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萬智牌 法力曲線怎麼計算
法術力曲線、地的比例及其他
一、 法術力曲線
作為法術力曲線最好的例子就是Sligh套牌了。(在這里我省略了作者對Sligh起源介紹的部分,關於Sligh的介紹可以參考以前翻譯的套牌檔案。)這種套牌把每種釋放費用的牌運用到了,因為這樣可以保證每回合的法術力都能得到充分地利用。設想一下,如果你有四個回合攔洞都沒有錯過使用地的話,就可以在第一回合使用一個1cc的咒語,第二回合使用兩個1cc的咒語或一個2cc的咒語,第三回合使用3個1cc的咒語或1個1cc的和1個2cc的或是一個3cc的咒語,等等。在這里作了一個能最有效地使用法術力的假設,你可以盡可能地使用更多的牌。在Rush套牌里(Sligh也是其中的一種)制勝的關鍵就在於盡可能地放東西進場。某些其他類別的套牌也不同程度地慶巧使用了法術力曲線,但它們法術力曲線在很多情況下是比較寬松地。如果你想用比較簡單地公式來計演算法術力曲線的話,那麼可以這樣做(但是隨後介紹的地的比例和Dead-Weight會影響到這一公式計算的結果):
1. 請你決定將會使用咒語的最高釋放費用。(這里以4cc為例)
2. 定好一個指數,或者決定是否會逐步提高釋放費用。
3. 定好你准備有多少地,以及會有多少牌來使用這些地。
在這里我想用一套由60張牌組成的,最高費用為4cc,法術力曲線逐步提高的套牌舉例。(我想用4 1cc的,3 2cc的簡差枯,2 3cc的和1
4cc的咒語)這套牌里有20張地。
cc=casting cost 釋放費用
4z+3z+2z+z=40(這個公式通常讀做:w+x+y+z=40 ,而且w=4z,x=3z,y=2z,這里已經作了轉換)。現在10z=40,所以z=4。這就意味著隨著法術力逐步提升,我將擁有16張1cc,12張2cc,8張3cc和4張4cc的牌。
這些數量加起來正好等於40。盡管這是個很普通的公式也請你牢記下來。
再舉個例子,假如公式的指數定為3cc,那麼就可以用x+y+z=40表示,現在將它們全部轉換為「z」,x=4z,y=2z,和z=z。
4z+2z+z=40
7z=42,那麼z=6。由於有60張牌,3cc為最高費用,法術力逐步提升,20張地,所以會有24張1cc,12張2cc,和6張3cc的牌。
你可以發現它正好是指數的兩倍。但這並不是最好的答案,所以我從這兩個公式里選了一個,來舉最後一個例子,讓我們看看以前介紹的Enchantress deck(咒術師套牌):
60張牌,20張地,最大費用為3 cc,法術力逐步增加。
3z+2z+z=40
6z=40
z=6.67(四捨五入)
20張1 cc,12張2 cc,7張cc(因為可以作調整,所以我選擇了20,12,和8)
好了,看到這已經夠亂的了。這里需要告訴你,它主要是用來幫助你決定每種釋放費用的牌要放多少(它只是輔助手段,計算的最終結果並不代表它一定合適),所以我只把它當作構築套牌初期的參考。
二、地的比例
通常決定地的比例是用反復實驗的方法(不停地試驗,看看究竟需要要多少地才合適),但在這里我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幫助。下面列舉的是一個六十張套牌中的地的數量,以及在較安全地情況下(排除對手的干擾)能連續直接放地的比率。
假設能連續放地:
16張地 開始時手上有1-2張地,平均能夠連續放1-2張地。
18張地 開始時手上有1-2張地,平均能夠連續放2-3張地。
20張地 開始時手上有2-3張地,平均能夠連續放3-4張地。
22張地 開始時手上有2-3張地,平均能夠連續放3-5張地。
24張地 開始時手上有2-3張地,平均能夠連續放4-5張地。
26張地 開始時手上有2-4張地,平均能夠連續放5-6張地。
28張地 開始時手上有3-4張地,平均能夠連續放5-7張地。
我們能從這學到些什麼呢?如果一副套牌中最高費用的牌為5cc,那麼你最好不要放超過實際需要量的地。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許可」套牌,這是一種純藍控制套牌。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raw-Go」,這么叫是因為一般你抓一張牌,放地,然後說「Done」或「Go」。隨後你可以康掉對手的咒語,或讓他們的永久物回手,通常像這樣擾亂對手到第5或第六回合,這樣你就可以突然使用5-6cc的強力牌了。好了,當我了解到如果不能使用5cc的牌我就不能獲勝時,是否真的能夠連續放5張地呢?這就是為什麼許可套牌會用到很多的地牌原因了。除非有5張地,否則就不能取勝,所以實戰中就使用了24張或更多的地。如果能結合一些抓牌咒語像腦力激盪或神來一筆,你就差不多可以保證能得到足夠的地了。
最後再舉個例子,Enchantress deck,差不多都是3cc的牌,我每張牌都用了4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抓到需要的牌)。由於差不多所有的法術力加速套牌都使用了野地叢生,肥沃大地和探險,這樣我有可能在第二回合就使用3cc的咒語,因而我只放了20張地。不過,選擇地的比例的問題依然要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決定,但上面的指導可以讓你的套牌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擁有比較合理的結構。
三、Dead-Weight
最後,我們回到Dead-Weight的主題。它主要靠上面的兩個因數決定。研究你的法術力曲線和地的比例可以幫助你決定套牌里潛在的Dead-Weight,而且可能可以對它作一些刪除或調整。綠色是一種幾乎沒有Dead-Weight的顏色,在套牌里只要擁有很少量的牌就可以變成為法術力加速類型。黑色由於有4張黑暗祭禮通常可以減少一些Dead-Weight。白色、藍色和紅色除了利用神器和能提供特殊法術力地外,通常每回合只可以放一張地。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成功的多色套牌里都會有綠色牌。綠色的法術力加速能力通常可以讓你忽略套牌里潛在的法術力限制。(另,如果是使用了灰黑巨岩來提升速度的套牌通常會被稱為Accelerated-(color),所以通常那些由於使用了灰黑巨岩而能在第三回合就使用背信忘義和古靈精怪的藍色套牌,也被叫為Accelerated Blue加速藍)。在建立套牌時,有一個方法能在檯面上提供一些額外的法術力源,那就是神器,用3cc釋放的瑞莫斯之心在每個回合提供額外的法術力看起來有些浪費,但是也要考慮到兩個因數:
