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既然鴻蒙是開源,那麼以後可以通過刷機在手機上使用鴻蒙嗎
鴻蒙既然是開源系統,而且目前的初期階段還是兼容傳統的Linux和android內核,只是把微內核部分融入其中,所以我認為目前市面上的安卓手機還是有很大概率直接刷鴻蒙系統的,別忘了之前華為可是用上百萬測試機型對鴻蒙操作系統進行測試,而不僅僅是華為自己的機型,只要鴻蒙正式推出的話說明後鴻蒙至少可以兼容目前大部分安卓手機的。
之前余承東也在鴻蒙發布會上說過,目前的鴻蒙系統仍然在使用安卓核心架構的一部分,畢竟新系統初期最麻煩的還是應用生態,所以如果華為一次性推倒重來全部使用微內核架構的話就難以兼容目前市面上的APP了,所以初期的鴻蒙系統應該還是有不少和安卓系統共存的存在,其它安卓手機刷機可能性很大。
因為目的是打破谷歌安卓系統的壟斷,所以鴻蒙系統應該是在底層Linux的基礎上替換了android的那一套東西,然後換成華為自己的微內核架構,並且引入方舟編譯器的代碼進行優化,這樣即使未來谷歌在系統上卡華為的脖子也不必擔心了,只是未來如果全面引入華為微內核架構以後,華為再對自家麒麟處理器做了特殊的適配優化,那麼鴻蒙系統能兼容多少安卓手機就是一個問號,當然不排除民間某些「大神」通過逆向適配來刷機鴻蒙系統,但是效果應該不會很好,而且無法持續發展。
總之,鴻蒙系統在華為手機業務上只是一個備用方案,在現階段還能使用安卓系統的情況下不會太快的引入鴻蒙,而是更多的優先在大屏、可穿戴設備上使用。
現在的Android手機採用了ARM架構,鴻蒙系統可以適配ARM架構,因此理論上「鴻蒙系統」可以刷入安卓手機。
玩過刷機的用戶都知道,手機刷入鴻蒙系統必備的條件有兩點:第一,有適配手機類型的鴻蒙系統,支持手機的各類硬體;第二,手機被root,支持刷機,強行刷機,可能導致主板損壞,比如三星手機的「熔斷機制」。既然鴻蒙系統已經開源,那麼後期有可能在手機上刷入鴻蒙系統。
1、鴻蒙系統適配手機
從「鴻蒙」系統的發布會來看,鴻蒙系統主要面向LoT設備,同時也支持手機。如果谷歌系統不向華為開放,將「可以隨時啟用鴻蒙」,華為已經做好了用鴻蒙系統代替安卓系統的准備,但是,目前來看,安卓系統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從鴻蒙系統最初的設計來看,鴻蒙系統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兼容安卓系統的所有應用,消費者不需要因為使用鴻蒙系統改變自己的的應用習慣。同時,為了給廣大開發者提供便利,原安卓應用代碼只需要經過「方舟編譯器」編譯後,就可以適配鴻蒙系統,節省開發成本和學習成本。
2、鴻蒙系統將開源
鴻蒙系統將全球開源,推動並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與廣大開發者和合作夥伴共同推進鴻蒙系統的發展,這個也是安卓手機能夠刷入鴻蒙系統的前提條件。
眾所周知,鴻蒙系統採用了微內核的架構,相比安卓的宏內核,對系統進行了精簡,內核只保留了進程調度、內存管理等核心功能,其他的網路協議、文件系統、設備驅動等都放在了用戶態,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時有很高的擴展性,方便終端根據需求進行裁剪和添加,解決了安卓系統「碎片化」的問題。
總之,由於採用了同樣的硬體架構(ARM),理論上任何安卓手機都可以刷入「鴻蒙」系統,但是可能因為專利、合約、商業利益等原因,刷機體驗鴻蒙系統的道路比較曲折,需要民間大神解決。最先能夠使用鴻蒙系統的手機,可能是華為搭載麒麟處理器的手機。
鴻蒙是一整套系統,包括手機系統、電視系統、車載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等,使萬物通過鴻蒙連接!這是大局!需要5G支持!到時候什麼安卓、安吉星等各個平台的現有系統都要死一邊!鴻蒙是一個微內核,分布式布局的系統,各個廠家後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配置系統,但是基礎核心是鴻蒙,就現在,鴻蒙不考慮app生態可以隨時把安卓替換!大家還在講手機生態,華為直接跳過,人家要做萬物互聯基礎!!華為為什麼一直都不談手機要做生態,一個太難了,一個層次太低,直接跳過,這就是彎道超車!華為要做萬物互聯基礎還需要很大的努力,之前國人做系統找不到方向,做什麼系統都失敗,現在有一個方向,就需要國人努力就可以了!國家提供5G互聯網的支持,剩下的,就是各大廠商之間的廝殺而已!鴻蒙系統只是算在5G技術裡面的一種,中國工業4.0就需要5G這種無通訊延遲的技術!還有,鴻蒙不是一個操作系統,它是一個底層的系統,操作界面之類的需要根據具體硬體去增加,比如手機有手機的操作系統,電視有電視的操作系統,車載有車載的操作系統,智能家居有智能家居的操作系統,但是它們的底層核心系統代碼是鴻蒙!
