外,Go語言還可用於內存資料庫和雲平台領域,目前國外很多雲平台都是採用Go開發的,所以說Go語言的開發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閱讀全文

與go動態編譯腳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inuxwireshark使用教程 瀏覽:656
手機訪問阿里伺服器地址 瀏覽:678
程序員可以干什麼 瀏覽:70
績效考核權重分配演算法 瀏覽:524
android應用logo 瀏覽:898
光遇安卓服墓土商店什麼時候開 瀏覽:566
月收益翻倍的源碼 瀏覽:638
asop源碼放在哪裡 瀏覽:989
電腦伺服器密碼怎麼找 瀏覽:574
jdp轉換pdf 瀏覽:749
把pdf導入iphone 瀏覽:508
米哈游租賃的雲伺服器是哪個 瀏覽:524
android直接打電話 瀏覽:1017
ubuntu停止命令 瀏覽:285
cnc攻絲編程 瀏覽:869
換個手機號碼app怎麼注冊 瀏覽:321
怎麼下載小猴口算app 瀏覽:117
輕鏈app的貨怎麼樣 瀏覽:626
電腦里的u盤如何加密 瀏覽:372
我的世界全部版本伺服器下載地址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