1. 如果你能馬上使用神器的話,你實際上僅用了2點法術力來釋放它。
2. 你是否覺得用3cc來放一張額外的地比這更浪費呢。
非原創,我當時就是看這個突破瓶頸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激盪大結局是什麼
《激盪》大結局:罪大惡極的顧亦雄,終於有了報應,患上中風偏癱,而陸江濤的一聲「爸」,算得上兩個人達成了調解。陸江濤在哥哥住院治療後,懂了錢不是萬能的,總算認可了大哥的辦事核心理念,踏下心來了,最後也和露天溫泉重回合好。
哥哥陸海波身體恢復了,和林霞還有了自己的兒子。馮力在獄中簽署了離婚協議書,思齊終於遇到了那個對的人龐恩越。大結局彰顯了陸家姐弟在經歷了二十年的浮浮沉沉後,還是靠齊心合力把企業做大做強了銷孝。
這一結果看起來極致,但還是有二點缺憾,便是思琪和林霞。思琪和林霞是劇里三觀最正的女人。劇里惡人馮力、顧亦雄、李旭、思琪外公,他們都得到了一定的處罰,算得上罪有理應,但很可愛的思琪,最後卻因替王磊挨了一刀就死了,這一結果好遺憾。思琪做為顧亦雄的閨女,在前期並沒積極參與到王磊和顧亦雄的斗爭中來,一直是以一個笑源扮面人的身份,在和江濤她們共處。
實際上思琪一出場,就可以看出她完全不像顧亦雄。一家人一起吃飯,她通告爸爸媽媽,上大學之後不了在家裡面,要住著院校,感覺隨意,不難看出思琪的性格有點兒反叛,不會受到父母的限定,也為了她虧裂稿之後去陸家兄弟公司埋下了伏筆。
Ⅲ 品管圈裡面的圈能力是怎麼算出來的啊
圈能力蔽賀評定的三個方面及所賦分老梁值:
(1)能自行解決(0.76-1分)
(2)需一個單位配合(0.51-0. 75分)
(3)需多個單位配合(0-0.5分)
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 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成員能力)
品管圈(QCC)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的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又稱QC小組,一般6人左右),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
(3)激盪演算法怎麼算擴展閱讀:
品管圈活動內容
組圈
(1)根據同一部門或工作性質相關聯、同一班次之原侍並運則,組成品管圈。
(2)選出圈長。
(3)由圈長主持圈會,並確定一名記錄員,擔任圈會記錄工作。
(4)以民主方式決定圈名、圈徽。
(5)圈長填寫「品管圈活動組圈登記表」,成立品管圈,並向QCC推動委員會申請注冊登記備案。
活動主題選定製定活動計劃
(1)每期品管圈活動,必須圍繞一個明確的活動主題進行,結合部門工作目標,從品質、成本、效率、周期、安全、服務、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個問題點,並列出問題點一覽表。
(2)以民主投票方式產生活動主題,主題的選定以品管圈活動在3個月左右能解決為原則。
(3)提出選取理由,討論並定案。
(4)制定活動計劃及進度表,並決定適合每一個圈員的職責和工作分工。
(5)主題決定後要呈報部門直接主管/經理審核,批准後方能成為正式的品管圈活動主題。
(6)活動計劃表交QCC推行委員會備案存檔。
(7)本階段推薦使用腦力激盪法和甘特圖。
Ⅳ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怎麼算分
卡特爾十六種個性因素測驗16PF-人格測定量表 簡介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簡稱16PF)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經過幾十年的系統觀察和科學實驗,應用因素分析統計法慎重確定和編制而成的一種精確的測驗。本測試使用國際通用的16PF人格心理測驗,同時結合中國常模標准和臨床實踐作出判斷。該測試的主要功能是測試人的16項基本正性人格特徵,並通過科學方法進一步了解其各項心理學指標。這一測驗共187道題目,能在約四十五分鍾的時間測量出十六種主要人格特徵。本測驗在國際上頗有影響,並於1979年引入國內並由專業機構修訂為中文版。本測驗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廣泛應用於人格測評、人才選拔、心理咨詢和職業咨詢等工作領域。 測試中的十六種人格因素各自獨立,相互之間的相關度極小,每一種因素的測量都能使被試者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徵有清晰而獨特的認識,更能對被試人格的十六種不同因素的組合做出綜合性的了解,從而全面評價其整個人格。 各量表測試的因子如下: 1 A 樂 群 性 測試被測者與外界環境間的適應情況和交流情況 2 B 聰 慧 性 測試被測者的智力及其可發展情況(理性思維) 3 C 穩 定 性 測試被測者的情緒特徵,情緒控制能力 4 E 恃 強 性 測試被測者的恃強、倔強性情況 5 F 興 奮 性 測試被測者的興奮特質 6 G 有 恆 性 測試被測者一般做事時是權宜、敷衍的還是有恆、負責的 7 H 敢 為 性 測試被測者是否有冒險敢為的人格特徵 8 I 敏 感 性 測試被測者對待外界的敏感程度 9 L 懷 疑 性 測試被測者的處世懷疑態度 10 M 幻 想 性 測試被測者的幻想力、想像力 11 N 世 故 性 測試被測者在為人處世時的世故、老練性情況 12 O 憂 慮 性 測試被測者是否有憂郁狀況 13 Q1 實 驗 性 測試被測者對環境的批評性特徵 14 Q2 獨 立 性 測試被測者的獨立性能力 15 Q3 自 律 性 測試被測者處世時的自律、自覺情況特徵 16 Q4 緊 張 性 測試被測者的焦慮、緊張狀況 除上述16項特徵因子外,16PF還可以做出相應的人格類型分析,包括: 適應與焦慮型分析、內向與外向型分析、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型分析、怯懦與果斷型分析、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專業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分析、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分析、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分析等次元人格因素。 