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編譯改寫的文法

編譯改寫的文法

發布時間:2023-04-26 08:13:11

❶ 給力!2011年新年散分啦。高分求助編譯原理高手幫忙做幾道模擬題

三、( 8 分)化簡文法 G[S] :
S → ASe | BCaD | aD | AC
A → Cb | DBS
C → bC | d
B → Ac
D → Ad
化簡後: S → ASe|AC A → Cb C → bC | d
四、( 12 分) 設 L í {a,b,c}* 是滿足下述條件的符號串構成的語言:
(1)若出現 a ,則其後至少緊跟兩個 c ;
(2)若出現 b ,其後至少緊跟一個 c 。
試構造識別 L 的最小化的 DFA ,並給出描述 L 的正規表達式。
答:DFA 如圖所示。相應的正規式為 (c|acc|bc)* 。

五、( 12 分) 已給文法 G[S] : S → SaP | Sf | P P → qbP | q
將 G[S] 改造成 LL ( 1 )文法,並給出 LL ( 1 )分析表。
答:改造後的文法: S → PS' S' → aPS'| fS' | e P → qP' P' → bP | e
各候選式的 FIRST 集,各非終結符的 FOLLOW 集為
產生式 FIRST 集 FOLLOW 集
S → PS' {q} {#}
S' → aPS'
→ fS'
→ e {a}
{f}
{ e } {#}
P → qP' {q} {a,f,#}
P' → bP
→ e {b}
{ e } {a,f,#}
LL(1) 分析表為

六、( 12 分) 給定文法 G[S] : S → Aa|dAb|Bb|dBa A → c B → c
構造文法 G[S] 的 LR ( 1 )分析表。
分析表如下圖所示

七、( 8 分) 將下面的條件語句表示成逆波蘭式和四元式序列:
if a>b then x:=a+b*c else x:=b-a;
答:( 1 )逆波蘭式:
,其中, BLE 表示汪或等於時的轉向指令; [ … ] 表示標號。
( 2 )四元式:
(1) ( j>, a, b, (3))
(2) ( j, , , (7) )
(3) ( *, b, c, T1)
(4) ( +, a, T1, T2)
(5) ( :=, T2, , x)
(6) ( j, , , (9))
(7) ( -, b, a, T3)
(8) ( :=, T3, , x)
(9) ( … … )
八、( 8 分) 給定基本塊:
A:=3*5
B:=E+F
C:=A+12
D:=E+F
A:=D+12
C:=C+1
E:=E+F
假定出基本塊後,只有 A 、 C 、 E 是活躍的,給出用 DAG 圖完成優化後的代碼序列。
答:化簡後的的四元式序列為
A :=D+12
E :=E+F
C :=28

❷ 編譯原理 改寫SDT 語法制導翻譯

怎麼沒人答啊...我們的作業題==

❸ 編譯原理中怎樣寫文法和語言

寫文法:首先要清楚語言集的特徵,即找出其特殊值及通式,然後再按此考慮去寫出文法
寫語言:要先理解推導、句型、句子的概念,語言就是句子的全體。

❹ 編譯原理筆記9:語法分析樹、語法樹、二義性的消除

語法分析樹和語法樹不是一種東西 。習慣上,我們把前者叫做「具體語法樹」,其能夠體現推導的過程;後者叫做「抽象語法樹」,其不體現過程,只關心最後的結果。

語法分析樹是語言推導過程的圖形化表示方法。這種表示方法反映了語言的實質以及語言的推導過程。

定義:對於 CFG G 的句型,分析樹被定義為具有下述性質的一棵樹:

推導,有最左推導和最右推導,這兩種推導方式在推導過程中的分析樹可能不同,但因最終得到的句子是相同的,所以最終的分析樹是一樣的。

分析樹能反映句型的推導過程,也能反映句型的結構。然而實際上,我們往往不關心推導的過程,而只關心推導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對 分析樹 進行改造,得到 語法樹 。語法樹中全是終結符,沒有非終結符。而且語法樹中沒有括弧

定義:

說白了,語法樹這玩意,就一句話: 葉子全是操作數,內部全是操作符 ,樹里沒有非終結符也不能有括弧。

語法樹要表達的東西,是操作符(運算)作用於操作數(運算對象)

舉倆例子吧:

【例】: -(id+id) 的語法樹:

【例】:-id+id 的語法樹:

顯然,我們從上面這兩個語法樹中,直接就能觀察出來它們的運算順序。

【例】:句型 if C then s1 else s2

二義性問題:一個句子可能對應多於一棵語法樹。

【例】: 設文法 G: E → E+E | E*E | (E) | -E | id

則,句子 id+id*id、id+id+id 可能的分析樹有:

