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看過哪些腦洞大開的電影
伴隨著愚人節的玩笑,《宇宙探索編輯部》上映了。
它荒誕幽默,卻笑藏悲傷。它至怪離奇,卻滿載科學。在復古老舊鄉村的時代氛圍里,一群編輯部的成員,要去尋找人類存在在這個宇宙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看似毫不靠譜,卻又時時上頭。
宇宙是否有盡頭?這一切的終極是什麼?人類最終是從起點回到了原點嗎?伴隨著編輯部的冒險,這一系列叩問,也像水滴落入湖中央一樣,泛起陣陣漣漪。
《宇宙探索編輯部》是一部如果劇透了會有些可惜,可哪怕交代完劇情卻也難以描述出片中深意的影片。它的緣起,是一則新聞。一個村民聲稱家裡有外星人,帶著記者去他家,然後打開他家的冰櫃,然後發現躺著一個硅膠外星人。憑借著這個靈感起點,導演孔大山創造了一個架空在現實里的世界。
在這個女看《知音》,男看《探索》的年代裡,《宇宙探索》雜志也迎來了它的沒落和衰敗。但澆不滅的,卻是主人公唐志軍對於外星文明的渴望和堅定。因為這股子渴望,唐志軍才因為一則看起來就很玄乎的消息踏上了探索外星文明的旅程。但也因為裹挾著無限的堅定,唐志軍才堅持到了最後,也是唯一一個熬到最後「見證」一切的人。
在唐志軍的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紀錄片《自行車與舊電鋼》里那個叫張宜蘇的音樂人的影子。居於這個世界,卻與現實格格不入,永遠精神飽滿,但卻讓人捉摸不透。似乎有一個遠方的呼喊神橡,在傾訴著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唐志軍表面上就是一個自己開心就好的「利己主義個體」。他的小世界裡,人生太復雜了,何必糾結成功的意義;世界太宏大了,無法去定義什麼是確定的。
在《宇宙探索編輯部》里,不確定,是一直縈繞著的。一邊,是劇情上的不確定性。像是一首喝醉了酒的人自說自話的散文詩,也不知道從何而起,向何處去,何方有風,何處無雨。但就這么意外著意外著,從撲朔迷離的「鬼片切片」突然順其自然地就來到了眼見為實的科學現場。
一邊,是角色上的不確定性。就好比每個人都在努力做著有用的事,但到最後都變成了無用功。但不管怎樣,做都做了,這就堆砌成了人間戲劇。但還有一邊,是感知體驗上的不確定性。它有的時候強調偽記錄的屬性,有的時候又會像一個劇情片一樣淡化攝影機的存在,但有時候又會突然跳出來,讓你強烈的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這種不確定性,賦予了《宇宙探索編輯部》的高自由度。有拘束,沒有框定,好似在遙望過去那個真實發生過的社會時代。
在八九十年代,氣功熱,飛碟熱可以說是能夠霸屏整個熱搜榜的流行超話。一群對太空,對宇宙懷有不切實際幻想的人,就是無數個唐志軍的集合。《飛碟探索》雜志,更是《宇宙探索》編輯部的原型參考。一個事件報道,沒有證人,只有單方面的口供,就可以煞有介事的描述成特別重大的外星人降臨事件。如今看定會覺得很扯,可在當年,卻有很多人愛看。
時代過去了,這批人或許已經老了。但是人類對於宇宙、對於未知的好奇心和興趣卻從未消退。人類對各種東西報以極強的寬容度,極強的好奇心,也從未改變。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但就像《宇宙探索編輯部》最後閑筆點綴的:探討人類對未知的探索與探究,是人類的慾望源動力。
很多人說,在聽唐志軍的手機鈴聲是跑調的歡樂頌的時候,心就好像下雪了。奇了怪,一個尋找外星人,如此荒誕荒謬的設定背景,怎麼會讓人有傷感的情緒呢。或許是因為,《宇宙探索編輯部》的第一層,是無數個錯位。就好比歡樂頌明明是激昂歡快的曲調,可設計成跑調質感後,就有了小調的悲憫。唐志軍和孫一通兩個人,就是錯位存在的。
一個是現實城市裡的老古董,偏對著科學探索的奇怪事有著軸到極致的教條主義。一個是郊外村子裡的邊緣人,頂著一口鍋,旁若無人地每天到點打卡上班讀詩。「石獅子里的石球突然被一個發著光的人帶走」繫上了毫無相關的二人,卻也走向了跑調版歡樂頌暗示的離別結局。
而《宇宙探索編輯部》的第二層,又是無數個對位。最終的謹瞎裂劇本呈現,是有機的一步步衍生出來的荒誕感,並非那種毫無邏輯、毫無緣由的人造公式。吃胡蘿卜的驢自己走丟了,到快要被大家遺忘的時候又突然出現;石獅子上落滿麻雀的時候孫一通就要去找石球了,到原來孫一通其實是去送石球的……種種似真似假的輕描淡寫,把荒誕感變成了水墨畫上的一抹嫣紅。
遠觀,為整個片子的歡樂基調賦予了一個合理性。而近察,則又從每一絲荒誕里尋到了水到渠成的來源。這種對位感,是人與環境的對位,是環境面向時代的對位,祥閉也是時代之於宇宙的對位。所以,《宇宙探索編輯部》的整個情緒體驗,都是一種渾然天成的自然感。導演和編劇似乎從不存在。