本測驗共有187道題目, 都是有關個人的興趣和態度等問題。每個人對這些問題是會有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對問題如何回答,並沒有對與不對之分,只是表明你對這些問題的態度。請你要盡量表達個人的意見,不要有顧慮。 應當記住的是: 1. 每一測題只能選擇一個答案; 2. 不可漏掉任何測題; 3. 盡量不選擇B答案; 4. 本測驗不計時間,但應憑自己的直覺反應進行作答,不要遲疑不決,拖延時間歷兄。棚宏一定要在一個小時以內完成整個測驗。 5. 有些題目你可能從未思考過,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對於這樣的題目,同樣要求你做出一種傾向性的選擇。 卡特爾十六種個性因素測驗(16PF) 卡特爾十六種個性因素測驗或十六種個性因素問卷(Catteii the Sixteen Personality Pactor Text or Questionnaire,16PF)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教授卡特爾(R.B.Cattell)編制的。 16PF於1947年發表,但在這之前卡特爾教授已做了近10年的實驗研究。卡特爾重要貢獻之一是將因素分析的數理統計學方法應用於人格測驗。他從詞典、心理學文獻和精神病學文獻,以及日常用語中收集了描述人類個性特點肢和襲的詞彙4500多個,透過同義詞的分析,整理出171個表示人格的最基本用語,然後根據這些詞的相互關系,分成42組,稱為人格的表面特質。表面特質直接與環境相聯系,在外部行為中表現。卡氏及共同事在約幾十年時間里對不同年齡、職業、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了大量的測量,發現了20種基本的特質,最先用A、B、C、D、E等命名,後來又收集到更多的證據。他對表現特質進行因素分析,得出十幾個隱蔽在表現特質後面的根源特質,卡特爾認為,只要測量出16個根源特性在人身上的表現程度,就能知道他的人格,據此,他編制了《16種個性因素測驗》。 與其他類似的測驗相比較,16PF能以同等的時間(約40分鍾到1小時)測量更多的人格特性,一般人格測驗,僅測量少數幾種人格特性,而且多偏重於病態的心迎,少數自稱為多元性的人格測驗,常是編制者賃主觀見解構造的,缺乏客觀事實的根據;16PF的獨特性及其意義,系經過因素分析統計法,系統觀察法及科學實驗法而慎重確定的。採用此測驗者都一致同意16PF測驗,是具有效度及信度的測量工具。 16PF的測驗功能簡述如下: 1、用於教育及教育輔導 16PF是了解學生既方便而又可靠的工具,16PF可以在較短的時期內對學生的個性有較全面和客觀的了解,從而可以使教育「因材施教」;家長客觀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減少主觀想像,恰如其分的「幫子成龍」;學生本人也只有全面認識自己,才能有效的塑造自己;特別是對健康狀況正常、但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學輔導(咨詢)時,更需有對來詢者的了解,才能對其有治療功能的同感,尊重、真誠和簡潔具體的有效輔導。 2、用於心理障礙、心身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 心理障礙的預防有賴對病因的了解,對心理障礙及心身疾病的治療,必須以正確的診斷為前提;正確的病因了解和正確的診斷,又都必須以可靠的資料為依據,16PF是了解心理障礙的個性原因,心因性疾病診斷資料的重要方法之一。16PF對以下兩點都能提供很好的幫助,一是在良好的醫患關系前提下才能處治療取得滿意的效果;二是要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選擇適合具體人的具體方法。 3、用於人才選拔和培養 性和職業之間的相符性或適合性愈高,則事業的成功希望就愈大,不同的職業需要不同個性特點的人去做,個性特點適應其工作需要時,才能充分發揮其人的作用,才能做到因材施用,相得益彰。特別是一些特殊職業者,往往需要較長期、系統的、科學的培訓,如不及早發現有相應因素的人才,一則培訓難以收到預期效果,二則他們的淘汰將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甚至會帶來政治工作和善後工作的許多麻煩。16PF可以為此提供有一定參考價值的依據,為我們的人才選拔和培養做出貢獻的。 總之,測驗中16種因素可以分別或合並應用,變化無窮,不但適合於實際診斷用,也可以作為致力於實驗研究者的有效工具。 16PF及其量表的兩端價值盡量求其相等,如好強與謹虛、保守與激進等,被選用的測題中有許多表面似與某人格因素有關,而實際上卻與另外一人格因素密切相關者,這樣,受測者不易猜測每一測題的用意,而影響其答案的真實、確切性,檢查者亦有責任盡量減少曲解和偽造的傾向發生,努力與受測者建立良好關系,使受測者認識到這種測驗如能坦率、真誠地回答,檢查者能得到較准確的結論,對他是有利的。 卡特爾人格測試因素分析: A:樂群性 低分解釋:緘默、孤獨、冷漠 技術名稱:分裂情感 一般名稱:含蓄 特徵描述:通常表現為執拗、對人冷漠、落落寡合,吹毛求疵,寧願獨自工作,對事不對人,不輕易放棄已見,為人工作的標准常很高,嚴謹而不苟且。 