在該例中,雖然 id+id+id 的 「+」 的結合性無論左右都不會影響結果。但萬一,萬一「+」的含義變成了「減法」,那麼左結合和右結合就會引起很大的問題了。

我們在這里講的「二義性」的「義」並非語義——我們現在在學習的內容是「語法分析器」,尚未到需要研究語言背後含義的階段。

我們現在講的「二義性」指的是一個句子對應多種分析樹。

二義性的體現,是文法對同一句子有不止一棵分析樹。這種問題由【句子產生過程中的某些推導有多於一種選擇】引起。懸空 else 問題就可以很好地體現這種【超過一種選擇】帶來的二義性問題,示例如下。

看下面這么個例子。。

(其實,我感覺這個其實比較像是「說話大喘氣」帶來的理解歧義問題。。。)上面的產生式中並沒體現出來該咋算分一塊,所以兩種完全不同的句子結構都是合法的。

二義性問題是有救的,大概有以下這三種辦法:

這些辦法的核心,其實都是將優先順序和結合性說明白。

核心:把優先順序和結合性說明白

既然要說明白,那就不能讓一個非終結符可以直接在當次推導中能推出會帶來優先順序和結合性歧義的東西。(對分析樹的一個內部節點,不會有出現在其下面的分支是相同的非終結符的情況。如果有得選,那就有得歧義了。沒得選才能確定地一路走到黑)

改寫為非二義文法的二義文法大概有下面這幾個特點:

改寫的關鍵步驟:

【例】改寫下面的二義文法為非二義文法。圖右側是要達成的優先順序和結合性

改寫的核心其實就兩句話:

所以能夠得到非終結符與運算的對應關系(因為不同的運算有不同的優先順序,我們想要引入多個優先順序就要引入多個新的非終結符。這樣每個非終結符就可以負責一個優先順序的運算符號,也就是說新的非終結符是與運算有關系的了。因此這里搞出來了「對應關系」四個字)如下:

優先順序由低到高分別是 +、 、-,而距離開始符號越近,優先順序越低。因此在這里的排序也可以+ -順序。每個符號對應一層的非終結符。根據所需要的結合性,則可確定是左遞歸還是右遞歸,以確定新的產生式長什麼樣子

【例】:規定優先順序和結合性,寫出改寫的非二義文法

我們已經掌握了一種叫做【改寫】的工具,能讓我們消除二義性。接下來我們就要用這個工具來嘗試搞搞懸空 else 問題!

懸空 else 問題出現的原因是 then 數量多於 else,讓 else 有多個可以結合的 then。在二義文法中,由於選哪兩個 then、else 配對都可以,故會引起出現二義的情況。在這里,我們規定 else 右結合,即與左邊最靠近的 then 結合。

為改寫此文法,可以將 S 分為完全匹配(MS)和不完全匹配(UMS)兩類。在 MS 中體現 then、else 個數相等即匹配且右結合;在UMS 中 then、else 不匹配,體現 else 右結合。

【例】:用改寫後的文法寫一個條件語句

經過檢查,無法再根據文法寫出其他分析樹,故已經消除了二義性

雖然二義文法會導致二義性,但是其並非一無是處。其有兩個顯著的優點:

在 Yacc 中,我們可以直接指定優先順序、結合性而無需自己重寫文法。

left 表示左結合,right 表示右結合。越往下的算符優先順序越高。

嗯就這么簡單。。。

我們其實可以把語言本身定義成沒有優先順序和結合性的。。然後所有的優先、結合都交由括弧進行控制,哪個先算就加括弧。把一個過程的結束用明確的標志標記出來。

比如在 Ada 中:

在 Pascal 中,給表達式加括弧:

❺ 四種文法的類型(編譯原理)

喬姆斯基(Chomsky)按產生式的類型把文法分為四種類型:0、1、2、3型文法。

*在下文中的產生式中,箭頭左邊的大寫字母為嚴格的非終結符,而其左邊的小寫字母不嚴格要求為非終結符,如[0型文法]中的第2條產生式。

【0型文法】

產生式形式:α→β

要求:箭頭左邊的α 至少 含有 一個非終結符 , 其餘 不加任何限制

    例如,G:C→AaB

                     aA→a

                     B→b|Bb

【1型文法】

產生式形式:α→β

要求: |α|≤|β| (產生式左端的長度<=右端的長度),S→ε除外。

例如G: C→aAB

               aA→aBa

               B→b|Bb 

【2型文法】(上下文無關文法)

