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程序編輯,程序編譯,程序連接
編輯,類似於文本編輯,將程序代碼輸入進去,可以修改,增加,刪除
編譯,將程序代碼按一定規則變換成機器可以識別的可執行代碼序列,
連接,將編譯的代碼序列與必須的啟動代碼,用到的庫文件按規則組合連接成可執行程序
⑵ 請解釋這些概念:源程序和目標程序。計算機程序的執行方式,程序的編輯、編譯、連接和運行。
源程序一般是指該程序的源代碼形式(能通過編譯、鏈接生成最終程序(一般是可執行文件)的源代碼文件)。
目標程序一般是指從源代碼編譯、鏈接生成的最終程序(一般是可執行文件)。
計算機程序的執行方式與平台有關,不太清楚樓主想問的到底是什麼。
程序的編輯一般是指編輯、修改程序的源代碼。
程序的編譯一般是指用編譯器將源代碼文件編譯生成供鏈接用的文件或可執行文件的過程。
程序的鏈接一般是指用鏈接器將鏈接文件(編譯生成的鏈接文件、鏈接庫等)生成最終的目標程序的過程。
程序的運行一般是指將程序裝入內存執行的過程。
⑶ C語言編輯編譯連接的作用是什麼
C語言編輯的作用是檢查語法,製作C語言的源文件和頭文件,生成匯編代碼。
C語言編輯的作用是將匯編代碼轉換機器碼。在這一步中,會對文件內部的語法語義做處理,如果編譯出錯,無法進行後續動作。
C語言鏈接的作用是將機器碼鏈接到一起生成可執行程序。這一步會對文件之間的關聯做檢查,如果出錯,將不會生成可執行程序,也就無法執行。
(3)程序編輯編譯連接的意思擴展閱讀:
C語言鏈接時,將源文件中用到的庫函數與匯編生成的目標文件.o合並生成可執行文件。該可執行文件會變大很多,一般是調用自己電腦上的靜態庫。
靜態庫和應用程序編譯在一起,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運行,而動態庫是動態鏈接,文件生效時才會調用。很多代碼編譯通過,鏈接失敗就極有可能在靜態庫和動態庫這出現了紕漏,要視情況解決。缺少相關所需文件,就會鏈接報錯。這個時候就要檢查下本地的鏈接庫是不是缺損。
⑷ C語言編輯編譯連接的作用是什麼
1
編輯:
就是寫代碼或修改代碼,製作C語言的源文件和頭文件。
2
編譯:是由編譯程序將C語言源文件轉換成二進制中間文件,在這一步中,會對文件內部的語法語義做處理,如果編譯出錯,無法進行後續動作。
3
鏈接:將2中生成的中間文件組合成二進制可執行文件,這一步會對文件之間的關聯做檢查,如果出錯,將不會生成可執行文件,也就無法執行。
4
執行:
運行可執行文件,這一步是編寫代碼的最終目的。
以上四步每步均依賴於上一步,這是一個逐步由高級語言(C語言)到機器語言(可執行文件)轉化的過程。廣義的編譯,包含編譯鏈接兩個部分。
⑸ c語言中的編輯,編譯,連接,運行分別是什麼意思
編輯就是對代碼的編寫,按照c語言規則,編寫完成一定功能的代碼。
編譯就是對代碼進行編譯,讓代碼從高級語言編譯成可以讓電腦識別運算的機器碼。
連接就是對代碼各個函數等進行,連接
運行就是運行所編輯代碼組成的程序。
⑹ c語言中的編輯,編譯,連接,運行分別是什麼意思
1、編輯:編寫代碼,製作C語言的源文件。
2、編譯:是由編譯程序將C語言源文件轉換成二進制中間文件,對文件內部的語法語義做處理,如果編譯出錯,無法進行後續動作。
3、鏈接:將編譯中生成的中間文件組合成二進制可執知行文件,這一步會對文件之間的關聯做檢查,如果出錯,將不會生成可執行文件,也就無法執行。
4、執行:運行可執行文件,這一步道是編寫代碼的最終目的。
(6)程序編輯編譯連接的意思擴展閱讀:
DOS命令通常分為三類:內部命令、外部命令和批處理命令。
1、內部命令:
其包含在命令解釋程序COMMAND.COM中,一旦啟動DOS,這些命令就被調入內存,只要在DOS系統提示符下輸入這些命令,就可立即執行。
2、外部命令:
其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在系統盤上,所帶擴展名為COM和EXE。DOS啟動時,它們並沒有被調入內存,執行前必須從系統盤讀進內存。因此輸入外部命令時,要了解該命令是否在當前盤上,不然DOS無法找到它們。
3、批處理命令:
實際上是個文件,該文件包含多條命令,當用戶鍵入批處理文件名時,DOS將順序執行其中的各條命令。注意,批處理命令必須用「.BAT」作為擴展名。
C語言的運算非常靈活,功能十分豐富,運算種類遠多於其它程序設計語言。在表達式方面較其它程序語言更為簡潔,如自加、自減、逗號運算和三目運算使表達式更為簡單。
當多種不同運算組成一個運算表達式,即一個運算式中出現多種運算符時,運算的優先順序和結合規則就會顯得十分重要。
網路-運行命令
網路-C語言
⑺ 用C語言編的程序,要生成可執行文件的時候,要編譯、鏈接,編譯是什麼意思啊鏈接是什麼意思編譯和鏈接
編譯就是把C代碼轉換成CPU可執行的機器指令,每個.c文件生成一個.obj文件。
鏈接就是把生成的(多個) .obj 文件及用到的庫文件(.lib)一起組合生成可執行文件(.e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