高分解釋:外向、熱情、樂群 技術名稱:環性情感,或高情感 一般名稱:開朗 特徵描述:通常和藹可親,與人相處,合作與適應能力特別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願意參加或組織各種社團活動,不斤斤計較,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萍水相逢時也可以一見如故。 B:聰慧性 低分解釋:思想遲鈍,常識淺薄,抽象思維能力弱 技術名稱:低3 一般名稱:智能較低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理解力不強,不能「舉一反三」 高分解釋:聰明,富有才能,善於抽象思維 技術名稱:高8 一般名稱:智能較高 特徵描述:通常學習能力強,思維敏捷、正確。 C:穩定性 低分解釋:情緒激動,容易產生煩惱 技術名稱:低自我力量 一般名稱:情感影響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不容易應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撓和挫折,容易受環境支配而心神動搖不定,不能面對現實,常常會急躁不安,身心疲乏,甚至失眠、惡夢、恐怖等。 高分解釋:情緒穩定而成熟,能面對現實 技術名稱:高自我力量 一般名稱:情感穩定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能以沉著的態度應付現實中各種問題;行動充滿魄力;能振作勇氣,有維護團結的精神;有時高C者,也可能由於不能徹底解決許多生活難題而不得不強自寬解。 E:恃強性 低分解釋:謙虛、順從、通融、恭順 技術名稱:順從性 一般名稱:謙虛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行為溫順,迎合別人的旨意;也可能即使處在十全十美的境地,也有「事事不如人」之感。 高分解釋:好強固執,獨立積極 技術名稱:支配性 一般名稱:主觀武斷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可能非常武斷,時常駕馭不及他的人,對抗有權勢者。 F:興奮性 低分解釋:嚴肅、審慎、冷靜、寡言 技術名稱:平靜 一般名稱:嚴肅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行動拘謹,內省而不輕發言,較消極、陰郁;有時可能過份深思熟慮,又近乎驕傲自滿;在工作上,常常是一位認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員。 高分解釋:輕松興奮,隨遇而安 技術名稱:澎湃激盪 一般名稱:無憂無慮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活潑、愉快、健談,對人對事熱心而富有感情,但有時也可能過份沖動,以致行為變化莫測。 G:有恆性 低分解釋: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精神 技術名稱:低超我 一般名稱:自私自利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缺乏遠大的目標和理想,缺乏責任感甚至有時會不擇手段地達到某一目的。 高分解釋:有恆負責,做事盡職 技術名稱:高超我 一般名稱:有良心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細心周到,有始有終,是非善惡是他的行為指南,所結交的朋友多系努力苦乾的人,不十分喜歡詼諧有趣的場合。 H:敢為性 低分解釋:畏怯退縮,缺乏信心 技術名稱:威脅反應性 一般名稱:膽小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在人中羞怯,有不自然的表現,有強烈的自卑感;拙於發言,更不願和陌生人交談;凡事採取觀望態度;有時由於過份的自我意識而忽視了對社會環境中的重要事物的認識。 高分解釋:冒險敢為,少有顧忌 技術名稱:副交感免疫性 一般名稱:冒險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不掩飾,不畏縮,有敢作敢為的精神,能經歷艱辛而保持毅力;有時可能粗心大意,忽視細節;也可能無聊多事,喜歡向異性獻殷勤。 I:敏感性 低分解釋:理智,著重現實,自恃其力 技術名稱:極度現實性 一般名稱:硬心腸 特徵描述:常多以客觀、堅強、獨立的態度處理當前的問題;並不重視文化修養,以及一些主觀和感情之事;可能過份驕傲,冷酷無情。 高分解釋:敏感,感情用事 技術名稱:嬌養性情緒過敏 一般名稱:軟心腸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心腸軟,易受感動,較女性化;愛好藝術,富於幻想;有時過份不務實際,缺乏耐性和恆心;不喜歡接近粗魯的人和做笨重的工作;在團隊活動中,由於常常有不著實際的看法和行為而降低團體的工作效率。 L:懷疑性 低分解釋:依賴隨和,容易與人相處 技術名稱:放鬆 一般名稱:信任別人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無猜忌,不與人競爭;順應合作,善於體貼人。 高分解釋:懷疑、剛愎、固執已見 技術名稱:投射緊張 一般名稱:多疑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多疑心,不信任別人,與人相處常斤斤計較,不顧別人利益。 M:幻想性 低分解釋:現實、合於成規,力求妥善合理 技術名稱:實際性 一般名稱:實際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先要斟酌現實條件,而後決定取捨,不魯莽從事,在關健時刻,也能保持鎮靜,有時可能過份重視現實,為人索然寡趣。 高分解釋:幻想、狂放任性 技術名稱:我向或自向性 一般名稱:空想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忽視細節,只以本身動機、當時的興趣等主觀因素為行為的出發點,可能富有創造力,有時也過份不務實際,近乎沖動,因而容易被人誤解。 