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gcc擴展編譯選項

gcc擴展編譯選項

發布時間:2023-04-14 01:40:50

A. 請問linux下,gcc編譯程序的過程(從讀取源文件到製作可執行程序中間所有過程,越詳細越好)

gcc -S *.c 預處理+反匯編

B. 如何修改ndk的gcc編譯選項

Debug選項:
在 gcc編譯源代碼時指定-g選項可以產生帶有調試信息的目標代碼,gcc可以為多個不同平台上帝不同調試器提供調試信息,默認gcc產生的調試信息是為 gdb使用的,可以使用-gformat 指定要生成的調試信息的格式以提供給其他平台的其他調試器使用.常用的格式有
-ggdb:生成gdb專 用的調試信息,使用最適合的格式(DWARF 2,stabs等)會有一些gdb專用的擴展,可能造成其他調試器無法運行.
-gstabs:使用 stabs格式,不包含gdb擴展,stabs常用於BSD系統的DBX調試器.
-gcoff:產生COFF格式的調試信息,常用於System V下的SDB調試器前搜;
-gxcoff:產生XCOFF格式的調試信息,用於IBM的RS/6000下的DBX調試器;
-gdwarf- 2:產生DWARF version2 的格式的調試信息,常用於IRIXX6上的DBX調試器.GCC會使用DWARF version3的一些特性.
可 以指定調試信息的等級:在指定的調試格式後面加上等級:
如: -ggdb2 等,0代表不產生調試信息.在使用-gdwarf-2時因為最早的格式為-gdwarf2會造成混慧羨歷亂,所以要額外使用一個-glevel來指定調試信息的 等級,其他格式選項也可以派辯另外指定等級.
gcc可以使用-p選項指定生成信息以供porf使用.

C. arm gcc 內嵌匯編,gcc該是什麼選項呢

不是很懂你的問題。我只知道如果你:
只預編譯,那麼就是gcc -E test.c -o test.i
只編譯,那麼就是 gcc -S test.i -o test.s
只匯編不鏈接,那麼就是gcc -c test.s -o test.o //這個估計就是你要的答案,匯編用-c選項
鏈接,那麼就是 gcc -o hello.o -o hello.o

D. gcc 的編譯選項 -MD 是什麼意思

MD 是一個參數.
gcc提供了大量的警告選項,對代碼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警 告,通常可以使用-Wall來開啟以下警告:
-Waddress -Warray-bounds (only with -O2) -Wc++0x-compat
-Wchar-subscripts -Wimplicit-int -Wimplicit-function-declaration
-Wcomment -Wformat -Wmain (only for C/ObjC and unless
-ffreestanding) -Wmissing-braces -Wnonnull -Wparentheses
-Wpointer-sign -Wreorder -Wreturn-type -Wsequence-point
-Wsign-compare (only in C++) -Wstrict-aliasing -Wstrict-overflow=1
-Wswitch -Wtrigraphs -Wuninitialized (only with -O1 and above)
-Wunknown-pragmas -Wunused-function -Wunused-label -Wunused-value
-Wunused-variable
unused-function:警告聲明但是沒有定義的static函數;
unused- label:聲明但是未使用的標簽;
unused-parameter:警告未使用的函數參數;
unused-variable:聲明但 是未使用的本地變數;
unused-value:計算了但是未使用的值;
format:printf和scanf這樣的函數中的格式字元 串的使用不當;
implicit-int:未指定類型;
implicit-function:函數在聲明前使用;
char- subscripts:使用char類作為數組下標(因為char可能是有符號數);
missingbraces:大括弧不匹配;
parentheses: 圓括弧不匹配;
return-type:函數有無返回值以及返回值類型不匹配;
sequence-point:違反順序點的代碼,比如 a[i] = c[i++];
switch:switch語句缺少default或者switch使用枚舉變數為索引時缺少某個變數的case;
strict- aliasing=n:使用n設置對指針變數指向的對象類型產生警告的限製程度,默認n=3;只有在-fstrict-aliasing設置的情況下有 效;
unknow-pragmas:使用未知的#pragma指令;
uninitialized:使用的變數為初始化,只在-O2時有 效;