在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宣布,鴻蒙OS正式發布,並對所有的開發者免費開源,希望有更多的開發者共同參與進來。同時也是說了一個讓我們非常振奮的消息。
如果安卓系統無法使用,鴻蒙系統隨時可以使用。而為什麼不現在立即上線,或許是因為生態建設的考慮。因為鴻蒙系統和單純的手機操作系統完全不同,或者說和安卓系統的存在明顯差別。
安卓系統採用的是內核設計,一旦ROOT許可權被非法獲取,整個系統就會被攻破,相當於是只要拿到了大門的鑰匙,就可以輕松的打開每一扇門。而鴻蒙系統是採用微內核,無需ROOT許可權,外核服務相互隔離,可提升系統安全。
相對於華為手機來說,裝上鴻蒙系統應該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對於華為以外的手機品牌,它們如果是想要安裝,是不是可以通過刷機而使用上鴻蒙呢?有關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來分析一下。
安卓系統是全球應用最多的一個,早幾年的時候還是會聽到刷機,要ROOT的消息。但是在近幾年,很多的手機廠商是關閉了這樣的一個許可權,反正在華為手機上,是沒有看到有ROOT的許可權。
加上很多手機廠商在安卓系統上開發了屬於自己的OS,所以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說,是很難將手機進行ROOT的。不過對一些發燒友來說,應該是小菜一碟的。在刷完機以後,再來安裝鴻蒙,按道理來說問題也不大。
可有一個前提是鴻蒙對於手機配置的要求是什麼,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還有按照鴻蒙的戰略方向,不只是運用在手機上的,在智能手錶、智能音箱、平板等上面都是可以使用的。
這個也是和安卓系統非常不一樣的地方,更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內的手機製造廠商要獲得更多的loT市場份額,是需要藉助鴻蒙來開發的,自己再重新搞一個非常的不實際。
所以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不用刷機就可以使用鴻蒙系統了。當然這個是局限於安卓系統,但是鴻蒙的兼容性對蘋果好像也是可以的。只不過這個時間估計沒有那麼的快,畢竟搭建一個大的生態戰略需要很長的時間。
更是需要其他的開發者踴躍加入進來,你們期待鴻蒙的到來嗎?
對於大家較為關心的話題,華為鴻蒙系統是否可以應用於手機產品先給出結果,答案是肯定的!
華為的開發者大會於8月9日正式召開,華為正式推出鴻蒙系統,並且全球實現開源。華為鴻蒙系統主要應用於未來萬物互聯的智能設備,包括智慧屏、智能穿戴設備、車機、音響、手機等終端產品。
華為鴻蒙系統不僅僅能夠使用在手機設備上,並且其系統的特色能夠顯著的提升手機性能。一起來看看,華為鴻蒙系統都有哪些特色吧!
華為鴻蒙系統的特色
通過華為余承東的介紹,華為鴻蒙系統主要有兩大特色:
從華為鴻蒙系統的兩大特性,可以看出這是一款面向未來,適用於萬物互聯的智能操作系統。
手機端使用華為鴻蒙系統的好處
簡單了解了一下華為鴻蒙系統的特性,那麼,手機端使用華為鴻蒙系統有哪些優勢呢?