N:世故性 低分解釋:坦白、直率、天真 技術名稱:朴實性 一般名稱:直率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思想簡單,感情用事;與人無爭,心滿意足;但有時顯得幼稚、粗魯笨拙,似乎缺乏教養。 高分解釋:精明能幹,世故 技術名稱:機靈性 一般名稱:伶俐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處世老練,行為得體;能冷靜分析一切,但近乎狡猾;對一切事物的看法是理智的、客觀的,甚至有時是刻駁的。 O:憂慮性 低分解釋:安祥沉著,有自信心 技術名稱:信念把握 一般名稱:安靜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有自信心,不易動搖,信任自己有應付問題的能力;有安全感,能運用自如;有時因缺乏同情而引起別人的反感。 高分解釋:憂慮抑鬱、煩惱自擾 技術名稱:易於內疚 一般名稱:憂懼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覺得世道艱辛,人生不如意,甚至沮喪悲觀;時有患得患失之感;自覺不如人,缺乏和人接近的勇氣。 Q1:實驗性 低分解釋:保守、尊重傳統觀念和標准 技術名稱:保守性 一般名稱:保守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無條件地接受社會中許多相沿已久的、而有權威性的見解,不願嘗試探新,常常激烈的反對新思想以及一切新的變革,墨守成規。 高分解釋:自由和激進,不拘泥於現實 技術名稱:激進性 一般名稱:試探性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喜歡考驗一切現有的理論和事實,而予新的評價,不輕易判斷是非,願意了解較先進的思想與行為;可能廣見多聞,願意充實自己的生活經驗。 Q2:獨立性 低分解釋:依賴、隨群、附和 技術名稱:團體依附 一般名稱:依賴集體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願意與人共同工作,而不願獨立孤行;常常放棄個人主見,附合眾議,以取得別人的好感;需要團體的支持以維持其自信心,但不是真正的樂群者。 高分解釋:自立自強,當機立斷 技術名稱:自給自足 一般名稱:自恃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能夠自作主張,獨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計劃,不依賴別人,也不受社會輿論的約束;同樣,也無意控制和支配別人;不嫌惡人,但也不需要別人的好感。 Q3:自律性 低分解釋:矛盾沖突,不顧大體 技術名稱:低整合性 一般名稱:無原則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既不能剋制自己,又不能新生禮欲,更不願考慮別人的需要,充滿矛盾,卻無法解決。 高分解釋:知已知彼,自律謹慎 技術名稱:高自我概念 一般名稱:剋制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言行一致,能夠合理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動,為人處事能保持自尊心,贏得別人的重視,有時卻太固執成見。 Q4:緊張性 低分解釋:心平氣和,閑散寧靜 技術名稱:低能量緊張 一般名稱:鬆懈(馳) 特徵描述:低者通常知足常樂,保持內心的平衡,也可能過分疏懶,缺乏進取心。 高分解釋:緊張困擾,激動掙扎 技術名稱:能量緊張 一般名稱:緊張 特徵描述:高者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安,過度興奮,時常感覺疲乏,又無法徹底擺脫以求寧靜,在集體中,對人對事都缺乏信心,每日戰戰兢兢生活,不能控制自己。 二元分析結果: 1:適應與焦慮型 低分者:生活適應順利,通常感覺心滿意足,能做到所期望和認為重要意義的事;但極端低分者,可能缺乏毅力,遇事知難而退,不肯努力奮斗。 高分者:通常易於激動、焦慮,對自己的環境常常感到不滿意,高度的焦慮,不但會減低工作的效率,而且會影響身體健康,易患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 2:內向與外向型 低分者:內向,通常羞怯而審慎,與人相處多拘謹不自然;內向性格無所謂利弊,而以工作條件為准,如內向者較專心,能從事較精確性的工作。 高分者:通常善於交際,不計小節,不受拘束;外向性格也無所謂利弊,也以工作條件為准,有些工作極需外向的性格,而這種性格對於學術研究者未必有利。 3: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型 低分者:情緒多困擾不安,通常感覺挫折氣餒,遇到問題必須百般考慮才能作出決定;但較為含蓄敏感,溫文爾雅,講究生活藝術。 高分者:安詳警覺,通常果斷,剛毅,有進取精神,但有時過分現實,忽視生活情趣;遇到困難時,有時欠考慮,不計後果,冒然行事。 4:怯懦與果斷型 低分者:常常人雲亦雲,憂柔寡斷,受人驅使而不能獨立,依賴別人的扶持,因而事事遷就,以獲取別人的歡心。 高分者:獨立、果斷、鋒芒必露,有氣魄,通常主動尋找可以施展所長的環境或機會,以充分表現自己的獨創能力。 5:心理健康因素 心理健康總分介於4~40之間,平均值為22分,一般低於12分者佔百分之十左右,這種人情緒不穩定的程度頗為顯著 6:專業有成就者的個性因素 從事某種專業,智力高低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其個性因素也是重要的。 7:創造能力個性因素 8: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個性因素 總分介於4~40之間,平均值為22分,不足17分者僅佔百分之十左右,在工作和學習上的成功可能性較小;27分以上者則有成功的希望。
Ⅳ 激盪陸江濤和溫泉最後怎麼樣了
激盪當中陸江濤和溫泉是好好地在一起了。最後陸江濤也算是幡然醒悟,去找溫泉,得到了以前自己失去的幸福!