E. Linux中gcc編譯器如何使用

2004年4月20日最新版本的GCC編譯器3.4.0發布了。目前,GCC可以用來編譯C/C++、FORTRAN、java、OBJC、ADA等語言的程序,可根據需要選擇安裝支持的語言。GCC 3.4.0比以前版本更好地支持了C++標准。本文以在Redhat Linux上安裝GCC3.4.0為例,介紹了GCC的安裝過程。

安裝之前,系統中必須要有cc或者gcc等編譯器,並且是可用的,或者用環境變數CC指定系統上的編譯器。如果系統上沒有編譯器,不能安裝源代碼形式的GCC 3.4.0。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在網上找一個與你系統相適應的如RPM等二進制形式的GCC軟體包來安裝使用。本文介紹的是以源代碼形式提供的GCC軟體包的安裝過程,軟體包本身和其安裝過程同樣適用於其它Linux和Unix系統。

系統上原來的GCC編譯器可能是把gcc等命令文件、庫文件、頭文件等分別存放到系統中的不同目錄下的。與此不同,現在GCC建議我們將一個版本的GCC安裝在一個單獨的目錄下。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來不需要它的時候可以方便地刪除整個目錄即可(因為GCC沒有uninstall功能);缺點是在安裝完成後要做一些設置工作才能使編譯器工作正常。在本文中我採用這個方案安裝GCC 3.4.0,並且在安裝完成後,仍然能夠使用原來低版本的GCC編譯器,即一個系統上可以同時存在並使用多個版本的GCC編譯器。

按照本文提供的步驟和設置選項,即使以前沒有安裝過GCC,也可以在系統上安裝上一個可工作的新版本的GCC編譯器。

1. 下載

在GCC網站上()或者通過網上搜索可以查找到下載資源。目前GCC的最新版本為 3.4.0。可供下載的文件一般有兩種形式:gcc-3.4.0.tar.gz和gcc-3.4.0.tar.bz2,只是壓縮格式不一樣,內容完全一致,下載其中一種即可。

2. 解壓

根據壓縮格式,選擇下面相應的一種方式解包(以下的「%」表示命令行提示符):

% tar xzvf gcc-3.4.0.tar.gz
或者
% bzcat gcc-3.4.0.tar.bz2 | tar xvf -

新生成的gcc-3.4.0這個目錄被稱為源目錄,用${srcdir}表示它。以後在出現${srcdir}的地方,應該用真實的路徑來替換它。用pwd命令可以查看當前路徑。

在${srcdir}/INSTALL目錄下有詳細的GCC安裝說明,可用瀏覽器打開index.html閱讀。

3. 建立目標目錄

目標目錄(用${objdir}表示)是用來存放編譯結果的地方。GCC建議編譯後的文件不要放在源目錄${srcdir]中(雖然這樣做也可以),最好單獨存放在另外一個目錄中,而且不能是${srcdir}的子目錄。

例如,可以這樣建立一個叫 gcc-build 的目標目錄(與源目錄${srcdir}是同級目錄):

% mkdir gcc-build
% cd gcc-build

以下的操作主要是在目標目錄 ${objdir} 下進行。

4. 配置

配置的目的是決定將GCC編譯器安裝到什麼地方(${destdir}),支持什麼語言以及指定其它一些選項等。其中,${destdir}不能與${objdir}或${srcdir}目錄相同。

配置是通過執行${srcdir}下的configure來完成的。其命令格式為(記得用你的真實路徑替換${destdir}):

% ${srcdir}/configure --prefix=${destdir} [其它選項]

例如,如果想將GCC 3.4.0安裝到/usr/local/gcc-3.4.0目錄下,則${destdir}就表示這個路徑。

在我的機器上,我是這樣配置的:

% ../gcc-3.4.0/configure --prefix=/usr/local/gcc-3.4.0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enable--long-long --host=i386-redhat-linux --with-system-zlib --enable-languages=c,c++,java

將GCC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支持C/C++和JAVA語言,其它選項參見GCC提供的幫助說明。

5. 編譯

% make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我的機器上(P4-1.6),這個過程用了50多分鍾。

6. 安裝

執行下面的命令將編譯好的庫文件等拷貝到${destdir}目錄中(根據你設定的路徑,可能需要管理員的許可權):