除此之外,華為余承東還強調了華為鴻蒙系統的安全性,相信這也是大家較為關注的問題。
關於華為鴻蒙系統您怎麼看那,若手機搭配鴻蒙系統,您會選擇購買嗎?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把鴻蒙系統輸入普通手機理論上是可行的。只不過鴻蒙前期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手機上,鴻蒙操作系統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剛發布的榮耀智慧屏,後序是一些智能傢具和物聯網應用,鴻蒙這個操作系統的目的並不是只針對手機,而且面向未來的全場景應用,面向未來的物聯網時代實現萬物互聯。
關於鴻蒙能否用在手機上,余承東在華為首屆開發者大會上已經說明,鴻蒙操作系統可以隨時用於手機取代安卓操作系統。有些人問為什麼首發不是手機版本而是智慧屏等智能家居,因為對於手機來說,生態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而在剛首發的操作系統和已經形成非常成熟的生態的安卓操作系統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所以華為應該走的不應該是直接剛的路線,而應該是迂迴路線,先布局智能家居等市場,這類產品需求單一,對軟體生態要求不高,當家庭中的各種智慧家居使用鴻蒙之後,就會為鴻蒙潛移默化的布局龐大的「硬體生態」,實現到收集的循環漸進的過度。
而且以華為的性格,都是採用的合作競爭方式,華為在很多產品上已經實現自產,比如麒麟晶元,但是依然會大量購買高通的手機晶元。只要谷歌不限制華為,相信華為也不會完全棄用安卓操作系統。
說鴻蒙以後可能可以被刷入普通的手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鴻蒙是開源的,開源意味著很多的開發者去改進,而鴻蒙採用的微內核可以讓開發者根據自己需求靈活修改,做出個性化的系統。現在的安卓手機通常採用ARM架構,而鴻蒙也是可以兼容ARM架構的。但是因為專利、合約、商業利益等原因,相信即使鴻蒙推出手機版了,非華為手機想要體驗華為操作系統也是比較曲折的,這就需要一些民間大牛開發者來解決了。
另外,如果谷歌不完全限制安卓,鴻蒙手機OS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操作系統的發布知識一個開始,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全面的生態體系,這一點需要華為不斷的努力,也需要用戶對鴻蒙OS的支持。
可能性還是有的,據說華為為了兼容暫時保留了Linux和Android內核。不過,
1、華為覺得手機生態還需要時間,所以暫時沒有放在前面優先順序。
2、按照商業邏輯,華為不會兼顧現有的其他品牌手機。
3、也沒有必要兼容自家的老手機。
所以,可能性在於,在開源社區有一幫大牛,自己改系統,可能實現刷機。
那蘋果刷機為什麼不能進入安卓系統
可以,只要硬體適配就可能。就如同電腦做WIN10和WIN7一樣。用刷機包線刷就可以了。
2. 大部分手機廠家不用麒麟海思的晶元,其原因是什麼
一方面是麒麟晶元的產量不足以供應其他的廠商。另一方面麒麟晶元也是華為的一項核心技術,並不是可以外出出售的。
華為手機的麒麟晶元是我國國產晶元當中目前可以量產使用的核心處理器之一,對華為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核心技術。由於華為公司本身的技術差距以及沉澱實力,因此他們本身的晶元產量不足以供應其他的廠家。同時華為對於自己的晶元技術也是非常看重並且嚴格保密的。
一:在同等價格下,麒麟晶元的價格非常高昂。
麒麟海思晶元是華為沉澱了許多年,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所生產出來的國產研發晶元。由於華為本身的技術實力肯定要比高通和聯發科等其他廠商要遜色許多,因此麒麟晶元的單個晶元造價以及研發價格是非常高昂的。因此許多廠商為了保證自己的手機生產的利潤,購買麒麟晶元就是一種非常不劃算的做法。
3. 華為榮耀手機哪款支持方舟編譯器
手機:華為Mate40、Mate40 Pro、Mate40 Pro+、Mate40RS保時捷設計以及華為Mate X2等華為高端旗艦,榮耀V40 Pro搭載的也是麒麟9000,也在首批升級的名單中。華為Nova8系列將在年底發布,搭載的處理器還沒有確認,升級要晚一點。
麒麟9000由台積電最先進的5nm工藝打造,成本也明顯提升,台積電5nm晶圓單片的價格約為1.7萬美元,大約可以切割出400顆麒麟9000晶元。
產品簡介
麒麟9000晶元是華為公司於2020年10月22日20:00發布的基於5nm工藝製程的手機Soc,基於5nm工藝製程打造,集成多達153億個晶體管,包括一個3.13GHz A77大核心、三個2.54GHz A77中核心、四個2.04GHz A55小核心。
麒麟9000晶元包含兩個規格:麒麟9000和麒麟9000E,麒麟9000E由Mate40搭載,Mate40 Pro、Mate40 Pro+與Mate40 RS保時捷版則搭載麒麟90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麒麟9000