在激盪這部電視劇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這個劇是由余丁來指導,而主角是郭曉東,車曉等人演的,剛開始播的時候就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而整個劇當中情感是非備族臘常復雜的,特別是陸江濤,他和溫泉最後怎麼樣了?其實也讓大家挺糾結的!
溫泉其實是在林霞的婚禮上帶走了陸江濤,她做了這樣一個角色,也讓陸江濤成功的恨上了他,當時她不顧所有人反對,強行的和陸江濤在一起,但陸江濤其實是個渣男,他並不安定,他為了利益欺騙仿滑了人家的感情,但是他也利用了溫泉,不過後來他真的喜歡上了溫泉,雖然自己當初利用了他,但感情方面還是很穗基喜歡他的,因為他從小是一個孤兒,想要賺很多錢,一直利慾熏心,想要做很多的事情,不過後來他和溫泉在一起之後,他也幡然醒悟,覺得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他就選擇了自己的愛人,回到了當初最初的那種感情。
所以結局其實是美好的,陸江濤最後和溫泉也算是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幸福,希望他們也能夠忘掉過去,重新在一起!喜歡的話可以再看看這部劇哦!
Ⅵ 幕布,腦力激盪的word
很久很久以前, 在<<學習的革命>>一書裡面看到了布贊的思維導圖, 整個人都被震撼了. 心裡想的是, 哇, 世界上還有這么酷的工具, 可以用畫畫的過程當中, 把一本書給變成一張圖畫, 把一個課程或者培訓變成一頁A4紙. 甚至於人家波音飛機設計的時候用了思維導圖這個工具, 整個設計團隊節省了不少時間和財力成本. 於是發散性的思維導圖的思維就在腦子裡面種植了下來. 慢慢摸索, 從不會到初步掌握, 從掌握到運用於生活. 說實話, 這是一個好工具.
前2天, 進了葯山大神的分享群. 說有個好工具要分享. 報名了, 當時也沒太在意. 等到晚上, 進了群里, 聽了回放課程下來. 整個人又被震撼到了. 課上, 講了一款工具, 幕布.
什麼是幕布呢. 就是一款白紙一樣的線上工具. 通過簡單的按鍵操作,就可以在電腦或者手機上寫作或者整理思緒.
操作上面, 十分簡單和傻瓜化. 你會用記事本么, 你會打字么. 只要你會打字, 就會使用幕布.
幕布的基本用法就像文字編輯器一樣,簡單上手。
使用回車Enter創建新的主題。
使用 Tab 縮進一級,使用 Shift+Tab 提升一級。
使用退格鍵(Backspace)可以刪除主題,使用 Ctrl + Shift + Backspace 可以快速刪除節點。
滑鼠移動到主題前邊的小圓點時,會出現功能菜單,完成更多的操作。
是的. 關於幕布, 你只要在電腦上面學會3個按鍵, 1. enter回車 2. tab縮進, shift+tab升級. 學會這3個命令, 你就可以初級運用幕布來實現美妙的用途了.
幕布, 排版可以像txt 或者word一樣來排版. 你在一張白紙上面寫寫畫畫. 起好文章主題, 想到一個標題A,就tab縮進一下. 一個主題就出來了. 再tab 縮進一下, 就可以對這個主題 進行一些描述和說明, 免不了要寫上個幾句話. 標題盡量簡短. 正文描述盡量言之有物. 然後再寫標題B, 正文B. 這樣寫下來, 感覺就是在word 裡面寫文章么, 也沒什麼神奇么.
之後, 點一下幕布網頁版界面右上角的結構圖圖標. 馬上, 之前我們說過的話, 寫過的字, 都變成了排序有序, 主次分明的思維導圖的樣子了.
也就是說. 我們向平常一樣, 打打字, 一個動作,就能有2個收獲. 我們打字寫文章, 一個按鍵的切租塌換, 我們既擁有了一份行文工整嚴謹的word論文, 又擁有了一份簡單明了的思維導圖. 一箭雙雕, 同時學習成本幾乎為0. 十分簡單. 只要你會微軟win系統的記事本, 然後敲幾個按鍵, 也不用再去學習復雜麻煩的mindmanager, 布贊的思維導圖操作手冊了, 馬上就可以上手.
當然之後深入的學習的話, 還是要了解一下做思維導圖的原則和要點. 因為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的思考. 把銷搜我們的思維和想法具體化在一個圖表上面. 今天幕布的出現, 讓我們可以更方便的掌握思維導圖的技巧.
幕布, 就像一張白紙. 想到哪,就寫到哪. 然後我們的想法就變成文字雜亂的顯示在幕布上面了. 之後我們可以再剪切,復制,黏貼, 把一個個想法和主題放到他們應該安放的位置. 重要的信息就像大樹的樹干, 具體的描述和說明就是大樹的樹葉. 各歸其位. 在這個整理和調整的過程中, 我們鍛煉了自己的思維, 既有思維的發散性, 又有思維的歸納性.
有人會用幕布來管理自己的日常工作和任務弊斗圓, 管理自己的時間和雜事. 如果你沒有專門的時間管理工具的話, 幕布也是一個不錯的時間管理輕工具.
幕布有一個展示模式. 你可以選擇界面上的"查看思維導圖" ,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展示", 也可以選擇"演示模式"按鍵, 用word一樣的金字塔文字結構來展示. 個人還是偏好 用思維導圖模式來展示. 比PPT還好用. 展示的時候, 想說哪一點, 就點思維導圖上的哪一個主題. 就是一張圖代替了若干頁PPT. 很劃算.
幕布可以用來記錄筆記. 比如讀書筆記, 微信課程的筆記, 好用簡單暴力. 尤其是學生或者考生, 手上有好幾本書要溫習備考, 用幕布學習整理, 事半功倍.