% make install

至此,GCC 3.4.0安裝過程就完成了。

6. 其它設置

GCC 3.4.0的所有文件,包括命令文件(如gcc、g++)、庫文件等都在${destdir}目錄下分別存放,如命令文件放在bin目錄下、庫文件在lib下、頭文件在include下等。由於命令文件和庫文件所在的目錄還沒有包含在相應的搜索路徑內,所以必須要作適當的設置之後編譯器才能順利地找到並使用它們。

6.1 gcc、g++、gcj的設置

要想使用GCC 3.4.0的gcc等命令,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它的路徑${destdir}/bin放在環境變數PATH中。我不用這種方式,而是用符號連接的方式實現,這樣做的好處是我仍然可以使用系統上原來的舊版本的GCC編譯器。

首先,查看原來的gcc所在的路徑:

% which gcc

在我的系統上,上述命令顯示:/usr/bin/gcc。因此,原來的gcc命令在/usr/bin目錄下。我們可以把GCC 3.4.0中的gcc、g++、gcj等命令在/usr/bin目錄下分別做一個符號連接:

% cd /usr/bin
% ln -s ${destdir}/bin/gcc gcc34
% ln -s ${destdir}/bin/g++ g++34
% ln -s ${destdir}/bin/gcj gcj34

這樣,就可以分別使用gcc34、g++34、gcj34來調用GCC 3.4.0的gcc、g++、gcj完成對C、C++、JAVA程序的編譯了。同時,仍然能夠使用舊版本的GCC編譯器中的gcc、g++等命令。

6.2 庫路徑的設置

將${destdir}/lib路徑添加到環境變數LD_LIBRARY_PATH中,最好添加到系統的配置文件中,這樣就不必要每次都設置這個環境變數了。

例如,如果GCC 3.4.0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在RH Linux下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上執行或者在文件/etc/profile中添加下面一句:

setenv LD_LIBRARY_PATH /usr/local/gcc-3.4.0/lib:$LD_LIBRARY_PATH

7. 測試

用新的編譯命令(gcc34、g++34等)編譯你以前的C、C++程序,檢驗新安裝的GCC編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8. 根據需要,可以刪除或者保留${srcdir}和${objdir}目錄。

F. gcc的常用編譯命令

gcc編譯命令總結:
1.無選項
gcc test.c
默認生成可執行文件a.out
2.-o 生成的可執行文件名
gcc test.c -o test
3.多個文件一起編譯
gcc test1.c test2.c -o test
4.-O選項
gcc -O1 test1.c -o test
作用:使用編譯優化級別1編譯程序,優化級別為1-3,級別越大優化效果越好,但編譯時間越長
5 -g選項 :生成可調試信息
6.鏈接庫的命令
gcc test.c -lm -o test
-lm 表示鏈接系統的數學庫 libm.a