4. 小米手機會不會用華為的方舟編譯器
答案是不會!至少小米手機短期內不會使用方舟編譯器。首先,方舟編譯器開源的,它只是一個編譯工具,主要給開發人員使用,理論上只要編譯好APP之後,就可以在所有Android核心的手機上運行。不過由於目前方舟編譯器還只是部分開源,工具鏈和運行時庫還沒有公布完整的代碼,所以小米的開發人員現在想用也用不了,只有等方舟編譯器繼續開源、完善之後,小米等其它手機廠商才能夠使用。
如果未來方舟編譯器能夠進一步完善,比如真的和宣傳的那樣,大大提高系統的流暢度和應用的打開速度,讓用戶感受到切切所說的變化。甚至在同一價位、相同的配置,華為手機如果能夠做到比其它友商競品更快、更流暢。那麼方舟編譯器以及相關技術也自然會受到其它廠商的重視,甚至直接拿去使用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華為想要推廣方舟編譯器,關鍵還是在於要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用戶的口碑上來了,其它友商自然也會選擇和華為合作。
5. 國產手機使用華為晶元跟麒麟系統,會成為現實嗎
國產手機使用華為晶元和系統,目中罩前來看不是很現實,因為華為自己都沒辦法繼續使用麒麟晶元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華為雖然可以設計出麒麟晶元,但是沒有自行生產的能力,只能交由台積電代工。這種方式在過去是比較符合全球化進程的,華為只需要專注於晶元的設計,將生產交給更加專業的企業去做,可以大大提高晶元的設計和生產效率。
高通、蘋果的晶元也都是由台積電、三星代工的。但是隨著華為接連遭受他國打壓,導致台積電從9月15日開始,就不能夠再為華為代工晶元了。這種情況是華為過去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所以現實就是非常的被動,麒麟晶元已經完全停產。
所以無論是從現實還是理論的角度來講,華為的晶元和系統都不可能給其它國產手機廠商使用。當然如果未來華為的晶元能夠實現完成自主生產,且性能超過蘋果、高通的話,國內友商肯定也會樂於使用的。
6. 手機是小米6x(6+128)想用華為系統使用,方舟編譯器,刷機把系統刷成 EMUI9.1 可以嗎
不可以,人家的方舟編譯器,好像是只針對麒麟晶元,驍龍的不行
7. 麒麟980加上方舟編譯器還能再戰幾年
麒麟980晶元是華為海思推出的新信衡一代旗艦移動SoC處理器,麒麟980採用台積電7納米製程工藝,該技術在大約指甲大小的區域內集成69億晶體管。麒麟980結合了八個CPU核心(四個A76和四個A55)、十個GPU核心,並有雙ISP、i8感測器處理器、安全引擎,還支持UFS 2.1、Hi-Fi音頻、4K視頻。 2018年8月31日,華為麒麟980處理器在IFA2018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滑前做消費展會中正式發布,這款處理器創造了「六個世界第一」,延續了華為麒麟首發CPU/GPU新架構的傳統,同時拿到7nm工藝首發,NPU AI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018年9月5日,麒麟980處理器在國內發布,加上華為自己研製的方舟編譯器,日常使用根本毫無悔灶問題。
8. 沒有麒麟晶元依舊「豪橫」,華為P50Pro前後七顆鏡頭,同樣第一
目前來說,情況已經是很明了,華為的麒麟晶元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以內是不會再順利得到生產了,這是余承東親口承認的,而且也是很符合現實情況的。
實際上退一步講,沒了麒麟晶元的華為手機也不會怎樣,最多就是像小米OV那樣,向別人購買晶元來就可以正常發售手機了。不過即使是這樣,華為高端機的優勢依舊是在的,因為不管以後的華為高端機用驍龍還是用聯發科處理器,它的拍照技術同樣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
就比如說華為P50 Pro!
根據目前的狀態來看,華為P50 Pro是不可能再繼續擁有麒麟9000晶元了,因為這個晶元只夠華為Mate40系列使用,因此它可能就不得不購買驍龍或者是聯發科處理器,但是絲毫不影響的是,華為P50 Pro的拍照技術又要拿下第一!
根據曝光的消息,華為P50 Pro採用了後置五攝+前置兩攝,一共七顆鏡頭。主攝從華為P40 Pro的5000萬主攝變成了雙5000萬主攝,10倍光學變焦當然是跑不了,而且還可以確定的是,華為P50 Pro的視頻錄制功能會更加強大。
畢竟現在大家都更傾向於視頻拍攝,所以手機廠商們在這方面也是比較在乎。
實際上我們可以感覺得到,即使沒了麒麟處理器加持的華為高端機,依舊是可以「豪橫」得起來,畢竟華為除了拍照這個最大優勢之外,還有流暢度也是拿得出手的。
不管是何種晶元,華為的方舟編譯器以及GT技術和超級文件系統加持之後,都會讓華為手機變得很流暢,只是說沒有麒麟晶元的華為手機會在國產這個詞上更遠一點,其它的並無什麼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