有時候, 我們碰到一個問題, 或者有些事情需要分析的時候, 可以直接用幕布來腦力激盪. 書寫,讓我們集中注意力於要解決的問題. 幕布的結構化布局以及傻瓜化操作, 讓我們能夠更加輕松的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一場書寫的旅程中, 我們的思維和思考變得有條有理, 問題得到解決.
甚至於我們可以直接用幕布來進行寫作或者創作. 幕布的無限層級, 讓我們可以在一個文件裡面, 寫好一本書. 記錄下我們一年的收獲. 記錄下我們一個項目的前後進展, 記錄下我們一次減肥的歷程中的艱辛,痛苦和快樂.
一個好東西, 也有改善的空間. 幕布, 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 也有成長的空間.
一定要有離線的安卓app和蘋果app. 一款好的產品, 沒有好用的使用入口和通道, 就像一個人將軍上戰場卻沒帶兵器, 勇猛有力,但是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有諸多的不便. 期待年前能夠用上幕布的手機app.
現在是雲的時代, 協作辦公的時代. 如果幕布能夠像石墨一樣, 支持簡單的多人共同協作. 大家來共同完成一篇文章, 一個主題的討論. 那就更完美了.
這篇文章就是用幕布寫的,附上這篇文章的幕布分享地址 http://mubu.io/doc/2943615864bb02f7 . 同時也謝謝葯山大神和播種者巴比代爾, 給我們安利了這么好的工具.
Ⅶ 激盪1980大結局
《激盪》1980大結局是作惡多端的穗碼顧亦雄,終於有了惡報,得了半身不遂,而陸江濤的一聲「爸」,算是兩人達成了和解。
顧亦雄在蹲了多年大牢之後,順利出獄,但是此時的他早已經是孤家寡人了,不僅孤單可憐,而且還因為腦溢血而患有老年痴呆症。
好在陸江濤不計前嫌,與顧亦雄和解,還喂他喝粥,但是不知道是在慪氣還是老年痴呆,顧亦雄就是不吃,最終陸江濤無奈,叫了顧亦雄一聲「爸」,認了顧亦雄這個父親之後,顧亦雄也似乎心情大好,終於開頭吃飯了,最值得慶賀的是,陸海波終於從病床上康復,走出來醫院,成功回到了「江海集團」。
《激盪》劇情簡介
陸江濤在財富中迷失,他的謹歲實用主義在現實社祥族睜會似乎很通暢,而他本人在資本盛宴里逐漸失去底線,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陸江濤的愛人、妹妹則在商場創業過程中幾度被陸江濤利用,財富沒有給她們帶來些許的幸福, 陸海波作為這個家中的大哥,堅持善念,重家庭重信義重商德,在財富的爭斗中有退有進,貌似吃虧主動放棄,卻成為最終的贏家。
而陸江濤在痛失親情後終於悔悟,在兄妹的幫助下同心協力,渡過企業難關,也最終找回了失去的幸福。
Ⅷ 如何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1、多讀書,為思考提供沃土。思維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是見識少、知識積累不夠、視野窄。所以說平時要多讀書多學習,增長知識。知識的來源,包括讀書、閱歷、以及與人的交流等等,其中讀書是增長知識較為簡單、廣泛、且系統的方法,要重視起來。在閱讀積累方面,合理運用快速閱讀法對提高輸入知識的效率是很有幫助的。
2、透過寫作,進行思考練習。在閱讀學習之後,還要會藉助如寫作的方式來整理思維,強化理解,讓各種知識融會貫通,逐步升級自己的思維。寫作等於自我思考的整理,花時間架構出一篇讓別人能讀懂的文章,其實就是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組織能力。
3、通過提問練習,引導思考。思考是需要引導的,自我提問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向自己發問的時候,不是只問一個問題就結束,而是持續地問下去。在向自己發問的這個過程中,建議實際地把它們寫下來(文字或圖形都可以),讓思考可視化。比如讀到一個觀點時,就可以這樣問自己:作者為什麼會從這個角度切入?作虛兄者是如何形成這個結論?這個結論有什麼缺點?如果我來寫如何可以更好?