G. 怎麼用gcc編譯文件

在終端中輸入 gcc 文件名 -o 目標文件名x0dx0a然後 ./目標文件名 就行了,沒有目標文件名,自動存為 ax0dx0a執行 ./a 就行了。x0dx0ax0dx0a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我們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其中多數參數我們可能根本就用不到,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x0dx0a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x0dx0a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x0dx0a-c,只編譯,不連接成為可執行文件,編譯器只是由輸入的.c等源代碼文件生成.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通常用於編譯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x0dx0a-o output_filename,確定輸出文件的名稱為output_filename,同時這個名稱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給出這個選項,gcc就給出預設的可執行文件a.out。x0dx0a-g,產生符號調試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號資訊,要想對源代碼進行調試,我們就必須加入這個選項。x0dx0a-O,對程序進行優化編譯、連接,採用這個選項,整個源代碼會在編譯、連接過程中進行優化處理,這樣產生的可執行文件的執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編譯、連接的速度就相應地要慢一些。x0dx0a-O2,比-O更好的優化編譯、連接,當然整個編譯、連接過程會更慢。x0dx0a-I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頭文件目錄列表中,是在預編譯過程中使用的參數。C程序中的頭文件包含兩種情況∶x0dx0aA)#include x0dx0aB)#include 「myinc.h」x0dx0a其中,A類使用尖括弧(< >),B類使用雙引號(「 」)。對於A類,預處理程序cpp在系統預設包含文件目錄(如/usr/include)中搜尋相應的文件,而B類,預處理程序在目標文件的文件夾內搜索相應文件。 x0dx0ax0dx0aGCC執行過程示例x0dx0ax0dx0a示例代碼 a.c:x0dx0a#include x0dx0aint main()x0dx0a{x0dx0aprintf("hello\n");x0dx0a}x0dx0a預編譯過程:x0dx0a這個過程處理宏定義和include,並做語法檢查。x0dx0a可以看到預編譯後,代碼從5行擴展到了910行。x0dx0agcc -E a.c -o a.ix0dx0acat a.c | wc -lx0dx0a5x0dx0acat a.i | wc -lx0dx0a910x0dx0a編譯過程:x0dx0a這個階段,生成匯編代碼。x0dx0agcc -S a.i -o a.sx0dx0acat a.s | wc -lx0dx0a59x0dx0a匯編過程:x0dx0a這個階段,生成目標代碼。x0dx0a此過程生成ELF格式的目標代碼。x0dx0agcc -c a.s -o a.ox0dx0afile a.ox0dx0aa.o: ELF 64-bit LSB relocatable, AMD x86-64, version 1 (SYSV), not strippedx0dx0a鏈接過程:x0dx0a鏈接過程。生成可執行代碼。鏈接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鏈接,另外一種是動態鏈接。使用靜態鏈接的好處是,依賴的動態鏈接庫較少,對動態鏈接庫的版本不會很敏感,具有較好的兼容性;缺點是生成的程序比較大。使用動態鏈接的好處是,生成的程序比較小,佔用較少的內存。x0dx0agcc a.o -o ax0dx0a程序運行:x0dx0a./ax0dx0ahellox0dx0a編輯本段x0dx0aGCC編譯簡單例子x0dx0ax0dx0a編寫如下代碼:x0dx0a#include x0dx0aint main()x0dx0a{x0dx0aprintf("hello,world!\n");x0dx0a}x0dx0a執行情況如下:x0dx0agcc -E hello.c -o hello.ix0dx0agcc -S hello.i -o hello.sx0dx0agcc -c hello.s -o hello.ox0dx0agcc hello.c -o hellox0dx0a./hellox0dx0ahello,world!

H. Linux下gcc編譯介紹

Linux系統下的Gcc(GNU C Compiler)是GNU推出的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的多平台編譯器,是GNU的代表作品之一。gcc是可以在多種硬體平台上編譯出可執行程序的超級編譯器,其執行效率與一般的編譯器相比平均效率要高20%~30%。
Gcc編譯器能將C、C++語言源程序、匯程式化序和目標程序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如果沒有給出可執行文件的名字,gcc將生成一個名為a.out的文件。在Linux系統中,可執行文件沒有統一的後綴,系統從文件的屬性來區分可執行文件和不可執行文件。而gcc則通過後綴來區別輸入文件的類別,下面我們來介紹gcc所遵循的部分約定規則。
.c為後綴的文件,C語言源代碼文件;
.a為後綴的文件,是由目標文件構成的檔案庫文件;
.C,.cc或.cxx 為後綴的文件,是C++源代碼文件;
.h為後綴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頭文件;
.i 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ii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m為後綴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碼文件;
.o為後綴的文件,是編譯後的目標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經過預編譯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Gcc的執行過程
雖然我們稱Gcc是C語言的編譯器,但使用gcc由C語言源代碼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的過程不僅僅是編譯的過程,而是要經歷四個相互關聯的步驟∶預處理(也稱預編譯,Preprocessing)、編譯(Compilation)、匯編(Assembly)和連接(Linking)。
命令gcc首先調用cpp進行預處理,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源代碼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預編譯語句(如宏定義define等)進行分析。接著調用cc1進行編譯,這個階段根據輸入文件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匯編過程是針對匯編語言的步驟,調用as進行工作,一般來講,.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和匯編、.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文件經過預編譯和匯編之後都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當所有的目標文件都生成之後,gcc就調用ld來完成最後的關鍵性工作,這個階段就是連接。在連接階段,所有的目標文件被安排在可執行程序中的恰當的位置,同時,該程序所調用到的庫函數也從各自所在的檔案庫中連到合適的地方。