產生式形式:A→β,A∈VN(終結符) ,β∈V *(VN∪VT,即可為終結符也可為非終結符) 

說明:當以β替換A時,與A的上下文環境無關;

          大部分程序設計語言近似於2型文法。

【3型文法】(正規文法 / 右線性文法)

產生式形式:A→a,A→aB,

說明:a∈VT(終結符) ,  A,B∈VN(非終結符),即產生式右端的第一個符號必須為 終結符

例如 G:A→aB

              B→b|bB

【其他說明】對於這四種類型的文法:

*包含關系:0 > 1 > 2 > 3 (以'>'代替包含符,'A>B'譯為A包含B)

*嚴格程度:3 > 2 > 1 > 0

*判斷文法所屬類型的順序:3 → 2 → 1 → 0

❻ 編譯原理文法

編譯原理文法的概念為:每一種自然語言或者是編程語言都需要文法來描述,文法相當於語言學的語義分析,即分析每一句話所表示的含義,編譯器需要利用文法來完成其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

字母表是元素的非空有窮集合,字母表中的元素稱之為符號,因此,字母表也稱之為符號集。例如C語言中的字母表由字母、數字、關鍵字等組成。

符號串,就是由符號集中的元素組成的序列。例如,給定符號集a、b、c,那麼abc、abb、ac就是由該符號集組成的符號串。一個文法中,含有一個,或多個產生式,產生式,描述了將終結符集合和非終結符集合組合成串的方法。

❼ 編譯原理 對一個文法進行改寫,然後判斷改寫後的文法是不是LL(1)文法,請問改寫方式的不同是否影響結果

樓上的答案是錯誤的。對同一種文法,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改寫方法,其中一種使改寫後的新文法為LL(1)文法,而另外一種使改寫後的新文法不為LL(1)文法。

❽ 編譯原理 文法類型

    0型文法(Type-0 Grammar)

    1型文法(Type-1 Grammar)

    2型文法(Type-2 Grammar)

    3型文法(Type-3 Grammar)

無限制文法(Unrestricted Grammar) /短語結構文法(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PSG )

∀α → β∈P, α中至少包含1個非終結符

0型語言

由0型文法G生成的語言L(G )

上下文有關文法(Context-Sensitive Grammar , CSG )

∀α → β∈P,|α|≤|β|

產生式的一般形式: α1Aα2 → α1βα2 ( β≠ε )

上下文有關語言(1型語言)

由上下文有關文法(1型文法) G生成的語言L(G )

上下文無關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CFG )

∀α → β∈P,α ∈ VN

產生式的一般形式:A→β

上下文無關語言(2型語言)

由上下文無關文法(2型文法) G生成的語言L(G )

正則文法(Regular Grammar, RG )

右線性(Right Linear)文法: A→wB 或 A→w

左線性(Left Linear) 文法: A→Bw 或 A→w

左線性文法和右線性文法都稱為正則文法

0型文法:α中至少包含1個非終結符

1型文法(CSG) :|α|≤|β|

2型文法(CFG) :α ∈ VN

3型文法(RG):A→wB 或 A→w (A→Bw 或A→w)

0型文法包含1型文法,1型文法包含2型文法,2型文法包含3型文法

❾ 編譯原理的文法是什麼

文法是描述語言規則的形式規則。實際上就是用一個四元組G=(VT,VN,S,P)定義的一個推理方式。其中VT是終結符,VN是非終結符,S是開始符號,P是一組產生規則。

閱讀全文

與編譯改寫的文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皓強工具解壓步驟 瀏覽:690
部隊抗洪搶險命令範文 瀏覽:888
歐姆龍plc編程軟體使用教程 瀏覽:594
ai文件pdf 瀏覽:911
騰訊雲伺服器掛載混合雲 瀏覽:758
智能小車用什麼單片機 瀏覽:463
java怎麼給窗口關閉 瀏覽:940
列舉51單片機的定址方式 瀏覽:706
剪輯app怎麼寫長篇文字 瀏覽:400
app專屬流量過月租怎麼不更新 瀏覽:654
王者程序員都有誰 瀏覽:76
給牛換腳掌解壓 瀏覽:387
圍棋有多少種演算法 瀏覽:602
unity資源包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704
阿里雲伺服器遠程鏈接不成功 瀏覽:482
文件系統pdf 瀏覽:767
原神安卓區服什麼意思 瀏覽:38
貝殼app怎麼線上發布 瀏覽:161
如何挑選安卓系統機頂盒 瀏覽:55
安卓快充使用有什麼注意事項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