但《宇宙探索編輯部》還有一個第三層,便是「祛表達」的高位。何為高位?明話來說,即影片對於觀眾來說,是高位的。身為觀眾的我們,更多的則是智子般真實旁觀者的視角。可是都智子了,為何影片卻還是居於高位的呢?這就是《宇宙探索編輯部》試圖不去刻意表達的人文關懷。
關於宇宙的神秘和壯觀,我們已經見過許多。與之並行的人文情感,如愛、信念、責任等等,也羅列千萬。在《宇宙探索編輯部》里,這些都不是重點。
是,他們一行人在探索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挑戰和困境,也有人憑借堅定的信念,不斷前行。但最終,影片的落點還是回到了一場朴實無華的婚禮,以「夢」的形式草草了結了這段漫長又艱苦的離奇冒險。人的心飛得再遠,還是要落回現實嗎?不重要。因為眼下有了更為重要的優先順序,我們能夠如何反思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和對自身的對待方式。
㈡ 《蘿卜視頻》無法打開解決辦法
有很多小夥伴手機中下載了蘿卜視頻APP,但是每隔幾天就會出現蘿卜視頻APP打不開的情況。蘿卜視頻為什麼看不了呢?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解決辦法,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
蘿視頻卜福利:
1、免費使用:免費下載安裝,免費觀看高清正版影視;
2、流暢播放:所有視頻高清都是高清流暢播放;
3、獨家功能:邊看邊全屏關閉,清晰度調整;
4、內容豐富:最新電影,最熱門綜藝,旅遊,紀錄片,支持所有內容。
㈢ 蘿卜回來了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要學會分享,分享可以讓朋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同時還能夠幫助他人,得到快樂,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這個故事還拍攝了動畫片,是由唐澄編劇並執導的影視作品。195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片長20分鍾。
《蘿卜回來了》故事全文
一個冰天雪地的冬天,小白兔在家裡沒有東西吃,就想:小猴在家裡一定也沒有東西吃,等找到東西和他一起吃。
於是,小白兔走到外面去找東西吃,他挖開雪,發現了兩個蘿卜,很高興,自己吃了個小的,就往小猴家裡跑,小猴不在家,他就把蘿卜放在桌子上。
小猴也在出去找東西吃了,他想:這么個大冷天,小鹿在家裡一定沒有東西吃,等我找東西和他一起吃。
於是,他挖開雪,發現了幾顆花生,高興得跳了起來,他跑向小鹿家路過自己家,看見門開了,就走了進去看了一看,看見自己的桌子上放著一個蘿卜,他一下就明白了是朋友送給他吃的,就帶著蘿卜去小鹿家。
他來到小鹿家門口,敲了敲門,沒有人來開門,他爬到窗檯上一看家裡沒人,他就把蘿卜放在窗檯上。
小鹿也在雪地里找東西吃,他扒開雪,看到了一顆青菜,他非常高興,就往小熊家跑因為他想和小熊一起吃,他跑過自己的家,看見窗檯上放著一個蘿卜,也知道是朋友送給他吃的,就帶蘿卜去小熊家,小熊不在家,他就把蘿卜放在門口。
小熊這時在雪地里想:小白兔在家裡一定沒有東西吃,等找到了東西和他一起吃。他扒開雪發現了個白薯,就往小白兔家跑,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個蘿卜,就拿去和小白兔一起吃了,這樣蘿卜又回到小白兔家裡來了。
㈣ 為啥蘿卜影視不能看么
蘿卜影視不能看的原因如下:
1、網速有問題,刷新的很慢。
2、沒網,會導致蘿卜視頻打不開。
3、下載的蘿卜視頻有問題,可以重新下載安裝。蘿卜影視app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機免費追劇神器。軟體涵蓋了各大平台上的優質影視資源,而且完全免費,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等資源一站式精彩呈現,高清畫質,免費觀看,無需辦理VIP會員。
㈤ 請問小蘿卜頭到底是幾歲犧牲的
小蘿卜頭(1941年-1949年9月6日) ,本名宋振中,乳名森森,別名小蘿卜頭,江蘇邳縣(今邳州市)人,為宋綺雲和徐林俠的幼子。1949年9月6日,宋振中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重慶歌樂山下的松林坡,年僅8歲,為中國年齡最小的烈士。重慶解放後,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小蘿卜頭犧牲時已滿8歲,不到9歲,是中國年齡最小的烈士。