Gcc的基本用法和選項
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我們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其中多數參數我們可能根本就用不到,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
-c,只編譯,不連接成為可執行文件,編譯器只是由輸入的.c等源代碼文件生成.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通常用於編譯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o output_filename,確定輸出文件的名稱為output_filename,同時這個名稱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給出這個選項,gcc就給出預設的可執行文件a.out。
-g,產生符號調試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號資訊,要想對源代碼進行調試,我們就必須加入這個選項。
-O,對程序進行優化編譯、連接,採用這個選項,整個源代碼會在編譯、連接過程中進行優化處理,這樣產生的可執行文件的執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編譯、連接的速度就相應地要慢一些。
-O2,比-O更好的優化編譯、連接,當然整個編譯、連接過程會更慢。
-I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頭文件目錄列表中,是在預編譯過程中使用的參數。C程序中的頭文件包含兩種情況∶
A)#include
B)#include 「myinc.h」
其中,A類使用尖括弧(< >),B類使用雙引號(「 」)。對於A類,預處理程序cpp在系統預設包含文件目錄(如/usr/include)中搜尋相應的文件,而對於B類,cpp在當前目錄中搜尋頭文件,這個選項的作用是告訴cpp,如果在當前目錄中沒有找到需要的文件,就到指定的dirname目錄中去尋找。在程序設計中,如果我們需要的這種包含文件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目錄中,就需要逐個使用-I選項給出搜索路徑。
-L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函數檔案庫文件的目錄列表中,是在連接過程中使用的參數。在預設狀態下,連接程序ld在系統的預設路徑中(如/usr/lib)尋找所需要的檔案庫文件,這個選項告訴連接程序,首先到-L指定的目錄中去尋找,然後到系統預設路徑中尋找,如果函數庫存放在多個目錄下,就需要依次使用這個選項,給出相應的存放目錄。
-lname,在連接時,裝載名字為「libname.a」的函數庫,該函數庫位於系統預設的目錄或者由-L選項確定的目錄下。例如,-lm表示連接名為「libm.a」的數學函數庫。
上面我們簡要介紹了gcc編譯器最常用的功能和主要參數選項,更為詳盡的資料可以參看Linux系統的聯機幫助。
假定我們有一個程序名為test.c的C語言源代碼文件,要生成一個可執行文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
gcc test.c
這時,預編譯、編譯連接一次完成,生成一個系統預設的名為a.out的可執行文件,對於稍為復雜的情況,比如有多個源代碼文件、需要連接檔案庫或者有其他比較特別的要求,就要給定適當的調用選項參數。再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整個源代碼程序由兩個文件testmain.c 和testsub.c組成,程序中使用了系統提供的數學庫,同時希望給出的可執行文件為test,這時的編譯命令可以是∶
gcc testmain.c testsub.c □lm □o test
其中,-lm表示連接系統的數學庫libm.a。

Gcc的錯誤類型及對策
Gcc編譯器如果發現源程序中有錯誤,就無法繼續進行,也無法生成最終的可執行文件。為了便於修改,gcc給出錯誤資訊,我們必須對這些錯誤資訊逐個進行分析、處理,並修改相應的語言,才能保證源代碼的正確編譯連接。gcc給出的錯誤資訊一般可以分為四大類,下面我們分別討論其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第一類∶C語法錯誤
錯誤資訊∶文件source.c中第n行有語法錯誤(syntex errror)。這種類型的錯誤,一般都是C語言的語法錯誤,應該仔細檢查源代碼文件中第n行及該行之前的程序,有時也需要對該文件所包含的頭文件進行檢查。有些情況下,一個很簡單的語法錯誤,gcc會給出一大堆錯誤,我們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其嚇倒,必要的時候再參考一下C語言的基本教材。
第二類∶頭文件錯誤
錯誤資訊∶找不到頭文件head.h(Can not find include file head.h)。這類錯誤是源代碼文件中的包含頭文件有問題,可能的原因有頭文件名錯誤、指定的頭文件所在目錄名錯誤等,也可能是錯誤地使用了雙引號和尖括弧。