4、在向他人差團襲闡述觀點想法的時候,要懂得結構化思維。比如運用PREP的邏輯產出模式,簡單來講就是:先說結論(P),再說支持結論的理由或依據(R),接著說能夠支持結論的具體案例(E),之後再重申一下結論(P)。
5、通過「梳理電影」來練習思維能力。大部分人都比較喜歡看電影,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就在看完電影之後,花上一點時間,梳理一下電影的情節、主線(懸疑、科幻、罪案類的影視或書籍效果較好,因為它們都比較考驗你的思維,特別是邏輯思維)。
6、或塌學習一些記憶法、記憶術。學習記憶方法的目的不一定是為了記憶,它也可以幫我們鍛煉大腦的工具。因為在訓練記憶力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充分發揮想像、聯想的能力,對數字、文字、形象進行來回轉化,這對我們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都有一定的鍛煉作用。比如我剛說到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的「編碼定位記憶、撲克牌記憶、思維導圖記憶」等訓練。有需要,或者是有時間、有興趣的話,都可以練練。
Ⅸ 干貨!程序員需要掌握的幾種圖
隨著互聯網寒冬的的到來,程序員就業環境越來越嚴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來應對高壓的工作環境。下面介紹的這幾種圖是我在工作中經常使用的,所謂的圖,都是為了輔助思考的,輔助開發的,比文字描述的更清晰,更有邏輯。
前些年,網上有一個口號喊得很響: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學習認圖、畫圖的技巧,能從需求文檔里快速的抽象出我們想要的東西。最近,網上曝出的程序員和產品經理之間的矛盾,大都是需求不清晰產生的,作為程序員的我們如果掌握的產品經理所必須的技能,那我們以後就可以吊打產品經理了,哈哈哈哈。。。
流程圖 是對過程、演算法、流程的一種圖像表示,在技術設計、交流及商業簡報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計算機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光學習語言的規則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學會針對各種類型的問題,擬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和步驟即演算法。有了正確而有效的演算法,可以利用任何一種計算機高級語言編寫程序,使計算機進行工作。因此,設計演算法是程序設計的核心。
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和步驟。
例如,求1+2+3+…+100,可以先進行1+2,再加3,再加4,一直加到100,也可採取100+(1+99)+(2+98)+…+(49+51)+50=100+50+49×100=5050。
還可以有其它的方法。當然,方法有優劣之分。有的方法只需進行很少的步驟,而有些方法則需要較多的步驟。一般說,希望採用方法簡單,運算步驟少的方法。因此,為了有效地進行解題,不僅需要保證演算法正確,還要考慮演算法的質量,選擇合適的演算法。
一個計算問題的解決過程通常包含下面幾步:
傳統流程圖
用圖表示的演算法就是流程圖。流程圖是用一些圖框來表示各種類型的操作,在框內寫出各個步驟,然後用帶箭頭的線把它們連接起來,以表示執行的先後順序。用圖形表示演算法,直觀形象,易於理解。
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NSI曾規定了一些常用的流程圖符號,為世界各國程序工作者普遍採用。最常用的流程圖符號見圖。
流程圖不僅可以指導編寫程序,而且可以在調試程序中用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如果框圖是正確的而結果不對,則按照框圖逐步檢查程序是很容易發現其錯誤的。流程圖還能作為程序說明書的一部分提供給別人,以便幫助別人理解你編寫程序的思路和結構。
PS:牆裂推薦大家使用ProcessOn,畫流程圖的神器!!!
心智圖 (Mind Map),又稱 腦圖 、 心智地圖 、 腦力激盪圖 、 思維導圖 、 靈感觸發圖 、 概念地圖 、 樹狀圖 、 樹枝圖 或 思維地圖 ,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來表達思維的工具。
心智圖是由英國的托尼·博贊(托尼·布詹)於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心智圖通過在平面上的一個主題出發畫出相關聯的對象,像一個心臟及其周邊的血管圖,故稱為「心智圖」。由於這種表現方式比單純的文本更加接近人思考時的空間性想像,所以越來越為大家用於創造性思維過程中。
ps:我一般都是用的網路腦圖,在線的比較方便
拓撲學(TOPOLOGY)是一種研究與大小、距離無關的幾何圖形特性的方法。 網路拓撲是由網路節點設備和通信介質構成的網路結構圖。
拓撲學是數學中一個重要的、基礎的分支。起初它是幾何學的一支,研究幾何圖形在連續變形下保持不變的性質(所謂連續變形,形象地說就是允許伸縮和扭曲等變形,但不許割斷和粘合) 拓撲圖用於計算機網路示意,也就是不考慮計算機實際的位置,只表示網路中每台計算機以及網路設備之間的相互關系。
節點,節點就是網路單元。網路單元是網路系統中的各種數據處理設備、數據通信控制設備和數據終端設備。
鏈路,鏈路是兩個節點間的連線。鏈路分「物理鏈路」和「邏輯鏈路」兩種,前者是指實際存在的通信連線,後者是指在邏輯上起作用的網路通路。鏈路容量是指每個鏈路在單位時間內可接納的最大信息量。
通路,通路是從發出信息的節點到接收信息的節點之間的一串節點和鏈路。
星型結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建網容易、控制相對簡單。其缺點是屬集中控制,主節點負載過重,可靠性低,通信線路利用率低。
匯流排結構的優點是信道利用率較高,結構簡單,價格相對便宜。缺點是同一時刻只能有兩個網路節點相互通信,網路延伸距離有限,網路容納節點數有限。在匯流排上只要有一個點出現連接問題,會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目前在區域網中多採用此種結構。
環型結構的優點是一次通信信息在網中傳輸的最大傳輸延遲是固定的;每個網上節點只與其他兩個節點有物理鏈路直接互連,因此,傳輸控制機制較為簡單,實時性強。缺點是一個節點出現故障可能會終止全網運行,因此可靠性較差。
樹型結構實際上是星型結構的一種變形,它將原來用單獨鏈路直接連接的節點通過多級處理主機進行分級連接。
這種結構與星型結構相比降低了通信線路的成本,但增加了網路復雜性。網路中除最低層節點及其連線外,任一節點或連線的故障均影響其所在支路網路的正常工作。
UML是一種開放的方法,用於說明、可視化、構建和編寫一個正在開發的、面向對象的、軟體密集系統的製品的開放方法。UML展現了一系列最佳工程實踐,這些最佳實踐在對大規模,復雜系統進行建模方面,特別是在軟體架構層次已經被驗證有效。
功能模型, 從用戶的角度展示系統的功能,包括用例圖。
對象模型, 採用對象,屬性,操作,關聯等概念展示系統的結構和基礎,包括類別圖。
動態模型, 展現系統的內部行為。包括序列圖,活動圖,狀態圖。
實體關系圖,簡記E-R圖是指以實體、關系、屬性三個基本概念概括數據的基本結構,從而描述靜態數據結構的概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