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人都怎麼算的11x
印度的數學還是挺發達的,數學演算法和我們大不相同;
比如乘法,我們學的是列式計算,由低位到高位,依次相乘再相加。但是印度卻不是用這樣的演算法思維。記得有次去銀行交考試費,我們12個人,每個人1540盧比,那個銀行職員把1540連續寫了三遍,然後立馬知道1540 X 12的結果野耐了,沒鍵游有用計算器,就是簡單的草稿,寫了三遍1540就知道結果了,反正我是不清楚他是怎麼算的乘法。至於你說的11X,我更不清楚稿脊銷了
『貳』 啊拉伯數字什麼時候傳到中國來的
阿拉伯數字的來歷
通常,我們把1、2、3、4……9、0稱為「阿拉伯數字」。其實,這些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創造的,它們最早產生於古代的印度。可是人們為什麼又把它們稱為「阿拉伯數字」呢?據傳早在公元七世紀時,阿拉伯人漸漸地征服了周圍的其他民族,建立起一個東起印度,西到非洲北部及西班牙的薩拉森大帝國。到後來,這個大帝國又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國家。由於兩個國家的歷代君主都注重文化藝術,所以兩國的都城非常繁榮昌盛,其中東都巴孝襪格達更勝一籌。這樣,西來的希臘文化,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匯集於此。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並消化,形成了新的阿拉伯文化。大約在公元750年左右,有一位印度的豎慎鬧天文學家拜訪了巴格達王宮,把他隨身帶來的印度製作的天文表獻給了當時的國王。印度數字1、2、3、4……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也就在這個時候介紹給了阿拉伯人。因為印度數字和計算方法簡單而又方便,所以很快就被阿拉伯人所接受了,並且逐漸地傳播到歐洲各個國家。在漫長的傳播過程中,印度創造的數字就被稱為「阿拉伯數字」了。到後來,人們雖然弄清了「阿拉伯數字」的來龍去脈,但由於大家早已習慣了「阿拉伯數字」這一叫法,所以也就沿用下來了。
回答者:wnc7188 - 大學士 十六級 9-27 20:27
阿拉伯數字是怎樣來的
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制並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
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已經比較進步,並採用了十進位制的計演算法。到吠陀時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識到數碼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創造了一些簡單的、不完全的數字。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hunya),表示方式是一個黑點「●」,後來衍變成「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飢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
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並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並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應用方法。
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於羅馬數字。1202年義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志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余罩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應用,逐漸為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人傳來的印度數字,但忘卻了其創始祖,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參考資料: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91704368.html
『叄』 印度數學加法很神奇,為何卻不被廣泛採用
印度數學加法很神奇,主要是因為他們那裡的加法和我們中國的加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看了印度的加法之後,就覺得印度的加法比較神奇。其實各個國家的加法都是不一樣的,印度的加法雖然神奇,但是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國家的一套算數的體系,所以也不能夠因為印度的加法神奇,其他國家就將他們國家的算數體系給放棄,全部照搬他人的。所以印度的數學加法很神奇,只不過在印度周邊推廣而已,推廣不到全世界的,有些地方對它不是很接受。
我們國家有些書店也會出售出版印度的啟蒙數學書,這些數學書中也都記載了印度神奇的加法,所以印度還是在積極推廣他們國家的加法的,而且有些家長也非常認同印度的教學模式。因此印度一直在推廣,只不過是推廣的范圍有限,沒有推廣到全世界而已,所以有些地方你還是能夠接觸到的。
『肆』 為什麼中國數學演算法與印度不一樣
數學算旅州法散掘是統一
是精沖鎮核確的
只是方法不一樣
其實結果是相同的
祝你生活愉快
『伍』 印度數學的計算方法
1.12+12=24
公式:1.N(12)+N(12)=A(1+2)+B(1+2)=N(3)+N(3)=N(6)
2.N(24)=N(2+4)=N(6)
3.1與2得數相同,所以正確
註:此方法不適用於除法。
減法、乘法都用的是這個方法。 1.11乘任何數
2.兩個乘數個位上都是5的乘法
3.乘數的十位相同,兩個個位上的數相加是10的乘法
4.兩個乘數都在100~110之間的乘法
『陸』 印度數學乘法計算方法是什麼
兩位數乘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相同)的計算方法:第一個因數加上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得一個和,再乘十位上數字的幾個十,最後加上兩個因數個位上數字的乘積就是乘法算式的乘積。
任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從個位算起,然後兩個因數個位十位交叉相乘的積相加再加上進位,都只寫末位上的數字,最後把兩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字相乘再加上進位,得出兩位數乘法的積。
十九乘法:如15*14=(15+4)*10+5*4=210;二十九乘法:如24*26=(24+6)*20+4*6=624。
驗算方法:
1、12+12=24。
公式:1.N(12)+N(12)=A(1+2)+B(1+2)=N(3)+N(3)=N(6)。
2、N(24)=N(2+4)=N(6)。
3、1與2得數相同,所以正確。
註:此方法不適用於除法。
減法、乘法都用的是這個方法。
簡便計算:
1、11乘任何數。
2、兩個乘數個位上都是5的乘法。
3、乘數的十位相同,兩個個位上的數相加是10的乘法。
4、兩個乘數都在100~110之間的乘法。
『柒』 印度gdp演算法國際認可嗎
不認可。根據查詢印旅棚度GDP演算法相關信息,印度gdp演算法國際不認可。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碼談部同遲鎮碰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
『捌』 中國九九乘法口訣VS印度數學心算乘法口訣,哪
印度的九九乘法表是從1 背到19(→19×19乘法? ),不過您知道印度人是怎麼記 11到19 的數字嗎?「印度式計算訓練」以下介紹印度人的演算法: 請試著用心算算出下面的答案: 13 X 12 = ? (被乘數)(乘數 ) 印度人是這樣算的 : 第一步:先把被乘數(13)跟乘數的個位數 (2)加起來 13 + 2 = 15 第二步:再把被乘數的個位數(3)乘以乘數的個位數 (2) 2 X 3 = 6 第三步:然後把第一步的答案乘以10(→也就是說後面加個 0 ) 之後再加上第二步的答案就行了 15 X 10 + 6 = 156 就這樣,用心算就可以很快地算出11X11 到19X19了喔。這真是太神奇了! ----------------------------------------------------- 點評:覺得很直觀,應該是來自(10+a)* (10+b)的簡化。
『玖』 筆算是怎樣一種計算方法
筆算是一種用筆寫出算式或算草進行計算的方法,是數學中最常用到的一種計算方法。與其相關的計算方法有心算、口算等。
筆算是用筆書寫豎式進行計算,它是以加法口訣、乘法基本九九口訣為基礎列出豎式、記錄中間過程、寫出計算結果。筆算起源於印度沙盤算。公元六世紀印度形成了十進制位值制記數法,並在沙盤上用竹桿書寫數碼進行四則計算。
(9)印度數學演算法在中國能用嗎擴展閱讀
筆算傳入中國,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唐朝與印度的交往,印度的天文、數學傳入中國,但當時印度演算法沒有引起重視。13世紀蒙古征服一些伊斯蘭國家,隨著文化的交流,伊斯蘭的數學知識傳入中國。最初筆算整數四則計算的數碼是漢字,從上到下豎寫。
19世紀改為漢字橫寫,計算形式接近現代。後採用阿拉伯數碼,形式橫寫與豎寫對照。20世紀初小學數學從學制、課程到課本全盤西化,完全採用阿拉伯數碼的橫寫筆算豎式的形式,並在中國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