第三類∶檔案庫錯誤
錯誤資訊∶連接程序找不到所需的函數庫,例如∶
ld: -l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這類錯誤是與目標文件相連接的函數庫有錯誤,可能的原因是函數庫名錯誤、指定的函數庫所在目錄名稱錯誤等,檢查的方法是使用find命令在可能的目錄中尋找相應的函數庫名,確定檔案庫及目錄的名稱並修改程序中及編譯選項中的名稱。
第四類∶未定義符號
錯誤資訊∶有未定義的符號(Undefined symbol)。這類錯誤是在連接過程中出現的,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使用者自己定義的函數或者全局變數所在源代碼文件,沒有被編譯、連接,或者乾脆還沒有定義,這需要使用者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源程序,給出全局變數或者函數的定義體;二是未定義的符號是一個標準的庫函數,在源程序中使用了該庫函數,而連接過程中還沒有給定相應的函數庫的名稱,或者是該檔案庫的目錄名稱有問題,這時需要使用檔案庫維護命令ar檢查我們需要的庫函數到底位於哪一個函數庫中,確定之後,修改gcc連接選項中的-l和-L項。
排除編譯、連接過程中的錯誤,應該說這只是程序設計中最簡單、最基本的一個步驟,可以說只是開了個頭。這個過程中的錯誤,只是我們在使用C語言描述一個演算法中所產生的錯誤,是比較容易排除的。我們寫一個程序,到編譯、連接通過為止,應該說剛剛開始,程序在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是演算法設計有問題,說得更玄點是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夠,還需要更加深入地測試、調試和修改。一個程序,稍為復雜的程序,往往要經過多次的編譯、連接和測試、修改。下面我們學習的程序維護、調試工具和版本維護就是在程序調試、測試過程中使用的,用來解決調測階段所出現的問題。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I. linux 怎麼編譯c的源程序的gcc,編譯命令是什麼

編譯方法:格式 gcc [option] [sourcefilename]常用的選項最簡單的是:gcc hello.c默認的情況下將生成a.out的可執行性文件,

只需要在終端上輸入./a.out就可以看到執行的結果,如果你想指定生成目標文件的名字那麼你可以加上 -o選項,命令如下神純御:gcc -o hello hello.c

命令:gcc -c hello hello.c

(9)gcc擴展編譯選項擴展閱讀:

gcc命令的基本用法

gcc[options][filenames]

其中,filenames為文件名;options為編譯選項。

當不使用任何編譯選項編譯hello.c時,gcc將會自動編譯產生一個a.out的可執行文件:

[root@localhostc]#ls

hello.c

[root@localhostc]#gcchello.c

[root@localhostc]#ls

a.outhello.c

執行:

[root@localhostc]#./a.out

Hello,World!

使用-o編譯選擇,可以為編譯後的文件指定一個名字:

[root@localhostc]#ls

a.outhello.c

[root@localhostc]#gcchello.c-ohello

[root@localhostc]#ls

a.out褲塌hellohello.c

執行:

[root@localhostc]#./hello

Hello,World! 游岩

注意:使用-o選項時,-o後面必須跟一個文件名,即:-o outfile。

為了便於描述後面的選項,刪除hello和a.out可執行文件。

閱讀全文

與gcc擴展編譯選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使用access的命令按鈕 瀏覽:897
有點錢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832
博途v15解壓後無法安裝 瀏覽:203
什麼是根伺服器主機 瀏覽:436
安卓手游怎麼申請退款 瀏覽:553
安卓系統如何分享網頁 瀏覽:278
ad如何編譯pcb工程 瀏覽:412
除了滴滴app哪裡還能用滴滴 瀏覽:399
截圖怎麼保存文件夾然後壓縮 瀏覽:8
幻影伺服器怎麼樣 瀏覽:27
具體哪些廣東公司招程序員 瀏覽:870
嵌入式編譯器教程 瀏覽:306
ssl數據加密傳輸 瀏覽:86
51單片機定時器方式2 瀏覽:331
命令行查看開機時間 瀏覽:813
python微博復雜網路分析 瀏覽:550
rf3148編程器 瀏覽:505
浙江標准網路伺服器機櫃雲主機 瀏覽:589
設置網路的伺服器地址 瀏覽:600
java圖形界面設計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